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作业的危害分析(全)教学内容
喷涂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喷涂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ce3ef1ee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8.png)
喷涂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喷涂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1. 喷涂作业概述喷涂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业操作,用于涂覆物品表面或表面涂装。
该作业通常涉及使用喷涂设备和化学物质,而这些工作环境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2. 工作危害分析(JHA)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我们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以识别和评估喷涂作业中存在的潜在危害。
以下是我们在工作危害分析中识别到的主要危害因素:1. 化学物质暴露:喷涂作业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和皮肤产生危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和减少化学物质的暴露。
2. 吸入风险:工作人员在喷涂作业期间可能吸入到颗粒物、喷漆雾气和有害气体,导致呼吸问题和健康影响。
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通风设备,并确保工作区域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3. 火灾和爆炸风险:喷涂作业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可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因此需要采取防火和防爆措施,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4. 操作错误:由于喷涂作业需要使用特定的工具和设备,操作错误可能导致意外伤害。
必须对操作人员进行充分培训,并确保工作人员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预防措施。
3. 评价记录以下是我们对喷涂作业进行的评价记录:- 喷涂设备的安全性能和操作要求已评估并记录。
- 化学物质的使用量和浓度已得到评估,并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减少暴露风险。
- 工作区域的通风状况已经评估,并采取了适当的措施来确保空气质量。
- 灭火设备和防爆措施的可用性和有效性已经评估并记录。
- 所有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培训,并了解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预防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以确保其安全性能和功能正常。
4. 其他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护眼镜和手套,以保护其安全和健康。
- 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应在工作区域进行明确可见。
- 工作人员应遵守公司制定的安全规章制度,并遵守工作危害分析中的安全指导。
- 巡回检查和安全培训应定期进行,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符合要求。
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9e49c82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c.png)
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涂装作业-工作危害分析(JHA) + 评价记录1. 介绍涂装作业是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项工作,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潜在的危害和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进行一次涂装作业的工作危害分析 (JHA) 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档将介绍如何进行涂装作业的JHA和评价记录。
2. 工作危害分析(JHA)2.1 定义工作危害分析(JHA),也称作工作风险评估,是一种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用于确定并评估工作过程中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2.2 涂装作业的潜在危害和风险在进行涂装作业时,可能存在以下潜在危害和风险:- 化学物质暴露:使用涂料和溶剂可能产生有害化学物质,并对工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危害。
- 吸入风险:涂料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可能会被呼吸进入人体,导致呼吸道问题。
- 火灾和爆炸:在使用易燃涂料和溶剂时,火灾和爆炸风险增加。
- 机械受伤:使用喷枪或其他涂装设备时,不当使用可能导致机械受伤。
2.3 JHA的步骤进行涂装作业的JHA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识别任务:确定涂装作业的具体任务和步骤。
2. 识别潜在危害和风险:对每个任务步骤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危害和风险。
3. 评估危害和风险严重程度:根据潜在危害和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4. 制定控制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轻或消除危害和风险。
5. 实施和监督控制措施:确保制定的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进行定期监督和检查。
3. 评价记录评价记录是对涂装作业JHA过程进行记录和总结,以便参考和备案。
以下是评价记录的内容:- JHA的日期和时间- 工作任务和步骤的描述- 识别到的潜在危害和风险- 危害和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估结果- 制定的控制措施- 实施和监督控制措施的情况- 其他相关备注和建议评价记录的目的是为了记录每次涂装作业的JHA过程,并作为未来类似工作的参考。
这有助于对比和分析不同涂装作业任务之间的差异,并根据需要调整控制措施。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c73f270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b.png)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随着汽车使用的普及,汽车维修才得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行业。
汽车维修涉及到许多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汽车涂装作业。
对于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很多车主不是很了解,也容易被忽视,引起相关人员的健康问题。
为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情况,并提供一些防范措施,以期让大家更加了解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并防范相关风险。
1.汽车涂装作业的常见危害1.1 化学品污染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常使用的化学品有涂料、清洗剂、蜡油等。
这些化学品含有丰富的有机溶剂、重金属和塑化剂等,这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危害。
如果操作过程中不注意防护,这些化学物质很可能进入操作人员的体内,导致健康问题。
1.2 噪声危害汽车涂装作业涉及到机器设备的运作,普遍会产生噪声危害。
长时间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障碍等健康问题。
1.3 粉尘污染汽车涂装作业通常会产生大量粉尘,由于细小的粉尘会进入呼吸道,甚至进入肺部,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
1.4 紫外线辐射危害在进行汽车涂装作业时,往往需要使用紫外线灯,用于干燥涂层。
长期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会严重威胁到人体的健康。
1.5 亚硝酸胺危害亚硝酸胺是一种对人体极其危害的化学物质。
在汽车涂装作业中,由于编织布沾染亚硝酸胺的机会比较大,因此造成的危害也非常严重。
2.防范汽车涂装作业危害的措施2.1 掌握正确的涂装方式汽车涂装作业对于操作人员而言是一项技术活,若不具备必要的技术能力,所进行的作业便很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或是产生危害。
因此,操作人员要掌握正确的涂装技术,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2.2 建立健康的作业环境在进行汽车涂装作业时,要控制空气中的粉尘、气体、噪声等对人体的危害。
对于操作场所,要确保有足够的通风,保持室内氧气充足,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2.3 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涂装材料随着科技的发展,涂装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更加有利。
因此,操作人员可以尝试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涂装材料,以及质量上乘的蜡油、清洗剂等,有效减少操作人员的健康危害。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3ab12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7.png)
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涂装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作业,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涂装作业涉及许多危害因素,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涂装作业的常见危害因素和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障涂装作业的安全。
2.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涂装作业包含了许多可能对作业人员造成危害的因素。
以下列举了涂装作业中常见的危害因素:2.1. 化学品涂装作业中常使用各种涂料和溶剂,这些化学品可能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例如,某些涂料和溶剂可能释放有毒气体,如苯、二甲苯等。
这些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可能引起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肝脏等多个器官的损害。
2.2. 高温涂装作业中常需要使用高温干燥设备,如烤箱等。
高温环境可能引发中暑、热衰竭等热应激反应,对作业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2.3. 噪音在涂装过程中,涂装设备产生的噪音可能超过工业安全标准,对作业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可能导致听力下降、耳聋等听觉相关问题。
2.4. 粉尘涂装作业中的喷涂、研磨等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粉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如铅、铬等重金属粉尘。
长期暴露在粉尘环境下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疾病。
2.5. 作业设备涂装作业中使用的设备可能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如漏电、机械故障等。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电击、切伤等作业安全事故。
3. 涂装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障涂装作业的安全,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下是涂装作业中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3.1. 个人防护作业人员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如防护眼镜、口罩、耳塞、防护服等。
这些防护装备可以减少对眼睛、呼吸系统、听觉和皮肤的伤害。
3.2. 通风措施在涂装作业区域应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
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化学物品气体的浓度,减少对作业人员的危害。
3.3. 使用安全化学品尽可能选择低毒、无毒的化学品进行涂装作业。
油漆安全技术
![油漆安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dd4a02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a7.png)
油漆安全技术第一节涂装作业安全技术一、涂装作业的危害和有害因素1、火灾爆炸事故2、职业健康危害:二甲苯中毒、苯中毒、铅中毒3、工作环境的化学污染4、其它伤害: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起重、车辆伤害等)二、涂装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1、具有一定的涂装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涂装操作(手工或机械)技能。
2、掌握涂装作业安全技术和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3、遵章守法,强烈的安全意识。
第二节绘画专业知识一、涂层基本知识1. 涂层的定义和功能定义:俗称油漆,它是物体表面经过一定时间的物理和化学反应变化后的一种涂层,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
作用:保护作用、装饰作用、色彩标志、特殊作用2. 涂层成分主要成膜物质:天然树脂、植物油、人造、合成树脂二次成膜物质:颜料(着色、防锈、特种)、功能材料辅助成膜材料:溶剂、助剂、催化剂等3. 涂料分类按形式分类:溶剂型、无溶剂、水性、粉末按目的分类:建筑、皮革、纸张、木器按成膜机理分类:水乳胶、塑性熔胶、挥发性按施工过程分类:底漆、腻子、二道底漆、面漆按电影性能分类:绝缘、防锈、耐磨、防腐蚀按成膜物质分类:环氧树脂、天然树脂、醇酸树脂二、喷漆空气喷漆操作原理:压缩空气从空气帽的中心孔喷出,在涂料喷嘴前端形成负压区,使喷嘴喷涂的油漆进入高压气流区,迅速扩散呈雾状飞向被涂物表面。
方法:使用各种喷枪特点:涂漆效率高、适应性强、漆膜质量好、油漆利用率低(50%),污染环境。
1、涂层与基材的匹配木材、纸张、皮革和塑料应为自干或低温干燥涂料;钢铁表面应选用铁红或红丹防锈漆;有色金属要选锌黄或锶黄防锈底漆等。
2、涂层之间的匹配底漆和面漆应匹配,如烘干型底、面漆配套;自干型底、面漆配套;同漆基的底、面漆配套;硬度相近的底、面漆配套等。
3、涂料与辅料的匹配辅助材料包括稀释剂、催干剂、固化剂、防潮剂等其作用是提高涂料的施工性能和使用性能。
必须结合涂料特性使用得当,不能乱用。
第三节油漆相关装置和设备一、涂装设备喷枪:吸入式、重力式、压送式。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分析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213b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4.png)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分析对汽车进行涂装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汽车修饰方式,它可以提高汽车的外观和保护车身表面。
汽车涂装作业是一个相对危险的工作,因为涂料本身和涂料喷涂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气体可以对涂装工人造成一定的危害。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汽车涂装作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1. 涂料本身的危害涂料本身就是一种危害因素,因为它们中的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有些涂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如苯、甲苯、二甲苯、甲醛、酚、重金属等。
这些物质可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皮肤造成刺激或损伤,甚至可能对人体的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内脏器官产生损害。
2. 涂料喷涂过程中产生的危害物质涂料喷涂过程中,喷涂枪会发出一些涂料的小颗粒,这些颗粒可能成为空气中的粉尘和气体。
这些粉尘和气体可能包含有害物质,如甲醛、甲苯等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等无机物,对工人的呼吸系统和健康产生危害。
3. 爆炸和火灾危险涂料是易燃物,如果在喷涂过程中发生泄漏或喷涂生产静电,可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
涂料的喷涂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风力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合适,也可能会引发爆炸和火灾。
4. 粉尘的危害涂装作业中,更换过滤器或清洁喷涂设备时,都会产生粉尘。
空气中的粉尘可能会对呼吸系统和眼睛造成刺激和损伤。
长期暴露在这些环境中可能会导致肺功能下降、慢性支气管炎和肺癌等疾病。
降低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尽管汽车涂装作业存在各种危害,但如果我们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就可以减少或消除这些危害。
1. 选择低有害物质的涂料涂料中包含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选择涂料时,应该选择那些含有低有害物质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涂料。
消费者可以通过相关标志或合规证书来判断涂料的环保性能。
对于职业的涂装工人来说,最好选择那些容易得到合规证书的可靠品牌涂料。
2. 使用自动化喷涂设备使用自动化设备可以降低涂装作业中产生的粉尘和气体。
自动化喷涂设备往往比手动喷涂设备更加精密,可以减少浪费。
建筑涂装危害辨识内容
![建筑涂装危害辨识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d4f67ef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0.png)
建筑涂装危害辨识内容1 辨识方法1.1 危害识别范围应覆盖建筑涂装作业过程中所有活动,包括常规和非常规(如特殊季节的施工和临时性作业)活动、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的活动,以及所有涂装材料、机具、设施可能产生的危害并应包括施工环境对作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1.2 针对涂装工艺过程、主要使用设备和涂装工艺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和中间品,可采用直接经验法(对照安全标准、安全规程、安全检查表、过去发生的事故、工作经验以及专家意见等)或系统安全分析法(如事件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等)进行危害辨识。
2 辨识过程2.1 辨识方法2.1.1 按作业活动分类辨识2.1.1.1 将作业场所(部位)或设施分类,例如室外涂装、室内涂装、有限空间涂装、危险品库房、使用脚手架、施工临时用电设施等;2.1.1.2 根据工艺要求将不同作业场所(部位)或设施的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步骤,例如木料表面涂清漆可分解为施工准备、基层处理、刮腻子、底涂、中涂、面涂等。
2.1.2 按危害类别辨识2.1.2.1 建筑涂装作业事故包括以下类型:a) 高处坠落;b) 物体打击;C) 机械伤害;d) 触电;e) 火灾或爆炸;f) 中毒和窒息。
2.1.2.2 建筑涂装作业的职业危害包括以下类型:a) 吸入、经皮肤吸收或吞食有毒物质,包括烟雾、气体和粉尘;b) 眼睛和皮肤损伤;a) 噪声;b) 缺乏个人卫生。
2.1.2.3 其他危害,例如:a) 涂料泄漏;b) 废弃物。
2.2 辨识与每项作业活动或危害类型有关的所有危害,并考虑谁会受到伤害以及如何受到伤害。
3 危害评估3.1 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和评估。
3.2 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和企业自身条件确定不可接受风险。
3.3 对不可接受风险应采取控制措施。
表 1 建筑涂装作业常见危害因素。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c473fd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6f.png)
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分析汽车涂装作业是汽车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由于其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粉尘、噪音、辐射、高温环境以及手工操作等,存在着一定的危害。
本文将对汽车涂装作业中的各种危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这些危害。
一、化学物质汽车涂装作业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涂料、固化剂、稀释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引起皮肤过敏、呼吸道疾病、甚至致癌等。
因此,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应选择低毒或无毒的涂料和化学物质,同时加强通风和排气设施,以减少化学物质的挥发和浓度。
二、粉尘污染汽车涂装作业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主要包括喷漆、打磨等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烟气等。
这些粉尘颗粒物如果被人吸入,可能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甚至导致尘肺病。
因此,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应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如使用吸尘器、粉尘收集器等,同时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手套等。
三、噪音污染汽车涂装作业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主要包括各种工具和设备产生的噪音、振动等。
这些噪音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听力造成损害,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头痛、失眠等。
因此,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应尽可能减少噪音的产生,如使用低噪音设备、对设备进行隔音处理等。
四、辐射污染汽车涂装作业中的辐射污染主要包括紫外线光固化设备产生的辐射和一些化学物质产生的电磁辐射等。
这些辐射可能会对操作人员的皮肤、眼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因此,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应采取有效的防辐射措施,如使用防护服、眼镜等,同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辐射造成的健康问题。
五、高温环境汽车涂装作业中的高温环境主要包括烤漆房、高温作业等。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如中暑、热射病等。
因此,在汽车涂装作业中,应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如安装空调、风扇等,同时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六、手工操作汽车涂装作业中的手工操作包括一些危险、高难度等作业,如高空作业、狭小空间作业等。
涂装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
![涂装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3b7a9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3.png)
涂装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分析及防范措施涂装生产的工艺危险性涂装生产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过程,涉及将涂料涂敷在物体表面以形成一层保护或装饰性涂层。
然而,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潜在的危险性因素,包括火灾和爆炸、职业健康危害、有害废气排放、涂料反应有害物质、高处作业和机械伤害、电气设备及静电危害、工艺控制失灵等。
1.火灾和爆炸涂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多数涂料和溶剂都易燃,因此火灾和爆炸是涂装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危险之一。
火灾和爆炸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以及其他严重的损失。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应当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例如使用防火涂料或阻燃剂,建立火警监测和报警系统,以及进行定期的消防演练。
2.职业健康危害涂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涂料和溶剂可能会产生有害的气体和蒸气,长期接触这些物质可能导致职业健康问题,如头痛、恶心、呼吸道疾病和皮肤过敏等。
为了减少此类危害,应确保工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使用低毒或无毒的涂料和溶剂,并为员工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3.有害废气排放涂装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如果未经适当处理就排放到大气中,会对环境和员工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减少这种影响,应安装废气处理设备以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同时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
4.涂料反应有害物质某些涂料成分可能会在涂装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害物质。
例如,某些清漆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的有机化合物。
对于这些情况,应选择低毒或无毒的涂料品种,并定期检查涂料的质量和成分,以避免有害物质的形成。
5.高处作业和机械伤害涂装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高处作业,这增加了从高处跌落和其他机械伤害的风险。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应使用安全网、安全带等防护设备,并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安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6.电气设备及静电危害涂装过程中可能会使用到电气设备,这增加了触电和其他电气事故的风险。
此外,涂装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也可能会引起火灾和爆炸。
为了降低这种风险,应使用接地良好的设备和电线,避免使用老化和破损的电线,同时为员工提供防静电工作服和工作鞋。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7a9d2c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a.png)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背景介绍涂装是指通过涂上颜料或其他物质来美化、保护或标识物体表面的一种工艺。
在生产制造、建筑施工、维修改造等领域都有涂装工作的存在。
涂装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危险因素和危害问题,因此,必须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保障作业人员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危险与危害因素1.化学品的危害在涂装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如溶剂、颜料、稀释剂等会释放出有害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对作业人员的健康会产生危害,引起眼、鼻、喉、肺等多系统损害。
2.爆炸、火灾风险涂料和涂装过程中使用的薄ners通常都是易燃易爆的,如果操作当中出现短路、高温等异常情况,将可能引发爆炸或火灾事故。
3.高处作业的危险由于涂装作业往往需要在梯子、脚手架、吊篮等高处进行,那么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的时候会面临着高处坠落等意外危险。
4.机械设备伤害涂装作业涉及到的机械设备如喷涂机、吊车、输送带等都存在危险,如果不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使用不当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5.气象条件问题涂料的施工需要环境温度和湿度等气象条件符合要求,如果操作当中没有对气象条件加以考虑,将产生质量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6.粉尘污染风险在涂装过程中,易产生粉尘和烟雾污染物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工作人员健康产生潜在威胁,如灰尘和颗粒会妨碍呼吸道,严重的会导致职业病。
安全技术措施1.穿戴防护装备在涂装作业之前,必须穿戴舒适又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并保证这些装备的有效性以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2.通风设备的使用涂装过程中一定要使用通风设备,确保作业人员身体所受到的危害尽可能降至最低,并保证所申请的通风量足够范围和作业要求。
3.防范火灾危险应使用防爆器材,并灭火器设备摆放合理,保障严格执行禁烟措施。
4.安全检测与监测针对涂装作业过程中的空气质量、气体组成、氧气等指标,对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测和监测,确保安全环境顺畅,评估涂装过程当中的风险。
涂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教案
![涂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5eaccd70b1c59eef9c7b47e.png)
国家职业教育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
2
《汽车车身涂装技术》教案
知识点 涂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学时 0.25学时
教学内容
涂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重点 涂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教学难点
有毒溶剂等级划分 参考资料
李远军,
《汽车涂装技术(2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7 1.涂装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在汽车涂装的整个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影响人体健康的不利因素,如涂装过程使用的除锈剂、除油剂、除漆剂、喷砂尘雾、打磨粉尘、涂料、溶剂、稀释剂、固化剂或各种添加剂等,有的具有较强的腐蚀性,有的则会产生有害气体或粉尘,直接侵害涂装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或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这就要求做好卫生与防护工作,改善工作条件,避免有害物质危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并防止职业病。
2.有毒溶剂等级划分
涂料的毒性主要是由其所含的溶剂、颜料和部分基料等有毒物质造成的。
按照溶剂的毒性不同分为有毒溶剂和有害溶剂两大类共七个等级。
3.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这些名词没有明显的界限。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07e71a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a1.png)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涂装作业是特定的工艺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危害因素。
以下是涂装作业的几个主要危害因素及对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1.化学危害:涂装过程中的涂料、溶剂等化学品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包括皮肤刺激、呼吸系统刺激、中毒等。
为减少这些危害,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使用更环保的涂料和溶剂,减少对健康的影响。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和呼吸面罩。
-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涂装,确保有效的排风系统。
2.火灾和爆炸危害:由于涂料和溶剂中含有可燃物质,涂装作业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
为了避免这些危险,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在涂装区域设置专门的防爆设施,如防爆灯具、防爆开关等。
-保持涂装区域的洁净,确保没有易燃物质的积聚。
-使用防火设备,如灭火器、自动灭火系统等。
-将易燃物品和火源保持安全距离,如禁止吸烟和明火近涂装作业区域。
3.噪声和振动危害:涂装过程中使用喷涂设备,可能会产生噪声和振动。
长期暴露于噪声和振动中会对听力和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需要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提供听力保护设备,如耳塞或耳罩。
-降低噪声和振动源的噪声水平,使用低噪音设备或减振措施。
-定期进行噪声和振动检测,确保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4.机械危害:在涂装作业中,使用各种涂装设备和工具,存在着机械伤害的危险。
-提供适当的人员培训,教育工作人员正确使用涂装设备和工具,并注意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定期检查和维护涂装设备和工具,确保其工作正常,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伤害。
-为涂装区域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安全护栏和警示标示,确保工作人员远离危险区域。
综上所述,涂装作业存在化学危害、火灾和爆炸危害、噪声和振动危害以及机械危害等多种危险因素。
通过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如使用环保涂料、配置个人防护装备、设置防爆设施、控制噪声和振动水平以及教育培训工作人员等,可以保证涂装作业的安全进行,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https://img.taocdn.com/s3/m/eccbb06c79563c1ec5da71d3.png)
文件编号:GD/FS-9639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解决方案范本系列)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1)火灾、爆炸。
a.涂装作业使用的涂料、溶剂等是易燃易爆物品,在涂装作业中,如果通风不良、设备设施缺陷、产生静电火花以及人员违章等,易燃易爆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就可能发生火灾、爆炸事故;b.由于电气设备故障或检查维护不到位、电线绝缘老化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灾;而且还可能由于电气火灾扩大引起爆炸。
(2)中毒。
涂料中含有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如果车间通风不良、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护用品或防护用品失效,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职业病。
2.防止涂装作业中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通风:喷涂间应设置配套通风净化系统。
(2)检测报警:a.在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将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警;b.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联锁。
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6732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3.png)
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汽车涂装作业危害因素分析汽车涂装作业是汽车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危害因素。
本文将从化学物质、粉尘污染、噪音污染、热辐射和有害光辐射等方面对汽车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1.化学物质汽车涂装作业中使用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涂料、固化剂、稀释剂等。
这些化学物质中可能含有有害成分,如苯、甲苯、甲醛等,长期接触可能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降低危害,应选择使用低毒、环保的涂料和固化剂,同时加强作业人员的防护意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粉尘污染汽车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主要来源于喷漆、打磨等环节。
这些粉尘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如漆雾、重金属等,长期吸入可能对肺部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为控制粉尘污染,应采取有效的除尘措施,如安装喷漆室和打磨台,使用环保型的涂料稀释剂,以及佩戴防尘口罩等。
3.噪音污染汽车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主要来源于喷漆、打磨、运输等环节。
长期处于高分贝噪音环境中可能对作业人员的听力产生损伤,还可能引发疲劳、头痛等问题。
为减少噪音污染,应采取吸音、隔音措施,如对设备进行降噪处理,使用耳塞等防护用品,以及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噪音高峰期作业。
4.热辐射汽车涂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热辐射主要来源于高温下作业。
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可能导致作业人员中暑、脱水,严重时危及生命安全。
为改善工作环境,应加强车间通风,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避免高温时段作业,同时为作业人员提供防暑降温饮品和设施。
5.有害光辐射汽车涂装作业中有害光辐射主要包括紫外线辐射和可见光辐射。
紫外线辐射主要来源于太阳光和电焊弧光,长期暴露可能导致皮肤晒伤、眼部损伤等问题。
为防护紫外线辐射,应佩戴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面罩和手套,避免在强阳光下作业,同时定期检查作业人员的眼睛和皮肤状况。
可见光辐射则是指涂装过程中产生的刺激性的气味和烟雾等,长期吸入可能对呼吸道和肺部健康产生影响。
为减少可见光辐射的危害,应选择使用低毒、环保的涂料和稀释剂,同时加强通风措施,佩戴防护口罩等。
涂装作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
![涂装作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0562e5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ea.png)
涂装作业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1. 引言涂装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生产环节,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但涂装作业过程中存在一些危险和危害因素,可能给工作者和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本文将介绍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并提出一些安全技术措施,以帮助工作者减少风险,保护自身和环境。
2. 涂装作业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和危害因素如下:2.1 化学品危害涂装作业使用的化学品如溶剂、颜料和涂料等,可能对工作者造成潜在的危害。
这些化学品可能会引起眼睛、皮肤和呼吸道的刺激,甚至导致中毒。
长期接触这些化学品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癌症等。
2.2 火灾和爆炸危险涂装作业中使用的溶剂和涂料等易燃物质,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静电电火花和高温表面也可能引发火灾。
此外,烘干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也会增加火灾的风险。
2.3 噪音和振动危害涂装作业中使用的喷枪、抽风机等设备会产生噪音和振动。
长期暴露在高噪音和振动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损失、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2.4 空气污染涂装作业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和有机挥发物,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这些污染物不仅对空气质量有害,还可能对植物和水体造成长期损害。
3. 安全技术措施为了保护工作者和环境的安全,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是必要的:3.1 工作场所设计涂装作业的工作场所应考虑以下因素:通风系统的设置,以确保空气流通和污染物排除;防爆措施的采取,如防爆灯具和隔爆电器设备;噪声和振动控制设备的使用,如噪声屏障和震动吸收材料。
3.2 个人防护装备工作者在进行涂装作业时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危害。
这包括:护目镜、防护面罩和手套,以保护眼睛、面部和手部;防护服和防护口罩,以阻挡有害物质的接触;耳塞或耳罩,减少噪音的影响。
3.3 操作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为了确保工作者了解涂装作业的危险性和安全措施,相关的操作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是必要的。
工作者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化学品的危害性、防火措施和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等。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fcfd6a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9.png)
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涂装作业是一项常见的工业作业,涉及到大量的涂料和溶剂使用,因此存在一定的危害性。
危害因素包括涂料及溶剂的毒性、易燃性、腐蚀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粉尘和有害气体等。
针对这些危害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来保护涂装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与安全。
涂料及溶剂的毒性是涂装作业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一些常见的涂料和溶剂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如甲苯、二甲苯、有机酮等,这些化合物的挥发会导致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功能产生危害。
因此,在涂装作业过程中,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挥发性的涂料和溶剂,减少有害气体的释放。
同时,要通过良好通风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
对于无法消除的有害气体,应佩戴适合的防护面具和呼吸器。
涂料及溶剂的易燃性也是涂装作业的危害因素之一、一些涂料和溶剂具有低闪点和低自燃温度,易受到火源的引燃。
因此,在涂装现场,应保持良好的防火措施,严禁吸烟和明火,禁止静电积聚,确保作业环境的安全。
此外,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涂装设备和电气设备,防止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对于易燃的涂料和溶剂,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设施中,避免火灾发生。
涂料及溶剂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可能对人体皮肤和眼睛造成损害。
因此,在涂装作业过程中,涂装作业人员应穿戴适合的防护服装、手套和安全鞋,以保护皮肤不受腐蚀。
对于眼睛,应佩戴防护眼镜或面屏,防止溅射物进入眼睛。
在涂装作业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废气。
粉尘的吸入可能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废气的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应在涂装现场设置合适的除尘设备和废气处理设施,减少粉尘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散布。
涂装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佩戴防尘口罩,减少粉尘吸入。
此外,涂装作业还需注意以下安全技术措施:为涂装作业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健康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涂装作业的危害及防护方法;在涂装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指示作业人员正确使用涂装设备和防护装备;制定涂装作业的应急预案,定期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危险情况的能力;建立涂装作业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职业体检。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ccfbc18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30.png)
涂装作业的主要危害、危险因素及安全技术措施1.涂装作业的主要危害、危害因素(1)火、爆炸。
a.涂装作业使用的涂料、溶剂等是易燃易爆物品,在涂装作业中,如果通风不良、设备设施缺陷、产生静电火花和人员违规等,易燃易爆气体达到爆炸极限,就可能发生火、爆炸事故;b.由于电气设备故障或检查维护不到位、电线绝缘老化等,还可能引起电气火;而且还可能由于电气火扩大引起爆炸。
(2)中毒。
涂料中含有苯系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如果车间通风不良、操作人员未正确穿戴防护设备或防护设备无效,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甚至引起职业病。
2.防止涂装作业中发生火、爆炸或中毒事故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1)通风:喷涂室应配备配套的通风和净化系统。
(2)检测报警:a.在可燃气体可能泄漏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警;b.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和其他组件容易发生故障的地方,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联锁。
(3)不燃材料:喷涂间室体及与其相联接的送风、排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地面应由无火花材料制成,或铺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4)防爆设备:喷涂室应根据相应的防爆等级选择防爆电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5)禁止烹饪:a.防静电:喷涂问内所有金属制件、处理涂料、溶剂等的设备和管道、通风系统,必须有可靠的电气接地;b.喷漆间设禁止烹饪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
(6)喷漆作业期间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使物料与人体隔离。
(7)通风系统效率测量和电气安全技术测量应至少每年在喷漆室进行一次。
(8)涂装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和安全技术培训。
(9)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喷漆问,参赛者应严格进行防火防爆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作业的危害分析(全)一、防止涂装作业过程中发生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1)喷涂间应设置配套通风净化系统。
(2)喷涂间室体及与其相连接的送风、排风管道应采用不燃材料制备,地面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备,或铺盖不产生火花的材料。
(3)喷涂间应按相应的防爆等级选用防爆型电气设备、设施、仪器、仪表。
(4)喷涂间内所有金属制件,如排风管道、送风管道和输送可燃液体的管道。
必须具有可靠的电气接地。
(5)对处理油漆、稀料等的设备和管道均设有静电接地,通风系统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
(6)在有可能泄漏可燃气体的地方设置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装置,以便及时报警。
(7)与喷涂设备配套的风机、泵、电动机、过滤器等部件易发生故障处,宜配套有响声的或声光组合的报警装置,并与喷漆操作动力源连锁。
(8)喷漆间设禁火标志,并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9)喷漆操作中使用的物料不得与皮肤接触,宜采用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与人体隔离(作业人员应该正确佩戴个体防护用品)。
(10)喷漆间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技术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记人档案。
(11)喷漆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可上岗。
无关人员不得进入喷漆间,进人人员要严格进行防火防爆教育。
二、喷涂车间火灾危险性的确定根据喷涂工艺的特点,其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使用的涂料本身具有一定的火灾危险性。
在我国现行的《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GB6514-95)中将含各种有机溶剂的涂料分为甲类,粉末涂料为乙类,水性涂料、乳胶涂料为丙类。
参照涂料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可以对不同的工序的火灾危险性进行定性。
但如何确定涂装车间整体的生产类别,则应参照《建规》的有关的规定。
在《建规》中,根据生产性质、操作条件、保护措施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现有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按照甲、乙、丙、丁、戊的顺序分为5类,其中甲类厂房火灾危险性最高,戊类最低。
从喷涂工艺使用甲乙类物品的范围来看,其使用有机溶剂和涂料的区域限定于厂房的局部,不可能笼统地整体定性为甲、乙类。
《建规》第3.1.1条中规定:对于丁、戊类生产厂房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时,封闭喷漆室间内保持负压,且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应超过20%”。
该规定是对封闭喷漆工艺面积的规定,目前新建的喷涂车间,多数采用了专门的喷漆设备,如水帘、水旋和文氏喷漆室,均为钢制封闭设备,送排风系统完备,室内可通过调节保持负压,电器设备和灯具等均按防爆要求设置,并大都配备可燃气体浓度报警系统,具备了封闭喷漆工艺的要求,该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应超过20%。
所以对于丁戊类厂房整体而言,包括喷漆、封闭流平(晾干)、封闭烘干设备和油漆调配存放间在内的面积总和不应超过全车间面积的20%。
否则,生产类别不应定性为丁戊类生产。
同时,从喷涂工艺使用甲乙类物品的数量来看,并非使用有机溶剂和涂料的工序都属于甲乙类生产。
《建规》第3.1.1条中规定:“在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或产生易燃物质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以按实际情况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的类别”。
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在极端条件下,少量使用的易燃易爆(甲乙类)危险物品是否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
对易燃液体而言,应考虑其全部挥发后弥漫在该车间时,同空气的体积混合比是否低于其爆炸下限,达到爆炸下限,则存在爆炸危险,应按照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确定,若低于爆炸下限,还应考虑一个合理的安全系数,也就是说,仅仅低于爆炸下限,显然不足以完全排除其火灾爆炸危险,应该明确一个适宜的危险“尺度”,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爆炸几率。
《建规》该条中还规定:“一座厂房内或防火分区内有不同性质的生产时,其分类应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但火灾危险性大的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丁、戊类生产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它部位,或采取防火措施能防止火灾蔓延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确定”。
参照该规定,将这个安全系数规定为5%比较适宜,即同空气的体积混合比应至少低于爆炸下限的5%,才可以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小的确定。
这样,我们就能够从使用易燃物品的数量方面来确定生产类别。
以国内目前喷漆工艺最常用的溶剂二甲苯为例,其闪点低于28℃,火灾危险性为甲类,蒸汽爆炸下限为1%,蒸汽密度为3.68kg/m3。
根据计算,达到爆炸下限的5%时,空气中含二甲苯气体的质量浓度为1840mg/m3。
也就是说,根据上述条件规定,只有当厂房内空气中的二甲苯质量浓度低于1840mg/m3时,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才可以不按照甲乙类确定。
三、火灾危险性分析在生产中的应用位于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某喷涂企业是专业表面处理厂商,该公司1号、2号厂房原为丙类生产车间,使用水性涂料,后来因业务发展需要,调整了使用涂料的类别,在喷房和油漆调配间限量使用油性涂料和有机溶剂,其封闭喷房和油漆调配间的面积之和占各车间总面积的比例均在5%以下,(机器人喷涂线原为6.6%,改造后也达到了5%以内),采用专门喷漆设备,如水帘柜和干式喷房,均为钢质封闭设备,送排风系统完备,室内可通过调节保持负压,电器设备和灯具均按防爆要求设置,全部配备了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有机溶剂的主要成分为二甲苯、醋酸丁酯和异丙醇。
甲乙类液体溶剂生产使用量按照该公司提供的数据如下:1号厂房:产能69000件/天,油漆和稀释剂的最大用量40L/天;2号厂房:产能8000件/天,油漆和稀释剂的最大用量35L/天。
通过计算:1号厂房按照喷涂线占用的厂房容积为23000立方米,考虑甲乙类溶剂全部挥发,每立方米厂房容积溶剂量为0.0017升/立方米〈0.002升/立方米的额定要求(该数值参照二甲苯,其相对密度为870mg/ml);2号厂房按照喷涂线占用的厂房容积为20000立方米,每立方米厂房容积溶剂量为0.0018升/立方米〈0.002升/立方米的额定要求,上述主要成分的生产用量符合“全部挥发后与空气的混合比低于二甲苯爆炸下限的5%”的要求,因此,在严格限量使用甲乙类涂料及有机溶剂的条件下,该厂房的生产火灾危险性仍为丙类。
四、涂装车间火灾特点1.1燃烧猛烈,极易形成立体火灾涂装生产工艺过程中大量使用、贮存易燃、可燃的物料,使用的漆料、稀料均为易燃易爆物品,喷涂工件也多为可燃物,车间火灾荷载极大,一旦发生燃烧将产生巨大热量,火场温度高,热辐射强,火灾很容易蔓延扩大。
同时,涂装车间多为大空间、立体厂房,生产设备密集布置,工件、原料间距很近,火灾形成的强烈的热辐射将迅速导致火势蔓延,极易形成立体火灾。
1.2功能区域复杂,爆炸危险性高涂装车间的平面设计服从整体布置需求,一般在一座车间内设置有多条涂装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又区分为若干工段。
生产线往往立体布置,通道狭窄,行走曲折,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员疏散难度较大。
同时,涂装车间内存放的大量涂料、清洗剂、调漆料均为甲、乙类危险物品,闪点低,易挥发形成爆炸性气体。
同时,在喷涂工艺中,喷漆室内喷出的漆雾表面积极大,与空气混合也成为潜在的爆炸危险源。
输送漆料的管道多为加压输送,一旦发生泄漏,受压喷出的漆料挥发,也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
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通风不畅,爆炸性气体一旦发生聚集,遇到点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1.3热源相对集中,火灾扑救困难涂装车间厂房空间巨大,涂装生产设备林立,操作机器密集,物料、漆料动态变化,火灾危险极大。
火灾发生后不仅产热量高,由于可燃物多为高分子材料,燃烧产生不完全燃烧产物形成浓烟,烟气毒性极强,短时间内很难通过排烟系统向室外排出。
同时,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有毒烟气,对灭火扑救极为不利,严重影响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尤其是当厂房外墙无窗时,室内发生的火灾往往不容易被外界发现,即使发现后,由于浓烟的笼罩也看不清着火点,不容易选定火灾扑救突破口,极大地威胁火场扑救人员的生命安全。
1.4 火灾间接损失较大,易造成环境污染涂装车间工程复杂,厂房巨大,设备密集,现代涂装工艺对厂房洁净程度要求高,一旦发生火灾,在直接带来烧毁损失的同时,火灾产生的大量烟气蔓延,很容易对未经火烧的机器设备产生污染,对其余生产设备带来巨大的间接损失。
同时,由于涂装生产工艺使用的漆料、工件多为高分子材料,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质,一旦发生火灾,现场泄漏或火灾中形成的燃烧产物,扑救火灾中形成的水渍中都将含有大量有毒化学物品。
这部分物质一旦排入大气、江河,非常容易造成大气、水体污染,带来巨大的次生灾害。
2涂装车间火灾原因据统计近年发生的涂装作业火灾中.多数的火情是由于维护管理、修补焊割、电器故障或违章作业(抽烟等)引起漆渣燃烧,只有少数的静电喷涂作业是由于容器没有接地或喷枪过于接近工件引起静电起火,导致漆雾或漆渣着火。
理论分析和火灾实例均已表明.绝大多数的喷漆室火灾均为固体表面火灾。
通过对近年对国内外涂装工艺火灾案例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涂装车间火灾原因主要在于管理因素,操作不慎或未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是涂装车间发生火灾的最主要原因。
同时,设备故障、物料自燃、违章动火等也是火灾的重要原因。
五、场所分析3.1.1 调漆间调漆间一般为高洁净区,不允许采用天窗、侧窗等自然对流通风,保证空气洁净度达到设计要求。
调漆间一般采用全封闭空调送风,为保证调漆间洁净,送风系统设多道过滤,将空气中粒径在0.5-5μm之间的灰尘控制在350万颗/立方米以下。
室内空气一般保持微正压,同时,为保证调漆间恒温、恒湿,一般还对送风进行调温调湿处理。
调漆间内的漆料、稀料多为有毒物质,具有挥发性强、闪点低等特点。
以宗申涂装车间为例,调漆间内的漆料为丙烯酸聚氨酯类涂料,主要成分包括以高级丙烯酸树脂、颜料、助剂和溶剂等组成的漆料为羟基组分,以脂肪族异氰酸酯为另一组份的双组分自干涂料,稀料组分包括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醇、己二醇、醋酸丁酯、汽油等。
调漆间存放的物质均为甲、乙类火险物质,存放的原料多为桶装,需要时开桶勾兑。
调漆间具备典型的易燃液体火灾危险特征。
3.1.2喷漆间喷漆室是提供涂装作业的专用环境,是为了使喷涂涂装时产生的浮游涂料粒子(雾粒)能及时从喷涂现场清除,以保证涂装质量,保护环境,维护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喷涂作业通常是在具有局部排水设施的小室内进行,一般可分为带气喷涂、无气喷涂、静电喷涂等三大类。
一般空气喷涂压力为0.3mpa,油漆在空气动力作用下呈雾状喷出,由于油漆雾滴与空气接触面积大,遇火源极易发生燃烧爆炸。
静电喷涂由于漆料喷出过程中带有电荷,静电的积聚也带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
同时,喷出的漆料沉积在喷漆室地面,形成漆垢,一旦未及时清理,遇火源也存在较大的火灾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