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腰椎骨折的护理
摘要】总结了30例胸腰椎骨折(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爆裂性骨折13例)患
者进行牵引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的护理特点。
护理重点是保持胸腰椎的稳定性,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经皮血氧饱和度变化,观察脊髓和神经功能,加强呼吸道护
理和不同部位切口引流的护理。
本组4例伴有不同程度脊髓损伤,术后下肢功能
评分都在80分以上。
所有患者通过治疗均获得康复,步行出院。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护理功能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3-
0303-02
脊柱骨折(s p i n a l f r a c t u r e,SF)十分常见,约占全身骨折的5%~ 6%,
其中胸腰椎骨(thoracolumbar vertebral fracture,TVF,又译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TSF)最常见。
脊柱胸腰段是爆裂骨折的好发部位,骨折块常向后突入椎管,造成神经损伤,约占胸腰段骨折的30%~60%[1,2]。
本文收集30例胸腰椎骨折,其中椎体压缩性
骨折(compression fracture,CF)17例,爆裂性骨折(burst fracture,BF)13例,回顾性总结了其护理特点,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3~62岁,平均36岁;从发病到入院时
间为1~22天不等;损伤原因:高处坠落伤16例,车祸14例。
所有病人均有明
显的腰背疼痛和活动受限。
30例胸腰椎骨折发生在胸11~腰2之间,发生于单
个椎体23例,同时发生于多个椎体7例,全部经C T检查确诊:椎体压缩性骨折17例,爆裂性骨折13例,其中6例伴有附件骨折,4例有骨折片嵌入椎管,脊
髓神经不同程度受压。
1.2 治疗方法
1.2.1 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首先必须确定骨折是否稳定。
压缩性骨折稳定性标准[3]:脊柱后凸小于20°,侧屈小于10°,椎体压缩高度小于50%。
椎体压缩不到
1/5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复位及固定者,仰卧于硬板床上,骨折部位垫厚枕,
使脊柱过伸,3日后开始腰背肌锻炼,2个月后骨折基本愈合。
椎体压缩高度超
过1/5的青年和中年伤者,在给予镇痛剂或局部麻醉后,采用两桌法过仰复位或
双踝悬吊法牵引复位。
复位后即在此位置包过伸位石膏背心,待石膏干透后,鼓
励病人起床活动,固定时间约3个月。
在固定期间,坚持每天作背肌锻炼,并逐
日增加锻炼时间。
1.2.2 爆裂性骨折的治疗完全性脊髓损伤,手术一般没有价值。
但在早期由于
脊髓休克,难以确定脊髓损伤的严重程度,因而对确定手术往往有一定困难,但
脊柱不稳定是永恒的手术指征[3]。
对于脊柱不稳者,无论脊髓休克是否已经结束,均可考虑进行紧急手术。
对没有神经症状的爆裂性骨折,经CT证实没有骨折块
挤入椎管内者,采用双踝悬吊法牵引复位。
对有神经症状和有骨折块挤入椎管内者,外科手术,经侧前方途径去除突入椎管内的骨折片及椎间盘组织,然后施行
椎体间植骨融合术,置入前路内固定。
骨折错位和一些爆裂性骨折在后入路用器
械固定,使脊椎复位便可达到椎管减压目的。
后柱有损伤者作后路内固定术。
1.3 结果
本组牵引复位和手术固定均获成功。
术后2例出现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1
例脊髓神经功能轻度再损伤,未发生其他神经受损害。
本组患者骨折均愈合或融合,无一例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脑脊液漏等并发症。
4例合并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后感觉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下肢功能评分都在80分以上。
所有患者通
过治疗护理均获得康复,可以步行出院。
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7~
24个月。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脊椎骨折或伴有脊髓损伤,使病人心理负担很大,担心治疗效果、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表现焦躁不安,性格改变,甚至产生轻重念头。
此时应加强心理支持,主动关心病人,使其正视现实,树立治疗信心。
2.2 生活护理加强生活护理,尽量满足病人生活需要,坚持做好基础、皮肤
和口腔护理,加强二便管理。
2.3 饮食护理提供富有营养且容易消化的饮食,鼓励病人多吃水果和蔬菜,
多饮水。
2.4 对症护理
在牵引过程中,应告诉病人注意自我保护,注意有无不适感产生,以便在发
生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
在牵引初期,有些病人可因体位问题产生头晕、腹胀、大便秘结等症状,习惯后这些症状可逐渐消失,一般不须中断牵引。
较大重
量(>50%体重)的腰椎牵引可能会产生危险,特别是肥胖病人会有发生晕厥的
倾向。
推测晕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胸部、骨盆牵引带在牵引时压迫胸、腹部,静
脉回流受限和吸气减少所致。
年龄较大的病人不应进行力量较大的牵引,否则会
产生危险。
悬吊(倒立)牵引可使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升高,同时,牵引重量增
加可使疼痛症状加重[4]。
所以,牵引时应加强护理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无论是手法复位还是手术复位,均需X线、CT或MRI等检查判断是否完全复位。
如复位良好,并已解除脊髓压迫,卧床2个月,韧带及骨折均可愈合,损伤
椎管已稳定,则可练习起坐活动[3]。
出于安全考虑,本组伴有脊髓损伤的病人,
3个月后指导其练习坐起,逐渐使用拐杖或轮椅下地活动。
2.5 体温异常的护理高热护理:病人体温可达到40~42℃,酒精擦浴、冰袋、冰帽、冰囊、等物理降温,应用冰袋、冰帽时加好衬垫,冰囊要用离被架,以免
引起冻伤,同时可适当调低室内温度,冷却补液,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多饮水。
低温护理:注意保暖,提高室温,物理升温,给易消化营养丰富饮食。
2.6 脊髓损伤并发症的护理
2.6.1 呼吸道护理骨折引起的疼痛、长期卧床、呼吸肌麻痹等因素均可导致呼
吸不畅,发生坠积性肺炎,甚至呼吸衰竭。
护理时鼓励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
翻身拍背,同时可雾化吸入抗生素、地塞米松或糜蛋白酶,以稀释分泌物利于排出,必要时吸痰。
对于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呼吸的病人,注意呼吸机的监管。
有
气管切开的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同时注意血氧饱和度
变化的监测。
2.6.2 泌尿系统护理做好留置尿管的护理。
早期留置尿管持续引流,2~3周
后定时开放,每4~6小时开放1次,平时夹闭,以使膀胱充盈,防止膀胱萎缩
及感染,并训练自律性膀胱。
鼓励病人多饮水,预防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2.6.3 皮肤护理长期卧床的病人,骨突起部位的皮肤长时间受压,易发生压疮。
预防的关键是间歇性解除压迫,防治方法是床褥平整、保持皮肤清洁,应用气垫
或分区充气床垫,定时翻身,每2~3小时1次,24小时不间断。
对骨突起部位
进行局部50%酒精擦洗和按摩。
已发生压疮者,浅表的可用红外线灯烘烤,压疮
深的可去除坏死组织,换药,炎症控制后进行植皮。
参考文献
[1]Trafton PG,Boyd puted tomography of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
injuries[J].J Trauma,1984,24(6):506-515.
[2]Vaccaro AR,Natchwalter RS,Klein RG,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thoracolumbar spinal canal size in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J].Spine,2001,26(4):371-376.
[3]李庆涛,徐东潭,徐光辉主编.临床骨科康复治疗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25-126.
[4]李庆涛,徐东潭,徐光辉主编.临床骨科康复治疗学[M].第1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