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6 散步课后习题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散 步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散.步(s ǎn) 很累.(lèi) 信服.(fú) 脚踝.(huái) B.嫩.芽(lèn) 铺.着(p ū) 煎熬.(áo) 水泡.
(pào) C.分歧.(qí) 还.小(huán) 拆.散(ch āi) 蹲.
下(d ūn) D.霎.时(shà) 鱼塘.(táng) 稳.当(w ěn) 水波粼.
粼(lín)
2.理解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作用。
(1)我的母亲又熬.
过了一个严冬。
(2)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全国人大代表在谈到大学自主招生时说,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各得其所....。
(2)纳米材料环保工艺画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消除新房子内的甲醛。
将自己喜欢的工艺画挂在房间里,既优雅别致,又可净化居室环境,真是两全其美....
之策。
4.下列有关课文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体裁是散文,运用了“小中见大”的表现手法。
B.《散步》一文对景物描写着墨不多,仅有两处,却充满了诗情画意,为“散步”提供了一个美妙的背景。
C.课文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议论为主,揭示中心。
D.课文通过散步这一件小事,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领袖人物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
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说。
5.“我”的母亲要走大路的原因是 ;“我”的儿子要走小路的原因
是 。
6.“早已习惯”与“还习惯”、“强壮”与“高大”能否互换?为什么?
7.“我决定委屈儿子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8.如何理解“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中的“责任的重大”?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3题。
那个春天,很暖
章月珍
女儿一岁时,婆婆得了精神疾病,生活基本上能够自理,自己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服,只是一到傍晚,就会出现幻觉,常常会无缘无故地把家里的东西扔掉。
记得有一次女儿感冒,婆婆竟然把感冒药全部扔到了池塘里,还振振有词说那些都是毒药。
说着说着,婆婆害怕地哭了。
女儿在一边也哭个
不停。
我看着两个泪人,也忍不住哭了。
那个冬天,很冷……
女儿五岁那年,有一天她( )地对我说:“妈妈,我可不可以换掉我奶奶呀?我要让惜愉
的奶奶做我的奶奶!”我说:“为什么呀?”她说:“我的奶奶一点儿都不好!从来没有疼爱过我!但
是惜愉的奶奶对惜愉可好了,每天来幼儿园接惜愉回家,回到家还给他做好多好吃的,冬天灌好热水袋给惜愉捂手,夏天拿着扇子不停地给惜愉赶蚊子。
”我把女儿搂在怀里:“这世上每一个做奶奶
的都会疼爱自己的孙女。
奶奶之所以没有好好疼爱你照顾你,那是因为她病了。
从你出生的那天起,她注定是你一辈子的奶奶,这个是谁也无法代替的。
”女儿( )地低下了头。
女儿七岁时,上小学一年级。
有一天,她回家狠狠地把书包扔在桌上,( )地说:“我有
这么个奶奶真是倒霉死了!害得我天天被同学们嘲笑,抬不起头来!”我问:“怎么了?”她说:“奶
奶每天去菜市场买菜,每天都经过我们学校。
你说她可笑不可笑,冬天扇扇子,夏天戴个绒线帽,同
学们都说她是疯婆子!”我气得把女儿的书包扔在地上,恶狠狠地说:“别人可以看不起你奶奶,可
以嘲笑她,歧视她,但是你不可以!因为你是她最亲的人,你的身上流着她的血!你要想同学们尊重你奶奶,首先要做到自己尊重奶奶!不管奶奶变成什么样子,她永远是你要去敬重的人!”女儿第一次
看到我如此情绪激动,不停地说:“妈妈,我错了。
”
女儿九岁那年,有一天我送她去学校。
远远地看见在学校门口有三个小男孩正将香蕉皮扔向婆婆,我刚想制止,却见女儿用力挣脱我的手,飞一般地跑过去,用小小的身体护着她奶奶,大声地喊着:“不许你们欺负我奶奶!”三个小男孩愣住了,呆立在那里。
我走过去,轻声对他们说:“我不跟你
们讲大道理。
每个人都会有老的一天,每个人也都会有生病的时候,想想看是不是?”三个小男孩愣了一会儿,默默地走到我女儿面前说:“我们再也不欺负你奶奶了。
”
女儿十一岁那年,院子里开满了鲜花。
她让奶奶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一头系着一根漂亮的红
丝线,红丝线在风中轻盈地飘着。
女儿说她在和奶奶钓蝴蝶。
我问,没有钩怎么能钓得着蝴蝶呢?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看着她们祖孙俩灿烂的笑容,我也笑
了。
那个春天,很暖……
9.“女儿”对“奶奶”的态度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请依据原文,在表格里填入恰当的内容。
10.
A.怯怯地愤愤地失望地
B.失望地愤愤地怯怯地
C.愤愤地怯怯地失望地
D.怯怯地失望地愤愤地
1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1)那个冬天,很冷……
(2)女儿说,她和奶奶不是在钓蝴蝶的身子,而是在钓蝴蝶的快乐!
12.文中的“我”既是儿媳,又是母亲,这两种身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物完整的形象。
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13.“女儿”的经历给你带来哪些关于“成长”的思考?请结合原文,写出两点启示。
表达交流
14.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写一个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
牵挂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了妈妈的牵挂,朴素平凡的生活便溢满了温馨的记
忆; 。
体验中考
15.(2016浙江宁波)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爸爸买了智能手机,但他听说用Wi-Fi(短距高速无线传输技术)上网会有风险。
请你根据知识卡片提供的相关信息,告诉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的注意事项,以有效保护个人信息。
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
知能演练·活用
1.D 解析 A项,“散”读音应为“sàn”;B项,“嫩”读音应为“nèn”;C项,“还”读音应为“hái”。
2.(1)“熬”字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在漫长的冬季,在身体和精神方面所经受的痛苦之大。
(2)“慢慢地”写速度慢,“稳稳地”说明脚步沉稳而有分寸,“很仔细”形容走路很留神。
表明了“我”和妻子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揭示中心。
3.(1)每一个人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2)做一件事顾全到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4.C 解析课文在记叙的同时穿插议论,以记叙为主,辅以议论揭示中心。
5.大路平顺小路有意思
6.不能互换。
“早已习惯”表明母亲早已养成听从儿子的习惯;“还习惯”表明儿子还不会违背父亲的意见。
“强壮”是从母亲的角度说的;“高大”是从儿子的角度说的。
7.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间还长,母亲已是风烛残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此时应更多地照顾母亲。
8.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支柱,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
现在祖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决定。
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重大。
9.①认为奶奶不疼爱自己,想要换掉奶奶②在奶奶被欺负时,挺身而出护着奶奶
10.D 解析解答本题应结合语境思考辨析。
女儿明知自己要换掉奶奶的要求很不合理,所以应是“怯怯的”;女儿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应是“失望地”;女儿因奶奶而遭受嘲笑,所以应是“愤愤地”。
11.(1)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其实是写家庭的困境让“我”无助、压抑,内心像冬天一样寒冷。
(2)女儿陪奶奶玩钓蝴蝶游戏的目的不在于钓到蝴蝶,而在于和奶奶一起享受游戏的快乐。
12.作为儿媳,“我”心地善良,孝敬老人,包容体谅患病的婆婆;作为母亲,“我”关爱孩子,教子有方,用心引导呵护女儿成长。
13.示例 (1)成长需要时间。
(2)成长过程是曲折的。
(3)成长过程中要勇于改正错误。
(4)成长过程中既有烦恼,也有快乐。
(5)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他人。
(6)成长需要引导呵护。
(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14.示例①有了爸爸的牵挂,人生成长的旅途便迈出了坚定的步伐②有了孩子的牵挂,平淡悠长的日子便充满了幸福的笑意③有了朋友的牵挂,寂寞跋涉的路上便收获了遥远的希冀④有了家庭的牵挂,漂泊在外的日子便孕育出美丽的乡愁
15.示例爸爸,在公共场合使用Wi-Fi上网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登录那些无须密码的Wi-Fi网络;最好关闭手机Wi-Fi开关,尽量使用3G、4G数据流量,这样个人信息就比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