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历史文化与昭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昭通历史文化与昭通建筑研究
————昭通古建筑研究
[摘要]昭通的古建筑群在昭通的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建筑形式受到全国各地甚至是外来建筑群的影响,表现在建筑的西方化和建筑的考究,此外,昭通的地方建筑遗存现象也值得我们深刻探究。总之,昭通的古建筑文化源远流长。
关键词:昭通历史文化昭通建筑
建筑是生活的舞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技术与科学水平,那个时代的精神。人生离不开建筑,大部分具有精神价值的物品都以某种形式连接在建筑上。昭通建筑在本质上是一种人生的建筑,以人为主,是沒有理论的人本建筑。简言之,昭通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其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徵。建筑应当反映生活,而生活是根植于文化的。文化是孕育建筑的土壤,正是由于文化土壤的培育,才使建筑具有了“记忆中的活力”。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建筑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把文化融入建筑,使其和谐统一,建筑才能彰显其灵,突出其魂,经过时间的洗礼,烙上历史的印记,建筑见证历史,见证着社会的文明。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文化是建筑的灵魂,没有建筑文化就没有建筑。建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各种生产活动的场所,社会经济、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促动建筑业的发展,这是人们早已共识的基本原理。但是,建筑是以文化为指导的,没有文化就没有建筑作品的产生,最原始的建筑是树巢和洞
穴。我们的祖先不是生下来就知道筑巢、建洞穴的,而是在漫长的原始生活实践中,逐渐意识到只有这样,才能抵御猛兽和虫害,挡风……
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是无中生有的,它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来源,时势造英雄,地域产文化。特殊的地理位置产生特殊的地域文化。因此,民族风俗习惯对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昭通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域,在千百年来,各族同胞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建筑,这些建筑既有对自然的崇敬,又有人文的建筑。同时,外来文化也经这一地域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昭通古建筑雕刻艺术
昭通有较为厚重的历史积淀,在长期与巴蜀文化、中原文化、黔文化的交融中,博采众家之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论是音乐、文学,也不论是民俗、建筑、雕刻,无不闪射着浓郁的特点、鲜明的地方色彩。
昭通历史开发甚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便已是一个中原通往西南夷的重要门户,之后从明清至近代,昭通更是盛极一时。据史书记载,昭通在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曾在税收上创造过全省之最。在清末民初直至上世纪30年代,大量外省商家涌入昭通,大兴土木,修建会馆、庙宇。这些建筑物一般都配有石雕、砖雕,其风格一方面深深打上了各自省市的特色,一方面也吸收采纳了昭通地方艺术风格。另外,昭通本地的财主们也纷纷建家族祠堂、建豪华民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李家祠堂和龙云家祠堂,这些建筑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经济的繁荣成就了昭通雕刻异彩纷呈、风格多样,艺术表现迥异的特点。
昭通2000多年的雕刻作品几乎囊括了雕刻中圆雕、透雕、浮雕、缕空等多种雕刻形式。从现存出土文物来看,汉晋时期的砖雕、石雕多为浅浮雕。艺术风格古朴、刀法遒劲,线条流畅生动,让人肃然起敬。而汉砖上的浮雕则流畅、飘逸、生动,给人以可亲可近之感,而且刀法娴熟、练达,给人以艺术享受。至于近代的石雕则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透雕、深浮雕、圆雕手法交会使用,雕刻手法复杂多变,雕刻风格或雍容华贵,或高雅脱俗,或秀丽清爽……总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异彩,美不胜收。特别是龙家祠堂内那块闻名遐迩的九龙碑更是鬼斧神工,让人叹为观止,大有皇家园林雕塑的气派。
从内容表现上看,我市现存的雕刻中,其雕刻主题,视建筑物或其它载体的功能而定。汉晋时的雕刻多为几何图案,也有不少车马砖,表现古代的交通工具。精致的则有牧放畜牲的场景,上面的人物造像发结竖立,身披羊毛披毡,手挥牧鞭,再现了当时昭通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场景。而用作祭祀、墓葬、石碑等严肃场合的雕刻内容,则为传统的龟蛇、花鸟、
辟邪等,形象庄严,与中原的石雕极为相似。近代雕刻取材就更为广泛,一般来说其内容多决定于建筑之功能用途。如笔者小学时读书的今市实验小学内就有不少极为精美的石雕,作为栏杆装饰。其内容有表现古代学子发奋读书的、有表现状元登科及第的、也有山水、花鸟画,与校园相当谐调。而庙宇、会堂、祠堂内的雕刻则多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演义小说。如市区内江西庙中的雕刻就有取材于《西游记》、《八仙过海》等名著的作品,而在龙家祠堂、李家祠堂中则有取材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的作品,情节性十分强,而且为观众所喜闻乐见。除上述内容外,昭通石雕中还有大量造型优美的松、竹、梅、兰、牡丹、菊花及山水画。雕刻中的人物形象均采用写实主义手法表现,栩栩如生、造型准确、画面灵动。而且人物一出现就是一群人,各具个性,一个与一个不同;动物形象无论是传说中的龙、凤还是现实生活中实有的走兽狮虎象或飞禽等均雕刻得活灵活现。而花草虫鱼则多采用国画中的工笔手法,精雕细刻,一笔一画均一丝不苟,比如荷叶上的叶梗都能雕出来,看了之后不得不佩服古代石雕艺术家们的高超技艺与认真精神。
圆雕类型则多为猛狮形象较为传统,但不能忽视的是除庙宇、衙门外的猛狮外,还有许多建筑物中的附件,凡石头作原料的也是经过艺术处理雕成物形的,如柱础(支撑木柱子的石头)有的就被刻为南瓜形,盛开的荷花形,而一般殷实户住宅门前的石雕则多为云纹图形簇拥着的鼓形。有不少人家门前还立石制坐墩,这种造型就更显多样化了。
昭通古建筑物上的雕刻艺术,是我市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是一笔永远闪灼着夺目光彩的瑰宝。今天,我们不仅要保护它,而且要深入研究它,让它成为我市悠久历史的形象标志!
中国的民族建筑风格
1、庄重严肃的纪念型风格。大多体现在礼制祭祀建筑、陵墓建筑和有特殊涵义的宗教建筑中。其特点是群体组合比较简单,主体形象突出,富有象征涵义,整个建筑的尺度、造型和涵义内容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例如古代的明堂辟雍、帝王陵墓、大型祭坛,和佛教建筑中的金刚宝座、戒坛、大佛阁等。
2、雍容华丽的宫室型风格。多体现在宫殿、府邸、衙署和一般佛道寺观中。其特点是序列组合丰富,主次分明,群体中各个建筑的体量大小搭配恰当,符合人的正常审美尺度;单座建筑造型比例严谨,尺度合宜,装饰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