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止负载特性实验(单机带负荷实验)
安全带整体动态负荷、静态负荷试验机 说明指南
![安全带整体动态负荷、静态负荷试验机 说明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8ff9d9e75ef7ba0d4a733b77.png)
脖子上的钢丝绳挂在释放器如下图所示的位置上。悬挂时,注意使模拟人的胸 部朝架子的后面。
3、提升模拟人:按动提升装置控制按钮,提升模拟人至模拟人自动停止的 位置。此时模拟人重心高于悬挂点 1 米,且悬挂点到释放点水平距离小于 300mm。
4、根据具体的待测试验项目,在GB/T6096-2009规定处做标记。 5、按动释放,释放器瞬时释放,单片机数据处理系统开始采集分析动态力 传感器受力,最大冲击力值将被自动保留。 6、5分钟后,测量坠落距离,测量偏离标记的滑移,观察记录安全带情况。 7、如需进行下次试验,按动“清除”,重复步骤2~6,如不需要继续试验, 请关闭电源开关。 如果长时间不需要再做试验,请放下模拟人,拔下电源插头、动态控制连 接线(航空插)、传感器线,妥善保存传感器等器件。
6、所有试验过程中,只要是模拟人离开了底面,无论是起吊还是释放过程 中,人都绝对不能在框架内部,防止意外受伤。试验完成一分钟后人才能进入 框架内部位置处理后续事宜。
7、务必配备和仪器相匹配的 UPS 不间断电源(否则,在不稳定的供电状态 下,模拟人有坠落的危险!),在紧急停电的时候,迅速把选择开关扭到“保 持吸合”状态,然后再关闭仪器电源。等供电正常时,把模拟人降下来,再把 选择开关扭到“试验状态”,重新开始试验。
(2) 静态负荷测试 1、给模拟人穿戴上要测试的安全带,按照以下各个试验固定模拟人的方式
固定模拟人到相应的位置。
1)、围杆作业安全带整体静态负荷测试 ○1 模拟人背部和屁股上的四处,拧上吊环螺栓。其余去除。 ○2 上图中的 4-“1 号”四处,拧上 M12 的吊环螺栓。其余去除。 ○3 模拟人腿部朝上,水平放置在底板上。水平放置时,腿的位置在上图中, 是在上部。用“U 型钩”把相应的吊环螺栓连接在一起。模拟人安装完毕。 2)、区域限制安全带整体静态负荷测试 ○1 模拟人胸部和腿部的四处,拧上吊环螺栓。其余去除。 ○2 上图中的 4-“2 号”四处,拧上 M12 的吊环螺栓。其余去除。
汽轮机液压调速系统静态试验
![汽轮机液压调速系统静态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f6ca6d4b852458fb770b5621.png)
汽轮机液压调速系统静态试验与静止试验的差异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45) 司派友文摘汽轮发电机组的调速系统静态特性试验有静态试验与静止试验两种手段。
文章对这两种试验方法在概念上加以澄清,指出了这两种方法之间的区别,并以哈汽 100 MW 机组调速系统为例,分析了两种试验由于试验条件不同造成的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
关键词调速系统静态试验静止试验1 正确认识两种概念发电厂在汽轮机检修完毕后需要进行调速系统的特性试验,以检验其静态特性是否满足运行要求或与制造厂给出的特性曲线是否吻合。
目前一些现场试验人员对静态试验与静止试验概念的含义认识不清,或干脆将其混为一谈。
因此有必要将这两种试验在概念上加以澄清并正确认识这两种试验所得结果之间的差异。
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试验分为两种:一种称静态试验,即在汽轮机启动后,在一定的同步器位置下,改变机组转速,在稳态下测量转速、调速器位移(或脉动油压)、油动机行程以及调速系统其它相应参数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又称为空负荷试验),然后再通过带负荷试验测得油动机行程与负荷之间的关系,就可得到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线。
另一种称静止试验,是指在不开机的条件下,通过高压辅助油泵供给压力油和脉冲油,用人工模拟一个转速信号,测得各滑阀、油动机与转速信号之间的关系。
在调门的重叠度符合制造厂要求的条件下,可用制造厂提供的蒸汽流量-油动机行程(G-Z)曲线近似代替功率-油动机行程(N-Z)曲线,若不满足条件或要求更高的精度,就必须使用实测的 N-Z曲线,从而得出调速系统静态特性线。
对液压转速信号,可用压力校验台产生油压信号以代替转速感应信号。
对于机械转速信号,可人为制造一个调速器位移信号代替实际转速感应信号。
转速与转速感应信号之间的关系可由制造厂提供的曲线或现场实测的曲线来表示。
2 静止试验的特点由于静止试验不用开机,无需等到汽轮机回装完毕和锅炉点火供汽,只需调速系统和供油系统安装完毕即可进行。
发电机单机带负荷实验
![发电机单机带负荷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292b80b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8b.png)
发电机单机带负荷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单机带负荷运行方式的特点。
2.了解在单机带负荷运行方式下原动机的转速和功角与单机-无穷大系统运行方式下有什么不同。
3.通过独立电力网与大电力系统的分析比较实验进一步理解系统稳定概念。
二、原理说明单机带负荷运行方式与单机对无穷大系统运行方式有着截然不同的概念,单机对无穷大系统在稳定运行时,发电机的频率与无穷大频率一样,它是受大系统的频率牵制。
随系统的频率变化而变化,发电机的容量只占无穷大系统容量的很小一部分。
而单机带负荷它是一个独立电力网。
发电机是唯一电源,任何负荷的投切都会引起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变化(原动机的调速器,发电机的励磁调节器均为有差调节)。
此时,也可以通过二次调节将发电机的频率和电压调至额定值。
图3-7-1 单机带负荷接线图三相可调负载箱与实验台的连接:实验台的右侧面留有本地负荷的接口,即三相带中性线的强电护套座,实验平台通电前,将三相自耦调压器原副边电缆解下,用实验平台配套设备中的强电实验连接线将三相自耦调压器的原边接入右侧面强电护套座,副边接入三相可调负载箱的电感性负载,通过调压器调节电感负载的大小。
三相可调电阻性负载与调压器的原边并联接入。
负载箱阻抗的分配如下:阻性负载包括一组3×1600Ω/0.2A(0.1kW)板式电阻,两组3×800Ω/0.4A(0.2kW)板式电阻,一组3×320Ω/1A(0.5kW)板式电阻和两组3×160Ω/2A 1kW板式电阻,通过开关投切可调节阻性负载的大小。
感性负载由三个200mH的电感和自耦调压器构成,通过开关投切可调节感性负载的大小。
电阻的投入方式:按照上述接线方法正确接线后,负载箱接通后,三相电阻投入;然后通过开关,控制三组负载的投退。
电感的投入方式:按照上述接线方法正确接线后,三相自耦调压器先逆时针旋至最小,此时副边电压为零,相当于电抗器没有消耗无功功率,然后顺时针旋转自耦调压器旋钮,增大加在电抗上的电压,增加了无功负荷,改变了负荷的功率因数,故通过调节自耦调压器副边电压可以改变无功负荷的大小,也就调整了负荷的功率因数。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https://img.taocdn.com/s3/m/b382413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07.png)
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一、目的为检验机组大修后调速保安系统的性能,为机组创造安全、可靠的启动条件,特制定本试验规定。
二、引用标准:DL5011—1992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JB37—1990 汽轮机调节系统技术条件JB1273—1986 汽轮机控制系统性能试验规程DL/T 711-1999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T9860型杭州汽轮机厂资料三、试验项目1、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包括静止试验、空负荷试验、带负荷试验)和保安系统试验。
2、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
四、试验测量项目及仪表精度表1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的测量变量和仪表精度序号测量变量仪表精度1 功率±0.2%2 转速±0.1%3 蒸汽流量±0.5%4 主蒸汽压力±1%5 主蒸汽温度±5℃6 调节级后蒸汽压力±1%7 抽汽蒸汽压力±1%8 调速汽阀油动机行程±1%9 可调整抽汽油动机行程±1%10 抽汽速关阀行程±1%11 调节系统主油压±0.5%12 调节系统调节油压±0.5%13 保护系统安全油压±0.5%14 调节、保护系统油温度±1℃15 同步器±1%表9 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的测量变量和仪表精度序号测量变量仪表精度1 发电机定子电流±2%2 发电机有功功率±0.5%3 转速±0.1%4 同步器±1%5 主蒸汽压力±1%6 主汽调节汽阀油动机行程±1%7 可调整抽汽油动机行程±1%8 抽汽速关阀行程±1%9 调节系统调节油压±0.5%10 保护系安全油压±0.5%五、试验一、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⑴静止试验试验方法:①将同步器(转速给定)分别设定在额定转速、105%额定转速和95%额定转速的位置上,连续变化(不得停留或反向操作)转速模拟信号,控制调节汽阀油动机开启至最大,再反向连续变化转速模拟信号,控制调节汽阀油动机由最大关至最小,记录相关数据。
汽轮机静态试验
![汽轮机静态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43a4a7c458f5f61fb7366654.png)
具体方法如下:节系统的静态特性试验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试验包括空负荷试验和带负荷试验。
通过试验求取调节系统各个部套的特性和整个系统的静态特性线,从中验证调节系统的静态工作性能是否满足运行要求。
(一)空负荷试验1、试验目的空负荷试验是汽轮发电机无励磁空转运行工作下进行的。
空负荷试验应测取:感受机构和传动放大机构的静态特性试验线;同步器的工作范围;感受机构和放大机构的迟缓率,并且检查机组能不能空负荷运行。
空负荷试验包括同步器工作范围和空负荷升速、降速试验。
测定同步器在高、中限位置和速度变动率在不同位置时,转速和油动机的关系。
2、试验方法和步骤(1)降同步器分别放在高、中限位置进行试验。
(2)对于设计速度变动率在3%~6%范围内可调的系统,试验时,速度变动率放在3%、4%、5%三个位置分别进行,验证实际值是否与设计值相符合。
(3)缓慢操作自动主汽阀或者电动主汽阀的旁路阀,转速下降尽量慢一些,转速每下降20r/min要记录一次,测点数应不少于8个,直到油动机全开为止。
(4)缓慢开启自动主汽阀或者电动主汽阀的旁路阀,使转速升高,每上升20r/min记录一次,直到旁路阀全开为止。
(5)按照上述方法,把同步器放在中限位置,重新做一遍。
(6)试验中,记录:转速与油动机行程以及一次油压、二次油压、随动错油阀行程、控制油压的关系线。
(二)带负荷试验1、试验目的带负荷试验是机组并入网内运行时,通过增、减负荷来测取:油动机行程与负荷的关系;同步器行程与油动机行程的关系;油动机行程与各个调节阀开度的关系;各个调节阀开度与前后压力的关系。
检查调节系统在各个负荷下运行是否稳定,在负荷变化时有无长时间的不稳定情况出现。
试验总记录的项目:负荷、新蒸汽流量、油动机行程、调节阀开度、调节阀前后压力、调节级汽室压力、同步器行程、电网频率、新蒸汽压力和温度、真空度等。
2、试验方法和步骤(1)空负荷点的记录就用并网前的记录,因并网后,负荷很难调到零。
静动载试验PPT课件
![静动载试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afa68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b9.png)
2.1 加载方案与实施 :
二.加载方案和测点设置
1)试验荷载工况的确定 荷载工况选择应反映桥梁设计的最不利受力状态,简单 结构可选1-2个工况。进行各荷载工况布置时可参照截 面内力(或变形)影响线进行,下面给出常见桥型荷载 工况:
(2) 其他测点的布设
根据梁桥目梁前调状查况和等检可二算适.工加当作加载的设方深以案度下和,测测综点合点:考设虑置结构特点和桥
a. 挠度沿桥长或沿控制截面桥宽方向分布; b. 应变沿控制截面桥宽方向分布; c. 应变沿截面高分布; d. 组合构件的结合面上、下缘应变; e. 墩台的沉降、水平位移与转角,连拱桥多个墩台的水平
位移;
f. 剪切应变; g. 其他结构薄弱部位的应变; h. 裂缝的监测测点。
(3) 温度测点的布设
选择与大多数测点较接近的部位设置1-2处气温观测点,此
外可根据需要在桥梁主要测点部位设置一些构件表面温
度观测点。
10
三.静载试验检测设备
桥梁试验对所用仪器设备的基本要求:
1、性能(如精度、量程等)能满足桥梁结构试验的具体要求; 2、使用时不影响原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工作情况; 3、使用方便、结构可靠、经济耐用。
(4) 无铰拱桥:
跨中最大正弯矩工况
拱脚最大负弯矩工况
拱脚最大推力工况
正负挠度绝对值之和最大工况
2)试验荷载等级的确定 (1) 控制荷载的确定
控制桥梁设计的荷载有下列几种:
12..汽挂车车和或人履群带(车标(准标6 设准计设荷计载荷)载;)城;-A、城-B、
分别计算以上几种荷载对结构控制截面产生的内力(或变 形)的最不利值,进行比较,取其中最不利者对应的荷
实验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实验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eef90ec2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3.png)
实验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 实验指导书(中南林机电院刘谦钢)一、实验目的及要求(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1 实验目的:1.1掌握发动机负荷特性的试验方法。
1.1.1 掌握发动机负荷的加载方法和转速和燃油消耗率的测量方法。
1.1.2 掌握发动机功率、转速、油耗等测量仪器设备的选择、操作、使用方法。
1.1.3 熟悉发动机负荷特性测试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1.2 通过实验,学习绘制、分析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1.2.1 依据原始数据和处理的数据,绘制发动机负荷特性曲线。
1.2.2 通过分析负荷特性曲线评价发动机在规定转速下,发动机部分负荷经济能,并为合理选用和调整发动机提供依据。
2 实验要求:2.1 每次参加试验的学生为10,20人。
2.2 实验前复习发动机负荷特性试验的相关内容,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及其附件。
2.3 实验时应作好记录纸笔等准备,按指导书操作仪器设备、试验及作好实验记录。
2.4 实验后,严格按实际实验数据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绘制相应曲线,认真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预习及准备(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8,P9。
)1 实验原理:当发动机油门(节气门)位置不变而通过测功器人为改变给发动机的所加负载,发动机转速必然改变。
为制取发动机某一恒定转速下燃油消耗量、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可通过调节发动机油门(节气门)的位置来改变供油量的大小,从而达到保持发动机转速不变的目的。
(参见“发动机原理实验教程”P1,P4。
)1.1 负荷特性定义:当转速n不变时,发动机其它性能参数(燃油耗量、燃油耗率、排气温度等)随负荷的改变而变化的关系。
1.2 负荷特性试验的作用负荷特性试验表明在某规定转速下,各种不同负荷时的油耗率g随功率P变化的关系。
通过负ee荷特性曲线可找出某转速下发动机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P和最低油耗率g,还可用来评价标定工emaxemin况下的经济性,判断功率标定的合理性及有关调整的正确性。
交流同步发电机无载、短路与负载特性实验实习报告
![交流同步发电机无载、短路与负载特性实验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08af3fc1c708a1294a4452.png)
一.实习项目:交流同步发电机无载、短路与负载特性实验二.实习目的:(一)测定磁场绕阻电阻与电枢绕组每相电阻,做无载饱和特性及短路特性实验,利用实验结果求同步阻抗及短路比.(二)了解同步发电机之负载特性(三)了解同步发电机之激磁特性三.相关知识:(一)电阻测定常利用直流压降法测定电组或利用惠斯登电桥或凯尔文双电桥测之.因同步发电机均利用Y形接线,故先求二线间之电组R,然后再求每相电阻r = R/2(欧姆)(二)无载饱和曲线因发电机每相之感应电动势可用下式表示:E o = 4.44fN fψK p K d (V)式中 f : 频率 (Hz)K p : 节距因数 (pitch factor )K d : 分布因数 (distribution factor)N f : 每相串联匝数ψ : 每极磁通量 (Wb)而4.44 ,f , K p , K d ,N 均为定数故E o = KψN (V) ,即E o正比于I f及N如转速维持一定 , ψ=N f I f/R (R:磁阻)故E oαI f/R ,而磁阻R为气隙与铁磁阻之和 ,气隙之磁阻是固定不变的 ,而铁磁路之磁阻系随着激磁电流I f所生之磁通密度增加而增加 ,饱和后 ,则磁阻R与I f不再成正比关系 ,故E o与I f之特性曲线如图1-1所示之关系 ,此E o-I f曲线称为无载饱和曲线 .(三)短路实验同步发电机之三个线端经适当的安培计短接 (各相同时短接),在额定的转速下 , 增加电流磁场I f ,测定所对应之电枢短路电流I s ,则I s和I f之关系曲线 ,为近乎一直线 ,此乃因r a << X s使I s为略成90度之迟相电流 ,此电流产生电枢反应为去磁作用 ,使磁通减少 ,不在饱和状态 ,故短路曲线近乎一直线 .将前述之无载饱和曲线及短路曲线绘于同一座标内如图1-2所示.当交流发电机供给负载,而有电流流过电枢绕组便产生磁通,由于枢绕组电阻,电枢反应及电枢漏抗 等三者形成所谓的同步阻抗(synchro-nousimpedance)以Z s 表示即Z s = r a +j(X s +X l )≒jX s所谓同步阻抗Z s ,可由开路试验及短路试验之结果求得 ,其值为同步速率旋转时 ,同一场电流之开路电压及短路电流之比即:Z s =s3VaI =Is3Vn (Ω)电机以额定转速运转 ,于无载时感应额定电压V n 所须之激磁电流为I fo ’ ,在短路通过额定电流I n 时所须之激磁电流为I fo , 则短路比.(shortcircuit ratio)Ks =fo fo I I , =電流所需激磁電流於額定電流之三相短路產生相當需之激磁電流無載時感應額定電壓所(四)负载特性实验同步发电机之负载特性,乃把同步发电机以额定转速运转,调整激磁使其在某一指定之功率因数下,电压ˋ电流均为额定值,维持此激磁电流不变,表示各负载电流I 与其所对应之端电压V t 之关系,将其描绘成曲线,称为负载特性曲线,又称为外部特性曲线.外部特性曲线会因功因之变动而变动.如图2-1所示曲线,C 1为迟相功因时,受电枢反应之去磁作用,端电压随负载之增加而显着下降,C 3为进相功因时,受电枢反应之加磁作用,端电压随负载之增加而降低,其降低程度较小.若把同步发电机在一定功因之下,以额定转速运转,变动负载电流,调整其激磁电流,使各负载之端电压仍保持定值,则激磁电流I f 与负载电流I 之关系曲线称为激磁特性曲线,如图2-2所示.F1为功因滞后曲线,当负载增加时,为维持端电压一定,激磁电流需增加,以抵消电枢反应之去磁作用.F2曲线为功因等于1时,负载增加, 激磁电流亦需增加,以维持电压一定,但增加的幅度较前者为小.F3为功因越前时,负载增加,激磁电流要稍微降低(因越前功因产生加磁电枢反应),但负载增加太大时,激磁电流反须略为增加 .四.使用设备和仪器:(一) 直流分激电动机--交流发电机组 1 组(二)交流仪表装置组1.单相瓦特表 4000W2.电流表 0~20A3.伏特表 0~400V4.读表选择开关三段式(三)直流仪表装置组1.单相瓦特表 4000W2.电流表 0~20A3.伏特表 0~400V4.读表选择开关三段式(四) 固定直流电源 100V 4A(五) 可调直流电源 0到110V 4A(六) 可调直流电源 0到240V 4A(七) 单相可调式交流电源 0到260V 20A(八) 转速计一台(九)三相电阻、电感、电容负载 220/110V 4A五.电路图:图1-3三相同步发电机开路及短路实验接线图2-3三相同步发电机负载实验接线六.实验步骤:(一)场电阻及电枢电阻测定用直流压降法或电桥法为之 ,参阅预备实验(二)无载饱和曲线1.如图1-3接线.2.起动直流电动机 ,并使交流发电机在实验中维持额定转速.3.关上S1 ,可变电阻置于最大处,调节可变电阻R fg ,使场电流从零渐增(同一方向增加) ,逐次纪录对应I f之伏特指示值,至感应电势E0为额定值之1.25倍 .4.次把I f渐减〔从E0=1.25额定电压得之I f开始减 ,且按同一方向渐减〕 .逐次记录对应I f的伏特计指示值 ,直至I f=0 .(三)短路实验1.如图1-3接线2.起动直流电动机 ,并使交流发电机在实验中维持额定转速 .3.置R fg于最大值(S1仍open) ,关上S2 ,记录此时之I s值.4.关上S1,调节R fg使I f渐增,逐次记录对应I f的值,直至I s值为额定值的1.5倍.(四)负载实验1.如图2-3所示接线.2.在无载下,起动原动机使发电机速度达到同步转速.3.调整发电机之激磁电流,使发电机建立额定电压.4.加上纯电阻负载箱,使负载电流I a和端电压V t均达到额定.5.保持激磁电流不变,逐段减少负载,并记录每段之端电压V t和负载电流I a ,一直到无载为止 .6.增加电感性负载,调整并随时保持负载功因为0.8滞后,重复步骤4,5.7.除去电感性负载,增加电容性负载,调整并随时保持负载功因为0.8越前,重复步骤4,5.8.根据上述资料绘制外部特性曲线 .9.重新以电阻箱为负载 .10.逐段增加负载(分10段)至满载为止,当端电压改变时,立即调整激磁电流,使端电压随时保持额定值,每段记录激磁电流I f和负载电流I a .11.增加电感性负载,调整并随时保持负载功因为0.8滞后,重复步骤10.12.除去电感性负载,增加电容性负载,调整并随时保持负载功因为0.8越前,重复步骤10.13.根据上述资料绘制激磁特性曲线.七.实习结果(一)磁场电阻为 _____Ω及电枢每相电阻为 _____Ω , 周围温度_____度磁场电阻R f (75℃)为 _____Ω及电枢每相电阻R a (75℃)为 _____Ω(二) 无载饱和特性曲线 N = _____ r.p.m. (三)短路实验 N = _____ r.p.m.绘E o - I f 曲线及I s - I f曲线于同一座标上,利用E o - I f 曲线及I s - I f 曲线计算出电机之短路比.短路比K s =fofo I I ,= .利用E o - I f 曲线及I s - I f 曲线计算各I f 下之同步阻抗Z s 绘出Z s - I f 曲线编号I f (A) E o (V) I s (A) Z s = E o /√3I s (Ω) 1.2. 3. 4.5. 6. 7. 8.9.10.(四)外部特性段 数记录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Pf = 1V t (V)I a (A)Pf = 0.8 滞后V t (V)I a (A) Pf = 0.8 越前V t (V)I a (A)绘外部特性曲线(五)激磁特性段 数记录项目1 2 3 4 5 6 7 8 9 10Pf = 1I f (A)I a (A)Pf = 0.8 I f (A)滞 后 I a (A)Pf = 0.8 超 前I f (A)I a (A)绘激磁特性曲线八.注意事项:1. 开路电压假设三相平衡,且电压表指示为每相感应电势的√3倍.2. 原动机大部分为直流机,应注意保持转速为额定.最好有稳速装置.3. 激磁电流为直流机磁,切勿通以交流电,或使用交流电表.4.短路电流的增加,最好配合开路试验所加的激磁电流值而增加,且因电枢反应 甚大,同步阻抗承受了压降,不用耽心短路电流太大而烧毁线圈. 5. 作无载试验场电流I f 不可忽增忽减以免影响正确性.九.问题研讨:(一) 选择题( )1.同步发电机之无载饱和曲线系指(A)无载电压–负载电流(B)无载电压–磁场电流(C)满载电压–磁场电流 (D)电枢电流–磁场电流( )2.Z s -I f 曲线为(A)一直线(B)平方关系(C)平方反比关系(D)非直线性( )3.短路特性曲线为(A)曲线(B)直线(C)反曲线(D)定值( )4.交流发电机若负载落后θ角,而θ不等于兀/2,则电枢反应包含有(A)正交磁效应(B)去磁及交磁效应(C)增磁及交磁效应(D)以上皆非( )5.当负载增加时,发电机之电枢电流将会如何变化?(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 )6.交流发电机于负载变动时,若欲维持其电压之稳定,在滞后功因时,负载增大应(A)并联电容器(B)增强场激(C)减弱场激(D)提高转速( )7.交流发电机电流越前电压时,其端电压较无载电压为(A)高(B)低(C)相等(D)不一定( )8.交流发电机的无载饱和曲线,在磁场没有饱和时,是一条(A)直线(A)抛物线(C)双曲线(D)圆弧线( )9.当而cosθ=0而电流滞后时,电枢反应所造成结果使发电机应电势(A)不变(B)增加(C)减少(D)不一定( )10.同步阻抗值愈小,则(A)空气隙窄(B)空气隙宽C)空气隙的宽窄不影响同步阻抗值( )11.于交流发电机中,低磁通密度时之同步阻抗(A)较高饱和时为大 (B) 较高饱和时为小(C)与高饱和时同(D)以上皆非( )12.三相发电机之短路比为零载时产生额定电压所需之激磁电流与(A) 额定电流(B)短路电流(C)零载电流(D)相当于额定电流之短路电流所需之激磁电流之比值( )13.同步发电机之短路电流曲线均为一直线原因为(A)电枢反应为增磁使磁通饱和(B)电枢反应为去磁使磁通不饱和(C)短路加入电抗器(D)以上皆非( )14.交流发电机的定额一般采用(A)仟瓦(B)仟伏安(C)输出安培为单位( )15.策动交流发电机的原动机其定额一般采用(A)仟瓦(B)仟伏安(C)输出力为单位( )16.某单相发电机之无载端电压为120V、满载端电压为105V,若不计其电枢电阻,且在每相之同步电抗为5Ω的情形下,该发电机之最大功率输出,应为 (A)1260W(B)2520W(C)3780W(D)5040W ( )17.设同步发电机之负载角为δ,则其输出与(A)sinδ(B)cosδ(C)tan δ(D)secδ成正比( )18.当负载增加时,发电机之电枢电流将会如何?(A)增加(B)减少(C)不变(D)不一定( )19.同步发电机,设Z S=jx,则当负载角等于(A)0°(B)45°(C)90°(D)180°时输出功率最大( )20.有一个12极,2.2仟伏,500仟伏安,600每分转,功率因数0.8之发电机,其负载效率为90%,则发电机之损失(A)33(B)44(C)55(D)100仟伏安( )21.在交流发电机中,若每相的电枢电流和应电势同相时,其电枢反应的结果,会产生(A)去磁效应(B)助磁效应(C)交磁效应(D)以上皆非( )22.当cosθ>1且越前时,交流发电机之电枢反应所产生的效应将为(A) 交磁与助磁(B)助磁与去磁(C)交磁与去磁(D)助磁( )23.同步发电机进相9O°电流产生之电枢反应为(A)正交磁作用(B)去磁作用(C)增磁作用(D)激磁作用( )24.在交流发电机中,若cosθ=0,而电流越前时,其电枢反应所造成的结果,会使发电机的总磁通(A)被减少(B)不变(C)被增加(D)以上皆非( )25.同步机中的电枢反应引起横轴反应时,则电路中(A)功率因数为1(B)功率因数为0,且电感性(C)功率因数为O,且呈电容性(D)功率因数为0,且电阻性( )26.同步发电机中的电枢反应只有增磁作用发生时,则电路中(A)功率因数为1(B)功率因数为0,且为迟相(C)功率因数为0,且为进相(D)以上皆有可能( )27.同步发电机于欠激时,向电路供给(A)同相位之电流(B)超前相位之电流(C)落后相位之电流(D)以上皆有可能( )28.若增大交流发电机的场激,则该发电机将(A)吸取越前的电枢电流,其电枢反应为去磁作用(B)吸取滞后的电枢电流,其电枢反应为助磁作用(C)吸取滞后的电枢电流,其电枢反应为去磁作用(D)吸取越前的电枢电流,其电枢反应为助磁作用( )29.有台10KVA,100V,作Δ连接的三相交流发电机,其每线电流,应为(A)173.2A(B)IOOA(C)86.6A(D)57.7A( )30.同步机中(A)电枢反应只与负载电流大小有关(B)电枢反应除与负载电流大小有关外,尚与电流的相位有关(C)同步机中因不要整流换向故完全没有电枢反应存在(D)电枢反应与负载大小无关( )31.下列叙述何者为错误(A)发电机同步电抗为定值(B)功因越低电压调整率越大(C)电枢反应越大,短路电流越小(D)同步发电机短路曲线为一直线( )32.同步发电机迟相90°电流产生之电枢反应为(A)增磁作用(B)去磁作用(C)偏磁作用(D)以上皆非( )33.同步机之电枢反应和电枢电流(A)大小有关(B)相位有关(C)大小及相位有关(d)大小及相位无关( )34.交流发电机电枢反应的结果将会(A)增加磁通(B)减少磁通(C)使通分布变形(D)以上皆可能( )35.在交流发电机中,当每相电枢电势滞后电流90°时,电枢反应会产生(A)去磁效应(B)加磁效应(C)交磁效应(D)以上皆非( )36.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的电枢反应(A)与负载无关(B)仅与负载大小有关C)仅与负载的性质有关(D)与负载的大小及性质有关( )37.当cosθ=1而电流和电势同相时,设磁通未饱和,电枢反应所造成的结果,使总磁通量(A)减少(B)增加(C)不变(D)不一定( )38.如图所示,设V n为额定电压,I n为额定电流,则交流发电机之短路比K s 为(A)I Fs/I fo (B)I Fo/I fs(C)I n/I fs(D)I n/I fo(二)同步发电机之激磁特性曲线与负载之功因有何关系?(三)同步发电机之外部特性曲线与负载之功因有何关系?(四)短路比与同步阻抗有何关系?(五)为何同步阻抗曲线(Z s - I f 曲线)为非直线?十.实验心得:十一.老师考评:。
电路实验报告负载
![电路实验报告负载](https://img.taocdn.com/s3/m/8b2fac0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9.png)
电路实验报告负载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负载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掌握负载的特性及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实验原理在电路中,负载是指与电源相连的电子元件,它扮演着吸收电能、调节电流的重要角色。
电路中的负载分为两种类型:有源负载和无源负载。
- 有源负载是指需要供电的电子元件,例如发光二极管(LED)、真空管等,它们能够主动地将能量转化为光、热、声等形式输出。
- 无源负载是指不需要供电的电子元件,例如电阻、电感、电容等,它们不具备能量转化的能力,只是对电流和电压进行调节和限制。
在电路中,负载的特性对整个电路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常见的负载特性包括:- 阻值:反映电路对电流流动的阻碍程度,单位是欧姆(Ω)。
- 电感:在交流电路中,具有阻断、储能和限制电流的功能。
- 电容:在交流电路中,具有储能、储电并抵消电压变化的功能。
实验设备和材料- 电源- 电阻、电感、电容等不同类型的负载元件- 万用表- 示波器- 手持计算器- 连接线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设备和所需的负载元件。
2. 将负载元件与电源连线,组成实验电路。
3. 打开电源,调节电源输出电压和电流。
4.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5.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负载的阻值、电感或电容。
6. 使用示波器观察电路中的波形变化,分析负载对波形的影响。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 测量电流和电压数据如下表所示:负载元件电流(A) 电压(V)电阻0.5 10电感0.3 7电容0.2 52.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负载的阻值、电感或电容如下:- 电阻阻值= 电压/ 电流= 10 / 0.5 = 20 Ω- 电感= 电压/ 电流= 7 / 0.3 = 23.33 H- 电容= 电流/ 电压= 0.2 / 5 = 0.04 F3.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不同负载元件对电路波形的影响,发现电阻元件对波形的变化较小,电感元件对波形的变化较大,而电容元件对波形的变化呈现反相特性。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负载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应用。
实验三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测试
![实验三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8a52d6b5727a5e9846a6138.png)
实验三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测试一、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任务汽轮机是汽轮发电机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电能是不能储存的,但又要必须保证随时适应电力用户的需要。
因此,汽轮机装有调节系统,以保证汽轮发电机组能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足够的、一定质量的电力。
二、对调速系统的要求1.调速系统应保证机组在额定转速下,稳定地在满负荷范围内运行。
而且当参数及周波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也能在额定负荷至零负荷范围内运行,并保证汽轮发电机组顺利地并列和解列。
2.为了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由于迟滞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自发性负荷变动应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机组经济、安全运行。
3.当负荷变化时,调速系统应保证机组平稳地由一个工况过渡到另一个工况,而不致发生大的摆动或长时间的摆动。
4.当机组甩负荷到零时,调速系统应能保证不使危机保安器动作,即维持空负荷运转。
三、调速的基本原理当机组在某一负荷下稳定运行时,由于外界某处有一干扰力(负荷变化或参数变化),破坏了机组原来的平衡状态,汽轮机转速发生变化。
调速系统将及时接受这一变化信号(感应机构),并及时通过传动、放大机构送到执行机构来改变机组的进汽量,使汽轮机的主力矩与发电机的反力矩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来完成调节的任务。
其基本原理见“汽轮机原理”讲义不再重复。
四、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试验方法与步骤由于以上对调节系统的要求,所以对调节系统要求具备良好的静态特性,以掌握机组的调节性能。
对于新安装的机组和大修后的机组都要做静态特性试验,观察特性曲线是否变化,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1.实验用的设备、仪器:(1)实验台系采用北京重型电机厂生产的AK-12-2型汽轮机调节系统,它采用离心飞锤式调速器、迫转式泊动机、由凸轮轴带动四个调节汽门。
此系统为两级放大。
同步器为手摇式活动支点同步器,用改变支点的位置达到改变特性曲线。
(2)交流电动油泵:油泵为蜗杆式油泵,供调节用油。
电压:380V;功率:4.5KW。
(3)直流电动机:用来带动调整器旋转。
电力变压器空负载特性试验方案
![电力变压器空负载特性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d3995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a3.png)
电力变压器空负载特性试验方案早上起来,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思绪开始飘散。
想起那些年和变压器打交道的日子,今天就来写一个关于电力变压器空负载特性试验的方案吧。
得明确一下试验目的。
咱们要测试的是变压器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的性能,了解它的损耗、温升等关键指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一、试验设备与材料1.试验变压器:这是主角,没有它咱们啥也干不成。
2.电源:得有电源才能让变压器运转起来。
3.负载箱:模拟变压器在实际运行中的负载情况。
4.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变压器运行时的电流和电压。
5.温度计:测量变压器在运行过程中的温升。
二、试验步骤1.空载试验(1)将试验变压器接上电源,确保电源电压稳定。
(2)打开试验变压器,记录此时的电流、电压值。
(3)等待一段时间,观察变压器是否运行稳定。
(4)测量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温升。
2.负载试验(1)将负载箱接入试验变压器,调整负载箱的阻值,模拟实际运行中的负载情况。
(2)记录不同负载下的电流、电压值。
(3)测量变压器的负载损耗和温升。
3.重复试验为了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重复上述步骤,至少进行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三、试验数据处理1.计算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
2.计算变压器的效率。
3.绘制变压器空负载特性曲线。
4.分析试验数据,判断变压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四、注意事项1.试验过程中,要确保试验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试验数据要准确无误,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数据不准确。
3.试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变压器的温升,防止过热。
4.试验结束后,要对试验设备进行清洁和保养。
五、试验结果分析1.根据试验数据,判断变压器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2.分析变压器在空载和负载状态下的性能,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3.提出改进措施,提高变压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写着写着,感觉又回到了那些年和变压器打交道的日子。
试验方案终于完成了,希望这次试验能够顺利进行,为我国的电力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注意事项一:安全第一变压器试验时,安全可是头等大事。
实验三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测试
![实验三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98a52d6b5727a5e9846a6138.png)
实验三汽轮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测试一、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任务汽轮机是汽轮发电机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电能是不能储存的,但又要必须保证随时适应电力用户的需要。
因此,汽轮机装有调节系统,以保证汽轮发电机组能根据用户的需要提供足够的、一定质量的电力。
二、对调速系统的要求1.调速系统应保证机组在额定转速下,稳定地在满负荷范围内运行。
而且当参数及周波在允许范围内变化时,也能在额定负荷至零负荷范围内运行,并保证汽轮发电机组顺利地并列和解列。
2.为了保证机组稳定运行,由于迟滞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自发性负荷变动应在允许范围内,以保证机组经济、安全运行。
3.当负荷变化时,调速系统应保证机组平稳地由一个工况过渡到另一个工况,而不致发生大的摆动或长时间的摆动。
4.当机组甩负荷到零时,调速系统应能保证不使危机保安器动作,即维持空负荷运转。
三、调速的基本原理当机组在某一负荷下稳定运行时,由于外界某处有一干扰力(负荷变化或参数变化),破坏了机组原来的平衡状态,汽轮机转速发生变化。
调速系统将及时接受这一变化信号(感应机构),并及时通过传动、放大机构送到执行机构来改变机组的进汽量,使汽轮机的主力矩与发电机的反力矩达到一个新的平衡状态,来完成调节的任务。
其基本原理见“汽轮机原理”讲义不再重复。
四、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的试验方法与步骤由于以上对调节系统的要求,所以对调节系统要求具备良好的静态特性,以掌握机组的调节性能。
对于新安装的机组和大修后的机组都要做静态特性试验,观察特性曲线是否变化,是否合乎设计要求。
1.实验用的设备、仪器:(1)实验台系采用北京重型电机厂生产的AK-12-2型汽轮机调节系统,它采用离心飞锤式调速器、迫转式泊动机、由凸轮轴带动四个调节汽门。
此系统为两级放大。
同步器为手摇式活动支点同步器,用改变支点的位置达到改变特性曲线。
(2)交流电动油泵:油泵为蜗杆式油泵,供调节用油。
电压:380V;功率:4.5KW。
(3)直流电动机:用来带动调整器旋转。
RB静态试验方案
![RB静态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3560f1856a561252d36f2e.png)
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5机组RUNBACK性能静态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在机组正常运行过程中如有一台重要辅机故障突然跳闸,机组带负荷能力下降,机组需操作的对象和影响的参数较多,操作人员往往会难以应对,同时操作过程中有可能过调或欠调,使参数进一步恶化而导致MFT事故发生,造成机组非计划停运,势必给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冲击。
为大大减小网内大机组由于单台重要辅机跳闸而造成机组跳闸的概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有涉网机组须具备RB功能(根据机组类型及设计而定)并完成现场试验。
静态试验仅仅能够验证目前RB所涉及的组态方案正确,不能检验实际RB动作后协调系统的动作精度、以及实际负荷的调整情况和其他控制系统的配合情况,实际RB功能逻辑及其降负荷动态过程的稳定性,主要参数自动调节性能、主保护及辅机联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均需要动态试验来检验,只有通过实际动态试验整定RB功能动态参数,才能确定不同辅机故障跳闸时运行监控方式及操作的要点。
使RB控制方案达到在自动方式下自动处理事故的功能。
2试验依据(1)、《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电建【1996】40号(2)、《安徽电网发电企业调度运行管理办法》皖经电力【2008】114号(3)、《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2006(4)、《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774—20043试验条件(1)检查RB产生逻辑,以及RB动作后涉及到的方案,组态正确,无错误。
(2)RB静态试验前,机炉协调控制系统、给水主控、燃料主控、送、引、一次风自动应强制投入自动运行。
(3)五台磨煤机、两台引风机、两台送风机、两台一次风机电机电源送试验位模拟运行,两台汽动给水泵模拟运行。
(4)非燃料RB时模拟负荷在310MW以上,燃料RB时模拟负荷在480MW以上,否则不会触发RB动作。
4试验内容及步骤当机组RB时,不仅需要协调控制系统根据要求精确动作,也需要其它控制系统参与协调配合,才能快速、稳定完成减负荷过程。
汽车负荷特性实验报告
![汽车负荷特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6bf6642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6.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汽车在固定转速下,燃料消耗量和燃料消耗率随功率变化的关系。
2. 熟悉汽车负荷特性曲线的制取方法。
3. 分析负荷对汽车性能的影响,为汽车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汽车负荷特性是指汽车在固定转速下,燃油消耗量和燃料消耗率随功率变化的关系。
通过实验,可以绘制出汽车负荷特性曲线,分析汽车在不同负荷下的性能表现。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汽车发动机(汽油机或柴油机)2. 测功器3. 转子4. 转速显示仪5. 油耗测定仪6. 秒表(2只)7. 气压计、温度计、湿度计8. 废气分析仪、烟度计、噪声仪9. 常用工具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按实验须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启动发动机,暖机,使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并调整发动机到最佳工作状态。
2. 实验数据采集:(1)使发动机在某一节气门位置(或某一供油齿条位置)下运转,调整发动机负荷(即改变测功器供水量),使发动机在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
(2)测取记录:- 转速n- 测功器磅称读数P- 耗用定量燃油所经历的时间t- 冷却水温度- 机油压力、温度- 发动机排气温度- 发动机排放、噪声3. 改变节气门(或供油量)位置,改变发动机负荷,使发动机恢复到标定转速下稳定运转,此时再次测取记录上述数据。
4. 继续改变工况,一般由低负荷往高负荷作,一直到节气门全开(或供油量达到最大值)为止,可测取6-8个点。
5. 实验中要绘制监督曲线ge-p。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汽车在不同负荷下的燃油消耗量和燃料消耗率数据,并绘制出了汽车负荷特性曲线。
2. 结果分析:(1)从汽车负荷特性曲线可以看出,随着负荷的增加,燃油消耗量和燃料消耗率逐渐增加。
(2)在发动机负荷较大时,燃料消耗率较高;而在发动机负荷较小时,燃料消耗率较低。
(3)在汽车负荷特性曲线的凹形处,对应的功率较高,此时有效燃油消耗率ge最小。
(4)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 汽车在低负荷下工作时,燃油消耗率较高;而在高负荷下工作时,燃油消耗率较低。
电机负载试验试验方法
![电机负载试验试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0ad87e2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0.png)
电机负载试验试验方法电机是工业中的重要装置之一,为了确保电机的正常运转以及性能稳定,需要对电机进行负载试验。
电机负载试验是制定最高效的电机控制策略,了解电机的实际负载能力,并检查电机是否达到所要求的技术规范。
一般电机负载试验需要考虑试验电路的结构、试验对象的选择、负载试验的方法等因素,本文将从这些方面介绍电机负载试验的方法。
一、试验电路的结构电机负载试验的测量电路需要建立高准确性、高稳定性、高精度的测量电路,该测量电路需要确保测量电机各参数的真实数据,并确保测量系统的精度、稳定性和高频响应等性质。
二、试验对象的选择电机负载试验的对象一般包括电机本身和电机驱动装置。
在进行电机负载试验前,需要确定选定电机或电机驱动装置的各种技术指标和特性。
例如:负载试验时需要确定电机的额定功率;负载试验的负载情况需要是一种典型的负载方式,以确保负载试验的数据可比性。
三、试验方法负载试验的方法有静态试验和动态试验。
静态试验是指在实验过程中,电机转速和负载都是恒定的。
测试的目的是测量电机的静态参数,如电机功率、效率和功率因数等。
电机负载试验的方法从基本原理上讲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
直接测量法是将直接从电机中采集其所需测试的参数值,例如测量电机的输出功率,可以在电机输入端接上负载,然后测量负载的重量、速度和时间,从而计算电机的输出功率。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数字仪表来采集电机所需测试的参数值,数字仪表会基于其内部程序来计算电机的电流、电压、转速和功率等参数,例如可以使用功率计来测量电机的输出功率。
四、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精度和可靠性:检查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数据处理算法的精度和可靠性。
2. 方法的适用范围:分析试验结果的适用范围和限制,以免将测试结果误解为普适结论。
3. 整合数据:整合测试结果,对试验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
4. 结果的解释:提供对负载试验结果的详细解释,并给出有关于改进建议。
电机负载试验是确保电机正常运转的关键之一。
负载流量特性实验报告
![负载流量特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a90a16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7.png)
负载流量特性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实验目的目的必须明晰,在理论上检验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赢得深刻和系统的认知,在实践上,掌控采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通常须要表明就是检验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就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在实验中须要使用的实验用物,药品以及对环境的建议。
实验原理在此阐释实验有关的主要原理。
实验内容这就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
必须把握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考量。
这部分必须载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展开实验。
详尽理论排序过程。
实验步骤只写下主要操作步骤,不要邵牧君进修指导,必须简明扼要。
还必须图画出来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芭蕉叶以适当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够并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确切明白。
一、实验目的重新认识水准仪的基本结构,介绍各部件的功能;能准确读取水准尺读书;初步掌控采用水准仪的操作方式诀窍、基本步骤和方法。
练习普通水准测量一测站的测量、记录和计算。
二、实验器具ds3微倾式水准仪l台、水准尺1对、三脚架三、实验内容认识仪器对照仪器,指出目镜及其调焦螺旋、物镜、对光螺旋、管水准器、圆水准器、制动和微动螺旋、微倾螺旋、脚螺旋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对照水准尺,熟悉其分划注记并练习读数。
记录并计算出两点间高差。
四、实验步骤水谁仪在一个测站上的操作顺序为:安置仪器——粗略整平——瞄准水淮尺——精确置平读数。
安置仪器先将仪器的三脚架张开,使其高度适中,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架踩实;再开箱取出仪器,将其固连在三脚架上。
粗平双手食指和拇指各拧一只脚螺旋,同时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再拧另一只脚螺旋,使圆气泡居中。
瞄准在离仪器不远处选一点a,并在其上立一根水准尺;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松开制动螺旋,转动仪器,用缺口和准星大致瞄准a点水准尺,拧紧制动螺旋;转动对光螺旋看清水准尺;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位于视线中央;再转动对光螺旋,使目标清晰并消除视差4、精平旋转微倾螺旋,并使合乎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相符(成圆弧状),即为水准管气泡母葛氏5、读数从望远镜中观察十字丝横丝在水准尺上的分划位置,读取4位数字,即直接读出m、dm、cm的数值,估读mm的数值,记为后视读数a。
静荷载试验指导书
![静荷载试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0f1d12603d8ce2f00662399.png)
静荷载试验指导书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桥梁及构件的桥梁承载能力鉴定和检验结构的真实工作状况。
2、仪具及材料。
2.1东华3815静态应变测试系统,系统量程±20000με,分辨率1με;电阻应变片,应变片阻值应为120Ω。
2.2 BDI桥梁检测系统。
2.3 千分表。
2.4百分表、机电百分表2.5 发电机2.6 钢直尺、钢卷尺2.7光电式挠度仪3、静荷载试验的主要内容3.1以检验桥梁承载能力的鉴定试验,应至少观测以下内容:3.1.1结构的最大挠度和扭转变位3.1.2结构控制截面最大应力3.1.3活动支座和结构连结部分的变位3.1.4受试验荷载影响的所有支点的沉降、墩台的位移和转角3.1.5桁架结构支点附近杆件及其他细长受压杆件的稳定性3.1.6裂缝的出现和扩展情况。
3.2如果荷载试验具有检验结构真实工作状况的目的,可增加以下内容3.2.1沿桥长的挠度分布曲线3.2.2结构构件的实际应变分布3.2.3支点附近结构斜截面的主拉应力3.3.4梁的横隔板及其影响区的应力3.3.5控制控制截面的挠度和应力的纵向和横向影响线3.3.6行车道板跨中和支点截面的挠度或应变影响线4、试验准备4.1进行试验结构的考察4.2制定试验方案,:4.2.1试验方案内容1)试验要求:目的、类型、项目和依据的标准2)试验结构的技术资料:原有的设计、计算与施工的基本资料,结构现状和必要的理论验算。
3)加载方案:最大荷重、加载设备和加载图式4)观测方案:观测内容、测点布置、量测方法与仪器,要求达到的精度5)试验程序:加、卸载程序与观测程序,试验终止条件6)试验筹备工作:材料和仪器设备数量、费用、进度时间表和试验日期,试验记录格式7)试验人员的组织和分工8)安全措施4.2.2主要桥型的内力控制截面1)简支梁主要:跨中挠度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截面转角和支点沉降附加:跨径四分点的挠度,支点斜截面应力2)连续梁主要:跨中挠度,跨径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截面转角和支点沉降附加:跨径1/4处的挠度和截面应力(或应变),支点斜截面应力3悬臂梁主要:悬臂端挠度,固端根部或支点截面的应力和转角,墩顶的变位,T型刚构墩身控制截面的应力附加:悬臂跨中挠度,牛腿部分局部应力4)拱桥主要:跨中、跨径1/4和3/8截面的挠度和应力,拱脚截面的应力,墩台顶的变位和转角。
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
![单桩静载荷试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b8905f1ed9ad51f01df2cd.png)
单桩载荷试验方案1检测依据2检测目的采用接近于实际工作的试验方法,比较准确的反映搅拌桩单桩的受力状况和变形特征,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作为对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进行抽样检验和评价。
3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基本原理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一种原位测试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竖向荷载均匀的传至基桩上,通过实测单桩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得到静载试验的Q-S 曲线及S-lg t等辅助曲线,然后根据曲线推求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等参数。
4仪器设备仪器设备见表1表1 单桩静载实验设备表注:荷载与沉降量测仪表均经过国家指定的计量标定单位进行计量标定。
5实验准备工作(1)收集原始资料,了解试桩场地工程地质情况,试桩的基本情况(如桩长、桩径、施工日期、施工工艺等),预估桩的极限承载力,加载反力装置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实验荷载的1.2 倍。
配重钢梁垫墩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高压油泵R S-J Y B型载荷试验仪控制盒油压千斤顶图1 现场试验装置示意图(2)试验方案制定(包括桩头处理、加载装置等)。
①试验加载装置的选择:试桩所承受的荷载由油压千斤顶分级施加。
加载及反力装置应根据现场实际条件设置,实验荷载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的放置于平台上。
②荷载与沉降的量测仪表:试桩沉降采用位移传感器或大量程百分表测量。
根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要求直径大于500 mm 的桩,应在其两个方向对称安置4个位移测量仪表。
沉降测定平面距桩顶距离不小于200mm,固定和支承位移测量仪表的夹具和基准梁应避免太阳照射、振动及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
③试验加载方式的选择: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然后逐级卸载到零)。
(3)实验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实验仪器设备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压力传感器的测量误差不应大于1%,压力表精度应不小于0.4级。
②在实验荷载达到最大实验荷载时,实验用油泵、油管的工作压力不应超过额定工作压力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