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_温度与物态变化_单元测试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合集下载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沪科版(解析版)

第12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物理九年级全一册(上)沪科版(解析版)

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以下温度估测中,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市冬季寒冷的室外温度可达到-65℃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36.5℃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约38℃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是0℃【答案】B【解析】A.北京市冬季最低气温在-20℃左右,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5℃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正确;C.人体正常体温在36.5℃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5℃左右,故C错误;D.只有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才是0℃,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寒冷冬天的早晨,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在玻璃的外侧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清明断雪,谷雨断霜”,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液化【答案】B【解析】A.“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在其内表面凝华为小冰晶,故A错误;B.抗疫值班医护人员眼罩的镜片常常模糊不清,是因为医护人员口中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罩镜片变成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故C错误;D.饮料杯中的冰块体积逐渐变小是因为冰块熔化成了水,故D错误。

故选B。

3.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答案】A【解析】A.蜡烛“流泪”是蜡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雨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雾的形成是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故D错误。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铜B.玻璃C.冰D.食盐2.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A.熔化B.蒸发C.沸腾D.升华3.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D.某同学体温是36.8℃,该同学体温正常4.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熔化吸热B.熔化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5.下列措施中,为了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吹干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将新鲜蔬菜存放在保鲜袋里D.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6.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A.汽化B.液化C.熔化D.凝华7.某同学取出一支示数为39.7 ℃的体温计,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而直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的实际体温是36.5 ℃,则他读出的结果应该是:A.36.5 ℃B.39.7 ℃C.76.2 ℃D.无法读数8.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

该实验现象说明了()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压有关9.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为48 ℃,则标准大气压下48 ℃的海波()A.一定处于固态B.一定处于液态C.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以上都有可能10.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学生喜爱,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对有关诗句的分析正确的是()A.“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雪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阻路”﹣﹣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11.小科发现浴室的两根水管(如图),甲上布满水珠,乙上完全见不到水珠。

【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新版】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本文档为word格式。

下载后可以修改,直接打印!):第12章1。

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以下温度值最接近实际()a .健康成人的体温为39℃±b .使人感到温暖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5℃.淋浴的适宜水温为60℃±d .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冰点为0℃±2。

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以下陈述中的错误是()a .测量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b的测量范围。

温度计可用于测量标准大气压c下沸水的温度。

当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球应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

常用的温度计不能离开物体观察温度。

温度计可以观察远离人体的温度。

如图1所示,在物质状态的下列变化中,吸热变化是()图14。

图2是在物质状态变化期间某一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

从图像中获得的以下信息是()a。

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它的熔点是50℃。

在AB部分,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在BC部分,物质不释放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在截面CD中,物质处于液态图25。

印度经历了高温天气。

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烘烤,斑马线变得扭曲和模糊,如图3所示以下关于这种情况的陈述是正确的()图3A .沥青被烘烤成熔化现象B .沥青是结晶C .沥青被烘烤成放热过程D .沥青被烘烤成汽化现象6年,一些酒店的洗手间安装了热风干手器。

当它们被打开时,热空气被吹到手上,很快就蒸发掉了手中的水分。

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

它加速了水面上的空气流动,并提高了水温b。

它提高了水温,并增加了水面面积c。

它加速了水面上的空气流动,并增加了水面面积d。

它提高了水温,增加了水面面积,并加速了水面上的空气流动。

加油站都有以下提示:请“停车加油”、“禁止吸烟”和“不要使用手机”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并引起火灾,因为液体汽油在常温下( a)很容易改变其状态。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固化8。

我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白色气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分别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可能会高于39.5℃2.下列示例中是为了防止熔化或者凝固产生不利影响的是A.冬天将室外水箱中的水放掉B.将玻璃熔化制成玻璃板C.冰冻食品可以保鲜D.发高烧的病人利用冰袋降温3.贵港市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A.10℃B.20℃C.35℃D.55℃4.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中学生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压强约为6110Pa5.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6.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凝固图像,根据图像可知()A.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要放热,第4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B.该物质的熔点为4℃C.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所示),则试管内冰的质量会逐渐增加D.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持续了12min7.如图所示是温度计测量某种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8.中国最北的气象站﹣﹣﹣黑龙江省漠河气象站记载,最低气温记录为﹣52.3℃,对于这样的气温,你认为应该选用以下哪种温度计来测量(液态酒精、水银、煤油的凝固点分别是:﹣117℃、﹣39℃、﹣30℃)()A.水银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煤油温度计D.以上都可以9.如图所示,会“冒烟的”炒酸奶是非常受欢迎的路边小吃。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1.如图关于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正确的是A.B.C.D.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温度约为-5℃3.为保护河流和湖泊宝贵的水资源,我国专门建立地方“河长”负责进行管理。

在一些严重缺水的地域,人们会收集露水使用,下图中物态变化与露水的形成相同的是A.打在枝头的霜B.屋檐下的冰挂C.消融的雪D.山间的云雾4.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A.B.C.D.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分析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升高,它的熔点也在升高B.在第6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C.该曲线可能是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D.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6.在雨、露、雾和霜这些自然现象中,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是()A.雨B.露C.雾D.霜7.雷州半岛常年干旱少雨,严重影响了我市的工农业生产.今年2月21日我市在廉江高桥镇发射了6枚火箭,利用火箭把催化剂播撒到云中实现了人工降雨.催化剂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了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A.凝华、熔化B.升华、熔化C.凝华、液化D.升华、液化8.由于天气炎热,会议室内开着空调,一位参加会议的同学发现会议室的玻璃窗上结了层小水珠,对这种现象的下述解释中正确的是()A.低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侧形成了小水珠B.高温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C.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内一侧形成了小水珠D.室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在玻璃窗室外一侧形成了小水珠9.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把它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致使镜片脱落10.小明善于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 第12章单元检测:温度与物态变化(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夯实基础1.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80℃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此时,教室的室温约35℃2.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是25℃C.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是6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0℃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二、能力提升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6.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化成水露的形成C. D.雾的形成雪的形成7.户外活动时,为了给食物保鲜,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就制成了一个简易冰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B.食物保鲜利用了矿泉水结冰放热C.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汽化形成的D.取出食物,外包装上的水珠是升华形成的8.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清晨树叶上的露珠C.灯丝用久了变细 D.路面上的水被太阳晒干9.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 B.汽化 C.液化 C.液化 D.升华三、课外拓展10.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11.将杯中的液态氮(沸点为-196℃)倒入盛有奶浆的碗制作冰淇淋,观察到杯中液态氮沸腾,杯外壁出现白霜,则()A.杯中液态氮放热B.杯中液态氮温度不断上升C.杯中液态氮不断吸热,温度保持-196℃D.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12.下列现象的形成过程与物态变化对应正确的是()A.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凝固B.树上的雾凇--凝华B.树上的雾凇--凝华C.草叶上的露珠--熔化D.雪糕周围的“白气”--升华四、中考链接13.以下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中,放热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 B.夏天,积水干涸C.秋天,草木上出现了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14.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15.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放出热量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参考答案夯实基础1.【答案】C2.【答案】B3.【答案】B4.【答案】A能力提升5.【答案】A6.【答案】A【解析】解:A、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不合题意.故选A.7.【答案】A【解析】解:AB、将结了冰的矿泉水和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冰吸收热量,熔化成水,使得食物温度降低,不易变质.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CD、刚从“简易冰箱”中取出的食物,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就在食物的外包装上液化成为小水珠.选项C、D均错误.故选A.8.【答案】D【解析】解:A、冰雪消融,是冰雪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不符合题意;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不符合题意;C、灯丝变细,是由固态升华成为气态.不符合题意;D、水被晒干,由液态汽化成为气态.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B【解析】解:锅中的水在加热过程中逐渐减少,是部分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此过程叫汽化.故选B.课外拓展10.【答案】B【解析】解: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故选:B.11.【答案】C【解析】解:A、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在常温下立即沸腾,此时会吸收热量.此选项错误;BC、液态氮的沸点为-196℃,沸腾过程中液态氮迅速成为气体,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D、液态氮沸腾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奶浆和杯子的温度急速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杯子,在其表面凝华形成霜.此选项错误.故选C.12.【答案】B【解析】解:A、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A错误;B、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B正确;C、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D、雪糕周围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D错误.故选B.中考链接13. 【答案】C【解析】:解:A、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B、夏天,积水干涸,属于汽化过程中的蒸发,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C、秋天,草木上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符合题意;D、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过程,需要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14. 【答案】D【解析】:解: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冰由固态变成液体是熔化现象,不是升华现象,故A错误;B、夏天,从冰柜取出的冰棍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的,不是汽化现象,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秋天,草叶上结有小露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这不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的缘故,故D正确.故选D.15. 【答案】C【解析】:解: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放出热量,故A错误.B、冰山上的积雪既能熔化成水,又能由雪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B错误.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故C正确.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一、选择题(各3分,共33分)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 .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 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 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 .熔化和汽化B .凝固和凝华C .凝固和液化D .汽化和升华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 .38℃,39℃B .39℃,40℃C .38℃,40℃D . 39℃,39℃3、新鲜的白菜放两天就“蔫”了。

对此,小明同学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主要从防止水分蒸发的角度白菜保鲜的问题展开了探究。

他所采用的下列四项措施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 、将白菜放在紫外线下照射;B 、不让白菜在太阳下晒即可;C 、将白菜直接放入冷冻室;D 、用塑料膜包好白菜放入冰箱冷藏室。

6、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液化B .汽化C .熔化D .凝固8、如下图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9、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A .先汽化后液化;B .先液化后汽化;C .先凝华后升华;D .先升华后凝华。

10、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利用了( )A 、干冰熔化吸热B 、干冰升华吸热C 、干冰液化放热D 、干冰凝华放热二、填空题(各2分,共40分)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A .冰雪遇暖消融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C .草叶上形成“白12、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右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读作:13、夏天在打开电冰箱的门时,常会看到“白气”,这是因为 而成的;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又是 形成的;而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碧”瓶放在桌上一会,会发现瓶壁的四周附着许多小水珠,这是由于 而成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试卷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1、下列温度中,约在25℃之间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2、某同学做“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分别滴上一滴水,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A.水的温度有关B.水的表面积有关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D.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关3、今年冬天,世界多地出现了极寒天气。

下图是我国某地出现的雾凇景象。

雾凇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A.液化B.凝华C.汽化D.升华4、2012年服装服饰类最佳科技成果—某公司研制的首款能有效降低皮肤温度的T恤衫,它利用具有吸湿排汗功能的面料加快人体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从而降低人体温度。

汗液从人体吸收热量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

A.液化B.熔化C.升华D.汽化5、将盛有金块的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金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要A.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6、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但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

这说明氯乙烷有较低的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固点7、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溶液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 ℃的温度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D.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8、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A.春天,野外冰雪融化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9、冬天人在呼出的“白气”是A.人呼出的水蒸气B.人呼出的小水珠C.人呼出的小水珠汽化成水蒸气D.人呼出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10、某体温计示数为38℃,若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8.5℃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分别是A. 37℃38.5℃B. 38℃38.5℃C. 37℃38℃D. 37℃37℃11、针对前段时间的旱情,我市气象部门多次进行了“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良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

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单元测试卷(沪科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A卷·重点题型+基础卷】重点题型归纳题型1:温度与温度计1.下列温度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9℃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约是23℃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70℃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是100℃【答案】B【解析】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约是36~37℃,故A不符合题意;B.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23℃左右,故B符合题意;C.人洗澡淋浴的适宜温度约是40℃,故C不符合题意;D.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盐水的凝固点小于0℃,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实验室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规律制成的。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答案】热胀冷缩-22【解析】[1]大部分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室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如图,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越往下越大,因此应读零下,读数为-22℃。

3.如图:操作中正确的是图。

其他操作错误的原因分别是(1);(2);【答案】丁甲乙: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解析】[1][2][3]根据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即与待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等。

故操作中正确的是图丁;甲乙两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和底;丙图错误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液体中。

题型2:判断物态变化及其现象4.“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

”梵净山主峰时而薄雾缭绕,时而雾散峰青。

此现象主要包含下列哪两种物态变化()A.熔化和凝华B.液化和汽化C.汽化和熔化D.凝固和升华【答案】B【解析】薄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雾散是因为小水珠汽化成了水蒸气。

故选B。

5.下列景色形成过程中的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A.鹅塘明梅村山顶树上挂的冰柱B.钟山十里画廊荷叶上晶莹的露珠C.富川麦岭田野里凝重的霜D.姑婆山山顶轻柔的雪【答案】B【解析】A.冰柱是由于水的凝固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水蒸气的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霜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雪是由于水蒸气的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新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卷(新版)沪科版

第十二章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2.我国北方的冬季,有时房顶上会出现霜,树枝上会出现雾凇,这些都是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C.凝固现象 D.凝华现象3.图1中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图1 图24.如图2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图像中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为非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在第5 min是物质已全部熔化D.第10 min是物质处于液态5.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子,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3,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图3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6.放在燃气灶上的一锅水在加热时质量变少,加热过程中水主要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汽化C.液化D.升华7.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林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

与这一现象有着相同特点的是A.春天,冰雪融化成溪水B.夏天,冰棒周围冒“白气”C.秋天,早晨草地上铺上一层白霜D.冬天,屋檐上挂着串串冰柱8.如图4所示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该图像描述的过程可能是A、蜡的熔化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D、玻璃的凝固图49. 关于图5所示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图510.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6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图6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二、填空题11.电冰箱里的食物容易相互“窜味”,从物理角度分析,食物“窜味”属于现象,当打开冰箱门时,往往会看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选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是济南市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说明正确的是()(第1题)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零下摄氏1度”B.雨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雪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D.雨和雪的形成过程都需要吸热2.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

图中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球内材料熔化的图像是()3.把适量的冰块和盐放入易拉罐中,用筷子搅拌一会儿,暑气逼人的夏天,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居然出现了白霜。

把适量的冰块和盐放入易拉罐中,用筷子搅拌,这样做可以()A.提高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易拉罐温度低于0 ℃B.降低冰的熔点,使冰凝固,易拉罐温度低于0 ℃C.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易拉罐温度低于0 ℃D.提高冰的熔点,使冰液化,易拉罐温度低于0 ℃4.甲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有酒精,乙温度计的玻璃泡是干燥的,同时用扇子扇温度计的玻璃泡。

短时间内,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是()A.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不变B.甲温度计的示数不变,乙温度计的示数变小C.甲温度计的示数变小,乙温度计的示数不变D.两支温度计的示数都变小,甲的示数变化比乙明显5.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6.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出现黑斑,形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 A.灯丝升华后又凝华形成的B.灯丝汽化后又凝固形成的C.灯丝熔化后又凝固形成的D.灯丝熔化后再汽化最后凝华形成的7.如图所示,一瓶刚取出的冰镇饮料,放置一会儿瓶外壁布满水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章节检测卷(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小天在使用电冰箱时发现了许多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他的判断正确的是()A.拉开冷冻室的门,有时能看见“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湿手伸进冷冻室取冰棒时,有时感觉到手被冰棒粘住了,这是凝固现象C.放入冷冻室的矿泉水结了冰,这是凝华现象D.从冷冻室中取出一瓶冰冻的汽水,过一段时间后瓶的外壁出现小水珠是熔化现象2.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0℃、―38℃,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气温,应选用:A.酒精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C.水银温度计D.煤油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3.人造雪花是冬奥会雪道用雪的主要来源,它是由雾炮车喷射的微细水滴遇冷形成的小冰晶。

上述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A.熔化B.凝固C.凝华D.液化4.炎热的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冰棍外表有“霜”,如图所示。

“霜”的形成是()A.熔化现象B.凝固现象C.升华现象D.凝华现象5.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清晨,河面上的一团团“白气”,是河里的水蒸发成的水蒸气B.文艺演出时,舞台上施放出的“白气”,是干冰在常温下升华成的气态二氧化碳C.夏天打开冰箱门时,门口的“白气”,是冰箱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D.冬天打开热水瓶的盖子时,瓶口周围的“白气”,是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6.有三种液体分别用相同的热得快加热,如图是加热时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如果b、c质量相同,b的比热小于c的比热B.如果b、c是不同种液体,b的沸点大于c的沸点C.如果a、b是不同种物质,它们的沸点相同D.如果a、b是同种物质,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7.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现象,属于升华现象的是()A.金属盘底面水变多B.烧杯中冰变少C.推动液态乙醚变多D.碘锤中碘粒变少8.如图甲所示,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装有少量等质量的M、N两种固态物质。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含解析)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 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 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2.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3.冻肉刚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这是由于()A.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霜所致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所致C.冻肉中的冰熔化成水所致 D.冻肉中的水凝固成冰所致4.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的碘颗粒,将玻璃泡浸人开水中,过一会儿玻璃泡内弥漫着紫红色的碘蒸气,下列现象中与上述碘发生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5.如图所示,下列物态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6.下列关于图象的表述,正确的是()A.如图,表示在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B.如图,表示在液体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温度与放热时间的关系C.如图,表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D.如图,表示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7.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猪肉解冻,一会儿小明发现肉上起了一些白霜,这()A.冰的熔解现象,吸热 B.冰的汽化现象,吸热C.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放热 D.水蒸气的凝固现象,放热8.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江自来水水源是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较,水硬度相对偏高B.地球上的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7%,而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只有全部淡水的25%C.温江有金马河、杨柳河、江安河、清水河从北至南纵贯全境,不会出现水资源危机D.因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所以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9.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 1535 1515 1083 1064 ﹣39 ﹣259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0.下列“物态变化”与其吸热、放热的关系正确的是()A.“冬天的清晨,地面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要吸热B.“春天来到,积雪融化”是熔化现象,要吸热C.“夏天的清晨,草地上出现露珠”是汽化现象,要吸热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二.填空题(共7小题)11.(1)如图1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疫情期间坚持做晨检。

小明某早晨测量体温时,示数为36.3℃,他应该判断自己的体温()A. 偏低了B. 属正常C. 偏高了D. 无法确定2.体温检测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常用工具有水银体温计和红外线测温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红外线属于可见光B. 水银体温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C.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应该用沸水给体温计消毒D. 使用水银体温计之前,要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把水银甩下去3.新冠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复学期间学校坚持每天早中晚给同学们测量一次体温。

下面属于人体正常体温的是()A. 0℃B. 36.8℃C. 68℃D. 100℃4.有一天小明要出去买菜,因为还是在疫情期间,他戴好口罩,按正常的步行速度走到超市门口,保安人员拿着测温枪往小明额头上扫了一下,测温枪显示的示数是36.3℃,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小明的体温不正常 B. 小明的步行速度约为1.1m/sC. 戴好口罩可以隔离病毒D. 测温枪测温利用了电磁波5.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 熔化吸热B. 熔化放热C. 汽化吸热D. 升华吸热6.下列物态变化实例,属于吸热的是()A. 初春,河面上冰化成水B. 盛夏,河面上形成雾C. 深秋,草地上形成霜D. 严冬,窗玻璃上出现冰花7.常温常压下,酒精、汽油、水和水银(汞)四种物质都是()A. 燃料B. 导体C. 液体D. 金属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 湿衣服晾干B. 冰棒周围冒白气C. 冰雪消融D. 用久的灯泡内壁发黑9.湿毛巾晾晒后会变干,这是因为湿毛巾上的水发生了()A. 熔化B. 蒸发C. 沸腾D. 升华10.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常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如图所示,护目镜内侧产生“雾气”的现象属于()A. 汽化B. 液化C. 熔化D. 凝华11.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A. 初春,冰雪融化汇成溪流B. 深秋,清晨草叶上出现白霜C. 夏天,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出汗”D. 冬天,背阴处的雪没熔化却变少12.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 雾的形成B. 霜的形成C. 水结成冰D. 露的形成13.如图所示,人们常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来为运输食品降温,防止食物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干冰()A. 汽化吸热B. 熔化吸热C. 凝华放热D. 升华吸热14.一个带盖的水箱里盛有一些0℃的冰和水,把它搬到大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0℃的教室里,经过一段时间后,水箱里()A. 都变成冰了,连水气也没有B. 都变成水了,同时也有水气C. 只有冰和水,不会有水气D. 冰、水和水气都存在15.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泉州)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露水晶莹
C .秋天,薄雾缥缈
D .冬天,瑞雪纷飞
2、( 泰州)冬天的早晨,室外物体表面常有白色的霜。

霜的形成属于( )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 乐山)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汽化现象的是:( )
A .夏天,冰棍“冒出”的“白气”,
B .放在衣柜里面的樟脑丸变小了
C .太阳出来雾散了
D .深秋,清晨草地上出现霜
4、( 广州)小芳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
气”的情景。

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桂林)关于雾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雾是从山中冒出来的烟
B .雾是水蒸气凝华成的小水珠
C .雾是从山中蒸发出来的水蒸气
D .雾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6、( 东营)洗热水澡时,卫生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洗完后过一段时间,镜面又变得
清晰起来。

水在镜面上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是( )
A .先汽化后液化
B .先液化后汽化
C .先凝华后升华
D .先升华后凝华
7、( 福州)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
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
A .升华、凝华
B .汽化、熔化
C .凝华、熔化
D .汽化、液化
8、( 哈尔滨)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9、( 泉州)如图2所示的四种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10、( 温州) 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
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

使其变为液态,这一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11、( 扬州)氟利昂是电冰箱中热的搬运工,液态氟利昂进入冰箱冷冻室吸走热量,此时氟
利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汽化
B .液化
C .熔化
D .凝固
12、(遵义)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A .冰雪遇暖消融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汽”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图2
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降低了室内的气温
C.深秋时常出现“结霜”现象,结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
13.(河北)图5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的是()
A.甲图:春天冰雪融化 B.乙图:冬天的树上出现霜
C.丙图:室外冰冻的衣服不会变干 D.丁图: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的“白气”
14、(德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北方的冬天,为了除去路面的冰,护路工人常在路面上撒大量的盐
D.当路面结冰汽车无法行驶时,司机常在轮胎上缠上防滑铁链
15、(常州) 20 世纪60 年代,为控制疟疾疫情,尝试用加热青篙水
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去除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
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可采用的
方法是()
A.用微火加热使溶液慢慢沸腾 B.用旺火加热缩短沸腾的时间
C.减小容器内的气压 D.增大容器内的气压
16、(连云港)下列关于水沸腾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17、(泰州)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18、(烟台)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像。

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A.水的凝固过程 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
D.蜡的凝固过程
19、(庆阳)如图所示为海波的熔化图像,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说
法正确的是()
A.海波的沸点是48℃ B.海波在BC段吸收了热量
C.海波在CD段是气态 D.6min时海波已全部熔化
20、(舟山)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所示的“充气式太
阳能蒸馏器”。

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
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

在此过程中
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蒸发,后沸腾
二、填空与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60分)
1、(南充)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读作 ,
2、(江西)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
这是雪花成水融入温泉水中(填物态变化名称)。

3、(葫芦岛).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热量。

4、(安徽)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风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5、(•铜仁市)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6、(泰州)如图实施人工降雨时,通过飞机或其他运载工具向云层中播撒干冰,干冰升华_______热,使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成冰晶,冰晶增多、增大,冰晶大到一定程度就下落,大冰晶在下落过程中______成水(填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形成降雨.
7、(盐城)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其中蕴含的道理是,气温低的时候水蒸气会形成霜,雪熔化形成水的过程中需要热.
8、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如图
12甲、乙所示,其中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
℃。

9、(广东)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
表中数据回答:
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
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若要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不能选做测温物质。

10、(烟台)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15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1)请分析估价两套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__.
(4)该物质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泉州)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2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2所示的图像。

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_______。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图22
图21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