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上册 2_2 文明交往我能行教案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1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册(粤教版)2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案上册(粤教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依存性。
2. 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团结合作的品质。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案例分析、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2. 利用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3. 通过指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个人与社会1. 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相互依存性。
2. 学习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基本内容。
第二章:遵守社会规则1. 了解法律法规,认识到遵守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2. 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第三章:自我管理2. 学会时间管理,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章:尊重他人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需求和感受。
第五章:团队合作1.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2. 学习团队沟通协作技巧,提高团队效能。
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实践、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参与度、实践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课件、案例素材、实践活动材料等。
六、教学内容:第六章:健康生活2.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第七章:自我认知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树立自信心。
第八章:情绪管理1. 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和影响,学会正确表达和调节情绪。
2. 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情绪管理习惯,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粤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课件2.2文明交往第一课时

2.2 文明交往
细节处处见文明
在下列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你认为哪些是文明的, 哪些是不文明的?
不文明
文明
2.2 文明交往
讨论
1、在校园中、社会上中你还看到过哪些文
明礼貌的言行和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
不文明言行: 说脏话、邋遢、随地吐痰、扔垃圾、翻越护栏、
闯红灯、插队、毁坏公物、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吃味道较重的食品、
没有任何人和他交流,隔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你认为长期 在在孤岛上生活的他会怎么样?
2.2 文明交往
社会交往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社会
交往是人们必不可少的活动。
2.2 文明交往
谈一谈
在家里,与父母交往,我收获了: 在学校,与老师交往,我收获了: 。 。
在学校,与同学交往,我收获了:
在社会,与其他人交往,我收获了:
电梯里抽烟 在旅游景点乱写乱画等
2、你如何看待哪些不文明不礼貌的言行呢?
鄙视、反感、没素质、差劲等
3、你认为不文明言行会有什么后果?
2.2 文明交往
两个初中生买书.
阿姨,请您给我拿 一本《爱的教育》 喂!快给我拿本 《射雕英雄传》
2.2 文明交往
两个初中生买书.
这是你 要的书
谢谢!
2.2 文明交往
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 台湾景点的名贵植物
2.2 文明交往
社会现象
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
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是用英语书
写。但其中的一些涉及文明礼貌的标语,如
“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 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
2.2 文明交往
社会现象
在泰国皇宫旅游景点,这句话只写给中国人看!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2《文明交往我能行》教学设计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2《文明交往我能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2《文明交往我能行》一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和技巧,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遵循社会公德,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文明交往的重要性、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等方面。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和地位。
在这个阶段,他们对文明交往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在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方面不够文明,缺乏礼貌。
因此,本节课需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文明交往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2.使学生掌握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循社会公德,做到文明待人接物。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文明交往的重要性,文明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文明交往的技巧,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学会运用文明交往的技巧。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文明交往方面的经验和感悟,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明确文明交往的正确做法,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资源。
3.课堂活动所需道具和物品。
4.提前布置教室,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你觉得什么是文明交往?文明交往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材中的插图、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呈现文明交往的场景,让学生在直观的感受中认识到文明交往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各种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文明交往的技巧。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学会交往 2.2 文明交往 第2框 文明交往我能行学案 粤教版

文明交往我能行课堂导学◆材料链接李某要去三里外的某校参观动漫展,因不识路,便问路边卖瓜的大爷:“喂,县三中怎么走?”卖瓜大爷头也不抬地说了句“无礼”,李某误以为是“五里”,走过头后才发现不对。
李某气呼呼地回头找卖瓜大爷“论理”:“老骗子!明明三里,你说五里!”说着就踢翻了大爷的瓜摊。
卖瓜大爷愤怒地说:“你说三里,还是五里(无礼)?!”边说边拉李某去附近的派出所评理。
经民警裁决,最后李某不得不向卖瓜大爷道歉,并赔偿损失。
◆请你思考(1)李某在与卖瓜大爷的交往中缺乏什么品质?(2)李某应从此事中吸取哪些教训?知识梳理1.怎样做到文明交往呢?①;②;③;④;⑤⑥。
2.文明交往的艺术归根结底是。
3.文明交往,还需要一把的标尺。
课前检测1.人与人之间的彼此尊重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我们要学会尊重。
为此应该做到( )①学会奉迎他人,投其所好②不要指出他人的过错或不足③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④欣赏与赞美他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下列同学的行为符合文明交往礼仪的是( )①得到别人的帮助后对帮助自己的人说声“谢谢”②上学、放学回家都与父母打招呼③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经允许后才进入④穿拖鞋、光着上身进入课室上课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交往是一门艺术。
下列与他人交往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朋友约我去网吧,我婉言拒绝了②为了保护自己,不与异性同学交往③在课堂上直接指出老师的错误④被老师误解时,用恰当的方式解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课时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同学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应该与人为善,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
下列同学中最受欢迎的应是( ) A.小文:“学习那么差,我才不搭理你呢!” B.小洁:“就算我错了,我也不道歉。
”C.小明:“教会你解这道题,我也很开心。
”D.小新:“你们什么都不懂,还是听我的吧。
”2.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2《文明交往我能行》导学案(含答案)

《文明交往我能行》导学案【教学目标】1.掌握文明交往的艺术,做到文明交往。
2.明白文明交往要有良好的品德人格。
【重难点】重点:文明交往的要求【预习自测】1.怎样做到文明交往:1) 2) 3)4) 5) 6)2.不同的场合对我们的举止有不同的。
正规的交往场合需要一些的礼仪,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一些,而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则要养成的习惯。
3.文明交往的艺术归根结底是。
培养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言行举止就会从内到外地表现出来。
如果仅仅学习了礼貌的表面形式,却没有为基础,表面的形式也就会失去光彩。
4.文明交往,还需要。
对于某些虚伪、欺诈、不怀好意的人,要学会拒绝和远离。
,也是文明交往的重要方面。
【新课讲授】一、创设情境李某要去四里地外的某校参观动漫展,因不识路,问路边卖瓜大爷:“喂,县三中怎么走?”卖瓜大爷头也不抬地说了句“无礼”,李某误以为“五里”,走过头后才发现不对了。
李某气呼呼地回头找卖瓜大爷“论理”:“老骗子!明明四里,你说五里?!”说着就踢翻了大爷的瓜摊,卖瓜大爷愤怒地说:“你说四里,还是五里(无礼)?!”边说边拉李某去路边的派出所评理。
经民警裁决,最后李某不得不向卖瓜大爷赔偿、道歉。
提问:李某在与卖瓜大爷的交往中缺乏什么品质?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二、探究分享生活中都有哪些交往?三、学海导航生活中,人们随时都在与他人交往,但文明交往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
文明交往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需要学习、思考和实践。
1.小故事:古时候,有个财主请客吃饭,看看时间过了,还有一大半的客人没来。
主人心里很着急,便说:“怎么搞的,该来的客人怎么还不来?”一些敏感的客人听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们是不该来的喽!”于是悄悄走了。
主人一看又走掉好几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这些不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想:“走了的是不该走的,那我们这些没走的倒是该走的了!”于是又都走了。
提问:这位财主的客人为什么都走掉了呢?2.怎样做到文明交往呢?阅读下面几则小故事故事一:小静是班里的文娱委员,能歌善舞,老师们也特别喜欢她。
粤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粤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1.1 我上中学了目标要求1.知识与能力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
认识中学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园”中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出谋划策”等活动,观察、分析、思考中学和小学的差异,对因为不适应造成的心理问题进行剖析,并找出解决方法。
在辅之以理论指导的基础上,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中学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通过阅读思考“阅读与感悟”学会适应的现实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的《青春万岁》、《河蚌的故事》,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课时安排:两课时活动指南活动一:我的新学校(1)设计目的——方面,让学生通过对学校的观察活动,掌握观察事物的一般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同时了解学校的概况、学习环境和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和积极进取性。
另一方面,将中学和小学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对比,找出差异,以便更快地适应中学的环境和学习方式。
在比较中要让学生明确中学学习的内容更广泛了,难度加大了,学习的方式方法等也和小学有很大差异,要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心理准备。
(2)准备工作——因为这是本册教材的第一课,学生又是七年级新生,所以教师可事先为学生提供介绍学校情况的资料,学生在观察学校和阅读资料后完成此题。
可相应作以下准备:①准备本校的校史、校貌、校风等资料,并编成若干竞猜题。
②了解学生入学后的思想动态。
③用投影片或小黑板写好“我爱学校,爱我学校”的赞美诗词。
④中小学的学习特点和规章制度的比较可让学生课前准备。
(3)过程指导第一步:“新学校知多少”竞猜活动。
竞猜活动的规则:(1)答题由本小组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答完后可以补充或纠正。
七年级政治上册 文明交往的要求教案 粤教版

《文明交往的要求》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文明交往的要求》是广东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学会交往”第三课“文明交往”第二课时的内容,在整体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分别从父母和老师的角度指导学生如何交往的基础上,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交往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由四大板块组成:一是探究园,包括“礼貌与言行”和“成功的秘诀”两部分;二是心灵导航,主要内容是“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文明交往的艺术”;三是实践与评价,包括“礼貌用语小词典”、“情景剧场”以及“成长记录”三部分;四是阅读与感悟。
【学生分析】: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高峰阶段,生理心理的发展使他们逐步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其中交往需求的日益强烈就是这种成熟的突出标志之一。
这一时期的中学生不满足于家庭亲情,努力追求同伴友谊、社会的认同,但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尚未成熟,他们经验不足,往往存在着自我中心现象,使得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缺乏换位思考,缺乏相应的心理品质和技能技巧。
因此,指导他们的人际交往,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协调关系,走向成熟是极为必要的。
【设计思想】:.新课程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淡化学科体系,注重学生的感受、经验、体验、学习、升华的过程,变接受性学习为探究性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因此,教师应学会“用教材教”,既立足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进行自主的道德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重视学生的参与和思考;注重教学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力求做到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比较鉴别中辨认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营造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共同帮助、共同发展的课堂教学。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现有多媒体等教学设备的辅助下,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出发,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活动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自我反思法等。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1《社会交往礼为先》说课稿

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2.1《社会交往礼为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社会交往礼为先》是粤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文明礼貌。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让学生明白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做到尊重他人,文明交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形象和地位。
在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成长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差异,学生在礼仪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言语粗俗、行为举止不当等。
因此,本节课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礼仪的含义、作用和表现,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文明交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树立文明礼貌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交往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礼仪的含义、作用和表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文明礼貌地与人交往。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认识到礼仪的重要性,并在实际交往中运用文明礼貌的言行。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文明礼仪故事,引发学生对礼仪的思考,导入新课。
2.理论讲解:讲解礼仪的含义、作用和表现,让学生明白礼仪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让学生认识到这些行为对他人和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出文明礼貌的重要性。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文明礼貌,并列出具体的做法。
5.情景模拟:设置一些日常交往场景,让学生模拟实践文明礼貌的言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时文明交往我能行
(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
情景展示:小花的苦恼:“我真希望总结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可是见了人常常不知道说什么,后来就很少与人交谈。
我希望能使别人更快乐,但是我却觉得在这一点上自己的成就不大,真不知道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提问:遇到类似情况你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生活中,人们随时都在与他人交往,但文明交往却不一定是每个人都具有的能力。
文明交往是一门艺术,要掌握这门艺术,需要学习、思考和实践。
怎样做到文明交往呢?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展示图片或照片:
1、文明场景:《温馨家庭》、《井然有条的车厢内》、《师生活动的场景》、《校长给学生颁奖》。
2、不文明场景:
3、通过两组图片的比较,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怎样做到文明交往?
(1)尊重他人。
平等待人,不以自己的某些长处自傲,才能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尊重、信任和友情。
只要懂得尊重他人,与人为善,就会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诚意,良好的态度和言行也就自然地显示出来了。
(2)注重细节。
我们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态度、仪表、语言、举止等方面。
(3)态度亲和。
待人真诚、和气,会拉近彼此的距离,使彼此感到温暖、愉快。
面带微笑能给我们增添交往的魅力。
(4)仪表大方。
仪表大方就是要讲究个人卫生,面容干净,头发整齐,服装整洁得体、美观大方,
这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
(5)语言文明。
说话和气文雅,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不说脏话粗话,不乱叫别人不雅外号。
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耐心倾听。
(6)举止端庄。
我们举手投足、站立行走、与人交谈等,都要保持合乎礼仪的姿态,展示我们的自信与朝气。
活动二:学生表演在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合,与父母、与老师、与同学、与周围的人打交道的方法与技巧。
教师小结:1、不同的场合对我们的举止有不同的礼仪要求。
正规的交往场合需要一些比较正式的礼仪,在公共场所需要遵守一些公认的文明规则,而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则要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
2、文明交往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学会做人。
文明交往,还需要一把识别善恶的标尺。
对于某些虚伪、欺诈、不怀好意的人,要学会拒绝和远离。
保护自己,不受诱惑,也是文明交往的重要方面。
(三)课堂小结:
知识归纳:
二、文明交往我能行
1、交往是一门艺术,要掌握好这门艺术,需要学习、思考和实践
2、怎样做到文明交往?
(1)尊重他人
(2)注重细节
(3)态度亲和
(4)仪表大方
(5)语言文明
(6)举止端庄
3、文明交往的艺术归根结底是学会做人。
4、文明交往,还需要一把识别善恶的标尺。
(四)课堂练习:P40我思我行---交往的“金钥匙”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