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关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报告
新 闻” 。由此可见 , 尽管大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对待和使
用 网络 , 仍有 部 分 大 学 生 存 在 “ 但 网络 盲 点 ” 如 漫 无 目 ,
是网络对个体 的影响 , 主要了解不 良网上行 为表现 、 逃
课上 网行为 、 网时 间控 制 、 上 迷恋 网络 的原 因、 线后 下
的、 重娱 乐 、 太 寻求刺激 等 , 在学生 自评 中“ 响学业 ” 影 占 6 . 居第一位 . 81 %. 成为影响大学生健 康成长的第一
大杀手 。 2大学生上 网的内容 。上 网内容 直接反映大学生 .
的 自我体验等 ; 三是 网络交际问题 , 主要 了解有无网上
交友经历 、 因、 原 表现等 ; 四是 网络道德观 , 主要 了解 网
络用语 , 对网络黑客和 网络不健康信息 的态度等 ; 五是
收 稿 日期 :0 9 0- 0 20 - 5 3
是正面的 , 也可能是负 面的。因此 , 加强 网络文化对大 学生负面影响的调查 与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的 目的直接影响到对待 网络 的态度及表现。 调查显示 , 情感 、 信息 的沟通和减压是 大学生上 网的重要 目的, 但 “ 无聊 、 打发 时间” “ 、发泄或搞 点恶作剧 ” “ 、 网恋” 占 仍 3. 3 2 %、. 6 2%和 1 %。在另一项 “ 特别关 注 的信息 ” . 8 你 的深入调查 中 , 注“ 关 生活或 娱乐等方 面的信息” 高达
关 于校园网络建设与管理的评价 ,主要了解是 否浏览 校园 网 , 对校 园网监管 的评 价 , 对校 园网功能 的评价 , 学校是否开设 网络教育课程等。 课题组对 四川大学 、 西
网络文化所创造 。 一方面 , 他们在 网络文化 的国度里以
网络利弊辩论赛反方
1.总结词2.世间的许多事物都是利弊相生,祸福相随,网络也不例外。
网络就像一条大河,挟裹着珍珠和泥沙翻腾而下,既传播文明又倾泻垃圾,既开启民智又制造蒙昧盲目。
就其与大学生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而言,一方面网络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交往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人们信息资源共享、进行超越时空限制的交流等需求;另一方面,网络本身存在着一定缺陷,网络环境往往较为复杂以及缺乏有效的管理和保护。
我方认为网络对大学生影响弊大于利3.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育还不够十分成熟,有的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网络环境和网络交往等信息缺乏甄别过滤功能。
因此,在当前学校教育侧重于学业成绩,部分学生跟不上学业和就业压力比较重的情况下,网络极易成为某些大学生躲避负担和压力的“防空洞”,使一些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因此,少数学生沉溺于网上娱乐而无心向学,有的学生上网造成道德水平下降,这在调查结果中都有显示,在上面的举例中已提到。
对于“网络世界存在的三大危害:暴力游戏、沉溺聊天、泛滥色情”的观点都表示认同,网恋现象时有发生。
在对大学生对网恋的看法调查中,只有49%人反对网恋,可以尝网恋的占到了51%。
个别同学还有网恋经历。
4.大学生花在网络上的时间过长,减少了户外活动时间,不利于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容易导致身体素质的下降。
如沉迷网络,既影响学习,又增加父母经济负担网络的这些不利因素,已经影响到了大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健。
因此,我方认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总结词2谢谢主席!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网络对于大学生弊大于利。
首先,网络中有相当多的色情和暴力信息与资源,这些信息与资源会使大学生的心理发生一定的变化,甚至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其次,大学生的自身特点之一是他们的自制能力不够强,这就使他们沉迷于网络,荒废了学业,以后根本无法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第三,由于大学生的资金来自于父母,他们自己并不能谋生,这样,由于上网需要一定的资金,会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不必要的开销,而且这也决定了他们很少有人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电脑,那么他们伤亡的地点有一半以上都是在网吧,而网吧环境恶劣,也不利于他们的安全和身心发展。
关于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的安全教育
关于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安全教育的问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互联网络已经越来越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人际交往、娱乐欣赏的重要手段,成为他们学习和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是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一系列网络道德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危害到大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到网络环境的生态文明,损害了社会的诚信价值取向。
据统计,大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考试挂科最后被辞退或劝退的很多原因都是因为沉迷于网络造成的。
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体现在“网恋”和“网络游戏”1、“网恋”对大学生的危害性上网族基本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QQ号码,有的甚至还不止一个。
大学生更是如此,特别是一个比较内向、不善交流的学生,对网络聊天工具“情有独钟”。
因为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实现自己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愿望,比如交异性朋友甚或是网上“恋爱”。
对于正处于青春时期的大学生,很容易发生“网恋”。
有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控能力,可能会真的成就一份姻缘。
但据统计,更多的大学生是不可自拔,深深的陷入其中,逐渐失去对学习的乐趣,直至最后放弃学业。
2、“网络游戏”对大学生的危害性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
“网络游戏”的产生可以缓解大学生学习的压力,满足其一些精神需求。
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其对大学生所带来的负面性。
有人把“网络游戏”比作“电子海洛因”,就是因为一些大学生过度的迷恋“网络游戏”,导致其经常旷课,最后考试挂科,甚至降级。
很多学生最后的结果是被学校辞退或自动退学,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网络具有内容丰富、信息传播迅速、环境开放和难以控制等特点,很多不良的信息、新的违法行为以及网络道德问题也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产生,其影响尤为直接、强烈和深刻。
网络道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1、发表不当言论。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学生可以匿名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如果没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大学生就可以在不同的网站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种不负责任的宣泄有可能会对国家或某个组织,或是对某一个体造成伤害。
网络对大学生弊大于利
报告指出,网络成瘾不仅影响人的心理,还影响人的身体安康,尤其是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X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同时,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态,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眼睛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降低,脖子酸痛,头晕眼花等。
本次调查显示:玩电子游戏后感到眼睛痛的占36%;脖子酸痛的占27%;头晕的占15%。
同时,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使未成年人减少人际间交流,产生自闭倾向,甚至会患上"电脑自闭症"。
二、使在校生学习成绩下降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三、引发社会难题电子游戏一般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
未成年人长期玩飞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会使他们模糊道德认知,淡化游戏虚拟与现实生活的差异,误认为这种通过伤害他人而到达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
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1.有些更多的受到利益的驱使,传播一些不安康的内容和信息,毒害青少年的身心安康2.网上聊天交友是很多人所喜爱的,广交朋友是每个人美好的心愿,然而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这就给一局部骗子以可乘之机3.适当的娱乐休闲对人有益,但物极必反,一些青少年由于缺乏自制力,沉迷于网上游戏,不但浪费时间和金钱而且对身体安康不利,更重要的是荒废了学业4.网络充满攻击性,漫骂,说谎.我们可以随心所欲说自己的话,毫不负责任!根本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不道德的5.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这个虚拟而又辽阔的世界,进展犯罪活动。
大学生“网恋”现象分析
大学生“网恋“现象分析一、问题的提岀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的网络中的“虚拟社会”出现了。
现实社会的情感需求也在这个“虚拟社会"中得以折射,并显示出英独特的面貌和逻辑。
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而且改变着人们的婚姻恋爱方式。
“网恋",就是以因特网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生活方式和婚姻恋爱方式。
在齐种社会群体中,大学生的“网恋“现象尤为突出。
“网恋“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而且影响着大学生的整个社会化进程。
大学生是社会的精英,是将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成长关系着整个国家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掌握和认识大学生“网恋“的现状、影响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加以适当的规范和引导。
这一点,正是本文的研究主题。
具体来说,本文将要集中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描述大学生“网恋“的现状,即它现在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它有些什么基本特征?第二,揭示大学生“网恋“的形成机制,即大学生为什么会“网恋”?有哪些因素对大学生“网恋"构成了影响?构成了什么影响?又是怎样影响的?二、回顾相关资料(有相关资料就回顾,没有就没有必要了,这一步的工作主要跟前人的研究对比,在借鉴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研究的价值所在)“网恋"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现象,有关的研究尚不多见。
从主题上看,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网恋"的心理感情层而,多采取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视角。
它们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而: 一是“网恋“的社会心理特征和社会心理过程:二是“网恋“过程中存在的认识误区;三是网络对人类婚姻恋爱方式所造成的影响,以及与传统的婚恋方式相比,“网恋“所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在此基础上,有关研究探讨了通过“网恋”缔结婚姻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对“网恋” 进行引导和规范的建议和措施。
从方法上看,以往的研究几乎都只是对“网恋''进行左性描述, 在研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尚存在诸多不足。
大学生沉溺网络个案分析
大学生网络沉溺行为个案分析本文是对喜欢上网和玩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的访谈。
文章以他们讲述自己与网络关系的访谈案例展开具体的分析。
在这个质的研究个案中, 集中反映了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行为时所处的一个复杂的自我认识和行动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面, 他们不断调整自身和游戏、伙伴、家长和教师等之间的关系, 并积极和这些环境因素进行交互。
一、个案访谈者: 你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玩网络游戏的情形吗? 大概是在什么时候? 在什么地方? 和什么人在一起? 为什么会玩? 玩的是什么?当时的感觉是什么?受访者: 朋友家。
和我最好的朋友在一起。
高一时的一个周末。
玩的是网络游戏“网三”。
感觉很好玩, 就像是刚看了三国演义。
访谈者: 你通常都什么时候玩网络游戏?通常一次玩多长时间?受访者: 周末, 几个小时吧。
访谈者: 你都玩过哪些网络游戏? 比较喜欢的是哪些? 为什么?受访者: 三国, 轩辕剑, 剑侠, 暗黑。
访谈者: 你是怎么看自己玩网络游戏的?为什么玩? 网络游戏最吸引你的是什么?受访者: 别人玩我就跟着玩了, 最吸引我的呀, 应该是那种人物由自己控制的感觉。
访谈者: 你觉得自己迷不迷网络游戏? 玩得多了还是少了?受访者: 不迷, 我现在已经不玩了。
访谈者: 你觉得从最开始玩网络游戏到现在, 自己的网络游戏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吗?你觉得这种变化好不好?受访者: 不知道, 以后还会玩吧。
刚开始挺新鲜的, 后来觉得也很烦, 就是升级练功,没多大意思, 还很花时间, 这种变化是好的吧。
不过不玩网络游戏好像挺土的, 以后有好游戏我肯定还会玩。
访谈者: 你一般都跟谁讨论网络游戏?受访者: 朋友。
谁玩跟谁讨论呗。
访谈者: 你觉得网络游戏给你的生活有没有带来变化? 如果有, 那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你是怎么看待这些变化的呢?受访者: 没有。
访谈者: 你的父母和老师对你玩网络游戏持什么态度? 他们对你玩网络游戏有限制吗? 如果限制,是限制时间还是类型? 还是根本不许玩? 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受访者: 反对。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
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摘要】本文从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网恋现象的解释理论、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角度的分析。
通过对虚拟与现实的互动及网恋的影响进行讨论,探究了网恋现象在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为理解和探讨“网恋”现象提供了多角度的思考。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网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启示。
【关键词】虚拟空间、现实世界、网恋现象、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互动、影响、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虚拟空间中交流、互动,而“网恋”作为其中一个热门话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融合为“网恋”现象的出现提供了条件。
在虚拟空间中,人们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与他人建立深厚的情感纽带,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网恋”成为许多人寻求情感满足和交流的重要方式。
虽然“网恋”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便利性,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虚拟空间中的信息可能存在虚假和不实,导致人们在建立“网恋”关系时产生误解和困扰。
因为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实时沟通,容易导致情感上的波动和不稳定。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网恋”现象的意义和影响,对于理解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和提升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网恋”现象进行深入理论分析,探讨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网恋现象的解释机制。
通过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揭示虚拟与现实间的互动关系,探讨网恋在个体和社会层面上的影响,最终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一研究,旨在为深入理解虚拟与现实交互,以及网恋现象的影响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为网恋现象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 正文2.1 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
网恋的危害发言稿600字
网恋的危害发言稿600字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网恋的危害。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恋现象越来越普遍,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其中存在的种种危害。
首先,网恋可能会导致人们沉迷于虚拟世界中,丧失了对现实生活的热情。
在网恋的世界里,人们往往可以随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和个人信息,虚拟形象和实际的现实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这种虚拟世界的迷恋会让人们忽视了真实的家庭、朋友和工作,甚至可能导致孤独、抑郁等心理问题。
其次,网恋也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网络上,人们通常只看到对方的文字和图片,很难真正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
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恋的平台进行骗钱、诈骗等行为,也有不法分子以结婚为目的实施色情诈骗等案件。
因此,网恋不仅容易让人受到感情上的伤害,还容易遭受经济上的损失。
最后,网恋也会对人们的现实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
由于网恋的不确定性,许多人会放弃现实生活中的稳定关系,沉浸在网恋中。
这不仅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困扰,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因此,我们要警惕网恋带来的危害,引导大家珍惜真实的现实生活,远离虚拟世界中的陷阱。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网恋现象的监管,加大对网络安全和网络诈骗的打击力度,让网络空
间变得更加清朗,更加安全。
在此,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网恋危害的关注,促使更多的人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珍惜现实生活中的美好,远离网恋带来的危害。
谢谢大家!。
网络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一、前言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
我们提倡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朋友、家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健康的个性品质,在大学校园里营造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
然而,随着近年来网络的出现,在错综复杂、超时空的网络交往中,人与人之间道德情感日益淡漠、非理性行为激增、人格异化加剧。
在现实中是非感、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荣辱感、尊严感等被抛入了一个无边无际的虚空地带。
由于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不确定性、多维性、使得主体的道德认知、道德意识失却了稳定的地基;据资料显示,自互联网风靡世界以来,全球至少发现了2至3亿整天沉溺于网络的“成瘾”者。
近年来,中国媒体也不时出现有关落入网络陷阱一类事件的报道。
我们已经看到,网络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身心、人际关系、情绪情感、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个别学生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问题十分突出。
为此,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加大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研究力度,积极探索应对大学生网络问题的策略方法,引导大学生走健康的网络之路,培养合格有用人才。
二、网络问题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1、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
网络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温床,为许多不道德的行为提供了新的场所,网络的使用冲击了现存的道德规。
遨游在网络中的大学生不需要真实的、身份,可以隐瞒性别、年龄、身份。
在虚拟的空间里,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
因此,不道德者随处可见,其中以说谎最为严重。
一些男学生说:“我们聊天的时候就说自己是女生,这样网友马上就过来了。
与那些不认识的人聊天交友往往都是胡吹乱侃、信口开河,因为不必负责任,谁也不知道你是谁”。
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
大学生在网上经常这样缺乏责任感、不诚实,极不利于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势必降低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浅析互联网对高校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德育工作策略
精神 不振等情绪 ; 二是人们出现在互 联网上 , 往往不是 以真实身份出现, 个
人 的责任 感将会 削弱 , 一些 缺乏 自控力 的学生, 往往会作 出一 些出轨的 网
络行为 , 甚至非法进入他人的网络 系统; 是网恋成 瘾, 三 影响大学生心理的 健康成长 。 大学生是 网恋成瘾的敏感人群, 常见的是网上交 际成瘾、 色情成 瘾、 游戏成瘾和收集信息成 瘾。这些人上 网时精神 亢奋, 下网后情 绪低落 , 消极对待学习和生活, 甚至为了上 网而 出现 退学现 象。面对网络对高校学 生 的负面影 响, 德育工作要从精英 式教育 向素质 式教育转变 , 向全体 学 面
生 , 养 学 生 的 全 面素 质 , 特 别 重 视 培 养 学 生 良好 的 心 理 品质 。 培 应
校 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 高校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因 对 此, 高校的德育工作必须考 虑相应 的对策 。
一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高校 学生的负面影 响
1 .影 响 健 康 的 思想 道 德 观 念 的形 成
网络上的海量信息 为高校 学生的学习提供 了丰 富的资料, 增长 了他们 的知识 , 开扩 了他们 的眼界 , 同时也极大的丰富 了他们 的业余生 活, 泡 网 “ 吧” 已成为高校学生 的一种 时尚。然而 , 互联 网中的不 良网站, 色情网站及 网上的垃圾 邮件 已经侵蚀着他们纯洁的心灵 , 毒害他们 的身心健康。高校 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 尚未成熟 , 可塑性极大 , 大量接收不 良信息, 势必影响 他 们 的 思想 道德 观 念 趋 向 。 一 些 沉溺 于 网络 世 界 的学 生 身 上 表 现 出个 人 在 主人、 利已主义和实用主义等西方价值观 以及拜金主义 、 乐主义 , 享 追求奢 侈等生活方 式。 久而久之, 使他们逐渐认 同西方 民主和西方文化, 进而动摇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网恋现象及对策【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网恋在大学生生活中带来的消极影响,分析了大学生网恋的原因,并提出了较为实际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网恋原因对策一、大学生网恋的消极影响1.网恋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网恋有很大的虚拟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大学生在网恋时难以确定对方的身份。
虚拟的身份和现实是存在差距的,网恋中的交流手段、方式和现实中也是有不同的。
当大学生真正回归现实后就会不适应,变得孤僻、自卑、封闭、不善交流等,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一些心理疾病,如抑郁症、人格分裂等。
大学生网恋会限制大学生的其他行为,忽视其它生活领域,导致上网频率不断上升,甚至出现不受控制等症状。
对于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由于需要长时间的上网,不仅会使视力下降、失眠、头痛、神经衰弱,而且严重的还会患上“网络综合症”。
2.影响社会化进程一个人只有通过社会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获得了适应人类社会生活的社会性,形成人类基本的心理结构和动力系统,并获得明确的自我观念,使自己的行为具有明确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控制,这样他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网恋是以网络为载体,构建的一个虚拟社会,它使大学生脱离了社会学习和社会实践。
大学生网恋者都活在自己虚拟的世界中,他们在网恋中构建一个理想中的我,而这个理想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是不同的。
比如说有的大学生网恋者在网络中活跃健谈,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害羞、寡言。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网恋者所建立的社会认知及新的角色定位是与现实不相符的。
这样,当大学生网恋者回归现实后,会因认知结构、角色定位、价值标准不同而更加的感到不被人所理解,同样,现实中的人们也不能理解他们的种种行为。
这样的恶性循环最终使这些大学生网恋者陷入越发孤僻的境地,为了寻求网络安慰又会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网络中。
这些大学生有的心理素质较差,造成人格分裂、甚至自杀。
因此,大学生应认清楚网恋这种交往形式的弊端,决不能沉迷于它。
3.影响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大学是为将来立业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尤其是21世纪的大学生,更应学好基本功。
大学生网恋的心理分析及干预
《 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和
J 10 0第 2 u. 1 2 9卷第五期
总第 6 期 7
・
向,导致 网恋者在 民族精神与文化选择上呈现 出不稳定和 多样化的 状态 。 刘先华 ( 二)网恋影响大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大学生长期迷恋于交 友聊天会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因为网恋和通常的恋爱不 (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系 河南商丘 4 60 ) 700 同。网上交流的投机了, 心灵有了感应, 就会对网友有依赖的心理。 他们常常 “ 想入非非”——想象网络中通过甜言蜜语所铸就的自马 [ 要J 恋 大 大 生 爱 象 选 机 降 恋 成 , 摘 网 扩 了 学 恋 对 的 择 会, 低了 爱 本 王子或梦中情人,因此干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有一些人通宵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 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 自我实现需要。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 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本文分析了网恋 沉溺于网上聊天,然后睡眼朦胧的走进教室。还有一些同学违反学 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探讨了大学生网恋的心理原因,并对大学生网恋提出 校规定,长期逃课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留级甚至退学。学生 要花费大量时间上网,学业上花费的时问自然就少了很多。大部分 了具体的干预措旌。 时间消耗在网恋上,这本身就是一种慢性 自杀。长期沉溺于网络世 [ 关键词] 学 ; 恋 心 分 ; 预 施 大生 网:理析干措 2 O世纪 9 0年代 以来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互联 网 界里,让他们对学习慢慢失去兴趣,进而整个生活都被上网占用。 时间一长,学业就给 荒废 了。 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日益普及。随着网络成为新的恋爱载体或者工 ( )网恋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由于网上聊天、交友和游戏 - 具, “ 网恋 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之间的时髦话题。 网恋 (ni -v ) o leoe nl 是指个体以超越 时空 限制 的网络为载体 , 相识 、 吸、相知、相许, 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导致人的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状 相 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过程。“ 一方面大学生 态 ,血压 升高,诱发心血 管病症、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 头痛等 可以在 网上大胆 而直接地 与异性交往,满足 自己的情感需要;另一 疾病 。长期 面对 电脑屏幕 ,使得 他们四肢动作僵 化,造 成关节 ,颈 方面,这种真真假假的网络情感又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了较大 部等疲劳,甚至相关疾病。长时间保持坐姿使身体得不到舒展,减 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必须开展关于大学生网恋的相关研究,并 少了锻炼身体的时间,会造成身体机能的下降,从而出现各种不适 症状 。电脑屏幕对人 的辐射作用 也不容 小觑 ,有媒体就 曾报道过学 对大学生网恋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与引导。 生因长期面对电脑屏幕而出现双目失明的现象。另外,容易引发大 网恋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正如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样 ,网恋 同样 也足 。有的人在 网恋 中 学生的精神问题。按理说,上网扩大 了交流范 围和深度 ,可 以使学 找到了自己的另~半, 网络对与他或她来说足一个很好的交流工具, 生的压抑之情得到释放,缓解学生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但是大 而有的人则没有如此幸运,他们在网恋中不但没有找到幸福,发而 学生 正处在 青春后 期,感 情容易冲动,网恋又缺乏理性的引导,往
网恋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
网恋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恋这一现象在大学生群体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虽然网恋可以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刺激和快乐,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本文将探讨网恋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网恋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是双重的。
一方面,网恋可以给大学生带来一种新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爱情的甜蜜和浪漫。
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与异地或者不同学校的人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这种情感的交流和互动,可以满足大学生对爱情的渴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幸福感。
另一方面,网恋也可能给大学生的情感带来负面影响。
首先,网恋的虚拟性质使得双方很难真正了解对方的真实面貌和性格。
虚拟的交流方式容易让人产生错觉,导致对方的形象和性格被美化或者曲解。
当真正面对面相处时,可能会发现对方与自己的期待不符,从而引发失望和矛盾。
其次,网恋往往存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大学生的学业和社交活动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维系网恋关系。
而且,异地恋情更是面临着见面困难、沟通不畅等问题。
这些限制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感到孤独和无助,甚至产生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面对网恋带来的情感影响,大学生需要采取一些应对策略。
首先,要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在网恋开始之初,要尽量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避免将对方过度理想化。
同时,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和期望,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爱情。
其次,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
大学生应该将学业和社交活动放在首位,不要为了网恋而忽视自己的现实生活。
要学会平衡好网恋和现实的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网络情感。
此外,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是维系网恋关系的关键。
双方应该保持频繁的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情感。
同时,要相互理解和支持,建立起坦诚和稳定的关系。
当面对矛盾和问题时,要勇于沟通和解决,避免积压和憋闷。
最后,大学生还应该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交圈子。
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结识新朋友,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提高情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教育文档
当代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网络与人们的联系日益紧密,高校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加深。
互联网的使用为大学生的知识涉猎提供了方便,对大学生拓宽视野、优化思维方式起着积极有效的影响。
但是,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生活、学习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当代大学生自身安全带来了一系列的威胁。
一、当代大学生使用网络存在的问题(1)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
当前,随着网络数据化时代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作为网民的特殊群体,伴随网络时代发展而出现的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不单单是个人问题,而是变成令社会关注的家庭问题和社会问题。
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有网络游戏成瘾、网络消费成瘾及网络社交成瘾。
网络成瘾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后果及其严重,大学生沉迷于网络,往往会造成身体损伤、心理受损、学业荒废等问题。
(2)大学生网络失德问题。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便利性及逃避性特点,网络虚拟环境中交流的匿名性为大学生控制言语表达内容、口吻提供了方便。
便利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时参与一些社交论坛的互动,而逃避性体现在一些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达的内容,在网络虚拟社会中可尽情发泄。
由于网络这3个特点,这就为大学生在网络使用污秽用语、考试利用网络进行作弊以及任意抄袭他人学术成果等网络失德问题带来便利与纵容。
(3)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
当前,互联网金融、各类社交网络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校园中随处可见大学生网络购物、网络直播、网络兼职、网络交友、刷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现象。
互联网金融与网络社交工具在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成为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工具。
网络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及道德意识易造成不良影响,互联网里面的暴力、色情、拜金以及犯罪等不良信息更是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大学生人格弱化以及责任感缺失,走上犯罪的道路。
大学生网络犯罪问题体现在大学生网络涉黄、网络涉毒、网络涉暴、网络诈骗以及网络制造传播谣言等几方面。
二、造成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原因(1)高校缺乏系统的网络安全教育,缺乏网络安全相关管理机制。
网恋的危害发言稿600字
网恋的危害发言稿600字各位亲爱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网恋的危害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恋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许多人通过网络平台和社交软件相识、交往。
这种新型的感情交往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危害,我们必须要警惕和防范。
首先,网恋往往使人们轻易陷入虚幻的感情世界中。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虚拟交流和互动来认识和了解对方,但这种了解往往是片面和不全面的。
我们只能看到对方在网络上呈现的一面,却无法真正了解对方的生活、家庭和背景。
这容易导致我们对对方产生误解和幻想,最终陷入了一种虚幻的感情世界中,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其次,网恋还容易使人们陷入欺骗和被骗的风险之中。
在网络上,我们很难辨别对方的真实身份和信息,容易成为别有用心者的目标。
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虚假的身份和信息,给人一种美好和完美的假象,吸引他人上钩,然后加以利用或欺骗。
这不仅对我们的感情造成了伤害,还可能对我们的财产和生活造成损失,甚至是人身安全的威胁。
最后,网恋往往会导致我们与现实生活的脱节和沉迷。
在网络上,我们可以找到各种各样的虚拟社交和娱乐方式,很容易让我们沉溺其中,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学习和家庭。
有些人甚至会因为网恋而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动力,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最终导致了自己的人生迷失和未来发展的困境。
总之,网恋虽然也有它的美好和值得珍惜的地方,但我们也要看到它的潜在风险和危害。
我们应该理性和冷静地对待网恋,不要盲目、不要过度,不要轻信和被蒙蔽。
在网络交往中,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慎的态度,多一些怀疑,多一些警惕。
在遇到问题和困境时,我们还要及时和适当地寻求帮助和支持,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和损失。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充分认识到网恋的危害和风险,理性对待网络交往,珍惜和维护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感情和价值。
谢谢大家!。
谈谈我对当今大学生网恋现象的认识
谈谈我对当今大学生网恋现象的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逐渐走入千家万户,日益普及,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情感交流方式。
为此,网络为谈恋爱提供了一个更便捷的途径。
伴随网络成为新的恋爱载体,“网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之间的时髦话题。
大学生作为时尚潮流的主体,引领着这一新型爱情模式迅猛发展。
有研究表明,有过网恋经历和希望未来至少有一次网恋经历的大学生比例高达78. 4%。
那么,大学生如此热衷于网恋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心理层面来分析:(一)需求心理。
生理上的成熟使大学生渴望同异性交往。
关心异性、渴望同异性交往,追求美好的爱情是大学生生理成熟的标志。
在网上,他们同异性交谈是获取情感的途径之一。
自然地,网恋就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
(二)从众心理。
据有关学者调查,92.1%的网恋大学生表示周围人有过网恋的经历,仅有极少部分人是在周围人没有网恋经历的情况下选择这种恋爱方式的。
看到周围同学在网恋,虽然主观上告诫自己不要盲目从众,但是网恋早已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这使得大学生不知不觉地陷入网恋。
(三)补偿心理。
有的大学生由于在现实中无法凭借自己的外表、性格、家世等取悦异性,而在网上寻找伴侣;或者是由于现实恋爱受挫,所以在网上寻找异性,寻觅爱情。
(四)释放心理。
现实生活总会存有太多规范、舆论等制约,存在太多压抑和忍耐。
网恋让高校学子找到了一个可以尽情释放心情的安全心理空间,可以完全卸下生活中的面具,在网络中尽情释放和表现。
(五) 游戏心理。
网络是虚幻的世界,现实的规则在网上完全可以忘记。
在网上可以模糊性别、模糊身份,所以有的大学生认为,在网上,所有事情都可当作游戏,不必认真,网恋是一场模拟游戏,是一场感情的模拟游戏,你可以在这场游戏里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可以女扮男身,男扮女身在网上追求网友。
(六) 感情寄托心理。
高校学生大多远离家乡,远离父母亲人,且大学的课程不像高中那么紧张,有些同学又不愿意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他们时常感到寂寞、空虚,缺乏精神支柱,由此产生孤独、空虚,而网络正适合他们,于是就到网上去宣泄情绪,在虚拟的社会中找个伴儿解解闷,期望从网络中找到一种感情依托,从网络中得到温暖体贴和关怀。
大学生网恋引发的伦理问题研究
轻人寻求新鲜 、神秘事物 的特点 。从抽样调查 的数据分析 中 可 以看 出,大学生 “ 网恋 ”的影 响因素 可以从生理 、心理 和 社会三方面解释 。 ( 一 )生理 因素 性 别方 面 ,男生和女 生 “ 网恋” 的比例没有 明显差别 ; 年 龄方 面 ,并不 是年 龄越 大 ,年 级越 高就越 容易 “ 网恋 ” , 年龄在 2 0 — 2 2 岁之 间 、大学三年级是 “ 网恋”的高发期。
参考文献
【 1 】 赵翔 宇, 张洁 . 我 国 高校 青年教 师薪酬 管理研 究一 以
“ 公平理论”为视 角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 0 0 8 ( 4 ) . 【 2 】马晓娜. 高校青年教 师生存状 态的调查与分析——制 度的视 角卟 化工 高等教育, 2 0 1 0 ( 1 ) . [ 3 】李晋靖. 高校 工会依 法维权存在 问题及 对策 . 浙江工 商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 2 0 0 8 ( 6 ) .
确规定青年教师所 占代表 的比例 ,有效 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学 校 民主管理 和民主监督 ,使这 一制 ,高校工 会要积极介 入劳动人事争 议调解工作 , 制定和完 善校 内申诉 制度 ,成立教职工维权委 员会 、劳动争 议调解委员会 以及教 职工 申诉处理委员会 ,引导青 年教师以理 陛方式依法表达利 益诉求 ,尽可能把 问题 、矛盾 消解 在萌芽状态 ,促进和谐校 园建设 ; 四要推 动建立 和完 善学校领 导干部权 力制衡机 制 、 法律约束机制 和制 约监督 机制 ,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 的法制 观念 、民主观念 、依法治 校观念 ,建立对学校领导干部 的长 效监督制约机制并加 强对 这种机制的执行 ,这是维护青年教 师权益 的重要环节 。 ( 四 )促进青 年教师提 高业 务技能 和水平 ,助力 青年教 师实现职业诉求 。高校工会要 引导青年教师结合学校和个人 的发展 目 标, 合理 、 有效 地规 划职业生涯 ,建立青年教师成 长成才 机制 ,为 青年教师 职业诉求 的实现奠定 良好 的基 础。 在教学方面 ,建立 “ 一帮一”制度 ,为学校每一位新进青年 教师安 排一名教 学经验 丰富 、具有 良好师德修 养 的老 教师 , 对青年教师进行 一对 一的教学法强化和专业技能 的培训 ; 在 科研方 面,通过政策 调节 ,加大对青年教师开展科研工作 的 扶持力度 ,调动广 大青 年教师参与重大前沿科学研究 的积极 性 。如在 国家级项 目的申报工作 中,明确规定青年教师参 与 子课题 的 比例 ,并对参 与子课题 的青 年教 师给予经 费配套 。 在省 、校级科研项 目的申报工作中 ,为青年教师创造 良好 的
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心理分析与思政教育干预
在 群体生 活 中,大 学生往 往会希望 被群体接 纳 ,得 到 安全感 和归属 感 ,但 如果在 实 际生活 中无 法得到 满足 ,他 们 就会 在 网络 上寻 找虚拟 的友谊 ,网络给 大学生 提供 了一 个 交友 的空 间,能够 部分替 代现 实生活 中的群体 。但长此 以往 容 易造 成 性 格 上 的缺 失 。 三 、大 学生 网络 行 为 规 范 的有 效 措 施 1 . 校 园网的正面 引导 良好 的环 境系统会 促成更 为有效 的管理模式 ,与校外 网相 比,校 园网的 网络环境 较为规 范 ,能减 少学 生的不 良 网络行 为 。但校 园 网的 网站 设计一般 都很 陈 旧, 内容空泛 且贫乏 ,对 于道德教育 的页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 2 . 文 明上 网 的大 力 倡 导 高 校应重视 思想政 治教育 ,在规范 大学生 的网络行 为 时 ,教 育工作 者应 改变 传统 的教育 方式 ,摒 除教 育中 的强 制 性和 片面性 。网络行 为 的教育应 该 以正面 疏导 为主要方 式 ,让 大学生 自身形成 良好 的道德 思维和道 德理念 。大学 生 的思 品教育 体系 中,应把 网络道 德教育纳 入在 内。通过 开 展讲座 、报 告会和座 谈会 等方式 ,广泛 开展大 学生 的网 络 道德 教育 ,培 养大 学生 的 自律意 识,从而 规范大 学生 的 网络 行 为 。 3 .切实依法 的科 学管理 加 强科学管 理手段 ,充分利 用过滤 软件 阻拦 不 良网站 的进入 ,防止学 生沉迷 于堕 落的虚拟 世界 。进一步 完善社 会 监督 ,创建文 明 的网络环 境 。负责 监管大 学生 网络行为 的机 构应肩 负起 相应 的管理职 责 。将 政策切 实可行 的落实 具体 ,不能把法律法规只停 留在宏观层面。 四 、大 学 生 网络 不 良行 为 思 政 教 育 干 预 的意 义 1 . 减 少 网络 不 良行 为 对 大 学 生 的 负 面 影 响 目前 ,大学 生身心健康 的挑 战很大程度 上来 自于 网络 行 为失范。具数据统 计分析 ,沉迷 网络 的大学生 中有近2 0 % 的人 患 有 抑 郁 症 ,有 过 自杀 行 为 的人 近 1 0 % 。 由此 可 见 管 理 大 学 生 的不 良网络 行 为 日趋 重 要 。 2 . 促 进 大 学 生 正 确 人 生 价 值观 念 的 形成 人 生 价 值 观 不 仅 是 对 我 们 人 生 态 度 的体 现 ,更 是 对 事 物 和 行 为 的 整 体 判 断 。 大 学 生 的 人 生 价 值 观 引 导 了他 们 今 后人 生道路 的方 向 ,某 种程度 上主宰 了他们 的命运 。高校 校 园是大 学生成 长 的主 导环境 ,对大 学生 的成长有着 至关 重 要 的 影 响 ,应 通 过 开 展 有 效 的 教 育 活 动 来 保 障 大 学 生 正 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 。 3 . 有利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今 时代 ,教 育管理方 式 日新月异 ,传 统的思想 政治 教育 方式 已不适用 于 当前教育 形式 ,在网络 时代 ,高校思 政教 育更应 贴合 实际 ,通 过双 向互动 寻求大 学生 的真 实心 理 ,增强教 育工 作者 的主观 能动 性 。从而保证 了思想 教育 体系工作的顺利开展 。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辩论赛
目前,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造成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普遍。
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容易上瘾,很难控制自己的占65%;玩起来就没完,自己控制不了的占18.1%;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的占5%;认为花很多时间和精力玩游戏会使学习成绩受影响的占73.4%。
因为玩电子游戏而引发的道德失范、行为越轨甚至违法犯罪的问题正逐渐增多。
本次调查的数据显示:认为因玩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认为玩游戏与校园暴力相关的达29%。
三、学生网民的特点1、随意性大。
从上网原因和聊天话题两方面都体现出大学生上网存在较强随意性。
10.4%的学生在高兴时上网,8.5%的学生在心烦时上网,27.7%的学生在无聊时上网,53.4%的学生不定时上网;在聊天话题方面;15.7%聊个人情感,16.4%聊兴趣爱好,19.3%聊生活经历,5.5%进行学术探讨,43.1%毫无重点的聊。
2、网络知识贫乏。
许多大学生在网上除了聊天、使用免费电子信箱、看新闻外,就不知道做什么。
调查显示:16.4%的学生不知道"搜索引擎"、"BBS"为何物,在知道的人中也分别有25. 6%和62.6%的学生没有使用过。
使用免费电子信箱除了收发E-mail外,8%学生用于联系工作,34%的学生用于收发电子杂志,2%的学生还用于收发贺卡和手机短信息等其他服务,56%的学生没有其他用途。
3、不成熟性。
63.1%的学生曾因上网而耽误过上课。
学生们更注重互联网的娱乐、资讯、拓展生活空间的功能而非学习的功能。
在谈到网络对学习的影响方面,22.4%的学生认为能从网络获取信息以促进学习;40.7%的学生认为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提高思维能力;26.3%的学生认为花费太多时间上网娱乐致使成绩下降;10.6%学生认为网络中的不良信息会产生不良影响。
对于非法和不良信息站点,27.1% 的学生曾误入,31.3%的学生曾好奇进入,17.5%的学生经常接触,24.1%的学生从未接触过;这些不健康的内容,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虽不是主流,但却是不可忽略的现象。
关于大学生网恋现象分析
关于大学生网恋现象分析大学生的网恋问题每年都呈上升的趋势,必须引起高校的关注和思考。
文章以真实案例来分析大学生的网恋现象,并对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正确对待网恋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标签:大学生;网恋;分析期末考试快结束的时候,我突然接到一位任课老师的电话说:有门课的试卷没有小赵(化名)的。
我立即打电话给小赵,结果手机关机,询问他的室友,说是他在前一门课考试结束后就回家了。
我随即联系家长,小赵并未回家。
于是就把当天的情况通知了小赵家长。
在得知小赵没有按时回家后,我立即联系几个和他关系要好的学生了解情况,并以各种方式去联系小赵,并提醒如联系到后,第一时间通知我,期间如与小赵有言语交流,语气要柔和,不要以质问、激烈的口吻。
随后立即去保卫科查看监控录像,看小赵是什么时候出寝室大门,什么时候到校门口,什么时候坐上出租车离校的。
我从小赵要好的同学了解到:小赵平时与同学交流较少,他在高中时有个女朋友小应,两人是在网络游戏中认识的,碰巧又与小赵同一城市,属于网上认识,现实恋爱。
小赵读大二的时候,被小应知道小赵“很花心”并和同校小周关系密切,要跟他分手,小赵求小应原谅,小应不答应。
我推测小赵极有可能是回去找小应。
当天下午2点40分,我接到学生的电话,说其已在QQ上联系到小赵,小赵说不要担心,会自己回家的,然后就下线了。
下午3点,我和邹书记先去找吕书记,再去和陈书记汇报情况。
下午4点13分,小赵QQ上线,直接与我联系到,我问他目前的情况,他只是一直说着:“老师,对不起,我想靜静地好好想想,会尽快回家的。
”从小赵离校后接下来几天,我保持和小赵及其家长的联系,注意情况发展。
多方劝说后,几天后的上午9点20接到他爸爸的电话,说小赵已经在他叔叔家里了,但还不肯回家,在叔叔家住段时间。
二、案例分析通过和小赵的交谈,我了解到以下情况:(1)恋爱分手,情绪失控:小赵和小应属于网上认识,现实恋爱。
网恋分手一事令小赵很痛苦。
由于早恋和家庭的教育问题,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爱情观,并且不能正确处理好由于恋爱带给自身的各种影响和打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总第346期
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3.38亿,其中青少年网民为1.75亿,占全体网民的51.8%,更有90.5%的大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
网恋则日渐成为大学生网络交往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指个体以超越时空限制的网络为载体,与情感对象进行虚拟与现实兼具的情感互动过程。
一方面他们可以在网上大胆而直接地与异性交往,满足自己的情感需要;另一方面,这种真真假假的网络情感又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高校必须提高对这一问题的注意,并对其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与引导。
一
网恋作为网络交往的延伸,其本质是凭借现代信息技术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爱情方式,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可取之处。
首先,网恋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
网络以其技术平台打破了人际交往传统的血缘、地缘和业缘模式,人际互动不再局限于身边狭隘的交往圈子,这使得大学生恋爱的选择机会不再受到时空限制而得以增加。
其次,网恋降低了恋爱成本。
它可以通过视频和聊天挤掉信息的水分,也可以随时终止交往,从而节省大学生的时间和空间成本。
第三,网恋可以满足大学生部分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的渴望。
网络交流可以让人感觉安全,不惧展现内心的秘密和脆弱。
同时,一些大学生性格内向、敏感、抑郁、自卑,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不善于与异性交往;自我价值感低,不敢向身边的异性表白情感;平时常因缺乏自信而采取逃离现实的回避行为。
网络正好给他(她)们提供了掩护自尊、获得异性认可的虚拟环境。
所以,大学生网恋并不能完全被社会排除,而会成为一种长期存在的现象,只要网络不会消失,网恋就不会消亡。
但是网恋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经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网恋成功率低,易给大学生造成情感挫折。
网恋扩大了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但要想“网事成真”,其实还要跨越比传统恋爱更多的障碍。
网恋具有相当的脆弱性,因为多数大学生在网恋开始时仅看重感觉而过滤了金钱、容貌、身份、家世等现实条件。
随着网恋的发展,情感依恋开始建立,恋爱意向逐渐萌生,就需要重新对网恋对象进行“资源”审核。
如果面试结果不够理想,往往会发生“见光死”的现象。
即使对方形象比设定的底限要好,网恋关系确定,在关系维持期间,又涉及距离、时间、经济实力支撑、长久分离所需的情感毅力等现实因素的考验。
甚至到了考虑婚姻的阶段,仍有新问题陆续产生:家庭的反对,现实相处模式的重建等等。
许多网恋者坦言,网恋最初往往感觉刺激而浪漫,留在网上也许是一段美好的情感体验,但一接触现实便极易毁于一旦。
很多网恋也恰是在脱离现实的基础上才得以发生,其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寻找情感寄托,而这并不一定要走向现实。
这种恋情要想转入现实也更加困难,通常只是情感空虚阶段的一种廉价满足方式而已。
调查表明,大学生网恋的成功率仅为0.1%。
2.网恋易上瘾,可能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的距离效应和神秘感极易使大学生网恋上瘾,而一旦上瘾就会沉湎于网络难以挣脱。
由于网上聊天、交友、游戏需要注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卢桂桃
摘要:网恋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降低了恋爱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态度;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生活氛围。
关键词:网恋;网络交往;教育;引导
作者简介:卢桂桃,湖南城市学院政工师。
(湖南益阳41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编号XJK08CXL007)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968(2010)04-0058-02
新媒体思政58
2010·4(中)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总第346期
2010·4(中)
意力高度集中,在网上停留的时间过久,多会由于大脑神经长时间处于高度兴奋和紧张状态,引起肾上腺素水平异常增高、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容易诱发心血管病症、肠胃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痛等疾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同时,大学生一旦限于网恋之中,往往就乐不思“书”。
有的大学生整天如痴如醉、想入非非,沉浸在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中不可自拔;有的大学生中午、晚上不休息,加班加点泡在网上谈恋爱,致使上课时疲惫倦怠、无精打采;甚至有的大学生迟到逃课,视网恋为生活唯一的意义。
当网上爱情逐渐成为生活的唯一追求,精神上的空虚和人生目标的失落就不足为奇了。
这些不同程度的白日梦往往会严重干扰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或身体受损、生活紊乱,或心灵空虚、理想堕落,或荒废学业、成绩下降,严重的留级甚至退学。
3.网恋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
社会化即人的行为表
现符合其所属的社会文化规范。
网恋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沉迷于网恋的大学生,往往会忽视或者淡忘社会对他们未来社会精英的角色期待。
换句话说,大学生之所以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网恋上,除了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外,更多的或许就在于对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定位不当,没有认识到自己所应该扮演的、合理的、积极的社会角色。
这样,当网恋的大学生回归现实社会生活时,往往会因为价值观不同而更加感到无人理解,越发陷入孤独的境地,从而陷入继续沉湎网络的恶性循环。
4.网恋存在的风险和代价,可能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
伤害。
这种风险和代价在物质上主要表现为时间、金钱的消耗,而在非物质上则主要表现为感情的受欺骗。
网恋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人们在网上进行网络情感交流,不仅可以把现实社会的种种规则完全抛开,而且可以模糊性别和身份,把所有的事情都当作游戏。
有人曾做过调查,在网恋欺骗中,受害者以女性为主,其中女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行骗者以男性居多,年龄主要分布在33-40岁之间,而且文化程度多在大专以上。
二
网恋是网络时代一种新的情感交往方式。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参与网恋的同时,也存在困惑和疑虑。
加上网络本身具有身份虚拟与隐藏等特点,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则很容易引发一些问题,对大学生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学校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1.进行爱情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态度。
真正的爱情是排他的、专一的,双方一旦确立恋爱关系,就会要求感情的纯真和态度的严肃。
爱情与责任相伴而生,恋爱的最终归宿是组成家庭、生儿育女。
把网恋视为一种
网络游戏的观念,不仅会把现实社会的种种规则伦理丢弃,而且会对当事人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而,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使他们真正了解网络并不是爱情滋生或者存在的正常空间,它只是建立爱情关系的一种交流手段和显示爱情的酝酿阶段,网恋否成功还要接受现实社会的考验。
2.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大学
生网恋的主要原因是精神空虚,如果学校能够为大学生充分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扩大他们的生活交际圈,则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进取心,减少网恋现象。
学校可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格调高雅,具有强烈思想性、启迪性、示范性、引导性的活动,形成宽松、民主、自由、奋进的良好氛围。
从而帮助大学生缓解冲动、消除烦恼,避开在网上消磨时间或追求朋友,同时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加强他们的理解与沟通,培养其高尚的生活情操。
3.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良好健康的网络生活
氛围。
首先,各网站和网络公司应高度重视大学生这个巨大的消费群体,为其提供最优化的网络资源;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网络有利条件,通过各种网上信息传播媒介,对大学生加强教育引导,使他们学会自觉抵制网络的负面影响。
其次,应加强对社会上各类网吧的监管,使网吧成为提供学生网上学习条件的健康场所。
再次,政府应建立完备的网络安全机制。
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今天,利用网恋犯罪也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
相关部门应着重从网络法律制度和网络道德制度两方面来建立有效的网络安全机制,这是大学生网民进行健康、正常网络生活的最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
况统计报[N].人民日报,2009-07-16.
[2]曾坚朋.虚拟与现实:对“网恋”现象的理论分析[J].中国
青年研究,2002,(6).
[3]方奕.网恋是个好形式[J].中国青年研究.2007,(5).[4]克丽欧·欧德萨.数字化性爱[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8.
[5]刘艳红.网上无美女[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6]黄晓莹.大学生网恋现象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4,
(1).
[7]王春霞.浪漫的背后—大学生“网恋”现象分析[J].人才开
发,2007,(9).
责任编辑朱雁
新媒体思政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