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意象_图文.ppt
合集下载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课件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084e27248d7c1c708a145f1.png)
点:(古)建构筑物---参照物、标志物 线:传统街道、河流水道、城墙等---观赏 路径 面(区域):古建筑群、古园林、传统街 区、历史地段
保护框架的确立要结合其它规划系统(文 化、旅游服务、绿地与开敞空间等) 建立保护框架本身就是整体性城市设计的 过程 前提:保护主题
一.物质层面
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果
1.文物古迹现状分布图 2.保护范围示意图 3.建设控制图 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结构图 5.相应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调整(道路系统、 绿化) 6.用地调整
b.对历史街区的保护 最重要的是保护“整体风貌”。 包括---建筑外观,道路,绿地等。控制尺 度,保持居民传统风貌,包括习俗,生活 模式。
c.对名城的保护: (1)保护古城格局 (2)改善居住环境(增加公共设施,绿地率, 降低人口密度)
(3)现代化城市与古城的统一
苏州市城市总体布局 采用“分散组团式”布局,将市区划分为5个 组团(即古城、苏州新区、工业园区、吴县市区、 浒墅关新区五个规划分区),在保护古城的前提 下,综合协调各组团及周边城镇的功能,组团间 以绿化地带隔离,既相对独立、集中发展,又相 互间以干道相串联,形成古城居中、东园(工业 园区)、西区(苏州新区)一体两翼,南景(风 景区)、北廊(交通走廊)、多中心、开敞的城 市布局形态。古城内保持传统的“假山假水城中 园”和路河平行“双棋盘”格局,古城外在继承 传统的基础上创造“真山真水园中城”和路河相 错套棋盘的格局
1.古城形态包括某些有特色的古城格局,形态和道 路体系等等。
2.文物古迹建筑和构筑物,文物,重要遗址等等。
3.历史街区 包括街区的格局,建筑形式,居民的生活意识形态, 原始风貌等等。 4.古树名木 对于一个城市中的古树名木要给予重点的保护。 5.城市环境 包括风景名胜,山体,河流,以及城市的整体环境。 城市的现代化部分要和历史部分和谐统一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嵇雪华)PPT课件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嵇雪华)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ab35335acfa1c7ab00cc37.png)
-10
保护目标创新
历史城区保护目标
➢ 遗存保护 ➢ 经济发展 ➢ 人民生活 ➢ 公共服务 ➢ 环境质量 ➢ 文化特色 ➢ 社会组织
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指标体系表
类别
历史 遗存 保护
经济 发展
人民 生活
公共 服务
环境 质量
指标
目标值
“十二五”期末目
近期
远期 标值(2015年)
(2020年)(2030年)
5
传统体育、游艺与 杂技
2
159
类
别
年代
古遗址
古墓葬
古建筑
石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合计
宋以 前 55 22 4 2 83
宋
元
-
-
7
-
37
12
2
5
-
-
46 --17
明
清
民国
建国 后
不详
3
1
-
-
1
19
12
-
-
-
210 2010 68
-
13
7
13
6
-
-
-
-
407 34
-
239 2036 481 34
名城整体: “三分”体系
历史城区: 系统保护 本体保护
--
传统产业 空间结构 人口优化 交通引导 保障机制 信息系统
9
保护目标创新
总体保护目标
国
家
人本性保护
历
史
文
专业化保护
化
名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保
发展性保护
护
示
保护目标创新
历史城区保护目标
➢ 遗存保护 ➢ 经济发展 ➢ 人民生活 ➢ 公共服务 ➢ 环境质量 ➢ 文化特色 ➢ 社会组织
历史城区保护与发展指标体系表
类别
历史 遗存 保护
经济 发展
人民 生活
公共 服务
环境 质量
指标
目标值
“十二五”期末目
近期
远期 标值(2015年)
(2020年)(2030年)
5
传统体育、游艺与 杂技
2
159
类
别
年代
古遗址
古墓葬
古建筑
石刻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合计
宋以 前 55 22 4 2 83
宋
元
-
-
7
-
37
12
2
5
-
-
46 --17
明
清
民国
建国 后
不详
3
1
-
-
1
19
12
-
-
-
210 2010 68
-
13
7
13
6
-
-
-
-
407 34
-
239 2036 481 34
名城整体: “三分”体系
历史城区: 系统保护 本体保护
--
传统产业 空间结构 人口优化 交通引导 保障机制 信息系统
9
保护目标创新
总体保护目标
国
家
人本性保护
历
史
文
专业化保护
化
名
பைடு நூலகம்
城
保
发展性保护
护
示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pt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ppt](https://img.taocdn.com/s3/m/ea0c66032af90242a895e534.png)
沧浪亭
沙家浜芦苇荡 芦苇丛里忆风云
芦苇是有 思想的,它们 面对荒滩,面 对流水,面对 南来北往的候 鸟,飞翔在自 由的天空中。 入秋,更是各 芦苇荡亮丽、 丰满的时节, 这个时候,抛 掉看红叶的老 生常谈,去领 略秋天的另一 种味道……
•
梦里水乡:周庄
苏州博物馆
苏绣
苏 裱
购在苏州 let's go
苏州市树香樟 » » 苏州市花桂花
• 历史沿革 :苏州,古代各称有句吴、吴、会稽、
吴州、吴郡、平江等,隋置苏州,延称之今。苏州 别称有吴都、吴会、吴门、东吴、吴中、吴下、姑 苏、长洲、茂苑等。苏州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的春 秋时期,距今已有 25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城市 之一。春秋时期(公元前514年起)为吴国都城;战 国(公元前475年起)先后属于越、楚;秦代(公元 前221年起)建置吴县,为会稽郡治所;汉代(公元 前 206 年起)至六朝的大部分时间为吴郡治所 , 隋朝 (581年)起始名苏州;宋代(960年)称平江府, 元代(1206年)改平江路,均为治所;明(1368年 起)、清(1644年起)为苏州府治,并为布政使和 巡抚所。 1911 年撤苏州府,并入吴县。 1949 年 4月 30日城乡分治,单独设立苏州市。1983年3月1日与 苏州地区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至2001年 2月 28日撤销吴县,建吴中、相城两区,今苏州领沧浪、 平江、金阊、工业园区、高新区(虎丘)、吴中、 相城七区及常熟、张家港、吴江、昆山、太仓五县 市。区域面积为8488.42平方公里,人口为573万; 市区面积为1730平方公里,人口为205.9万。 苏州 城建城早,规模大,变迁小,水陆并行,河街相邻, 古城区至今仍坐落在原址上,为国内外所罕见。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苏州
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ppt课件
![苏州古城保护与更新(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3c88cfa7cd184254a3535d1.png)
苏州古城历史上有桥三百二十五座,至今古城内尚 存一百六十八座,还不包括跨水民居中的私家小桥与桥
2 廊。古城内河道纵横,桥布满了古城。就平江路一段约
一千六百米左右河面上,就有十七、八座桥;每一百多 米中就布置了四座石桥。
ppt课件
31
——苏州古城中的桥
桥头空间 桥头常是动与静的空间变换的点。当我们从大街上跨过小 桥,进入巷里,这种空间变换的感受是十分强烈的。街市、
街坊示意图
ppt课件
14
近20年来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根据各个街坊在苏州古城内的实际情况,苏州市在对各街坊的规划处理上采 取了不同的规划设计策略:
平江保护区的 21、22 街坊,借鉴形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总结 传统的空间组合手法,力求使其得到继承和发扬。并解决了在比较 窄小的街巷中安置各种市政管网的问题。 在处于商业和交通枢纽中心的 52、53 号街坊规划中,运用市场 这个经济杠杆 安排用地,充分、全面地考虑交通、人流、商业之间 的关系。
ppt课件
15
近20年来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原则与方法
3.
2 依据《威尼斯宪章》的古城保护精神,在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
程中,其保护的目标是古城街区的真实性,以及更新古城街区中衰败部分 和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
ppt课件
16
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的认识 ——真实性
真实性的量化,表现为各种价值,有必要对它进行明确的划分确定。以下是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守则(草案)对真实性的界定:
这就是中国古代经过规划的城市特点之一。
苏州民居多以三至五间的单数横向连成建筑物称为“落”,“落”与 正面庭院组成“进”,多“进”的纵深串联再以高围封闭组成住宅,这就 是通常所指的一落多进的住宅,这样的住宅还可以横向组合形成多落多进 的大宅。
2 廊。古城内河道纵横,桥布满了古城。就平江路一段约
一千六百米左右河面上,就有十七、八座桥;每一百多 米中就布置了四座石桥。
ppt课件
31
——苏州古城中的桥
桥头空间 桥头常是动与静的空间变换的点。当我们从大街上跨过小 桥,进入巷里,这种空间变换的感受是十分强烈的。街市、
街坊示意图
ppt课件
14
近20年来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根据各个街坊在苏州古城内的实际情况,苏州市在对各街坊的规划处理上采 取了不同的规划设计策略:
平江保护区的 21、22 街坊,借鉴形态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和总结 传统的空间组合手法,力求使其得到继承和发扬。并解决了在比较 窄小的街巷中安置各种市政管网的问题。 在处于商业和交通枢纽中心的 52、53 号街坊规划中,运用市场 这个经济杠杆 安排用地,充分、全面地考虑交通、人流、商业之间 的关系。
ppt课件
15
近20年来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实践
原则与方法
3.
2 依据《威尼斯宪章》的古城保护精神,在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过
程中,其保护的目标是古城街区的真实性,以及更新古城街区中衰败部分 和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部分。
ppt课件
16
苏州古城传统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目标的认识 ——真实性
真实性的量化,表现为各种价值,有必要对它进行明确的划分确定。以下是 《世界文化遗产公约》实施守则(草案)对真实性的界定:
这就是中国古代经过规划的城市特点之一。
苏州民居多以三至五间的单数横向连成建筑物称为“落”,“落”与 正面庭院组成“进”,多“进”的纵深串联再以高围封闭组成住宅,这就 是通常所指的一落多进的住宅,这样的住宅还可以横向组合形成多落多进 的大宅。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苏州.ppt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苏州.ppt](https://img.taocdn.com/s3/m/f296f7170912a2161579291e.png)
苏州城市建设史
• 宋代平江府
• 平江是南宋时苏州的名称。今存宋平江城平面图 《平江图》碑,高2.48米,宽1.4米,是南宋绍定 二年(1229年),郡守李寿鹏所作,吕挺、张允 诚、张迪刻石。《平江图》采用裴秀的制图六体 ,是世界上发现的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城 市地图 。 • 平江府所在的子城,仍修筑在阖闾子城的原址上 。子城呈长方形,南北长1.5千米,东西宽1千米, 周长约6千米。
留园
• 留园为 苏州四 大名园 之一。 园中分 四个风 景区, 以建筑 空间处 理得当 而居苏 州园林 之冠。
网师园
• 网师园占地不 及拙政园的六 分之一,但小 中见大,布局 严谨,主次分 明又富于变化 ,园内有园, 景外有景,精 巧幽深之至。 建筑虽多,却 不见拥塞,山 池虽小,却不 觉局促,因此 被认为是苏州 古典园林中以 少胜多的典范 。
苏州城市发展特色
• 苏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 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 • 苏州是誉满中外的园林风景城市 • 苏州是丝绸和工艺美术品著称的城市
苏州名园简介
• 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 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 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 拙政园 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 并称为我国四大古典名园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 沧浪亭 沧浪亭与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并列为苏州宋、 元、明、清四大园林,是现存苏州园林中历史最 为悠久的园林。
苏州城市建设史
• 春秋时期的阖闾大城
• 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命伍子胥修建阖闾城。 伍子胥运用“相土尝水”、“象天法地” 的法则 选择城址。“相土尝水”多半是了解土质和水情 ,“象天法地”就有观天象、看风水的意思。 • 阖闾大城面积14.2平方公里,约明清北京城的五 分之一。城墙底宽2丈7尺,高4丈7尺,相当于如 今5层楼的高度。开陆门8座,以象征“天之八风 ”,水门8座,以效法“地之八卦”。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PPT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PPT](https://img.taocdn.com/s3/m/edbcfb7ba1c7aa00b42acb7d.png)
保护方法创新
2、统筹空间结构,突出保护重点
十大主题节点;环城四十八景
城河系统
蓝、绿、紫,三环萦绕
文、休、娱,百景流连 城河系统
人文画卷 慢行绿环
水道系统 街巷系统
活力走廊
保护方法创新
2、统筹空间结构,突出保护重点 水道系统
恢复河道:
中张家巷河 王天井河 古城西北部内城河
三环连扣涵风物
路河伴行傍画楼
•考核机制 •专门化、专项化研究机制 •协调、监督机制 •片区规划师责任制度 •资金保障制度 •产权政策 •土地、拆迁政策 •传统产业扶持政策 •培训政策
保护方法创新
4、建立辅助系统,提供保障 机制
公众参与
•参与传统产业发展 •参与保护规划编制 •参与传统民居改造
法律法规
•专项立法
保护方法创新
5、运用科技手段,建立信息系统
创新人才培养
· 工艺人才:社会化培训、专业教育与师徒 传承方式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 引入市场营销、策划等专业人才
· 旅游项目
挖掘旅游潜力 · 旅游景点
· 旅游线路组织
健全行业组织
· 完善行业协会布局 ·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实现抱团发展
保护方法创新
1、关注传统产业,城乡联动发展
古城区——展销窗口
➢ 大师工作室为主 ➢ 特色街巷
历史城区 城区
市区
保护体系创新
构建“三分”保护体系
➢ 分年代保护
保护体系创新
构建“三分”保护体系
➢ 分系列保护 园林系列
工艺美术系列 建筑系列 丝绸系列 运河系列
水乡古镇系列 戏曲系列 美食系列 民俗系列 名人系列 宗教系列
重大历史事件系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