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边境地区经济合作和联系制度
第七章边防法规
![第七章边防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1d71c40c844769eae009eda6.png)
第七章边防政策与法规第一节边防政策一、边防政策的含义边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边疆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一定的时期,针对不同性质的邻国和不同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边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二、边防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制定的主体是国家边防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党对边防事务的指导与国家对边防事务的领导是一致的,体现了党和国家代表人民意志的一致性。
(二)具有针对性边防政策是针对不同的邻国和边境地区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指导作用是具体的,不能将针对某一邻国或边境地区的边防政策予以泛用。
关于中苏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960《关于中缅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75《关于中越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75(三)具有时效性边防政策是针对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同邻国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指向性。
国家关系的改变和边境情况的变化,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边防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中苏50年代《中苏友好条约》,但随着两党意识形态的分歧,边境武装冲突的出现,为期30年的条约已经毫无意义。
(四)体现对外工作的方针边防政策是党和国家用于指导边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在边防涉外工作中十分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在依法治国、依法治边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有全面系统的边防法律制度,也需要政策的指导。
边防政策的制定方式1.党和国家通过召开边防工作会议制定2.党和国家专门制定的边防政策3.党政机关或领导的指示和批示三、边防政策的功能边防政策是指导和规范各类组织和人员在边境地区的社行为,调整我国与邻国的关系,处理边境事务的重要依据,主要功能体现在对边防事务的管理与调控上。
(一)导向功能边防政策作为指导和规范边境地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既规定了人们必须根据政策的具体规定而行为,不得违反政策规定,同时也鼓励人们在政策容许的范围内选择行为。
边境发展知识点总结
![边境发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f457c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8.png)
边境发展知识点总结在当今世界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边境发展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边境地区既是一个连接不同文化和经济体系的纽带,也是一个存在着潜在冲突和安全风险的区域。
了解边境发展的知识点对于深入了解国际关系和地区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和环境等不同角度总结边境发展的知识点。
一、经济层面1. 跨境贸易:边境地区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贸易的重要集散地,跨境贸易活动频繁。
边境城市通常成为跨境贸易的重要节点,如中国的深圳和香港、美国的圣地亚哥和墨西哥的蒂华纳等。
2. 边境经济合作区:为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资,很多国家在边境地区设立了经济合作区,允许企业在边境地区享受优惠政策。
经济合作区旨在推动跨境产业分工和经济一体化发展。
3. 边境贸易走廊:为加强边境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互联互通,很多国家在边境地区打造贸易走廊。
贸易走廊通常包括港口、物流中心、跨境公路和铁路等基础设施,以便货物和人员在边境地区便捷地流通。
4. 边境旅游:一些边境地区的风景优美,具有独特的文化吸引力,成为旅游热点。
边境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边境地区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二、政治层面1. 边境合作和管控:为应对跨境犯罪和非法移民等挑战,不同国家在边境地区开展合作,共同建立边境管控机制。
边境合作包括情报分享、联合巡逻和边境警务合作等。
2. 边境争端和解决:一些地区存在着历史遗留的边界争议和领土纠纷,这些问题成为地区和平稳定的威胁。
有效解决边界争端对于促进地区和谐和发展至关重要。
3. 边境合作组织:为加强跨境合作和解决共同问题,一些国家成立了边界合作组织。
这些组织通常涉及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致力于推动边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层面1. 跨境人口流动:边界地区通常存在着跨境人口流动现象,一些人员因为工作、学习或者家庭原因在边境地区居住和生活。
跨境人口流动对于边境地区的社会结构和文化认同产生重要影响。
2. 边境社会融合:跨境地区通常存在着多元文化和多样化社会,边境社会融合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挑战。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境经济贸易管理条例(试行)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境经济贸易管理条例(试行)](https://img.taocdn.com/s3/m/f541fb3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a.png)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境经济贸易管理条例(试行)【发布部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1992.09.25【实施日期】1992.09.25【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边境经济贸易管理条例(试行)(1992年9月25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州边境经济贸易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自治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方针,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出发,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边境贸易,繁荣民族经济,加强民族团结,稳定边疆,增进与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三条自治州边境经济贸易贯彻执行本州“以贸易为先导,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依托,依靠教育和科技进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贸工农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
第四条自治州所辖瑞丽市、畹町市、潞西县、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作为边境经济贸易区。
鼓励外商、华侨和港、澳、台胞到本州各地进行贸易和经济合作。
鼓励州内外,省内外工商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本州边境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
第五条自治州边境贸易执行“自找货源、自找销路、自行谈判、自行平衡、自负盈亏”的原则。
自治州边境贸易享受国家和云南省政府规定的小额贸易进口商品减税免税和进出口商品免领许可证等优惠政策。
第六条自治州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国家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成立进出口公司,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享受国家对外经济贸易的优惠政策,在边境口岸开展转口贸易,在沿海口岸开展进出口业务,促进边疆民族经济发展。
第七条自治州实行边境贸易与对外经济、技术和劳务合作相结合,边境地区与内地协作相结合,利用国内国外原料,面向国内国外市场,发展加工工业,增加出口创汇产品,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条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条约](https://img.taocdn.com/s3/m/1ca65132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9c.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条约文章属性•【缔约国】蒙古•【条约领域】边界边境•【公布日期】2010.06.01•【条约类别】条约•【签订地点】乌兰巴托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以下称双方),遵循领土和边界不可侵犯的国际法准则,在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原则的基础上,本着友好合作的精神,为共同维护并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为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议定如下:第一章定义第一条本条约使用以下定义:(一)“边界”、“国界”、“边界线”具有相同含义,是指分隔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间领土的界限,及沿该线划分上空和底土的垂直面。
(二)“划界文件”,是指划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间边界的法律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间边界条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国与第三国国界交界点的协定。
(三)“勘界文件”,是指边界勘定后形成的边界议定书及其附件。
(四)“联检文件”,是指边界联合检查后形成的、作为勘界文件补充文件的边界联合检查议定书及其附件。
(五)“界标”,是指竖立在边界线上或边界线两侧,在实地标示边界线走向,且其地理坐标已测定并记载于勘界文件或联检文件中的标志。
(六)“边界林间通视道”,是指在实地边界线两侧一定宽度范围内通过清除树木、灌木及其他植被开辟的通道,目的是使边界线保持通视。
(七)“边境地区”,是指毗邻边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市、县、旗和蒙古国的县。
(八)“边民”,是指在边境地区常住的两国公民。
(九)“主管部门”,是指双方各自国家法律确定的、根据本条约解决相关问题的机构。
(十)“边界代表”,是指由双方根据本条约和本国法律任命的,负责在一定的边界地段维护边界秩序,预防和处理边界事件的人员。
(十一)“边界水”,是指穿越两国边界和在边界线上的湖泊、河流、小溪及其他水。
(十二)“跨界设施”,是指跨越边界的铁路、公路、油气管道、电线、通信线路、桥梁、水坝和水闸等设施。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b5de712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ea.png)
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知识点总结区域经济合作是指不同地区或国家为了共同的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合作与协调。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以下是关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一些主要知识点。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和意义1. 全球化趋势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全球化加速了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而区域经济合作成为实现国际间经济互利共赢的重要方式。
2. 经济合作区的概念和意义:经济合作区是指多个国家或地区为了共同发展而设立的特定区域,其目的是通过合作与互补优势实现共同繁荣。
3. 区域经济合作的价值: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可以促进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产业优化布局等,提高区域内经济的整体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二、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和机制1. 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是最基础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形式,成员国在区域内消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货物、服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
2. 关税同盟: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成员国对第三方实施相同的关税政策,形成一个共同市场。
3. 经济联盟:经济联盟是更进一步的合作形式,成员国在贸易、投资、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协调和合作。
4. 区域一体化:区域一体化是最高级别的经济合作形式,多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一体化。
三、区域经济合作的案例1. 欧盟:欧盟是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一,其成员国在经济、政治等方面实现了高度的一体化。
2. 亚洲:亚洲各国通过东盟、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等合作机制,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3. 北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为加拿大、美国和墨西哥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重要框架。
4. 中国:中国通过与东盟、上合组织、中亚五国等的合作,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
四、区域经济合作的挑战和对策1. 经济发展差异: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如何在合作中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一个挑战。
2. 利益纠纷和市场壁垒: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利益冲突与纠纷,同时一些国家可能会设置市场壁垒,限制自由贸易。
边境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
![边境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8082ce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5b.png)
边境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边境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互联互通的纽带边境地区,作为两个国家之间的接触点和交界线,承载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机遇。
通过边境地区的合作,各国可以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步伐。
本文将探讨边境地区合作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互联互通在促进边境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其一,边境地区合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各国之间不再是孤立的经济体,而是交流与合作的网络。
边境地区合作通过取消贸易壁垒、便利通关手续和加强商贸往来等方式,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与投资活动。
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为例,中国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的互联互通项目,如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湄公河经济合作等,为边境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通过加强贸易和投资合作,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巨大推动。
其二,互联互通是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
互联互通不仅仅是简单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一种促进贸易、旅游等多方面合作的模式。
例如,边境地区可以共同建设跨境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通道,这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促进贸易和人员流动。
同时,通过加强互联互通,边境地区之间的合作范围也得以拓宽,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
中国与俄罗斯在边境地区的深化合作项目中,就包括了高校合作、科技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合作,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推进。
其三,边境地区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内的经济多元化具有重要意义。
边境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这为各国提供了机会,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
通过边境地区的合作,各国可以利用对方的资源和市场,进行产业转移和互补发展。
例如,中国与越南在边境地区的合作项目中,除了贸易投资以外,还包括了农业、能源、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可以帮助越南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而越南的农产品和旅游资源则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通过这样的合作,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
第七章陆地边境管理PPT课件
![第七章陆地边境管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cbd1a996bd97f192379e932.png)
行负责和管理。 • (5)双方共管。对于一些重要的界河可经双方协
商共同负责和管理。
2020/3/24
21
第二节 界务管理
• (四)有关问题的处理 • 1.界标的维护。 • 2.界河的维护。 • 3.界树及边界通视道的维护。
2020/3/24
34
2020/3/24
29
第三节 边境生产作业管理
1.边境生产作业的内容 (1)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生产作业方案及生产作业人
员的审查、审核工作。 (2)对有关作业证件实施签发和管理。 (3)对生产作业工具及危险物品进行管理 (4)做好边防政策和有关规定的宣传工作。 (5)监督检查作业单位、人员对边防政策和有关规
• 一、界务管理的概念和意义 • 界务管理的概念: • 界务即为国界事务,界务管理即是指在基
于国界形成(划定)的基础上,对陆地边 境国界县及其标志的管理和维护等。
2020/3/24
13
第二节 界务管理
• 界务管理的意义: • (一)维护界标,确保领土安全 • (二)保持国界走向清晰,避免领土纠纷 • (三)防止越界行为,减少涉外事件
便利群众生产及生活的原则,在紧靠陆地 边界我侧划出的实行特殊管理制度的一定 区域。 • 边境管理区通行制度即是指国家授权公安 边防部门,对出入边境管理区的人员实行 通行检查,有条件的准许其进入边境管理 区的管理措施。
2020/3/24
3
第一节 边境管理区及其通行制度
• 二、边境管理区通行制度的作用 • (一)有利于维护和稳定边境秩序 • (二)有利于维护和保证国家的安全 • (三)有利于边疆建设与经济发展
2020/3/24
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边防的关系
![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边防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c49c00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c2.png)
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边防的关系边境地区是国家的前沿阵地,不仅承担着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同时也面临着边境安全问题的挑战。
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边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与边防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措施以确保经济发展与边防的良性互动。
一、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边防的影响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边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边境贸易、旅游业、农业等产业在边境地区得到了蓬勃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其次,边境地区的经济繁荣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边境地区居民的安全意识和国家认同感。
这种安定的经济环境和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为边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也给边防带来了一些挑战。
首先,经济繁荣吸引了大量的人口涌入边境地区,增加了边境地区的人口压力,给边境地区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其次,边境地区的繁荣也吸引了一些非法活动,比如跨境走私、贩毒和非法移民等,给边境地区的边防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边防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影响边防的维护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首先,健全的边防体系为边境地区的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边防部队的存在和边境地区的有效管控能够有效地阻止非法活动,维护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其次,边防力量的存在也起到了警示作用,对潜在的非法分子起到了震慑作用,有助于维护边境地区的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
最后,边防部队也能够为边境地区提供人员和物资支持,加强边境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然而,不合理的边防措施也可能对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过度严苛的边境管控可能阻碍边境地区与邻国的经济交流和合作,影响边境地区的贸易发展。
同时,过度军事化的边防措施也可能给边境地区的社会和谐带来一定的压力,造成民众的不满和抗议情绪。
边境管理制度汇编
![边境管理制度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ce29cfa4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15.png)
边境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国家边境的管理,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保障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汇编。
第二条国家边境管理制度遵循“严格管理、有序发展、保护生态、促进合作”的原则,依法保障各类边境行为的合法权益。
第三条边境管理行政机关应当坚持依法行政,实施阳光执法,保障边境民众的合法权益,维护边境地区的和谐稳定。
第四条国家鼓励开展边境经济合作,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推动形成良好的跨境合作态势。
第五条边境管理行政机关应当加强对边境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切实维护边境区域的生态平衡和生态稳定。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改善边境民众的生活水平。
第二章边境管理制度第七条边境管理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边境管理制度,明确边境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保证边境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第八条边境管理行政机关负责制定边境管理计划,组织实施边境巡逻、边境检查等工作,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稳定。
第九条边境地区的边境管理站应当依法履行边境管理职责,保证边境地区的安全和秩序。
第十条边境地区的边境检查站应当依法履行边境检查职责,保证边境地区的通关便利和安全有序。
第十一条边境管理行政机关应当建立边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强边境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提高边境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第十二条边境管理行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边境管理协调机制,加强对边境地区的联防联控,有效应对边境地区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边境交流合作第十三条国家鼓励边境地区的跨境经济合作,支持相关项目的发展和落地,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繁荣和交流互通。
第十四条国家鼓励边境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支持相关活动的举办和开展,推动边境地区的文化繁荣和多元发展。
第十五条国家鼓励边境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支持相关项目的合作和共享,促进边境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发展。
第四章边境生态保护第十六条国家鼓励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支持相关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促进边境地区的生态平衡和生态永续发展。
边境管理条例(希望有用)
![边境管理条例(希望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3e4e109484868762caaed556.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边境管理,保持边境地区安全稳定,促进边境地区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国界管理、出境入境管理、进出边境地区管理以及保障服务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边境管理应当坚持依法管理、严守国界、维护稳定、服务开放、促进发展、便民利民的原则。
第四条省人民政府及边境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边境管理工作的领导。
外事部门负责国界标志及边界设施的勘查、维护和管理,根据授权组织开展边界联检。
公安机关及公安边防部门负责边境地区社会治安、中国公民出境入境、外国人入境出境、交通运输工具出境入境以及进出边境地区的边防检查;结合任务管理界河治安,开展界河水上巡逻;防范和打击边境地区跨界违法犯罪活动。
海关、检验检疫、口岸管理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边境管理和服务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各级边防委员会应当建立成员单位定期联席会议、军警民联防、重大情况通报和对外联系、合作等制度。
外事部门、公安机关及公安边防部门应当按照职责权限建立部门联席会议、情况通报等制度;并加强与驻地解放军边防部队的合作,互相配合,共同做好边境管理工作。
第六条公安机关及公安边防部门应当根据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以及有关协议、协定,开展国际执法合作。
第二章国界管理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国界线的清晰稳定,保持界碑(桩)以及其他国界辅助标志物、方位物的完好,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外事部门或者相关部门,不得擅自处理。
国界标志的恢复、修理或者重建,应当由外事部门按照我国与邻国签订的协议、协定和国家有关规定组织实施,公安边防部门应当提供协助。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一)移动、损毁、涂改、刻划界碑(桩);(二)破坏有国界辅助标志物、方位物或者界河护岸作用的树木、植被和相关设施;(三)改变或者可能改变国界线走向、影响或者有可能影响界河稳定的;(四)在界河进行炸鱼、毒鱼、淘金、采沙、超标排污,或者在界河中的沙洲、岛屿上砍伐树木、挖沙取石;(五)私自开通或者扩建边境通道、便道,在界河上私开渡口、私设码头;(六)在与邻国签订的协议、协定禁止范围内设置危险化学品存储设施及危险废物处置场所;(七)在中越国界线我方一侧30米、中老国界线我方一侧100米、中缅国界线我方一侧10米范围内新建永久性建筑或者设施,与邻国商定同意的除外;(八)在中越国界线我方一侧1000米、中老和中缅国界线我方一侧500米范围内烧荒;(九)其他改变边界现状的行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各章内容概览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各章内容概览](https://img.taocdn.com/s3/m/937290d4a98271fe900ef930.png)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各章内容概览第一章初始条款和一般定义本章主要阐明RCEP缔约方的目标是共同建立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以及互惠共赢的经济伙伴关系合作框架,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增长,并为全球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该章节还对协定中的通用术语进行定义。
第二章货物贸易本章旨在推动实现区域内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并对与货物贸易相关的承诺作出规定。
规定包括:承诺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三条给予其他缔约方的货物国民待遇;通过逐步实施关税自由化给予优惠的市场准入;特定货物的临时免税入境;取消农业出口补贴;以及全面取消数量限制、进口许可程序管理,以及与进出口相关的费用和手续等非关税措施方面的约束。
第三章原产地规则本章确定了RCEP项下有资格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原产货物的认定规则。
在确保适用实质性改变原则的同时,突出了技术可行性、贸易便利性和商业友好性,以使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易于理解和使用RCEP协定。
在本章节第一节中,第二条(原产货物)和第三条(完全获得或者完全生产的货物)以及附件一《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PSR)列明了授予货物“原产地位”的标准。
协定还允许在确定货物是否适用RCEP关税优惠时,将来自RCEP任何缔约方的价值成分都考虑在内,实行原产成分累积规则。
在第二节中,规定了相关操作认证程序,包括申请RCEP原产地证明、申请优惠关税待遇以及核实货物“原产地位”的详细程序。
本章节有两个附件:(1)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涵盖约5,205条6位税目产品;(2)最低信息要求,列明了原产地证书或原产地声明所要求的信息。
第四章海关程序与贸易便利化本章通过确保海关法律和法规具有可预测性、一致性和透明性的条款,以及促进海关程序的有效管理和货物快速通关的条款,目标创造一个促进区域供应链的环境。
本章包含高于WTO《贸易便利化协定》水平的增强条款,包括:对税则归类、原产地以及海关估价的预裁定;为符合特定条件的经营者(授权经营者)提供与进出口、过境手续和程序有关的便利措施;用于海关监管和通关后审核的风险管理方法等。
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条例-
![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e6cff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d.png)
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条例正文:---------------------------------------------------------------------------------------------------------------------------------------------------- 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条例(1997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议通过1997年12月1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八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快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建设,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伊犁的繁荣和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及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以下简称合作区),是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
第三条本条例适用于合作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第四条合作区应当按照伊宁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遵循外引内联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鼓励中外投资者在合作区内兴办出口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国际贸易和旅游业,发展外向型经济。
第五条合作区应当为国内外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工作生活条件。
第六条合作区内投资者的投资、财产、收益和其他合法权益受国家法律、法规的保护。
合作区内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和本条例。
第七条合作区内土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所有。
境外投资者和境内的行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依法享有土地使用权。
合作区内土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出让、转让、出租、抵押。
第八条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民政府、伊犁地区行政公署、伊宁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合作区的领导,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促进合作区的发展和繁荣。
第二章行政管理第九条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设立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合作区管委会),作为伊宁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伊宁市人民政府对合作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享有伊宁市人民政府的经贸管理权限,对伊宁市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
地区间的经济合作
![地区间的经济合作](https://img.taocdn.com/s3/m/379e377f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a.png)
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地区间的经济合作一直是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通过地区间的合作,各国可以共同利用资源、提高竞争力、加强经济联系等,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本文将从地区间合作的意义、形式、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地区间合作的意义地区间合作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首先,地区间合作有利于资源的共享。
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地区间合作有助于提升经济竞争力。
通过合作,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提高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竞争力。
此外,地区间合作还能够增强经济联系,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二、地区间合作的形式地区间合作有多种形式。
首先,地区间可以建立自由贸易区。
自由贸易区是指一定地区内的国家或地区根据共同的规则和协议,对彼此之间的商品和服务进行自由的贸易,消除或降低贸易壁垒,促进自由贸易的发展。
其次,地区间可以成立共同市场。
共同市场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实现成员国之间的货物、劳务、资本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形成较大规模的市场。
再次,地区间还可以展开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通过加强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各地区可以学习借鉴对方的经验和技术,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影响地区间合作的因素地区间合作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政治因素是影响地区间合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些地区因为政治纷争或者历史问题存在较大障碍,对合作形成制约。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地区间合作的重要因素。
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这也会对合作产生一定的限制。
此外,地理因素、文化因素等也会影响合作的程度和方式。
结语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共享资源、提升竞争力、推动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等,地区间的合作可以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然而,合作也面临着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多方面的制约因素。
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
![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1b534e2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9.png)
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重视经济合作和发展。
地区经济合作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不同地区的国家或地区在经济、贸易、投资、科技等方面进行合作,以促进各方的经济发展和繁荣。
地区经济合作对于提高整个地区的竞争力、加强彼此间的互信和合作关系,以及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全球范围内,地区经济合作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比较典型的方式是自由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协定是指两个或多个国家之间为了促进双方或者多方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民间往来,所签订的协议。
自由贸易协定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但也有人认为它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利,有损贸易公平竞争。
在地区经济合作中,出现了一些比较成功的案例。
例如,欧洲联盟是由数十个欧洲国家组成的经济联盟,成员国通过共同的市场和货币体系,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合作和发展。
此外,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也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它由10个东南亚国家组成,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得到了很多的发展。
地区经济合作的发展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改善世界经济结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地区经济合作可以缓解一些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贫困和经济困境,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均衡发展。
其次,地区经济合作有助于各方之间的了解和互信,进而促进全球和平稳定。
在地区经济合作中,中国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正逐步成为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各地的自贸区建设,包括亚太自贸区以及欧洲自贸区等。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与各方开展合作,促进基础设施、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推动“互联互通”,进而促进地区经济合作和繁荣。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
总之,地区经济合作对于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和改善世界经济结构有重要的作用。
各国和地区应当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共同推进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方案
![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2c9dd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7.png)
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方案一、边境经济合作区概述边境经济合作区是指根据两国边境地区对外开放的特点和优势,划定特定区域,赋予该区域特殊的财政税收、投资贸易以及配套的产业政策,并对区内地区进行海关特殊监管,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等各种生产要素在此聚集,通过边境两边地区的对接,实现边境地区两边的充分互动和优势互补,实现该区域加快发展,进而通过辐射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发展。
(一)边境区域合作的特征跨境区域合作主要着眼于地区的发展和比较优势的发挥,以促进当地的发展为目标。
合作参与方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经济体边界毗邻的部分关税领土,如欧洲上莱茵地区、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等。
也有经济体全部关税领土与另一方部分关税领土进行跨境合作的情况,如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新一柔一廖成长三角。
虽然大多情况下双方都存在合作机制,却往往没有达成正式的、有约束力的协议,需要参与方自行实施各自的政策以促成合作。
(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主体从目前国内外边境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的行为主体划分,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中央政府是合作区的授权机构,也决定了它的建设思路和发展前景。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利益代表,要和毗邻国家的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并实施具体的协作管理。
国际和地区组织是合作区的倡导者,可以起到协调、提供技术和资金的作用,合作过程中非常需要他们的参与和支持。
企业是合作区的核心建设要素,对于多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边境地区,在双边自由贸易安排协调下,主要基于区位理论和运输成本的有利条件而扩大市场和要素获取范围,通过边境经济项目招标而拉动企业投资,实现边境地区对外贸易转型。
(三)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制约了其发展。
第一个就是主权让渡问题。
跨境经济合作区需要突破边境对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在此基础上进行的经济合作涉及人流、物流的管理,涉及海关监管和检验检疫管理,必然需要国家间主权的相互让渡。
边防事务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边防事务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https://img.taocdn.com/s3/m/2a8a7f0d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7c.png)
边防事务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边防事务一直是各国安全与稳定的关键领域之一。
由于国界接触区域的特殊性,边防部门的工作必须高度警惕,以确保国家领土安全和边民生活质量。
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安全威胁和挑战,各国正积极展开边防事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本文将探讨在边防事务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并深入分析各国互利互惠的合作模式。
一、地区安全合作的重要性边防事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于维护地区安全至关重要。
在边界区域,各国常面临跨国恐怖主义、非法贩运、边境争端等威胁,这些挑战往往需要边防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来解决。
国际合作可以加强情报共享、联合巡逻、边界管控等方面的合作,有效阻止恐怖分子、毒品走私集团等非法势力跨境活动,确保边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另外,边境地区常涉及跨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问题。
各国之间通过合作共同开发边界地区的自然资源,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促进地区经济的繁荣。
同时,边境地区常遭受非法采矿、非法渔业等活动的威胁,而国际合作可以加强联合巡逻、执法合作等方面的举措,保护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维护地区可持续发展。
二、国际合作模式为了促进边防事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各国采取了多种合作模式。
一种常见的合作方式是双边合作。
双边合作可以通过签署边界协议、设立临时联合巡逻区等方式,在边界地区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的机制。
例如,中国与邻国的边防部门经常开展联合巡逻,加强边界地区的安全合作。
另外,多边合作也是重要的国际合作模式。
国际组织和地区安全机制常常提供了平台,使各国边防部门可以进行跨国的合作与交流。
例如,东盟地区论坛(ASEAN Regional Forum, ARF)通过定期举办会议和研讨会,促进了成员国之间在边防事务上的交流与合作。
此外,各国还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共同应对边防事务中的挑战。
比如联合国维和行动,各国派遣军队参与边界地区的和平维护与稳定。
这种多边的合作模式通过整合各国资源和经验,提高了边防事务应对复杂威胁的能力。
跨国边境合作中的规划协调机制
![跨国边境合作中的规划协调机制](https://img.taocdn.com/s3/m/a66c7a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7.png)
跨国边境合作中的规划协调机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国边境合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个多元化和互联互通的时代,国家之间的合作已不再局限于国内范围,而是需要跨越边界,进行更广泛的合作。
然而,跨国边境合作存在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规划协调。
本文将探讨跨国边境合作中的规划协调机制,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应对策略。
一、背景介绍跨国边境合作是指两个或更多国家之间在边境地区进行的合作。
这种合作可以涉及各个领域,例如经济、环境、文化等。
跨国边境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共同的利益,促进地区的发展和繁荣。
然而,由于涉及不同国家的利益和政策差异,跨国边境合作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二、规划协调的重要性规划协调是跨国边境合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各个合作方的规划和行动,以确保合作的顺利进行。
规划协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资源优化利用:跨国边境合作涉及到不同国家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等。
通过规划协调,可以实现资源的优化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2. 推动经济发展:跨国边境合作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规划协调可以确保各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相互配合,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3. 提升区域竞争力:通过规划协调,可以提升跨国边境地区的竞争力。
合作方可以共同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形成合作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4. 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规划协调可以促进跨国边境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和谐。
通过合作,可以减少边境地区的冲突和摩擦,增强合作方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三、规划协调机制的建立为了实现跨国边境合作中的规划协调,需要建立相应的机制。
以下是一些建立规划协调机制的关键步骤:1. 建立合作平台: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合作平台,吸引合作方参与其中。
这个平台可以是一个跨国组织、一个联合委员会或一个合作机构。
平台的建立需要各个合作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商。
2. 制定合作协议:在平台建立之后,合作方需要制定合作协议。
这个协议可以规定合作的目标、原则、政策和行动计划等。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https://img.taocdn.com/s3/m/5ae6322b58fb770bf78a55bd.png)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一种在边境地区建立的跨国经济合作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边境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内引外联,加强两国经济联系,带动沿边地区经济发展。
边境地区是一个远离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区,在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影响下,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居民生活困难。
一、边境经济合作区现状自1992年以来,国务院已经在7省(区)批准成立了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和一个经济合作中心,它们分别是辽宁省的丹东,吉林省的珲春,黑龙江省的黑河、绥芬河,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二连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博乐、塔城,中哈霍尔果斯经济合作中心,云南省的河口、畹町、姐告,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和东兴。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跨边界的经济合作行为,受边界两侧不同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的影响,为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构建曾加了困难。
也正是由于边境地区所特有的区位特征和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得边境经济合作区在构建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管理层次纵深设置较多等问题,使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优势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
同时也引出了边境贸易不规范、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
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功能定位边境合作区是沿边地区各种资源和要素相对富集的地区,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快速、持续发展,带动沿边的总体发展,提高沿边居民生活水平。
1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经济合作中心)有10个设在西部地区,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对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立足于“中介服务功能”的发展定位。
边境经济合作区的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地的通道,是客货流的集散地,具有发展对外贸易的优势,具有为跨国合作与交流、客流和物流的集散提供中介服务的特殊优势,是其它地区无法取代的。
另一方面是中介服务的发展是一项投资少,回报高的行业,可以把更多现有资金集中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同时也为地区发展建设提供资金帮助,这对建立初期的边境合作区是很重要的。
在整个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过程中,中介服务功能一直都会是整个合作区最主要的功能之一,中介服务发展水平也是衡量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子。
第七章边防法规
![第七章边防法规](https://img.taocdn.com/s3/m/8ef3979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b.png)
第七章边防法规第七章边防政策与法规第一节边防政策一、边防政策的含义边防政策是党和国家为了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护边境地区安全和社会稳定,发展边疆经济,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在一定的时期,针对不同性质的邻国和不同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关于边防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二、边防政策的本质特征(一)制定的主体是国家边防政策制定的主体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党对边防事务的指导与国家对边防事务的领导是一致的,体现了党和国家代表人民意志的一致性。
(二)具有针对性边防政策是针对不同的邻国和边境地区而制定的,具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其指导作用是具体的,不能将针对某一邻国或边境地区的边防政策予以泛用。
关于中苏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960《关于中缅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75《关于中越边境地区边防工作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1975(三)具有时效性边防政策是针对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不同邻国的不同情况制定的,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指向性。
国家关系的改变和边境情况的变化,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边防政策的调整和改变。
中苏50年代《中苏友好条约》,但随着两党意识形态的分歧,边境武装冲突的出现,为期30年的条约已经毫无意义。
(四)体现对外工作的方针边防政策是党和国家用于指导边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在边防涉外工作中十分重要,任何时候都不可缺少。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毛泽东在依法治国、依法治边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有全面系统的边防法律制度,也需要政策的指导。
边防政策的制定方式1.党和国家通过召开边防工作会议制定2.党和国家专门制定的边防政策3.党政机关或领导的指示和批示三、边防政策的功能边防政策是指导和规范各类组织和人员在边境地区的社行为,调整我国与邻国的关系,处理边境事务的重要依据,主要功能体现在对边防事务的管理与调控上。
(一)导向功能边防政策作为指导和规范边境地区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准则,既规定了人们必须根据政策的具体规定而行为,不得违反政策规定,同时也鼓励人们在政策容许的范围内选择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 号界标修理、恢复或重建记录式样根据 _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 条的规定, (国名)_ (主管部门名称) 代表—(姓名)于 _________________ 年 ____ 月 _____日在 _____ (国名)(主管部门名称)代表_(姓名)在场的情况下,对 ________ 号 界标进行了 ____ (修理、恢复或重建)。
___ 号界标 _____ (说明界标修理、恢复或重建的过程和原因)上述工作根据 __________ 年 ______ 月 ______ 日签订的(勘界文件或联检文件名称)的规定完成。
本记录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 两种文 本同等作准。
(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主管部门名称)代表 (主管部门名称)代表(签字)_______ 号界标损坏、移动或毁灭后无法在原位恢复或重建的记录式样根据 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 定》第 条的规定, ________________ (国名)_ (主管部门名称)代表—(姓名)于 _______ 年 _____ 月 ____日在 _____ (国名)(主管部门名称)代表 _ (姓名)在场的情况下,确认号界标已被 _____ (损坏、移动或毁灭),并无法在原位按年 ____ 月 ____ 日签订的 ________ (勘界文件或联检文件名 称)的规定将其恢复或重建。
___ 号界标 _____ (说明无法在原位恢复或重建的原因 和情况)。
双方同意就此各自向中巴边界联合委员会报告。
本记录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 两种文 本同等作准。
(签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主管部门名称)代表 (主管部门名称)代表(签字)_____ 号界标损坏、移动或毁灭后移位重新竖立的记录式样根据____ 年____ 月 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和中巴边界联合委员会年月日的决定,联合专家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巴)方代表_______(姓名)于______ 年 _____ 月 ____ 日在_____ (巴/中)方代表(姓名)在场的情况下,移位重新竖立了被___________ (损坏、移动或毁灭)的________ 号界标。
移位重新竖立的 _号界标的界标登记表(附后)是根据年____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________________ (勘界文件或联检文件名称)起草的。
本记录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联合专家组中方代表(签字)通报航空器在边界线本方一侧联合专家组巴方代表(签字)飞行的照会内容式样(国名)(外交部/大使馆)向(国名)(外交部/大使馆)致意并根据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谨通知如下:一、飞行目的。
二、飞行的各项指标:(一)飞行周期和飞行起始具体日期和时间;(二)飞行范围、进出25千米区域点地理坐标和飞行方向;(三)飞行高度。
三、航空器的各项指标:(一)所有者;(二)类型及型号;(三)颜色;(四)识别标志;(五)机身号;(六)呼号;(七)是否装有雷达装置四、相机的各项指标:(一)类型和型号;(二)焦距。
顺致崇高的敬意。
征求同意航空器越界飞行的照会内容式样____________________ (国名) ___________ (外交部/大使馆)向______________ (国名) ___________ (外交部/大使馆)致意并谨请求根据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获得下列航空器穿越边界的许可:一、飞行目的。
二、飞行的各项指标:(一)飞行周期和飞行起始具体日期和时间;(二)飞行范围、进出25千米区域点地理坐标和飞行方向;(三)飞行高度;(四)在飞行过程中拟越界地点(坐标、居民点或飞行示意图);(五)飞行越界纵深。
三、航空器的各项指标:(一)所有者;(二)类型及型号;(三)颜色;(四)识别标志;(五)机身号;(六)呼号;(七)是否装有雷达装置。
四、相机的各项指标:(一)类型和型号;(二)焦距。
如蒙同意并尽快答复,________ (国名) ______ (外交部/大使馆)将不胜感激。
顺致崇高的敬意。
边境地区行政区划名单根据_____ 年_____ 月_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边境地区行政区划名单确定如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方面:吉尔吉特一巴尔蒂斯坦地区非法越界人员交接书式样第—号日期:______时间:______地点:______根据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职务、姓名)移交、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姓名)接收了非法越界人员______ (国籍、姓名、性别、出生地、出生日期)。
该人于年月日时在____ (地名、相近界标号)越界,并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__ 月日____ 时在____ (地名、相近界标号)被 ______ (何人)抓获。
非法越界原因_______ 。
同时移交了下列交通工具和财物: _______ (名称、数量和主要特征。
如有交通工具或财物未能移交,应注明原因。
)交接期间,—(写明交接时需要说明的其他有关事项)。
本交接书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移交人:__________ 接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盖章)(签名、盖章)人员尸体交接书式样第—号日期:______时间:______地点:______根据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职务、姓名)移交、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姓名)接收了人员尸体______ (数量、姓名、性别和主要特征)。
上述人员尸体于______ 年月日时在(地名、相近界标号)被_______ (何人)发现。
经双方确认,上述人员生前系________ (国籍)公民,可能的死亡原因_____ 。
同时移交了下列财物:_____ (名称、数量和主要特征。
如有财物未能移交,应注明原因。
)交接期间,—(写明交接时需要说明的其他有关事项)。
本交接书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移交人:__________ 接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名、盖章)(签名、盖章)封皮国徽、国名第1页委任书第2页照片、印章、持有者签名第3页(国名)政府根据年月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任命(姓名)为中巴边界____ (地段名称)的_____ (边界代表/副代表)。
_____ (姓名)被授权完成上述协定规定的义务,为此有权穿越中巴边界并可在(国名)的边境地区逗留。
(授权人) ______(签名)印章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第4页第3页的___________ (对应语种)文本封皮国徽、国名第1页委任书第2页照片、印章、持有者签名第3页根据年月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任命(姓名)为中巴边界 _ (地段名称)的边界代表 _ (职务)。
____ (姓名)被授权完成上述协定规定的义务,为此有权穿越中巴边界并可在__________ (国名)的边境地区逗留。
____ (国名)_____ 地段边界代表 _______ (签名)印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第4页第3页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语种)文本一次性往返穿越中巴边界证件式样第1页一次性往返穿越中巴边界证件第2页根据_____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_______ (姓名)有权在(国名)_____ 地段一次性往返穿越中巴边界,并可于年_____ 月____ 日在______ (国名)的边境地区逗留。
_____ (国名)_____ 地段边界代表_______ (签名)印章____ 年____ 月日第3页第2页的____________ (对应语种)文本信件交接书式样第_号日期:_______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根据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_______________ (职务、姓名)转交、 _____ (职务、姓名)接收了________ (国名)____ 地段边界代表致(国名)____ 地段边界代表的______ (号)信件。
经双方检查确认,上述信件密封完好。
本交接书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送达人:___________ (签名)接收人:____________(签名)越界牲畜交接书式样第_号日期:_______时间:_______地点:_______根据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职务、姓名)移交、____________________ (职务、姓名)接收了从______ (国名)境内并于 _____ (时间、地点、相近界标号)越界的牲畜________ (种类、数量、性别、毛色、年龄、印记和其他特征)。
交接期间,_____ (写明交接时需要说明的其他有关事项)。
本交接书一式两份,每份均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移交人:___________ 接收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名、盖章)(签名、盖章)财物交接书式样第_号日期:______时间:______地点:______根据____ 年____ 月____ 日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边界管理制度的协定》第条的规定,(职务、姓名)移交、(职务、姓名)接收了财物(名称、数量和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