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资料汇编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_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人民版高二历史选修1_第四单元知识归纳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相同点是①直接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②变法都得到了当时最高统治者的支持;③变法内容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④变法者个人的改革的意志坚定,失败后两人的命运基本相同;⑤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出了调整。

不同点有①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②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
生产关系。

③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④结局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成功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则失败了。

高中历史选修1精选ppt:《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选修1精选ppt:《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温总理谈“三不足”精神2007年 论坛年会” 球性的领导 典的提到了 论断。

非常 神。

思的所去异的新石下和 他革安走看 ,常WORLD :QNO M IC FORUM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王安石壬疑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措施;教学难点:宋神宗起用王安石的原因及王安石变法第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一、起用壬妥石1住安石简介2.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3. 王安石变法开始标志1069年王安石披任命为参知政事,开始变由。

阅读教材52-53页的内容,归纳概括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变法的主要内容富国措施(经济方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强兵措施(军事方面)取士措施(文化教育方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二、富1目的.改变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A.作用: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増加政府收入.B.局限:强制借贷,利息较高, 对农民仍是沉重的负担.②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作用: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③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作用: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并増加政府收入作用:一定程度抑制兼并,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内税负担。

作用: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増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等原则三、强兵之法1・目的:为了改变积弱的局面,巩固封建统治秩序和整顿加强军队①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编为保甲。

农户十家一保闲时练兵/战时入军作用:政治:加强对人民控制,防范农民的反抗和民心涣散;军事:寓兵于民,节省军费,确保兵源和提高战斗力.②保马法•官马由农户保养隹用:减少了政府支出/马匹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③将兵法:设"将"为军队编制的基本单位,由固定将官带军队作用:提高了军队战斗力I④设军器监〔设置军器监,监督制造兵器作用:提高了武器的产量和质量取士措施1・目的:为变法培养、2.内容选拔人才王安石纪念馆(江西抚州)纪念馆内王安石像王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改革科举制度农: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朕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是王安石的理财思想 >试 结合变法的内容分析这一思想1 •哪些措施有利于增加政府的收入? 开源 青苗法、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2- 哪些措施有利于节约政府的开支? 均输法节省了货款和转运费用3- 哪些措施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 发展生後田水利法 节流 发展生产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个有大量土地并从事经商的大地主王安石变法的哪些内容与你的利益有直接关系?为什么?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均输法等・…限制了大地王大商人的剥削,改革必然会連到他们的反对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京城附近的一位官员向皇帝汇报说在他的治理下,地方治安大有好转> 〃盗贼比之昔时 < 十减七八。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王安石变法的结果和影响,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变法的命运”是遭到失败。

2.“积贫局面的改变”表明变法在经济方面取得成效。

3.“积弱局面的改善”表明变法在军事方面取得成效。

对应学生用书P391.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害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坚持“三不足”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随着改革的深入,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了,王安石被迫辞职。

4.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深化认知]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上述几点原因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富等因素有关。

它之所以遭到保守派贵族的激烈反对,根本上是因为其改革触及了大贵族、大官僚和大商人的既得利益。

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2.具体表现[深化认知]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除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有所加强,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具体表现3.历史地位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深化认知]虽然王安石变法不免有其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对应学生用书P40探究点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及评价[史料探究]材料一《宋史·王安石传》载: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神宗)忧形于色,……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

去安石,天必雨。

”慈圣、宣仁二太后流涕谓帝曰:“安石乱天下。

”帝亦疑之,遂罢为观文殿大学士,知江宁府。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案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教案学习精品

高中历史选修一《专题四王安石变法》内容标准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1.历史背景:⑴了解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社会危机的表现:“三冗”、“两积”。

⑵了解庆历新政的内容及其失败。

2.主要内容:归纳王安石在“富国”、“强兵”、“育才”等方面采取的主要变法措施。

3.历史作用:⑴评价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⑵养育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作贡献的担当意识。

【教学流程】投影:北宋愁眉不展的君主愁啊愁,愁到白了头。

社会危机何时解,让我再无心忧……问:北宋皇帝愁什么?答:……投影:官多兵多,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财政入不敷出。

投影:问:国库入不敷出,北宋政府又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投影:问:封建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会导致什么后果?答:人民起义。

投影:王小波、李顺起义宋太宗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四川饥民王小波、李顺聚众起义。

王小波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很快壮大,增加至数万人。

十二月,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义军由其妻弟李顺为头领继续斗争。

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收用人才,队伍发展到数十万人。

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下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

宋太宗急令亲信宦官王继恩领大军攻占了剑门关,经栈道长驱入川。

五月,王继恩攻破成都,李顺战死。

十一月,李顺余部被击溃,起义军被镇压下去。

也许有同学会说,农民起义各朝各代都有,没什么稀奇的。

但是王小波、李顺起义跟我们以前熟知的几场起义却有不同。

哪里不同呢?投影: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答:……中国历史上,一般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都发生在一个王朝的末期,可是王小波、李顺起义却是发生在北宋第二任皇帝宋太宗统治时期。

为什么北宋的农民起义会这么早爆发呢?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般是由于什么原因爆发的?答:……我们发现:土地兼并严重,“贫者无立锥之地”往往容易导致发生农民起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教学案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第3课

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目标导航] 1.了解王安石变法失败的缘由。

(重点)2.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重点)3.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必定性。

(难点)一、变法的命运1.斗争(1)守旧派的反对:他们采纳各种方法阻挡。

(2)王安石的坚持:坚持“三缺乏〞精神,即“天变缺乏惧,人言缺乏恤,祖宗之法缺乏守〞。

(3)宋神宗的动摇:随着的阻力越来越大,宋神宗动摇。

2.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最终废除新法。

[思维点拨]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除此之外,还与王安石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聚敛财宝等因素有关。

二、积贫局面的转变1.总体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改善了北宋的积贫局面。

2.详细表现措施成效农田水利法保证了农业浇灌和防洪防灾,农业生产开展,政府税收增加方田均税法使豪强地主据实纳税,靠山林荒地为生的民户得到了实惠青苗法大大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免役法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市易法和均输法打破了大商人垄断市场的局面,大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易错提示]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善,但变法没有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也没有满意农夫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退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历史熟悉]王安石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为解除封建地主阶级危机而进行的富国强兵的运动,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全部制,不行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三、积弱局面的改善1.总体表现北宋的国力得到增加,积弱局面有所改观。

2.详细表现措施成效保甲法加强了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社会治安。

既实现了兵农合一,又为精简队制造了条件器监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大大提高保马法使马匹的质量和数量都得以提高,政府节约了大量养马费用将兵法肯定程度上转变了兵将别离的局面,战斗力有所加强[史论要旨]1.王安石变法的实质是对封建社会财宝安排方案的调整,以到达富国强兵的目的。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选修1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课件选修1
2.王安石认为“公私常以困穷为患者,殆以理财未得其道”。下列 变法措施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的是(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将兵法 ④市易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首先确定限定语“与解决这一问题有关”,然后通过阅读材 料搞清“这一问题”实际是富国之法,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③是强兵 之法,排除。 答案:D
精要解读 典题例解 迁移应用 知识架构
王安石变法中的“富国之法”对政府财政的影响 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实施免役法,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 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纳税,增 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调节,节约了政府的 开支。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二、富国之法 1.目的 改变积贫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 (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使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又称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 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 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 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 二 三 四
四、取士之法 1.目的 选拔和培养人才,为变法制造舆论。 2.内容 (1)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诸科,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 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2)整顿太学:重新编纂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设置专门学校,培 养专门人才。 (3)惟才用人:提拔有志于改革的官员。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第3课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教案【课程标准】通过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守旧势力阻挠变法的做法;王安石“三不足”精神;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变化;司马光废除新法;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国库充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各项法令的具体成效;青苗法、免役法实行过程中的一些局限;保甲法的作用和表现;军器监的设立、保马法的实施、将兵法的推行、军队精简等方面的具体成效西部边境的巩固开发;(2)理解王安石的“三不足”精神;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作用;(3)探究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2、过程与方法:(1)探究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以及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2)引导学生分析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留给后人许多宝贵的财富,如坚持改革的信念和“三不足”精神;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等;(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充满了阻力,过程是艰难的,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态度,改革才能成功。

【教学重难点】重点: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

难点:对王安石变法的命运和历史地位的全面认识。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前面两节的内容: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封建统治,范仲淹首先进行了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但是,范仲淹的变法仅仅推行了一年多就夭折了。

面对更加尖锐的社会矛盾,王安石随后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了新的变法。

教师提出问题:范仲淹的改革最终以失败告终,王安石变法又会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呢?由此进入新课的学习。

【讲述内容】一.变法的命运——曲折→废止1、保守派反对变法,对变法百般阻挠和破坏。

2、王安石提出“三不足”的思想,坚持变法。

3、宋神宗对变法的态度的变化【合作探究】1:阅读P55【学思之窗】,从上述意见,你能看出他们对变法的不同态度吗?为什么又不同的看法?宋神宗的态度怎样?(1)文彦博反对变法;王安石主张变法;(2)变法会涉及到许多人的利益,会对他们产生不同的影响。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人教高中历史选修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 一、起用王安石
▪ 二、变法内容 富国之法 强兵之法 取士之法
一、起用王安石
▪ 宋神宗为什么要起用王安石? ▪ 王安石究竟有哪些变法设想能打动
宋神宗? ▪ 起用的标志是什么?
“变革天下之弊法” 宋神宗赞赏他的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性质: 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
——王安石《言事书》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神宗
1068-85
英宗
1063-67
哲宗
1085-00
徽宗
1100-25
真宗
997-1022
仁宗
1022-63
钦宗
1125-27
王安石上书《言事书》
(一)朝廷面临内忧外患,财力穷困、风气日坏、法度不合先前三代 之政,说明变法是事势要求;
(二)庆历年间范仲淹主持的改革所以失败,在于人才不足,而真正 合乎皇帝信赖的几乎没有;
背景: 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王安石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 王安石提出变法主张和设想;
调整国家、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 1609年,起
原因在于北宋初年的中央集权措施
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用王安石为参 知政事
北宋的统治
太祖
960-976
太宗
976-997
一、起用王安石
▪ 原因:社会矛盾仍然尖锐;王安石提 出变法主张和设想;宋神宗赞赏他的 设想,又有变法愿望。
▪ 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 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二、王安石变法内容
结果: 商:成功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2、材料二、三说明王安石采取了什么措施?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王安石变法 3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作用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

之一?中庸?的箴言可用于C( )
A.商鞅变法
B.孝文帝改革
C.王安石变法
D.戊戌变法
解析 A项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排除A项;
B项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成功的改革,影响深远;
D项戊戌变法只推行了103天就被终止了;
C项王安石变法在宋神宗死后被废止,与题意相符。
解析答案
12345
5.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财缺乏用于上而下已弊,兵缺乏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
答案
2.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3.局限性:有些措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1)青苗法局限: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借贷者负担沉重。 (2)免役法局限:免役钱 对穷人来说是沉重负担,有的因此家破人亡。
答案
深化探究
凤凰网专题?重读王安石?有如下专题调查: 调查一 你认为王安石做到“不加赋〞的承诺了吗?认为做到了的422 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9%,认为没做到的1 569票,占投票总人数的 70.5%,认为说不清的234票,占投票总人数的10.5%。 思考 在“做到了〞、“没做到〞这两种观点中,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简要分 析其原因。
答案
历史认识
全面评价王安石变法 (1)进步性:①王安石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国家军事力量,在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②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经济开展,客观上 有利于社会进步;③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展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 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2)局限性:①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当政者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展的旨在 富国强兵的改革,没有触及导致社会危机加深的封建经济构造,土地兼并的问题 只能加以调节、限制,不可能彻底解决,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封建统治危机; ②新法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人民的反对。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第四单元 第3课 王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选修1课件:第四单元 第3课 王



积弱局面的 积弱局面改变的
改变 状况及不足

一、变法的命运 1.守旧派的态度 激烈反对,指责变法违背天意。 2.王安石的态度 坚持自己的“ 三不足 ”精神,即“天变不足惧,人言不
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3.宋神宗的态度 先支持后动摇。
4.结果
宋神宗死后,司马光 任宰相,最终废除新法。
[拓展升华]
(
)
B.其改革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利益
C.改革彻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D.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解析:王安石变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 建统治。其变法措施从根本上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由于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变法失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
性。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
3.变法的历史意义 在北宋中期 阶级矛盾 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 王安石大胆变革,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政治军事 实力的壮大,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结合今天的教育改革,思考王安石变法中关于科
举的措施有哪些值得肯定? 1.改革考试的内容,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取消 华而不实的诗赋,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领悟经义。 2.要求学生联系当前实际,考时务策,以考核士子对 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3.贯彻择优录取原则,取消富贵豪门子弟的特权。
材料二
王安石变法……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
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 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 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 争论?结合所学,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法触动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四、变法的评价
1.目的:缓和社会矛盾,改变北宋积贫积弱 的局面,实现富国强兵,维护封建统治。
2.根本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性质 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 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 会改良性质的改革
2020/7/17
6
课堂练习
1.史书记载,王安石变法时,“中外府库无不 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
A.农民安居乐业 B.家家户户都积满粮食 C.彻底改变了积贫的局面 D.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上升
解析:材料针对的是政府的府库存粮,A、B 两项错误,C项错在“彻底”。故此题选D项
2020/7/17
7
2.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结局,某班同学在开展研究性学 习时提出了以下观点,最接近客观事实的应是( )
A.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B.宋神宗去世是导致王安石变法失败的根源 C.王安石性格的偏执与变法失败有联系 D.变法结局说明其改革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答案(1)问题:政府要不要“理财”。实质:祖宗之法是否可变。触动利益: 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
2020/7/17
9
2020/7/17
10
2020/7/17
11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2020/7/17
3
富国之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积贫的局面大大改变,但没有解决土地兼并 问题,也没有满足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因而没有消除北宋面临的统治危机。
二、积贫局面的改变 ——(经济方面的成效)
措施
作 用(具体表现)法
免疫法
市易法 均输法
保马法 将兵法
马匹的数量和质量得以提高节省了养马费 用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战斗 力有所加强
精简军队 军队人数由原来的110万减少至80万,增
强军队战斗力,节省了不少军费
增强了国力,
巩固了封建 统治秩序, 增强军队的 战斗力,部 分消除了冗 兵现象,一 定程度上改 变积弱的局 面
2020/7/17
2020/7/17
4
虽然王安石变法不免有其弊端和局限,最后也没有摆脱失败的命运。但是,在一 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三、积弱局面的改变 ——(军事方面的成效)
措施
作 用(具体表现)
总体表现
保甲法 军器监
加强了封建统治,维护了社会治安;实现 了兵农合一,为精兵简政创造了条件 使武器的质量得以改进,产量也大大增加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王安石变法的理解。结合所
学知识即可得知C项最接近客观事实。例如王安石 变法存在用人不当的问题。其它选项与历史事实不
相符合。所以选C。
2020/7/17
8
课堂练习
3(2012·浙江自选)(节选)“历史上重大改革模块”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安石)向皇帝保证任用熟于“理财”的人就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3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资料
王安石变法期间遇到哪些阻力?面对阻力王安石是 如何对待的?变法的命运如何呢?
太皇太 后和皇 太后向 宋神宗 哭诉: “王安 石是要 用新法 搞得天 下大乱”
2020/7/17
2
王安石变法的失败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上述原因外,还与因用人不当而使新法 危害百姓,过多利用国家行政权力集敛财富等因素有关。
一、变法的命运 —— (失败的结局)
1.守旧派的指责
运用自然界的反常现象和水旱灾指责变法。
2.王安石的态度
坚持“三不足”精
神:3.宋神宗的态度
开始支持,后来有 所动摇。
“天变不 足惧,人 言不足恤, 祖宗之法 不足守。”
—王安石
4.结果:宋神宗死后,司马光任宰相,最终废
除新法。
宋神宗(1048-1085)
能确保“民不加赋而国用饶”。司马光……认为,“理财” 非古代的政府所为。政府应该确保它的政策不会妨碍人们 富裕起来。税收只是为了让政府能维持秩序。青苗钱破坏 了富人必要的社会职能。
——(美)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
(1)材料一中王安石、司马光围绕什么问题进行了激烈 争论?结合材料二,指出这一争论的实质,并回答变 法触动了哪部分人的既得利益。
保证了灌溉,增加耕地面积,农业 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增加 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 ,增加 了政府收入
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 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促进了生 产发展, 增加了财 政收入, 社会矛盾 有所缓和, 一定程度 上改善了 积贫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