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

合集下载

浅析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析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析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国有企业是国家自然垄断行业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成本控制对于提高企业效益、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现状分析和改进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概念成本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成本最小化而采取的一系列管理行为和技术手段。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相比于其他企业,其在实施成本控制策略时需考虑国家宏观政策、行业特点以及国有企业自身的特殊性。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也是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其关键是通过降低和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1. 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在一些国有企业中,由于长期垄断地位、行政干预等原因,使得企业管理者对成本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面临亏损,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2. 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对于成本控制的管理流程和机制不够完善,导致成本控制政策无法有效执行。

3. 技术设备水平不高一些国有企业的生产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下,生产效率低,导致成本控制困难。

4.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存在一定问题,员工职责划分不清晰,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

综合分析可知,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面临着多重挑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管理、优化流程、提高效率,才能实现成本控制目标。

1. 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实行全面成本核算,确保成本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及时。

通过对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详细分析,及时了解并找出成本增长的原因,进而有效控制成本。

2. 推行精细化管理国有企业应该制定精细化管理政策,对关键领域的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主体,加强成本核算和管理,防止成本的虚增和浪费,推动企业的成本控制工作落实到位。

3. 强化科技创新国有企业要提高技术设备水平,加强科技研发,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所有的企业,其性质和经营范围具有国家重要经济意义。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盈利至关重要。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如何控制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成为了摆在每个国有企业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现状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的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规模大,管理繁杂。

国有企业通常规模较大,涉及业务范围广泛,企业内部协调管理难度大,成本控制难度相对较大。

2.政策环境复杂,影响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受到政府政策的直接影响,政策环境复杂,不确定性较大,这就增加了企业成本控制的难度。

3.资金来源单一,依赖性较大。

国有企业通常依赖国家资金和银行贷款,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一旦资金出现短缺或者成本增加,将会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造成较大的影响。

4.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

由于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普遍观念不够开放,对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成本得不到有效控制。

1.强化成本意识,普及成本知识。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需要具备敏锐的成本意识,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各种途径普及成本知识,提高员工的成本意识,从而促进企业成本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预算和监控。

国有企业需要建立健全的预算体系,不仅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预算,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成本监控机制,及时掌握成本情况,通过预算和监控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国有企业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避免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4.优化管理体系,降低管理成本。

国有企业需要不断优化管理体系,降低管理成本,该措施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努力,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管理效率,才能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5.优化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

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采购环节的管理,通过优化采购管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从而降低整体成本支出。

国企成本管控方案

国企成本管控方案

国企成本管控方案概述国企成本管控是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成本管控方案是运行成本控制计划的必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国企成本管控方案,使公司能够更有效地管理成本并实现盈利。

成本分类在考虑成本控制方案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公司的成本种类。

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种类型。

1.直接成本:是与项目或产品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原材料、劳动力等。

这些成本直接影响到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量。

2.间接成本:不直接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成本,例如办公场所的租金、公司管理费用等,在公司整体运营中起着重要作用。

成本管控方案以下是一些国企成本管控方案,有助于有效地减少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1. 直接成本管控对于直接成本的控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 优化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影响公司成本的重要因素。

通过购买优质原材料、合理的价格协商以及减少库存等手段,可以提高供应调度和成本效率。

同时,由于原材料和中间物资的质量和时间都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优化供应链管理可以大大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1.2. 增加自动化生产设备自动化生产设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工人的需要。

这将大大降低工人薪资和其他直接成本,同时提高生产质量和收益。

1.3. 优化雇员工时优化雇员工时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公司减少成本。

工作时间的调整、更高效的工作方式、更好的职业培训等都能提高员工生产力,大大降低成本。

2. 间接成本管控现代商业运作中,不同的公司拥有不同习惯、系统和文化,造成的成本也有所不同。

下面是三种有效的间接成本管控方案:2.1. 减少房地产租金租金通常是公司最大的间接成本之一。

减少房地产租金可以大大降低公司总成本。

首先,可以考虑将公司迁移到成本更低的地区。

或者,其他办公场所也可以通过合租的方式减少租金成本。

合理评估办公面积和配置,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同样也是一个良好的方法。

2.2.优化公司管理模式公司管理模式的优化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

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在发展经济、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其体制性问题和经营管理的不足,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因此,如何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益,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的基础,也是提升效益的关键。

在国有企业中,加强成本控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优化资源配置国有企业资源丰富,但由于过去以规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2. 提高生产效率国有企业往往存在着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这与机制创新不足、流程繁琐等因素有关。

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的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降本增效。

3. 控制非必要支出国有企业由于体制问题,存在着许多非必要的支出,如过度的行政开支、冗员过多等。

因此,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减少非必要支出,降低管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控制成本。

二、提升效益除了加强成本控制,提升效益也是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提升效益方面,国有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 产品市场化国有企业在过去的发展中,往往是根据国家需求来确定产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应适应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水平。

只有产品具备市场竞争力,才能提升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效益的重要驱动力。

国有企业应加强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和新技术,以满足市场需求。

3. 强化人才培养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国有企业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才能推动企业发展,提升效益。

三、加强制度建设成本控制和效益提升不仅仅是一种管理策略,更需要在制度建设方面作出突破。

国有企业的改制中的问题及成本

国有企业的改制中的问题及成本

国有企业的改制中的问题及成本国有企业的改制中的问题及成本一. 改制前的机会成本企业及政府决策的正确性二. 改制中的实际成本1.人员方面由于在改制过程中要处理好人员身份转变的问题,因此身份置换的补偿是一项重要的改制成本。

一般人员方面的成本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² 买断工龄人员经济补偿费² 企业负担的离退休人员福利费和医疗费² 退养人员.因工伤残人员.病休人员补助费² 职工遗属补助费² 富余职工安置费等等对此各地方政府都有一系列政策,对于补偿的标准和办法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买断工龄人员的经济补偿费一项,由于很多国有企业与职工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规定只能协商解除,使得该项补偿费用也存在较大的浮动性。

2.资产方面按照国资部门的相关政策,国企改制过程中对于原有的一些不良不实资产清查核销中产生的盘亏也是一项重要的改制成本。

主要包括:² 企业亏损挂帐² 企业呆坏帐损失² 国资部门核批的报废资产² 不良债权等等对于该项工作国资部门的政策规定比较到为,而且会由有资质的资产评估机构负责实施,而对于改制企业而言需要关注的主要是相关资料的准备以及审计评估前的财务调整问题。

3.其他成本主要包括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改制具体实施中的费用(比如工商登记.相关证照的变更等)。

应该说改制过程中的成本处理政策性非常强,但技巧性也同样非常重要。

三.改制后的整合成本改制是手段,发展才是最终目的。

通过改制可以很好的清理历史遗留问题,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作为改制后的国有企业,更应该注意改制后的整合问题,缩短企业转型的阵痛期,降低整合成本。

总体而言,企业改制后的整合应重点关注以下两方面:1.资源的整合这里所指的资源既包括的有形的资源(比如厂房.设备.土地.资金等),也包括无形的资源(比如人力资源.企业的无形资产等)。

如何快速有效的整合企业的内外部资源,为企业的发展所用,将是每一个企业改制后面临的首要问题。

浅析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析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

浅析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投资、所有或者控股的企业,其发展目标是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利益。

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国有企业而言更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的特点出发,浅析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性和挑战。

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通常承担着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因此其成本控制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更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稳定。

国有企业如果成本过高,将会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影响国家资源的配置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成本控制,确保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相对臃肿、价值观念较为僵化,导致一些过时的管理模式和制度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从而影响了成本控制的效果。

其次是由于国有企业通常承担着国家的重要任务,对成本控制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在控制成本的还要保证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这无疑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再次是国有企业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需要适应市场竞争,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技术水平,这就需要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上有更多的创新和实践,来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针对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的重要性和挑战,我们可以提出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首先是优化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的合理分工和协作,建立灵活高效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优化成本管理流程和制度。

其次是加强成本控制意识,树立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为目标的理念,推动企业员工形成以节约用水、节约用能、节约原材料和产品的理念,形成全员参与、全员控成本的局面。

再次是积极创新成本控制模式和手段,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最后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成本控制机制和责任制,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体系和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帮助企业做出科学决策,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的方法以及成本控制的挑战三个方面,来探讨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相关问题。

一、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成本控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成本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降低成本可以使企业在价格上具有竞争优势,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其次,成本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成本的不合理增长将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通过控制成本,企业可以提高盈利水平,为后续的发展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最后,成本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效的成本控制意味着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进企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二、成本控制的方法国有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实施严格的成本预算来控制成本。

通过制定合理的预算,企业可以对各项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超出预算范围的费用,从而控制成本。

其次,企业可以优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品产生,从而实现成本的降低。

此外,企业还可以进行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进行紧密合作,争取更有利的采购条件,降低原材料和物流成本。

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减少错误和事故等导致的额外成本。

三、成本控制的挑战国有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相对较为庞大和复杂,人员众多,这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其次,受限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国有企业在定价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制约,这给成本控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此外,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劣势,这也使得成本控制面临更大的压力。

同时,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陈旧的管理观念和制度也会对成本控制带来影响。

综上所述,成本控制对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国有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研究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研究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研究一、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概述(一)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概念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是指在企业中对各种设备的采购,以及企业内部各种经济活动的使用费用、项目使用费用的投资等方面,对使用的费用进行相应管控,从而使各项资金能够合理进行安排,保障企业经济效益。

在国企中进行的成本管理控制方式,主要就是通过相应形式,对企业中各种运营活动的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并且对其活动进行相应的核算等。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重要性1.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盈利能力在国企中盈利的高低主要是由生产利润为依据而决定,企业要想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就要不断提高企业整体利润,而如何提高利润是国企中最重要的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要提高利润,不仅要将产品的销售总量提高,还要对其整体的成本进行有效管理。

产品成本在整体运营与创新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时,成本控制工作需要全程实时管理,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到合理范围,提高国企产品利润,从而有效提高其盈利能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2.有利于提高国企的管理水平企业中管理水平的高低,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程度,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国企管理水平,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在企业中成本预算以及控制工作,是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因此,在企业中通过成本管控工作,能够有效完成企业年度预算,并且能够管控预算机制有效实施。

同时在企业中建立相应奖惩制度,以及合理考核机制,能够让企业中各个员工都融入成本管控工作,并且能够深刻了解其中蕴含的含义,提高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从而有效提高国企的管理水平。

3.有利于国有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常态化发展,这就使国企需要进行转型升级,这样的形势下,使各个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

对于国企而言,其经济效益与国民经济成正比,因此就要不断提高其整体的市场竞争力,提升自身的经济效益。

在国企中成本能够影响经济效益的高低,体现企业财务实际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要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严格对成本实施管控。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

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作者:刘靓雪来源:《今日财富》2024年第11期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新时期,国有企业需要根据当前形势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对策,促进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其中财务管理是成本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对企业内部进行有效管理。

而在企业内部管理中,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十分重要,但在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存在的不足(一)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有待提高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对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会计人员不但要有专业的财务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业务水平不高,间接影响了成本控制效果。

比如在国有企业的成本核算过程中,一般只对成本进行简单核算,而对于成本形成原因、变动趋势、影响因素等方面却不了解;在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过程中,也只是简单进行数据分析、对数据进行简单加工处理,而不能对整个公司生产经营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使得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全局观。

会计核算人员专业技能较差、职业道德水平不高、工作态度不认真、工作责任心不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成本控制效果。

(二)企业预算管理不到位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很多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预算管理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太多的实际作用。

实际上,企业预算管理不仅可以对国有资产进行有效控制,还可以实現成本费用的有效控制。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杭州市国企改革实证研究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杭州市国企改革实证研究
“ 水不流 外人 田” 肥 几乎 成 为颇具 影 响力 的行 动准 则 。三 接 过去 吃时 , 发现 里 面都 是烂 洞 。净资产 变负 了, 才 有利
是资产 整体 流动性 很差 。 来 甲企业 资 产与 乙企 业资 产 本 是可 以进行 交 换的 , 由于 部 门分 割 、 区分 割 、 权 股 但 地 债 权担保 的分 割 , 使得 资 产无法 流 动 , 法进行 交换 。改革 无
【 关键 词】 成本 ; 成本控制 ; 途径
【 中图分类号】 F7. 25 3
【 文献标识码】 B
( ) 响转 型 成本 的 因素 -影 企业 转 型 过程 中的影 响 因素 主要 有 : 一是 在实 际操 作 中不 能 区别 不 同性 质 的 资产 。 资产 有 不 同的性 质 , 有 不 同形 态 , 理 方 式 也 应 不 同 , 在 实 际操 作 中却 往往 处 但
在 当前 的 国有 企业 改 革 中 ,最令 政 府包 括 部 门 、 控 股公 司挠 头的 问题就 是如 何使 国有 资本 顺 利退 出 。 改 而 革是 否顺 利 , 会是 否稳 定 , 社 生产 力 是 否持 久 发展 , 国有 企业 改革 脱 困三年 目标 能 否 实现 , 终 归结 到 改 革成 本 最 控制 这 个 问题上 。如果 不 能 有效 地 控 制 住成 本 , 不 可 就

影 响国有企业 改革 成本的 因素分析
国企 改 革 的 成 本 可 以 分 为 三 类 :第 一类 是 搜 索 成 本, 就是 为 寻找把 国有 资 产 交 到谁 手 里运 行效 率 可 以达 到最 高 、 到什 么 地 方所 要 支 付 的成 本 最 低 ; 二 类 是 放 第 转 型 成本 ,即从 原 来 纯 国 有 的 企业 转 变 为产 权 多 元 化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措施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措施

降低能源消耗
加强能源管理和节能技术 应用,减少能源浪费,降 低生产成本。
强化质量意识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减少 废品和返工,降低生产成 本。
销售成本管控
制定销售策略
根据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 ,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 提高销售效率。
控制销售费用
合理安排销售人员薪酬和 差旅费用,降低销售成本 。
加强售后服务管理
提高成本管控意识,全描述
定期组织成本管控培训,提高员工对成本管控的认识,明确成本管控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全员参与 成本管控的意识。
强化成本核算,提高信息质量
总结词
规范核算,准确反映
VS
详细描述
制定成本核算规范,明确成本核算方法和 流程,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加强成本核算监督,对核算过程进行审计 和监控,提高成本信息的质量。
强化成本核算和控制
国际先进企业通常采用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将 成本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业务单元,确保成本控制的有 效性和及时性。
注重成本效益分析
国际先进企业通常注重成本效益分析,通过对成本和效益 的全面评估,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以实现成本效益 的最大化。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重要性
成本管控对于国有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 要意义,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 益和盈利能力。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背景和现状
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 国有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和经营风险, 需要加强成本管控以适应市场变化。
现状
当前,部分国有企业已经采取了一系 列成本管控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成本核 算不规范、成本控制不严格等。
成本决策

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难点解析

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难点解析

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难点解析國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将起到很大程度上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推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虽然国有企业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成本管控问题作为国有企业的直接影响因素,还是做的不够完善。

所以必须根据目前成本管控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做出相应的有力措施,才能够使国有企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成本管控难点问题一、国有企业成本管控工作的难点(一)企业成本管控目光缺乏长远性当前许多国有企业都存着在成本管控目光短浅的问题,很多管理者只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对于企业整体的成本控制,这样一来不仅制约了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更是影响了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根据当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国有企业都存在着眼光放不长远的问题,更是对于企业整体的发展缺乏战略性的目光,从而造成自身竞争力低下,企业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二)企业成本管控手段缺乏时效性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也随之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也日趋上升,成本管控作为国有企业的重要工作,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手段也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来进行不断的更新和进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并得到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不过,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大多数国有企业的成本管控手段都缺乏时效性,还是守着传统的老化观念,从而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得不到公众的认可,所以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成本管控体系缺乏合理性企业管控系统需要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目前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还是会出现思想过于陈旧的问题,依旧认为企业的成本管控工作应该交给个别部门进行,意识不到企业成本需要综合管控。

随着时代的变更,经济全球化已经到来,很多外国企业也融入到中国市场,给国有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这样一来,如此陈旧成本管控思想体系也就无法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方案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方案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方案一、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对着越来越激烈的压力。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有效地管控企业成本就成为了国有企业的一大挑战。

成本管控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二、成本管控方案的必要性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核心在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通过成本管控,企业可以有效控制各项成本支出,减少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高企业运营能力和竞争力。

同时,成本管控可以让企业更加科学地规划预算和运营计划,为企业的高效运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实施方案1. 成本分类首先,企业应该将各项费用分类,比如劳务成本、原材料成本、管理费用等,从而明确各项费用的具体用途和意义,为后续管控作出铺垫。

2. 预算管理针对不同的成本分类进行预算管理,即针对不同的部门或项目进行预算编制。

比如,可以将每一个项目进行细分,预算分为申报期、执行期和汇总分析期,每个阶段都要建立相应的预算管理体系并建立相应的资金监管机制。

3. 成本核算对于各项成本,企业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核算体系,以确保能够对各项成本进行精准的计算和记录,以便企业在后续成本管控中有效地进行跟踪和调整。

4. 成本控制在成本管控体系中,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企业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成本控制机制,对各项成本进行及时跟踪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成本偏差,以实现成本的有效管控和控制。

四、总结成本管控是企业的核心管理之一,它不仅有助于企业控制成本,提高效益,还能优化企业运营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成本管控的意义更加重要。

通过运用本文所提到的成本管控方案,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论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把握成本控制要素

论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把握成本控制要素
中 图 分 类 号 : 2 07 F7 . 文献标 识码 : A
On h l i g t e c s o to l g f c o s i h o d n h o tc n r l n a t r n t e i r f r f sa e o e n e p ie e o m o t t — wn d e t r rs s
论国有企业改革中如何把握成本控制要素
姜艳 君
( 哈尔滨理工大学 马列 主义教研部 , 黑龙江 哈尔滨 10 4 ) 50 0
摘要 : 分析 了影响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因素, 指出了控制国企 改革 成本 的意义, 规范资产交易 方式 、 并从 规范 不 了资产核销的标 准和程序 、 规范经营者期 权设 置方式 、 范职工身份置换的标准 和方式 、 规 规范各种提 留和 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等角度提 出了降低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 的基本实现的途径 。 关 键 词 :国企 改革 ;改革成本 ; 产权结构
Ke r s: rf r fsae o e n e p s s o to eo m ;o e s i tu t r y wo d eo m o tt- wn d e t r r e ;c s frf r i wn rh p sr cu e
我 国在 国企改 革 的进 程 中 ,如果 对成 本控 制要 素 , 于失控状态 , 处 国企改 革就寸步难行 , 的运行机 新 制也就无从谈起 。所 以 , 必须要控制 国有 企业改革 的 成本, 降低 国有 资产置换 的成本 , 国有资 产能 够 以 使 最 高的效 率进行置换 , 以最高的效率进行 运转。只有 这样 , 能真正说 是对人 民的财产负 责 , 国有 企业 才 对 负 责 , 国有企业 的职工 负责 , 对 对发展 社会 生产力 负 责。 企业才能在改革 中得新发展 , 创造新 效益 , 为社会 经济发展做 出应有 的贡献 。

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浅谈国有企业成本控制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其成本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

成本控制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是确保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

本文就国有企业成本控制进行浅谈,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一、理性投入,合理筹划国有企业在进行任何投入前都应该进行充分的考虑和筹划。

在进行投资决策时,需要充分评估投资的成本和收益,确保投资回报能够支持企业的长期发展。

还需要注意投资的风险分析,减少不必要的风险带来的成本。

只有在理性和充分的基础上进行投资决策,才能有效控制成本,避免资源浪费。

二、精细管理,降低生产成本国有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精细管理,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布局、设备维护等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节约用能,合理配置资源在能源资源紧缺的当下,国有企业更应该注重节约用能,合理配置资源。

在生产、管理等方方面面都要注意节约用能,降低能源消耗,以减少生产成本。

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在人力、财务等方面也要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四、降本增效,提高企业综合实力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降本增效是成本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管理的科学、技术的创新、机制的完善,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生产成本。

通过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这样既能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又能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五、合理定价,稳定市场地位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市场竞争。

通过合理定价,稳定市场地位,在各方面积极争取资源,降低采购成本,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实现利益最大化。

通过市场营销活动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促进产品销售增长,增加企业盈利点,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六、人文管理,提高员工满意度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还需要注重人文关怀。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成本管控对于提高企业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企业成本管控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等,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

1. 成本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企业缺乏成本核算的科学方法和标准,造成成本数据来源不清晰、不准确,进而导致管理决策的不科学性和不准确性。

2. 成本控制意识薄弱在国有企业中,由于资源相对丰富,员工对成本控制的意识比较薄弱,往往出现盲目消费和浪费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3. 成本核算方法滞后在国有企业中,成本核算方法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发展需求,未能及时跟上市场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

这导致了成本核算方法的落后,不能满足企业管理的需求。

二、国有企业成本管控的对策研究1.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国有企业应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确立成本核算的方法和标准,加强对成本的核算和管理。

要优化成本管理流程,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以确保成本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提升成本控制意识国有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员工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

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成本控制活动,推动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从而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

3. 更新成本核算方法国有企业应及时更新成本核算方法,借鉴行业内先进的成本核算经验,确保成本核算方法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适应。

要不断完善成本核算方法,提高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4. 强化精细化管理通过强化成本控制的精细化管理,国有企业能够从源头上控制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可以通过材料的精细管理、生产过程的精细管理和人力的精细管理等方式,实现成本的精细控制。

5. 加强成本管理技术支持国有企业在成本管控上,需要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引入成本管理软件和系统,加强对成本数据的分析和监控,提升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从国企改革的视角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从国企改革的视角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

从国企改革的视角看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一、国企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效率低下、管理体制僵化、成本控制不力等。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国有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政府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国企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国企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应对挑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推动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运作。

提高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

优化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和管理体制,激发企业活力,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企改革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促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国企改革有利于调整国有资本布局,使其更加符合国家战略目标和经济发展需要,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

保障国有资产安全。

国企改革有助于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推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

国企改革有助于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实现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国企改革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有企业(SOEs)的改革一直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国有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成本控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自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政策为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策略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策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行业特点,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常常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因此,本文将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策略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指标体系国有企业成本控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标和指标体系。

目标的设定应该紧密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到行业竞争环境和自身资源优势。

指标体系应该包括具体的成本控制指标,如单位成本、比例成本,以及与之相关的绩效考核指标,如效益、收入等。

二、强化成本意识,构建成本文化要提高国有企业的成本控制能力,必须加强成本意识,构建成本文化。

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都应该认识到成本的重要性,树立精打细算、精益求精的观念。

管理者应该加强对成本的监控和分析,员工应该发扬节约精神,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国有企业应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运营成本。

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增加利润率较高的产品,减少利润率较低的产品,提高整体盈利能力。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四、推进现代化管理,提高效益水平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可以通过推进现代化管理,提高效益水平。

这包括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国有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浪费,从而降低成本。

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实现共赢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可以通过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实现共赢。

合理选择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与之共同探讨成本降低的方法和途径。

通过供应商共享成本信息、技术和资源,国有企业可以实现成本优势,提高自身竞争力。

六、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还可以通过加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创新是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方案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方案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方案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如果不谋求最低成本的支付,如果不控制改革的成本,国企改革就寸步难行,产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就无法推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就无法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必须要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降低国有资产置换的成本,使国有资产能够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置换,以最高的效率进行1运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说是对人民的财产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职工负责,对发展社会生产力负责。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最令政府包括部门、控股公司挠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国有资本顺利退出。

而改革是否顺利,社会是否稳定,生产力是否持久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能否实现, 最终归结到改革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上。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住成本,就不可能用有限的付出来取得改革的收益。

没有一笔额外的支付成本,国企改革的收益是难以取得的。

笔者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控制国企改革成本谈几点看法。

一、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因素分析国企改革的成本能够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搜索成本,就是为寻找把国有资产交到谁手里运行效率能够达到最高、放到什么地方所要支付的成本最低;第二类是转型成本,即从原来纯国有的企业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的甚至是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的新体制要付出的转换成本;第三类是新机制建立以后所要付出的运行成本。

2(一)影响搜索成本的因素。

一是改革程序还比较混乱。

在国企改革中,没有像厉以宁教授所讲的那样”靓女先嫁”,而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先把亏损企业、困难企业推出去,但事实上又因为资产质量太差很难推出去。

而且还带来了机会成本的损失,使原来较好的企业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也陷入了困境。

二是资产置换的开放度不够,封闭性太强。

企业资产只允许本企业职工买断,而不让外人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几乎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行动准则。

封闭搞改革意味着会滋生腐败。

必须公开拍卖转让资产,让市场来定价。

三是资产整体流动性很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如果不谋求最低成本的支付,如果不控制改革的成本,国企改革就寸步难行,产权结构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改革就无法推行,现代法人治理结构就无法建立,新的运行机制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必须要控制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降低国有资产置换的成本,使国有资产能够以最高的效率进行置换,以最高的效率进行运转。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说是对人民的财产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对国有企业的职工负责,对发展社会生产力负责。

在当前的国有企业改革中,最令政府包括部门、控股公司挠头的问题就是如何使国有资本顺利退出。

而改革是否顺利,社会是否稳定,生产力是否持久发展,国有企业改革脱困三年目标能否实现,最终归结到改革成本控制这个问题上。

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住成本,就不可能用有限的付出来取得改革的收益。

没有一笔额外的支付成本,国企改革的收益是难以取得的。

笔者结合当前工作实际,就如何控制国企改革成本谈几点看法。

一、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因素分析国企改革的成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搜索成本,就是为寻找把国有资产交到谁手里运行效率可以达到最高、放到什么地方所要支付的成本最低;第二类是转型成本,即从原来纯国有的企业转变为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的甚至是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的新体制,要付出的转换成本;第三类是新机制建立以后所要付出的运行成本。

(一)影响搜索成本的因素。

一是改革程序还比较混乱。

在国企改革中,没有像厉以宁教授所讲的那样“靓女先嫁”,而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先把亏损企业、困难企业推出去,但事实上又因为资产质量太差很难推出去。

而且还带来了机会成本的损失,使原来较好的企业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也陷入了困境。

二是资产置换的开放度不够,封闭性太强。

企业资产只允许本企业职工买断,而不让外人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几乎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行动准则。

封闭搞改革意味着会滋生腐败。

必须公开拍卖转让资产,让市场来定价。

三是资产整体流动性很差。

本来甲企业资产与乙企业资产是可以进行交换的,但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债权股权担保的分割,使得资产无法流动,无法进行交换。

改革中的磨擦系数很高,就使得搜索成本很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益大大降低。

(二)影响转型成本的因素。

一是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区别不同性质的资产。

资产有不同的性质,有不同形态,处理方式也应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不能区别对待,从而影响改革深化。

二是资产置换的附加条件过多。

资产置换最大的附加条件,就是要求新企业安置原有企业的职工。

这样的劳动力负担让购并企业无法承担,这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三是管理部门的利益冲突所带来的成本。

企业要改制,必然需要重新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一切的证件。

办这些证照,相应的管理部门都要收费,这些税费每项都占了总价格的百分之几,积累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这让人怎么操作?改革也就难以推进。

(三)影响运行成本的因素。

实践证明,产权制度改革只是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基础条件。

产权制度与最大可能的配置效率之间还有一个实现的过程,这就是运行成本。

这方面的影响因素也颇多。

一是思想观念因素。

在思想观念中,往往有一种成份歧视的因素,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怎么能来兼并“正牌”的国有企业。

还有的是地区歧视,认为是外地乡镇企业,或过去是本厂扶持起来的“儿子”“孙子”企业,怎么能来兼并我。

这样就会造成许多工作中的冲突,使得企业运行成本很高。

二是不可预见性因素。

一个企业出售以后,就像当初一个苹果卖出去时外表是好好的,接过去吃时,才发现里面都是烂洞。

净资产变负了,有利润的变亏损了,产值也是虚报的,漏洞一大堆,什么担保、拖欠、借款诸如此类的出血孔很多,七窍流血难以医治。

三是决策分散和分红期望值过高。

特别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现在最大的障碍是职工把入股视同集资。

一些职工根本没有当股东的概念,明明企业的利润率达不到或者亏损,也会一致投票要求今年分红要达到10%,结果就把好端端的一个企业的血都给抽光了。

二、降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基本途径(一)规范资产交易方式要使国有资产能够公开交易,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投资合作对象或购买者,并规范交易方式。

这样就能降低改革成本,国有资产不易流失,这是不证而明的道理。

前段时间,杭州市粮食局把一批粮站进行拍卖。

这些粮站可以说是资产质量很差,要人才没有人才;论资产,没有什么好的资产;论规模,这些店都是小规模的;论负担,每个粮站要负担几十个职工。

所以这些资产一个闪光点都没有,怎么改?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封闭改革。

比如列出一张单子,由财政补贴几千万元,把这些职工安置好了才能推进改革。

第二种办法是把这些店的房产证、土地证都办好,然后拿出来拍卖。

显然,第一条路是走不通的,杭州市就按第二种办法改。

按照土地基准价算,估计大体可以卖400万元,但结果卖出了900多万元,翻了一番多。

原来400万元就可以安置好这几个粮站的职工,现在多出的500万元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的国企改革,这样改革的总成本就降低了。

思路一变,结果大不一样。

从杭州经济的整体来讲,好处更大。

如果把这些店面交给一个只能经营粮食的内部职工,他一年的销售额只有10万元,税收也只有几千元。

现在拍卖给外来的经营户,他的销售额可以做到100万元,这样政府就可以收几万元的税,税收增加了10倍。

这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来讲,资源配置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过渡时期,只有通过资产变现来把职工安置好,把过去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予以补发,才能平稳过渡,资产也能发挥出高效益。

所以,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的方式很重要,要把资产转到最有经营能力的人手中,转到出得起最高价格的人手里。

他有这个金刚钻,才敢揽这个瓷器活。

(二)规范不良资产核销的标准和程序不良资产怎么核销?库存品、应收帐款怎么核销?过去都是通过找关系、找门路,讨价还价,互相谈判扯皮,然后才把国有资产的价值定下来。

把许多精力和时间花在谈判扯皮上,增加了许多机会成本,浪费了许多解决处理问题的时机,失去了发展和改革的机遇。

为此,杭州市规定了应收帐款处理办法:就是以1998年12月底为时点,一年以上、两年以内的应收帐款核销20%,两年以上、三年以内的应收帐款核销40%,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核销75%.按这样的方式核销,就无需讨价还价。

这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对应收帐款一一进行具体清算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找回许多发展机会,杜绝了以经营者与领导的关系来确定核销比率高低的做法。

(三)规范经营者期权设置方式企业进行改制,经营者必须要持大股,一般占总资产1 0%—30%是比较合理的。

但实际上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因为总股本比较大,要求经营者持大股,达到这个比例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没钱入股怎么办?可以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设置不同期权。

对此,杭州市对企业期权设置作了规范。

具体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盈利的企业,就是利润达到平均利润率或超过平均利润率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股份很值钱。

对这类企业的所有股份,经营者、职工必须以实到现金全部买下来。

如青春宝集团、民生制药厂这些企业的改革很顺利,就是因为职工愿意出钱,这些企业如再搞虚拟的股份就不应该了。

第二类是微利企业。

这类企业,如按照老体制,经营者出资投入还不如存银行合算,怎么办?就允许给其设置一定的期权。

因为这类企业按照新体制运行肯定是会有利润的。

如少数职工入股确有困难,经职代会通过可以减半,也可以免除。

第三类是亏损企业。

对这些濒临倒闭的企业的改革,给经营者和职工都设置期权,允许经营者首期出资30%或者50%,余下的股份按既定价格在三或五年之内分年度买下来。

职工也一样,首期出资30%或50%,以后每年分期买下来。

这样职工的首期出资比例较低,降低了职工的出资难度,不利的一面是职工开始经营的风险程度没有前两类企业高,但也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职工的实际承受能力。

(四)规范职工身份置换的标准和方式对职工身份进行置换,不是杭州的发明,而是全国人民的创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宝贵财富。

杭州市对198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工龄置换标准是每人平均1.5万元。

当前,一些人对工龄置换后实施1:1配股的政策争议较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让职工承担风险。

这是谬论。

国有企业改革是依靠工人民主改革的过程,第一步对职工工龄进行置换,第二步让职工推选核心层,第三步由核心层推选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第四步由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再推选主要领导。

个人出资的比例也是步步增大,核心层要比职工高1—2倍,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要比核心层高1—2倍,总经理应该比董事高1—3倍。

如果基本骨干职工不出资,那上面由谁来出资呢?如果198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进行工龄置换无偿得到股份后,不进行1:1的配股,会导致因配股扩大化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如果没有一定的现金流量,没有1.5万元的配股资金,许多企业就根本无法运转,最后会导致原来量化的1.5万元资产有可能也随之消失,现实就是如此严峻。

实际上,这1.5万元的配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支付成本,因为原来配股量化的1.5万元是封闭运作的,如果按照市场公开操作的话,其价值起码在3万元或者5万元。

(五)规范各种提留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哪些应该剥离?哪些应该提留?哪些不应该提留?提留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这些不能变成个别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应该有个规范的措施。

为此,杭州市已对从净资产中提留资产项目的顺序作了明确规定:(1)离退休职工的医药费;(2)精神病患者和绝症病人的各项补助费;(3)富余职工的安置补偿费用;(4)担保资产;(5)职工工龄置换;(6)其他资产。

前三项是基本的提留,其他项目的提留以企业净资产到零为限。

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国企改革将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同志就提出,能不能给职工多分点财富啊?真是一家不知一家难。

据杭州市国资局严格测算,市属的93家企业中,经核销不良资产后,出现负资产的企业有27家,占30%,负资产总额8.89亿元,平均每个企业3300万元。

在没有进行任何提留前就有30%的企业出现了负资产。

经过前三项提留后,出现负资产的企业有40家,占43%,负资产总额14.28亿元,平均每家3570万元。

如果按前4项提留,出现负资产的就有48家企业,占52%,负资产总额16.83亿元。

如果考虑担保资产的提留,出现负资产的企业比率将会上升到70%.这样一种状况,我们怎么办?以什么来支付这些改革成本?我们必须严肃地思考这些问题,不能随意扩大改革成本和打乱支付成本的?绦颍蛭苯佑跋斓礁母锏慕獭?/P>(六)规范企业破产和歇业能进行破产的企业,特别是能够列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的企业,一定要实施破产。

但目前能够列入核销的范围已经很窄,只有纺织丝绸行业的少数几家企业,而且取得核销额度所支付的成本也非常高。

如国家批准了一家企业可以核销3亿元的不良资产,我们应向银行上报核销方案,银行就要讨价还价,这是明摆着的一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