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是什么
败血症
![败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ab91255d76c66137ee0619b1.png)
临床表现
(三)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1、 新生儿败血症 :指出生后第一个月内的感染 ,感染途径多 源自母亲产道感染,吸入感染羊水、脐带或皮肤等感染。主要病 原菌为大肠杆菌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葡菌等。主要临床表现为 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呕吐、腹胀、呼吸困难、黄疸、惊厥等, 仅部分患儿有发热。 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尚不健全,因此25 %-30%的患儿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概述
菌血症(baCteremla):是指细菌在血流 中短暂出现而无明显毒血症的表现。
1991年,在美国胸内科医师学院和危象 护理医学会召开的芝加哥会议上将败血 症和菌血症均定义为细菌在血流中出现, 而败血症的病情较重。
病原学
致病菌:绝大多数是细菌,其次为真菌, 偶可为支原体等。
细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厌氧 菌。
缺氧时厌氧菌繁殖而导致感染扩散。厌氧菌占败血症致病菌的7%一20%。入侵途 径主要源自肠道的肿瘤、憩室炎 、女性生殖道、褥疮溃疡和坏疽等病灶处。主要 的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和厌氧链球菌,但常为与需氧菌的混合感染。厌氧菌败血 症的临床表现常与需氧或兼性厌氧者大致相似,但也有其特点如高胆红素血症, 黄疸发生率为10%~40%,血清总胆红素高出正常值的10倍以上;并发血栓性静 脉炎和迁徙性脓肿或感染等;病变组织有脏而臭的分泌物并含有气体,可形成假 膜,此外,厌氧菌败血症易并发肺炎,婴幼儿病人发生率尤高。
病原学
(一)致病菌的变迁 抗生素问世前:肺炎球菌和其他链球菌为主,其次为葡萄球菌,
革兰阴性菌仅占少数。 青霉素应用后: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已少见(对青霉素G高
度敏感)。葡萄球菌易产生耐药,一直成为败血症的重要致病菌 之一。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一度曾占主导地位。 80年代后期:由于第三代头抱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 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的发病率逐年下降,而革兰阳性球菌败血 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已成为院内感染 败血症的最常见的病原菌。
暴发型流脑名词解释
![暴发型流脑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99247a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1d.png)
暴发型流脑名词解释
暴发型流脑是指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在短期内迅速传播并引
发大规模疫情的情况。
流脑是由脑脊髓膜炎球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该疾病常见于儿童和年轻人,尤其在集中居
住环境或医疗机构中易发生。
暴发型流脑往往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感染迅速扩散,短时间内影响范围
广泛。
二是病情严重,患者可出现高热、头痛、颈部僵硬、呕吐、意识障碍
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三是易于传播,通过咳嗽、打喷嚏、接触患者分泌
物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为了预防和控制暴发型流脑的传播,公共卫生部门通常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报告病例、隔离患者、提供疫苗接种等。
此外,个
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加强个人卫生和预防措施,如勤洗手、避免接触患者分
泌物、保持室内通风等。
总而言之,暴发型流脑指的是在短时期内爆发并迅速扩散的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疫情。
了解该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特点以及预防控制措施,有助于
公众和卫生部门更好地应对暴发型流脑的风险。
败血症名词解释
![败血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99b0d5a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89.png)
败血症名词解释败血症(sepsis)是指由病原体侵入人体及其不良反应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它是一种严重的感染相关疾病,常导致器官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
败血症可以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病原体侵入人体并引起败血症的常见途径是细菌通过创伤、手术、感染灶或其他途径进入血液循环。
一旦细菌进入血液,它们会快速繁殖并释放细菌毒素,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反应会释放多种介质,如细胞因子、血栓素和前列腺素,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导致低血压和组织缺血。
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发热、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低血压、脱水、心肌损伤和肾功能不全。
败血症还可能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脏功能不全。
诊断败血症通常基于临床症状和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常见的实验室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血液培养、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
此外,现在也有多种的炎症反应评估工具,如SOFA (多器官功能评分)和qSOFA(快速SOFA评分),可以帮助医生更快速地诊断和评估败血症患者的严重程度。
治疗败血症的关键是早期识别和迅速处理感染病因。
治疗步骤包括给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病灶和支持性治疗。
术前和术后的感染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严重的败血症,患者可能需要住院治疗,包括重症监护和呼吸机支持等。
近年来,败血症的认识和治疗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提高免疫力和规范使用抗生素是预防和控制败血症的重要措施。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我们相信将来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败血症,减少其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败血症
![败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67dc9039e2bd960590c67741.png)
特殊类型的败血症
(1)新生儿败血症: 致病菌:大肠埃希菌、B组溶血性链 球、 金葡菌 途径:产道、羊水、脐带、皮肤
症状:呕吐、神差、食欲减退、少有 发 热、 中枢神经系统
(2)老年人败血症: 革兰阴性杆菌—肺部感染
金葡、大肠埃希菌—褥疮
(3)烧伤败血症: 大面积烧伤后,单菌或多菌感染,
④ 严重的原发疾病: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等
15
四、临床表现
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毒血症状: 寒战、高热 皮疹: 瘀点多见 关节症状:红肿、疼痛和活动受限 肝脾肿大 迁徙性病灶:以金葡菌和厌氧菌等所致的 败血症多见,皮下脓肿、肺 脓肿、骨髓炎等。
16
不同致病菌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金葡菌败血症
(1)男性青壮年多见,病前健康状况好, (2)原发病灶以皮肤疖痈、破口或扭伤等多见
13
小儿金葡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德国发现的致命类似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在三周 时间内,已经造成2000多例感染,14人死亡。
14
2 人体防御功能:
各种原因所致的机体防御免疫功能缺陷是败血
症最重要诱因。如:
① 中性粒细胞减少、缺乏 。
② 肾上腺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放疗、细胞毒
类药物、大手术。
③ 各种导管插管 。
真菌败血症 (1) 院内感染, (2)多发生免疫功能低下 (3)长期使用激素 (4)广谱抗菌素、肿瘤化疗 (5)血液透析等患者 (6)多发生在严重疾病的后期 (7)病原菌以白念珠菌最为多见,临床表现 常常被原发病遮盖
肠球菌败血症:
(1)占院内感染败血症的10% (2)多绝大多数抗菌素耐药
(3)泌尿生殖道为入侵途径
致病菌:金葡、铜绿假单胞、大肠埃希菌
什么叫败血症
![什么叫败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b4e8af4927d3240c8447efcf.png)
什么叫败血症败血症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一种病症,它是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继而导致的疾病,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都会导致这种疾病的发生,人们需要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以提早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感染,保持健康的身体,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多多了解相关的知识。
★一、败血症败血症(septicemia)是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若侵入血流的细菌被人体防御机能所清除,无明显毒血症症状时则称为菌血症(bacteriemia)。
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pyemia)。
败血症如未迅速控制,可由原发感染部位向身体其他部位发展,引起转移性脓肿。
脓肿可发生在大脑的表面,导致脑膜炎、在心脏周围的包膜上,引起心包炎、发生在心脏的内膜上,引起心内膜炎、如果在骨髓中,则导致骨髓炎、在大的关节中,引起关节疼痛或关节炎。
最终因脓液的积聚在体内任何地方可形成脓肿,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
★二、发病原因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等,小儿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致病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
侵入人体的细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
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皮肤、黏膜发生破损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血液病(特别伴白细胞缺乏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弱等,容易诱发细菌感染;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蔓延、扩散;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加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脏器移植等均可导致细菌进入血循环,或发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败血症。
败血症
![败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d517849eb9d528ea81c77973.png)
3、厌氧菌败血症
厌氧菌占败血症致病菌的7—20% ,动脉硬化、肝硬化、糖尿病、 恶性肿瘤、尿毒症、褥疮溃疡和 新生儿等易发生。
3、厌氧菌败血症
入侵途径以胃肠道及女性生殖道 为主,其次为褥疮溃疡和坏疽。 主要致病菌为脆弱类杆菌。临床 表现常与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败 血症大致相似,但有其特点:
厌氧菌败血症特点
败血症
Septicemia
徐州市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王 丽
• 败血症:是指病原菌(致病菌 和条件致病菌) 侵入血流生长 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和代 谢产物引起严重毒血症症状 的全身感染综合征
1、病原菌通常指细菌,也可为真 菌 、分枝杆菌等. 2、病程中常有炎症介质的激活和释放 ,引起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 急促、神志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3、重者可致休克、DIC和多器官功能 衰竭.
败血症 Sepsis
败血症(Septicemia)
细菌 真菌 繁殖 螺旋体 血 毒素 血行 支原体 代谢产物 全身性感染
血行感染及其分期
菌血症期 — 血培养阳性 bacteremia ▲ ▲败血症期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和体征 septicemia ▲败血症综合征期 --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体征+脏器损 害 sepsis ▲败血症休克期 -- 休克+上述表现 septic shock
是由于严重的临床损伤性病变导致的全身炎症 反应。因感染或非感染病因(创伤、烧伤、急 性胰腺炎等)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炎症介质 释放和激活,临床上出现寒战、高热、严重毒 血症状、皮肤瘀点、肝脾肿大、白细胞增高等 表现。它是机体修复和生存而出现过度应激反 应的一种临床过程。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
菌血症(bacteremia) :是指病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90d04b4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c.png)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
常有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败血症病死率仍相当高,平均30%-40%。
近20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的移植、肾上腺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使机体和细菌之间的互相关系有了很大变化,而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
【诊断】2.易感人群:全身健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一.临床表现原发局部的炎症表现如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有发热、畏寒与皮疹等。
高热、寒战是败血症常见的症状,以弛张热和间歇热多见,少数为稽留热,G-杆菌可有双峰热;寒战发热发作时间不规则,可出现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过度换气是败血症的早期的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的表现。
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与DIC。
迁徙性炎症:随病原的种类与病情轻重而不同。
各种病原败血症的特点(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1.原发病灶多为皮肤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织炎,或原发性肺炎。
2.部分病人有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3.迁徙性损害是金葡菌败血症的特点,常有血源性金葡菌肺炎,咳嗽轻、痰少。
可伴肺大疱与自发性气胸。
可有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
皮肤浅表性小脓疱,散见于躯干,软组织脓肿形成。
可有骨髓炎、肝脓肿与化脓性脑膜炎。
还可以引起急性金葡菌心内膜炎,患者多先有心脏瓣膜损害,反复出现栓塞现象,血培养阳性。
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有赘生物。
(2)表葡菌败血症:医院内感染中表葡菌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当高,常见于体内异物留置者如留置静脉导管或严重基础疾患病人进行手术是,该菌侵入发生败血症。
(3)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现在已少见。
(4)肠球菌败血症:主要是医院感染,其原病发灶多为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泌尿道感染。
该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
(整理)败血症,菌血症,脓毒症
![(整理)败血症,菌血症,脓毒症](https://img.taocdn.com/s3/m/64068795aef8941ea76e0569.png)
败血症(septicemia)系指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发生的急性全身性感染。
败血症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败血症本身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在败血症时见到的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
1.金葡菌败血症原发病灶常系皮肤疖痈或伤口感染,少数系机体抵抗力很差的医院内感染者,其血中病菌多来自呼吸道,临床起病急,其皮疹呈瘀点,荨麻疹,脓疱疹及猩红热样皮疹等多种形态,眼结膜上出现瘀点具有重要意义,关节症状比较明显,有时红肿,但化脓少见,迁徙性损害可出现在约2 /3患者中,最常见的是多发性肺部浸润,脓肿及胸膜炎,其次有化脓性脑膜炎,肾脓肿,肝脓肿,心内膜炎,骨髓炎及皮下脓肿等,感染性休克较少发生。
2.表葡菌败血症多见于医院内感染,当患者接受广谱抗生素治疗后,此菌易形成耐药株(有耐甲氧西林的菌株),呼吸道及肠道中此菌数目明显增多,可导致全身感染,也常见于介入性治疗后,如人工关节,人工瓣膜,起搏器及各种导管留置等情况下。
3.肠球菌败血症肠球菌属机会性感染菌,平时主要寄生在肠道和泌尿系统,其发病率近30年来有升高,在我国医院内感染的败血症中可占10%左右,在美国也已升至第四位,临床上表现为尿路感染和心内膜炎者最多见,此外还可见到脑膜炎,骨髓炎,肺炎,肠炎及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不同病原菌经不同途径入血,可引起复杂而多样化的表现,有时这些表现又被原发疾病的症状体征所掩盖,病前健康状况较差,多数伴有影响机体防御功能的原发病,属医院内感染者较多,寒战,高热,大汗,且双峰热型比较多见,偶有呈三峰热型者,这一现象在其他病菌所致的败血症少见,值得重视,大肠杆菌,产碱杆菌等所致的败血症还可出现类似伤寒的热型,同时伴相对脉缓,少数病人可有体温不升,皮疹,关节痛和迁徙性病灶较革兰阳性球败血症出现少,但继发于恶性肿瘤的绿脓杆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则较凶险,皮疹可呈,心坏死性,40%左右的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患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有低蛋白血症者更易发生,严重者可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黄疸,肝功能衰竭;急性肾衰竭,呼吸窘迫症与DIC 等。
败血症名词解释
![败血症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26aaf3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0.png)
败血症名词解释又称敗血症,是指由感染的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致病因子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败血症症状较为严重,即使得到及时处理也有可能危及生命。
以下是一些败血症相关的名词解释:1. 微生物:指在人体内能够引起感染的各种生物体,如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败血症中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2. 毒素:尘炭质物是微生物所分泌的一种有毒化合物,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对其产生损害,引发感染。
3. 炎症反应:是指人体对外来致病因子的应答过程。
当人体感染细菌等微生物时,会产生炎症反应,包括发热、全身乏力、头痛等症状。
4. 细菌培养:将可能存在于患者身上的细菌样本放到培养基上生长,以确定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致病菌。
细菌培养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
5. 抗生素:一类药物,其中大部分由细菌所产生,它们可以破坏与感染相关的菌群并防止它们复制。
抗生素的选择要根据细菌的种类和患者的病情来决定。
6. 免疫反应:是指人体对抗细菌等微生物的防御机制。
当感染发生时,人体会产生抗体和免疫细胞来对抗感染。
7. 血培养:指将患者的血液样本放入培养基中生长来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8. 呼吸衰竭:是指肺部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许多情况下,败血症也会威胁到患者的呼吸系统,并可导致呼吸衰竭。
9. 心血管系统损害:败血症可能对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降低等症状。
在严重情况下,败血症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衰竭并危及患者生命。
10.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人体对外来致病因子的极度炎症反应。
败血症时,人体的炎症反应可能会持续并发展成SIRS。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fdbf5443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ff.png)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是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Neisseriameningitis,Nm)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从鼻咽侵入血液循环,最终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刺激征,如突起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斑、瘀斑、颈部强直等。
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
此外,脑膜炎球菌不能侵入脑膜,而只能表现为败血症,其中严重的可能是暴发性发作。
感染也可发生在上下呼吸道、关节、心包和眼睛。
这种疾病在世界各地都很常见,大大小小,儿童的发病率很高。
一、病因脑膜炎球菌是奈瑟菌属之一。
革兰阴性,肾形,直径约0.6~0.8μm,多成对排列,相邻,平面,有时四个相连。
新鲜的分离菌株有多糖荚膜。
在电镜下,细菌有外膜,厚度约8nm。
粘肽层或周质间隙是外膜和细胞质膜之间的厚度6nm。
这种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可以从细菌的鼻咽部和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伤中检测出来。
细菌可以在中性粒细胞内外看到。
细菌需要氧气,对培养基有很高的要求。
血琼脂或巧克力琼脂通常用于分离5%~10%二氧化碳在浓度下生长良好。
最适宜的温度是35~37℃,超过41℃或低于30℃均不能生长。
18~24h后菌落呈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有光泽的露滴圆形隆起。
细菌可以形成自溶酶,如果不及时转移,可以在几天内死亡。
它对寒冷和干燥也非常敏感,在体外很容易死亡,所以在收集标本后必须立即接种疫苗。
它对一般的消毒剂非常敏感。
糖发酵反应是识别奈瑟菌属的重要方法。
脑膜炎球菌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但不发酵乳糖、果糖和蔗糖可与奈瑟菌属中的淋球菌和乳糖发酵奈瑟菌区分开来。
这种细菌的荚膜多糖是分组的基础。
目前,细菌分为A,B,C,D,X,Y,Z,29E,W135,H,I,K,L,13一个菌群。
此外,还有一些菌株不能被上述菌群的抗血清凝结,称为未定群,占脑膜炎球菌带菌者分离的比例20%~50%,一般无致病性。
B群和C群体还可以根据菌体外膜的蛋白质抗原进行分类,导致临床发病者多为2型和15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3fb0205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f.png)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pidemiccerebrospinalmeningitis)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致病菌通过鼻咽侵入血液循环,形成败血症,最终局限于脑膜和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膜病变。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瘀伤、颈部强直等脑膜刺激。
脑脊液呈化脓性变化。
1.脑膜炎球菌属于奈瑟氏菌,是革兰阴性球菌,呈卵圆形,常成对排列。
这种细菌只存在于人体内,可以从带菌者的鼻咽、患者的血液、脑脊液和皮肤瘀伤中检测出来。
脑脊液中的细菌在中性粒细胞中很常见,只有少数在细胞外。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含有血液、血清、渗出物和卵黄液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一般为5%~10%二氧化碳生长得更好。
这种细菌对寒冷、干燥和消毒剂非常敏感。
它很容易在体外死亡,细菌可以形成自己的溶解酶,所以它必须在收集标本后立即接种疫苗。
2、病原菌从鼻咽侵入人体。
如果人体免疫力强,可以迅速杀灭病原菌或成为带菌状态;如果体内缺乏特异性杀菌抗体或细菌毒性强,细菌可以从鼻咽粘膜进入血液,发展为败血症,进而累及脑脊髓膜,形成化脓性脑脊髓脑炎。
3.败血症期间,细菌经常侵入皮肤血管内壁,引起栓塞、坏死、出血和细胞浸润,导致瘀斑或瘀斑。
由于血栓形成、血小板减少或内毒素作用,内脏出血程度不同。
4.暴发性败血症是一种特殊类型,过去被称为华-佛氏综合征曾被认为是由双侧肾上腺皮质出血和坏死引起的急性肾上腺皮质衰竭。
已证明肾上腺皮质功能大多未衰竭,在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脑膜炎球菌脂多糖内毒素可引起微循环障碍和内毒素性休克,进而导致播散性血管凝血(DIC)它的主要病理基础。
5.暴发性脑膜脑炎的发生和发展也与内毒素有关。
Ⅲ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脑膜炎球菌抗原沉积也可能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作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和脑膜炎球菌抗原沉积。
脑膜炎球菌主要引起隐性感染。
据统计,60%—70%.无症状带菌者约300%深呼吸感染和出血型%典型流脑病人的潜伏期为1-10天,一般为2-3天。
败血症名词解释病原生物学
![败血症名词解释病原生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2dceed5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4d.png)
败血症名词解释病原生物学
败血症(sepsis)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是由
于感染引发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所致。
病原生物学方面,败血症通常由细菌、真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发。
这些病原体可以进入人体通过血液循环传播到全身各器官,从而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
这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感染部位的伤口、手术切口、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途径进入人体。
细菌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致病微生物之一,通常被称为败血症的主要病原体。
常见的致病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真菌也是败血症的常见病原体,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
病毒也可以引发败血症,例如登革热病毒、肺炎冠状病毒等。
败血症的病原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感染源的入侵、病原体的增殖和扩散,以及机体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
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它们可以通过释放毒素或启动免疫反应来引发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可以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循环系统血压异常、呼吸系统功能障碍、肾脏功能损害等。
病原生物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败血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将病原生物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可以提高败血症的早期诊断率和治疗效果,从而减少患者的病死率。
败血症(败血病,菌血症)
![败血症(败血病,菌血症)](https://img.taocdn.com/s3/m/212dd76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68.png)
败血症(败血病,菌血症)败血症(sepsis),又称败血病或菌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发热、炎症和感染性休克的情况下。
在医学上,败血症被描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一种严重形式。
本文将介绍败血症的定义、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定义败血症是一种典型的炎症反应综合征,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
它常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表现为全身性炎症反应和多脏器功能障碍。
败血症的发展非常迅速,可迅速演变成为严重的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
病因败血症通常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但也可由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其他病原体引起。
常见的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
败血症还可以由感染灶的扩散或手术后的合并感染等引起。
症状败血症的症状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热、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低血压、皮肤潮红等。
患者可能出现器官功能损害的表现,如肾脏功能损伤、肝功能异常等。
诊断诊断败血症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
医生通常会通过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等综合信息进行诊断。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培养、C-反应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等。
此外,影像学检查和细菌培养等也可帮助医生做出诊断。
治疗治疗败血症的关键是去除感染病因和对全身炎症反应进行干预。
治疗方案通常包括抗生素治疗、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物等。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支持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呼吸支持、肾功能支持等。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预防预防败血症的关键是预防感染。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源、及时处理感染灶等是预防败血症的有效措施。
对于易感人群,如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对败血症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引起对健康的重视。
预防胜于治疗,提高健康意识和注意个人卫生对于预防败血症至关重要。
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ce9e719dd36a32d7375818b.png)
败血症诊断治疗指南败血症是指各种病原菌(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而引起的严重毒血症和全身性感染。
常有高热、寒战、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重者可发生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败血症病死率仍相当高,平均30%-40%。
近20年来,由于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器官的移植、肾上腺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抗肿瘤药物的广泛使用,各种导管介入性治疗、使机体和细菌之间的互相关系有了很大变化,而败血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
【诊断】1.感染来源:主要是继发于病人的局部炎症。
2.易感人群:全身健康与免疫功能低下者。
一.临床表现原发局部的炎症表现如局部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等,有发热、畏寒与皮疹等。
高热、寒战是败血症常见的症状,以弛张热和间歇热多见,少数为稽留热,G-杆菌可有双峰热;寒战发热发作时间不规则,可出现皮疹和消化道症状。
过度换气是败血症的早期的体征,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的表现。
可发生感染性休克与DIC。
迁徙性炎症:随病原的种类与病情轻重而不同。
各种病原败血症的特点(1)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1.原发病灶多为皮肤粘膜的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织炎,或原发性肺炎。
2.部分病人有荨麻疹或猩红热样皮疹。
3.迁徙性损害是金葡菌败血症的特点,常有血源性金葡菌肺炎,咳嗽轻、痰少。
可伴肺大疱与自发性气胸。
可有心包炎、化脓性关节炎。
皮肤浅表性小脓疱,散见于躯干,软组织脓肿形成。
可有骨髓炎、肝脓肿与化脓性脑膜炎。
还可以引起急性金葡菌心内膜炎,患者多先有心脏瓣膜损害,反复出现栓塞现象,血培养阳性。
超声心动图心脏瓣膜有赘生物。
(2)表葡菌败血症:医院内感染中表葡菌败血症的发病率相当高,常见于体内异物留置者如留置静脉导管或严重基础疾患病人进行手术是,该菌侵入发生败血症。
(3)肺炎链球菌败血症现在已少见。
(4)肠球菌败血症:主要是医院感染,其原发病灶多为胃肠道感染,腹腔感染与泌尿道感染。
败血症的名词解释
![败血症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4ce2971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8.png)
败血症的名词解释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其特征是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在全身范围内扩散,并导致多个器官功能受损。
败血症是医院感染和急性疾病中的常见并发症,其病情进展迅速且致死率较高。
下面将对败血症的定义、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详细解释。
败血症的名词解释定义:败血症是一种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引起的感染,以及由促炎因子和细胞因子的异常分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如未能及时控制,即使抗感染治疗进行了有效的诱发和维持因子的摄取。
败血症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并且需要及时治疗,以防止其进展为脓毒症,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病因:败血症的病因多种多样,最常见的病原体是细菌。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等。
其他常见的微生物还包括真菌、病毒等。
感染可从感染病灶通过血液进入全身,也可以通过与医疗相关的手术和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引起。
病理生理:败血症的病理生理主要包括感染部位的菌落扩散、细胞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异常分泌和炎症反应的全身扩散。
感染菌落扩散可引起病原菌的毒性产物释放,如内毒素、外毒素、细胞壁成分等,这些物质能够激活全身性炎症反应。
同时,感染还会导致细胞因子和促炎因子的异常分泌,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等。
这些细胞因子和促炎因子的过度分泌会引起炎症反应在全身范围内扩散,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败血症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以包括发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低血压、意识状态改变等。
此外,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口唇发绀、四肢厥冷、尿量减少等循环系统表现。
多器官功能衰竭可能导致肺部、肝脏、肾脏、心脏等多个器官的异常。
治疗:败血症的治疗目标是控制感染、纠正休克,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改善全身炎症反应,预防和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
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血流动力学支持、液体管理、炎症控制等。
抗感染治疗应该针对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并考虑药物的药动学和药动力学以确保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
什么是败血病
![什么是败血病](https://img.taocdn.com/s3/m/eb894fdb58f5f61fb7366685.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什么是败血病
导语:败血症我们也许在平时都听说过,这是一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得了这样的疾病之后,很难治疗。
甚至有不少的患者在发现了疾病的
败血症我们也许在平时都听说过,这是一种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危害很大的疾病,得了这样的疾病之后,很难治疗。
甚至有不少的患者在发现了疾病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后期,以至于造成了身体上严重的损伤。
可是什么是败血病,你知道吗,又该怎么去治疗呢。
败血症这样的疾病属于顽疾,发生败血症之后,对于什么是败血病,我们千万不能一无所知,因为败血症发生是因为病菌或条件致病菌侵入人们身体上的血循环之内进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和其他代谢产物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临床上这种败血症发生的主要症状就是高热、皮疹、寒战、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的情况。
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易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发生。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毒血症症状,皮疹、关节痛、肝脾大,感染性休克,迁徙性病灶等,绝大多数呈急性病程,病情重,预后差,如今更进一步认为败血症是致病菌及其毒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流后激活并释放炎症介子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过程。
败血症本身并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在败血症时见到的表现也可见于其他急性感染,如反复出现的畏寒甚至寒战,高热可呈弛张型或间歇型,以瘀点为主的皮疹,累及大关节的关节痛,轻度的肝脾大,重者可有神志改变,心肌炎,感染性休克,DIC,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各种不同致病菌所引起的败血症,又有其不同的临床特点。
败血症患者再发生了疾病的时候,自己的体质差,症状也是十分的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败血症是什么
![败血症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c35705db89eb172ded63b79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败血症是什么导语:败血症是什么呢,我们听说过败血症,可是对于这种疾病发生的状况,也许是不了解的。
究竟得了败血症之后,身体上都有哪些不良的状况发生。
这败血症是什么呢,我们听说过败血症,可是对于这种疾病发生的状况,也许是不了解的。
究竟得了败血症之后,身体上都有哪些不良的状况发生。
这样的疾病严重与否,我们还是一起去看看有关知识的介绍吧,对于我们治疗败血症有所帮助的。
对于败血症是什么,我们不要大意,这种疾病发生之后,身体上一直高烧不退,或者是总局有了冷冷的感觉,浑身甚至还是会打冷战。
引起了败血症的原因也很多。
生活上很多不留心,都能造成败血症的出现。
希望我们要多加的注意,及时治疗疾病。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
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
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
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
病人常常突然发生高热、怕冷、发抖、头痛、头晕、大量出汗、全身关节酸痛,严重病人有气急、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或休克。
细菌还随血液循环周游全身,使许多组织器官受到损害,可形成脑膜炎、骨髓炎、肺脓肿、肝脓肿等,更增加了败血症的危险性。
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故要重视预防。
中皮肤或粘膜外伤后,伤口要消毒处理,不给细菌侵入血液的机会;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疾病。
皮肤上生了疖子,特别是面部的疖子不能用力挤压,以免细菌被挤入血管内。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是什么
导语: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这个又长又拗口的名词是什么?在第一眼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拒绝的。
但是,这种疾病又确确实实的存在在
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这个又长又拗口的名词是什么?在第一眼看到这个词语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拒绝的。
但是,这种疾病又确确实实的存在在我们的周围,并且在肆虐的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关于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的相关知识。
暴发性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由大量细菌内毒素损伤微循环血管引起DIC而发病。
主要表现:周围循环衰竭、休克和皮肤大片紫癜,两侧肾上腺严重出血,皮质功能衰竭,称为沃-弗(Waterhouse Friderichsen)综合征。
多见于儿童,起病急骤、凶险,死亡率高。
脑膜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患者往往会出现抽搐,脑脊液蛋白量增高的症状还有些患者还会出现昏迷和脑脓肿的症状,治疗脑膜炎常常会结合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双球菌的感染所致败血症往往是引发寒战、高热、甚至是皮疹的症状,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疼痛和肝脾肿大的症状,患者往往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甚至是四肢乏力,呼吸困难的症状。
脑膜炎合并双球菌败血症往往还会出现一些脓性的分泌物,双球菌败血症的患者是会由于感染而继而引发脑膜炎的,比较严重的或者是长期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的患者往往还会出现黄疸。
治疗脑膜炎一定要治疗其原发疾病败血症,败血症的治疗一定是要结合患者的实际体质好坏进行治疗的。
往往都需要使用特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有时还需要给予能量合剂,人血白蛋白。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