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方法和要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精选5篇)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59acf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e.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精选5篇)第一篇: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要点目的: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促使公共场所卫生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
依据:《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艾滋病防治条例》以及公共场所相关的卫生标准等。
监督对象:1、《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的7类28种公共场所;2、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规定的要监管的公共场所。
监督检查要点:一、监督检查内容:1、卫生许可情况;2、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培训情况;3、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落实情况;4、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情况;5、各种客用卫生用品、消毒品、化妆品等使用情况;6、防蚊、蝇、蟑螂和防鼠等设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方法:1、现场检查公共场所经营单位是否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超范围经营,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是否在有效期内;2、抽查直接为顾客服务从业人员是否持有有效健康检查合格证明、是否经培训合格,抽查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和相关卫生操作规程的掌握情况:⑴、旅店业、咖啡馆、酒吧、茶座、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游泳场(馆)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应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其他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检查合格证明后方可继续上岗工作;⑵、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检查时应查其健康检查合格证明;⑶、从业人员每两年复训一次。
3、查看卫生管理制度,询问相关人员,掌握其制度落实情况,随机抽查从业人员,了解是否按制度执行。
4、使用非一次性茶具、毛巾、床单、拖鞋等公用品的场所,查看茶具消毒设有的专用消毒间,检查其有关公共用品清洗消毒设施及操作情况:⑴、消毒间外应贴有明显标志,内有卫生制度,布局合理,无杂物;⑵、内设2只以上(一洗一清)水池,有明显标记,消毒柜、保洁柜能满足消毒、周转需要;⑶、消毒剂的配备按比例配制,茶具清洗消毒后,存放在保洁柜内;拖鞋的消毒应设有专用容器,消毒液的配备按比例配制(如使用含氯消毒剂应达到1000mg/L的浓度),每4小时更换一次,每次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⑷、毛巾、床单应严格按一客一用一消毒,在洗涤中要有消毒的程序。
卫生监督要点
![卫生监督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fca55b3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b.png)
卫生监督要点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预防疾病、维护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卫生监督的要点。
一、食品卫生监督1、食品场所要求:食品场所的所在地应符合卫生要求,设施设备应符合安全、卫生标准。
温度、湿度、通风等应保持适宜水平,有利于食品的质量安全。
设施设备使用情况应定期检查,如有问题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食品原料控制:食品原料应符合卫生要求,如新鲜、无异味、适宜温度等。
对于食品原料的加工、储存应按照标准进行。
3、食品制作环节需控制:制作食品环节要进行严格控制,如食材清洗、灭菌、烹饪等,要求全部符合标准程序。
此外,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加强管理完善现场卫生控制措施。
4、食品储存要求:食品的储存应保持相对干燥、通风、无异味等基本要求。
并需要按照食品的特性及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决定食品的存储时间,同时注意食品的防腐、防霉、防虫等措施。
1、卫生设施环境:医疗机构的卫生环境应符合卫生安全标准,设施设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医疗卫生环境设备标准,安装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定期保养维护,保证设备安全、管道畅通、功能正常。
2、医疗人员管理要求:医疗机构应严格实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并对所有从业人员开展身体检查。
对医务人员合理分配工作,做好节制加班。
在公立医院中,职业医师资格应做到“证明在任、执业在岗”。
3、医疗废弃物管理:医疗机构的废弃物产生、运输、处理、储存等要按照规定进行。
要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存储,并采取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不得将医疗垃圾放入普通垃圾桶中。
4、医疗安全防范:医疗机构需完善急救、处理突发事件的预案,做到应急处置、稳妥、快速高效。
此外需要排除安全隐患,强化内部安保管理,保护病人的隐私权。
三、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公共场所是人们活动、集会、休闲的场所,所以卫生工作实施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对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需注重以下要点:1、环境卫生: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与人民的健康息息相关。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3a84662959eef8c75ebfb318.png)
附件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为了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艾滋病防治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主管部门)卫生部主管全国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
铁路部门行使管辖范围内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职能。
第三条(卫生行政部门责任)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需要,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和监测专业队伍建设。
第四条(经营者责任)公共场所经营者是公共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当建立健全卫生管理责任制,落实卫生管理制度和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保障公共场所卫生安全。
第五条(分类管理)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分类管理,公共场所分为甲类和乙类。
甲类公共场所为:(一)宾馆、旅店、招待所;(二)公共浴室;(三)游泳场(馆)。
除上述场所外,《条例》第二条规定的其他场所为乙类公共场所。
第二章卫生管理和要求第六条(卫生管理制度)公共场所应当设立卫生管理组织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落实卫生安全保障措施。
第七条(选址、设计、装修)公共场所选址、设计、装修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要求。
公共场所使用的装饰、装修材料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室内整体装饰装修期间不得营业,装修后空气质量经检测合格的方可营业。
公共场所局部装饰装修期间,经采取有效措施,非装饰装修区域室内空气质量合格的,可正常营业。
第八条(一般要求)公共场所应当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室内空气、饮用水、沐浴用水、游泳池水、采光、照明、噪声等卫生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要求。
第九条(场所检测)公共场所应当定期对其场所进行卫生检测并公示。
卫生检测结果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不具备卫生检测能力的,应当委托具备条件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卫生检测。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eee31d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f.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8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做好计划可是让你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喔!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计划1为进一步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水平与效能,预防各类传染病在公共场所传播,消除公共场所卫生隐患,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住宿业卫生规范》、《游泳场所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及市“五城联创”指挥部”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通过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全面掌握各类公共场所和卫生状况,提高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水平与效能,及时消除公共场所卫生隐患,确保公共场所卫生安全,巩固”创卫”、“创文”成果。
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5%以上;从业人员健康证持证率达95%以上;强化住宿场所、游泳场所、沐浴场所(含足浴)、美容美发场所和网吧场所量化分级管理,城区量化分级评定率达100%、各县(市、区)达90%以上。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工作。
以深化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为重点,以住宿业、游泳场所、沐浴场所、美容美发业、网吧等经营性公共场所长效管理为抓手,强化薄弱环节监管,加强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消毒及卫生监督抽检,扩大网吧场所量化分级工作覆盖面。
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提高全市公共场所卫生整体水平。
(一)坚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常态运行,加强卫生许可管理,严把准入质量关。
促进公共场所自身卫生管理,增强卫生监督信息透明度,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全市游泳场所、住宿场所、美容美发、沐浴场所(含足浴)、网吧量化分级率市区达到分级管理率100%,各县(市、区)达90%以上。
城区足浴场所、网吧场所A 级单位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计划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1c05033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1.png)
制定详细的卫生监督检查流程,包括检查项目、检查方法、记录方式
6
按照检查计划,检查人员前往公共场所进行实地检查,对卫生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7
检查人员记录每个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包括存在的问题、整改建议等内容
8
根据检查结果,向公共场所管理者发出整改通知,要求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9
针对已整改的问题,进行跟踪检查,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并符合卫生标准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检查计划
序号
公共场所的卫生所范围,包括餐饮场所、商场、医院、学校、公园
2
设定公共场所卫生检查的周期,可以是每月、季度或半年进行一次检查
3
明确公共场所卫生检查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食品安全、环境卫生、设施设备清洁等方面
4
指定专门的卫生监督检查人员或组织检查小组,负责实地检查公共场所的卫生情况
10
每次检查结束后,制作检查总结报告,包括本次检查情况、存在的问题、整改情况及改进建议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30eb18d2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9.png)
4.竣工验收的卫生监督
竣工验收是“三同时”把关的最后一关,是预防性 卫生监督的最后一个步骤。 竣工验收的重点: ?卫生防护设施的试用情况和效果; ?给排水和二次供水设施的情况; ?通风、采暖、空调、新风系统的效果; ?各功能间的建设与配置情况; ?地面、墙面、顶棚装修和使用的装饰材料是否符
工作岗 位; ⒊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合格率在80%以上。 4、公共场所申报单位具有基本的卫生设施和卫生设备,配
备合理, 运转正常。 5、有卫生管理机构或卫生管理组织,配备有专职或兼职的
卫生管理 人员,具有履行自身管理能力。
㈡《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规定
⒈“卫生许可证”由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签 发,
⒍“卫生许可证”应字迹清楚。单位名称要写全称。
“卫生许可证”应悬挂在明显处,以便监督检查。 “卫生许可证”不得涂改、转让、倒卖、伪造。 ⒎申请开业的公共场所经营单位经卫生监督机构审
查 监测后确定不符合卫生要求者,应采取改善措施, 达到卫生要求后发给“卫生许可证”。 ⒏遗失“卫生许可证”者应及时到发证机关报失补
5.监督指导
监督指导是卫生监督人员对公共场所经营单 位不符合卫生法规和卫生标准的行为和问题所给 予的督促、告戒和帮助。 对于一般的卫生问题和技术性问题,可给 予口头帮助和卫生技术指导;对于不符合卫生法 规和卫生标准的卫生问题,应用文字的形式予以 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坚持不改或具有严重 违法行为看,应予以行政处罚。
由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发放管理。 ⒉对经营多种公共场所的单位只发放1个
“卫 生许可证”,并注明其兼营项目。
⒊“卫生许可证”发放程序:
⑴申领“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到所属卫生监督机构领取 并填写“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申请书”,经主管部门 审核后送卫生防疫机构。 ⑵卫生监督机构委派卫生监督员按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 审查和监测,对符合要求的发给由卫生行政部门签发 的“卫生许可证”。对审查、监测的资料应存档备查。 ⒋新建、扩建、改建公共场所或变更营业项目的应按上 述程序申领“卫生许可证”。 ⒌“卫生许可证”每两年复核1次。复核时,经营单位 应填写复核登记表,经审查、监测合格的在复核登记 表上加盖“审核章”。逾期3个月未加盖“审核章” 者,原“卫生许可证”自行失效。
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
![公共场所经常性卫生监督](https://img.taocdn.com/s3/m/d21a1b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a.png)
(2)问询调查
经营单位旳基本信息情况;卫生 管理和卫生制度旳执行情况;从业人员 有关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3)卫生监测
卫生监测是经过科学仪器和检测措施作 出对公共场合卫生学指标进行定量旳科学测 定。卫生检测旳项目、地点、频次均须执行 有关旳卫生原则和检测检验规范。卫生监测 应严密组织和准备,以确保取得数据旳精确 性。
四、公共场合违法行为旳查处
列入处分旳14种违法行为
(1)未依法取得公共场合卫生许可证私自营业。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予以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下列罚款。 “私自营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分旳”;“私自营业
时间在三个月以上旳”;“以涂改、转让、倒卖、伪造旳 卫生许可证私自营业旳”,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下列。
(3)未按照要求对顾客用பைடு நூலகம்用具进行清洗、 消毒、保洁,或者反复使用一次性用具用具旳。
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 期改正,予以警告,并可处以二千元下列罚款; 逾期不改正,造成公共场合卫生质量不符合卫生 原则和要求旳,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下列罚款; 情节严重旳,能够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
(二)卫生管理档案
1、卫生管理部门、人员设置情况及卫生管理制 度;
2、空气、微小气候(湿度、温度、风速)、水 质、采光、照明、噪声旳检测情况;
3、卫生设施旳使用、维护、检验情况;(清洗 消毒、三防、保暖通风、水循环等)
5、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旳清洗、消毒情况; 6、安排从业人员健康检验情况和培训考核情况 7、公共卫生用具(洗发水、沐浴露、口杯、美容护肤品等 )进货索证管理情况; 8、公共场合危害健康事故应急预案或者方案; 9、卫生监督意见书等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出具旳卫生法律文 书。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范本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af3d9e88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3.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范本一、工作背景和目标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我们的工作目标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公共场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包括餐饮、酒店、娱乐场所等,针对不同领域的特点,我们制定了相应的监督指标和标准,督促相关场所落实卫生管理措施,确保公众的健康。
二、工作内容和方法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内容:1. 监督检查:定期对各类公共场所进行卫生监督检查,包括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人员健康情况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 收集信息: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通过获取公众投诉、监督检查结果等途径,及时了解问题和隐患。
3. 现场指导:对发现的问题,通过现场指导和培训,帮助相关场所提高卫生管理水平,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 处理投诉:对公众投诉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并及时处理,保护公众利益。
5. 宣传教育: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在工作方法上,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监督系统:完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责任,确保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加强部门协作: 与相关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提高监督工作的效能。
3. 科技手段支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督工作的效率,例如:建立线上监督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反馈。
4. 强化队伍建设:加强对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工作水平和能力。
三、取得的成绩和问题分析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绩:1. 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督标准和指标,为监督工作提供了依据。
2. 建立了信息反馈和投诉处理机制,加强了与公众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3. 通过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发现和纠正了大量的卫生隐患,保障了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然而,在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1. 人力资源不足,无法做到对所有公共场所全面监督,需要加强人员招聘和培训。
2. 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公共场所,监督标准和指标尚未完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规范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3508343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1.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规范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公共场所卫生问题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不同于家庭生活中的卫生标准,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要求更加严格,因为涉及到大量人群使用。
为了保障公共场所的卫生质量,各级政府都出台了相关的卫生监督规范,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卫生监督规范。
1、食品安全规范食品安全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食品安全法》,公共场所提供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规定的卫生标准,保证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变质。
此外,公共场所还需在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加强监管,确保食品质量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场所提供的食品应配备必要的食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如食品保温器、储藏柜、消毒设备等,保证食品的卫生质量。
2、水质卫生规范饮用水质的安全是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之一。
根据《卫生标准》,公共场所的饮用水必须符合水质卫生标准,遵守水源、水生产、输配水、用水等各个环节的卫生规定。
公共场所应制定饮用水监测计划和排查措施,确保饮用水的卫生质量,并且配备必要的饮用水处理设施、器具及器材,如净水器、滤水器、消毒设备等。
饮用水的处理、储存、供水等过程中也需加强卫生管理和监督。
3、空气质量规范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卫生监督也非常重要,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加需要加强空气质量监管。
根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公共场所的空气质量不应超标,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质(如甲醛、苯、二氧化碳等)不得超标,室内空气质量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确保人群的身体健康。
公共场所应制定空气质量监测计划和整改措施,及时对空气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如推广空气净化器等相关设施。
4、清洁卫生规范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也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
公共场所应制定清洁卫生工作计划和制度,制定规范的清洁卫生作业程序。
公共场所的清洁人员要进行专项培训,掌握专业的清洁技能和卫生知识。
清洁区域的分类和标准化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公共场所应根据对应区域的特性和功能制定不同的清洁规范和清洁频次,确保清洁卫生工作顺畅进行。
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
![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4f645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0.png)
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简介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是为了确保公共场所的卫生和健康安全而设立的一套规范和监管机制。
它涵盖了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清洁管理、疫情防控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目标1. 提高公共空间的卫生状况,创造干净、整洁、卫生的环境。
2. 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3. 加强公共场所的卫生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形象。
重点措施1. 建立健全卫生监督机构:设立专门的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2. 制定卫生标准和规范:制定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包括清洁消毒、垃圾处理、卫生设施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3. 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加大对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和执法力度,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整改。
4. 提供卫生教育和培训:开展公共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卫生素养。
5. 加强信息公开和舆情监测:及时公开公共场所的卫生信息,对舆情进行监测和应对,提高透明度和公信力。
监督与评估1. 定期检查和评估:卫生监督机构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建立投诉举报渠道:设立投诉举报渠道,接收公众投诉和举报,并及时处理和回应。
3. 进行满意度调查:定期进行公众满意度调查,了解公众对公共场所卫生状况和管理的评价和需求。
协作与合作1. 政府与社区合作:政府与社区共同合作,共同参与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公众参与和监督。
2. 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共同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的卫生管理和提升。
结论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提升公共场所的服务质量和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强监督和管理,营造干净、整洁、卫生的公共环境,我们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体验。
同时,需要政府、社区、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公共空间卫生监督制度的落实和完善。
公共卫生监督实施方案
![公共卫生监督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f5750e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1.png)
公共卫生监督实施方案公共卫生监督是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防控传染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为了更好地实施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效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建立健全监督体系。
1. 健全监督机构,各级政府应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督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监督工作有序进行。
2. 完善监督制度,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督制度,规范监督行为,保障监督权利,加强监督执法。
二、加强监督力量。
1. 培训监督人员,加强对公共卫生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监督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监督能力。
2. 拓展监督渠道,积极开展社会监督,鼓励公众参与监督,增加监督力量。
三、加强监督手段。
1. 利用信息化技术,建立公共卫生监督信息平台,实现监督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监督效率。
2. 强化监督措施,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依法惩处违法行为,维护公共卫生秩序。
四、加强监督内容。
1. 健全监督项目,完善公共卫生监督项目,确保监督内容全面覆盖,不留死角。
2. 加强重点监督,重点加强对食品安全、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监督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
五、加强监督效果评估。
1.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督效果评估机制,定期对监督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2. 加强监督结果公开,加强对监督结果的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推动监督工作不断完善。
六、强化监督责任。
1. 健全监督责任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监督责任制,明确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的监督责任,确保监督工作有人可依、有责可究。
2. 加强监督督导,加强对监督工作的督导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确保监督工作有效开展。
七、加强国际合作。
1. 拓展国际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我国公共卫生监督水平。
2.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公共卫生监督合作,共同应对全球公共卫生挑战。
综上所述,公共卫生监督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加强公共卫生监督工作,提高监督效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监督学习培训总结_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
![卫生监督学习培训总结_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76ea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e7.png)
卫生监督学习培训总结_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总结卫生监督是保障公众健康的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更为重要。
在此次卫生监督学习培训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以下是我对学习内容的总结与思考。
一、学习内容总结1.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法律法规:了解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及文件,对卫生监督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法律依据。
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原则:了解监督工作的原则,如以人为本、以预防为主、协调一致、分工协作、实事求是等,为后续的监督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3.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方法:了解卫生监督的方法,包括常规监督、专项监督、监测评价、投诉举报等,为卫生监督提供科学、系统的方法。
4.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认识到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如餐饮、住宿、医疗、农贸市场、娱乐场所、公共场所等,要重点关注并严格监督。
5.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案例分析:了解典型的卫生监督案例、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卫生监督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思考与实践2.科学监督方法: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科学、系统的监督方法,并将其与其他卫生监督员分享。
3.分工协作:通过与其他相关职能部门紧密合作、分工协作,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加强学习培训:卫生监督工作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技能。
应该不断学习、参加培训,保持工作的鲜活性和前进性。
5.公众宣传教育:卫生监督工作不单是监督行为,也是一种宣传教育。
应该通过向公众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卫生素质,增强公众自我保健能力。
三、结论通过此次卫生监督学习培训,我深入了解了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要性、意义、原则、方法及技能等方面,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不断加强学习,提高监督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保障公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方法和要点.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方法和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52699f27580216fc710afd03.png)
(一)选址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 公共场所的选址十分重要,一旦选择不当, 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带来一系 列的卫生问题。但公共场所选址的预防性卫 生监督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往往出现难 以兼顾各项卫生学原则或建设地点已经选定, 调整有极大困难,又缺乏应有卫生条件的情 况。积极的工作方法是从整体上主动参与城 市布局总体规划,在个案上采取两害相权取 其轻的办法,避免严重的卫生问题发生。对 有严重卫生问题的,要明确、直接地提出反 对意见,行使卫生监督职责。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 方法和要点
•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 督机构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新建、 改建、扩建)的选址、设计、竣工验 收实施卫生监督。
• 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 生监督,把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 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卫生问题消除或 者控制在选址、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
2.审查
•
设计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主要是 审阅卫生篇章(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或 有关卫生防护措施说明文字),审阅设计图 纸(布局、流程、卫生防护措施和设施等), 核算设计参数是否满足卫生要求。经综合分 析后,作出审核评价意见(对设计不合理之 处提出修改意见)。
(1)大型建设项目应执行“卫生评价报告书 制度”。尤其是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或有职 业危害),以及对周围人群健康有影响的大型 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就进行 预防性卫生监督,并要求执行建设项目卫生评 价报告书制度。公共场所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 告书,有具备资格的单位编写,应在施工设计 前完成。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告书基本内容应 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三)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 监督
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主要是监督 “同时施工”和“按图施工”的贯彻落实。主 要的工作形式是施工现场的检查。在实际工作 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建设单位因 资金紧缺,暂缓卫生防护设施施工建设;二是 建设单位擅自变更业经审批认可的设计图纸进 行施工。 小型建设项目,尤其小型改建、扩建的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注意了施工设计预防性卫生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检查主要内容(2)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检查主要内容(2)](https://img.taocdn.com/s3/m/982ff53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c.png)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检查主要内容(2)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检查主要内容2、检查有没有制定公共场所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是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是否确保其正常运行,是否有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的情形。
公共场所设置的卫生间,是否有单独通风排气设施,是否保持清洁无异味。
3、检查预防控制蚊、蝇、蟑螂、鼠和其他病媒生物的设施设备及废弃物存放专用设施设备,查这些防护设施是否安全、有效,是否正常使用,废弃物是否及时清运,是否挪作它用或者是擅自停止使用和拆除。
4、检查公共场所是否有禁烟设施,是否设臵自动售烟设施。
是否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5、集中式空调通风系统是否清洗、消毒,设备是否正常使用。
(十)公共场所的选址、设计、装修1、检查公共场所的选址、设计、装修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公共场所室内装饰装修后要进行营业是否进行空气质量测定,以保证空气质量合格。
检测装修后的空气;2、检查公共场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是否按照规定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3、抽样检测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是否超标;4、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场所要检测空气中的危害人体因素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是否超标,建筑物中的氨类成分、氨气是否超标。
(十一)公示状况是否按规定在醒目位置公示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卫生监测结果和卫生信誉等级。
(十二)危害健康事故状况检查公共场所经营者是否有发生的危害健康事故未立即采取处臵措施,导致危害扩大,或者隐瞒、缓报、谎报的情形。
(十三)违反其他法律法规、行政法规的状况检查公共场所经营者是否有违反其他卫生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条例》等。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现场检查主要内容 [篇2]一、定期对辖区内公共场所进行巡查(主要按照量化表内容巡查),协助经营者办理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发现无证经营的公共场所以及发现或怀疑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应及时以电话和文本方式报告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室,(二)是填写完整的“卫生监督协管信息报告登记表”,其中报告内容必须写明隐患具体地点、范围大小、涉及人员多少、隐患大体因素等;(三)是保护好现场并协助卫生执法人员调查。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
![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f794e5e009581b6bd9ebc5.png)
卫生监督协管---公共卫生监督各位院长、监督员,大家好,我今天和大家共同学习的是卫生监督协管---公共卫生监督这一款内容,它主要包括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学校卫生监督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等相关内容,当然对于我们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多年的人来说是老生常谈,但是对于我们新加入卫生监督行业和队伍的人来说也有一定的学习必要。
下面我们首先学习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方面的一些重点内容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的重点(一)、明确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监督的范围监督管理公共场所,首先要明确我们辖区内的公共场所到底有哪些,2011年9月5日甘肃省下发《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管理范围》明确规定了目前纳入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监督的范围1.住宿场所:指向消费者提供住宿及相关综合性服务的场所,如宾馆、饭店、旅店、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山庄)等。
2.饭馆;指餐饮兼娱乐的餐饮娱乐场所,单纯的餐饮单位不属于公共场所3.咖啡馆、酒吧、茶座(茶园);4.沐浴场所;包括浴场(含会馆、会所、俱乐部所设的浴场)、桑拿中心(含宾馆、饭店、酒店、娱乐城对外开放的桑拿部和水吧SPA等)、浴室(含浴池、洗浴中心)、温泉浴、足浴等,不含婴儿洗浴。
5.美容美发场所(含美体、美容化妆服务的照相馆或影楼);指根据宾客的脸型、皮肤特点和要求,运用手法技术、器械设备并借助化妆、美容护肤等产品,为其提供非创伤性和非侵入性的皮肤清洁、护理、保养、修饰等服务的场所,包括等候、洗净、美容等区域和专间。
6.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歌(舞、卡拉OK)厅、音乐厅;7.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8.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9.商场(店)、书店;指城市营业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县、乡镇营业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各类百货大楼、超市、综合性或专业性商场(商店),书城、书吧、书店等场所,不含医药商场(店)、农贸市场。
10.候诊室、候车(机、船)室、公共交通工具。
明确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监督的范围之后,下面就是我们如何进行现场检查(二)如何进行现场检查我们进入一个监管服务场所时,首先要表明身份,出示证件,说明来意,然后在其负责人的陪同下开始监督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①基本情况:建设内容、规模、地 点、地形地貌、区域规划、工程使 用性质、生产工艺、总平面配置图 等。
•
(三)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 监督
施工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主要是 监督“同时施工”和“按图施工”的贯彻落实。主要 的工作形式是施工现场的检查。在实际工作中 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建设单位因资 金紧缺,暂缓卫生防护设施施工建设;二是建 设单位擅自变更业经审批认可的设计图纸进行 施工。
小型建设项目,尤其小型改建、扩建的项目,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注意了施工设计预防性卫生
•
• 5、粪管、污水管要远离生活饮 用水和二次供水设施,不能在其 上方安装。
•
•
有的内容在某些建设项目
里是重点内容,如商场的灯光照明,
但卫生监督员在预防性卫生监督中
不必花太多注意力和时间,因承建
商和使用单位自会重视和完善。
•
• 目前,我市正在全面实行公共场所 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 预防性卫生监督必须结合各相关类 别的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进行 审查和评分,标化后分数达不到许 可发证要求的不得通过验收。
•
• 1.受理
• 由项目建设单位填写“建设项目卫生审查申请 书(Y-01)”,并提交建筑物的选址和环境情 况、设计图纸、卫生专篇等材料。一般包括设 计说明书,总体平面布置图,主建筑物平面图 、剖面图、立面图(包括二次供水设备、污水 处理设备等),工艺流程图,工艺设备平面与 立面配置图,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图,给排水 系统平面与透视图,衣房、洗消间及设备图, 卫生防护措施、设备的设计图及文字说明(包 括防震隔音、防潮、防辐射等),三废治理的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等。
• ②周围环境质量状况评价:一般环 境卫生状况、大气及噪声污染水平 、土壤及地下水卫生状况、高频辐 射及电离辐射水平等。
•
• ③内部职业危害评价:接触噪音与 振动的岗位、强度、作业人数,防 护措施及预期效果;高温、高湿岗 位、作业人数,预防措施及预期效 果;有毒有害气体工作岗位、浓度 ,作业人数、防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
• 第三节 各类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 督的要点
公共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内 容很多且涉及多种学科的专业技术和技术规 范。我国公共场所的国家卫生标准中,对公 共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内容,只作了相关 的技术性行为规范的规定。因此在实际工作 中,面对各类复杂繁多的设计资科,应抓住 下述重点内容进行卫生监督和审查:
•
(一)选址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
公共场所的选址十分重要,一旦选择不
当,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带来
一系列的卫生问题。但公共场所选址的预防
性卫生监督是一件难度很大的工作,往往出
现难以兼顾各项卫生学原则或建设地点已经
选定,调整有极大困难,又缺乏应有卫生条
件的情况。积极的工作方法是从整体上主动
参与城市布局总体规划,在个案上采取两害
•
(四)峻工验收阶段的预防性卫 生监督
竣工验收,是预防性卫 生监督工作的最后一个步骤。验收 合格后,卫生监督工作即转入经常 性卫生监督。
•
1.土建验收 土建阶段,基本卫生设施已成定
局,这时验收可初步评价工程的卫生状况。发现 问题尚有时间整改,应特别注意卫生防护设施的 完善和施工质量。土建验收重点有以下8个方面 : (1)宾馆旅店的功能间(床上用品存放间、专用 消毒间和卫生洁具存放间)的建设与配置情况; (2)宾馆旅店的洗衣房面积和流程布局的设置是 否合理; (3)厕所、盥洗间等卫生设备的建设与配置情况 ; (4)地面、墙面及顶棚内装修是否符合卫生要求
•
• 1、 送风排气系统应各有独立、专 门的系统。送风与排气之间要经过 工作区,不能发生内部交叉和连通 ;
•
• 2、清洗消毒间要有充足的水源 ,充足和完善的消毒设施;
•
• 3、卫生间(厕所)与营业厅保 持一定距离,为水冲式,有独立 的机械通风排气设施(或排气扇 ),设置独立洗手设施。
•
• 4、生活饮用水及设施符合卫生 要求;二次供水系统的高低位储 水池(水箱)和水泵位置、水管走 向要恰当,有完善的卫生防护设 施;
公共场所预防卫生监督方 法和要点
•
•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是指卫生监 督机构对公共场所建设项目(新建、 改建、扩建)的选址、设计、竣工验 收实施卫生监督。
•
• 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预防性卫 生监督,把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环境 因素和可能产生的不卫生问题消除或 者控制在选址、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 。
•
(二)理发美发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 点
要点:理发、美容区域分区设 置 ;设烫、染发专间 ;有用品用具消毒 区或间;有用品、用具浸洗消毒设施和设 备(洗衣机、干衣机、无臭氧紫外线消毒 箱、戊二醛或含氯消毒剂 )、通风系统和 新风、卫生间(厕所)设施 ;
佛山市理发美容场所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 表.doc
•
• 也就是使公共场所建成投入使用后, 不致于发生局部危害或污染外界环境 ,不致于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危害,并具有预防和控制疾病,保 护和增进健康的功能。
•
第一节、预防性卫生监督的程序与内容
• 公共场所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是与建设 项目的建设进程相对应的。建设项目的 建设包括选址、设计和施工三大环节, 预防性卫生监督的工作就贯穿在选址、 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四大阶段之中 。具体的监督程序多表现为受理、资料 审查、认可、施工现场监督、竣工验收 五个步骤。
相权取其轻的办法,避免严重的卫生问题发
生。对有严重卫生问题的,要明确、直接地
提出反对意见,行使卫生监督职责。
•
对公共场所的选址 进行卫生审查时,应遵循以下卫生 学原则:
• 1.是否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分区 要求;
•
• 2.所选择的地址尽可能符合下述 要求:地势平坦、干燥,地下水 位低,土壤清洁,空气清新,通 风日照良好,水源不受污染,交 通方便;
• 佛山市桑拿浴室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 .doc
•
(五)游泳场所(馆)的预防性卫生 监督要点
• 要点:按更衣、强制浸脚和淋浴、游泳池 的顺序设置 ;更衣室和淋浴室 ;池水消毒 ;余氯检测设施和检测人员 ;水质监测公 示栏;告示牌 ;卫生间(厕所) ;
•
(—)旅业(住宿业)的预防性卫生
监督要点
要点:主楼的朝向和层高,主 楼与附楼的联系,辅助设施对主楼的影响,厨房 、餐厅对客房的影响;新风机房,送风管道,新 风量参数及实际数,新风量分配,回风量,卫生间 给排水、排风系统,茶具清洗清毒间及专用清 洗消毒设施,干净茶具保沽柜;洗衣流程布局, 干净布草存放间及存放柜;二次供水设施及高 、低位储水池位置,与化粪池、排污渠、排污 管道的距离;电机房、水泵房、新风机房的位 置及防噪声措施等。佛山市旅业卫生许可审查 量化评分表.doc
•
(5)给排水设施,二次供水设施和防积 水地面坡度的施工情况;
( 6)通风排气系统,特别是新风机房 和排气管井的情况;
(7)大型机械的防振地台和消音设施的 建设情况;
(8)使用的装饰材料是否无毒无害,符 合卫生要求。
•
2.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安装完
毕进行试运行,卫生防护措施须同时投入运 行使用。卫生监督部门在此阶段应进行卫生 审查与卫生监测,对工程的设计和卫生质量 作出全面评价,写出卫生评价报告书,对合 格者签发“建设项目竣工卫生验收认可书( Y-03)”。对存在的遗留问题,提出限期改 进等建议,帮助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各项卫 生设施和防护设施,充分发挥预防性卫生监 督工作的重大社会效益作用。
•
2.审查
•
设计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主要是审阅卫生篇章(建设项目卫生评价报
告书或有关卫生防护措施说明文字),审阅
设计图纸(布局、流程、卫生防护措施和设
施等),核算设计参数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经综合分析后,作出审核评价意见(对设计 不合理之处提出修改意见)。
•
(1)大型建设项目应执行“卫生评价报告书制 度”。尤其是受周围不良环境影响(或有职业
•
第二节、空调系统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要点
• l.空调方式设计的审查 首先审查空调系统的类
别与方式,应特别注意改建的公共场所 的空调方式设计,尤其是分散式的空调 系统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
• 2.新风系统设计的审查 审查有无新风系统和
新风供给的方式;新风口的位置;新风 的来源是否直接来自室外;新风口处是 否受到周围污染源的影响;新风量是否 符合卫生要求(见表19)。
•
(三)歌舞娱乐场所的预防性卫生监 督要点
要点:设置消毒间 ;吸烟室 ;通风系统 ;集中空调系统 ;卫生间(厕 所) ;果盘制作间 ;仓库 ;卫生间(厕 所)
佛山市歌舞娱乐场所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 表.doc
•
(四)桑拿浴室的预防性卫生监督要 点
• 要点:杯(茶具)消毒间 ;通风系统;集 中空调系统;公共物品洗消间 ;布草间 ;淋浴和池浴区 ;仓库 ;告示牌 ;卫 生间(厕所) ;果盘制作间
•
•
④对附近居民健康影响的评价:影响范围 半径内的居民人数,高危人群情况(学 校、医院、敬老院、疗养院);“三废” 排放、治理情况及环境预期污染范围、 强度;产生噪音与振动的设备名称、数 量,污染强度、防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可能引起的人流量 、车流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问题及处理办 法等。
•
(二)设计阶段的预防性卫生监督
•
建设项目的规模有大小之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