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标引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文献标引语言的定义----文献标引语言是专为标引文献与检索文献的需要而创制的一种人工语言。它是用经过规范化处理的词汇或代码,描述文献的内容特征以及某些外表特征概念,并揭示概念之间的相关性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A.2.文献标引语言的作用:第一层次是保证标引用语和检索用语的一致性,第二层次是在较大程度上保证检索效率。
A.3.标引语言的基本功能:1.能够对文献的信息内容及其某些外部特征进行标引。2.能够对相同或相关的文献主题予以集中或揭示其相关性。3.能够将大量文献系统化.组织化。4.能够方便标引用语与检索用语的相符性比较。
A.4.文献标引语言的类型:第一,依构成原理,标引语言可分为分类语言.主题语言.代码语言。其中分类语言按基本原理的差别分为体系分类法.组配分类法.体系-组配法或组配-体系分类法。主题语言亦称主题法按基本原理差别分为标题法.单元词法.叙词法.关键词法。第二,依标识组合时间的先后,可将标引语言分为先组式语言.后组式语言.先组散组式语言。第三,依学科专业范围可以将标引语言分为综合性语言.多科性语言和专业性语言。第四,依适用范围的大小可以将标引语言分为通用语言和专用语言。第五,依所用自然语言语种数量,可将标引语言分为单语种语言.双语种语言和多语种语言。
A.5.文献标引语言的发展趋势:主要有分面组配化.分类法主题法一体化.计算机化.标准化以及标引语言与自然语言结合化。第一,分面组配化。主要表现为1.在标引语言理论中肯定了分面组配方法的地位。2.分类法和主题词表朝分面组配方向不断改造。3.应用分面组配原理编制的新型分类法和主题词表越来越多。第二,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体化。第三,计算机化。具体表现在1计算机用于辅助编制.管理分类表和叙词表。2研制出了电子版的分类法和叙词表。3.自动分类和自动标引。第四,标准化。1.遵循一定的标准与规范编制分类表和主题词表。2.使用统一的或兼容的分类表和主题词表。第五,标引语言与自然语言结合化。主要表现在1.以自然语言词汇为基础的主题法。尤其是叙词法,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文献标引和检索。2.标题表和叙词表中入口词的比例逐渐增加,甚至编制专门的入口词表,以更多地将自然语词指向受控语词。3.分类法引进并扩大字母标记,增加类目注释,尤其是索引中增加大量的非类名语词,为用户和计算机提供更多的自然语词入口,指向相应的分类号。
A.6.标引的工具:(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二)《汉语主题词表》(三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
A.7.《中图法》
的编制原则:第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献出版的实际为基础,将科学性.实用性.思想性有机地统一。第二,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依照从总到分.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应用的原则构建逻辑系统。分类体系与类目设置既要保持相对稳定性,又要考虑有一定的动态性,及时反映新学科.新主题的发展。允许对其结构与类目作一定的调整,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第三,标记符号力求简明.易懂.易记.易用;标记制度力求灵活实用,有较好的结构性, 以揭示体系分类法的本质特征。第四,兼顾作为编制分类检索工具的规范与作为文献分类排架的规范的双重职能。第五,兼顾不同类型.不同规模图书馆和文献信息机构类分不同类型文献的需要。
A.8.《中图法》的主要组成部分:第一,《中图法》的宏观组成部分1.主体部分。包括(大纲.简表.主表.辅助表)2.辅助部分。包括(编制说明.使用说明或使用手册.索引)第二,《中图法》的微观结构。类目由(标记符号.类名.类级.注释和参照)组成。
A.9.《中图法》的作用:1.《中图法》是对揭示文献的目录进行分类组织的规范。2.《中图法》是对文献本身进行分类排架的依据。3.《中图法》提供了从学科.专业途径即知识分类途径检索文献的指南。4.《中图法》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为读者查找文献资料.解答咨询问题.编制参考书目.组织图书资料展览.进行藏书统计分析等等工作常用的参考手册。
A.10分类法:是按一定的观点,以科学分类和知识分类为基础,并结合文献的特点,对概括文献的内容特征及某些外表特征的概念,进行逻辑划分和系统排列而形成的类目一览表。2.叙词法:是主题法中出现较后的一种,因此能够继承和发扬其他主题法的积极因素,吸取并综合了其他多种标引语言的原理和方法。
A.11(二)《汉语主题词表》1.叙词法的基本原理:第一,采用了分面组配分类法的概念组配来取代单元词法的字面组配。第二,适当采用标题法的预先组配,选用必要的词组。第三,采用标题法和单元词法对语词实行严格控制的方法,以保证概念表达的唯一性。第四,采用并进一步完善了标题法的参照系统。第五,采用等级列举式分类法的原理编制叙词分类索引和等级索引。第六,采用关键词法的轮排方法,编制词组叙词的轮排索引。
A.12叙词法的特点:叙词法所采用的概念组配原理,使其避免了语词字面组配将会产生的概念表达误差,不仅保证了组配语义的准确性,提高检索率,而且也
减小了采用复杂句法的必要性,简化标引和检索。第二,叙词法不仅采用了完善
的参照系统,而且还使用了多种其它方法显示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加了查词途径及准确理解和选用叙词的依据,有利于提高检全率检准率。第三,灵活的叙词组配,使叙词法具有较强的概念表达能力,能专指.及时地表达各种复杂.新颖的主题。第四,叙词法提供检索同一课题的多条途径,也允许多主题因素检索或增减主题因素进行检索,在检索上有较大的灵活性。第五,能同时兼顾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的需要,特别有利于发挥计算机检索的优越性。
A.13《汉语主题词表》的组成部分:第一《汉表》的宏观组成部分1.字顺表2.专有叙词表3.轮排索引4.双语种对照索引5.范畴索引6.词族索引。第二,《汉表》的微观组成部分由正式叙词款目和非正式叙词款目构成,而这两种款目由款目词项.标注项.参照项组成。
A.14《汉语主题词表》的作用:第一,作为文献主题标引工具。第二,作为其它专业性汉语主题词表结构与词汇的基础。第三,作为标引语言领域研究的对象。
A.15(三)《中国分类主题词表》1.《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基本原理:第一,将体系分类法的类号标识所代表的主题概念与叙词法的语词标识所代表的主题概念进行相互兼容对应,这是最基本的原理。第二,用体系分类法的等级体系取代叙词法的范畴分类体系,同时用叙词表的字顺主表取代体系分类表的类目相关索引。
A.16《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结构:一是编制说明和使用规则。二是卷一: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包括1.分类号.类目名称.注释2.对应的主题词3.对应参见及注释说明)三是卷二: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1.单个主题词以及多个主题词的组配标题。2.主题词的含义注释及语义参照。3.对应的分类号。4.对应注释说明。
A.17《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的功能:第一,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的功能(1.起《中图法》与《资料法》的作用。2.起《汉语主题词表》范畴索引的作用。3.在分类标引之后,可得到主题词标识。)第二,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的功能(1.起《汉表》修订更新版的作用。2.起《中图法》的类目索引的作用。3.部分地起传统标题表的作用。
A.18《中国分类主题词表》编制的意义:第一,便于在分类标引的同时进行主题标引,降低主题标引的难度,提高主题标引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也提高分类标引的质量。第二,便于对已经分类的文献自动补标主题词,以建立主题目录和主题索引。第三,沟通分类目录与主题目录.分类检索
于主题检索系统两者的联系使分类法的族性检索与主题法的特性检索相互补充。第四,从标引语言的角度来分析,它是一种
先组式的等级分类体系与后组式的主题词术语相结合的分类主题一体化的标引语言。
B.1.文献标引的定义:广义地说就是根据文献的特征,赋予特定标识的过程。文献有多种特征,从文献外表特征揭示文献的标引,一般成之为文献著录,从文献内容特征揭示文献的标引才称之为文献标引。
B.2.文献标引的意义:通过标引人员对文献的内容特征用一定的检索标识揭示出来,组织成为一个有序的文献标识集合,提供给查找文献的用户以有用的线索,从而使文献用户能在大量的文献中全面.准确.迅速地查到特定的文献。
B.3.文献标引方式:第一,依标引针对的内容单元分(1.整体标引2.全面标引3.重点标引4.补充标引)。第二,依标引所用标识与主题概念对应程度分(1.专指性标引2.组配标引3.上位标引4.挂靠标引)。第三,依标引组配中所用标识是否组合分(1.先组式标引2.后组式标引)。第四,依标引所用标识受控程度分(1.受控标引2.自由标引3.半控标引)第五,依标引的自动化程度分(1.人工标引2.自动标引3.半自动标引)。第六,依标引的组织方式分(1.分散标引2.集中标引3.联合标引4.在版标引)
B.4.文献标引的工作程序:第一,查找并利用已有标引成果(1.查从本单位标引成果2.查找外单位标引成果3.查看在版标引成果)第二,主题分析。第三,转换标识。第四,标引记录和标引成果著录。第五,审核。
B.5.文献标引的审核内容主要包括:1.主题概念的提炼是否准确.全面,特别注意文献潜在的用途和隐含概念是否被遗漏。2.标引方式的选择是否符合检索系统及文献类型的要求。3.选用的分类号.主题词是否确切地表达了文献内容的学科属性及文献主题概念。4.主题概念的转换与主题标识的确定是否符号所用分类表与主题词表的辩类.选词规定及标引规则,是否符号检索系统的要求。5.是否存在过度标引.标引不一致等问题。6.标引记录是否准确.无遗漏。
B.6.文献标引人员的基本要求:1.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2.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3.要有坚实的情报检索理论与实践基础。4.要充分掌握检索系统的特点。5要有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C.1.文献主题分析的定义:文献主题分析是根据文献存储和检索系统的需要,通过审读文献,对文献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的过程。
C.2.文献主题的类型:第一,依据文献论述与研究对象和问题的数量划分可分为单主题和多主题。第二,依据构成文献主题结
构因素多少,可分为单元主题和复合主题。第三,依据主题对文献内容概括范围大小区分为整体主题与局部主题。第四,依据主题对文献概括的清晰程度可分为显性
主题和隐性主题。第五,依据主题对文献内容概括的重要程度可分为主要主题与次要主题。第六,依据主题所反映的专业属性可分为专业主题和相关主题。
C.3.文献的主题结构:文献主题结构是指构成文献主题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除纯粹的单元主题外,任何文献主题都是由一定的主题因素构成的,主题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关系。
C.4.文献主题结构的主题因素有:1.主体面:是能反映出主题中主要特征属性的一组主题概念。它所含的主题因素称主体因素,一般包括研究对象.材料.方法.过程.条件等具有独立检索意义的一些基本概念。第二,通用面:是反映文献主题中一般通用特征属性的一组概念因素,既通用因素,它是指文献主题中次要成分,修饰说明文献内容的部分的次要属性因素。第三,空间面既空间因素或位置面.位置因素,它是反映文献主题中的空间地理位置属性的一组概念因素。第四,时间面即时间因素,它是反映文献主题中所处的时间属性的一组概念因素即文献主题的时间属性。第五,文献类型面即文献类型因素,表现该主题的文献类型因素。
C.5.文献主题分析步骤:1.审读文献2.提炼主题概念。3.主题概念的取舍
C.6.文献主题分析方法:1.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2.概括分析与描述分析3.文献主题类型分析4.文献主题结构模式分析与主题提纲分析
C.7.文献主题分析的基本要求:1.客观地分析文献实际所具有的主题,不掺杂标引人员的主观意向。2.文献主题分析的专指度和网罗度应与文献主题实际所具有的深度和广度相符。3.文献主题分析要兼顾文献存储检索系统的需要和用户的需要。4.主题分析方法和步骤基本相同。5.主题分析的依据也基本相同,都是依据文献题名.中心内容.文摘简介.目次.文内标题.图表数据.实例.参考文献目录等。
C.8.文献标引与主题标引对文献主题分析要求的差异:1.文献主题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主题标引要求分析出文献的研究对象,即事物及事物要素之间的关系;分类标引要求分析出文献的研究对象及学科专业属性。2.文献主题分析的专指度不同。文献分类标引的依据是分类表,主题标引的依据是主题词表,“类号”与“主题词”都是二者各自描述主题的基本单位,但描述主题的复杂程度不同,因此,主题分析虽然二者依据的是主题结构模式,但分析的专指度需要与各自的标识系统相吻合。否则难
以作到适度标引。3.文献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的主题分析结构模式.主题提纲有所不同。文献主题结构模式分析范围和次序.主题提纲分析范围和次序与文献主题的学科专业属性和分类表的分类标准的选择和
引用次序密切相关,而主题标引则需要依据一般文献主题结构模式.主题提纲分析模式进行。
D.1.文献标引的基本规则(一)启用规则1.当启用某部分类法时,一般应结合本馆情况,对分类号.类目深度和使用方法作出具体规定,制定本馆使用本。(1)选定分类号.类级,确定类号类目的详略程度,(2)根据需要对交替类号类目的使用在必要的调整。(3)对总论与专论.总论性应用与专论性应用类目的集中与分散等的规定,作出选择或作出必要的调整。(二)当启用某部主题词表时,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规则:1.根据本馆的性质.任务和文献收藏情况,确定文献的标引深度和标引方式。(2)用于表达与描述文献内容主题的主题词,必须选用词表中的正式主题词,不得选用非正式主题词标引。(二)书写规则1.分类号.主题词的书写,在计算机环境下,一般应依照分类表.主题词表的书写形式和规定进行书写,不得随意改变其书写形式。2.在使用词表里的主题词串.主题词说明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其词序一般不得加以改变。(2)词表中主题词后带有“各国”“各种”“按···分的”等概括性限定词的,应根据文献具体内容替换成专指性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3)主题词后带有三角符号的自然语言说明语,在机检标引时,一般应选用说明语前面的主题词作上位标引,并同时选用专指性的自由词进行补充标引。
D.2.文献标引的规则有:1.专指性标引规则2.组配标引规则3.上位标引规则4.挂靠标引规则5.增类(词)标引规则6.多元标引规则7.特殊概念关系主题的标引规则8.自由词标引规则
D.3.(一)专指性标引规则:所谓专指性标引规则,一般是指根据文献内容主题的客观深度,遵循标引语言工具的实际深度,给出恰如其分的专指性检索标识。1.分类标引的专指性规则,首先必须将文献分入到恰如其分的专指类目。所谓专指类目,就是与文献主题内容相一致的.对口径.规定入此的类目。凡能入下位类.需要与能够进行仿分复分的,不得随意分入上位类,也不得随意不进行仿分和复分。2.主题标引的专指性规则,首先必须选用词表中与文献内容主题相对应的最专指的主题词标引,不得选用泛指主题词标引。文献标引的专指性规则,是分类标引的选类.主题标引的选词二者的共同技术原则。所不同的只是检索标识的不
同,一个是选用专指性的分类号。另一个是选用专指性的主题词。
D.4.(二)组配标引规则:组配标引是一种主题概念的综合,是缩小主题概念范围,更确切.更专指地描述和表达文献内容主题的重要技术规则。《1》分类标引中分类号的组配规则
1.一般组配规则2.分类号在组配复分中的加“0”规则3.起止类号的组配复分规则4.组配复分区分符号在组号和系统中的排序规则。《2》.主题标引中主题词的组配规则1.主题词的组配,必须是当词表中现有的单个主题词不能专指性地描述和表达文献内容主题时,才选用两个或多个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2.主题词的组配必须是概念组配3.必须从词表选取与文献内容主题最密切相关.最邻近.最专指的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并优先使用具有概念交叉关系的一组主题词组配。4.主题词组配的结果必须概念清楚确切,只能具有一个含义。
D.5.(三)上位标引规则:所谓上位标引,是指将文献专指性的内容主题,用泛指性的上位概念检索标识所进行的标引。1.分类标引中的上位类标引规则,上位类标引是指只有当文献的内容主题,在分类表中没有专指类可归入,又无法进行组配复分表达,或没有设置“其他”性质的类目可归入时,则可以将文献归入最直接的上位类目。2.主题标引中的上位词标引规则,上位词标引是指当文献的内容主题,词表中没有收录专指性的主题词,又不能进行组配标引时,则可以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进行标引。3.上位标引的专指性规则,无论上位类标引还是上位词标引,都必须从概念上和学科属性上选用最临近的.最直接.最专指的上位类目和上位主题词标引。
D.6.(四)挂靠标引规则;所谓挂靠标引就是针对文献的内容主题,将其归入在概念上与之相关相近的.交叉的或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检索标识的一种标引.1.分类标引中的靠类标引规则,靠类标引就是将文献的内容主题挂靠归入在概念上与之相关相近的.交叉的.或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类目的标引。2.主题标引中的靠词标引规则,靠词标引就是将文献的内容主题用概念上与之相关相近的.交叉的或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主题词进行标引。
D.7.(五)增类(词)标引规则:所谓增类(词)标引,就是当文献的内容主题在分类法无类可归.主题词表无词可标的情况下,可根据需要增补新的类目或增补新的主题词进行标引。增类(词)标引时要注意的规则:1.新增类目或新增主题词必须具有专业检索意义,或虽无专业检索意义,但具有很强的组配复分作用。2.新增类目或新增主题词必须具有发展潜力,预计将会
有一定的文献频率。3.新增类目或新增主题词在概念上比较成熟.定型。4.新增类目或新增主题词必须履行增类.增词的手续。
D.8.(六)多元标引规则:所谓多元标引,狭义来讲是指复合主题的多元组配标引。广义来讲,包括多元组配标引.同一主题的多重特征(学科)属性的多角度的多
元标引,以及多主题(并列主题)的多元分组标引。1.分类标引中的多元标引规则,多元分类标引,是指当文献的内容主题涉及多主题.多重学科特征属性时,则需要在多个学科类目中加以重复反映,给出多个分类号,从多学科.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描述和揭示文献的主题内容,并确定其中的一个分类号为主要分类号,其他分类号为互见分类号。2.主题标引的多元标引规则,多元主题标引,是指当文献的内容主题涉及多主题.多重特征属性时,则需要从多个内容主题.多个特征角度给出多个或多组主题词进行标引,从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描述和揭示文献的内容主题。
D.9.(七)特殊概念关系主题的标引规则,所谓特殊概念关系主题,是指主题所包含的概念诸因素之间,在概念上具有相互关系.比较关系.影响关系.应用关系和因果关系等的一种主题。分类标引的特殊概念关系主题的标引规则,1.相互关系主题的文献,依在前的或作者所要说明的主体对象的学科属性归类。2.比较关系主题的文献依作者所要说明的主体对象的学科属性归类。3.影响关系主题的文献,依受影响主题的学科属性归类。4.应用关系主题的文献,依应用到的主题的学科属性归类。5.因果关系主题的文献,依所产生结果的学科属性归类。主题标引中的特殊概念关系主题标引规则与组配标引规则相同。
D.10(九)自由词标引规则:自由词标引,又称非控标引。它是直接使用未经规范化处理的自然语言词汇,作为描述和表达文献内容主题的一种标引,在以主题词标引为主要手段的前提下,自由词标引必须是在词表中主题词对文献的内容主题无法描述和表达,或者是描述和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使用。自由词标引的规则:1.词表中明显遗漏的或新出现的重要理论.学科.事物.技术.材料等主题概念,可用自由词标引。2.词表中未收录的专有名词,如地理名称.机构名称.人名.文献名.会议名.产品名等,可用自由词标引。3.文献中出现的重要数据,如质量.密度.体积.压力.高度.速度.比率等,如有必要可作自由词标引,使用时,这些数据应与相关的主题词或有关词汇连用。4.当文献的主题概念虽可采用组配标引.上位标引或靠词标引时,但为了提高文献检索的专指性与多途径检索
的功能,必要时,可同时再采用专指性的自由词标引。5.当组配标引可能会产生错误的逻辑判读时,可同时采用自由词标引。6.弥补组配标引.上位标引和靠类标引不足所采用的自由词标引,应做好记录与词表中所采用的组配主题词.上位主题词.相关主题词之间建立Y项参照,并记录于所使用的词表之中。7.选用的自由词,应做到
词形简练.概念明确。8.文献中的主题概念词汇,如果是词表中某一正式主题词未收录的同义词时,除标引正式主题词外,必要时,也可将该同义词做自由词标引。9.在手工检索系统中,如有必要,自由词标引可增作一张Y项参照指引卡分别排在相应的字顺位置,方便读者查询检索。
D.11组配标引规则中组配复分技术的运用其重要作用是:1.提高文献内容主题描述表达的专指性。2.使该内容主题的文献检索实现多途径.多层次检索的目的。
D.12机读数据分类标引规则的制定的意义和作用:1.这一规则的制定,为充分发挥计算机的组配检索功能而提供必要的条件。2.为用户提供新的检索入口,加强文献的多面成族.多途径检索的功能。3.新的机读数据分类标引规则,将部分凝固的先组分类号加以分离,以产生和形成多个独立的检索点,加强计算机对文献的组配检索功能。4.可以提高文献的标引和检索的深度与专指性。5.可以缓解或部分消除等级体系分类法的综合与专业.集中与分散之间的矛盾,为不同专业图书馆的文献标引和文献的查询检索提供了方便的条件.
D.13机读数据的分类标引中的总规则:1.严格区分检索用分类号和排架分类号,在标引中将二者分离。2.手工检索用的分类目录的分类号,在我国通常是和排架分类号相一致的。3.为了兼顾手工检索分类目录和机读目录的双重需要,集中编目和联机编目机构,应将用于编制分类目录的主要分类款目即主要分类号著录于第一个690字段,以便用户识别.选用。
e.1.中国机读目录记录划分的10个功能快:0-标识块1-编码信息块2-著录信息块3-附注块4-款目连接块5-相关题名块6-主题分析块7-知识责任块8-国际使用块9-国内使用块。
e.2.标引工作使用“6-主题分析块”主要包括:主题标识与分类标识.汉语主题词.非控主题词.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分类号.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分类号.UDC.DDC等字段组成。
e.3.计算机文档主题标引的程序与方法:600个人名称主题.601团体名称主题.602家族名称主题.604名称和题名主题.605题名主题.606学科名称主题.607地名主题.610非控主题词这8个字段供主题标引时选择使用
e.4.计算机文档分类标引的程序与方法:建立计算机书目数
据库系统,分类标引的步骤主要包括文献的内容分析.标引方式的选择.分类号的确定.分类号字段的录入.审校.索引文档的建立。
e.5.机读书目数据分类标引应注意的问题:1.多主题图书。论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研究对象而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的图书,一般应在两至三个类目同时反映。2.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主题的图书。论述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主题的图书,标引
一个分类号不能充分揭示图书涉及的多个学科时,可以增加互见分类号。3.事物与其方面关系主题的图书。论述事物与其方面关系的图书,若在分类表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类目可选择,应尽量从多角度揭示图书主题内容。4.比较和相互关系主题的图书。比较和相互关系主题的图书,应尽可能从相比较和相互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所属类目,揭示图书的主题内容。5.多卷书.丛书.多卷书或以整套书综合著录的丛书,如果其中的分卷册图书属于全书的一个专题,并有分卷册题名,应增加分析分类。
e.6.机检主题索引文档应具备的功能:1.具有严格校验的功能。2.具有易于操作的功能。3.保障书目数据安全的功能。4.具有统计功能。5.书目数据排序益于提供信息及时的功能。6.具有多种检索方式的功能。7.获取检索结果便利功能。8.具有网络化功能。
FX文献信息标引工作
1、图书分类:是根据图书的学科内容或其他特征,将藏书揭示出来,并分门别类系统地把他们组织起来的一种方法。
2、标记符号(1)基本符号:以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作为其基本符号。(2)辅助符号:a>推荐符号“a”b)总论复分号“-”c)组配符号“:”d)地区区分号“( )”e)时代区分号“=”f)民族区分号“ ”g)通用时间、地点区分号“〈 〉”此外,起止符号 / 交替符号 [ ]停用符号 l l加号+只出现在分类表中,标引时不使用。
3、文献信息检索:是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开展文献服务、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之一,检索系统则是文献信息检索的工具和基础。
4、上位类标引:指将文献信息专指性的内容主题,用泛指性的上位概念检索标识所进行的标引。
5、靠类标引:针对文献的内容主题,将其归入在概念上与之相关相近的、交叉的、或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检索标识的一种标引。
6、分类语言:其基本原理是用码号作为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识,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将主题概念组织、排列成系统,以系统固有的结构显示主题概念之间的关系。分类法的主要特点是以学科专业为中心集中文献,具有很好的系统性。
7、先组式语言:指标识在编
表时(标引前)就已组合好,标引和检索时不必或较少进行组配的标引语言。体系分类法和标题法属于先组式语言。
8、后组式语言:指标识主要供组配使用,而且标引时不将标识组配在一起,到检索时才将标识组配起来的标引语言。组配分类语言、单元词语言和叙词语言属于后组式语言。
9、单主题:文献只研究或论述一个中心内容或中心问题,即一个主题。
10、多主题:指文献研究论述两个及两个以上
的中心内容或中心问题,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
11、复合主题:是指文献主题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题因素,也称多元主题或多因素主题。
12、文献信息标引:分析文献信息的内容特征,并以此赋予某种检索标识的过程。
13、分类标引:以分类表为工具,赋予文献信息号码标识的过程。
14、整体标引:是针对文献整体内容提取主题,只概括揭示文献基本主题或整体主题的标引方式,对于文献的从属主题、局部主题一般不予揭示。
15、全面标引:是把文献中全部有价值、符合检索系统要求的主题内容都予以揭示的标引方式。
16、专指性标引:是指选用一个所表达概念与被标引主题概念完全或基本相符的标识进行的标引。
17、组配标引:是指选用两个或多个标识的组合,共同表达一个主题概念的标引。
18、主题标引:从文献信息内容特征进行揭示的标引是最主要的标引,其中以主题词表、标题表等为工具,赋予文献信息语词标识的过程。
19、文献信息标引工作:指文献信息标引及其组织管理,它包括方法、技术、程序、规则,以及人力、物力、设备的组织、运用和管理等。
二、问答题:1.体系分类法的定义及其优缺点:1)定义:又称等级列举式分类法。是以知识分类为基础,依据概念的划分与概括原理,把概括文献内容与事物的各种类目组成一个层层隶属、详细列举的等级结构体系的一种文献分类法。2)其主要优点是:按学科、专业集中文献,便于从学科、专业出发检索 对族性检索的适应性强 标引难度不大。3)主要缺点是:概念容纳能力有限,尤其是难于表达细小概念和新概念 概念难以多向成族,存在“集中与分散”的矛盾,检索途径单一。
2.组配分类法的定义及其优缺点:1)定义:又称分面分类法、分析——综合分类法。它是依据知识分类将简单主题概念或主题概念因素,组织成分面类目体系,用类号以及类号的组配表达简单概念以及复杂的主题概念的一种分类法。2)主要优点:概念容纳能力强,能相当专指地表达复杂主题概念。能较及时地表达新的主题概念。可以实现概念多
向成族,克服“集中与分散”的矛盾,提供多途径 检索。检索的灵活性好。3)主要缺点:使用的难度较大。系统性较差。
3.文献标引语言的发展趋势:分面组配化、分类法与主题法一体化、计算机化、标准化、标引语言与自然语言结合化
4.文献信息标引的基本规则:1)文献信息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标引的主要依据。2)要客观、正确地揭示文献信息的知识内容,切忌掺杂个人观点。3)要全面地揭示文献信息的知识内容,不要漏检。4)要专指地揭示文献
信息的知识内容,不能越级组配。5)文献信息标引要注重实用性与针对性。6)要保证文献信息标引结果的一致性。
5.分类的基本原理1)定义:是按照一定知识概念体系的树状等级结构或分面结构来组织文献信息的主题概念,使文献按学科、专业或范畴、组面等逻辑划分顺序排列,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的逻辑分类整序体系。2)逻辑方法与知识分类体系:是文献信息资源分类组织的基本原理。3)逻辑划分——概念的逻辑关系 属种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同一关系。
6.文献标引工作的一般程序:1)查重。2)主题分析。3)主题概念转换。分类号、主题词。4)主题标引记录。5)审核
7.衡量文献信息标引质量的要素:正确、适度、一致。
8.文献信息标引的选类规则:(1)标引类号选定次序。a)应首先考虑选用最专指的分类号。b)当没有合适的专指类号时,应选用最直接、最相关的若干分类号进行组配。c)如组配无法达到标引要求时,应选用最直接的上位类号标引。d)如上位类号仍不合适,应选用最相关的分类号进行靠类标引。(2)上位类标引规则。是指将文献信息专指性的内容主题,用泛指性的上位概念检索标识所进行的标引。(3)靠类标引规则。针对文献的内容主题,将其归入在概念上与之相关相近的、交叉的、或有着某种渊源关系的检索标识的一种标引。
9.分类号组号规则:(1)《中图法》的分类标记。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的混合式标记。(2)分类号组合的次序。归入主类号—按类目注释的规定依地区表、民族表、时代表复分—进行仿分或专类复分—按被仿分类目或专类复分表有关子目的注释规定细分—依“总论复分表”分—进行组配复分。(3)分类号组合的要求。a)如能通过仿分、依各种复分表复分组号的,不用组配编号表达;b)如能通过仿分、依各类复分表复分组号的,不用“总论复分表”; c)一种书如果有使用两次复分表的可能时,只能根据其主要内容、形式,决定使用一次。(4)起止类号的组配复分规则。凡复分表中部分号码的意义与主表中部分号
码的意义相同时,必须去掉重号。(5)排序规则:小数制的排列方法。
10.分类号在组配复分中加“0”的规定:(1)“0”主要有两种功能:a)类表中涉及到“理论、政策、概况、总论性…、一般性问题…等”,一般以“0”来标识。b)加“0”可使类号保持层累制编号的逻辑性、系统性,同时避免重号。(2)加“0”的规则:a)主表中具有概括性地区属性的类目,再依其他标准细分时,均应在复分子目号前加“0”。b)主表各级上位类,如再依其他标准细分,均应在复分子目号前加“0”。c)自
然科学各类专类复分表中,其子目号前均已统一冠“0”,主表类目依其复分时,无须再加“0”。本条规则也适用于前述1、2两种情况。d)主表类目仿“一般性问题”分,均应在复分子目号前加“0”。e)社会科学各类复分组号时,凡因文献信息主题限定,需跨越某一规定的复分区段再依其他标准细分时,应在下一度复分之前加“0”。
11.文献主题分析方法:(1)步骤:审读文献、提炼主题概念、主题概念的取舍。(2)分析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概括分析与描述分析、文献主题类型分析、文献主题结构模式分析、主题提纲分析。(3)文献主题提纲分析:a)文献研究对象?b)文献研究对象的构成、结构、性质、材料、层次和关系?c)文献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设备、研究角度?d)文献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条件、时间?e)文献有否隐含主题、专业主题?有否新观点、新论据、新方法、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f)文献的写作目的、写作用途、检索途径?g)文献类型?
12.计算机检索系统的文献信息标引与索引文档组织:CNMARC 6——主题分析块,600——个人名称601——团体名称602——家族名称604——名称和题名主题605——题名主题606——学科名称(论题)主题文献主题标引公式,被国家标准GB3860-1983《文献主题标引规则》、GB/T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所采用。它把主题因素分成5个面:主体面、通用面、空间面、时间面、文献类型面。6060#@a @x @y @z @j。607——地名主题.610——非控主题词.690——分类号
e.7.机检分类索引文档应具备的功能:1.区分690字段与905字段的功能。2.具有多样性分类检索手段,应做到截号检索与全等检索相结合和实现组配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