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的平衡理论

合集下载

平衡理论(有具体的例子)

平衡理论(有具体的例子)

平衡理论(有具体的例子)展开全文平衡理论阐释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F.海德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后经其他人补充。

海德是社会心理学家,在理解和探讨人性问题的同时,对欧洲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颇有兴趣,也被东方的佛学思想所吸引。

他读过古代的佛经著作,其中有一部分谈到人生的种种不幸。

这些观点给他提供了某种启示。

例如,佛陀指出,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被困在他所憎恨的事物上,或是因为他不能获得他之所爱。

因此,人生往往是为摆脱这些不幸不断地作出努力的过程。

受了这种思想的启示并经过科学研究的训练,海德从心理学的角度对人在社会中的心理动态作了比较细致的描述,提出著名的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的前提是:在社会环境中生活着的人,是同他自身以外的各种事件、人、观念、文化等因素紧密相联的。

因此,他是一个社会的人,无论他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他的体验是快乐还是不快乐,是喜悦还是不幸,都取决于他与其自身之外的各种因素的关系的状态。

平衡理论的作用是讨论这些关系的状态特点给人带来的种种体验和随之产生的后果,其焦点始终对准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个人。

P-O-X 三角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建立的大部分与他人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件形成的。

设主体本人为P,他以外的其他人为O,事件为X,这三者构成了环状的封闭系统,被称为P-O-X三角。

处在三角某一端点的因素都与另外两个端点的因素有某种关系。

这些关系的特点是由主体P 的认知和态度决定的。

换句话说,每个具体的P-O-X三角都属于某个特定的个体,隐含于他的心理活动中。

当外界的人和事物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某种P-O-X三角便成为他当前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

其中O和X的内容依特定情景而定。

关于平衡状态就一个具体情况而言,三角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特点会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

这些体验分别被看作是平衡的或不平衡的。

在分析体验之前,首先应辨清在主体P的立场上三角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海德认为,三角中每两个因素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正的或负的,无论哪一种都依赖主体的主观判断。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費斯廷吉的認知失諧理論
兩件資訊 / 知識之間可能:
–彼此不相干
–相互一致(即和諧)
–互相矛盾(即失諧)
決策
*決策後失諧(post decision dissonance):愈 困難的決策一旦做成,可預想到的決策後失 諧情況也就愈大,通常出現在對重大事務的 決策上。 *合理化:人在幾種不錯的選擇中舉棋不定,一 旦選擇其一,就會加以美化,而將其他的選 擇醜化。 *決定(策)之後,人的認知發生改變,而不 只是態度改變而已。
X
AヽB:分別代表兩個人 X:與雙方有關的事物 實線:人對某事物的態度
A
B
虛線:人彼此間的態度
若A與B對雙方所關切的事物X有不一致的態 度或認知,則A與B雙方都會產生趨向調和的壓 力,但這種壓力的大小,視對X的強度及互動吸 引力的大小而定。
A面臨趨向調和的壓力增加 達成調和狀態 A與B之間關於X的溝通成為可能
不協調與媒體
人不喜歡接觸與其世界觀相牴觸的資訊,即使接 觸,也會想辦法毀抵或拒斥提供資訊來源。 •例子:1968.8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與其新聞主 播凱朗(Walter Cronkite),在處理民主黨大 會於芝加哥舉行時的報告時,負面批評廣受市 民愛戴的新聞對象(市長、警方),結果引起許 多觀眾抗議,也增加反感。
若「自我(P)」「他者(O)」「物體、概念 或事件(X)」這三方關係都是正向,或是有兩 方關係負向、一方正向,則屬平衡狀態。
p p p p
O p
x
O p
x
O p
x
O p
x
O
x
O
x
O
x
O
x
(平衡狀態)
(不平衡狀態)
海德的平衡理論模式(實線表示正面態度,虛線代表負面態度)

20081226组织行为学习题答案

20081226组织行为学习题答案

20081226组织行为学习题答案第一章1.“行为一般是可以预测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同意这种说法。

按行为理论:人的行为,是指人在日常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有目的的活动。

其基本特征:①目的性②意识的调节性③差异性④可塑性;人的行为模式:Array行为是环境刺激、生理内驱力、遗传、过去经验或训练以及年龄等的函数,即B=f(S,P,H,T,A);人能够自觉确立目标,以目标来引导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所以,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人的行为既有共同的模式,也存在差异,主要有:①个体因素,②环境因素,③情势因素。

2、定义组织行为学,说明它的特点。

答: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者对本组织及其成员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以便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科学。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特点:1、跨学科性(综合性)。

组织行为学通过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在组织管理工作的实践中,来解释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因而属于综合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

2、层次性。

从系统观点来分析,组织行为学是综合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和整个组织的心理与行为的发展规律,以及它们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知识系统。

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即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和组织的外部环境。

3、权变性。

权变法认为:不存在那种在任何组织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最佳管理模式。

各种各样的管理行为可能适宜于不同的情况,它完全取决于当时管理人员所处的环境条件。

4、系统研究代替直觉。

3、确认并比较三种一般的管理角色?人际角色:头面人物象征性首脑,必须履行许多法律性的或社会性的例行义务,迎接来访者,签署法律文件;领导者负责激励和动员下属,负责人员配备,培训和交往的职责,实际上从事所有的有下级参与的活动;联络者维护自行发展起来的外部接触和联系网络,向人们提供恩惠和信息,发感谢信,从事外部委员会工作,从事其他有外部人员参加的活动信息传递方面;信息传递角色:监控者寻求和获取各种特定的信息,以便透彻地了解组织与环境;作为组织内部和外部信息的神经中枢,阅读期刊和报告,保持私人接触;传播者将从外部人员和下级那里获得的信息传递给组织的其他成员---有些是关于事实的信息,有些是解释和综合组织的有影响的人物的各种价值观点,举行信息交流会,用打电话的方式传达信息;发言者向外界发布有关组织的计划、政策、行动、结果等信息,作为组织所在产业方面的专家举行董事会议,向媒体发布信息决策制定方面;决策角色:创业者寻求组织和环境中的机会,制定“改进方案”以发起变革,监督某些方案的策划,制定战略,检查会议决议执行情况,开发新项目;混乱驾驭者当组织面临重大的、意外的动乱时,负责采取补救行动,制定战略,检查陷入混乱和危机的时期;资源分配者负责分配组织的各种资源—事实上是批准所有重要的组织决策,调度、询问、授权从事涉及预算的各种活动和安排下级的工作;谈判者在主要的谈判中作为组织的代表,参与工会进行合同谈判关系方面的角色。

海德平衡理论的营销案例

海德平衡理论的营销案例

海德平衡理论的营销案例
海德平衡理论是指当顾客的期望值与实际价值相等时,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最高。

在营销中,可以运用海德平衡理论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以下是海德平衡理论的营销案例:
1.在线教育平台的案例
在线教育平台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超过顾客的期望值,满足了顾客的需要并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平台提供了高品质的课程,专业的师资阵容,先进的在线学习工具等等。

2. 酒店预订平台的案例
酒店预订平台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预订服务,快速确认顾客需求,提供优惠价格等。

平台提供了详细的酒店信息、图片、顾客点评等,满足了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提高了顾客的满意度。

3. 餐厅的案例
餐厅通过提供高品质的食品和服务,以及优雅的用餐环境来满足顾客的期望。

餐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注重食材的质量和味道,同时提供完善的服务,给予顾客舒适的用餐感受。

总之,海德平衡理论是一个重要的营销概念,它强调顾客的需求和期望,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从而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1-4

《组织行为学》形考任务一一、案例分析:王安电脑公司答:(1)从案例我们可以看出王安目光远大,办事果断,懂得人才开发的重要,充分重视人的作用。

对于人的使用,自始至终充满尊重、理解和信赖。

王安认为,公司是人组成的,能不能把每个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出来,将关系到公司的成败。

平日里,王安从不插手一个具体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只是在他认为非要他管不可的时候,他才露面。

而且公司内部每一个员工的意见他都爱听。

公司很少解雇员工,他以最大努力发挥公司里每一个人的积极性。

根据西方人性假设理论,王安的人性观属于“自我实现人性的假设”。

此假设认为:第一、工作可以成为满意的源泉;第二、人们在实现他们所承诺的目标任务时,会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第三、对目标、任务的承诺取决于实现这些目标、任务后能得到的报偿的大小;第四、在适当条件下,一般的人不但懂得接受,而且懂得去寻求负有职责的工作;第五、在解决组织问题时,大多数人具有运用相对而言的高度想象力、机智和创造性的能力。

(2)如果用M=E*V 来表示王安激励员工的过程,那么这个模型中目标是自我实现、变量是王安和员工,关系是尊重、理解和信赖。

激发力量=效价×期望值(M=V.E)M代表激发力量的高低,是指动机的强度,即调动一个人积极性,激发其内在潜力的强度。

它表明人们为达到设置的目标而努力的程度。

V代表效价,是指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即一个人对某一结果偏爱的强度。

(—1≤V≤1)。

E代表期望值,是指采取某种行为可能导致的绩效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即采取某种行为对实现目标可能性的大小。

(0≤E≤1)。

二、案例分析:研究所里来了个老费答:1、老费:从文中可看出属外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性情开朗而活跃,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独立行为,工作勤奋;他知识渊博,工作能力强,有责任心;有个性,不愿受约束,也不修边幅。

老鲍:从文中可看出属内倾型性格,他与人交往显得沉静,不善于表露情感、表现自己的行为,遇到问题好思考,做事总是三思而后行;他工作责任性强,有事业心,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希望有所成就,得到晋升、提拔,并把晋升看得非常重要。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例子:1968.8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與其新聞主 播凱朗(Walter Cronkite),在處理民主黨大 會於芝加哥舉行時的報告時,負面批評廣受市 民愛戴的新聞對象(市長、警方),結果引起許 多觀眾抗議,也增加反感。
歐思古的協調理論
不協調狀態並不一定引起態度改變: *閱聽人有一些選擇性的行為,過濾了可能導致不
*合理化:人在幾種不錯的選擇中舉棋不定,一 旦選擇其一,就會加以美化,而將其他的選 擇醜化。
*決定(策)之後,人的認知發生改變,而不 只是態度改變而已。
被迫順從-1
*認知失諧理論指出,在公開場合中,個人 很可能被迫做出違心之論(或行為),這 時個人會產生程度很大的認知失諧情況。
*原因: 1.個人在意別人酬賞或懲罰 2.懾於團體規範或團體壓力
大眾傳播關心的課題:閱聽人如何處理與自己立 場不同或矛盾的資訊?
有關一致性的理論
海德的平衡理論(balance theory) 紐康的調和理論 歐斯古的協調理論(congruity theory) 費斯廷吉的認知失諧理論(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失諧定義為: 1.一種情緒上的不舒服感,會激起人產生試圖減 輕失諧、重獲和諧的動機。 2.人還會主動避免面對可能增加失諧的情境或資 訊。
費斯廷吉的認知失諧理論
兩件資訊 / 知識之間可能:
–彼此不相干 –相互一致(即和諧) –互相矛盾(即失諧)
決策
*決策後失諧(post decision dissonance):愈 困難的決策一旦做成,可預想到的決策後失 諧情況也就愈大,通常出現在對重大事務的 決策上。
*在評判事物時,人很容易做出極端化的判斷,很少 會考量事物的每一個面向,因此批判多偏於極端。

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

态度改变理论<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1.海德的平衡理论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使某些情感和评价之间趋向于一种的压力,强调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影响。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借助P—O—X 模型,可以推知人们的感情及其平衡关系中包括了八种状态。

其中有四种是平衡的结构,四种是不平衡的。

个体将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情景中,有许多解决不一致的途径。

任何一种不平衡结构,都必须得到解决,以尽力维护其平衡。

<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p class="MsoNormal" align="left"style="text-align:lef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tab-stops: ;background:white;word-break:break-all">在企业管理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变员工对某人或某些实施方案的态度,尽力使员工的心理达到平衡,从而以积极的工作态度投入生产中,提高生产效率。

案例分析题集

案例分析题集

组织行为学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1〉张林的个性对其事业的影响1、张林是一个什么类型的人?他的个性、他的需求是什么?答:从文中看,张林是一位工作稳定,从事药品推销行业的中年男性。

他下过乡,恢复高考后,他上了财经学院,毕业后,他先后从事了三种共四份工作。

他虽然几次调换岗位,并小有成就,但他并不得志,没有真正实现其自身价值。

他对目前的推销工作是基本适应的,但与他的某些个性倾向,如态度、价值观是有矛盾的,也就是说,当前的职业对他来说并非最佳选择。

张林的个性按照麦迪的个性性格类型属外向、高忧虑型;具有多血质气质。

性格划分属于外向、独立、理智的类型。

他的个性使他对当前的工作是能够胜任的,但有两点不相符合,一是他多年形成的正直、善良的价值观与他所在行业的经营目的和营销手段发生矛盾,二是他对自己所在单位所给的报酬也不甚满足,所以产生苦恼。

张林的需求是要让自己的价值得到组织和社会的承认,努力寻找独立发展自我能力的机会,希望有较高报酬的并且不与自己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的工作。

2、张林现在的工作和过去的工作在多大程度上适合他?还有其他什么工作适合他吗?答:张林先后做了三类共4项工作。

(1)他开始做成本会计工作虽然是专业对口,但与他外向、独立的个性是不适合的;(2)他做基层管理工作虽然可使他自我实现的需要获得一定的满足,但与他正直、善良的价值观是有冲突的,他不能容忍为了升迁而阿谀奉承和对员工吆来喝去。

(3)他在推销员的岗位上是胜任的,但也希望谋求更大的发展,获得组织更多的承认,这点没有实现。

同时,推销员的工作以及行业追求经济效益和利润最大化而不择手段的做法也与他正直、善良的价值观和处世态度亦有矛盾。

他是个外向、独立、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也许更适合做教师、培训师或社会工作者。

案例分析〈2〉高山大学经济系魏亮应怎样对待奖金与荣誉?答:通过案例可以看出,一方面魏亮老师的对先进教师认知观念,没有随学校对评先进教师标准的改变而改变,另一方面他也产生了不公平感觉。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社会心理学)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知识点(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第一节概述一、1.美国心理学家F。

H.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美国社会心理学家G。

W.奥尔波特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像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2.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社会心理学之父-——勒温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公式:B=f(P,E)。

其中,B—行为,P—个体,E-个体所处的情境,f—函数关系.二、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⑴哲学思辨⑵经验描述⑶实证分析。

对应的,这三个阶段也就是社会心理学的启蒙期、形成期及确立期。

2.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3.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其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这一时期,有一些重要的学术思潮对社会心理学起了直接的“催生”作用:⑴达尔文的进化论⑵德国的民族心理学⑶法国的群众心理学⑷英国的本能心理学⑸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

4.实证分析阶段始自20世纪20年代.其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5.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三、社会心理学研究要遵循价值中立原则,但对一些反社会的价值观和一些引起心理障碍的价值理念,咨询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干预和引导。

第二节社会化与自我一、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

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叫再社会化。

我国的劳动教养和劳动改造制度就是一种再社会化的机制.二、1.社会化的基本条件:⑴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附期;⑵人类的遗传素质提供了社会化的可能性。

2.个体社会化的载体:⑴家庭⑵学校⑶大众传播媒介⑷参照群体.3.社会化的分类:⑴语言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从掌握语言开始,全部社会化是以语言社会化为前提的。

⑵性别角色社会化。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7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自考社会心理学(二)07年10月试题及答案

浙江省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二)试题课程代码:020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询问作为研究技术的方法是( A )A.调查法B.档案研究法C.现场实验法D.模拟研究法调查是一种询问的研究技术,而不是观察和实验。

422.信念属于态度的___________成分。

( A )P55A.认知B.情感C.行为倾向D.内在态度三个成分的内容:1、认知成分。

包括信息、知识、觉察、知觉、理解……;2、情感成分。

评价、情绪、感情……;3、行为倾向成分。

意向、偏好……。

513.态度的平衡理论是由___________等人提出的。

( D )A.华生B.冯特C.霍夫曼D.海德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的理论涉及一个人和两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海德认为,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以+表示正的关系,以-表示负的关系,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624.态度沟通中的“利用感情”是属于( B )A.沟通者B.沟通内容C.沟通对象D.都不是沟通内容对态度改变的影响:02047# 社会心理学(二)试题第 1 页共 9 页利用情感:1、好感(积极情感)。

态度可以通过与好感相联系而形成,态度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改变;2、恶感(消极情感)。

我们可以激起人们对某件事的害怕或恶感来改变人们对这件事的态度。

组织沟通:1、理解材料。

我们一般都认为容易为人理解的材料,更能打动人和说服人;2、论证。

虽然单方面和正反两方面沟通在产生态度改变上具有同样的效果,但只有正反两方面论述的信息能使人们抵制得住反宣传;3、呈现观点的顺序。

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优先效应,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新近效应,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无,观点1……观点2……测试效果——无;4、引出结论。

社会心理学著名理论

社会心理学著名理论

一、海德(1958)的平衡理论1、基本观点: 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自己与另一个人的态度与他们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心中的相符一致。

该理论通常用一个人、另一个人和一个态度对象来说明其观点。

当出现不平衡状态时,人们倾向于把它改变为平衡状态,也就是说,不平衡状态会产生一种压力使人改变态度,以达到平衡状态2、三种评价:第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评价;第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另一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评价3、两种平衡状态:知平衡状态(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和认知不平衡状态。

假定有某甲、某乙、某件事:果某甲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一致的,或者某甲不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又是不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平衡状态。

反之,如果某甲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态度不一致,或者某甲不喜欢某乙,他们二人对某件事的态度是一致的,这时出现认知不平衡状态。

4、改变方式: 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改变,平衡理论提出最少用力原则,去预测改变的方向。

如某甲喜欢某乙,但二人对某件事态度不一致,某甲赞成,某乙反对,这是一种不平衡状态,改变的方法有几种:某甲可以设想他实际上不喜欢某乙,或者他实际上反对某件事,或者曲解现实,认为某乙实际上不反对。

无论选择哪一个都可以达到平衡。

这样选择依赖于容易程度,即最少用力原则。

5、评价:平衡理论用极简单的术语来说明认知一致性的概念,并为态度的概念化提供了一个简便的方法;其不足之处在于:A、在几种关系中只有正负的体验方向指标,而无强度指标,因而无法说明P在不平衡状态时何以会对某一方(如X)而不是另一方(O)采取改变态度去恢复平衡状态。

这里很可能存在着强度原则,即从薄弱处着手去解决问题;B、人际关系和态度的形成是一种很复杂的过程和体系,绝不会只是个孤立的三角模式。

两个人对一件事持有不同意见可能发生不快或影响关系,但也可能不觉得不平衡,更不会影响到双方友谊。

二、F estinger的认知不协调理论1、这是由L.费斯廷格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海德平衡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

海德平衡理论的临床应用研究近年来医患之间的矛盾不断扩大,随之导致的是医患间依从性降低,治疗效果减弱,医疗资源浪费等现象。

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F.Heider)提出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通过建立“P-O-X三角”从而揭示了一个人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是如何组合与其他人或物间的态度。

换言之,就是一个人的态度改变受哪些其他因素影响。

作者系统分析和综述了该平衡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到解决临床医患沟通不良以及治疗依从性不良等问题。

标签:海德;平衡理论;依从性20世纪早期,在行为主义盛行的情况下,认知观点对传播学的影响一直被研究者忽略,行为主义观点在美国20年代占据主导地位,对美国社会发展起到广泛的影响。

可是这种观点也有不足之处,因为其过分强调环境等客观因素,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

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才逐步的被人们接受。

其中最为传播学广泛运用的便是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以及费斯廷格的认知一致性理论[2]。

1 海德平衡理论的内容弗里茨·海德(1896-1988)是现代社会心理学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两大主要理论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理论均在人际关系和归因中有着深远的影响[3],同时也深深鼓励了同时期其他的社会心理学家继续对认知主义心理学进行研究发展[4]。

在这里笔者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

海德認为一切事物都是由一个个实体(entity)和联系实体之间的关系(relation)组成,这些实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包括有形的物体或是无形的物体如:思维),关系又包含了情感关系(喜欢或是不喜欢)和归属关系[5]。

海德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著名的三角平衡模型即“P-O-X”三角。

现在用“P”代表一个人即认知主体,他以外的其他人用“O”表示,事件用“X”表示。

处在三角顶点的P总是与另外两个端点O和X有某种关系。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海德平衡理论是由英国哲学家约翰海德提出的一种伦理和哲学理论,它是他对自然叙事性理论的重新诠释,它把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使它们互相补充,以促进人类的行为和思维的发展。

海德说,一切都需要平衡:“人必须在其内在的冲突内部拥有内在的均衡力。

他必须在某种程度上控制自己,把自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保障自己的尊严和自由。

”海德的说法表明,人有必要在两种思维方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即理性(主观性)与客观性(客观性)之间的一种平衡,以便在具体情况下尊重和平衡这两种思维方式。

海德的平衡论也被成为“平衡观”,它指的是一种旨在强调知识和经验的衡量的概念。

这个概念表明,科学与经验相互补充,对于我们回答问题来说,任何一种孤立的知识都是不够的。

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就是“理性化”,经验就是“主观化”,这两者需要彼此补充,才能使人们的行为具有道德感,与此同时也可以保持一定的自由度。

海德的平衡理论表明,它不仅是一种伦理学思想,而且也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如社会心理学和经济学。

在社会心理学中,它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其他人的行为和思维,从而加深人们对社会的理解,而在经济学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市场和政策等复杂因素如何做出最佳选择。

最后,海德的平衡理论也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它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平衡主观与客观、行动与理想之间的关系,正确把握个人的优势与劣势,以便尊重不同的意见、把握人际关系,也使人们能够合理地应对不同的压力,达到一种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平衡。

综上所述,海德平衡理论是一种以平衡为导向的伦理和哲学理论,它提倡在理性和客观之间达到一种平衡,以促进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发展。

它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以及日常生活,帮助人们正确把握优势劣势,以便尊重不同的意见,把握人际关系,达到精神上和行为上的平衡。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经典著作《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提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即海德平衡理论。

这种理论表明,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只有平衡的健全的社会秩序才能实现社会的幸福和繁荣。

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政治体制应该以平衡的社会力量为基础,以实现幸福和和谐为目标。

换句话说,政府应该拥有适当的权力,来保持社会的平衡状态,但又不能过度地把权力集中到一个手上,以防止腐败和自由的剥夺。

海德(Hegel)进一步提出,社会平衡不能依靠
权力来实现,而是需要建立起一种有效的社会经济秩序,从而使人民拥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此外,海德平衡理论也认为政府应该对社会利益产生的行为负责,以保护公民获得正义,政府应设立法律来保护和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并确保公平的司法制度和司法机构,以便考虑公民的不同需求和利益,促进社会和谐和繁荣。

同时,海德的理论也认为,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来改善社会经济条件,加强有效的社会环境,使社会稳定和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例如,政府可以采取改革措施,降低失业率,改善就业前景,使工资上涨;政府还可以采取行动来减少贫困和不公平,进一步促进社会公正和公平。

此外,海德平衡理论同时也提出了自由主义的理念,认为政府应该在改善公共利益的同时,尊重和维护公民的自由权利,政府不应建
立专制和独裁,而应该尊重公民的自由、选择和行动的自主性;此外,政府也应当减轻公民的税收负担,使人民可以有更多的自由裁量权,以贡献社会的发展。

总之,海德平衡理论强调了政治和社会的平衡,政府应当实现社会的繁荣与和谐,进而实现政治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人民的自由权利,才能确保社会和谐幸福。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源自伟大的心理学家路易斯海德,他把人生比作一个紧紧攀援的绳子,要想在人生路上前行,就必须要做到平衡。

海德视野中,人生就像攀岩一样,只有绳子平衡,绳子不断向前,才能到达高处。

海德平衡理论认为,人生中每一个决定都是影响未来的,无论它有多少的影响,我们都应该牢记,我们的未来关键在于每一个现在的决定,每一个现在的行动。

海德认为,只有懂得舍有才能得有,舍一份,就要获取一份新的东西,就像攀岩一样,要想不断前进,就要多做交换,舍弃不合适的,抓住有利的。

也就是说,人的财富不仅仅来源于财产,更来源于他能够作出的决定,所以,我们应该仔细考虑,每一个决定都是有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所以,我们要在做出决定前考虑,考虑千万次,要做出最有利的选择,我们应该学会利用每一次机会来换取最大的收获,最大化我们的收入。

海德还注重自身行为和自我调节,他认为,克服困难的重要方法就在于调节自己,积极的自我调节可以帮助我们积累宝贵的经验,让我们更好地应对变数,在不断经历,进步中我们才能不断攀升,找到正确的位置,形成自我比较和调节。

最后,海德还认为,不断努力才能到达高处,人生的奋斗是一个漫长的路途,每一个新的路途都是一次新的挑战,不断的在挑战和发
现中前行,逐渐的我们会多收获,收获新的精彩人生。

总而言之,我们应该把握好每一个时刻,让人生每一天都是前进的动力,每个选择也是新的机会,努力的往前走,一步一个脚印,就可以让我们更加看清前方灿烂的未来。

人生,就是这样之间的分离,就是这样的交替着,但海德平衡理论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前行在路上,就可以持续的得到更多的收获,更多的机会,来让每一天都变得更有意义。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的平衡理论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简介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 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用处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
当代心理学家艾伦海德(AllanHat)在他的《态度平衡理论》中提出了有关人类行为的一种基础理论。

该理论的概念强调,当一个人面对一个挑战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来定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式。

海德认为,较正面的态度和态度比负面态度更具激励和治疗价值。

此外,他认为负面态度可能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和抑郁。

海德认为,以一种谨慎和适度的方式接受挑战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并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种关于态度平衡的方法。

他认为,一个人的态度是由自身的经历和倾向定义的,并表明这些经历和倾向有助于构建一个人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又有助于形成一个健康的行为模式。

只要把这些经历和倾向弥补,就可以使一个人在情绪上变得平衡,从而更容易接受挑战。

在研究中,海德发现自己有许多不同的经历和倾向,这些经历和倾向有助于定义一个人的态度,也有助于形成一种更健康的行为模式。

之后,他发展出了一整套理论,其中涉及了自我概念,自我解释,自我安慰和学习的行为。

海德提出,综合这些经历和倾向形成的态度能够有效地帮助一个人把挑战成功地转化为最终的行动,从而得到满足。

虽然许多研究人员对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持有不同的观点,但他们都同意,一个人的态度可以影响他们对挑战的反应,以及他们面对挑战时采取的行动。

此外,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拥有良好的态度时,他们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挑战,而且更有可能取得成功。

总之,海德的态度平衡理论表明,态度对一个人面对挑战时的反
应非常重要。

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态度,从而更容易乐观地把挑战成功地转化为行动。

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

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

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归因可分为两类:一是情境归因;二是个性倾向归因。

情境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为外部力量,如环境条件、社会舆论、企业的设备、工作任务、天气的变化等。

个人倾向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自身特点,如能力、兴趣、性格、努力程度等。

在管理工作中当员工完成任务受挫折时,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归因倾向,才能帮助职工正确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和顺利进行归因,是职工胜不骄、败不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发奋努力。

例如,甲队总是负于乙队,而甲队总是胜丙队,乙队一般情况下总是战胜丙队,则甲队水平是中等。

一定的行为结果总是同一定水平的技能相随而生,即技能与胜负共变。

他发现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海德的另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认为平衡的认知引起一种令人愉悦的满意状态;若认知不平衡则有向认知平衡转化的趋势。

他强调认知结构中评价因素与情感因素一致性在维持认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要素有:认知者P(Person),与认知者相对应的个体O(Other Person),认知对象X(attitude object)。

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P与O之间的感情关系,包括肯定(正,positive relationship)关系和否定(负,negativerelationship)关系,如喜欢和不喜欢;P与X,O与X之间人或物的所属、所有等单位关系,也包括肯定(正)关系和否定(负)关系,如接近和分离等。

3 个要素2 种关系构成认知者P 的认知系统。

海德假定了8种认知状态,其中有4种均衡状态和4种不均衡状态。

海德8 种认知状态图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都是肯定(正)关系,如P与O之间是肯定关系;P承认X,O也承认X,P的认知系统是均衡的。

传播学中均衡理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中均衡理论名词解释

传播学中均衡理论名词解释
均衡理论名词解释:
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的认知理论。

1985年由海德正式提出的认知均衡理论实际形成于40年代中期,目前被誉为古典认知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是心理均衡状态。

即人们在生活中都不希望有认知失调的心理状态,而是都希望自己的单位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协调的、均衡的。

实质上就是指一个人所有的单位关系和感情关系是和谐一致的共存状态。

据此他提出了有名的P-O-X海德均衡模型,其中P-O之间称感情关系,P-X和0-X之间称单位关系。

该模型描述了个人(P)、他人(O)和对象(X)三者之间的四种均衡与四种不均衡状态。

如果认知不均衡就会带来心理紧张和不愉快,并力图恢复认知均衡。

恢复的方法是改善P-O之间的感情关系或改善P-X之间的单位关系。

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的研究修正和完善了海德模型。

1965年正式提出纽科姆模型。

为了研究的方便,有些学者将其修改表述为A-B-X模型,他认为如果认知不均衡,在A、B之间,不必认定谁是认知体系中的主体,通过无论是对认知体系A或B的调整均可恢复均衡。

由于纽科姆模型把人际关系、人际距离、信息传递均纳入了认知系统,把认识主体扩大到群体,这是对海德模型的重要突破,故纽科姆的均衡理论更受到认知心理学界的重视。

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

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

海德的归因理论以及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归因理论最初是由F.海德(F.Heider,1958)在《人际关系心理》中提出来的,因此,海德是归因理论的创始人。

归因可分为两类:一是情境归因;二是个性倾向归因。

情境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为外部力量,如环境条件、社会舆论、企业的设备、工作任务、天气的变化等。

个人倾向归因,是把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自身特点,如能力、兴趣、性格、努力程度等。

在管理工作中当员工完成任务受挫折时,管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归因倾向,才能帮助职工正确自己总结经验教训和顺利进行归因,是职工胜不骄、败不馁,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发奋努力。

例如,甲队总是负于乙队,而甲队总是胜丙队,乙队一般情况下总是战胜丙队,则甲队水平是中等。

一定的行为结果总是同一定水平的技能相随而生,即技能与胜负共变。

他发现人们常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把别人的成功归因为外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为外部因素,把别人的失败归因为内部因素。

海德的另一主要贡献是提出了认知平衡的P-O-X 模型,认为平衡的认知引起一种令人愉悦的满意状态;若认知不平衡则有向认知平衡转化的趋势。

他强调认知结构中评价因素与情感因素一致性在维持认知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

基本要素有:认知者P(Person),与认知者相对应的个体O(Other Person),认知对象X(attitude object)。

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有两种:P与O之间的感情关系,包括肯定(正,positive relationship)关系和否定(负,negativerelationship)关系,如喜欢和不喜欢;P与X,O与X之间人或物的所属、所有等单位关系,也包括肯定(正)关系和否定(负)关系,如接近和分离等。

3 个要素2 种关系构成认知者P 的认知系统。

海德假定了8种认知状态,其中有4种均衡状态和4种不均衡状态。

海德8 种认知状态图3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都是肯定(正)关系,如P与O之间是肯定关系;P承认X,O也承认X,P的认知系统是均衡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德的平衡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了改变态度的“平衡理论”,又被称为“P-O-X理论”,P与O各代表一个人,X是第三者或态度对象。

平衡理论假定P-O-X之间的平衡状态是稳定的,排斥外界的影响,不平衡状态是不稳定的,并会使个人产生心理上的紧张。

这种紧张消除仅当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恢复平衡状态时才竟其功。

综合言之,海德尔的平衡理论考虑的是一个人会在自己的认知架构内,组合彼此间对人和对物的态度。

申言之,海德尔所感兴趣的一致性是在人对他们与其它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看法。

海德的平衡理论
简介
海德的平衡理论(Heider's Balance Theory),原则上与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即海德十分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示例
例如:P为学生,X为爵士音乐,0为P所尊敬的师长。

如果P喜欢爵士音乐,听到0赞美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皆为正号,P的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

如果P 喜欢爵士音乐,又听到O批判爵士音乐,P—0—X模式中,三者的关系二正一负,这时P 的认知体系呈现不平衡状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体系发生变化。

用处
平衡理论的用处在于使人们可以用“最小努力原则”来预计不平衡所产生的效应,使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关系以恢复平衡结构。

在一定的情境中,它能以简练的语言来描述认知的平衡概念,使它成为解释态度改变的重要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的主要内容
海德认为,人类普遍地有一种平衡、和谐的需要。

一旦人们在认识上有了不平衡和不和谐性,就会在心理上产生紧张的焦虑,从而促使他们的认知结构向平衡和和谐的方向转化。

显然,人们喜欢完美的平衡关系,而不喜欢不平衡的关系。

平衡理论涉及到一个认知对象与二个态度对象之间的三角形关系。

例如,用符号P来表示认知的主体,用符号O与X表示二个态度对象。

O与X称为处于一个单元中的二个对象。

认知主体P对构成一体的两对象O与X的评价是带有情绪性的,喜恶、赞成与反对。

通常,认知主体对单元中两对象的态度是趋向一致的,如喜欢某人,则对某人的工作也很赞赏;不喜欢某人,则认为他的朋友也不是好东西。

为此,当认知主体对一个单元内两对象看法一致时,其认知体系呈现平衡状态;当对两对象有相反看法时,就产生不平衡状态。

例如,喜欢某人,但对他的工作表现不能赞同。

不平衡的结果会引起内心的不愉快和紧张。

消除不平衡状态的办法将是,赞同他的工作表现,或不再喜欢此人,这就产生了态度转变的问题。

现将上述的P--O--X的关系列成图解形式,以符号“+”表示正的关系,以符号“-”表示负
的关系,那么,共有8种工,其中4种是平衡的结构,4种是不平衡的结构,如图(P-O-X 关系形式):
判断三角关系是平衡的,还是不平衡的,其根据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不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负。

现举例说明这种三角关系。

今有认知主体P(女青年),态度对象为O(男青年,为P 的男朋友),X(男青年O自愿当清洁工)。

对此,可能存在三种情况:
·P对O与X皆持赞成态度,这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与X皆持不赞成态度,这也是一种平衡状态;
·P对O持赞成态度,对X持不赞成态度,这就造成了不平衡状态。

在第三种情况下,P要达到平衡的解决办法为:
·P改变对O的看法,认为O很老实,肯干;
·P改变对X的看法,认为X(清洁工)也是工作的需要;
·P劝说O,不要去做清洁工。

由上可见,不平衡状态会导致认知结构中的各种变化,所以,态度可以凭借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而形成和改变。

海德的平衡理论缺点
海德平衡理论的缺点是过于简单,只表示出关系的方向,却没有说明这种关系的程度。

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P.Tannenbaum)于1955年在扩展的海德的平衡理论中,提出了一致性理论,这种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既注意了态度的方向,也注意了不同方向态度的强度。

以一致性理论为基础的预测比那些平衡理论作出的预测更加数量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