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京的名家散文:胡同文化
汪曾祺散文里的“胡同文化”
建 正 统 思想 较 为 严 重 , 不 思 反抗 ,安 分 句 话 是 纯 正 的京 腔 京 韵 ,既 是 助 兴 ,也 守 己,逆 来 顺 受 ,甘 做顺 民 ,正 是 胡 同 是 评 论 , 淋 漓尽 致 地 传 达 出胡 同文 化 的
居 民 的真 实写 照 。 封 闭文 化 的 。他 凭着 和 北 京 老 街 坊 打 了
无 与 伦 比 的传 神 、有 昧 儿 , 有 原 汁 原 味
胡 同 的安 静 闭塞 , 使 胡 同所 连 接 的 四合 的 京 韵 。 比如 ,在 分 析 北 京文 化精 义 的
叫 院里 的人 们 很 少 与 外 界接 触 。不 了解 外 时 候 ,他 引用 了老 北 京 的 俗 话 : “ 他 界 的信 息 ,不 能接 受 一 些 新 的思 想 ,形 认 错 ? 门 儿 也 没 有 !忍 着 吧 !— — ‘ 穷
紧 贴 老北 京 居 民 的 日常 生 活 。切 割 豆 腐 在 汪 曾祺 的 笔 下 一 如 午 后 廊 下 的 影 子 ,
格 局 的 胡 同 。 胡 同 里 面 有 什 么 ?有 皇 城 根 下操 着 一 口京 片 子 的 老 北 京 呢 !地 域
上 的 方 正 , 使 生 活 于 胡 同 中的 人 们 在 思 想 上 自然 而 然 地 有 了凡 什 么 都 得 方 正 的
胡 同某 处 ,像 常年 生活 在 那 里 的 居 民一 在 大 碗 茶 的 茶 叶 和 茶 香 中 起 起 伏 伏 ,耐
样 , 一 路 哼 着 小 调 , 迈 着 悠 闲 的 步 子 , 人 琢 磨 。 大大 小 小 的 胡 同 纵 横 交 错 ,遍 亲 身 感受 这 些 地道 “ 片 子 ”的 胡 同文 布 东 西 南 北 ,犹 如 历 史 遗 留下 的 迷 宫 。 京
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
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 汪曾祺 ,江苏高邮人,1920 年 3 月 5 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 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 纯粹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汪曾祺散文胡同文化,希望 对你有所帮助! 胡同文化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 南正北, 正东正西。
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 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 去! ”“西去! ”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 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 说“你 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
街道如是斜, 就特别标明是斜街, 如烟袋斜街、 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 京人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 是计数,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原是皇家储存物件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 司胡同(存放柴炭地方),有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人物,如无量大人胡 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 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是某种行业集中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 有胡同是像其形状。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样子有点像羊尾巴、 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 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很宽阔, 如东总布胡同、 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 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 北京人说:有名胡同三千六,没名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是小胡 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很方 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
散文《胡同文化》(通用10篇)
散文《胡同文化》(通用10篇)散文《胡同文化》篇1胡同是北京特有的一种古老的城市小巷,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胡同里的市民文化则成了汪曾祺研究的兴趣所在,于是我们看到汪曾祺选择了北京胡同作为表现市民文化的载体。
汪曾祺的文字犹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自由畅快,平淡之中富有韵味,如此淡而有味的文风贯穿于此篇作为汪老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言之中。
本文将从胡同文化中的“忍”文化着眼,来分析汪曾祺先生面对日渐衰败的胡同文化的复杂心态。
汪老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这种“忍”既体现在面对政治局面变化的置身事外、冷眼旁观,比如汪老以民国时期的学生运动为例;也体现在他们日常生活的人事处理上,例如文中提到旁观者对于小伙子为小事对开电梯姑娘动手打人却漠视及不加谴责,这都可以归类为北京人精神生活上的“忍”文化。
至于北京人物质生活的“忍”文化则可以通过汪老之前所描绘的“北京人易于满足”并且“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来作深刻地了解。
我想,以上举例都不难看出“忍”已然成为北京人的一种习惯,而非是人类有意识的行为,而胡同文化的深刻内涵便是:封闭、自足、忍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其中夹杂着汪老对“忍”文化的可怜可悲之复杂的心情。
《胡同文化》中汪曾祺通过引用北京俗语“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来揣摩北京人“忍”与“耐”的处世态度。
纵观北京城历史悠久的君王统治文化,令人不得不惊叹封建文化对于北京人生活渗透的深度和广度,当习惯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北京人只有“忍着”“耐着”“眯着”才能保住性命。
汪曾祺对于北京人逆来顺受的文化心态是持有针砭的态度,而“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七个字则进一步印证了汪老对于北京人处世之道的嘲讽以及揶揄,从而也自然而然引渡到了胡同文化衰败的必然趋势。
稍微细心点,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对传统文化喜爱但并不迷恋,对胡同文化的消亡感伤但并不悲惜。
封闭保守的胡同文化在迅速发展的商品社会里,已不适应开放进取的现今时代,它的消亡是历史的必然,怀旧也好,伤感也好,无奈也好,都不能阻挡这一趋势。
胡同文化课文笔记
《胡同文化》是汪曾祺的一篇散文,主要讲述了北京胡同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以下是一些关于这篇课文的笔记:
1. 胡同的起源:胡同起源于元朝,是蒙古语“水井”的意思。
明朝时期,胡同成为北京城的主要街道。
清朝时期,胡同的数量达到了顶峰,形成了独特的胡同文化。
2. 胡同的特点:胡同狭窄、弯曲、纵横交错,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胡同里的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3. 胡同的生活:胡同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人们在这里交流、娱乐、互助。
胡同里的邻里关系非常紧密,大家互相帮助,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社会氛围。
4. 胡同的文化: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京剧、评书、相声等传统艺术形式。
胡同里的茶馆、酒楼、戏园等场所,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5. 胡同的保护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胡同被拆除或改建,胡同文化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为了保护胡同文化,政府和社会应该采取措施,如修复古建筑、保护传统艺术、开展文化交流等。
6. 作者对胡同的感情:汪曾祺对胡同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认为胡同是北京的灵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笔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5篇)
胡同文化(5篇)第一篇:胡同文化胡同文化教案一一、导入同学们刚才欣赏的一首歌曲叫<前门情思大碗茶>,这首原汁原味的京曲,将我们带进了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
一提到北京,同学们会想到什么呢?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想到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2008年奥运会可能在北京举行,我们一定要多得金牌。
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看看。
同学可能没有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就是老北京的象征,说不定它与北京的文化、乃至中国的文化还有关系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一看。
二、板书课题。
三、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北京的胡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学生看图片、老师介绍。
四、再让我们来欣赏课文,请同学们看课文第第5一12节,思考问题:北京胡同文化什么样的内涵?(用原文的话回答)。
“北京胡同文化是封闭的文化”“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物质的要求不高”“北京人爱瞧热闹,不爱管闲事”“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北京市民有忍的精神,怕事,有什么不顺心的,忍一忍也就算了。
安土重迁住四合院(盒子)封闭易于满足忍不爱管闲事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居住方式上的安土重迁和独门独院,饮食条件上的易于满足,处世方式上的明哲保身;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忍”的具体内容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五、这就是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到这里我们又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称北京文化为胡同文化,而不说是香山红叶文化?让我们还是从课本中寻找答案,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第1-4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北京的胡同有什么特点?1、正南正北正东正西的胡同将四方四正的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的方块;2、胡同的取名、宽窄和数量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并深刻地影响着市民的生活与思想;3、胡同接近闹市又远离闹市,与闭合的四合院是一体的。
特点:方正取名(计数、物御、人物、行业、形状、其它)数量“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网络(方便、安静)胡同的总特点是“方正”,这种方正影响了北京市民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思想,并形成了封闭的胡同文化。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汪曾祺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散文家。
他的散文平和冲淡,清新自然,内在流动着中国传统的“中和”之美的韵味。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欢迎大家参阅。
汪曾祺的经典散文精选欣赏篇1:胡同文化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嫌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胡同文化》-9优秀10篇
《胡同文化》9优秀10篇《胡同文化》08-02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胡同文化》9优秀10篇, 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 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胡同文化》篇一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
两课时。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涉及文章的整体, 也涉及局部。
各段落的意思比较清楚, 可利用段落的关键语句先概括段落的要点。
本文中心思想的比较含蓄, 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 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胡同之没》中只有没有一个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
二、自读课文, 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 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明确:是写胡同文化。
)(2)“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形成的心态和思想观念)三、再次自读课文。
分析、讨论段落大意, 概括要点:概括中, 首先要对全段思想要旨进行提炼, 其次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 提醒学生在自读中找出关键句子, 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 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 四方四正”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 有各种来源”。
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 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 例子很多, 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 。
这两段目的是谈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
这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 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 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 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汪曾祺《胡同文化》
汪曾祺先生是一位非常讲究语 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 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 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 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汪 曾祺的语言,熔书面语与口语 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 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 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 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 养和语言功力。其人有“短篇 圣手”之称,代表作有小说 《受戒》《大淖记事》《端午 的鸭蛋》等。
分析课文第8段
(1)这一段的中心句—关键词—对应的生活 现象——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 不高”。 (2)有相关的生活现象可以验证吗? (3)这段文字提到了一样东西,是什么? (4)那么北京的大白菜文化表达了北京人怎 样的心态?
写出了北京人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举“见过世面” 的老人的话,突出他们的自满自足的精神。 A、惟我独尊。“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 菜也比别处好吃。”“方正”的都城布局,突出了 皇权的独尊地位。这种“独尊”的思想意识也深刻 地烙在久居都城的百姓心中。以为国都就与别处不 同,国都就比别处尊贵,就连京城的狗也与众不同, 无比尊贵。过去,北京人就瞧不起外地人,一律称 之为“乡下人”,便是明证。 B、保守。这是与“惟我独尊”相关联的。以为什 么都比别处优越,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将人家真正 好的、有价值的东西拒之门外,思想上趋于保守。 汪曾祺先生在《五味》一文中说:“北京人很保守, 过去不知道苦瓜为何物,近年有人学会吃了。„„ 北京人在口味上开放了;北京人过去就知道吃大白 菜。由此可见,大白菜主义是可以被打倒的。”
读城,读的是他们的“活法”。
——易中天《读城记》
★作者对正在消失的胡同和胡 同文化有怎样的情感、态度?
留恋、无可奈何(感性)
没落的必然(理性)
《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作者介绍汪曾祺,当代著名作家,剧作家,祖籍江苏高邮。
以散文和短篇小说见长,代表作品有《职业》《幽冥钟》《受戒》《云致秋行状》《复仇》《八月骄阳》《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国子监》等。
汪曾祺的散文似“水”,他的散文是“水”孕育出来的,具有鲜明的“水性”。
归于胡同,又具有浓郁的“胡同”味。
这种“胡同”味,是汪散文显示的一种综合的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它既表现在取材、构思和抒情习惯上的平民性,同时在语言上也具有北京胡同的京腔京调的韵味。
汪曾祺曾在他的《自选集》中“自序”中写道:“我的散文大都是记叙文,间发议论,也是夹叙夹议。
我写不了伏尔泰、叔本华那样闪烁着智慧的论著,也写不了蒙田那样渊博而优美的谈论人生哲理的长篇散文,我也很少写纯粹的抒情散文。
我觉得散文的感情要适当克制,感情过于洋溢,就像老年人写情书一样,自己有点不好意思。
我读了一些散文,大概继承了一点明清散文和五四散文的传统,有些可以看出张岱和龚定庵的痕迹。
”背景介绍关于胡同北京胡同的格局形成于13世纪,遍布城内外的数千条胡同一向是最基层的百姓聚居之地,也是富有京韵京味的胡同文化形成、演化的依托。
北京市有街巷名称的胡同约有4000多个。
“胡同”即小街巷,在上海(南方)称“弄”,过去认为“胡同”是蒙古语城镇的音译或蒙古语“水井”的借词,因为凡有居民聚住处必有水井。
北京城区以水井为中心,分布居民区由来已久。
重点剖析一、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这是一篇序文,但却写得自由活泼。
文章的开头,并没有直接写什么是胡同文化,而是从大处着笔,写北京的城建和胡同的特征以及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第二自然段,写胡同的来历,第三自然段写胡同的大小和数量,到第四自然段,才谈到胡同文化。
可见前面几段是为后面写胡同文化作铺垫的。
什么是胡同文化作者说:“我们通常所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胡同文化的呢首先写居住和休闲,透露出北京人生活的封闭、平和和安宁。
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
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阅读是一种主动的过程,是由阅读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加以调节控制的,陶冶人们的情操,提升自我修养。
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汪曾祺作品《胡同文化》简介及其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苏省高邮市,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
1939年夏,汪曾祺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
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
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
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
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作品简介: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作品赏析:为文作序,历来都有既成的章法。
或以记叙为主,或以议论为主,或以说明为主。
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总体说来,是篇以说明为主的序言。
但读后你会感到,在平实的说明文字中,似乎飘忽着一缕情思,沉淀着某种哲理。
《胡同文化》是作家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
但作家并未从摄影艺术的角度落笔。
作家既不说明光与影的交汇和谐,也不论及构思、线条、色彩的运用。
行文的思路是由影集表现的对象──胡同入手,再由胡同引出胡同文化,最后直扑全文主旨:“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现当代散文中的北京胡同文化--陈亚丽
现当代散文中的北京胡同文化--陈亚丽【内容提要】散文家笔下的老北京胡同,诗意盎然,闲适悠然,从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处世态度甚至人生哲学。
四方四正的大街小巷,不仅培养了老北京人的方位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北京人的方正品格;胡同所孕育出的简单、平凡但又复杂、神奇的“北京哲学”渗透在北京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用鲜花与绿树装点生活的本领,集中而充分地体现了“天人融合”的理念。
胡同文化就隐含在胡同的建筑格局以及俗艳与典雅并存的自然风貌之中。
在众多书写北京的文学作品中,对北京胡同的描写比较集中并且比较细腻的,当属散文。
因为小说、戏剧,需要借助于情节、人物等元素去间接反映,都没有散文来得直接。
有学者这样说:“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散文在所有文学门类中与文化贴得最紧。
我们完全可以说,散文在文化中,文化积淀在散文中。
”①仅《北京乎——现代作家笔下的北京》一书,74位作家的散文作品,其中写到北京胡同、四合院的有33篇;另外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北京通”丛书》,8位散文家“讲北京”,其中讲到胡同、四合院的有25篇。
透过对北京胡同及四合院的描写,真正建构起北京胡同文化架构的,首推散文。
朱湘曾用一整篇文章来讲北平胡同的名称②,邓友梅的《四合院“入门儿”》仅仅描述四合院的门儿,就用了近五千字。
散文家笔下的胡同文化,内蕴丰富多彩。
而目前研究者对这一现象的关注显然是不够的。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现代还是当代散文家,他们所津津乐道的大多都是老北京,有些作家直呼北平。
即便是萧乾、汪曾祺在八九十年代写的散文,大多依然指向解放前的老北京。
所以本文所涉及的胡同文化,主要是老北京的胡同文化。
“胡同”一词最初见于元杂曲。
胡同这种建筑构造大多形成于13世纪的元朝,到现在已经历了八百多年的历史。
从胡同诞生之日起,就与北京城建立了一种天然的联系,胡同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北京城的标志。
一条条横平竖直、纵横交错的胡同不仅仅是老北京城市的命脉,同时也是普通百姓生活的场所,蕴含了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并深深刻上了北京人世代繁衍生存的印记,形成了与这座城市水乳交融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汪曾祺读后感
胡同文化汪曾祺读后感读这篇文章,就感觉自己跟着汪曾祺大爷在老北京的胡同里走了一遭儿。
那些胡同,窄窄的,曲里拐弯儿的,就像老北京人的日子,平平淡淡却又透着那么一股子独特的韵味儿。
胡同里住着的人啊,那可都是有故事的主儿。
你看这胡同文化,那真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什么“安土重迁”啦,住在胡同里的人轻易是不愿意挪窝儿的。
就像那长在墙角的老树根,扎得死死的。
这让我想起我老家那些老街坊,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哪怕破破烂烂的,也舍不得离开,说起来都是满满的回忆和情感呢。
还有这胡同里的邻里关系,那可真是近得很。
今天你送我一碗炸酱面,明天我给你拿几个刚出锅的馒头。
不像咱现在住在高楼大厦里,对门儿是谁都不知道。
可是呢,这胡同文化里也有那么点封闭的味道。
大家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外面的世界好像不是那么关心,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汪曾祺写这胡同文化,其实也是在写一种正在消逝的生活方式。
现在的北京城啊,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胡同越来越少了。
就像那些老物件儿,慢慢地只能在博物馆或者记忆里找着了。
这让人有点伤感,就像和一个多年的老友分别一样。
不过呢,这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就像人长大了,不能总穿着小时候的衣服一样。
但胡同文化里的那些个精气神儿,比如那种邻里之间的热乎劲儿,那种对生活的随遇而安的态度,咱还是可以保留下来的呀。
这篇文章读完,我就觉得汪曾祺真的是个厉害的人。
他能把胡同里那些琐碎的事儿,那些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写得这么生动有趣。
让我这个没在胡同里生活过的人,也能感受到胡同文化的魅力,就好像自己也是个老北京,在胡同里晒着太阳,听着蛐蛐叫呢。
【胡同文化读后有感】
《胡同文化》读后有感《胡同文化》是汪曾祺先生于一九九三年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为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的序言,《胡同文化》并未从专业的角度探讨摄影技巧的运用,相反,汪曾祺先生从影集的表现对象--胡同入手,以笔为镜头,细腻地描绘了北京胡同没落的衰败景象,为读者展现了现代文明浪潮下北京胡同中的人与城。
作家宁肯在散文集《北京:城与年》的《北京图书馆》一文中,于结尾处写下了这样一句话:“你凝视过什么就会被什么塑造”。
对于以胡同为安居之所的老北京人来说,胡同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北京城的古老与年轻,更影响着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作为历代王朝古都,伤痕累累的北京与沉重的封建残余早已磨平了北京人的棱角,他们循规蹈矩、不问国事,只求在乱世中求得一份安宁与平静。
不管京城上空旗帜如何更改,胡同之外那些壮烈的、变幻的风风雨雨似乎都与北京人无关---关上大门,好像世间的纷纷扰扰于北京的胡同而言皆不过是一场闹剧。
汪曾祺先生把这种特质归结为胡同文化的封闭性。
独门独院的居住方式、安土重迁的传统思想、易于满足的性格态度造就了北京人置身事外、冷眼旁观的处事方式,他们安分守己、逆来顺受,把胡同文化的精义“忍”当成人生信条。
北京人凝视着胡同,胡同塑造着北京人。
毫无疑问,封闭的胡同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思想,其局限性必然导致了胡同的没落和衰败。
这种没落的景象,除了体现在胡同年久失修的衰破与残败,更体现在其落后保守的特征。
汪曾祺先生用平实亲切却又幽默诙谐的笔调讲述着北京胡同的故事,一方面流露出他对北京人间烟火温暖的眷恋,另一方面表现了他对北京胡同文化中怠惰和封闭的批判。
这样复杂的情感也引发了我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文化作为社会繁华尽处的源头之水,一成不变绝不利于其长远发展,时代新文化尚且如此,传统文化更应保持创新开放的活力。
丘吉尔曾说过:“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
”我们固然应该对胡同的衰败感到惋惜与伤感,但同时,我们也应该重新发掘胡同文化的积极意义,用时代的滤镜为老北京的胡同染上新纪元的色彩。
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
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北京的胡同起源于元代。
北京城区有名的街巷有6074条,习惯上,人们把街巷之类统归于胡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欢迎阅读。
“夕阳西下,一抹淡淡的阳光柔和地洒在京城那些幽深的小胡同里。
精致的四合院,黝黑的宅门,锃亮的门钹,老槐树下扯闲篇儿的老人,追逐顽戏的孩子,还有那由远而近、略带沙哑的‘磨剪子来镪菜刀’的吆喝声……”这是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里描述的老北京四合院的情景。
“暖日暄晴,春云浮荡,站在小小的四合院中,背抄着手,仰头眺望鸽子起盘,飞到东,看到东,飞到南,看到南……鸽群绕着四合院上空飞,一派葫芦声在晴空中响着,主人悠闲地四面看着……”“如果用极少的词语来概括四合院的四时,我苦心孤诣地想了这样四句:冬情素淡而和暖,春梦浑沌而明丽,夏景爽洁而幽远,秋心绚烂而雅韵。
”这是邓云乡先生在《老北京的四合院》里描绘的四合院的情状和生活。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这是汪曾祺《胡同文化》里的北京四合院。
还有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曹禺先的话剧《北京人》里的那些胡同、巷子、四合院,还有那些字里行间渗透出来的老北京的风土人情,对我产生了巨大的诱惑。
北京的四合院究竟什么样子?很想去实地逛逛那些胡同、院落,去体会和品味一下那些从书上读来的从媒体上听到和看到的北京四合院那种人与天地自然交融和合的文化内涵。
难得来北京一趟,游游老北京的四合院自然列入行程之中。
在恭王府外的柳荫巷,与一个蹬人力三轮车的小伙儿讲好价,缴了钱,坐上他的车子,就开始了这次盼望已久的旅行。
红色绒布顶子罩着黑亮的三轮车,伴随着“叮当!”“叮当!”的清脆铃铛,行进在什刹海旁边古老的巷子里。
穿着褚黄背心的蹬车师傅,红衣黑裤白鞋子,十分精神,一边蹬车一边用带有山西口音的普通话讲解。
或大或小的四合院一座接一座,灰砖砌成的围墙把这些落院连接成巷子,石头铺成的街面透着悠远的历史印记。
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_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2)
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_描写北京胡同的散文(2)关于北京胡同的散文:古朴温情的老北京胡同60年代在张自忠路1号住了好几年,却没去过近在咫尺的南锣鼓巷,说来没人相信,然而事实正是如此,可见我是怎样一个孤陋寡闻,见识短浅的人呵!后来听说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是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名片,此番回到北京,怎能不去南锣鼓巷看看呢。
乘地铁6号线到南锣鼓巷。
深秋的早晨,青灰的院落,冷清的街巷,晦暗的天空下显得寂静而安详,那搭得很高的门楼和枝桠上高悬的一排排红灯却透出非同寻常的热闹欢腾。
墙上有木牌和图表讲述南锣鼓巷的历史,原来这条南北走向的街巷与元大都同期诞生,700多年来一直保存着与当年差不多的肌理格局和里坊风貌。
此巷的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驼背老人,明代称“罗锅巷”,清代(乾隆时期)改称“南锣鼓巷”。
以南锣鼓巷为主干,东西两侧各对称地排列着8条胡同,呈鱼骨状,就像蜈蚣伸开的16条腿;传说南锣鼓巷北口曾有两口井,好像蜈蚣的两只眼睛,故有“蜈蚣巷”的别称。
南锣鼓巷保存了元大都时代棋盘式的街区建筑格局,被誉为古都北京保存完好的一块“碧玉”。
来南锣鼓巷,当然得尽可能多地逛逛胡同。
西边的8条胡同是福祥胡同、蓑衣胡同、雨儿胡同、帽儿胡同、景阳胡同、沙井胡同、黑芝麻胡同、前鼓楼苑胡同;东边的8条胡同是炒豆胡同、板厂胡同、东棉花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秦老胡同、前圆恩寺胡同、后圆恩寺胡同、菊儿胡同。
这些胡同背后有些什么典故,不去考证了,其命名本真而质朴,自由而随分,令人遐想而赞叹。
联想到现代中国许多城市都有一条同名的中山路、人民路、解放路,未免替现代人如此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感到羞愧。
穿行于大大小小的胡同,犹如梭巡在历史和现代的时光隧道中。
清一色的青瓦灰墙,斑驳陆离的四合院落,雕花的影壁、门楣和门前的石墩,青砖石板铺就的街巷小路,苍劲挺拔的榆树、白杨和老槐,还有秋风中摇曳的瓦楞上的衰草,争先恐后地叙述着胡同里古老的传奇……时光在这里老去,也依然在这里永远地流驶。
汪曾祺写胡同文化原文
汪曾祺写胡同文化原文汪曾祺写胡同文化原文引导语:胡同是物质的,死的。
而胡同文化则是精神的,活的。
于是,汪曾祺的《胡同文化》作家的文思愈加敏捷飞动,文字也随之活灵活现。
北京胡同文化的种种表象便跃然纸上。
下面是原文与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描写胡同的名家名篇
描写胡同的名家名篇
以下是一些描写胡同的名家名篇:
1.老舍的《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以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人力车夫
祥子的生活经历。
胡同是小说中重要的元素,通过祥子的视角,描绘了老北京胡同的独特风情和市民生活。
2.萧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
这是一篇散文,萧乾用细腻的笔触
描绘了他记忆中老北京的小胡同,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巷,以及他在那里度过的童年时光。
3.汪曾祺的《胡同文化》。
这篇散文是汪曾祺对北京胡同文化的独
特见解和深入剖析,他以富有诗意的语言描述了胡同的生活方式、习俗和文化。
4.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在这篇散文中,史铁生描述了他与北京
地坛公园的深厚情感,地坛公园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也是他思考人生、感悟生活的地方。
5.陈从周的《胡同与四合院》。
这是一篇建筑学论文,陈从周从专
业的角度分析了北京胡同和四合院的历史、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
这些作品都是以北京胡同为主题的名篇佳作,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胡同生活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胡同文化》初三作文
《胡同文化》初三作文在古老的北京城,它的布局严谨而富有规律,就像是一块方正的大豆腐。
这座城市中既有宽阔的大街,也有狭窄的胡同。
这些大街和胡同大多正南正北、正东正西,展现出北京人强烈的方位意识。
在过去,拉洋车的人在转弯时会高声呼喊“东去!西去!”,以避免与行人发生碰撞。
老两口睡觉时,老太太会让老头子往南边挪一点,这在外地是较为少见的情况。
如果街道是倾斜的,就会特别标明为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等。
大街和胡同将北京划分成众多方块。
这种方正的布局不仅对北京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也塑造了他们的思想。
胡同,这个源自蒙古语的词汇,据说是“水井”的意思,但具体是否准确尚无定论。
胡同的取名方式多种多样,有些是根据数量来命名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有些是因为曾经储存过皇家物品,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有些是因为曾经居住过著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胡同;有些则是根据胡同的形状或行业而得名,如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然而,有些胡同的名称并没有明确的含义,例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的宽窄程度各不相同,有些非常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这些胡同两侧大多是宅门,至今房屋仍然相对整齐。
有些胡同则极其狭窄,如耳朵眼胡同。
那么,北京到底有多少条胡同呢?北京人常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
”通常所说的胡同,多指那些较小的街巷。
胡同犹如贯穿大街的网络,它靠近热闹的市区,居民的日常生活非常便利,但又似乎与闹市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这里,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唯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声、算命的盲人吹的短笛声不时传来。
这些声音不仅没有增添喧闹,反而为胡同增添了一份宁静。
胡同和四合院紧密相连,互为依存。
胡同两边排列着众多的四合院,通过它们相互连接。
胡同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主要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所说的北京市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指代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北京的名家散文:胡同文化
关于北京的名家散文:胡同文化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城里有大街,有胡同。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
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
过去拉洋车的,逢转弯处都高叫一声“东去!”“西去!”以防碰着行人。
老两口睡觉,老太太赚老头子挤着她了,说“你往南边去一点”。
这是外地少有的。
街道如是斜的,就特别标明是斜街,如烟袋斜街、杨梅竹斜街。
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
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
胡同原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
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
有的是计数的,如东单三条、东四十条。
有的原是皇家储存物件的地方,如皮库胡同、惜薪司胡同(存放柴炭的地方),有的是这条胡同里曾住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如无量大人胡同、石老娘(老娘是接生婆)胡同。
大雅宝胡同原名大哑吧胡同,大概胡同里曾住过一个哑吧。
王皮胡同是因为有一个姓王的皮匠。
王广福胡同原名王寡妇胡同。
有的是某种行业集中的地方。
手帕胡同大概是卖手帕的。
羊肉胡同当初想必是卖羊肉的,有的胡同是像其形状的。
高义伯胡同原名狗尾巴胡同。
小羊宜宾胡同原名羊尾巴胡同。
大概是因为这两条胡同的样子有点像羊尾巴、狗尾巴。
有些胡同则不知道何所取义,如大绿纱帽胡同。
胡同有的很宽阔,如东总布胡同、铁狮子胡同。
这些胡同两
边大都是“宅门”,到现在房屋都还挺整齐。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北京到底有多少胡同?北京人说: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的是小胡同。
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
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
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
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
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
胡同两边是若干四合院连接起来的。
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我们通常说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
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
有在一个胡同里一住住几十年的,甚至有住了几辈子的。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檩,断砖墙。
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
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
但是他们舍不得“挪窝儿”,——“破家值万贯”。
四合院是一个盒子。
北京人理想的住家是“独门独院”。
北京人也很讲究“处街坊”。
“远亲不如近邻”。
“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
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除了有的街坊是棋友,“杀”一盘;有的是酒友,到“大酒缸”(过去山西人开的
酒铺,都没有桌子,在酒缸上放一块规成圆形的厚板以代酒桌)喝两“个”(大酒缸二两一杯,叫做“一个”);或是鸟友,不约而同,各晃着鸟笼,到天坛城根、玉渊潭去“会鸟”(会鸟是把鸟笼挂在一处,既可让鸟互相学叫,也互相比赛),此外,“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有窝头,就知足了。
大腌萝卜,就不错。
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
虾米皮熬白菜,嘿!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库、王(土序)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
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
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
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北京人爱瞧热闹,但是不爱管闲事。
他们总是置身事外,冷眼旁观。
北京是民主运动的策源地,“民国”以来,常有学生运动。
北京人管学生运动叫做“闹学生”。
学生示威游行,叫做“过学生”。
与他们无关。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的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
“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
这会儿,全乱了。
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
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
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
“卖!”
“还是的。
有棒子面就行。
……”
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
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志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
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础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
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拴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
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棱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
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关于北京的名家散文:北京的秋花秋季广交会上摆了很多盆菊花……中国人长于艺菊,不知始于何年,全国有几个城市
的菊花都负盛名,如扬州、镇江、合肥,黄河以北,当以北京为最。
菊花品种甚多,在众多的花卉中也许是最多的。
首先,有各种颜色的。
最初的菊大概只有黄色的。
“鞠有黄华”、“零落黄花满地金”,“黄华”和菊花是同义词。
后来就发展到什么颜色都有了。
黄色的、白色的、紫的、红的、粉的,都有。
挪威的散文家别伦·别尔生说各种花里只有菊花有绿色的,也不尽然,牡丹、芍药、月季都有绿的,但像绿菊那样绿得像初新的嫩蚕豆那样,确乎是没有。
我几年前回乡,在公园里看到一盆绿菊,花大盈尺。
其次,花瓣形状多样,有平瓣的、卷瓣的、管状瓣的。
在镇江焦山见过一盆“十丈珠帘”,细长的管瓣下垂到地,说“十丈”当然不会,但三四尺是有的。
我在北京见过的最好的菊花是在老舍先生家里。
老舍先生每年要请北京市文联、文化局的干部到他家聚聚,一次是腊月,老舍先生的生日(我记得是腊月二十三);一次是重阳节左右,赏菊。
老舍先生的哥哥很会莳弄菊花。
花很鲜艳;菜有北京特点(如芝麻酱炖黄花鱼、“盒子菜”);酒“敞开供应”,既醉既饱,至今不忘。
我不赞成搞菊山菊海,让菊花都按部就班,排排坐,或挤成一堆,闹闹嚷嚷。
菊花还是得一棵一棵地看,一朵一朵地看。
更不赞成把菊花缚扎成龙、成狮子,这简直是糟蹋了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