2024届河南省周口西华县联考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河南省周口西华县联考中考化学全真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关于CO和C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CO2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B.CO能燃烧、具有毒性和还原性
C.CO2不供给呼吸的性质和CO的毒性都会致人死亡
D.CO和CO2性质和用途的较大差异,是因为组成它们的元素的种类不同
2.下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
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55g的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155g溶液
3.在发酵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这种物质是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钙
C.氧化钙
D.氯化钠
4.生活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叙述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B.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D.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5.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N 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溶解物质
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只能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
C.M 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t1℃,析出10g 晶体
D.将溶液从M 点变化到N 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
6.在社会实践中,有同学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农资公司出售的化肥有:CO(NH)2、NH4HCO3、Ca3(PO4)2、KNO3、K2SO4等多种类型,其中属于氮肥的是
A.CO(NH)2B.Ca3(PO4)2C.K2SO4D.KNO3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Ca(OH)2中钙元素显+2价B.2Hg表示2个银原子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O D.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HCO3
8.下列按照不同标准对物质进行的分类叙述正确的是
A.空气、合金属于混合物,汞、碳、冰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B.硝酸钾、磷酸二氢钾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属于氧化物
C.生铁和钢属于金属材料,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D.葡萄糖、酒精、纯碱属于有机化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
9.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发出白光B.铁丝燃烧火星四射
C.硫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D.镁带燃烧生成氧化镁
10.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11.属于氧化物的是
A.液氧B.水C.臭氧D.碳酸
12.已知4FeS2+11O2高温
2Fe2O3+8X,则下列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O2与X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X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
D.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13.二氧化铅(PbO2) 用作电动车电池的电极,其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4
C.-2
D.-4
1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1:1
C.该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
D.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7:24
15.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鱼是很多人喜欢的观赏动物,鱼缸养鱼有门道。

鱼缸中一般安装有循环水泵,能将鱼缸里的水抽到放有膨松棉的净化槽中,其净化原
理是_____自来水常用二氧化氯做消毒剂,所以自来水不宜直接用来养鱼,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_____。

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鱼缸需要增氧。

①过氧化氢是一种绿色增氧剂,其增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②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在缓慢释放氧气的同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物质。

该白色固体不可能是____
A CaCO3
B Ca(OH)2
C CaO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我们的胃液呈酸性,是因为胃腺壁细胞能分泌出盐酸。

胃酸在人体的消化吸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为胃蛋白酶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分解食物中的结缔组织和肌纤维使其易于被消化吸收。

你知道吗?深受人们喜欢的早餐食品燕麦中常添加颗粒极小的铁粉,它既可以作为双吸剂(起到干燥和减缓食品变质的作用),还可以作为人体补铁剂。

要把铁粉变为人体需要的、能吸收的营养元素,就离不开胃酸的帮助。

健康人胃液的pH在0.9~1.5,胃液的pH不仅影响人的消化吸收功能,还对伴随食物进入胃内的各类病菌的繁殖有影响。

某医院对99位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等患者胃液的pH及胃液中的病菌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
胃液中检出病菌的
分组胃液的pH 受检患者人数
人数及比例
A ≤2.0 7 0
B 2.0~4.0 13 3(23.19%)
C 4.0~6.0 26 17(65.4%)
D >6.0 53 45(84.9%)
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并使人感觉反酸或烧心。

治疗胃酸过多的药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抑酸药,能抑制胃酸分泌,但本身不能和胃酸反应;二是抗酸药,能直接与胃酸反应,常见的抗酸药有碳酸氢钠、氢氧化铝、氧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钙等。

胃溃疡患者若服用不合适的抗酸药,会因胃内气体压力增大而引起胃穿孔。

患者如长期使用抗酸药,很可能刺激胃酸分泌过多。

因此,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酸类和抑酸类药物。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_____。

铁粉可以减缓食物变质,是因为铁可以和_____反应。

胃溃疡患者不宜服用的抗酸药是_____。

关于文中提到的几种抗酸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均属于盐类或碱类
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
C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同时还可为人体补钙下列关于胃液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胃酸能帮助人体消化吸收食物,所以胃液pH越小越利于人体健康
B胃酸过多会对胃黏膜具有侵蚀作用,所以胃液pH越大越利于人体健康
C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
18.(8分)向碳酸氢镁[Mg(HC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该白色沉淀作如下探究:I.Mg(OH)2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MgCO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Ⅱ.Mg(OH)2、MgCO3受热均易分解,分别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Ⅲ.无水硫酸铜是一种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猜想一:只有Mg(OH)2;猜想二:只有MgCO3:;猜想三:_____。

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猜想_____不成立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
步骤2
_____ 猜想二不成立
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形管
小张查阅资料得知上述固体是碱式碳酸镁[XMgCO3・yMg(OH)2・3H2O],它不溶于水,受热易分解。

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小张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按下图装置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并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

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
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实验数据: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浓NaOH溶液增重2.64g;浓硫酸增重1.44g则:x:y=_____。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选填字母)。

a.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
b.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8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金属的性质后,在实验室找到的一种银白色金属R做如下探究:将金属R投入稀盐酸中,金属表面有气泡冒出.则该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______(选填“前面”或“后面”)。

为了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方案进行实验,请完成下表:
你的一种猜想验证方法现象结论
猜想__(选填“正确”或“错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______将金属R投入__溶液中金属R表面有黑色的物质析出
误”)
(3)请根据上述的信息,标出金属Fe、R、Cu在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相应位置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D
【解析】
A、光合作用是二氧化碳和水在光和叶绿体的作用下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因此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选项A正确;
B、一氧化碳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是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危及生命,因此具有毒性,一氧化碳能夺取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中的氧,因此具有还原性,选项B正确;
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空气体积的10%时就会使人死亡,一氧化碳有毒,能与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死亡,选项C正确;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它们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选项D错误。


2、D
【解析】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比b物质的溶解度大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M点表示在t1℃时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因为M是它们的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t2℃时,将55g的a物质放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50g+100g=150g,155g溶液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在发酵面团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故选A。

4、C
【解析】
试题分析: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用含碳酸氢钠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这三个变化中都产生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只是物质的吸附,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考点:物质的变化
5、D
【解析】
由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详解】
A、N点对应的溶液不能再氯化钾物质,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A不正确;
B、从氯化钾溶液中析出氯化钾可以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也可以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故B不正确;
C、溶液的质量未知,M点对应的溶液降温至t1℃,不一定析出10g晶体,故C不正确;
D、M点溶液未达到饱和,N点溶液达到饱和,将溶液从M点变化到N点,溶液质量可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6、A
A. CO(NH)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B. Ca3(PO4)2只含有氮、磷、钾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
C. K2SO4只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D. KNO3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氮、钾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故选A。

7、A
【解析】
A、Ca(OH)2中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钙元素显+2价,故正确;
B、2Hg表示两个汞原子,故错误;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故错误;
D. 碳酸钠的化学式是Na2CO3,故错误;
故选A。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熟记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8、B
【解析】
A、冰是水的固态形式,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硝酸钾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磷酸二氢钾含有钾元素、磷元素和氮元素,它们都属于复合肥,冰水共存物是由水组成,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属于氧化物,选项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之一,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纯碱学名碳酸钠,属于无机盐,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

9、C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才发出白光,故选项A不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才是火星四射,故选项B不正确;
C、硫不管在空气还是氧气中,燃烧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C正确;
D、镁带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生成氧化镁是结论不是现象,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C。

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0、D 【解析】
向废液中加入锌粉,锌先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332=Zn(NO Zn+2AgN )O +2Ag ,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3232=Zn+Cu(NO )Zn(NO )+Cu ,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锌已经完全反应。

【详解】
A 、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出的固体中一定没有锌,如果锌恰好和硝酸银反应或者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银则滤出的固体中只有银,如果锌恰好和硝酸铜反应,或者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铜,则滤出的固体中有银和铜,故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不含锌,不符合题意;
B 、由A 的分析可知,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一定不含锌,不符合题意;
C 、如果锌恰好和硝酸银完全反应或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铜,则滤液中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如果锌只能置换部分硝酸银,则滤液中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银、硝酸铜,如果锌恰好和硝酸铜完全反应,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故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不符合题意;
D 、由C 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11、B 【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
A 、液氧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A 不正确;
B 、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B 正确;
C 、臭氧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故C 不正确;
D 、碳酸由碳元素、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D 不正确。

故选B 。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从化学方程式4FeS 2+11O 2
高温
2Fe 2O 3+8X 看,反应前有8
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4个铁原子,反应后中有4个铁原子,6个氧原子,因此8X 中含有8个硫原子和16个氧原子,故X 的化学式为SO 2; 【详解】
A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O 2与X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6:32=1:2;故A 说法正确;
B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故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 说法错误;
C 、根据分析可以知道,X 为SO 2,属于空气污染物之一;故C 说法正确;
D 、反应前硫化亚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2,则硫元素化合价为-1,反应后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所以该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D 说法正确; 故选:B 。

13、B 【解析】
氧元素通常为-2价,设铅元素的化合价为x ,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x+(-2)×2=0,x=+4。

故选B 。

14、D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24NH +3O 2N +6H O 点燃。

【详解】
A 、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分解反应,故A 不正确;
B 、由方程式可知,参该反应中生成物分子的个数比为2:6=1:3,故B 不正确;
C 、该反应有单质参加反应又有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 不正确;
D 、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为(174):(323)=17:24⨯⨯,故D 正确。

故选D 。

【点睛】
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之比。

15、C 【解析】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氧化物还有一个条件是两种元素组
成。

故①错误。

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了,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②错误。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是碱,都可以与酸反应,故③正确。

硝酸铵属于盐,故④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过滤ClO22H2O2=2H2O + O2↑ A
【解析】
(1)鱼缸中一般安装有循环水泵,能将鱼缸里的水抽到放有膨松棉的净化槽中,其净化原理是过滤,通过过滤可除去水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

(2)根据物质的命名规则,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ClO2。

(3)为保证鱼的正常生活,鱼缸需要增氧。

①过氧化氢能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气、水,是一种绿色增氧剂,其增氧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O2=2H2O + O2↑;
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过氧化钙(CaO2)与水是反应物,反应物中含有钙、氧、氢三种元素,所以过氧化钙(CaO2)与水反应生成氧气的同时,另一种白色固体物质不可能是CaCO3,故选A。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Al(OH)3+3HCl=AlCl3+3H2O 氧气碳酸氢钠和碳酸钙BC C
【解析】
(1)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是氢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Al(OH)3+3HCl=AlCl3+3H2O;
(2)Fe与水蒸气、氧气反应生成铁的水合物,故填:氧气;
(3)胃里面有胃酸(主要成分是HCl)与碳酸氢钠、碳酸钙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态的二氧化碳放出时会膨胀,使胃部分胀大,而胃溃疡患者胃上有疮面肌,肉胀大会导致胃穿孔,故填: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4)A.氧化镁属于氧化物,故A不符合题意;B.在使用抗酸药时不是用量越多越好,是正确的,符合题意;C.碳酸钙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同时可以提供钙离子,所以适量使用碳酸钙可治疗胃酸过多,还可以为人体补钙,故C符合题意,故填BC;
(5)胃液pH越大越小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故AB都不符合题意;C.有图表可知胃液pH越大越有利于病菌生存,C 符合题意,故填C.
18、Mg(OH)2、MgCO3一白色固体变蓝色偏小 e d b 3:2 abc
【解析】
[作出猜想]
猜想一:只有Mg (OH )2;猜想二:只有MgCO 3:;猜想三:Mg (OH )2、MgCO 3。

故填:Mg (OH )2、MgCO 3。

[实验1]
取适量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镁和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
另取适量白色固体,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无水硫酸铜的U 形管,白色固体变蓝色,是因为氢氧化镁分解生成了水,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2]
(1)反应结東后若没有继续通一会儿氮气,会导致反应生成的气体不能被完全吸收,就直接称量洗气瓶的质量,则测得的气体质量将偏小。

故填:偏小。

(2)为测定各生成物的质量,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e ,d→b 。

故填:e ;d ;b 。

(3)加热完全后剩余固体质量3.20g ,说明氧化镁质量是3.20g ;浓NaOH 溶液增重2.64g ,说明反应生成了2.64g 二氧化碳;浓硫酸增重1.44g ,说明反应生成了1.44g 水;
设碳酸镁质量为m ,反应生成氧化镁质量为n ,氢氧化镁质量为z , 3
2MgCO MgO +CO 84
4044m n 2.64g 844044==m n 2.64g
加热↑
m =5.04g ,n =1.6g ,
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质量:3.20g ﹣1.6g =1.6g ,
22 Mg(OH)MgO+H O 5840
z 1.6g
5840
=
z 1.6g
加热
z=2.32g,
根据题意有:x 5.04g 2.32g3 ==
y84582
:,
故填:3:2。

[拓展延伸]
碱式碳酸镁可作阻燃剂,其可能的原因:生成的固体覆盖在燃烧物表面,隔绝氧气;分解时吸热,使温度难以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生成的气体降低了可燃物周围的氧气浓度。

故填:abc。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19、前面强(或弱)FeSO4(或FeCl2等)正确
【解析】
(1)因为金属R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金属置换出了酸里的H,金属R的活动性比H强,故金属R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故填:前面.
(2)比较金属R与铁的活动性强弱,应该用金属R与铁溶液进行反应,若R能置换出铁溶液中的铁则说明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R排在铁的前面,反之则说明金属R的活动性比铁弱,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金属R排在铁的后面.
故表中依次填空为:;FeSO4(或FeCl2等);正确.
(3)由(1)中可知,金属R比H活泼,由(2)可知金属R比Fe活泼,所以其金属活动性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