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组听课笔记
数学教研听评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听评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3. 探索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分别是张老师和李老师。
2.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评课,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学生参与等方面。
3. 研讨:针对评课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教研组成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共同探讨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方法。
四、活动过程1. 听课(1)张老师的公开课张老师授课内容为“平面几何中的相似三角形”。
张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展示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张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李老师的公开课李老师授课内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李老师采用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讲解、演示、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李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 评课(1)张老师的公开课评课教研组成员对张老师的公开课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同时,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2)李老师的公开课评课教研组成员对李老师的公开课也给予了充分肯定。
李老师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得当,课堂组织有序。
李老师注重学生参与,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展现了自我。
3. 研讨在评课的基础上,教研组成员针对两位教师的公开课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精选5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精选5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1这次我有幸参加了赴__跟班学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10位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从这次观摩活动中是我感到我们的课堂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1、安静的数学课堂。
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
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
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2、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
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方程、中位数等。
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正数和负数、解决问题、复习课等。
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3、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好多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课堂中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并且能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活动中巡视指导,活动后小组展示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二)在这次听课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节复习课,自工作以来我参加过很多听课活动,但是却很少听到复习课,老师们都认为复习课很难上好,这次,我有幸首次听到了复习课,使我感到眼前一亮,特别是唐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和金怡老师的《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这两节课是我对如何上好复习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唐老师的复习课首先明确提出复习的方法:1、阅读课本是复习的好方法;2、交流和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
五年级数学听课教研记录
一、教研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五年级数学听课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议课等方式,探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教研时间2022年3月15日三、教研地点五年级数学教室四、教研主题五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五、教研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听课环节,共有5位数学教师分别进行了公开课展示。
听课过程中,老师们认真记录,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力求全面了解课堂情况。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环节。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自评,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然后,其他教师针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1)优点:1. 教学内容丰富,知识点讲解清晰。
2. 教学方法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组织有序,师生互动良好。
4. 教师教态自然,富有亲和力。
(2)不足:1. 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2. 教学节奏过快,部分学生难以跟上进度。
3. 课堂练习环节时间较短,学生巩固效果不佳。
4. 教师在课堂评价方面缺乏针对性。
3. 议课环节在评课环节的基础上,教研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关注个体差异,分层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应采用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3)优化教学节奏,注重学生巩固。
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加强课堂评价,关注学生发展。
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六、教研总结本次五年级数学听课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教研组听课记录
教研组听课记录听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听课地点:XX教学楼XX教室授课教师:张老师课程名称:高中数学听课人员:教研组全体成员一、课堂概况张老师本节课主要讲解了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其图像,通过多个例题和练习题,使学生深入理解了函数的基本知识点。
课堂上,张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提问、讨论等,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 引入新课:张老师首先通过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函数。
她强调了函数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并简要介绍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新课:张老师详细讲解了函数的概念、定义域、值域等基本要素,并通过实例分析了函数的性质。
在讲解过程中,她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点。
3. 例题解析:张老师通过多个例题,展示了如何运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她详细分析了每个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书写解题步骤。
4. 课堂练习:为了巩固所学知识,张老师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供学生完成。
她巡视课堂,及时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课堂互动与氛围本节课,张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繁且有效。
她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学生们在课堂上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氛围活跃。
四、教学效果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讲解清晰,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教研组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跟踪和反馈,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五、听课感悟与建议本节课的听课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张老师在教学中的专业素养和用心。
她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
同时,我也意识到教研组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教学改革方面的重要作用。
针对本节课,我建议教研组可以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提高教学效果。
数学教研活动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数学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资深数学教师王老师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解和把握;2. 促进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3. 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三、活动内容1. 王老师主讲课程:《分数的加减法》2. 听课教师:全体数学教师3. 活动流程:(1)王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2)听课教师进行点评;(3)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4)教研组长进行总结发言。
四、活动过程1. 王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本次教研活动,王老师以《分数的加减法》为主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了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以下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1)导入:王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授:王老师详细讲解了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巩固练习:王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王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2. 听课教师进行点评在王老师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听课教师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1)张老师:王老师的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手段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分数加减法运算规则时,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李老师:王老师的课堂组织有序,教学目标明确。
在讲解过程中,王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刘老师:王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浓厚。
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 王老师进行总结发言王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了总结,并对听课教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
王老师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教研员听课笔记(3篇)
第1篇听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听课地点:XX中学八年级(1)班授课教师:张老师教学内容:八年级下册《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听课人数:15人一、课堂基本情况今天上午,我有幸观摩了张老师执教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一课。
张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风格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成功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
二、课堂亮点1. 导入环节:张老师通过提问“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后,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建筑图纸、地图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三角形全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过程:- 直观演示:张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两个全等的三角形通过动画演示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三角形全等的特征,如边长、角度等。
- 小组合作:张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根据所学知识,找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课堂练习:张老师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解题能力。
3. 总结环节:张老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同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三、不足之处1. 课堂互动不足:虽然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课堂互动效果有待提高。
2.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由于课堂练习环节耗时较长,导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未能全部完成。
四、改进建议1. 加强课堂互动:在小组合作环节,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优化时间安排: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
3.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五、个人感悟通过本次听课,我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课题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数学教研组听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升教研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二、活动目的1. 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其教学方法和技巧。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数学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3. 提高教研组成员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周五)上午第二节课四、活动地点学校五楼多功能厅五、活动参与人员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六、活动内容1.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2. 教师评课与交流3. 教研组总结与讨论七、活动过程1. 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本次听课活动邀请了学校优秀教师李老师授课,教学内容为《二次函数的应用》。
李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李老师的教学过程如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二次函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讲授: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基本公式。
(3)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二次函数的应用。
2. 教师评课与交流听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李老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
大家一致认为,李老师的课堂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以下是部分教师的评课内容:张老师:李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值得我们学习。
刘老师:李老师的课堂环节设计紧凑,过渡自然,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陈老师:李老师的课堂评价及时、准确,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研组总结与讨论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指出以下问题:(1)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2)课堂练习环节设置不够合理,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研数学活动听课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10月15日开展了主题为“探究数学规律,提升学生思维”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高级教师张老师主讲,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二、活动内容1. 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明确了活动目的和意义。
2. 张老师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讲解了如何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规律,提升学生思维。
3. 全体教师围绕张老师的讲解,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 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三、听课记录1. 活动开始,张老师以“有趣的数学规律”为切入点,通过一系列趣味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张老师以“自然数列”为例,向学生展示了数学规律的探究过程。
他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数列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找出数列中的规律,最后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3. 在讲解过程中,张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并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例如,在探究“奇数和偶数相加的规律”时,张老师让学生分别进行计算,找出其中的规律。
4. 张老师强调,探究数学规律不仅要注重观察,还要善于归纳和总结。
他通过举例说明,引导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5. 在讨论环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例如,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有的教师认为,应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数学规律。
6. 活动最后,张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3)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活动反思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研组听课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1年X月X日上午开展了数学听课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反思等形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二、活动目的1. 通过听课,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2. 通过评课,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
3. 通过反思,引导教师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听课:本次活动共听课两节,分别为X年级X班数学课和X年级X班数学课。
2.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课,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3. 反思:评课结束后,教研组成员针对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提出了改进措施。
四、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1)第一节数学课:X年级X班数学课本节课由X老师执教,课题为《分数的意义》。
X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从而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课堂上,X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数的概念。
(2)第二节数学课:X年级X班数学课本节课由Y老师执教,课题为《三角形内角和》。
Y老师以“探究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归纳等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课堂上,Y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
2. 评课环节在评课环节,教研组成员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认真、客观的评价。
以下为部分评价内容:(1)X老师的优点: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X老师的不足:1. 部分教学内容讲解不够深入,学生理解不够透彻。
2. 课堂纪律管理有待加强。
(3)Y老师的优点:1. 教学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2. 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组听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四、参与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2. 教师评课环节3. 教研讨论环节4. 总结与反思环节六、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首先由我校优秀教师李老师执教《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课。
李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深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课堂上,学生们热情高涨,互动频繁,展现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2. 教师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数学组全体教师对李老师的课进行了评课。
首先,大家肯定了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课堂环节紧凑,目标明确。
(2)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接着,针对不足之处,大家也提出了改进意见:(1)课堂时间分配不够合理,部分环节可以适当调整。
(2)课堂提问可以更加深入,引导学生思考。
(3)板书设计可以更加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3. 教研讨论环节针对评课环节中提出的问题,数学组全体教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大家纷纷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反思环节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她强调,全体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要注重反思,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
七、活动效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数学组全体教师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学习、反思,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八、活动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组织有序,效果显著。
数学教研组听课评课记录
一、听课情况本次教研活动,我们数学教研组共听了两节课,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圆的周长》。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我校优秀教师张老师主讲,该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
张老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
《圆的周长》由我校青年教师李老师主讲,该节课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环节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李老师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
二、评课情况1. 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两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
张老师针对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掌握面积计算公式;李老师针对圆的周长计算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注重启发式教学张老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探究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张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李老师则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环节紧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两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张老师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李老师则通过让学生动手测量、计算,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 课堂氛围活跃,师生互动良好两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都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学生们互动频繁。
张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李老师则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使课堂氛围活跃。
三、改进建议1.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困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困生,针对他们的学习情况,给予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数学组评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组于2021年X月X日开展了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两位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
第一节课由张老师执教,课题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张老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执教,课题为《分数的加减法》。
李老师通过游戏、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分数的加减法。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由授课教师对本次授课进行自我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
接着,其他教师分别对两位教师的授课进行了点评。
张老师的课:优点:(1)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2)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3)教学方法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不足:(1)课堂时间安排不够紧凑,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2)课堂提问针对性不强,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
李老师的课:优点:(1)教学设计新颖,教学目标明确;(2)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3)教学方法灵活,善于运用游戏、多媒体等手段;(4)课堂气氛轻松,学生乐于参与。
不足:(1)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环节过于冗长;(2)课堂评价不够全面,未能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
3. 研讨环节针对两位教师的授课,数学组全体教师展开了热烈的研讨。
大家一致认为,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同时,针对两位教师的不足,提出了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课堂时间管理,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2)提高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4)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数学教研课听课笔记摘抄
一、课程背景本次教研课的主题为“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主讲。
本次教研课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问题解决的定义与分类首先,主讲人介绍了问题解决的定义,即通过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接着,对问题解决进行了分类,分为事实性问题解决和策略性问题解决。
2.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主讲人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以下几种问题解决策略:(1)直观策略: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
(2)类比策略:通过类比,将新问题与已知问题进行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归纳策略:通过对一系列实例的观察和分析,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
(4)演绎策略:根据已知的前提和规律,推导出结论。
(5)探究策略: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3. 案例分析主讲人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不同类型的问题解决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在解决分数问题时,可以运用直观策略,通过图形、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在解决几何问题时,可以运用类比策略,将新问题与已知问题进行联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 教学实践与反思主讲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解决策略,并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1)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注重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引导,让学生主动探索、思考。
(3)关注学生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
(4)加强课堂评价,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三、听课心得1. 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本次教研课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教学功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的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推理能力等,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
小学数学听课笔记20篇小学数学听课笔记范文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老师必需具备的一项基本功。
下面是有学校数学听课笔记,欢迎参阅。
学校数学听课笔记范文1一、发散思维,引出课题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
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一般地,一个数由两部分构成,即符号和刚才提到的"符号后面的数',考虑这两个方面,大家也就采纳了三种不同的分法。
两个方面都不相同是一种分法,把"符号'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的是已经学过的一组正数和一组负数,把"符号后面的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得到了-4与+4、+3与-3这样成对的数,那么它们又应当叫什么数呢?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 ,与课本上的说法是全都的。
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当多加留意。
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开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简单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数学教研听课笔记
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分数的初步认识》授课教师:张老师听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听课地点:三年级(2)班教室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2.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数学思维水平。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分数表示一份或几份。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进行表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张老师通过展示一张蛋糕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蛋糕的一半。
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用一条线段表示”,有的说“用两个小蛋糕表示”。
张老师趁热打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数。
2. 新课讲授(1)分数的意义张老师首先讲解分数的意义,通过将一张纸剪成若干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分数表示的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来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
接着,张老师通过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分数的表示方法张老师讲解分数的表示方法,包括分数线上面的数字表示分母,下面的数字表示分子。
同时,张老师强调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是正整数,且分子不能大于分母。
(3)分数的简化张老师讲解分数的简化方法,即约分。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约分的原理,并学会进行约分。
3. 课堂练习张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4. 合作学习张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探讨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简化方法等。
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高了课堂氛围。
5. 总结归纳张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分数的意义、表示方法、简化方法等,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张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当,通过图片、实物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使学生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数学组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组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数学组于2021年9月28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由我校数学教研组长组织,全体数学教师参加。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
二、活动过程1. 听课本次教研活动共安排了两节课,分别由我校两位数学教师授课。
第一节课由王老师主讲,课题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
王老师以实际问题引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建立方程,最后解决问题。
整节课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主讲,课题为《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李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函数的概念,分析函数的性质。
整节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2. 评课听课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自评,总结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接着,其他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点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王老师授课的优点:1. 教学设计合理,由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课堂气氛活跃。
(2)王老师授课的不足:1. 对部分学生的辅导不够,课堂纪律有待加强。
2. 部分教学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部分内容讲解不够深入。
(3)李老师授课的优点:1. 教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2. 教学方法灵活,多媒体课件运用得当。
3.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李老师授课的不足:1. 部分学生对函数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辅导。
2. 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部分内容讲解不够充分。
3. 部分学生对课堂纪律不够重视,需要加强管理。
3. 交流教学经验在评课环节结束后,全体数学教师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大家一致认为,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 注重教学设计,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组教研活动听课记录
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数学组于2021年9月15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为主题,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探讨如何将探究式教学理念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活动过程1. 听课环节本次活动共安排了两节课,分别由我校两位数学教师授课。
第一节课由王老师主讲,课题为《分数的加减法》。
王老师以“分数的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王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感受数学。
第二节课由李老师主讲,课题为《平面图形的面积》。
李老师以“生活中的平面图形”为引子,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进而总结出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李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评课环节听课结束后,数学组全体教师进行了评课活动。
首先,授课教师分别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反思。
随后,其他教师针对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
王老师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流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在课堂上,王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王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对部分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
李老师的教学设计新颖,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李老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但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够,对部分学生的提问回答不够深入。
3. 研讨环节在评课的基础上,数学组全体教师针对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1)探究式教学的意义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合作学习为手段的教学模式。
数学听课教研记录过程
一、教研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一次数学听课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二、教研过程1. 听课本次教研活动共有五位数学教师参加,分别就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分数的乘法》一课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五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各有特色,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2. 评课听课结束后,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评课。
首先,每位听课教师对五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肯定了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1)优点:1. 教师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 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4.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不足:1. 部分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不够深入。
2.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
3.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培养。
4. 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
3. 研讨针对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主要内容包括:(1)如何准确把握教材,深入理解教学目标?(2)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如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4)如何及时、准确地评价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认识到,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自身专业素养,深入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数学组听课教研活动记录
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二、活动地点:数学教研组活动室三、活动主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参与人员:数学组全体教师五、活动流程:1. 集合签到2. 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3. 集体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4. 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5. 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6. 主持人总结本次教研活动,布置下一步工作六、活动内容:1. 集合签到数学组全体教师按时到达活动室,签到后开始本次教研活动。
2. 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主题及目的主持人首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的是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3. 集体观看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主持人播放了一段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风采、学生的积极参与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们认真观看,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详细记录。
4. 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体会观看视频后,数学组教师分为三个小组进行讨论,各组成员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交流了观看视频后的心得体会。
以下为各小组讨论成果:小组一:(1)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2)优秀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实物演示等,使课堂内容更加直观、生动。
(3)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二:(1)优秀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2)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优秀教师善于与学生沟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小组三:(1)优秀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素养,能够准确把握课堂节奏,使课堂教学有序进行。
(2)优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教研组听课笔记
数学教研组听课笔记三视图(三)陈学强3月8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完成下列练习(1)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2)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个碟子.(3)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2、让学生欣赏事先准备好的机械制图中三视图与对应立体图形的图片,借助图片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本章知识的价值.并借此可以讲述一下现在一些中专、中技甚至大学里开设的模具和机械制图专业和课程就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二)讲授新课例5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 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 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练习巩固P100 练习补充例题:根据下面三视图请说出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分析: 由俯视图确定该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形状,由主视图、左视图确定空间的形状如图所示.解: 该建筑物的形状如图所示:有3层,共9个小正方体.思考: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如上右图所示, 请画出它的俯视图,耐心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情形?四、小结: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一般是由俯视图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然后再根据左视图、主视图嫁接出它在空间里的形状,从而确定物体的形状.五、作业P103 第9、10题整式及有关概念周海波 3月15一.代数式的概念用基本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①________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二.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给出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求代数式的值.三.单项式、多项式及整式的概念四.(1)表示数字与字母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五.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易错提示】(1)单项式只允许含有乘法以及以数字为除数的除法运算;(2)多项式中必须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但不能有以字母为除数的除法运算.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龙云 3月22一、预习新知(阅读教材P31 — 32 , 完成课前预习)图1.三边长度分别为3 cm 、4 cm 、5 cm 的三角形与以3 cm 、4 cm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2.你能证明以6cm 、8cm 、10cm 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3.如图,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试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请简要地写出证明过程.4.此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什么叫互为逆命题(2)什么叫互为逆定理(3)任何一个命题都有 _____,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__ 5.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研组听课笔记三视图(三)陈学强3月8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完成下列练习(1)如图所示是一个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请根据视图说出立体图形的名称_______.(2)一张桌子摆放若干碟子,从三个方向上看,三种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这张桌子上共有________个碟子.(3)某几何体的三种视图分别如下图所示,那么这个几何体可能是().(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球2、让学生欣赏事先准备好的机械制图中三视图与对应立体图形的图片,借助图片信息让学生体会到本章知识的价值.并借此可以讲述一下现在一些中专、中技甚至大学里开设的模具和机械制图专业和课程就需要这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本课.(二)讲授新课例5 某工厂要加工一批密封罐,设计者给出了密封罐的三视图(如下图),请你按照三视图确定制作每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分析: 对于某些立体图形,若沿其中一些线(例如棱柱的棱)剪开,可以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展开图.在实际的生产中.三视图和展开图往往结合在一起使用.解决本题的思路是,由视图想象出密封罐的立体形状,再进一步画出展开图.从而计算面积.解: 由三视图可知,密封罐的形状是正六棱柱(如图(左)).密封罐的高为50mm,底面正六边形的直径为100mm.边长为50mm,图(右)是它的展开图.由展开图可知,制作一个密封罐所需钢板的面积为练习巩固P100 练习补充例题:根据下面三视图请说出建筑物是什么样子的共有几层一共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分析: 由俯视图确定该建筑物在平面上的形状,由主视图、左视图确定空间的形状如图所示.解: 该建筑物的形状如图所示:有3层,共9个小正方体.思考:一个物体的主视图如上右图所示, 请画出它的俯视图,耐心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情形四、小结:根据物体的三视图想像物体的形状一般是由俯视图确定物体在平面上的形状.然后再根据左视图、主视图嫁接出它在空间里的形状,从而确定物体的形状.五、作业P103 第9、10题整式及有关概念周海波 3月15一.代数式的概念用基本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①________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二.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给出的运算,计算出结果,叫做求代数式的值.三.单项式、多项式及整式的概念四.(1)表示数字与字母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2)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3)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五.同类项的概念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易错提示】(1)单项式只允许含有乘法以及以数字为除数的除法运算;(2)多项式中必须含有加法或减法运算,但不能有以字母为除数的除法运算.六.整式的运算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来括号里各项的符号②________;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后,原来括号里各项的符号③________.整式的加减概念与步骤“整式的加减”的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是:(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整式的乘除幂的运算(1)同底数幂相乘: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且a≠0);(2)幂的乘方:(a m)n=a mn(m、n都是正整数且a≠0);(3)积的乘方:(ab)m=a m·b m(m为正整数且a≠0,b≠0);(4)同底数幂除法:a m÷a n=a m-n(m、n为正整数,m>n,a≠0);(5)零指数幂:a0=1(a≠0);(6)负指数幂:a-p=1a p(a≠0).整式的乘法(1)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3)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4)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a-b)=a2-b2;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整式的除法(1)单项式相除的法则: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一)龙云 3月22一、预习新知(阅读教材P31 — 32 , 完成课前预习)1.三边长度分别为3 cm、4 cm、5 cm的三角形与以3 cm、4 c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得到的2.你能证明以6cm、8cm、10cm为三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图3.如图,若△ABC 的三边长a 、b 、c 满足222c b a =+,试证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请简要地写出证明过程.4.此定理与勾股定理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1)什么叫互为逆命题(2)什么叫互为逆定理(3)任何一个命题都有 _____,但任何一个定理未必都有 __ 5.说出下列命题的逆命题。
这些命题的逆命题成立吗 (1)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 如果两个实数相等,那么它们的绝对值相等; (3)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4) 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二、课堂展示例1:判断由线段a 、b 、c 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 (1)17,8,15===c b a ; (2)15,14,13===c b a . (3)25,24,7===c b a ; (4)5.2,2,5.1===c b a ; 三、随堂练习1.完成书上P33练习1、2、2.如果三条线段长a,b,c 满足222b c a -=,这三条线段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为什么,B,C 三地的两两距离如图所示,A 地在B 地的正东方向,C 地在B 地的什么方向4.思考:我们知道3、4、5是一组勾股数,那么3k 、4k 、5k (k 是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吗一般地,如果a 、b 、c 是一组勾股数,那么ak 、bk 、ck (k 是正整数)也是一组勾股数吗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几组勾股数。
四、课堂检测1.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条件a 2+b 2+c 2+338=10a+24b+26c ,试判定△ABC 的形状.2.一根24米绳子,折成三边为三个连续偶数的三角形,则三边长分别为多少米此三角形的形状为3.已知:如图,在△ABC 中,CD 是AB 边上的高,且CD 2=AD·BD。
12km5kmAD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五、小结与反思立方根学案吴桂昌 3月29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1、平方根是如何定义的平方根有哪些性质2、当a≥0时,式子的意义各是什么3、问题:要制作一种容积为273m的正方体形状的包装箱,这种包装箱的边长应该是4、思考:(1) 的立方等于-8(2)如果上面问题中正方体的体积为53cm,正方体的边长又该是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自学教材49页完成1 、21、立方根的概念: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 .(也叫做数a 的).换句话说,如果 ,那么x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作: .读作“”,其中a是,3是,且根指数3 省略(填能或不能),否则与平方根混淆.2、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的运算叫做开立方,与开立方互为逆运算(小组合作学习)3、立方根的性质(1)教科书49页探究(2)总结归纳:正数的立方根是数,负数的立方根是数,0的立方根是 .(3)思考:每一个数都有立方根吗一个数有几个立方根呢(4)平方根与立方根有什么不同(5)完成教科书50页探究,总结规律求负数的立方根,可以先求出这个负数的的立方根,再取其,即思考:立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平方根是它本身的数是三、例题精讲,扶正方向例1、求下列各式的值:(1)364;(2)(3例2、求满足下列各式的未知数x:(1)30.008=x (2)3641250+=x探索:用它可以求出一个数的立方根(或近似值), 用计算器=,显示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2(3)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1)25的立方根是5 ;(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立方根也互为相反数;( ) (3)任何数的立方根只有一个;( )(4)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与其立方根相同,则 这个数是1;( ) (5)如果一个数的立方根是这个数的本身,那么这个数一定是零;( ) (6)一个数的立方根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 (7)–64没有立方根. ( )2、(1) 64的平方根是________立方根是________.(2)的立方根是________. (3) 37-是_______的立方根. (4) 若 ,则 x=_______, 若 ,则 x=________.(5) 若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若 有意义,则x 的327()92=-x ()93=-x x x -=23x -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3、计算:(1)38321+ (2)327102---五、拓展提高1、计算:()23122⎛⎫-- ⎪⎝⎭2、已知x-2的平方根是4±,2x y 12-+的立方根是4,求()x yx y ++的值.思考:一个正方体的体积变为原来的n 倍,它的棱长变为原来的多少倍(六)课堂小结1、这节课你学到的知识有2、这节课你的收获有3、这节课应注意的问题有[学习反思]:7.1.1 有序数对李家斌 4月18【侯课朗读】教材第64-65页一、学前准备在建国60周年的庆典活动中,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了壮丽的背景图案,你知道它是怎样组成的吗如果知道就与同学们分享一下吧。
二、解读教材探究: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本P39~40页,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请你在图中标出下列座位的同学:(1,5),(2,4),(4,2),(3,3),(5,6)。
通过观察,你有什么发现结合课本请归纳出“有序数对”的概念。
有序数对:用含有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的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即时练习:1.如图1所示,一方队正沿箭头所指的方向前进, A的位置为三列四行(排),表示为(3,4),那么B 的位置是 ( )A.(4,5)B.(5,4)C.(4,2)D.(4,3)2.如图1所示,B左侧第二个人的位置是 ( )A.(2,5)B.(5,2)C.(2,2)D.(5,5)3.如图1所示,如果队伍向北前进,那么A(3,4)西侧第二个人的位置是 ( ) A.(4,1) B.(1,4) C.(1,3) D.(3,1)4.如图1所示,(4,3)表示的位置是 ( )5.如图所示A的位置为(2,6),小明从A出发,经(2,5)→(3,5)→(4,5)→(4,4)→(5,4)→(6,4),小刚也从A出发,经(3,6)→(4,6)→(4,7)→(5,7)→(6,7),则此时两人相距几个格三、挖掘教材平面上用主要的四种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行列定位法(坐标定位法)、方位角+距离定位法、经纬定位法、区域定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