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药物作用靶点研究进展

基本内容
总之,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同时也 将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人们有望为人类健康事业 带来更多的突破性成果和实质性贡献。
参考内容
摘要
摘要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存时 间。抗帕金森病药物及其作用靶点研究是当前的热点之一。本次演示综述了近年 来抗帕金森病药物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进展,总结了药物和靶点的种类、特征、 优缺点等,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基本内容
基因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现有抗真菌药物,提高其疗效和降低副作 用。 4)联合用药:研究不同抗真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延 缓耐药性的产生。
基本内容
在上述研发趋势中,基因工程和联合用药具有较高的前景。基因工程可以帮 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真菌的生理机制,发现和证实新的治疗靶点,为抗真菌药物的 研发供更多可能性。同时,联合用药可以弥补单一药物的不足,提高治疗效果, 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选择。
研究现状
谷氨酸受体包括NMDA、AMPA和Kainate等亚型,其中NMDA受体在调节神经元 兴奋性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针对NMDA受体的药物也是研究的重要方向。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抗帕金森病药物及其作用靶点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和临 床实验等。动物实验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药物在整体水平上的作用效果和机制, 细胞实验则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了解药物在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和信号转导途径。 临床实验则是最直接的研究方法,通过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开展实验,评价药物的 疗效和安全性,为药物上市提供依据。
基本内容
未来,药物作用靶点研究将继续朝着精细化、综合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随 着“组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将能够更加全面地研究药物作用靶点的基因组、 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各个方面,以揭示其复杂的生物学特征和药理作用机制。此 外,人们还将更加注重药物作用靶点与其他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和调控关系,以 及不同靶点间的协同效应和患者个体差异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骨肉瘤的应用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在骨肉瘤的应用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索拉非尼—基础研究
上海同济大学同济医院,骨科
A图实验组:20μM索拉非尼加入骨肉瘤细胞系
(MG63),抑制细胞分裂增殖
B图对照组:DMSO加入骨肉瘤细胞系(MG63),
细胞进行正常分裂增殖
-
14
Cell Biochem Biophys (2014) 69:151–156
临床标本检测-VEGF表达与骨肉瘤发展成正相关
体外培养人体骨肉瘤细胞(143B)和对 照组细胞。对其进行ELISA、RNA提取、 RT-PCR,蛋白萃取、Western Blot、 免疫组化和细胞迁移等实验
结论:有侵袭性的骨肉瘤细胞系(143B)中VEGFR-2高表达
-
12
PLOS ONE | DOI:10.1371/journal.pone.0121568 April 10, 2015
骨肉瘤没有精准的基因靶点治疗。但文章报 道:VEGFR、ErbB2、EGFR、IGF-1R、
PDGFR在骨肉瘤的形成中是高表达。
-
8
Oncotarget, Vol. 6, No. 25
为什么骨肉瘤更需要精准医疗
致残率高,致死率高 异常复杂的遗传学和生物学特性:外星人疾病 临床疗效不满意:化疗敏感度低;耐药、无效; 骨肉瘤发病率低,难以进行循证医学研究
3、经典型骨肉瘤临床特点:
发病率低( 2 ~3 /100 万/年)、
好发于青少年(中位发病年龄为20 岁)
好发于男性(比例约为1.4∶1)
-
3
经典型骨肉瘤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临床肿瘤学杂志2012,17(10期):934-944.
骨肉瘤患者生存情况
• 仅手术切除治疗,2y-OS不到20% • 多药物化疗进行新辅助/辅助治疗,2y-OS提到至55-80% • 对于原发性骨肉瘤患者:

靶向药物治疗ppt课件

靶向药物治疗ppt课件
使用前勿振荡、稀释。
用药注意事项
本药不得静脉推注,不得振荡或稀释。输液必须使 用0.2um或0.22um微孔径过滤器进行过滤。输注结束 时必须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路
此类患者用药期间应注意避光。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疲劳、腹泻、恶
心、呕吐、腹痛、发热和便秘等。轻至中度皮肤毒 性反应无需调整剂量,发生重度皮肤毒性反应者, 应酌情减量。
用药注意事项(2)
用药中出现左心功能不全时应停药。 曲妥珠单抗治疗相关的充血性心衰可能相当严重, 特别在与蒽环类药物和环磷酰胺合用时,但大多数治 疗后症状好转。治疗药物通常包括利尿药,强心苷类 药和或ACEI类。 在10%的患者中可出现急性超敏性反应,包括寒战 和/或发热等的症候群,很少需停用,抗组胺药、抗 炎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可预防。
其他的不良反应有:食欲减低、疲劳、呼吸困难、 咳嗽、恶心、感染、呕吐、口腔炎、瘙痒、皮肤干 燥、结膜炎、角膜结膜炎等。
靶向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 ➢ 过敏反应 ➢ 皮肤反应 ➢ 心血管反应 ➢ 胃肠道反应 ➢ 血液毒性 少见不良反应:血栓栓塞、出血、胃肠道穿孔、免
用药注意事项
发生轻至中度输液反应时,可减慢输液速度或服 用抗组胺药物,若发生严重的输液反应需立即停止 输液,静脉注射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 物并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及输氧等治疗。
在接受爱必妥单药治疗和爱必妥与伊立替康联合 治疗的患者中,分别为5%和10%的患者因不良反应 退出。
用药注意事项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皮疹和腹泻,皮疹的中位出现 时间是8天,腹泻中位出现时间为12天。患者发生 中度或重度腹泻应给予洛哌丁胺治疗。部分患者可 能需要减量。对严重或持续的腹泻、恶心、厌食或 者呕吐,患者需停药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靶向药物PPT课件

靶向药物PPT课件

我国多种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

在我国,多种靶向药物都已经进入临床应用,早先医生是根据临
床经验判断用药(例如对于易瑞沙,一般亚洲人、女性、不吸烟、腺癌更容易受益),最近一两年来用于指导用药的相关基因突变检测也已
逐步开展,靶向药的用药指导逐渐步入了正轨。虽然现在国家还没强制
要求检测突变,但北京已经有多家医院和公司开展这样的基因突变检测
求突变的基因在样本中所含的比例(只有这部分才能被靶向药物杀灭),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价值高,检测费用也高一些。

突变检测一般使用肿瘤组织(新鲜的或石蜡包埋的都可以,一般手
术时医院都会保留相关样本)作为检测样本,也有用血和积液做样本的
情况,但由于不是病灶样本,检测效果没有保障。
靶向药物的临床使用
小分子药物通常是信号传导抑制剂,它能够特异性地阻 断肿瘤生长、增殖过程中所必需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 治疗的目的。例如诺华制药生产的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 病和肠胃基质瘤的格列卫(Gleevec,通用名Imitinib)、 以EGFR为靶点的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阿斯利康生产的易 瑞沙(Iressa,通用名Gefitinib)和德国默克的特罗凯 (Tarceva,通用名Erlotinib)均属此类,并已进入临床应 用。美国千年制药公司生产的Velcade(通用名bortezomib) 是细胞凋亡诱导剂,也属于小分子药物。
除上述列举的已经进入临床使用的靶向药物外, 另外还有多种靶向药物正在开发中。
靶向药物的临床用药指导
靶向药与常规化疗药的另一个不同在于其用药的判断上。医 生在给病人使用常规药物时,一般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 症状等条件选择用药,而药物的有效性要通过一段时间的治 疗观察才能判定。而靶向药物通过与肿瘤细胞的特征性位点 结合,干预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基因信号传导通路;而 肿瘤细胞是有多样性的,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具有一样的特 征性位点(因人而异),因此对于某些特定的靶向药物,在 使用前检测患者体内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基因,判断其肿瘤细 胞上是否有符合条件的位点,就可以预知该药物是否会奏效, 这从临床上节省了金钱和时间。这样的检测被称为“基因突 变检测”。对于一些靶向药物来说,使用前进行突变检测是 保证安全、有效用药的必要步骤。

靶向药物治疗PPT课件

靶向药物治疗PPT课件
蛋白体 细胞质
DNA
6
针对分子靶点的药物及肿瘤(已上市)
靶点
药物
Endostar(恩度)2006 NSCLC(非小细胞肺癌) Bevacizumab(贝伐单抗)2004 CRC(直结肠癌)
EGFR/ HER2
Gefitinib(吉非替尼)2003 NSCLC、Erlotinib(厄罗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1998 BC (乳腺癌)
Cetuximab(西妥昔单抗)2004 CRC 06 SCCHN头颈部鳞状细 胞癌
Bcr-Abl KIT
Glivec(伊马替尼)2002 CML(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GIST
RAF/MEK/ERK /VEGF /PDGF
Sorafenib(索拉非尼)2005 RCC(肾细胞癌) 2008 HCC(肝细胞癌)
7
分子靶点的分类及其药物
8
分子靶点有很多
癌基因、抑癌基因
*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血管生成因子及其受体 *蛋白激酶及信号传导通路
法尼基蛋白转移酶 端粒及端粒酶 DNA 拓扑异构酶 泛素化途径调控因子 DNA引物酶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等
9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HER-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受体 VEGR1、2 、3 VEGFR1、2、3
研究比较成熟的靶点 PDGF-α、PDGF-β
蛋白激酶及信号传导通路 RAF/MEK/ERK
CD20(B淋巴细胞表面特有标识)
10
EGFR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GFR),又称Her1, 是具有配体依赖性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跨膜糖 蛋白家族。
EGFR在多种恶性肿瘤中都存在着过表达,而 且往往这种过表达与肿瘤侵袭性高、进展快 和预后不良等密切相关。

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可修改版ppt]

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可修改版ppt]

12
15
18
时间(月)
王金万,孙燕等,中国肺癌杂志 2005;8:283-290
ASCO2010-恩度IV期临床试验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Ⅳ期临床研究
12
研究设计
恩度IV期
开放、大样本、多中心单臂试验
晚期NSCLC
入组2725例
临床分期 Ⅲa:145例(5.34%) Ⅲb:674例(24.81%) Ⅳ:1898例(69.86%)
PPS
17.57 63.68% 39.79%
7.37
恩度IV期
95%CI
[16.51, 18.98]
[7.01, 7.86]
17.57月
7.37月
14
恩度IV期试验:鳞癌患者同样受益
腺癌
TTP
7.57
(95%CI) [7.04,8.26]
鳞癌 7.34
(95%CI) [6.74,8.32]
•Results of phase IV clinical trial of endostar with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NSCLC).JCO, 2010 ,28(15): 7598
• 但许多肿瘤RR虽然提高,却因肿瘤复发 或治疗的毒副作用而致生存时间缩短。
•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第8周DCR( CR+PR+SD)是比传统肿瘤缓解率更佳 的生存预测指标
3项含铂化疗方案随机试验984例NSCLC患者的数据
肿瘤控制的意义:疾病控制率(DCR)是优于传统肿瘤缓解率 (CR+PR)的临床获益预测指标
➢ 以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蛋白/激素等为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 过程

靶向制剂概述 ppt课件

靶向制剂概述  ppt课件

ppt课件
36
被动靶向制剂的体内靶向性 TODDS 分类介绍
除粒径外,微粒表面的性质 如 荷电性 疏水性 表面张力等 对药物的体内分布也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而言,表面带负电荷的微粒已被肝脏摄取; 表面带正电荷的微粒已被肺摄取。
ppt课件
37
(二)主动靶向制剂
TODDS 分类介绍
是用修饰的药物载体作为“导弹”,将药物定向 地运送到靶区浓集发挥药效的制剂。
ppt课件
50
二、TODDS的作用特点
原因分析
因此,将药物制成TODDS,即 能特异性的到达靶区 提高药效 降低毒副作用
ppt课件
51
TODDS 优点
最突出的特点是能将治疗药物最大限度地 运送到靶区, 使治疗药物在靶区浓度 超出传统制剂的数倍乃至数百倍, 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ppt课件
27
分类介绍
⑴被动靶向制剂; ⑵主动靶向制剂; ⑶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ppt课件
TODDS
28
(一)被动靶向制剂
TODDS 分类介绍
是采用脂质、类脂质、蛋白质、生物材料等 作为载体材料,将药物包裹或嵌入其中 制成各种类型的、 可被不同器官(组织、细胞)阻留或摄取的 胶体或混悬微粒制剂。
⑶ 第三级指到达靶细胞内的特定的细胞器(例如溶
酶体)。
ppt课件
10
2. 从靶向传递机理分类,TDDS大体可分为三类: ⑴被动靶向制剂; ⑵主动靶向制剂; ⑶物理化学靶向制剂。
TODDS
ppt课件
11
靶向制剂的设计
1 被动靶向 即自然靶向,药物以微粒给药系统为载体 (microparticles drug delivery systems)

靶向抗癌药物学习ppt课件

靶向抗癌药物学习ppt课件
14
作用前提与机制
• 作用前提:叶酸受体在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表 面均有过度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高度 保守 ;叶酸通过γ-羧基偶联其它小分子化合物 如抗肿瘤药物后,仍能保持与叶酸受体的高亲 合性。
• 作用机制:叶酸-药物偶联物与肿瘤细胞表面的 叶酸受体特异性结合后,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肿 瘤细胞。在细胞内的弱酸性环境(pH 5)中,叶 酸受体构型发生改变,释出叶酸-药物偶联物, 而受体又可回到细胞
5
靶向抗癌药物分类
1Leabharlann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
单克隆抗体药物
3
叶酸受体靶向药物
4
磁性靶向药物
6
1.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蛋白酪氨酸激酶(PTK)是一组催化蛋白质酪氨 酸残基磷酸化的酶,参与正常细胞生长和肿瘤 细胞恶性转化。
• 有资料表明,超过50%的原癌基因和癌基因产 物都具有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它们的异常表 达将导致细胞增殖调节发生紊乱,进而导致肿 瘤发生。
11
美罗华®Mabthera(利妥昔单抗)
• 美罗华®Mabthera(利妥昔单抗)是全球第一个 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的单克隆抗体。
•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嵌合鼠/人的单克隆抗体,该 抗体与纵贯细胞膜的CD20抗原特异性结合。此 抗原位于前B和成熟B淋巴细胞,但在造血干细 胞,后B细胞,正常血浆细胞,或其他正常组织 中不存在。
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
4
靶向抗癌药物
• 关键——靶点的确定。将肿瘤形成、发展过程 中的关键因素作为“靶” ,再去寻找狙击它的
药物 。 癌细胞内特定基因(如c-myc
癌基因)转录的mRNA增加
癌细胞表面或其血管表面具有一系 列特异或过度表达的抗原或受体

《靶向治疗》课件

《靶向治疗》课件

常见的基因治疗策略 包括溶瘤病毒治疗、 基因编辑等。
基因治疗可以通过多 种方式实现,如基因 敲除、基因置换或基 因修饰等。
03
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靶向治疗
总结词
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肺癌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突变,通过 抑制突变基因的表达或促进正常基因的表达来达到治疗目的 。
详细描述
肺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肺癌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突变,如 EGFR、ALK、ROS1等,通过使用特定的靶向药物,如吉非 替尼、克唑替尼等,来抑制突变基因的表达或促进正常基因 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肝癌的靶向治疗
总结词
肝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肝癌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突变和受体,如VEGF、EGFR、c-MET等,通过抑制突变基因和 受体的表达或促进正常基因和受体的表达来达到治疗目的。
详细描述
肝癌的靶向治疗主要针对肝癌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突变和受体,如VEGF、EGFR、c-MET等,通过使用特定的靶向 药物,如索拉非尼、贝伐珠单抗等,来抑制突变基因和受体的表达或促进正常基因和受体的表达,从而达到治疗 肝述 • 靶向治疗的主要类型 • 靶向治疗的临床应用 • 靶向治疗的未来展望 • 靶向治疗的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享
01
靶向治疗概述
靶向治疗定义
靶向治疗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或特定 基因突变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设计 特定的药物来针对疾病相关的靶点, 以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靶向治疗的优势与局限性
01
02
03
耐药性
长期使用靶向治疗可能会 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 。
高昂的价格
靶向治疗药物通常价格较 高,可能给患者带来较大 的经济负担。
不适用于所有患者
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 靶向治疗,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靶向药物ppt课件

靶向药物ppt课件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靶向药物的特点
靶向药物的特点决定了其尤其适合身体 虚弱的晚期患者使用,因为这类患者的身体 状况无法承受化疗放疗带来的副作用(身体 虚弱,副作用很可能会成为压垮患者的最后 一根稻草),又不能通过手术对病灶进行清 除(病灶已经发生扩散,很难彻底排查并切 除)。
一、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治疗药物
EGFR 在不同类型的肿瘤组织中都呈异常高表达,是肿 瘤分子靶向治疗的一个理想靶点。EGFR 是相对分子质量为 170 000 的细胞膜糖蛋白,含有一个胞外配基结合位点、一 个跨膜亲脂部分和一个胞内蛋白酶结合位点。当信号分子与 胞外配基结合后,EGFR 出现二聚体现象,使配基的亲和力 增强,激活内部酪氨酸激酶活性,诱导酪氨酸磷酸化,导致 一系列生化和生理反应,促使肿瘤细胞增殖分裂和永生化。 目前,已有多个针对 EGFR 的靶向治疗药物被批准上市并应 用于临床。
靶向药物治疗
市场部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物瞄准肿瘤部位, 在局部保存相对高的浓度,延长药物的时间,提高 对肿瘤的杀伤力,而对正常组织细胞作用较小。目 前,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药物有化疗药(如缓释化 疗药、脂质体化疗药)、化学消融药(如无水乙醇、 冰醋酸、盐酸、硫酸等蛋白凝固剂)、基因及分子 靶向药、中药等。药物可通过多条途经给予,如经 皮穿刺给药、术中给药、内镜或腔镜下肿瘤局部给 药、血管介入给药、药物经皮超声电导疗法、腔内 药物灌注等。同时,还衍生出冷冻化学疗法、热化 学疗法、放化疗同步疗法等新的治疗方法,大大减 轻了患者痛苦,明显提高了疗效。

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ppt

非小细胞肺癌的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ppt

对于进展后的抗血管生成跨线治疗,是否有效?
探讨:是否有部分患者属于灌注血管减少,但肿瘤体积出现假性增大
一旦影像学评价病情 进展后,中断用药, 导致血管生成反弹, 肿瘤体积持续增大!
进展后继续用药,是否 可以获得病情稳定?是 否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2015ASCO研究报道,
WJOG 5910L: 贝伐治疗进展后继续用药的探索
mPFS mOS
贝伐单抗的NSCLC全球研究数据:东亚人群获益更多
以欧美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ECOG4599研究延长mPFS1.7个月,延长mOS2个月1。 以中国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的Beyond研究延长mPFS2.7个月,延长mOS6.7个月2。
1. N Engl J Med 2006;355:2542-50 .2.J Clin Oncol 2015; 33:2197-220
Doc
PFS



ZEAL4
凡德他尼
Van+Pem
Pem
PFS



Afilbercept5
阿柏昔普
Afil+Doc
Doc
OS



二线单药治疗
ZEST6
凡德他尼
Van
E
PFS



ZEPHYR7
凡德他尼
VAN
BSC
OS



三线单药治疗
MISSION8
索拉非尼
Sor
BSC
OS



1. J Clin Oncol. 2010 Apr 10;28(11):1835-42; 2. Clin. Oncol.28,49–55 (2010);3.ESMO), 2009, Abstract ;4.ESMO, 2009, Abstract O-9004; 5.J Clin Oncol. 2012 Oct 10;30(29):3640-7;6.ESMO, 2009, Abstract O-9005; 7.Clin Oncol 2012 Apr 1;30(10):1114-21 8. . J Thorac Oncol. 2015;10: 1745–1753

TKI靶向治疗到进展停药ppt课件

TKI靶向治疗到进展停药ppt课件
在肿瘤进展后是否需要继续用药?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当前,对于EGFR抑制剂在肿瘤进展后是否需要
继续用药尚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其机制 也尚待进一步探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结论
➢总之,当前研究显示配体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受体突
变;EGFR下游通路激活;EGFR旁路激活是引起肿瘤细 胞TKI获得性耐药的重要机制。
为何到进展停药?
当前以肿瘤大小为尺度,“到进展停药”的停药标准确
立具有它的历史原因,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历史原因-1
当前停药标准是在EGFR研究初期,其相关通路知 识还没有完全把握的条件下制定出来的。
如果进展停药,下一步该怎么办?
多靶点治疗---理论上看起来是完美的 多靶点治疗的副作用 。 多靶点治疗必然会使更多的耐药相关因子激活。
回归一线治疗 一线方案用药结束已经比较久---化疗耐药有变化。 尚缺乏研究 ,未有明确结论
更强有力的EGFR通路阻断药物 1. 现缺乏强有力的临床试验支持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抗血管生成ppt课件

抗血管生成ppt课件

作用靶点
阿帕替尼1
IC50(nM)*
索拉非尼2 舒尼替尼3
VEGFR-1
70
--
2
VEGFR-2
2
90
10
VEGFR-3
--
--
17
PDGFR-β
537
--
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策略
抗VEGF/VEGFR的靶向治疗策略:
– 减少有活性的VEGF的游离浓度 – 破坏VEGFR信号系统
抗VEGF/VEGFR的主要药物类型:
– 抗VEGF抗体 – 抗VEGFR抗体 – 可溶性VEGFR – 小分子TKIs
12
抗VEGF/VEGFR的主要药物类型
抑制 VEGF的抗体
代表制剂
Bevacizumab(贝伐珠单抗)
IMC-1121B (Ramucirumab) VEGF Trap (AVE0005 Aflibercept)
BAY 43-9006(索拉非尼) SU11248(舒尼替尼)
Regorafenib(瑞格非尼) Apatinib(阿帕替尼)
14
目录
01
抗血管生成是肿瘤治疗的核心
肿瘤的脉管系统中,VEGFR-2的表达是正常情况的5倍2
10 Ferrara N. et al. Nat Rev Cancer. 2002 Oct;2(10):795-803.
VEGFR2高表达的患者预后不良
VEGFR-2的表达水平可以作为影响预后的一项危险因素,与患者的生存密切相关。
11 Ferrara N. et al. Nat Rev Cancer. 2002 Oct;2(10):795-803.
VEGFR2在血管生成中起首要作用
VEGF与VEGFR2的胞外区特异性结合,激活MAPK、PI3K、PKC、FAK等多条 下游信号通路,参与了内皮细胞芽生、迁移、血管通透性、肿瘤细胞存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ub-category: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ategory:Lung Cancer
Meeting:2005 ASCO Annual Meeting Session Type and Session Title:General Poster Session, Lung Cancer Abstract No:7138
抑制新生和再生 血管的生长 持续抑制残存和 新生肿瘤细胞
残存的肿瘤细胞 继续得到血供, 恢复生长
9
恩度治疗实体瘤抗血管生成理论提出
恩度在肺癌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优化策略 恩度治疗肺外肿瘤的应用研究
ASCO2005—恩度III期临床试验
Results of Phase III trial of EndostarTM (rh-endostatin, YH-16)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恩度联合NP方案治疗晚期NSCLC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
血管靶向药物研究进展-
血管靶向药物研究新进展
1.
2. 3.
肿瘤抗血管理论的提出
恩度在肺癌领域的应用研究及优化策略 恩度治疗肺外肿瘤的应用研究
JUDAH FOLKMAN
肿瘤抗血管生成理论的提出
传统抗肿瘤药物的治疗理念 抗细胞增殖作用
烷化剂、铂类: 结合各个阶段的 DNA使之失活 抗代谢药:干扰 核酸/蛋白质的 合成/代谢
Citation: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05 ASCO Annual Meeting Proceedings. Vol 23, No.
16S, Part I of II (June 1 Supplement), 2005: 7138 Author(s):Y. Sun, J. Wang, Y. Liu, X. Song, Y. Zhang, K. Li, Y. Zhu, Q. Zhou, L. You, C. Yao
联合用药 NP:34.06% GP:35.82% DP:16.18% TP:12.40%
初复治
初治:1621例(59.66%)
复治:1096例(40.34%)
均为不能/不愿手术或放疗患者
初复治比例≈1.48:1
主要终点:安全性、OS、TTP 次要终点:RR、CBR
远期疗效
恩度IV期
项目
MST(月) 1年生存率 2年生存率 m-TTP(月)


靶向化疗药物的缺陷(局限性):
仅能杀伤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赖以生长的微环境几乎没有作用
难以长期稳定维持疗效(肿瘤易复发难控制的难题、耐药)
Anti-Angiogenesis plus strategy
肿瘤组织
肿瘤细胞群
(肿瘤细胞本身)
内皮细胞群
(微环境)
肿瘤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策略——关注肿瘤微环境、全方位打击
抗癌抗生素:来自微生物, 结合DNA、自由基、金属 离子结合、膜结合等
植物类:干扰微 管系统导致细胞 分裂增殖受阻
4
抗细胞增殖药物的局限性
肿瘤血管异常,血浆渗漏 组织压↑,乏氧,药物递送↓
抗增殖药物仅作用 于肿瘤细胞,部分 细胞可产生耐药, 缺乏靶向性,难以 避免的细胞毒性
!肿瘤微环境的重要性
疗效瓶颈、易复发难控制
抗细胞增殖治疗 + 抗血管生成治疗
Anti-Angiogenesis
恩度抗血管生成作用于微环境
存活血管的正常化 血浆渗漏↓ 组织间压↓乏氧改善、药物递送↑ 肿瘤血管异常,血浆渗漏 组织压↑,乏氧,药物递送↓
抗增殖药物仅作用 于肿瘤细胞,部分 细胞可产生耐药
肿瘤血管的退化 切断肿瘤细胞营养 供给
恩度联合化疗 恩度( Endostar 1+ 1>2 ) 肿瘤治疗的新理念
0.2
0.0
0
3
6
9
12
15
18
时间(月)
王金万,孙燕等,中国肺癌杂志 2005;8:283-290
ASCO2010-恩度IV期临床试验
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Ⅳ期临床研究
13
研究设计
恩度IV期
开放、大样本、多中心单臂试验
晚期NSCLC
入组2725例
临床分期
Ⅲa:145例(5.34%) Ⅲb:674例(24.81%) Ⅳ:1898例(69.86%)

肿瘤控制的意义:疾病控制率(DCR)是优于传统肿瘤缓解率 (CR+PR)的临床获益预测指标
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对于恶性肿瘤,治疗的目的不再只是“破坏”而在乎“控制”,若只是一味的追求肿瘤的缓解率 (CR+PR)并不一定能带来真正的临床获益。
抗细胞增殖药物的发展
21世纪初

分子靶向药物的问世
新一代靶向化疗药物不断出现,如易瑞沙/特罗凯(EGFR TK酶抑制剂), 爱必妥(抗EGFR单克隆抗体 )等 以肿瘤细胞特异性的基因/蛋白/激素等为靶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的 过程 提高疗效,减少副作用
11
III期临床:恩度联合化疗显著延长 晚期NSCLC患者OS (总人群*) OS
1.0 0.8
* 总人群包括鳞癌和非鳞癌的患者
恩度组 对照组
患 者 生 存 率
0.6
14.87个月 9.9个月
0.4
↑4.97个月
NP +恩度 中位生存时间(月) 14.87 NP 9.90 P值 0.0000
(%)
残存的肿瘤细胞继 续得到血供,恢复 生长

长期以来,缓解率(RR=CR+PR)一直被 作为评价恶性肿瘤疗效的标准 但许多肿瘤RR虽然提高,却因肿瘤复发 或治疗的毒副作用而致生存时间缩短。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第8周DCR( CR+PR+SD)是比传统肿瘤缓解率更佳 的生存预测指标

3项含铂化疗方案随机试验984例NSCLC患者的数据
PPS
17.57 63.68% 39.79% 7.37
95%CI
[16.51, 18.98]
[7.01, 7.86]
17.57月
7.37月
15
恩度IV期试验:鳞癌患者同样受益
腺癌 TTP 7.57 (95%CI) [7.04,8.26] 鳞癌 7.34 (95%CI) [6.74,8.32]
•Results of phase IV clinical trial of endostar with chemo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NSCLC).JCO, 2010 ,28(15): 75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