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6-音乐表演现状评述 扬州大学 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研真题
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以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2019年21期高教研究高教学刊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以扬州大学音乐学院为例刘定,张梓晗,杨瑜琦(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江苏扬州225009)一、音乐类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相关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地区限制、就业观的局限性及相关工作的特殊性,具体有以下几点:(一)地区选择差异化大音乐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就业地区相对集中,就业面窄,就业工作类别相对单一。
近年来,社会上的多数岗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发展地区间的不均衡性加上音乐类专业的特殊性,引发了音乐类毕业生就业出现困难的现象:就业地区集中但岗位不足,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竞争压力相对较大,部分学生通过考编加入教师行列外,音乐类专业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进入私人琴行或培训机构等工作。
目前值得可喜的是国家对中小学音乐教育越来越重视,相对偏远的乡镇对音乐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正在逐渐增加,但同语、数、外等传统学科专业相比可供音乐类毕业生选择的岗位相对稀缺。
(二)专业特殊性强从就业方向来看,音乐类专业的学生就业受到很大的专业特殊性制约。
音乐类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了更容易寻找专业对口的工作,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求学深造,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部分音乐类毕业生会选择考编,成为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小学音乐教师对学生的声乐及钢琴等专业要求相对较高,而音乐类专业则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专业特殊性强,所以要求音乐类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所学门类相对宽泛,以期适应社会工作需求。
音乐类专业学生整体文化水平偏低,往往在文化学习方面相对薄弱,对学科专业认知往往还停留在重技能轻理论上,因此在大学期间,作为音乐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扎实理论基础,提高文化水平。
(三)提高认知,树立正确择业观音乐类专业大学生往往家庭经济情况相对较好,有相关专业技能,但对社会的了解不够全面,对自身的期望值过高,导致部分学生毕业择业标准过高,不切合实际。
新版扬州大学广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新版扬州⼤学⼴播电视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群之中,跟⼤多数的⼈⼀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已,虽然考上了⼀个不错的⼤学,但,我的⼈⽣⽬标⼀直以来都⽐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步了解之后,我忽⽽发现,⾃⼰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粟,⽽我⾃⾝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来把握。
认识到个体的渺⼩之后,忽然有了争夺⾃⼰命运主导权的想法。
所以⾛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条。
不过我认为这是⼀条⽐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得到了⾃⼰⼼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
⾃此之后也算是有了⾃⼰的⽅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这⼀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个懒惰、闲散的⼈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
这期间我甚⾄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怎样呢,还不是⼀样活着。
可是最终,我内⼼对于⾃⾝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
我庆幸⾃⼰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年来的⼼酸泪⽔供⼤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法,复习资料,⾯试经验等等。
所以篇幅会⽐较长,还望⼤家耐⼼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扬州⼤学⼴播电视的初试科⽬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3)⽇语或(204)英语⼆(615)艺术基础理论(856)影视艺术基础参考书⽬为:(1)《艺术学概论》(第三版)彭吉象著,北京⼤学出版社,2006年;(2)《艺术发展史》(英)贡布⾥希著,天津⼈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3)《摄影艺术导论(修订版)》范⽂霈著,社会科学⽂献出版社,2011年出版;(4)《电视编导》魏珑著,浙江⼤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