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土壤的保护》
4.土壤的保护

4.土壤的保护整理:江苏泰州贝成科学工作室拜永兵【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
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
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
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教学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试验中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泥土若干、草皮1块、底部有孔的水槽2个、水壶、烧杯、水。
学生材料:查阅资料或现场调查了解身边土壤的保护情况。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1. 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谁能说说黄河什么样啊?今天老师带来一段视频,同学们仔细观看,回答黄河中下游的水为什么是黄的?2. 师:大家提出来这么多问题,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黄河水变黄的呢?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看一下。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水土流失)[设计意图:黄河既是学生熟悉的母亲河,又是水土流失的典型,从探究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导入新课,更好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水土流失实验1. 教师:老师先来演示一下这个实验,然后大家4人一组进行实验,并把你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教师演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述如何进行实验及注意事项。
2. 演示过程:教师事先要准备好种有草皮的一个盒子,在另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壤土,并拍实。
分别在两个盒子一端的下面放一块砖,使其倾斜,在另一端的下面各放一个托盘或盆(参见学生用书)。
在盘上方同样的高度,同时用喷壶往两个盘上分别浇同样多的水,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3. 师:大家看清楚了吗?下面4人一组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讨论:(1)仔细观察一下两个盒子中的壤土发生了什么变化?(2)然后小组讨论草对壤土有什么作用?(3)想一想,如果森林被砍伐了,暴雨或洪水对土壤有什么影响?(4)根据这些事实,谁来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设计意图:从实际到实验,再从实验到实际,水土流失的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为激发学生保护土壤提供了铺垫。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一、视频欣赏d=%CD%C1%C8%C0%D3%EB%C8%CB%C0%E0&ct=301989888 &rn=20&pn=0&db=0&a0MTY4NDQ=.html 土壤对人类来说如此重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土壤保护的话题。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提出问题】学生自己看课本 12 页的四幅插图,提出问题。 (1)土壤里生长的哪些直接提供给我们人类? (2)土壤里的哪些被动物们利用了? (3)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产品来自土壤? (4)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小组讨论】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讨论。 【展示交流】 (1)小组交流: (2)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教m 小结: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 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也正是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 爱的世界。 (二)活动一:了解一些土壤荒漠化的原因 【提出问题】看课本 13 页插图,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而有的地方却寸草难 生呢? 【学生活动】发表各种意见或猜测。.html (三)活动二:实验: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 【提出问题】做下面实验,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 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猜想假设】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没有变化 / 变小 / 变大) 【制定方案】小组实验方案与器具材料准备:泥土、草皮、水壶。 【实施探究】 温馨提示:①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要一样,不 同的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没有草皮。②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的变化和 流水经过的痕迹。 (1)小组实验过程。 (2)小组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证64.html (四)活动三:认识到没有土壤的后果 【提出问题】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 【小组讨论】认真思考,大胆想象,分小组讨论。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说课稿1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土壤的保护》是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土壤的概念、土壤的种类、土壤的作用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对于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以及保护土壤的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保护土壤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土壤的作用,以及如何有效地保护土壤。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土壤污染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土壤保护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重要性。
3.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土壤,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4.实验:让学生进行土壤实验,观察土壤的性质,进一步理解土壤的作用。
5.总结:总结保护土壤的方法,强调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土壤的概念、种类和作用2.保护土壤的方法3.土壤保护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通用)

学生应掌握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质量的具体方法和措 施,如植被恢复、合理耕作、有机肥料的使用等。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知识掌握情况
评价自己对土壤保护相关概念、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程度。
实践能力表现
反思自己在实验、调查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评估 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问题突出。
污染物种类多
我国土壤污染物种类繁多 ,包括重金属、农药、化 肥、石油烃、多环芳烃等
。
污染程度深
部分地区土壤污染程度较 深,污染物含量超标严重 ,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构成严重威胁。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同时 ,污染的土壤还可能成为污染源,对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能力目标
能够观察、描述土壤特征;掌握简单 的土壤保护方法。
教材分析与选用
教材分析
本课程选用通用版《科学》教材 ,内容涵盖土壤基础知识、土壤 保护方法和实践活动等多个方面 ,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选择
重点讲解土壤组成、功能和保护方 法;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土 壤保护的认识。
教学方法与手段
加强危险废弃物管理
加强对危险废弃物的监管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危险废弃物处置体系 ,确保危险废弃物得到安全、有效的处理。
07
公众参与和社会共治在土壤保护中作用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开展环保教育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 多渠道开展环保教育,提 高公众对土壤保护重要性 的认识。
倡导绿色生活
鼓励公众减少使用一次性 塑料制品、合理分类垃圾 、节约用水用电等,践行 绿色生活方式。
《4. 土壤的保护》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3、失去植被的保护,土壤的蓄水能力 下降 将 。
寸草难生
含水量过低
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 境恶化造成土地荒漠化,不能适宜 植物的生长。有的地方草丰林茂是 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 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
让我们 一起研 究吧!
看看每个盒子里的土壤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能保证实验 的科学性吗?
悯农二首 (李绅)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开窑烧砖
喷洒农药
开 山 毁 林
乱扔垃圾
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橡胶等不能降解的 物质堆积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的污染。
2、我们小学生可以通过 植树造林、垃圾分类回收、环保宣传
等来保护土壤。Βιβλιοθήκη 5、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呢?
多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队员; 尽量不用塑料袋,买东西用环保袋, 减少白色污染; 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在校园内宣传, 到社会上宣传,到家庭中宣传;等等。
植物有保持水土,保护土壤的作用。
我知道了!
假如没有了土壤, 地球将是怎样的情 景?
小博士
• 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 平方米的土壤永久的失去利用 价值。 • 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 低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 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 、养分的吸收与利用。
人类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
我能行
• 我是今年地球日的小小 宣传员,为了保护家乡 的土壤我该做些什么呢 ?
6月5日,世界环境日。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诗句中所说的由“一粒粟” 变成“万颗子”靠的是什么?请收集描写土壤和人类亲密关系 的诗句。朗诵并默写下来。
土壤的保护教案及反思

一、土壤的保护教案及反思二、课时:1课时三、年级:八年级四、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的特性、功能及其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土地、保护土壤资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土壤保护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土壤的特性和功能,土壤保护的方法与途径。
难点:土壤保护的实际操作和意识培养。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土壤的特性、功能及保护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土壤破坏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土壤保护的方法和途径。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土壤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土壤的定义、特性和功能,让学生了解土壤的本质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土壤破坏的原因和后果,如水土流失、土壤污染等,引导学生认识到土壤保护的紧迫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土壤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如合理施肥、减少农药使用、植树造林等。
6. 课后作业:布置一篇关于土壤保护的作文,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巩固所学内容。
八、教学反思:1. 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2. 学生参与度有待提高,部分学生对土壤保护的认识仍不足。
3. 教学案例和实例选取不够丰富,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1. 优化课堂时间安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讲解和讨论。
2. 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他们主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选取更多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和实例,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认同感。
九、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课堂表现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土壤保护方面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兴趣,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十、教学拓展: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土壤保护,可以组织他们参加土壤保护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土壤污染调查等。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
六、土壤的利用与保护教案及反思七、课时:1课时八、年级:八年级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土壤的利用方式及其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4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学习了土壤的成分、知道本地土壤的类型后,引导学生了解人们对土壤的破坏,培养学生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土壤、保护家园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经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基本认识了土壤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学习保护土壤的方法,便于学生掌握。
但是对于人们对土壤的污染学生不易感知和理解,需要教师有效引导。
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土壤的作用。
2.了解人类有哪些破坏土壤的行为。
3.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土壤的作用。
2.学习保护土壤的方法。
评价任务1.知道土壤的重要性。
2.知道保护土壤的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肥沃的土壤,大家知道土壤有多重要吗?二、自主学习。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1)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下来。
(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
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小结: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世界将成为一片荒芜,没有花儿,没有草,没有人类。
3.破坏土壤的行为。
(1)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而有的地方却寸草难生呢?(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因为有些地方没有合适的土壤,因为人们破坏了当地的土壤……(3)让我们看一看失去植被的保护,土壤会怎么样?(4)小组实验探究土壤流失实验。
(5)小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降低。
三下科学第一单元4《土壤的保护》

看了这鲜明的对比你有什么感想?
让我们 一起研 究吧!
看看每个盒子里的土壤会发生什么变化?
你能保证实验 的科学性吗?
1.在一个浅盒子中填满土壤并拍实。 2.另一个盒子放入草皮的土壤。 3.一定要使两个盒子保持相同的倾斜角度。 4.在同样高度,同时用喷壶浇同样多的水。
单击页面即可演示
土壤里生长的哪些植物直接提供给 人类?土壤里的哪些物体被动物利用? 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来自土壤?
把你准备的资料, 和大家交流吧!
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 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 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 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 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 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 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 用价值。
你知道吗 ?
同学们,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 壤做些什么呢?课下继续研究吧!
你一定是 最棒的!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和小组的同学说说吧!
欣赏音乐 结束学习
一起感受土壤妈妈的爱吧!
水土流失危害
1.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可使大量肥沃的 表层土壤丧失。据统计,我国每年流失土壤 约50亿吨,损失N、P、K元素约4000多万吨。 2.水库淤积,河床抬高,通航能力降低,洪 水泛滥成灾。 3.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 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 施安全。
植物有保持水土,保护土壤的作用。
那么,当植 被遭到破坏 后会怎样?
用自己的话说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壤和动植物的关系。
你想的真周到 呀!
土壤的保护教案及反思

湘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3.4《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作的贡献。
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试验。
3.知道人类的破坏土壤的行为有哪些。
4.意识到保护土壤及环境的重要性,愿意为保护土壤出一份力。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教学重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水土流失实验用具:壤土、2个浅盒子、由教师事先种好的草皮,水、自制喷壶或烧杯、砖块、2个大的托盘。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请同学们看老师手里这盆花,漂亮吗?如果我把花从土壤里拔出,请问:花还会存活吗?师:对,不能,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同样动物和人类的生存也离不开土壤,那我们就应该保护土壤,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土壤保护的话题。
(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及已有经验进行探讨:土壤里生长的哪些直接提供给我们人类?土壤里的哪些被动物们利用了?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产品来自土壤?你还知道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小组讨论: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选择喜欢的问题分小组讨论。
交流并汇报结果多媒体显示插图,介绍窑洞和鼹鼠。
小结: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也正是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可爱的世界。
2.活动一:了解一些土壤荒漠化的原因学生看图片,思考:为什么有的地方草丰林茂,而有的地方却寸草难生呢?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或猜测。
教师活动:补充土地荒漠化的资料:3.活动二:实验:了解植被对土壤蓄水能力的作用提出问题:想一想,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猜想假设: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没有变化 / 变小 / 变大)制定方案:小组实验方案与器具材料准备:泥土、草皮、水壶。
温馨提示:①注意实验的公平性,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都要一样,不同的是一个有草皮,一个没有草皮。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通用5篇)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土壤的保护》教案篇1【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4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研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一些不良行为对土壤造成了什么危害,引发学生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并从自身做起,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保护家乡的环境。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1、了解土壤能为人类做什么。
2、认识植被遭破坏后对土壤蓄水能力的损害。
3、研究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4、指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土壤。
【学情分析】这一课指导三年级的学生讨论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的贡献,知道植物能保护土壤,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怎样保护土壤,增强学生保护土壤的意识。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知道人类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非电池对土壤的破坏性。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2、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3、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态度目标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愿意为保护土壤做一份努力。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提出保护家乡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的建议。
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
难点:掌握好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泥土、草皮、水壶等。
学生准备: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师: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经常会出现暴风劲吹、飞沙走石、昏天黑地的景象。
这种景象真实地出现在我们生活中会是什么样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
土壤的保护教案及反思

7《保护土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研究土壤》的第四节课内容,学习内容基于课程标准的“物质科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年段的要求,了解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知道植被对保护土壤有作用,并如何去保护土壤。
本课的教学活动由土壤对动植物的作用引入,到研究土壤的流失与植被的关系,并让学生知道人们的乱砍乱伐和无节制的使用土地等行为可能造成土壤流失,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保护,不让土壤流失。
教材由三个主要活动构成:1.了解土壤的价值,即土壤对动植物及人类的作用;2.研究土壤流失与植被的关系;3.保护土壤的措施。
三个活动依次递进,让学生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养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经过两年的科学课学习,已经能比较熟练地运用观察、记录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也有了一定的动手实验的能力。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土壤,在学习过程中也了解了与土壤相关的一些知识,可以说学生对于土壤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土壤的分类、土壤的成分,土壤中的营养从哪里来,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土壤,但对土壤的其他作用就不是很清楚,对于土壤流失的原因已经如何保护土壤就不知道了。
【教学目标】1.能够列举土壤对动植物和人类作出了哪些贡献。
2.通过做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3.能列举并说出人类的哪些行为在破坏土壤,哪些行为在保护土壤。
4.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重点】通过做水土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
【教学难度】知道自己能够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和怎么做。
【教学准备】课件、土壤、小铲子、塑料水槽、洒水壶、秒表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了解土壤的贡献1.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与土壤相关的知识,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土壤。
(1)学生当模拟讲解员,向大家介绍土壤。
要求:先说自己介绍的是土壤哪一方面的知识,然后再具体介绍。
4土壤的保护

教学反思
设
计
意
图
使学生认识土壤和人类的关系,意识到土壤的重要。引发学生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简单的事情做起。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前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研究了土壤,你知道土壤和我们人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吗?
二、探究新知
1、谈话: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2、学生讨论汇报。
3、讲解:土壤不仅是我们人类的家园,而且也是动植物的家园。(结合课文12页介绍)
10、学生讨论汇报。
11、结合课文介绍资料。
12、提问:假如没有了土壤会是怎样的情景?
13、(结合课文图片)人类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么?应该怎么做才对?
14、学生讨论分组汇报。
15、谈话: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呢?
16、总结:首先我们应该大量的植树造林,还可以做一些环保宣传。最主要的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课时教学设计首页
授课时间:年月日
课题
土壤的保护
课型
实验
第几课时
1
课
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性。
过程与
方法
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能够进行环保宣传。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4、提问:你还能说出那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5、学生回答。
6、谈话:请看这两幅图,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结果?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的保护》简案

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的保护》简案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土壤和人类的关系;
●用各种形式宣传保护土壤,保护耕地;
●能够将用《土壤小报》的形式将自己的土壤知识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感受土壤的重要性
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密接触,相信大家对土壤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
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知道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
3.学生将自己准备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二、交流讨论,了解土壤的破坏情况及危害
1.提问:土壤为我们做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又对土壤做了些什么呢?
2.学生根据课前的调查及实验,自由发表意见。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加以讲解或进行对比实验。
4.提问:从同学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工农业生产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破坏土壤的现象,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自己有没有破坏土壤的行为呢?
5.提问: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这样无止境地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是将是怎样的情景?
三、共同探讨,交流保护土壤的措施和方法
1.谈话:土壤是我们人类的母亲,我们能为保护她做些什么呢?
2.学生分组讨论:可以以什么方式保护土壤?
3.组织全班交流。
1 / 1。
新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土壤的保护》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单元第4课(土壤的爱护)教案教学设计第—单元土壤和生命土壤的爱护一、教学目标:〔一〕过程与方法1.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推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4.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比照实验。
〔二〕科学知识1.了解土壤为人类所做的奉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了解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了解垃圾对土壤的危害,了解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
〔三〕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产生感谢土壤的感情。
3.情愿为爱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土壤为人类所作出的奉献,意识到土壤的重要性。
2.学生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推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么去做。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同学们,经过这段时间我们对土壤的亲热接触,大家对土壤肯定有了较深的认识。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图片,请大家观赏.2.教师出示图片并提问:大家都了解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根底,那么谁来说说,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生: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
植物…….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动物……生:还可以居住人。
生:制作砖瓦.陶器。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4.填写好书本第65页的记录表。
5.全班交流商量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6.教师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为植物提供养料和水分,土壤也为动物提供了生存栖息之地。
她是我们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正是因为有了土壤,才有了这漂亮可爱的世界。
设计意图:爱护土壤,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物品的原料,从而,使学生了解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教学这局部内容时,教师首先出示图片并提问,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二〕观赏课文插图植物生长北方窑洞鼹鼠的家制作陶器〔三〕比照模拟实验1.提问: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比照模拟实验小组合作,做比照模拟实验。
《土壤的保护》植物生活的土地 图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有大小不相等的颗粒,土质疏松。 • 很粗糙 • 感觉很粘手 • 属于黑土壤,有很多的腐殖质。 • 很适合种植庄稼和瓜果蔬菜。
• 四1.答:植物的根可以广泛的深入 土壤,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
丽和幸福,原来就在你路途的景色里!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时间也不能停滞,但是我们可以驻足。人生路上,一路行走,一路都是风景,路上,你会遇到很多美的人,美的事,美的景。不要忘了经常抬头凝视一会儿蔚蓝的天空和飞翔的鸟儿;不要忘了去看一看路边盛开的花朵,嗅嗅花儿散发出的香气。 显得很美丽,你大凡可尽收眼底。只不过人生的风景画册里,有的柔和,有的热烈,有的凄美,还有的悲壮,只要你放慢脚步,多看看沿途的风景,多收藏些快乐的心情,人生就会轻松很多。也许在你放松心境的时候,你就能看见生活的笑容。不同的人生体验,才能让人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

《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土壤的保护》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猜想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想。
2、能意识到土壤遭到破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的不利影响。
3、能手自己的话说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受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使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科学学习的乐趣,过程方法:通过看一看、猜一猜、说一说、做一做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独立进行实验,知道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学习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黄河的录像、森林被砍伐图片、实验报告单、装有土的盒子、装有草的盒子、2个水槽、2块木块、2个喷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谈话:同学们你们有看过黄河的吗?那谁来说一说?学生说出:看到过的黄河的样子。
黄河真的像几位同学所描述的那样?想不想亲自看一看?2、(播放录像:黄河录像。
)组织学生观看。
3、组织交流汇报(1)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汇报观看结果,学生说出:1)黄河水很急。
2)黄河岸边没有树。
3)黄河水很混。
4)黄河水很黄。
(2)关于黄河你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说出:1)黄河旁边的树都哪里去了?2)黄河水为什么那么黄?3)黄河水变黄的原因。
(3)指导猜想。
是啊,黄河水为什么这黄?请大家猜一猜,黄河水变黄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猜想:1)可能是因为没有树。
2)可能是因为许多树都被砍了。
3)可能是没有种草。
4)可能是没有了花草树木的保护。
4、引出实验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是不是像大家所猜想的那样,是因为没有了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的保护,水土流失,造成黄河水变黄了。
花草、树木这些植物真的能够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吗?还是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科学探究实验验证组织认识实验材料1、谈话:老师为每个小组的桌子上都准备了实验材料,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组织对比。
其它小组的实验材料和他们的一样吗?(一样)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法。
土壤的保护

人类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
开窑烧砖
喷洒农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 了土壤的透气性,同时也阻碍了植物 根系的发育和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 利用。
开 山 毁 林
我们可以为保护土壤做些什么呢?
(1)多植树造林,做“护绿小队”队员; (2)尽量不用塑料袋,买东西用环保袋, 减少白色污染; (3)成立环保宣传小组,在校园内宣传, 到社会上宣传,到家庭中宣传;等等。
土壤的保护
受污染的土壤
土壤孕育着生命
小组讨论
土壤为人类提供了什么呢?
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 水分,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 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 物品的原料 ……土壤是人类和动 植物共同的家园。
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 (1)植物生长 (2)北方窑洞 (3)鼹鼠的家 (4)制作陶器 (5)土壤里生长的粮食、瓜果、蔬菜可供人 类食用。 (6)土壤里生长的棉花可供人类作纺织材料。 (7)土壤里生长的树木可供人类作建筑材料、 家具材料、燃料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污染还会 导致其他环境问题。 土地受到污染后, 含重金属浓度较高 的污染表土容易在 风力和水力的作用 下分别进入到大气 和水体中,导致大 气污染、地表水污 染、地下水污染等。
土壤污染指示物:蘑菇
2、土壤污染的污染源:
(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 (2)农业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3)城市垃圾不合理填埋,生活污水任 意排放。 (4)医院污水、污染物排放,造成微生 物污染。 (5)其他方面:如核反应堆、废旧电池 水污染,大气污染间接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的保护
土壤的作用
• 土壤为植物提供了养料、水分. 为动物提供 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 作物品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 的家园,也正是有了土壤,才有了这美丽 可爱的世界。
•
一、土壤是重要的资源
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许多动 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里,土壤对于人类生存 至关重要,但如此重要的土壤资源现状又如何呢?
• 土壤的贡献有:为植物提供了(养分、水分),为动物提 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为人类提供了(住所)和(制作 物品的原料)…… • 土壤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 人类破坏土壤的活动有:(喷洒农药)、(抛撒垃圾)、 (开山毁林)、(开窑烧砖)、(乱丢废旧电池)等。
• 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不乱喷洒农药)、(积极回收 垃圾)、(植树造林)、(环保宣传)、(保护蚯蚓)等。
1.许多陆地不适宜农耕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由于土层太
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 太高或太低而不适宜农业生产。
2. 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少人多,各种自 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很少。按我国现有 人口13亿计算,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 有多少,人均占有的高产耕地面积又是多 少。若耕地平均亩产量为400千克,人均 每年消费粮食300千克,我国的粮食富足 吗?
• • • • • •
保护家乡土壤的方法有: 不乱喷洒农药. 积极回收垃圾. 植树造林. 环保宣传. 保护蚯蚓等。
蜈蚣草
• 山上的(表层土)因经常(受雨水的冲刷)而流失,造成 土壤贫瘠。有的地区通过修筑(梯田),来防止水土的流 失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 贫瘠的土壤还可以通过(种植绿肥)、(收集落叶)、 (粪便沤肥)的方法增加(腐殖质)来加以改良。 • 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 • (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
2.我国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 的主要地区有哪些?导致的恶劣气
候是什么?
水土流失的主要地区是:
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是:内蒙古、甘肃、 宁夏、青海、新疆一带。
盐渍化较严重的地区是:内蒙古、甘肃、 宁夏、新疆等,这四省区受盐渍化威胁的 耕地约占其总耕地面积的30%-40%
4.保护土壤
•保护土壤的措施: •1植树造林。 •2加强对工业三废的管理,减少工业三废的排 放,并且要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 3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提倡使用有机肥,对 病虫害实现综合防治,提倡以虫治虫。 •4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如蚯蚓能降解农药 重金属;蜈蚣草能吸收大量磷,也能吸收含砷 的有毒化合物,研制转基因烟草等。
材料一、“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 这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现在还能找到它吗?
绿洲变沙漠
材料二、1998至今,我国西北、华北、 华东、北方等地出现了罕见的沙尘暴天 气,突发性的灾害几乎袭击了大半个中 国,就我国而言,已有33.4万平方公里 土地受到沙漠化威胁,其中已经沙漠化 的有17.6万平方公里,据统计,沙漠及 沙漠化的土地已占我国土地面积的 13.3%,而且还在一天天扩大。
3.土壤的过度开发
• 主要表现在:(1)对森林的过度采伐(2) 对草原的过度放牧,(3)对土壤的过度垦 荒 • 结果是:破环了地表植物,导致降水量减 少、气候恶化,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影响了土地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
黄土高原
绿洲和沙漠
固定和半固定沙漠
1.我国每年水土流失量占世界水土流失量的 质量分数是多少?每年我国黄土高原流失的 氮、磷、钾是多少?如果一个化工厂的年生 产能力为1万吨化肥,则需要多少个化工厂来 生产。 我国的水土流失量达50亿吨以上,约占世界 水土流失量的21%(世界水土流失量约240 亿吨)。4万吨, 4万个。
土壤污染和水、空气污染相比,更有隐蔽 性,而且引起的不良后果要在几个月、几年、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才能显现。土壤污染物经 由食物链,通过粮食、蔬菜、水果、奶、蛋、 肉等进入人体,间接影响人体健康。 土壤污染比其他污染的危害时间更长, 污染物质在土壤中并不像在大气和水体中那 样容易扩散和稀释,长期积累以后,其影响 往往是区域性的,而且重金属污染基本是一 个不可逆转的过程,受其污染的土壤可能要 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生态功能。
每年人均拥有粮食约200千克
2.我国的下游小麦种植
东北大豆种植
江南丘陵
云贵高原梯田
二、土壤污染与保护
1、土壤资源的最大危险来自于土壤 的污染和过度开发。
是指当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过量, 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时,使土壤结构和土 壤生态系统受到破环,从而失去原有的土壤 功能的现象。
沙尘暴
材料三:据科学资料得知,一个地区的森林覆盖面 积达30%以上,那么这个地区农牧业生产就比较稳 定,试从植物蒸腾作用的角度分析其中道理。
1.我国的土壤资源:
你知道吗?
我国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陆地总面积887 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91.39%;耕地面积仅有 137万平方千米,高产耕地仅有29.4万平方千米,耕 地、林地、草地只占陆地总面积的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