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案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
![六年级上册教科版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全)](https://img.taocdn.com/s3/m/c4d186806294dd88d0d26b68.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1.《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工具和机械》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工具和机械》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9f56e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b.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工具和机械》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工具和机械》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的内容,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以及原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工具和机械,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周围的各种工具和机械并不陌生。
但他们对这些工具和机械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可能了解不多,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工具和机械,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简单的工具和机械,知道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2.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各种简单的工具和机械,知道它们的作用和用途。
2.教学难点: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工具和机械的实物或模型,方便学生观察和操作。
2.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工具和机械。
3.准备教学课件,辅助课堂教学。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机械,如锤子、锯子、电梯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这些工具和机械吗?它们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对工具和机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种工具和机械的形状和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讲解一些基本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如如何使用锤子、锯子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工具和机械的使用。
江苏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案
![江苏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9a50282f60ddccda38a0d3.png)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二次备课第1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二次备课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工具和机械》教案(精选2篇)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工具和机械》教案(精选2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67842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a.png)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工具和机械》教案(精选2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自然与科学《工具和机械》篇1《使用工具》学习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工具,工具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2、通过实践、探索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3、通过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效果,形成良好的科学的习惯。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具准备:科学活动记录表;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图钉铁钉、木螺丝钉。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这些事情你知道是怎么做的吗?1、做作业时削铅笔怎么办?(用小刀或铅笔刀)2、做饭时把菜截断怎么办?(用菜刀)3、把纸剪成纸花怎么办(用剪刀)……象上面所用的小刀或铅笔刀、菜刀、剪刀……这些物品叫做工具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内容――使用工具(板书课题)二、探究新课(一)认识工具1、我们用过什么工具?看书P2页在书中寻找出现的工具,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第二页的表格内。
2、抽学生汇报工具名称和作用: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名称:可以做那些事情锤子:可以定钉子、拔钉子等改刀旋转木螺钉剪刀可以纸等裁剪物品钳子:可以剪断电线等物品小刀:可以裁断纸等物品开瓶器:打开啤酒瓶等物品……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比较熟悉,能结合到现实生活来完成很好希望大家继续努力(二)、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一颗铁钉子和一颗木螺钉,你用什么工具可以把铁钉子和木螺钉定人木料中?(学生小组演示,教师在旁边指导)2、小结:①选择锤子把铁钉子定人木料中②选择木螺刀把木螺钉璇入木料中③也可以用锤子把木螺钉定人木料中,但是没有木螺刀方便。
思考:如果要把上面的钉子从木板中取出来,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好?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三、完成教材3页三项任务应该选择的工具1、请大家观察3页下面第一幅图,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案【八篇】.doc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案【八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9ac544ee48d7c1c709a1452f.png)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案【八篇】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难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l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895ab69dc5022aaea0098.png)
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可以做哪些事情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68f106feeff9aef8951e06bb.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1、我们常用的工具一、【教学目标】1. 科学探究:尝试在实践中更方便地解决科学问题(拔钉子和螺丝钉),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进一步研究。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工具的研究感兴趣,很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从而启发自己对工具更多的认识。
3. 科学知识:能向别人介绍常用工具的一些基本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用途。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拔钉子和螺丝钉的探究活动,引导发现提出以及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问题。
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调查表、计划表)、各种常用的工具(螺丝刀、剪刀、钉锤、老虎钳等)。
教师:精心制作一套组合工具、在同一木块上钉一颗铁钉和拧上一颗螺丝钉。
四、【教学建议】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对工具研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用多种工具去取螺丝钉与铁钉,细细体会不同工具的作用(省力费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研究计划在本单元中有助于更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况且本课时是教材的第一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建议研究计划的指导与制定在课内完成。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精心制作的教具,可以组合成尺子、筷子、起子甚至剪刀的组合工具:两根标有刻度,中间打孔,一边有斜口的正方体小铁棒)1.让学生说说,用这一根小铁棒能做些什么?再加点什么又能干什么?(尺子、起子、加块小铁块又可变小榔头等)(回忆:生活中的每一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如果用两根小铁棒能当什么?还能干什么?(这部分要让学生意想不到两根小铁棒能干这么多事,而且组成的工具又是那么熟悉,让学生马上联想起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所以教具的制作要精心一点,组合要灵活一点,关注学生的回答,突出回答中所提到的工具。
把回忆与创造性的思维同步推进)2. 揭示课题:我们常用的工具。
二、说说常用的工具1. 说一说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互相介绍、互相启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060bb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4.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教案一. 教材分析《工具和机械》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原理及使用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工具和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些简单的工具和机械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工具和机械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也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原理及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原理及使用方法;2.教学难点:工具和机械的原理及创新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了解工具和机械的用途;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3.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学生情况,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道具;2.学生准备:携带学习用品,如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机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原理及使用方法,为学生实践操作打下基础。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掌握工具和机械的使用方法。
4.巩固(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原理及使用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工具和机械的创新应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提出新颖的观点。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各种工具和机械的用途、原理及使用方法。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课教学设计0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课教学设计0](https://img.taocdn.com/s3/m/b4b417ff6edb6f1afe001f76.png)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科案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科学概念:理解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斜面等都是机械。
机械又被人地称工具。
程与方法:常在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如拔、和木螺〕,做同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度、价:意到工具和机械能助我做一些事情,恰当地用工具和机械能提升我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用不同工具解决【教学点】不同工具解决的原因。
【教学准】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刀、开瓶器、羊角、小刀、子、老虎〔教〕;有三个、2个、两个木螺的木板一。
1【教学程】一、入新同学,个漂亮的窗花剪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能做些什么事?〔剪、剪指甲⋯⋯〕那么子能助我做哪些事情?〔出示子〕二、我用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常常用工具来助我做事情,今天我就来研究我常用的工具〔板:使用工具〕2、你知道哪些工具?他能助我做什么事?大家在小内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填表工具名称能做哪些事情工具名称能做哪些事情4、小:一个小上台来介,并且能使用老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小:看来同学工具的使用已比熟悉,并且能使用到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
〔启后〕三、用什么工具好1、老里有有一些子的木板〔出示木板〕,〕如果要把子冲木板中取出来,我什么的工具比适宜?〕小内的同学先察一下在木板上的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展开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刚选择的工具是最适宜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拟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拟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能够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
![(完整word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https://img.taocdn.com/s3/m/80bfddecde80d4d8d05a4fd8.png)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1、我们常用的工具一、【教学目标】1. 科学探究:尝试在实践中更方便地解决科学问题(拔钉子和螺丝钉),提出更多的问题,并有计划地开展进一步研究.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工具的研究感兴趣,很乐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从而启发自己对工具更多的认识。
3. 科学知识:能向别人介绍常用工具的一些基本特点、使用方法和优势用途.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拔钉子和螺丝钉的探究活动,引导发现提出以及进一步有计划地研究问题。
小组合作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三、【教学准备】学生:活动手册(调查表、计划表)、各种常用的工具(螺丝刀、剪刀、钉锤、老虎钳等)。
教师:精心制作一套组合工具、在同一木块上钉一颗铁钉和拧上一颗螺丝钉。
四、【教学建议】本课时重在培养学生对工具研究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试用多种工具去取螺丝钉与铁钉,细细体会不同工具的作用(省力费力);同时,鼓励学生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
研究计划在本单元中有助于更有序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况且本课时是教材的第一课又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所以建议研究计划的指导与制定在课内完成。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精心制作的教具,可以组合成尺子、筷子、起子甚至剪刀的组合工具:两根标有刻度,中间打孔,一边有斜口的正方体小铁棒)1.让学生说说,用这一根小铁棒能做些什么?再加点什么又能干什么?(尺子、起子、加块小铁块又可变小榔头等)(回忆:生活中的每一项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些什么事?)如果用两根小铁棒能当什么?还能干什么?(这部分要让学生意想不到两根小铁棒能干这么多事,而且组成的工具又是那么熟悉,让学生马上联想起生活中的常用工具。
所以教具的制作要精心一点,组合要灵活一点,关注学生的回答,突出回答中所提到的工具。
把回忆与创造性的思维同步推进)2. 揭示课题:我们常用的工具。
二、说说常用的工具1。
说一说曾经还使用过哪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分组讨论,互相介绍、互相启发。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 机械与工具教案.docx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 机械与工具教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df766a5152ea551810a687c2.png)
六上科学第一单元《机械与工具》教案单元分析:人类的文明是从工具的产生和使用开始的,在我们的生活屮到处都可能见到机械和工具,我们也经常使用备种各样的机械和工具,这些机械和工具都凝聚了人类的聪明智慧。
川开瓶器开汽水瓶,川螺丝刀拧螺丝,用银了取细小的物体,用老虎钳剪铁丝,用卷笔刀削铅笔……机械和工具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们不但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和精力,而且完成了很多我们力所不及的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还利用机械原理发明了更多的工具,推动着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同时在设计和制作机械、工具的过程中,随着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人们会变得越来越聪明。
木单元的教学内容从了解和研究我们身边的机械和工具入手,其屮既有学生们熟悉的银了和小刀,又有不太常用的滑轮和令他们惊奇的“大力士” ——起重机……引领学生去发现和思考:这些机械和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屮是如何使用的?它们到底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我们怎样使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这些工具又蕴涵怎样的机械原理?……这些既是本单元要讨论和研究的探究问题,也是学生们所要经历的科学认识和探索的过程。
正是基于“让学生亲历科学认识和探索”的理念,木单元安排了循序渐进的八个教学内容。
说一说我们曾经使用的一些工具,我们是怎样使用这些工具的?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哪些事情?木单元的第i课“我们常用的工具”就是这样开始的。
学生从说说常用的熟悉的工具到尝试用工具将一颗铁钉和一颗螺丝钉从木头里取岀,感受用不同工具来做这件事情的差异,思考从差异背后发现感兴趣的问题,产生认识和研究工具的冲动。
然后,同学合作、师生合作制定一个研究计划,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解决了我们应该怎样研究的问题,为机械和工具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在前一课感性认识和初步探究的基础上,“打开盖子的T具” 一课,在打开油漆桶和打开一瓶饮料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杠杆,也归纳了它们的共同特征。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08d50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0e.png)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工具和机械》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主题。
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工具和机械的原理、用途以及操作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单元内容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杠杆的秘密、滑轮和斜面、机械的帮忙。
这些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体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理解工具和机械的内涵。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的各种工具和机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工具和机械的原理、分类和运用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工具和机械的原理、用途和操作方法;认识杠杆、滑轮和斜面等基本机械;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机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操作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工具和机械的兴趣,认识到工具和机械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各种工具和机械的原理、用途和操作方法;杠杆、滑轮和斜面等基本机械的识别和应用。
2.教学难点:杠杆、滑轮和斜面等基本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展示工具和机械的原理和操作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工具和机械,引发学生对工具和机械的兴趣,导入新课。
2.新课:讲解各种工具和机械的原理、用途和操作方法,引导学生认识杠杆、滑轮和斜面等基本机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反思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a7d047eddccda38376baf79.png)
六年级科学教案( 上册)学校:姓名:年月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学设计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札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札)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机械和工具》教案第一课使用工具【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机械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杠杆、滑轮、斜面等都是机械。
简单机械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过程与方法:常识在实践中解决指定的科学问题(如拔图钉、铁钉和木螺钉),发现做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工具效果是不同的,并从中了解更多的常用工具。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工具和机械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些事情,恰当地选用工具和机械可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教学重点】选用不同工具解决问题【教学难点】选择不同工具解决问题的原因讨论。
【教学准备】记录表(学生);常用工具,剪刀、螺丝刀、开瓶器、羊角锤、小刀、镊子、老虎钳(教师);钉有三个图钉、2个铁钉、两个木螺丝钉的木板一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这个漂亮的窗花剪纸是用什么工具制作出来的?(出示窗花剪纸)。
剪刀除了能剪窗花之外还能做些什么事?(剪绳、剪指甲……)那么锤子能帮助我们做哪些事情?(出示锤子)二、我们用过什么工具1、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事情,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我们常用的工具(板书课题:使用工具)2、你还知道哪些工具?他们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然后把工具名称和能做的事情填在书本P2表格内。
比一比,哪些同学想地更多。
3、小组讨论填表4、小组汇报:请一个小组上台来介绍,并且可以使用老师讲台上的工具做示范(提供工具)。
5、教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工具的使用已经比较熟悉,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了。
那么下面就请大家来帮我解决一个问题。
(启后)三、选用什么工具好1、老师这里有钉有一些钉子的木板(出示木板),1)如果要把钉子冲木板中取出来,请问我该选择什么样的工具比较合适?2)请小组内的同学先观察一下钉在木板上的钉子,思考你需要哪些工具?3)说说你选择这些工具的理由2、小组长领材料,组织小组成员开展实验3、全班交流:说说你们刚才选择的工具是最合适的吗?分组发言共同评论。
四、完成三项任务的工具选择1、请大家观察P3的三幅图,请你在右边选择最恰当的工具来完成这3项工作。
并且说说你选择的理由。
2、油桶通过斜面推上车,比较省力;大石头用撬棍当赶感去撬动比较省力;利用绳子和滑轮组成定滑轮可以很方面地将国旗挂到旗杆顶上。
3、教师小结: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巧妙地使用工具,能让我们做的更好。
4、请大家看P3工具的定义,深入理解。
五、全课总结:对于简单机械,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想研究?第二课杠杆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理解杠杆有3个点:用力点、支点、阻力点。
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过程与方法:用杠杆尺做实验、收集并整理数据,分析认识杠杆省力、费力和不省力不费力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收集数据的重要意义,并意识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杠杆尺进行研究【教学难点】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教学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纸(学生);杠杆类和非杠杆类工具3~5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活动:请问我们班有没有“大力士”,谁能帮我把讲台抬起来,我的一枝笔掉到桌子地下去了。
(请同学们推荐“大力士”上来抬讲台)哎,讲台实在太重了,搬不动,能不能利用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件事?用吊机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轮吊……(请学生出谋划策)二、认识杠杆1、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一种非常简单的却能很轻松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杠杆。
什么是杠杆?——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们常把这样的棍子叫撬棍。
而今天我们科学地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称为“杠杆”。
2、示范用杠杆撬讲台。
3、板书分析杠杆的各个部分名称和定义。
支点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4、出示P4的两张图片:压水井、跷跷板。
请大家在上面画一画,他们的三个点分别在什么位置5、在展台底下进行反馈交流。
6、分辨杠杆观察P4 P5的这些工具,说说哪些是杠杆,哪些不是杠杆?并说明理由(找一找三点)学生自己体验杠杆尺的组成及变化。
三、研究杠杆的秘密1、刚才我们用杠杆轻松地撬起了讲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是省力的呢?(学生一般认为都是省力的,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费力的事件)让我们用杠杆尺这个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研究。
2、对杠杆尺的构造进行介绍和使用方法3、教师问题的提出:如果我在杠杆尺的左边第四格挂上一个钩码,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我应该在杠杆尺的右边什么位置挂上几个钩码?(请同学上台来试一试,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还有其他方法吗?5、老师刚才是在左边第四格挂了一个钩码,还可以怎么挂?那么右边又应该在什么位置挂几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尺平衡呢?请大家在小组内合作开展实验,并且把数据记录在P6上的表格内。
完成实验之后再把实验数据进行统计:省力情况有()种,费力情况有()种;不省力也不费力情况有()种。
6、对所有的数据进行观察和分析。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省力?2)在什么情况下,杠杆费力?3)在什么情况下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7、教师进行总结:省力、费力、不省力不费力各情况的比较和分析。
四、收集数据步骤的反思我们是按怎样的方法步骤收集数据的?哪种方法更合理?五、全课小结第三课杠杆类工具的研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合适吗?(合适)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变化。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己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教师小结。
四、小杆秤的研究1、俗话说:“称砣虽小,能压千斤”,今天老师就带了一把杆秤来,请大家来说一说,为什么杆秤的称砣这么小,却可以“压住”这么重的重物。
(请学生从杠杆的三点之间的关系说一说)2、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做一杆小杆秤。
小杆秤制作过程指导。
(祥见教参P17~18)3、指导学生用逐个放砝码的方法在杆上画出50克、100克、150克、200克……的刻度。
(在称盘内放一个50克砝码,然后使杆秤平衡,在杆上刻下刻度,放2个……)4、玩一玩自己制作的杆秤。
(称一称自己的铅笔盒、书本等物体的重量)五、课后思考题出示教师用的杆秤进行示范,用不同的2跟提绳分别进行称重时,杆秤会发生什么变化?第四课轮轴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
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么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5、轮轴作用的运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么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四、巩固与应用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