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word版

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word版
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雨滴从高空由静止开始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变为零(整个过程其加速度方向不变),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答案】BD

【解析】

【分析】

根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判断雨滴的速度是增大还是减小,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结合加速度的变化判断速度的变化率变化.

【详解】

A、B、C、雨滴下落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仍然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雨滴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速度达到最大,故A错误,B正确,C错误.

D、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加速度减小,则速度的变化率减小,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雨滴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雨滴方向相反,雨滴做减速运动.

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一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a车追上b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大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x—t图象可知,在0-t1时间内,b追a,t1时刻相遇,所以A错误;在时刻t2,b的斜率为负,则b的速度与x方向相反,所以B正确;b图象在最高点的斜率为零,所以速度为零,故b的速度先减小为零,再反向增大,所以C正确,D错误.

3.在下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A.B.

C.D.

【答案】AD

【解析】

【分析】

x-t图像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v-t图象中,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与x 轴平行的直线;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分别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可作出选择.

【详解】

A.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故A正确;

B. 此图表示物体的位移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说明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 此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AD。

4.节能减排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假设公交车通过城市十字路口时允许的最大速度为10m/s,一辆公交车在距离十字路口50m的车站停留,乘客上下完后,司机看到红灯显示还有10s,为了节能减排.减少停车,降低能耗,公交车司机启动公交车,要使公交车尽快通过十字路口且不违章,则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象可能是()

A.

B.

C.

D.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速度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由速度图像可知,A、B、D三个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均大于50m,且速度不超过10m/s;C图像中公交车的位移可能恰好等于50m,且速度小于10m/s,故公交车启动后的运动图像可能是ABD。

故选:ABD。

【名师点睛】

此题是对速度时间图像的考查;关键是知道速度-时间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结合公交车的运动情况即可分析解答.

5.如图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时的v-t图象图象关于图中虚线对称,则在0~t1时间内,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

B.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三次都是加速通过该位置

C.若质点能三次通过某一位置,则可能两次加速通过,一次减速通过

D.若质点能两次到达某一位置,则两次到达这一位置的速度大小一定相等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0t时间内能两次到达的位置有两个,分别对应质AD、分析质点运动过程可知,质点在1

点运动速度为零的两个位置,因此A、D错误;

BC、如图,画出质点运动的过程图:

在质点沿负方向加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加速,一次减速;在质点沿负方向减速运动的过程中,质点可三次通过某一位置,这时质点两次减速,一次加速,故C正确,D错误.

6.如图所示,从高为3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竖直向上弹起,上升到高为2 m处被接住,则这一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5 m

B.小球的位移大小为5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5 m

C.小球的位移大小为1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1 m

D.小球的位移大小为5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1 m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从高为3m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首末位置的距离为1m,所以位移的大小等于1m,方向竖直向下.运动轨迹的长度为3+2=5m,所以路程等于5m.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对路程和位移概念的理解;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7.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x-t图象(图中倾斜直线是A质点的x-t 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A、B两质点在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相等

C.B质点前4s做减速运动,后4s做加速运动

D.B质点在4s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答案】C

【解析】

A项:由图象可知图中A质点做匀速运动,故A错误;

B项: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4s末和8s末速度大小不相等,故B项错误;C项:x-t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象可知B质点前4s图象斜率减小,后4s图象斜率增大,故C正确;

D项:x-t图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方向,B质点在8s内斜率都为正,故D错误。

点晴:本题考查x-t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x-t图像斜率大小表示速度大小,斜率正负表示速度的正负。

8.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

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用

x

t

?

?

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

度.为使

x

t

?

?

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_____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表示瞬时速度;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更短,更接近瞬时速度,故A正确;

9.在“金星凌日”的精彩天象中,观察到太阳表面上有颗小黑点缓慢走过,持续时间达六个半小时,那便是金星,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在金星与太阳之间

B.观测“金星凌日”时可将太阳看成质点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位移不为零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金星凌日”现象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当金星转到太阳与地球中间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金星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人们看到太阳上的黑点实际上是金星,由此可知发生金星凌日现象时,金星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故A错误;

B、观测“金星凌日”时,如果将太阳看成质点,无法看到“金星凌日”现象,故B错误;

C、以太阳为参考系,金星绕太阳一周起点和终点重合,位移为零,故C错误;

D、以太阳为参考系,可以认为金星是运动的,故D正确.

10.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A .R π

B .2R

C .2R π

D .24R π+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正下方时轮子向前运动半个周长,气门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R π,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为2R ,由勾股定理可知,气门芯位

移的大小为22224R R R ππ+=+()(),故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D .

1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得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一定保持不变

D .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减小,速度也不断减小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加速度是速度变化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变化大,但不知所用时间的长短,故不能说明加速度大,A 错误;

B .加速度反应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B 正确;

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时,速度方向可以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不变,而速度方向时刻改变,C 错误;

D .速度增加还是减小看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故加速度减小时,但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速度不断增大,D 错误。

故选B 。

12.小李在网络上观看“神州十一号”飞船发射视频,分别截取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的图片,如图甲和乙所示,他又上网查到运载“神州十一号”的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全长58m ,则火箭发射后第6s 末至第10s 末的平均速度最接近

A .22m/s

B .14m/s

C .10m/s

D .5.8m/s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在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内通过的路程大约等于运载火箭全长的1.5倍,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求解求出其平均速度.

【详解】

由甲乙两图可以看出,在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内通过的路程大约等于运载火箭全长的1.5倍,

1.558m 87m s =?=,

火箭发射后第6s 末和第10s 末的平均速度 87m/s 22m/s 4

x v t ==≈, 故A 正确;BCD 错误。

故选A 。

13.随着网络的发展,很多新兴产业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极大冲击,滴滴打车便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用户通过手机下单告诉自己的位置和目的地,很快便有提供服务的私家车为您服务。图中的原点表示用户的位置,而汽车标志就是接到单的司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1分钟指的是目前接到单的时刻

B .0.3公里指的是用户与司机的位移大小

C .预计接到用户的过程中,平均速率为5m/s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C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目信息,1分钟指的是接到用户的预计时间,选项A 错误;

B.0.3公里指的是接到用户预计的路程,选项B 错误;

C.路程除以时间应该是平均速率,所以预计接到用户的过程中,平均速率

3

0.310m/s 5m/s 160

s v t ?===? 选项C 正确;

D.上面C 选项正常,故D 选项错误;

14.如图A 所示,浮于水面的A 物体装有音频信号发生器,发出频率为2000Hz 的脉冲信号.位于水下的B 物体装有信号接收器,接收器与发射器之间的距离为2.1m .某段时间内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如图B 所示.已知水中的声速介于1300m/s~1600m/s 之间,则发射信号P 对应的接收信号是图B 中标识的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发射信号的频率为2000Hz ,则周期415102000

T s s -==?,传到B 接收器的时间:32.1 1.4101500

t s s -=

=?;因33 1.4102T s T ->?>,则发射信号P 对应的接收信号是图B.中标识的③,故选C.

1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B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C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快慢

D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B 、

C 、

D 项,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不是物体运动的快慢,也不是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大小.故BD 项错误,C 项正确.

A 项,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速度变化的方向一样,也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但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故A 项错误.

故选C

【免费下载】Word操作练习题大全学生练习答案

Word2003操作练习题【 例3-11 】:将以下素材按要求排版。 (1)、将标题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为“空心字”且居中显示。 (2)、将“陶渊明”的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文字右对齐加双曲线边框,线型宽度应用系统默认值显示。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 【 素材 】: 归去宋辞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童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暑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答案与解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选定“归去来辞”,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下拉框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选择框设置为常规,“字号”选择框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框中的“空心字”复选框,并保存. (2)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将文字居中显示。 (3)选定“陶渊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并保存。 (4)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右对齐”按钮,将文字右对齐显示。 (5)再次选定“陶渊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在“设置”中选定“方框”;在“线型”下选择双曲线;在“应用范围”框中选择“文字”,单击“确定”按钮,并保存。 (6)选定正文,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单击“行距”框右端的下拉按钮,打开下拉列表,选择“固定值”,然后将后面的“设置值”设置为25磅,并保存。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高一运动的描述检测题(Word版 含答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 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1m/s B.物体在ABC5m/s C.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 D.物体在B点的速度等于AC段的平均速度 【答案】A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物体在AB 段的位移为1m ,则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 1m/s 1m/s 1 x v t = == 选项A 正确; B .物体在AB C 段的位移大小为 2212m 5m x =+= 所以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 5m/s x v t = = 选项B 正确; C .根据公式x v t =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选项C 正确; D .根据题给条件,无法得知物体的B 点的运动速度,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所以不能得出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选项D 错误。 故选ABC 。 3.A 、B 、C 三个物体同时在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如图为他们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物体在t o 时间内( ) A .A 物体的平均速度最大 B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一样大 C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一样大 D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答案】BD 【解析】 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三个物体的位移△x 相同,所用时间相同,则平均速度都相同,故A 错误、B 正确;由图象看出,在0~t 0时间内,A 的路程最大,BC 路程相等,故三个物体的平均速率关系为v A >v B =v C ,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 点睛:本题关键抓住位移图象的斜率大小等于速度、纵坐标的变化量表示位移来分析图象

高一《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运动的描述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 (1)没有(体积)、(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 的确切位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可以理解为位移变化快慢。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米/秒m/s )。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横轴(时间轴)的直线,如图所示。 由图可以得到速度的(大小和 方向),如 A B C A B C 图1-1 V/m .s -1 t/s O -10 10 20 V 1 V 2 15 10 5

Word综合练习题1

Word综合练习题1 1、将文档的标题“引言”设置为“黑体”、“三号”、“加粗” 2、将第二段内容的行间距设置为“1.5行”。 3、输入一个来自文件的图片,设为水印并衬于文字下方。 4、在文档最后创建一个2×2的空白表格 5、在上述空白表格中分别填入如下数据: (第一行)“80年代OS”、“90年代OS”、(第二行)“DOS” 、“Windows” 6、插入艺术字“引言”,衬于文字下,调整适当大小。 7、设置页面边框为“艺术型”。(如无艺术型边框可设置为任意一种边框) 8、将“信息技术”替换为“信息技术(IT)”。 引言 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毫无疑问,现代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是当今信息社会的两大支柱,尤其是以Internet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已经或将成为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途径。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代表世界上最新的生产力,信息知识成了社会的最重要的资源,大多数人将从事信息知识的管理和生产工作,信息技术成为人们必备的工具。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两大基础建设:第一,是加快建立和建设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各种信息资源库。第二,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基础教育中来。后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关系到下一代人的培养问题。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两个方面融入到教育中来:首先,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计算机教育管理、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和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远程教育等。这一强有力的工具的引入,将使教育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其次,是把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学与信息技术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或单独开设课程,或将其融入、整合到相关课程中去,以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下一代,让我们的后代能在的信息社会中自由搏击,立于不败之地。这两者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本文从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与得失,阐述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并讨论作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师范院校的计算机文化教育目标改革的重要性。 Word综合练习题2 1、在文中插入一图片,10×10c m,设为“上下型环绕”和“水印效果”。 2、将第一段“人们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就…”的行间距设置为“固定值”、“20磅” 3、将文档的标题“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设置为“居中”对齐方式 4、将最后一段“我们知道,信息已经成为…”的首行缩进两个汉字(0.75厘米,不能使用空格代替缩进)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Word综合题操作步骤 1.设置多级列表,标题1和标题2的格式。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设置 光标定位于第1行,选择“多级列表”——选择带“标题1”格式的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设置级别1——第1章 级别2——1.1——确定。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1”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 光标定位于第2行——“多级列表”——选择“当前列表” 在工具栏样式“标题2”处右击,选择“修改”,将对齐方式设置为左对齐。 用格式刷修改其它标题 学会借助“导航栏”(可以按“查找”按钮),删除文中原来的编号。 保存。 (如遇第2题,第6题,第17题等,当应用小节样式1.1时,如果小节的编号前,出现了“第2章”,可以采用下面的方式来设置:在应用当前多级列表之前,先将鼠标定位于1.1节的位置,在样式快速工具栏中选择“副标题”,然后再选择“多级列表”里的“当前列表”,即可”,) 2)新建样式0000 8)应用样式0000 光标定位于正文中无编号文字,样式——新建样式——“样式0000” 将样式设置为以下样式 中文字体——楷体,西文字体——Times New Roman,字体大小,小四。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用格式刷进行修改其它无编号文字。 保存。 3)图注的设置 5)表注的设置 将光标定位于图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图”——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选择图片,居中;图,居中; 表注的设置,将光标定位于表的说明文字前——引用——插入题注——新建标签——“表”——编号——包含章节编号; 表注——居中,表——居中。 对文中所有的图注和表注进行设置 4)对图注交叉引用 6)对表注交叉引用 选择文中“下图”两字——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

初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物理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总结:运动和静止的判定方法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要选择一个参照物,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就是_________,否则就是 _________。 B.运动快慢和方向相同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______。 C.运动快慢不同,运动方向相同或相反的不同物体,互为参照物是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机械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C.运动和静止是机械运动的两种形式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说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3.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 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耳中 D.晚上,探照灯射向天空 4.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温州更为美丽的壮观,位于温州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第一城的美丽景色,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D.以路上行使的汽车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5.直升机上飞行员看到地面的楼房竖直向上运动,则该飞行员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楼房 C.直升机 D.水平飞翔的小鸟 6.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北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如甲乙都以地面为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 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 C.甲乙都向北运动 D.甲乙都向南运动 6.在笔直行使的一列火车中,放在车厢小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 ) A. 这列火车的机车; B. 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

中文Word 2010综合习题练习

中文Word 2010综合习题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启动Word 2010的错误方法是。 A. 执行“开始”功能区的“程序”中的“Microsoft Word” B. 在桌面中Microsoft Word 的快捷方式图标上双击鼠标左键 C. 执行“开始”功能区中的“运行”命令,然后在对话框中输入Word 的路径 D. 在任意一个Word 文件的图标上双击鼠标右键 2. 在Word 2010中,为打开两个非连续的文件,在打开对话框中,其选择方式是。 A. 单击第一个文件,Shift+单击第二个文件 B.单击第一个文件,Ctrl+单击第二个文件 C.双击第一个文件,Shift+双击第二个文件 D.单击第一个文件,Ctrl+双击第二个文件 3. 在Word2010编辑状态下,若要进行选定文本行间距的设置,应该选择的操作是。 A.单击“开始”→“格式”B.单击“开始”→“段落” C.单击“开始”→“字体”D.单击“页面布局”→“字体” 4.在编辑文章时,要将第五段移到第二段前,可先选中第五段文字,然后。 A. 击[剪切]按钮,再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粘贴]按钮 B. 击[粘贴]按钮,再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剪切]按钮 C. 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剪切]按钮,再击[粘贴]按钮 D. 击[复制]按钮,再把插入点移到第二段开头,击[粘贴]按钮 5. 在Word编辑状态下,使用超级链接可以使用。 A.开始功能区中的命令 B.引用功能区中的命令 C.审阅功能区中的命令 D.插入功能区中的命令 6. 页面设置对话框中不能设置。 A.纸张大小B.页边距C.打印范围D.正文横排或竖排 7.在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时,可在标尺上直接进行的是操作。 A. 嵌入图片 B. 对文章分栏 C. 段落首行缩进 D. 建立表格 8.Word中显示有页号、节号、页数、总页数等的是。 A. 常用工具栏 B. 功能区栏 C. 格式工具栏 D. 状态栏 9.使用在页面布局功能区,可以直接进行的操作是。 A.嵌入图片 B.对文章分栏 C. 插入表格 D.段落首行缩进 10.在那种视图模式下,首字下沉和首字悬挂无效。 A.页面 B.草稿 C.WEB D. 全屏显示 11 Word 2010主窗口的标题栏最右边显示的按钮是。 A. 最小化按钮 B. 还原按钮 C. 关闭按钮 D. 最大化按钮 12.[页面设置]命令在哪个功能区中。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13.[样式]命令在哪个功能区。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14.若要在打印文档之前预览,应使用的命令是。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15.在Word中,为了选择一个完整的行,用户应把鼠标指针移到行左侧的选定栏,出现斜向箭头后,。 A. 单击鼠标的左键 B. 双击鼠标的左键 C. 三击鼠标的左键 D. 单击鼠标的右键 17.在Word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Word 中可将文本转化为表,但表不能转成文本 B.Word 中可将表转化为文本,但文本不能转成表 C.Word 中文字和表不能互相转化 D.Word 中文字和表可以互相转化18."减少缩进量"和"增加缩进量"调整的是。 A.全文的左缩进 B.右缩进 C.选定段落的左缩进 D.所有缩进 19.下列样式哪个选项可以删除。 A.标题 B.默认段落字体 C.用户定义的样式 D.正文 20. 在Word2010编辑状态,执行两次"复制"操作后,则剪贴板中。 A.仅有第一次被复制的内容 B.仅有第二次被复制的内容 C.有两次被复制的内容 D.无内容 24.在使用Word文本编辑软件时,为了选定文字,可先把光标定位在起始位置,然后按住,并用鼠标单击结束位置。 A. 控制键Ctrl B. 组合键Alt C. 换档键Shift D. 退格键Esc 25.在Word文档中创建图表的正确方法有。 A.使用“开始”工具栏中的“图表”按钮 B.根据文档中的文字生成图表 C.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对象” D.使用“引用”功能区中的“图表” 26.在使用Word编辑文件A.DOC时,为了将软盘上的B.DOC的文章直接加到它的后面,操作是。A. 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文件”命令 B. 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对象”命令 C. 使用“文件”功能区中的“打开”命令 D. 使用“插入”功能区中的“交叉引用” 27. 在Word编辑状态,先后打开了d1.doc文档和d2.doc文档,则。 A. 可以使两个文档的窗口都显现出来 B. 只能显现d2.doc文档的窗口 C. 只能显现d1.doc文档的窗口 D. 打开d2.doc后两个窗口自动并列显示 28.在Word编辑状态,进行"打印"操作,应当使用的功能区是。 A. "编辑"功能区 B. "文件"功能区 C. "视图"功能区 D. "工具"功能区 29.在Word的功能区中,经常有一些命令是暗淡的,这表示。 A.这些命令在当前状态不起作用 B.系统运行故障 C.这些命令在当前状态下有特殊效果 D.应用程序本身有故障 30.在视图下,可以显示分页效果。 A.草稿 B.Web版式 C.页面 D.大纲 31.在Word的编辑状态,文档窗口显示出水平标尺,拖动水平标尺上沿的"首行缩进"滑块,则。 A.文档中各段落的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B.文档中被选择的各段落首行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C.文档中各行的起始位置都重新确定 D.插入点所在行的起始位置被重新确定 32.在Word的编辑状态,当前编辑的文档是C盘中的d1.doc文档,要将该文档拷贝到软盘,应当使用。 A. "文件"功能区中的"另存为"命令 B. "文件"功能区中的"保存"命令 C. "文件"功能区中的"新建"命令 D. "插入"功能区中的命令 33.若要进入页眉页脚编辑区,可以单击功能区,再选择“页眉和页脚”命令。 A.[文件]功能区 B.[开始]功能区 C.[页面布局]功能区 D.[视图]功能区 34.在Word编辑状态,可以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首部的组合键是。 A. Ctrl+Home B.Alt+Home C. Home D. PageUp 35.在Word的编辑状态,打开了一个文档,进行"保存"操作后,该文档。 A. 被保存在原文件夹下 B. 可以保存在已有的其他文件夹下 C. 可以保存在新建文件夹下 D. 保存后文档被关闭 36.进入Word后,打开了一个已有文档w1.doc,又进行了"新建"操作,则。 A. w1.doc被关闭 B. w1.doc和新建文档均处于打开状态 C."新建"操作失败 D. 新建文档被打开但w1.doc被关闭 37. 在Word中,要想对全文档的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准确的替换,可以使用“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以下方法中是错误的。 A.使用“文件”功能区中的“替换”命令 B.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高级查找”命令 C.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替换”命令 D.使用“开始”功能区中的“转到”命令

word综合操作题目及步骤(新)

注意:该题中准考证号设为:091761126100123。 1.对正文进行排版,其中: (1)章名使用样式“标题1”,并居中;编号格式为:第X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2)小节名使用样式“标题2”,左对齐;编号格式为:多级符号,X .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操作步骤: 1. 选择菜单“格式/样式和格式”,修改“标题1”样式,⑴格式/段落,对齐方式 “居中”,⑵格式/编号,多级符号,选第二行的第二个,单击“自定义”,① 在“编号格式”处,插入“第”和“章”,②在“级别”处选“2”,在“编号 格式”处的最后,输入“.”,“确定”。 2. 修改“标题2”样式,格式/段落,对齐方式“左对齐”。 3. 将“标题1”和“标题2”样式应用到相应位置。 4. 切换到大纲视图,显示级别选2,删除原有的章节编号。 (3)新建样式,样式名为:“样式”+准考证号后四位;其中: a.字体:中文字体为“楷体-GB2312”,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字号 为“小四”; b.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0.5行,段后0.5行,行距1.5倍; c.其余格式,默认设置。 (4)对出现“1.”、“2.”…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对出现“1)”、“2)”… 处,进行自动编号,编号格式不变。 (5)将(3)中样式应用到正文中无编号的文字。 注意:不包括章名、小节名、表文字、表和图的题注。 操作步骤: 光标定位在正文处,单击“新样式”, “确定”…… *************************************************************************** *** (6)对正文中的图添加题注“图”,位于图下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图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的第2幅图,题注编 号为1-2 ); b.图的说明使用图下一行的文字,格式同标号; c.图居中。 (7)对正文中出现“如下图所示”的“下图”,使用交叉引用,改为“如图X-Y所示”,其中“X-Y”为图题注的编号。 操作步骤: 1. 将光标定位在图下面那一行文字的行首,选择菜单“插入/引用/题注”,“新建 标签”-图,“编号”,选中“包括章节号”,“确定”。 2. 选中“下图”两字, 选择菜单“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引用类型-图,引用内 容-只有标签和编号,选择要引用的题注,单击“插入”。 (8)对正文中的表添加题注“表”,位于表上方,居中。 a.编号为“章序号”-“表在章中的序号”,(例如第1章中第1张表,题注编号 为1-1);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A卷

高一物理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40分钟,赋分10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 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3.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4.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 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5.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6.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专题总结典型例题分析整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基础知识点归纳 1.质点(A )(1)没有形状、大小,而具有质量的点。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并不取决于这个物体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 形状、大小和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的差异是否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参考系(A )(1)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2)在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即假定为不动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 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 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 的长度是路程,AB 是位移S 。 ( 4)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位移才是能用来描述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来表达物体的确切位 置。比如说某人从O 点起走了50m 路,我们就说不出终了位置在何处。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 (1)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 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即v=s/t 。速度 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变速运动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一个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一段时间t 内的位移为s, 则我们定义v=s/t 为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位移的方向。 (3 )瞬时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从物理含义上看,瞬时速度指某一 时刻附近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5、匀速直线运动(A ) (1) 定义: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质点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同,质点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匀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和v-t 图象(A ) (1)位移图象(x-t 图象)就是以纵轴表示位移,以横轴表示时间而作出的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数学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线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 B A B C 图1-1

Word综合操作测试题(一)

Word综合操作题要求 对给定的“Word综合操作题素材”,进行如下的排版操作: (1) 将1级标题样式改为:黑体、三号、居中、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6磅、单倍行距;快捷键:Alt+1。;将2级标题样式改为:黑体、四号、左对齐、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2磅、单倍行距;快捷键:Alt+2。 (2) 将第1行“操作系统基础”改为正文:黑体、二号、居中、无缩进、段前和段后各18磅。 (3) 将原来所有的2级标题(“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2 操作系统的功能”等)改为1级标题。 (4) 将原来所有的3级标题(“1.1 操作系统的分类”、1.2,……)改为2级标题。 (5) 设置页面上边距2.7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7cm、右边距2.7cm(纸张大小默认为A4)。 (6) 在“1 操作系统的概念”后面插入脚注,内容为“本文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本科生”。 (7) 在原文的最后增加1页。该页的内容包括:1级标题“4 图形”,2级标题“4.1 图形练习”。在2级标题下面绘制以下图形。 (8) 在原文的最前面(即本页后面)增加1页,该页标题为目录(“目录”二字:隶书、三号、居中、段前段后均为1行),内容为论文的目录结构。 (9) 设置页码为阿拉伯数字、在页面底端(页脚)。 (10) 删除本页。

操作系统基础 在计算机软件系统中,操作系统是最基础的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管理者和仲裁者,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操作及编写程序的接口,并为其它软件提供可靠的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普通人员几乎无法使用,即使会用,工作起来的效率也非常低下。 操作系统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功能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并且仍在发展中。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发挥和效率的提高依赖于操作系统。 1 操作系统的概念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共同组成。硬件系统构成计算机系统赖以工作的物理实体,没有安装任何软件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利用“裸机”进行工作是困难的,人们在它之上配置若干软件构成了计算机系统。软件指的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各种程序、要处理的数据以及各种相关文档的总称。其中程序是指为解决某个问题,人们事先设计好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信息的表现,是计算机能处理的某种数据结构的集合;文档是在程序开发以及维护过程中所形成的相关图文资料。 1.1 操作系统的分类 在形成和发展中,基于不同需求目的,产生了多种不同特征的操作系统。按不同标准,对操作系统的分类也不相同。 ①按系统工作方式可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分时操作系统是指将计算机系统资源按时间片来为多个终端用户轮流服务,及时地响应每 个用户的服务请求,由于每个时间片很短,每个用户感觉上主机是在为他一个人服务。 ●实时操作系统能够在限定时间内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快速响应处理,通常它可分实时控制系 统和实时信息系统。实时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及时性和第一页较少人为干预等特征。 ②按资源共享可分为:单任务操作系统、多任务操作系统、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 ●单任务操作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在一个计算机系统内一次只能运行一个用户程序,该程序独 占系统的所有软、硬件资源。 ●多任务操作系统则在系统内可同时运行多个用户程序,它们共享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单用户操作系统是指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用户登录到计算机系统中。 ●多用户操作系统则允许同时有多个用户登录到系统。 ③按计算机体系结构可分为:单机系统、多机系统、网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 ●单机系统和多机系统是从系统是否支持多处理机进行区分的。 ●网络操作系统能提供网络通信和网络资源共享功能,它可以协调各主机上任务的执行,为 用户提供网络管理和统一的网络软件接口。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可以将任务分布到网络中不同计算

office计算机二级word综合操作步骤图解

office版计算机二级word综合操作步骤图解

————————————————————————————————作者:————————————————————————————————日期:

正文内容已输入,按要求对该文档进行以下设置:章样式及自动编号、节样式及自动编号、新建样式并应用、对图表添加题注并设置交叉引用、自动生成目录及图表索引、分别添加奇偶页页眉页脚等。 按下列要求对文档“DWord.docx”进行设置。(注意:以题目要求为准,注意及时保存。)首先“ctrl+A”选中全文,将全文样式修改为“正文”样式。 1、对正文(指的是除了目录索引等外的内容)进行排版,其中: 1)使用多级符号对章名、小节名进行自动编号,代替原始的编号。要求: ?章号的自动编号格式为:第X章(例:第1章),其中:X为自动排序。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1。居中显示。 ?小节名自动编号格式为:X.Y,X为章数字序号,Y为节数字序号(例:1.1)。 X,Y均为阿拉伯数字序号,对应级别2,左对齐显示。 【操作步骤】: a)先定义新的多级列表:单击段落组中的“多级列表”→“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图1 定义新的多级列表 b)如图1所示,在“定义新多级列表”对话框中进行以下操作: ★设置章名的样式: ①先删除“编号格式”中原有内容 ②“级别”选择“1”,“编号样式”选择“1, 2, 3, …”,“起始编号”选择“1” ③在“编号格式”的“1”前输入“第”,后输入“章” (此时“编号格式”内容为“第1章”,注意此处的“1”是域结果,灰色底纹显示) ④“对齐位置”值设为“0” ⑤“将级别链接到样式”选择“标题1” (若没有显示“将级别链接到样式”,请先单击对话框右上角的“高级”按钮)如图2所示。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 1.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 2.某人沿着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 C.路程为3.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2R 3.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分队行军路程s甲>s乙 B.小分队平均速度v甲>v乙 C.y-x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图象D.y-x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图象 4.某中学正在举行班级对抗赛,张明明同学是短跑运动员,在百米竞赛中,测得他在5 s末的速度为10.4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为10.2 m/s,则他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10.4 m/s B.10.3 m/s C.10.2 m/s D.10m/s 5.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 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 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6.对于一个作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速度减小到零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小 B.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 C.加速度越来越小,位移越来越大 D.速度越来越小,加速度越来越小 7.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的是 A.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B.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的方向为负C.速度的变化率很大,而加速度很小D.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越来越小 8.如图所示是物体运动的v-t图象,从t=0开始,对原点的位移最大的时刻是A.t1 B.t2 C.t3 D.t4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总结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1、质点: ①定义:---------------。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②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1)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2)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3)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关键一点] 不能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为标准来判断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关键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2、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的另外的物体。 运动是---的,静止是---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 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被选为参考系的物体,我们假定它是静止的。选择不同的物体作为参考系,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但选择时要使运动的描述尽量的简单。 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二、时间与位移 1、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用时间轴上的一个--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2.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体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路程是标量,它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因此其大小与运动路径有关。 (3)一般情况下,运动物体的路程与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当质点做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图1-1中质点轨迹ACB的长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完整word)高中生物必修一综合测试题(附答案)

生物《必修1》综合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60分) 1.细胞学说揭示了() A.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B.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细胞为什么要产生新细胞 D.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2.下列属于大量元素的一组是() A.N、S、O、Mg B.H、O、K、B C.P、N、C、Mo D.Ca、C、O、Mn 3.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一定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 B.此细胞不可能是植物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①不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D.结构①②③④中都含有大量磷脂 4.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1分子谷氨酸含有的C、H、O、N原子数 依次是() A.5、9、4、1 B.4、8、5、1 C.5、8、4、1 D.4、9、4、1 5.叶绿体与线粒体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同点是() ①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②具有双层膜;③产生氧气; ④水是其中化学反应的原料;⑤含有DNA;⑥内部含有酶 A.①②④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④⑤⑥ 6.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 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 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 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 7、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可将其应用于鉴别细胞的死活。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PI中,仅有死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利用PI鉴别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 )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不同 B、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C、死细胞与活细胞的细胞膜成分含量不同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 8.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中,最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选择透过性 B.内吞和胞吐 C.保护作用 D.主动运输 9. 某蛋白质分子中有M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N条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几个氧原子?( ) A、2M B、M-N C、M D、M+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