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剖析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分析
学校的教育方式也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产生影响。启发式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批判性思 维和积极情绪,而机械式、应试式的教学方式可能限制幼 儿思维和情感的发展。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文化
社会文化对幼儿情绪情感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能够培养幼儿积极向上的情 感和价值观,而消极的社会文化环境开展情感教育
学校应通过情感教育课程和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 的情绪,提高学生的情感智商和社交能力。
加强师生沟通
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给 予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解决情感问题。
社会策略
1 2
提供丰富的社会体验
社会应提供多样化的社会体验活动,如社区活动、 志愿服务等,帮助幼儿拓展社交圈,增强社会适 应能力。
理智感的培养
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理智感,通过提供丰富的知识和经验、鼓励 幼儿提问和探索、引导幼儿思考和创新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美感
美感
美感是幼儿对于美好事物的感受和欣赏,表现为幼儿对于艺术、自然和人文等方面的欣赏和创造力。
美感的表现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于美好事物的敏感和欣赏,例如,喜欢听音乐、欣赏绘画和自然风光,喜欢创造一些小工 艺品或歌曲等。
家长和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道德感,通过讲解、示范 和引导等方式,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幼儿的道德意识。
理智感
理智感
理智感是幼儿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和热爱,表现为幼儿对于学习、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 趣和热情。
理智感的表现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智慧的追求和对于解决问题的兴趣等方面 的理智感。例如,幼儿喜欢提问、喜欢尝试解决问题、喜欢阅读和探索新事物等。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儿童身心健康、社交关系以及学习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过程,并探讨其对儿童的影响。
婴儿期是情绪和情感发展的初级阶段。
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婴儿能够表达简单的情绪,例如愉快、不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开始展示更多的情绪,如兴奋、失望、害怕等。
婴儿对情绪的表达主要通过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
他们开始学习如何调节和表达情绪,尽管他们还依赖于成人的帮助。
幼儿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关键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多样化和丰富。
他们可以表达更多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和羞耻等。
此外,幼儿还开始学习情绪的识别和解读,他们可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并根据情境采取适当的行为。
幼儿还开始发展自我认同,并构建自己的自我意识。
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并学会与他人沟通和合作。
学龄前期是情绪情感发展的进一步发展阶段。
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表达更加准确和完整。
他们可以通过词汇、语言和肢体语言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此外,学龄前儿童还开始发展情绪的调节能力,他们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并适应不同的情境。
他们还能够理解他人的情绪,表现出同情心和责任感。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交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情绪情感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抗挫折能力,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
此外,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还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研究表明,情绪情感的发展与儿童的注意力、记忆和问题解决能力紧密相关。
情绪稳定的学龄前儿童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并积极参与学习。
为了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庭环境中的亲子互动和家长的情感支持对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可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提供情感安全。
此外,学校和社会环境也应提供支持和资源,帮助儿童发展情绪识别、表达和调节的能力。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简述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趋势
1、情绪和情感的不稳定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稳定性经常变化和不稳定的,甚至喜怒、哀乐两种对立的情绪也常常在很短的时间内互相转换。
如,“破涕为笑”。
2、情感比较外露
如,孩子往往“开心就笑,不开心就哭”。
或者幼儿小时候受一点委屈就在父母面前大哭,企图寻求父母的安慰,但是长大后,无论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受多大委屈,对于父母都是报喜不报忧;在工作中为了不让自己时而的负能量感染同事,有时候强装微笑等。
3、情绪极易冲动
情绪的易冲动性在幼儿初期表现特别明显,他们常常处于激动状态,而且来势强烈,不能自制。
例如,小班幼儿想要一个玩具而得不到时,就会大哭大闹,短时间内不能平静下来。
成人这时要求他“不要哭”或“不要闹”,往往无济于事,他甚至一句话也听不进去。
4、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对情绪过程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加强。
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年小的幼儿常常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这与其生理因素主要是大脑皮质的兴奋容易扩散、皮质对皮下中枢的控制能力发展不足相关。
随着幼儿的发育以及语言的发展,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是指在3-6岁这一阶段,儿童情绪和情感表达的特点和变化。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成为他们认知、社会、行为发展的基础,因此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理解和引导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非常重要。
学前儿童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
在2-3岁阶段,孩子大多数时候会表现出情绪的直接性和自发性,他们会大声表达自己的情绪,例如哭闹或者大笑。
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控制情绪,因此可能会经常表现出情绪波动大的特点。
在3-4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开始能够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情绪,例如他们可能会说“我生气了”或者“我高兴”等。
在4-5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更加成熟,他们能够用更复杂的话语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还能够通过绘画、玩具等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5-6岁阶段,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成熟度,他们能够理解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绪,并且能够用更成熟的方式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感范围逐渐扩大,他们开始能够体验和表达更多种类的情感,例如喜好、厌恶、羞耻、嫉妒等。
儿童的情感也会受到大人的情感表达和对待的影响。
他们会通过观察和模仿大人的情感表达来学习和理解情感。
因此,大人对于儿童的情感表达和情感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还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如果家庭环境稳定、温馨、支持和关爱孩子的情感发展,那么孩子的情感发展也会更加健康和良好。
而如果家庭环境不稳定,充满冲突和压力,那么孩子的情感发展就可能受到一定的阻碍。
另外,学前儿童的社会交往经验也会对情绪情感的发展产生影响。
如果孩子有机会参与到各种社交活动中,与其他儿童和成人互动,那么他们会学会适应不同的情境和人际关系,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总结起来,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包括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情绪的控制和调节能力逐渐成熟,情感范围扩大,受到环境和社会交往的影响等。
了解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
了解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有助于提供适当的教育环境和引导方式,促进他们健康的成长。
本文将从幼儿情绪的基本特点、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以及家庭与学校在儿童情绪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幼儿情绪的基本特点学前儿童情绪的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极易变化的特点。
他们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言表达和行为反应等方面。
幼儿在情绪表达时常常会出现情感激烈、反应迅速、持续时间短暂等特征。
他们的情绪状态受到外界刺激影响较大,容易受到情绪传染,情绪的爆发也更为频繁。
二、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儿童情绪发展可以分为幼儿期和儿童期两个阶段。
在幼儿期,孩子的情绪主要表现为愉快和不愉快,由于他们还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和老师的情绪引导尤为重要。
儿童期则是情绪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复杂的阶段,儿童可以通过语言表达更加具体的情感。
在这一阶段,家庭和学校应注重培养孩子的情绪管理能力,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处理情感。
三、家庭在学前儿童情绪发展中的作用家庭是孩子情绪发展的第一家庭,父母在孩子情绪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父母应给予幼儿充分的关爱和情感支持,建立稳固的亲子关系,使孩子能够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和关怀。
其次,家庭要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绪表达的机会,陪伴他们度过情绪波动的时期。
最后,父母应成为孩子情绪教育的榜样,通过自己的情绪调节、情感表达等行为来引导孩子正确地处理情感。
四、学校在学前儿童情绪发展中的作用学校是孩子情绪发展的重要场所,老师在孩子情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学校应提供积极、友善、安全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情感交流和表达能力。
同时,老师应运用儿童心理学知识,掌握情绪引导的技巧,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个别化的情绪引导方法,帮助学生积极认知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通过了解学前儿童的情绪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四)伊扎德的研究
1、制订了面部肌肉运动和面部表情模式的测查、分析工具。 2、初生婴儿的情绪已经分化为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微
哭既是生理现象,又是心理现象。啼哭是新生婴儿与外界沟 通的主要方式,因此新生儿经常啼哭。 1、儿童出生后,最明显的情绪表现就是哭。 2、哭最初是生理性的,以后逐渐带有社会性。 3、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啼哭会减少。
(二)0-1岁婴儿啼哭的意义 1.饥饿的啼哭 这类啼哭多半是有节奏的,可伴随着闭眼、号叫、双脚紧蹬等 。 2.发怒的啼哭 这类啼哭的声音往往有点失真,这是因为婴儿发怒时用力吸气,迫使大量
研究认为,儿童依恋行为的 发展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出生~3个月) 喜欢看所有人的脸。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3~6个月) 偏爱母亲,不反感他人。 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2岁): 依恋母亲,别人一抱就哭, 害怕陌生人 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 7个月后:依恋父亲和其他 家庭成员、老师。
怕生
四、依恋
(一)什么是依恋
依恋是指婴儿对其主要抚养者特别亲近而不愿离去的情 感,是存在于婴幼儿与其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积极的、 充满深情的、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
(二)依恋的特点
有的研究认为,婴幼儿依恋突出表现为三个特点:
1.婴幼儿最愿意与依恋对象在一起,与其在一起时, 儿童感到最大的愉快。
2.在儿童痛苦、不安时,依恋对象比任何别的人都更 能抚慰孩子。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形成道德感是比较复杂的过程。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3岁后,道德感逐渐发展起来。随着儿童交往的发展,在家庭、学校、社 会的教育下,逐渐掌握了一定的社会规范、道德标准,并把遵守社会规范、道德标准转化为自己的需要。 这种与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或社会评价相联系的而产生的体验就是道德感 发展: 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感很肤浅、易变,往往是由成人的评价而引起,主要是指向个别行为;学前中期儿 童已掌握了一些概括化的道德标准,会因为自己在行动中遵守了老师的要求而产生快感。 在道德判断方 面,学前初期儿童的道德判断带有很大的具体性、情绪性和受暗示性。 成人对儿童的道德教育要符合儿 童的道德意识水平。 随着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学前儿童的自豪感、羞愧感、委屈感、友谊感、 同情感、嫉妒感等,也都发展起来。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二) 情绪的状态
1. 心境
心境是一种持久的、弥散的、富有感染色彩的情绪状态。俗语“人逢喜事精神爽”指 的就是一种心境,是指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喜事能让我们长时间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2. 激情
激情是一种短暂的、强烈的情绪状态,比如狂喜、暴怒、绝望等。激情往往由重大的、 突如其来的事件引起。
3. 应激
应激是指意外的、紧张和危急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个体对某种意外的刺激做出 的适应性反应。
(三) 高级情感的种类
1. 道德感
道德感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是否符合一定的道德标准所产生的情感体验。不同的时 代有不同的道德标准,不同的个体也有不同的道德标准。
2. 理智感
理智感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个体的求知欲、好奇心、解决问 题的需要是否满足密切相关,是推动个体认识世界的强大动力。当我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喜悦感和幸福感。反之,则会伴随着疑虑和不安。
2. 情绪情感对认知发展的作用
情绪情感和认知关系密切。一方面,认识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所谓“知之深爱之 切”。另一方面情绪情感也对认知过程产生重要的调节作用,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促进学前 儿童的认知活动,消极的情绪情感则会妨碍学前儿童的认知活动。
3. 情绪情感对人际交往的作用
情绪情感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人们可以通过表情相互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表情是人 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没有掌握语言之前,儿童主要靠表情与成人进行交往。
4. 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
伊扎德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研究婴儿的情绪表达能力。他利用摄像机记录下婴儿与母亲 在一起的情景(如玩具被抢走等)中出现的表情,然后让不知事件发生原因的被试根据录 像中婴儿的表情来判断婴儿的情绪,结果判断相当一致。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概述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概述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是儿童综合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情绪情感处于敏感期,对于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了解和关注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对于他们的整体成长至关重要。
一、儿童情绪的基本特征学前儿童的情绪表现丰富多样。
他们可能会因为受挫、失望、恐惧、喜悦等不同原因而产生各种情绪反应。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表现会逐渐增加,变得更加复杂和丰富。
二、儿童情感的发展特点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主要体现在情感识别、情感表达、情感调节等方面。
他们逐渐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学会通过言语、行为等方式表达情感,并逐渐学会自我调节情感,适应不同的情境。
三、影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因素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教育方式、同伴关系等。
其中,家庭环境是对儿童情绪情感发展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氛围和家庭教育对于儿童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重要性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对于其未来的学习、社交和情绪调节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情绪情感能力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有助于其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是其综合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了解和引导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对于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提升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因此,家长和教师应重视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修订)
4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4. 设定合理的期望
家长和老师应对孩子设定合理的期望,避免 过高的期望给孩子带来压力。合理的期望有 助于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4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5. 提供丰富的社交环境
丰富的社交环境有助 于孩子学习如何与他 人相处,处理人际关 系中的情绪问题。家 长可以带孩子参加各 种社交活动,如亲子 活动、社区活动等,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习 社交技能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 发展
--
1 2 3 4 5
引言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阶段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结论
1
引言
1 引言
3,658
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发展是儿童 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
情绪情感的发展对儿童的认知、 社交和个性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74%
30000
了解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特 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引 导儿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3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2. 情绪的情境 性
学前儿童的情绪与情 境密切相关。特定的 情境或事件可能导致 特定的情绪反应。例 如,当他们看到喜欢 的玩具时,可能会表 现出兴奋和快乐
3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3. 情绪的社会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前儿童的情绪逐渐社会 化。他们开始理解并尊重他人的感受,学会 控制自己的情绪,以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
4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4 如何促进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1. 提供稳定的 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情绪发展 的关键环境。提供稳 定、和谐的家庭环境 有助于儿童建立积极 的情绪基础。家长应 关注孩子的需求和感 受,与孩子建立良好 的沟通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十)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情感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理解)(2)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儿童的认知活动(理解)情感态度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儿童最初的话语表示情感和愿望2.用激将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的单词3.儿童为了强调某事物,甚至改变语序情绪状态对智力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表现在:1.在外界新异刺激作用下,情绪可以在兴趣和惧怕之间浮动2.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儿童的智力操作和效果,而痛苦惧怕对儿童智力操作不利3.同一情绪不同强度水平上对智力操作的影响也不同4.愉快情绪强度差异与操作效果间呈现倒u 字相关(3)情绪情感是儿童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理解)主要是以表情作为交际工具(4)情绪情感影响儿童个性形成(理解)2、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初步发展(1)情绪的发生(理解)两个突出特点:1.与生理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相关2.是儿童与生俱来的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2)情绪情感的初步发展(理解)1.布里斯齐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提出了早期情绪发展较完善的理论和0-2岁情绪分化的模式,初生婴儿只有未分化的一般性激动,表现未皱眉和哭的反应2.林传鼎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他提出,儿童从新生儿起,有两种完全可以分辨得很清的情绪反应即愉快和不愉快:3.伊扎德的儿童情绪发展理论:儿童具有5种具体的情绪:惊奇,痛苦,厌恶,最初步的是微笑和兴趣3、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理解、识记)(一)情感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二)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三岁前主要动因:生理需要3-4岁主要动因:情绪,其中社会需要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三)表情日渐社会化(2)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理解、识记)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儿童期相继出现许多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感,美感,理智感)2.情感指向都事物不断增加,有些先前不引起幼儿体验的事物,随着年龄的增长,引起了情感体验3.情感的深刻化:它指向事物性质的变化,从事物的表面指向事物更加内在的特点情绪的发展水平(一)与感知觉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二)与记忆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三)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四)与思维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五)与自我意识先联系的情绪和情感(六)与复合的主观认知因素相联系的情绪和情感(2)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理解、识记)1.情绪的冲动型逐渐减少2.情绪稳定性逐渐提高3.情绪情感从外露到内隐5、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1)哭(理解)饥饿的哭,发怒的哭,疼痛的哭,恐惧或惊吓的哭,不称心的啼哭,招引别人的啼哭(2)笑(理解)自发性的笑:(内源性的笑)主要发生在婴儿睡眠中诱发的笑:(由外界刺激引起的)1.反射性的诱发笑2.社会性诱发笑(3)恐惧(理解)1.本能的恐惧2.有知觉和经验相联系的恐惧3.怕生4.预测性恐惧(4)依恋(识记、分析)概念:儿童与主要抚养者之间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赖的发展阶段1.对人反应无差别的阶段(出生-3个月)2.对人反应有差别的阶段(3-6个月)3.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2岁)4.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3岁以后)依恋的类型1.安全性依赖:母亲离开后能马上哄好2.回避型依赖:母亲在不在场无所谓3.反抗性依赖(焦虑矛盾型)母亲回来后态度矛盾,即想又不想(4)依恋的教育:①成人在儿童半岁前就要注意对儿童的对待,关爱儿童,积极亲切地与儿童交往②教师切不可以为儿童不懂什么情感,就随意对待,应与儿童形成良好的安全依恋,避免消极的回避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
浅谈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全文)
浅谈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全文)认识活动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方面。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认识、了解学前儿童这方面的发展,对于我们正确、全面理解、把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特别是儿童心理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更好地与学前儿童交往,优化儿童生活精神环境,以促进儿童心理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认识活动儿童心理行为发展近年来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日益认识到情绪情感在孩子心理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情绪情感绝不是从属于其他心理活动的“副现象”“副产品”,而是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对儿童心理、行为具有重大影响,起着强烈而明显的动机功能和交际功能。
孩子的年龄越小,情绪情感在儿童心理和行为发展中的影响就越大。
一、情绪情感是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的激发者情绪直接指导、调控着儿童的行为,驱动、促使着儿童去做出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或者不去做某种行为。
比如,在孩子愉快情绪下,他们愿意学习,做什么事情都积极。
情绪不好时,则不愿意学习,活动也不积极。
孩子要喜欢一个老师的时候,这个老师说的话就特别爱听,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愿意学她教的所有东西;要是不喜欢一个老师,她说的什么话都不爱听,叫干什么偏不干,叫别干的偏干,而这个老师来教任何东西的时候要么不认真,或者做小动作、眼睛看别处。
幼儿喜欢画画时,拿起笔来就画,画个没完;不想画的时候,怎么让他画他都不愿意画。
我们班就有个孩子叫顺顺,平时对画画挺感兴趣的,有一天他早上来幼儿园的时候情绪就不太好,我早上有节美术活动,活动的时候顺顺就很不愿意动笔,“美丽的春天”的主题画画了几笔就不想画了,我启发他说:“你想想,春天万物复苏,可以画一棵小树呀!”结果他说:“还没长出来呢”,我又说:“那你画个小朋友吧”,他说:“他们都不爱在这里玩。
”正向人们常说的:“孩子是凭兴趣做事”“儿童是情绪的俘虏”。
“高兴不高兴”“愿意不愿意干”,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极大。
《学前心理学》(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情绪情感和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一节学前儿童情绪的发生和变化
1、儿童出生后,立即产生情绪表现
2、天生的情绪反应:怕、怒、爱
3、情绪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关;具有遗传本能,具有先天性
第二节学前儿童情绪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1)情绪是生理需要情感是社会性需要
(2)情绪是任何动物共有,情感是人类独有
(3)情绪一般不稳定,具有清净性,情感具有稳定和持久的特点。
(4)情绪比情感更强烈
(5)情绪比情感表明显的外部表现
情绪:低级、简单、不稳定、冲动、外露、与生俱来的体验叫做情绪。
情感:高级、复杂、稳定、冲动性弱,不外露的体验叫做情感。
2、儿童情绪情感的趋势:
(1)社会化
(2)丰富和深刻化
(3)自我调节化
第三节学前儿童基本情绪的发展
1、依恋理论的创始人鲍尔比。
第四节学前儿童意志的发生
1、意志是复杂的高级心理技能。
意志发生在其他心理机能之后。
由于意志总是表现在行动之后,意志要以语言为工具。
2、意志行动有三个特征:
(1)有明确目的(2)能调节(3)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3、儿童自制的表现形式
(1)抗拒诱惑
(2)延迟满足:为了长远的利益而自愿延缓目前的享受。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发展
某种意义上: 1、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 2、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情绪 情感
二 情绪、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的分类 1、心境 是一种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2、激情 是一种爆发性的、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 3、应激 是由出乎意料的“突发事件”引起的情绪状态
A.快乐和愤怒 B.喜爱和厌恶 C.快乐和痛苦 D. 喜爱和恐惧
四 情绪、情感的发展
(一)学前儿童,情绪“表达”的发展 (二)学前儿童,情绪“识别”与“理解”的发展 (三)学前儿童,情绪“调节”与“控制能力”的发展 (四)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 (五)学前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获得
Thank You
(6)1.5岁左右:社会情感(羞愧、自豪、骄傲、焦虑、内疚等) 社会情感与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交往发展相关联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化
பைடு நூலகம்
2、布里奇斯——情绪分化理论
布里奇斯,根据对62个婴儿的观察,提出了:
(1)“情绪分化”的较完整的理论
(2)“情绪分化”模式图(0-2岁儿童)
情绪理论:
出生婴儿:只有皱眉和哭的反应,
3、林传鼎——情绪分化观 情绪“分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2)分化阶段(1-5岁) 1岁:情绪多样化 2岁:出现各种基本情绪 3岁:出现了20多种情感(如同情、尊重、友爱等)
高级情感开始萌芽(如道德感、美感)
3、林传鼎——情绪分化观 情绪“分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3)系统化阶段(5岁以后) 基本特征: 情绪生活——高度社会化 高级情感——达到一定水平(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有关世界观的情绪——初步建立
(1)4-6周:社会性微笑(对人的兴趣和微笑)(2-3个月:短时记忆) (2)3-4个月:愤怒、悲伤。(3、4个月:出现对人与物的认识) (3)5-7个月:惧怕(害怕从高处摔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幼儿的 积极情感: • (一)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 婴幼儿的情绪受周围环境气氛的感 染。别人的情绪因素使他们在无意 中受到影响,可以说,婴幼儿情绪 发展主要依靠周围情绪气氛的熏陶。 • 1、保持和谐的气氛 • 2、建立良好的亲子情和师生情
• (二)成人的情绪自控 • 成人的情绪示范对孩子情绪的发展十 分重要。成人愉快的情绪对孩子的情 绪是良好的示范和感染。更重要的是, 成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喜 怒无常,使孩子也无所适从,情绪也 不稳定。
(三)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节化
• 【案例分析】 • 1.当妈妈离开时,某3岁幼儿哭着要妈妈,这时, 阿姨给他一颗糖,孩子拿着糖高兴地笑了。 • 2.一个孩子因为某件事高兴地拍起桌子来,周围 的孩子也会跟着拍,而且情绪也和第一个拍桌子 的孩子一样兴高采烈。一个小朋友喊:“叔权 好”、“阿姨好”,其他小朋友也跟着喊;一个 小朋友拉着叔叔的手,亲眼地表示要和叔叔一块 玩,其他小朋友也会围上来,做同样的表示。 • 思考与讨论:上述几个案例中分析和总结幼儿 情绪调节方面有哪些特点?
(二)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 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 1.丰富 • 所谓情绪的日益丰富,可以说包括两种 含义。其一,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其二 是情绪所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 (1)情绪过程越来越分化 • (2)情感指向的事物不断增加
• 2.深刻化 • 所谓情感的深刻化是指指向事物的性质 的变化,从指向事物的表面到指向事物更 内在的特点。如,年幼儿童对父母的依恋, 主要由于父母是满足他的基本生活需要的 来源,而年长儿童则已包含对父母的尊重 和爱戴等内容。 • 【思考与讨论】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前儿童情感逐渐深刻化? • 要点总结:主要是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 幼儿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发展是情 感体验逐渐深刻化的基础和前提。
二、情绪情感在学前儿童心理发 展中的作用
• 【案例分析】中班画画教学活动片段:老 师启发幼儿,小朋友,春天来了,你们看 到了什么呀?小朋友说:绿树、红花、蝴 蝶、小朋友等,请小朋友把你心目中的春 天画在纸上,画好后写上自己的名字,然 后把你们的画贴在春天主题墙上,看哪个 小朋友画得最好。
• 小朋友拿到纸和笔后就开始画,只有小强 没画,小强平时最爱画画,今天他与同伴 发生冲突受了委屈,只见小强坐着不动笔, 老师走到他的身边启发他:“你可以画棵 树”,小强:“树还没长出来了”,老师 说:“你可以画个小朋友”,小强:“小 朋友不爱到这里玩”。老师安抚小强说: “小强,你来当小老师,看看班上的其他 小朋友画了什么?” 小强马上变得高兴了, 立即起身观察同伴的画,并边看边说“你 画了太阳,你画了小草……”老师对小强说 “你也画张美丽的春天画贴在墙上好吗?” 小强马上开始画画。 • 思考: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有什么 影响?
(一)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行为有什 么影响
• 1、情绪情感是儿童行为的激发者 • 2、情绪情感推动、组织儿童的认知活动 • (二)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认知的影
响
• 不同情绪状态对儿童认知活动的影响有什 么不同,带着这个问题看以下案例(幼儿 具有什么情绪,对幼儿认知活动有什么影 响?)
• 案例:实习生组织小班语言活动,活动内 容是听“小兔乖乖”的故事,为了激发孩 子听故事的积极性,“今天我们班来了一 位客人,大灰狼,大灰狼最喜欢吃不认真 听老师讲故事的孩子,不吃认真听老师讲 故事的孩子,老师开始讲故事了……”。有 几个胆小的孩子哭起来了,有的孩子在一 起窃窃私语,没几个孩子听故事,老师问 了故事中的几个问题,也没有孩子能回答 出来。
• (二)理智感
•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对认 识活动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 验。
• (三)美感 •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的美 与丑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 【案例分析】下列案例中分析幼儿心理表现,她 们分别属于哪一类高级情感?有什么特点? • 1.在中班,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的“告状行为”。 如:“老师,强强又打佳佳了。”“老师,明明 推了我一下。” • 2.以下是一位母亲与3岁半儿子的对话,妈妈问: “天天,这几天在幼儿园有什么进步?”儿子回 答:“王老师说了,我开始会自己穿衣服了。” 妈妈继续问:“还有哪些进步?”儿子说:“王 老师说了,我越来越有礼貌了。”;“王老师说 了,我吃饭不挑食了。”。
• • • • • •
(三)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1.肯定为主,多鼓励进步 2.耐心倾听孩子说话 3.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四)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幼儿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成人可以用各种方法 帮助他们控制情绪。
• 1、转移法 • 例如,孩子哭时,对他说:“看这里这么多的泪 水,我们正缺水呢,快来接住吧。”这时爸爸真 的拿来一个杯子,孩子就破涕为笑。有个幼儿总 是爱哭,大人对他说:“你眼睛里大概有小哭虫 吧,他让你总哭,来,咱们一起捉小虫吧!”孩 子的情绪也就转移了。 • 2、冷却法 • 孩子情绪十分激动时,可以采取暂时置之不理的 办法,孩子自己会慢慢地停止哭喊。所谓“没有 观众看戏,演员也没劲儿了。”当孩子处于激动 状态时,成人切忌激动起来!比如,对孩子大声 喊叫:“你再哭,我打你”或“你哭什么,不准 哭,赶快闭上嘴”之类。这样做会使孩子情绪更 加激动,无异火上加油。
第十一章 学前儿童情绪情感的 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情 感只有(人类)才有。
动物也有情绪
一、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1)情绪为(人和动物)所共有,而 情感只有(人类)才有。 (2)情绪是(外显的、暂时的); 情感是(内隐的、稳定的)
北京申奥成功,人们欢呼雀跃,十 分兴奋,这属于什么?情绪,是外 显的、暂时的 人们对自己的祖国产生自豪感和尊 严感,这又属于什么?情感,内隐 的、稳定的
• 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性格的形成受什么影响(情绪 情感) • 性格是个性的组成部分,所以情绪情感影响个性 的形成。 • 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爱抚、关心、满足合理要求, 儿童反复体验什么情绪?儿童会形成什么性格? (活泼、开朗、信任、自信) • 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斥责、缺少关心、合理要求 得不到满足,儿童反复体验什么情绪?儿童会形 成什么性格?(孤僻、抑郁、胆怯、怀疑、自卑) • 可见,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 要的作用。
• 3.想象法 • 遇到困难或挫折而伤心时,想想自己是 “大姐姐”、“大哥哥”、“男子汉”或 某个英雄人物等等。 • 【思考与练习】你觉得幼儿教师应具备怎 样的情感特征?即将成为幼儿教师的你应 该怎样完善自身的情感素质?
(三)情绪情感影响个性的形成 • 【案例分析】宣宣是个爱生气的孩子,在 班上,什么事都以惹她生气,吃饭啦、 说话啦,只要不顺她的意,她都会翘起小 嘴巴坐在小椅子上一声不吭,游戏也不参 加,教学活动也不好好听,就一个人生闷 气。经了解,宣宣在家里爷爷、奶奶、爸 爸、妈妈的“心肝宝贝”,当她的要求得 不到满足时,就生气,只要宣宣一生气,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满足她的要求, 宣宣经常反复体验不顺心就生气情绪,不 顺心就生气的情绪逐渐稳固,形成了爱生 气的性格。
(五)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 1.反思法 • 让孩子想一想自己的情绪表现是否合适。 比如,在自己的要求 不能得到满足时,想 想自己的要求是否合理?和小朋友发生争 执时,想一想是否错怪了对方? • 2.自我说服法 • 孩子初入园由于要找妈妈而伤心地哭泣时, 可以教他自己大声说:“好孩子不哭。” 孩子起先是边说边抽泣,以后渐渐地不哭 了。孩子和小朋友打架,很生气时,可以 要求他讲述打架发生的过程,孩子会越讲 越平静。
• 3.情绪情感的外显性 • 婴儿期和幼儿初期的儿童,不能意识 到自己情绪的外部表现。他们的情绪完全 表露于外,丝毫不加以控制和掩饰。随着 言语和幼儿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幼儿 逐渐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及其外部表现。
四、学前儿童高级情感的发展 • (一)道德感 •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 思想、意图、言语和行为时产生的情感体 验。人在社会生活中能够将掌握的社会道 德标准转化为自己的道德需要。当人们用 自己掌握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别人的 思想、言图、言论、行为时,认为符合道 德需要,就会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如果认 为不符合道德需要,就会产生否定性的情 感。
• 1.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 所谓情绪动因是指引起儿童情绪反应的原因。 • 2.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 学前儿童的情绪活动中,涉及社会性交往的内 容,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3.情感表达的社会化 • 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有些表情是生物学性 质的本能表现。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掌握周 围人们的表情手段,表情日益社会化。 • 表情的表达方式包括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言 语表情。
• 妈妈耐心地讲着。 • 方方越哭越厉害。 •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妈妈一脸尴尬。终 于,妈妈失去了耐心。“你不想跟妈妈回 家就一个人呆着,我走了。”妈妈生气地 放下方方,装着要离开。 • 方方哭得更厉害了。 • 束手无策的妈妈满脸祈求地望着站在活动 室门口的班教师。
• 分组讨论: • 1、如果你是方方的老师,你该怎 么做? • 2、教师如何消除幼儿消极的情感, 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
三、学前儿童情绪发展的一般趋势
• (一)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 儿童最初出现的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 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逐渐与社会性 需要相联系。社会化成为儿童情绪情感发 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 【材料分析】有研究表明,儿童产生愤怒 的原因有1、生理习惯问题,如不愿吃东西、 睡眠、洗脸和上厕所等。2、与权威矛盾的 问题,如被惩罚,受到不公正待遇,不许 参加某种活动等。3、与人的关系问题,如 不被注意,不被认可,不愿和人分享等。 研究结果发现,2岁以下儿童属于第一种情 况最多,3—4岁属于第二种情况占45%,4 岁以上儿童则第三种情况最多。 • 思考与讨论:从上述研究中分析引起不同 年龄幼儿情绪情感的原因有什么不同,这 说明幼儿情感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