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下面小编跟大家分享甘肃导游词,以供参考!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张掖七彩丹霞景区来观赏旅游。
景区地处祁连山北麓,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千米,是中国丹霞地貌发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彩色丹霞和窗棂状宫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科考和旅游观赏价值。
20_年11月,由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当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
各位朋友,张掖丹霞地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
景观区主要包括冰沟丹霞风景区和七彩丹霞风景区,两景区间隔约12千米。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分布面积约536平方千米,其中七彩丹霞景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冰沟丹霞景区面积约300平方千米。
冰沟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张掖市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地段;七彩丹霞景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
中国丹霞地貌总数达790处,集中分布在东南部、西南部以及西北部干旱区的26个省区。
其中,张掖丹霞地貌面积达536平方千米以上,是我国干旱地区最典型和面积最大的丹霞地貌景观。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钱雁秋的电视连续剧《神探狄仁杰(第三部)》等影片均把该景区作为外景拍摄地。
各位朋友,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观区位于方圆100平方千米的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白银乡为中心,海拔高度在20_米至3800米,东西长约40千米,南北宽约5~10千米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
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
张掖丹霞地貌主要有两块带状分布区,一块东起金塔寺、马蹄寺一带,向西延伸至红山村,集中分布点为金塔、马蹄、红山湾、白银、大河、红山村;另一块东起红四湖一带,向西延伸至高台合黎,集中分布点为红四湖、红圈子、板桥、合黎,最为独特的是红山湾、白银一带和红圈子一带。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大全甘肃自古以来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那里不乏很多好看好玩的地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1兰州城隍庙又名纪信庙,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
其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张掖路步行街中段。
城隍是汉族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祇,多由有功于地方民众的名臣英雄充当,是汉族民间和道教信奉守护城池之神。
兰州城隍庙在兰州市张掖路。
建于宋代,有殿3楹,祀奉汉将军纪信,又名纪信庙。
明代重修后改易现名。
清乾隆年间(1736—1795)毁于大火,后重修。
坐北向南,占地120_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
大门3间,为忠烈侯坊,二门为硬山顶式环廊戏楼,北有卷棚歇山顶式享殿,后为重檐歇山顶式正殿,左右有厢房、钟鼓楼等。
回廊下原有壁画,现已不存。
1956年辟作兰州市第一工人俱乐部。
美丽甘肃景点导游词2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旧名镇远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
它建于公元一九○七年(清光绪三十三年)。
工程由德国商人承建,共花了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
桥两端分别筑有两座大石坊,上刻“三边利济”和“九曲安澜”。
桥有四墩,下用水泥铁柱,上用石块。
弧形钢架拱梁,是后来进行加固工程时增建的。
1920_年,铁桥受战火影响,中断了11个昼,后经补修而复通。
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桥名沿用至今。
兰州中山桥俗称“中山铁桥”、“黄河铁桥”,位于兰州滨河路中段北侧,白塔山下、金城关前,建于公元1920_年(清光绪33年),是兰州历史最悠久的古桥,也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
中山铁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的铁桥,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
清光绪33年(1920_年),清政府在兰州道彭英甲建议和甘肃总督升允的赞助下,动用国库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由德商泰来洋行喀佑斯承建,美国人满宝本、德国人德罗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相关推荐美好的印象。
庆阳北石窟寺与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一样,属甘肃早期的一座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其风格与山西云冈石窟和河南龙门石窟相近,在中国佛教石代佛教圣地,全面体现了古代陇东佛教活动的兴衰与发展。
也是古丝绸之路东段上的一颗艺术明珠。
陇东,为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周先祖曾在董志塬一带开创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
北石窟寺位于董志塬的西侧,东北距庆阳地区行署所在地西峰市25公里。
这里古属雍州,秦属北地郡,西汉至晋代为安定郡,北魏时归泾州,唐代为宁州,五代、宋时属原州彭阳县,元代为镇原州,明清属镇原县。
其地东抵陕西榆林,西通黑水,南接泾渭,北达贺兰,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北达宁夏、内蒙、西抵河西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冲。
北魏以来,随着佛教的兴盛和开窟造像的风靡,这里又成了萧关古道上的一大佛教胜地。
据史料记载,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
""康生久为,及临州尹,多所杀戮,而乃信向佛道,数舍其居宅以立寺塔,凡历四州皆有建置。
"奚康生在泾州平定了沙门刘慧汪叛乱后,为了安定民心,巩固北魏王朝的统治政权,于宣武帝永平二年,大耗民财,"命匠呈奇,竞工开剖,积节移年,营构乃就"创建了北石窟寺和泾川的南石窟寺。
无论奚康生当初开窟建寺的动机如何,足见当时佛事活动之兴盛,而陇东的劳动人民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才智,在粗犷的黄土高坡上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为精美的艺术瑰宝。
北石窟寺自北魏开窟建寺后,历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不断增修扩建,形成了这样一处规模宏大的石窟群。
宋、清碑文记载,古代寺院、殿宇轩昂、龛像俨然,丹素炫彩、金玉垂辉、佛光普照、僧众云集、阁楼峻丽、蔚为壮观。
岁月悠悠,斗转星移、清末兵燹。
战乱烽起、寺院建筑,付之一炬。
僧众遭戮,佛事废弃。
新中国成立,1959年甘肃文物工作队在陇东进行文物普查,重新发现了北石窟寺,1963年成立文管所,对这一佛教文化古迹开始清理保护。
甘肃景点导游词(6篇)
甘肃景点导游词(6篇)甘肃景点导游词(精选6篇)甘肃景点导游词篇1各位朋友:你们好。
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玉门关址。
我在这里,就玉门关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
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
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
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
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
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
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
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城关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
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
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
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
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
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
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0_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
同年,汉分河西为武威、酒泉两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20_年),又增设张掖、敦煌两郡,同时建玉门关和阳关。
从此,玉门关和阳关就成为西汉王朝设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关隘。
西归汉以后,内地通往西域及欧洲诸国的通路打开了,中国特有的丝绸源源不断运往西方,西方的音乐、宗教以及葡萄、石榴、核桃,苜蓿等也从此传入中国。
甘肃旅游导游词参考必备(通用5篇)
甘肃旅游导游词参考必备(通用5篇)甘肃旅游参考必备篇1各位旅客:大家好!欢迎各位来到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观光旅游!鸣沙山和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它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燧,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等多姿多采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
其中鸣沙山月牙泉古往今来就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
先说鸣沙山。
鸣沙山处于腾格里沙漠的边缘,距城南五公里,因沙动成响而得名。
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
它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止睡佛山下的党河水库,绵延40多公里,南北广布20多公里,最高处海拔1715米,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沙垄相衔,盘桓回环。
沙随足落,经宿复初。
游人非常喜欢登鸣沙山。
但要登上山顶,可真不容易,虽无攀华山之惊险,但与登泰山一样艰难!绵绵细沙,进一步,退半步,似平行而无进,只好手脚并用往上爬。
登上山顶,。
极目远眺,在灿烂阳光的照耀下,那一道道沙峰犹如大海中的金色波浪,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细看那山坡上的沙浪如轻波荡漾的涟漪,时而湍急,时而潺缓,时而萦回涡旋,明暗相见,层次分明,真是迭宕有致,妙趣横生。
还有那沙山下的一泓清泉,像一个妙龄少女,温存地依偎在情人的怀抱中。
至此,你会觉得天地豁然开朗,心胸顿时开阔,童心不由萌发!下山最为有趣,顺坡而下,只觉两肋生风,一跳十步,驾空驭虚,仿佛有羽化成仙飘飘然的感觉。
当人多结伴下滑,推动流沙疾速下跌,只见沙浪滚滚,犹如山洪奔泻。
此时就会听到咚咚咚的响声,似敲锣打鼓,又像笙笛吹奏,令人动魄惊心而又玩味无穷。
而这就是史书记载的敦煌八景中的“沙岭晴鸣”了。
鸣沙山是怎样形成的?为啥发出锣鼓声?这是敦煌自然景观中的又一个谜。
相传很久以前,鸣沙山是苍郁茂盛的青石山。
月牙泉畔神庙多,每逢庙会,都要唱戏敬神。
有一年正月十五闹社火,泉畔社火队云集,锣鼓喧天。
关于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
关于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甘肃的自然风光特别美,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欢迎参考。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1中国大型石窟群之一,"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宗教艺术古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著名风景名胜区之一。
位于甘肃天水县麦积乡南侧,是西秦岭山脉北支小陇山前山区的孤峰,相对高度142米。
峰顶呈圆锥状,红色砂砾岩层略近水平,因岩体形如农村麦垛而得名,为陇原上麦垛式丹霞地貌。
石窟创建于十六国姚秦时期(约384),大兴于北魏太和元年(477)以后,西魏再修崖阁寺宇,北周造七佛阁,隋初建舍利塔,又于七佛阁下雕出高达15米的摩崖大石佛三身,为麦积山最大雕像。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天水一带发生大地震,崖面中部塌毁,分窟群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即五代时所谓东阁和西阁。
唐、五代、宋、元、明、清各代均曾增建重修。
东崖以涅□窟、千佛廊、散花楼、上七佛阁、中七佛阁和牛儿堂等最为重要,规模宏大;西崖共140窟,最重要的三大窟中以万佛堂最大,天堂洞次之,127号窟最小,皆开凿于6世纪。
石窟高峻惊险,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星罗棋布,层层相叠。
有崖阁、摩崖窟、摩崖龛、山楼、走廊及不同类型的窟形与窟龛等,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及建筑结构演变发展的重要依据。
石窟以精美泥塑艺术著称于世,还有少量石刻像和像碑,反映出中国历代雕塑艺术特点。
现存窟龛194个,塑像7800身;壁画1100平方米,仅占原有壁画3/10。
麦积山早为陇右名山,历代著名学者诗人多有赋诗题铭者。
石窟实为雕塑艺术博物馆,为研究中国文化艺术、科学技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953年成立文物保管所。
1955年修成天水市-麦积山直达公路。
1973年以后加固整修,成为全国旅游胜地。
此外,还有可供游览的综合性大型树木园。
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2长城文化遗产“万里长城——嘉峪关”: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
甘肃省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甘肃省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作为一名专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导游人员,时常需要编写导游词,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
那么应当如何写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甘肃省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甘肃省景点导游词介绍5篇1榆林窟又名万佛峡,位于甘肃省瓜州县(原安西县)城南70公里处。
洞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1961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榆林窟是我国著名的石窟之一。
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与莫高窟十分相似,是莫高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历来被国内外学者所重视。
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
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现存有完整壁画的洞窟43个,其中东崖32窟、西崖11窟。
保存着彩塑272身、壁画5650余平方米。
第6窟高约25米的弥勒佛,全身金箔敷就,灿然如新、金碧辉煌,显得极其庄严雄伟。
第11窟的十八罗汉,神态各异,形象逼真。
尤其是塑在南壁西端的哑罗汉,上身前倾,张口瞠目,欲言不能的神情,活灵活现,堪称榆林窟彩塑的代表。
榆林窟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共有250余身,壁画约5000余平方米,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
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
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
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
从唐到元,历代都有佳作,其中第25窟的唐代壁画,更是世所罕见的珍品。
洞窟形制主要有中心佛坛窟、中心塔柱窟、大像窟等三种。
各类窟形均始于唐代,以后成定式沿用。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精选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精选甘肃是个自然风光无数的地方。
下面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甘肃导游词,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甘肃导游词1尊敬的各位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嘉峪关关城讲解员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巍巍雄关耀中华。
这里,曾上演过一幕幕民族征战的历史话剧;这里,流传过一篇篇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奋斗的动人故事。
巍巍雄关耀中华,古老的嘉峪关,就象一位历史老人,六百多年来,离合悲欢的往事,沧海桑田的巨变,映在它古老的青砖上,刻在它厚重的土墙里。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因建在嘉峪关西麓的嘉峪山上而得名,它比"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早建九年。
这里地势险要,南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是连绵起伏的黑山,两山之间,只有30华里,是河西走廊西部最狭窄的地方,被称作"河西第一隘口"。
关西的大草滩,黄草平沙,地域开阔,素为古战场,关东是丝路重镇酒泉,紧靠关东南坡下,有著名的峪泉活水,"九眼泉"冬夏澄清,终年不竭,可供人马饮用,并可灌溉良田。
这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险要的地理位置,是这里建关的主要原因。
早在汉代,就在距关城北七里的石关峡口设有玉石障,依山凭险,设共防守,据史料记载,明代以前,这里一直是"有关无城"。
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河西的军事防御,征虏大将军冯胜收复河西后,在此选址建关,以控制西去的交通要道。
据历史记载,嘉峪关"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关可守也"。
嘉峪关从建关到成为坚固的防御工程,经历了一百六十多年的时间。
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首筑土城,周长220丈,高2丈许,就是现在的内城夯筑部分,当时只是有关无楼。
明弘冶八年(公元148年),肃州兵各道李端澄主持在西罗城嘉峪关正门项修建嘉峪关关楼,也就是说,嘉峪关关楼是关城建成一百多年之后方修建的,史书上记载说:"李端澄构大楼以壮观,望之四达",又过了11年,也就是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八月至次年二月,李端澄又按照先年所建关的样式、规格修建了内城光化楼和柔远楼,同时,还修建了官厅、仓库等附属建筑物。
导游介绍甘肃的导游词通用7篇
导游介绍甘肃的导游词通用7篇导游介绍甘肃的导游词通用精选篇1大自然的伟大奇观坎布拉,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境内。
那里风景如画山水相依。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来这里游玩。
我们从东入口进,坐着观光车上山来到了第一站:灵山圣水观景台。
在这里我大吃一惊,眼前的坎布拉湖又大又美,湖面呈现出翠绿色,峡谷还有巨大的水雾,水雾上方有美丽的七色彩虹。
水雾从哪里来?原来在湖的下方有一座大坝,从大坝出水孔喷涌而出的水流,从高处落下,激起很多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变成了彩虹。
第二站是拉毛岗观景台。
这个观景台是景区的最高处,海拔足足有三千多米,站在这里,仿佛伸手就能摘下一朵白云。
这里还能看见富有藏族文化特点风马旗,眼底的湖面宛如一条玉带,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美丽。
然后,我们又乘车到了第三站。
从这里,我们要沿步道步行下山。
一路上看见了不同形状的石林,它们象形态各异的动物,石林上叠叠的岩层仿佛是打开历史的钥匙,这就是丹霞地貌。
下山的路上,还有很多我从未见过的树木花草,有着浓厚的原始森林气息。
到了坐船的地方,我们看见了当地的小吃:烤土豆。
我吃了一口,哇!太好吃了!它外焦里嫩,吃了一个,还想再要一个。
坐上游艇,向湖对岸驶去,游艇尾部掀起的浪花很大,就像一条大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畅游。
我们走到船顶,张开双臂,就像准备飞向蓝天的小鸟。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不愧是青藏高原的一颗明珠,是我流连忘返,永远向往的地方。
导游介绍甘肃的导游词通用精选篇2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中国最美的湖——青海湖。
如果您来到青海,却不来青海湖走一趟,那可谓是人生之一大遗憾。
我们从西宁出发,一路西行,经过近150公里的路程,我们就会到达美丽的青海湖。
这一路景点众多,依次有湟源峡“茶马互市”故地丹噶尔古城著名的日月山以及神奇的倒淌河等。
青海湖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湖泊。
或许您不禁要问,中国湖泊成千上万,星罗棋布,气象万千,这座大西北的内陆湖,又何以称为中国最美呢?在大家亲自去探究原因之前,先让我来为大家做个铺垫吧。
甘肃导游词5篇大全
甘肃导游词5篇大全甘肃的自然风光特殊美,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我整理的甘肃导游词大全,欢送参考。
甘肃导游词1敬重的各位游客挚友:大家好!很开心能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挚友们相聚在麦积山。
我是本次旅行的导游小潘,盼望我们一行巡游欢乐。
麦积山地处甘肃天水东南约50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
景区总面积215平方公里,包括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四大景区和街亭古镇。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也是著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难度之大,才智之高,这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特别罕见的。
下来,咱们就去看一看吧。
进了景区,大家此时此刻看麦积山像什么呢?对,像一个麦垛。
麦积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高80米,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的塑像7300余尊,壁画13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被誉为我国四大石窟。
假如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闻名于壮美的石刻,而麦积山那么以精致的塑像著名于世。
正如我国雕塑家刘开渠所赞美的:麦积山是“我国历代的一个大雕塑馆。
”大家步入栈道必须留意平安,不要拥挤。
此时此刻大家看到的是凭崖而凿的一组雕刻造像。
中间一座佛,高达15米,左右两尊菩萨侍立,喜笑颜开,迎送来往游客。
这也是麦积山最大的佛像。
此时此刻大家看到的是最壮美的4号窟上七佛阁。
7间佛龛里有42尊菩萨塑像,神态庄重可亲,华美而不俗。
此时此刻大家来到西崖石窟,这里以133号和127号石窟为最大。
133号碑洞,是麦积山最特别的一个洞窟。
洞中不仅有很多泥塑作品,而且有18块石碑,有几块碑面密列贤动千佛小佛像,因此又称“万佛堂”。
其中10号、11号、16号为众碑之精华。
127号窟更为精彩,这座雕像,不要说在麦积山,就是在世界佛教艺术中,都是稀有珍品。
麦积山的主景区我们先欣赏到这里,再次感谢大家对小潘工作的支持!欢送大家再次光临甘肃、光临麦积山!感谢大家!甘肃导游词2万里长城——嘉峪关:“万里长城——嘉峪关”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1101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精选5篇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
精选5篇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甘肃地形呈狭长状,地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四周为群山峻岭所环抱,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下面是WTT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一)各位朋友:你们好。
现在我带大家去参观举世闻名的玉门关址。
我在这里,就玉门关先做一点简单的介绍。
唐代王之涣的《凉州词》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人们对玉门关这座古老而富有神奇传说的关塞的向往。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相传和阗美玉经此输入中原而得名。
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市境内,位于敦煌市西北约90公里处,为汉代西陲两关之一,是丝绸古道西出敦煌进入西域北道和中道的必经关口,自古为中原进入西域之门户。
玉门关名称的来历有一个传说。
相传丝绸之路畅通之后,西域诸国的商队络绎不绝地经此入关。
于阗国的特产“和田玉”也源源不断地经此运往内地。
于阗国王为换回中原王朝的大批丝绸,派了官兵,专门押解运送玉石。
官兵押运了几次后,就出现了怪事--驮运玉石的骆驼一进城就口吐白沫,昏迷不醒。
押运官对此束手无策。
一个拉骆驼老人告诉押运官:“骆驼入关生病,事出有因。
咱们长年途经此地运玉石,从未祭礼关神。
再不祭祀,恐怕下一趟也要生病”。
押运官问:“依你之见,如何才能消病除灾,确保人畜平安呢?”老人说:“用上等玉石,在此池门上镶嵌一圈,这样关楼就有了光彩,关神也就高兴了。
”押运官按老人的建议办了,骆驼灾病果然消除,平安到达了长安。
关城因为城门砌了一圈闪光的玉石从此就称为玉门关。
玉门关的设立,始自西汉武帝时,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
秦汉以来,好战的匈奴对汉民族威胁很大。
汉初,匈奴东败东胡,西逐大月氏,占据河西,并以河西为基地,屡犯汉境。
汉王朝开始曾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希图换取暂时的安宁。
汉武帝时,放弃了和亲政策,对匈奴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击了匈奴右部。
介绍甘肃景点的导游词(6篇)
介绍甘肃景点的导游词(6篇)介绍甘肃景点的导游词(精选6篇)介绍甘肃景点的导游词篇1各位旅客:现在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八达岭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进入即将参观的八达岭景区。
前面的那座山就是军都山,八达岭长城就盘踞在这座山上。
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人民就已经开始修建长城了,那个时候诸侯争霸,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地不被侵犯,所以在各自的边界上纷纷修筑了长城,叫做互防长城。
刚才我们所经过的路,就位于关沟中。
关沟是燕山山脉和军都山山脉的交会处,南起昌平区南口镇,西北到延庆县八达岭长城的池,全长40里。
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高原的咽喉要道。
明代在这里布置了四道防线,分别是南口关,居庸关,上关,八达岭。
在关沟中的叠翠山上,曾有金代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居庸叠翠,可惜现在景观已经不复存在了。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的杰出代表,因为这里四通八达,故成为八达岭。
可能大家会问,为什么要讲长城修筑在这里?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八达岭地区重要的地理位置。
它不仅守卫着明皇陵,而且也是京师的西北大门。
八达岭长城是历史上许多重大事件的见证,例如萧太后巡幸,元太祖入关,慈禧太后西逃等等,八达岭都是毕竟之路。
说到这里,还有一个故事要讲给大家:位于关城东门路旁,有一块巨石,传说在1920_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在西逃的途中经过这里,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回望京城,所以这块石头也就被叫做望京石。
但现在这块石头已经不那么突出了。
有一句话大家一定都知道:不到长城非好汉。
刚才介绍了那么多景观,您一定急切的想来到景区游览一番,不用着急,马上您也要成为好汉了。
好,这里就是著名的八达岭长城远处是壮丽的景色,而往下看就是长城重要的组成部分翁城,他一般都修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
翁城两门之间相距63.9米,西门匾额:北门锁钥,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东门的匾额为:居庸外镇,意思是居庸关外又一重镇。
现在我们向右下放看,在登城口的南侧陈列着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
是崇祯年间制造的。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第一篇:甘肃景点导游词甘肃景点导游词7篇作为一名乐于为游客排忧解难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讲解词。
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甘肃景点导游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甘肃景点导游词1黄河石林生成于距今四百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
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
景区内陡崖凌空,造型千姿百态,峰回路转,景象步移万千。
石柱、石笋一般在80--200米之间。
专家考察评估认定:黄河石林堪称中华自然奇观,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石林景区有八个沟之多,是在地壳强烈的抬升之下,黄河河谷形成深切峡谷,使沟谷不断变宽,局部轻弱层在水及重力作用下迅速下切,沿沟谷两侧形成大量的石峰.石柱,同时又受到风蚀作用的改造,在崖壁上形成了许多如窗棂的构造,在水蚀.风蚀的强烈作用下形成了现在独特的景观。
已开发的饮马沟大峡谷内有雄狮当关、猎鹰回首、大象吸水、千帆竞发、西天取经、月下情侣、屈原问天等众多景点,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黄河石林景区将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农庄等多种资源巧妙组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动静结合,气势磅礴。
该区适宜探险、猎奇、漂流、攀岩、休闲度假以及地质考察并以其雄、险、奇、古、野、幽等特点成为西部影视片、科幻片的外景拍摄基地。
在此拍摄的电视连续剧《天下粮仓》、《西部热土》、《汗血宝马》、《惊天传奇》、《大敦煌》等播出后,更使黄河石林名扬天下。
黄河石林和寿鹿山森林公园、五佛沿寺、永泰龟城构成了景泰旅游骨架,西与天祝小三峡、北与中卫沙坡头等旅游景区相毗邻,形成黄金旅游线路。
甘肃景点导游词2天水玉泉观坐落在天水城北天靖山麓,初称城北寺、崇宁寺、山寺,后因山上有一碧水莹莹、清甜透脑的玉泉,且元代秦州教谕梁公弼建寺时,吟有“卦山寺北郊,名山有玉泉”之佳名而得名,历代为天水市的道教胜地。
导游词甘肃景区(精选8篇)
导游词甘肃景区(精选8篇)导游词甘肃景区篇1麦积山周围风景秀丽,山峦上密布着翠柏苍松,野花茂草。
攀上山顶,极目远望,四面全是郁郁葱葱的青山,只见千山万壑,重峦叠嶂,青松似海,云雾阵阵,远景近物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这图景被称为天水八景之首的“麦积烟雨”。
素有“陇上江南”、“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达七八十米。
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中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它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火车站东南约35公里的秦岭山脉之中。
周围山奇林郁,溪石联映,风景优美,有小江南之称,素有“秦地林泉之冠”之美誉。
麦积山石质皆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势陡然起独峰,最初有许多天然之岩洞。
它的海拔1742米,山顶距地面142米,现存佛教窟龛194个,泥塑石雕、石胎泥塑七千二百余身,壁画一千三百余平方米,全部窟龛开凿在山崖峭壁之上,分布于东、西两崖。
东崖现存54个洞窟,西崖现存140个洞窟。
由于麦积山山体为第三纪沙砾岩,石质结构松散,不易精雕细镂,故以精美的泥塑著称于世,绝大部分泥塑彩妆。
被雕塑家刘开渠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它的开凿年代,大部分学者认为始于后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都有不断地开凿和修缮,现存造像中以北朝造像原作居多。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
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
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
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2]麦积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别具一格的“崖阁”。
甘肃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
甘肃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甘肃景点的导游词范文5篇(一)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今天我将带你们参观敦煌莫高窟。
欢迎大家来这里参观,你们需要注意的是:一、不准刻字,二、不准拍照,三、不准随地乱扔垃圾。
你们看,那就是我们的敦煌莫高窟,它于198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传说它是一位名叫乐尊的僧人建造的,距今已有1652年的历史了。
在公元366年,乐尊东行至此,在一天傍晚,乐尊从三危山望向对面的鸣沙山,看到鸣沙山金光万丈,便觉得这是佛祖给他的暗示,这里是修行的最佳地方。
于是他在这里凿出了第一口洞窟,从此苦心修行。
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莫高窟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座红色九层建筑,是第96窟,里面的弥勒佛像又称“北大像”,佛像高达33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弥勒佛像,也是中国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的第三大佛。
你们看,这些洞窟像不像密密麻麻的蜂巢呢?虽然敦煌莫高窟被称为千佛洞,但其实它只有492个洞。
洞窟中第17窟是著名的藏经洞,它是在1920xx年由一个叫王圆箓的道士发现的。
可是后来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来到了莫高窟,连骗带抢夺走了许多经书,至今还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你们看,这就是那幅有名的壁画——第257窟的《九色鹿》。
关于九色鹿,还有一个传说故事:从前,有一只九色鹿在恒河中救了一个人,九色鹿告诉他说:“你一定不能把我的住址告诉其他人。
”那人答应了,可他不守诺言,还是把九色鹿的住址告诉了国王,国王带了一些人去抓九色鹿,后来从九色鹿那里知道了实情。
那人最终遭到了报应,身上长满了毒疮,痛苦地死去了。
其实九色鹿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前世,这也是莫高窟中著名的本生故事画。
像这样的佛教故事画,莫高窟还有很多很多。
在148窟中,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眼睛微闭,好像进入了梦乡。
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集锦
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集锦甘肃的自然风光很美,那里有很多热门景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精选的甘肃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1欢迎来到素有“陇上小江南”之称的天水。
天水位于甘肃省东南部,东与陕西省接壤,为陇东南门户,总面积1.4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多万。
天水是丝绸之路南线东段陇关道和秦陇南道的交汇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得名于“天河注水”的传说。
是陇东南地区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城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那么来到天水,您不能不去参观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伏羲庙。
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直把自己称作“龙的传人”,并为此自豪。
龙,已成为我们民族的徽标和崇高象征。
要说到龙的来历,不能不追溯到三皇五帝时代,三皇是伏羲、神农、黄帝,伏羲为三皇之首,被人们奉为神话传说中的“人文始祖”。
《史记·三皇本纪》记载:“太庖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
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羲于成纪。
蛇首人身,有圣德。
”那么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关于伏羲的出生有一个非常神奇的传说,相传伏羲的母亲华胥氏有一次在一个叫做雷泽的地方踩到了一个巨大的脚印,20_年后,便生下了伏羲氏,古人以20_年为一纪,伏羲氏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
这是我国最早的感孕神话,说明在中国母系氏族“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会现象。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伏羲庙。
伏羲庙始建于明弘治三年,也就是公元1490年,是典型的明代建筑。
伏羲庙原称太昊宫,俗称人宗庙,整个庙宇坐北向南,现存建筑为两门三进,自南向北有牌坊、庙宇、月台,碑亭,主殿,古柏等。
大家可以看到,伏羲庙大门前有三座牌坊,呈品字形鼎立,给人一种庄严崇高的感觉。
牌坊上的匾依次写的是“继天立极”、“开物成务”、“开天明道”。
那么大家现在站的这个地方便是伏羲庙的前院,走过仪门我们将进入伏羲庙的中院,伏羲庙按照中国古代宫廷建筑形式布局建造,它坐北朝南,占地1.8万多平方米,主体建筑依照南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有戏楼、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和太极殿、钟亭、鼓楼沿轴线东西相对,整个建筑群采用均衡对称的格局,总体布局沿南北中轴线纵向延伸,有主有次,前呼后应,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推荐文章2023年甘肃风光导游词5篇热度:甘肃旅游景点导游词5篇热度:甘肃著名景点导游词5篇集锦热度: 2023年甘肃导游词合集大全热度:甘肃景点导游词范文5篇经典2023 热度:甘肃有很多热门景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精选的甘肃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甘肃景点导游词1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
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席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mi)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
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
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20_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
古人以20_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
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
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
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景点导游词5篇合集大全
甘肃有很多热门景点,不知道大家去过吗?下面是小编精选的甘肃景点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甘肃景点导游词1
大家好!现在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
羲庙。
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摇篮。
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
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
伏羲的传说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席地位。
根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mi)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
因此,我国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
有关伏羲的出生有一段非常美妙而神奇的传说。
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足迹,20_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
古人以20_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
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
相传伏羲的外表奇特,“蛇身人首”。
早在40年代,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实际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
考古发掘证实,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现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文明时期过渡的最杰出
的代表之一。
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导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变化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伏羲创造了书契,取代了结绳记事的方法,后来促成中国文字的产生。
伏羲制定了男婚女嫁的婚姻礼制,确立了文明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基础。
伏羲发明了渔猎生产工具网和罟(Gu),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我国原始渔猎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除此之外,伏羲还用八卦易经的原理治理社会;作历度,定节气,总结了24节气;钻木取货,教民熟食改善先民们的生活质量;尝百药,制九针,创立医学;制琴
瑟,作乐曲,开创了中国最古老的音乐艺术。
他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作出了多方面贡献,不愧为伟大的中华文化英雄。
根据大量的史籍文献和现代考古成果证实,天水是伏羲的诞生地,因此,天水自古以来被称为“羲皇故里”,历来是人们朝圣祭祖的圣地。
明代在天水专立伏羲庙祭祀,成为展示伏羲文化的物质载体。
1992年8月,__视察天水期间,欣然挥毫,题写了“羲皇故里”,充分肯定了天水作为羲皇故里的历史地位。
天水伏羲庙,又称“太昊宫”,当地百姓俗称“人祖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庙内碑刻记载,伏羲庙建于明成化十九年至二十年间(1483-----1484年),明清曾九次重修扩建,终于形成了这样一座整肃宏伟、布局严谨的古代建筑群。
甘肃景点导游词2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
一条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虽然宽不足2米,却有一个很气派的名字“白龙江”,如按藏文意译作“白水河”。
小溪的北岸是郎木寺,南郎木寺图片岸属于四川若尔盖县,属于甘肃的“安多达仓郎木寺”和属于四川的“格尔底寺”就在这里隔“江”相望。
一条小溪分界又联结了两个省份,融合了藏、回两个和平共处的民族;喇嘛寺院、清真寺各据一方地存在着;晒大佛,做礼拜,小溪两边的人们各自用不同的方式传达着对信仰的执著。
传说中的西王母,是中华民族的总先妣。
造人的女娲、巫山神女、巴人的祖母巫蜒等,都是西王母部的支系,西王母部落,都以母虎为图腾,又称黑虎女神。
而郎木在藏语中的原意就是“虎穴仙女”如今郎木寺(虎女寺)所处的四川、甘肃交界地带,自古以来就是川、甘、青各族民众朝拜黑虎女神的圣地。
藏传佛教兴起后,在那里建寺已历千年,但仍被命名为“虎穴仙女寺”——郎木寺。
而且,这地跨两省的大寺内,最受民众尊崇的不是诸天众佛,而是传说中的老祖母郎(藏语虎)木(藏语女性),其原来居住的洞穴,那是圣地中的圣地。
洞外地下涌出的泉水,就是嘉陵江主源之一的白龙江的源头。
甘肃景点导游词3
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部,俗称“陇东”。
东接陕西省,北接陕西和宁夏,西与宁夏相连,南临平凉市和陕西。
辖庆城县、华池县、环县、合水县、正宁县、镇原县、宁县和西峰区,总面积约2.7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4万,有汉、回、蒙、满等20个民族,其中汉族占98%以上,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
全市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东部黄土丘陵区,中南部为
黄土高原沟壑。
庆阳市属内陆性季风气候,冬寒较短,夏少酷暑,秋季多雨。
庆阳—名系沿用古“庆阳府”名称,最早取决于宋代政和年间,后设环庆路,又设“庆阳军”节度,庆阳之名,方见于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