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合集下载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年龄 (岁)
浆膜下肌瘤 肌壁间肌瘤
(个)
(个)
混合型 (个)
治疗组 38.2±18.42
196
65
26
对照组 35.3±17.67
192
61
28
字2/t 值
2.34
0.34
0.18
0.26
P值
>0.05
>0.05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9, No.13 May,2012
- 43 -
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 《中国医学创新》第 9 卷 第 13 期(总第 223 期)2012 年 5月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 重建的临床疗效
谢嘉禧① 胡锡其① 曾桂平①
子宫肌瘤(Uterine leiomyoma)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 肿瘤,多见于 30~50 岁女性 , [1-2] 子宫肌瘤患者一般无症状,
病情严重者常可引起月经紊乱、经量过多、急腹症、不孕症,
约有 0.13%~1.39% 的子宫肌瘤发生恶变,其发病率呈现逐年 增长的趋势 [3]。目前对于有症状的子宫肌瘤通常以手术为主。
前超声显示肌瘤≥ 3 个,符合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要求,除外有其
他的子宫疾病的患者。569 例包括子宫肌瘤包括:浆膜下肌瘤 388 例,
肌壁间 126 例,混合型 55 例。肌瘤最大直径 12 cm,最小 0.9 cm。
按照患者及家属的要求分为采用腹腔镜治疗的治疗组 325 例和采
用传统开腹手术的对照组 244 例,两组患者年龄、子宫肌瘤种类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化程度。
人工智能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03
பைடு நூலகம்
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手术决策和操作,提高手术的
安全性和效果。
政策法规影响因素分析
医疗器械监管政策
各国政府对医疗器械的监管政策不同,对腹腔镜手术的器械研发 、注册和审批流程产生影响。
医保报销政策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保报销政策差异较大,对腹腔镜手术的推广 和应用产生影响。
失败案例剖析
案例一
晚期卵巢癌患者,因肿瘤广泛转移,腹腔镜 手术无法彻底切除肿瘤,术后病情恶化。
案例二
老年女性患者,患有子宫颈癌并伴有严重的心血管 疾病,腹腔镜手术风险较高,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 。
案例三
年轻女性患者,患有子宫内膜癌并伴有肥胖 症,腹腔镜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出现感染等 并发症。
经验教训总结
腹腔镜手术虽然创伤小、恢复快,但仍可 能出现并发症,因此应加强术后管理和随 访,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05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创新方向探讨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
01
利用机器人技术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效率,减少医生操作难度
和疲劳度。
3D打印技术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02
通过3D打印技术制造个性化手术导板和模型,提高手术的个性
手术步骤
腹腔镜手术步骤包括麻醉、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 腔、分离和切除肿瘤、止血、缝合切口等。在手术过程中, 医生需根据肿瘤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器械,并遵循无菌操作 原则,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
并发症预防
为减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医生 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选择合 适的手术方式和器械。同时,术中应严 格遵循操作规范,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和 器官。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目的探討腹腔镜超声在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超声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并进行3~12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的复发率。

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术后半年的子宫肌层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术后1年的子宫肌层愈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12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使用腹腔镜超声治疗的效果非常明显,不仅能准确定位、直观指导,而且还能够挖掘探究出盲点病灶,术后子宫肌层愈合情况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myomectomy of intramural myoma of the uterus.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5 to October 2016,80 patients with intramural myoma of the uteru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reatment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ultrasound,and the control groupwas given traditional laparotomy.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operation time,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the follow-up rate was 3-12 months,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amount of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the cost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operation time and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 healing rate of the myometrium in the 3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nd half a year after operation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healing rate of myometrium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fter 1 years of operation (P>0.05).After 12 months of follow-up,the recurrence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2.5%,which was lower than 10.0%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s very obvious for the patients with intramural myoma of the uterus,which not only can accurately locate and direct guidance,but also can dig out the lesions of blind spots,and the healing of uterine myometrium is better after operation.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Key words]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Laparoscope;Myomectomy of intramural myoma of the uterus;Gynecological surgery子宫肌瘤是人体中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发病部位为女性生殖器官,是一种良性肿瘤[1-3]。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

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超声对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07-15T07:17:26.810Z 来源:《航空军医》2021年5期作者:黄艳丽[导读]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联合诊断方式(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价值。

(漳州市芗城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 363000)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联合诊断方式(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价值。

方法研究共抽取182例疑似子宫肌瘤病例,来源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获得患者完整资料后进行分析。

对182例疑似病例开展手术病理证实阳性152例,阴性30例,并将此结果作为金标准,随后再分别实施腹部超声以及阴道超声,分析不同诊断方式最终结果。

结果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下,对182例患者行单纯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81.87%,其敏感度为78.29%,特异度为60.00%;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下,对182例患者行单纯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86.81%,其敏感度为84.21%,特异度为66.67%;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下,对182例患者行联合诊断,符合率95.60%,其敏感度为94.74%,特异度为80.00%;与联合诊断方式结果比较,单纯经腹部诊断和单纯经阴道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均显著偏低,(P<0.05);与联合诊断方式结果比较,单纯经腹部诊断和单纯经阴道诊断漏诊率与误诊率显著偏高,(P<0.05)。

结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联合诊断方式(腹部超声结合阴道超声)诊断意义重大,与单纯经腹部超声诊断以及单纯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相比,无论是准确率、灵敏度还是特异度,均显著偏高,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漏诊率以及误诊率,为后期该疾病治疗方面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子宫肌瘤;联合诊断;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当患者受到激素影响会形成子宫肌瘤,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产生良性肿瘤,其中一部分纤维结缔组织存在被命名为子宫平滑肌瘤[1]。

现如今,据调查显示国内高龄产妇人数每年持续增长,从而导致子宫平滑肌瘤新发病率持续上升[2]。

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

B超联合宫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

镜{ 奉外鞘 卣径半 号 。接 通液 体膨 宫 泵 , 整 力 至 1 0 调 0 mmHg

排空 灌 流管 内气 体 后 , 向官 腔 内冲入 5 边 %葡 萄 糖液 边 从 表 1可 以 看 出 : B超 判 断子 宫 肌瘤 的个 数 与 手 术结 果 具有一定 的差异 。 符合 率分 别为 :7 % 、0 . 8 . 、0 . 8 . 1 0 %、3 % 100 5 0 3 %。 总 而 言 之 , 合率 都 在 8 .%以上 , 明 B超 诊 断 与 手 术 对 符 50 表 照 的符 合率 尚可 。 23B 超 对 子 宫 肌 瘤 类 型 的 诊 断 .
5 8 2 30 1
[ 要]目的 : 讨 B超 在囊 息 肉样 病 变 中的应 用 价值 。方法 : 摘 探 采用 B超 对 8 7例经 临 床手 术一 理 证实 为 胆囊 息 肉样 病 病 变 的 病例 影像 学 进行 回顾 性 分折 。结果 : 手术 一 理 诊 断为① 胆 固醇性 息 肉 5 病 2例 占 5 .7 3 97 %,7例 呈 多发 性 ,5例 1
范 旧 位 ≥ 7 % 0 、术 中 使 川 腹 部 B 超 进 行 监 视 , 清 楚 显 示 宫 可 腔 、 腔 占 位 性 病 变 及 子 宫 壁 厚 度 , 止 漏 切 和 子 宫 穿 寓 防 孔 . 后 朋 电凝 法 进 行止 血 。切 除组 织称 重 后送 病 理检 查 。 .最
影像 与介入
219第1 第7 0年 月 8 2 1 卷 期
B超联合 官腔镜治疗子 宫肌瘤 的应用
胡 奕 武 . 纯 杨
南方 医科 大 学 附属潮 州 中心 医院 , 广东 潮州 5 1 0 20 0 【 要】目的 : 究 B超 联 合官 腔 镜治 疗 子 宫肌瘤 的应 用 价 值 。方 法 :3例 子宫 肌 瘤患 者 , 析 子宫 肌瘤 个数 、 宫肌 摘 研 2 分 子 类型 I超 判 断与 手 术对 照结 果 , 治疗 满 意度 。 果 : 结 B超 判 断子 宫肌 瘤 的个 数 与手 术 结果 具有 一定 的差 异 , 符合 但 都 存 8 %以 L。 3例 子 宫肌 瘤类 型 B超 判 断 的结果 与 手术 结果 具 有 一致 性 。 论 : 联合 宫 腔镜 治 疗子 宫 肌瘤 5 2 结 B超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

子宫肌瘤的诊断治疗新进展引言: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发生在育龄期的女性身上。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子宫肌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得到了许多新进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关于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新成果。

一、非手术诊断技术的发展1.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超声检查是目前最常用和最重要的子宫肌瘤诊断方法之一。

近年来,超声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在提高分辨率和描绘清晰度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例如,传统B超已经逐渐被三维(3D)B超所取代,这使医生能够更好地观察肿块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

2. 磁共振成像(MRI)在子宫肌瘤筛查中的作用MRI能够提供更详尽、精确、全面的影像信息,且不受肢体肥胖和气腹等因素的影响。

它能够显示子宫肌瘤的位置、形状、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

近年来,在子宫肌瘤的初步筛查中,MRI已经证明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评估疾病的发展。

二、手术治疗技术的进步1. 微创手术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传统的开放式子宫切除手术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缺陷,近年来,微创手术逐渐在子宫肌瘤治疗中得到推广。

其中尤以腹腔镜手术为代表。

该技术通过腹壁仅三个小孔进行操作,减少了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并且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 子宫动脉栓塞(UAE)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突破子宫动脉栓塞是一种非手术的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塞在子宫动脉输入供应肌瘤的血管中,释放栓塞物质,堵塞肿瘤的血液供应。

该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肌瘤体积,减轻相关症状,并避免了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子宫动脉栓塞逐渐成为肌瘤保守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三、药物治疗新进展1. 黄体酮受体调节剂(SPRMs)的应用SPRMs是一类具有黄体酮受体亲和性的药物,通过抑制孕激素对子宫内膜和乳腺组织的作用来抑制肌瘤生长。

近年来,SPRMs得到广泛关注并被广泛采用。

这些药物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可减轻月经不规律、压迫症状等不良反应。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确诊率研究

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确诊率研究

2023年10月第9卷第10期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应用价值及确诊率研究麦慕媛麦慕媛,,陈淑贞陈淑贞,,钟丽峰新会区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广东江门529100摘要目的分析对子宫肌瘤实施经腹+经阴道超声的应用价值与确诊率。

方法将2020年1月—2023年1月新会区妇幼保健院疑似子宫肌瘤患者80例设为研究样本,所有患者均给予经腹超声、阴道超声及两者联合检查,将宫腔镜检查结果(金标准)与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照,计算经腹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效能。

结果联合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及特异度(96.25%、96.67%、95.00%)相较于经腹超声(62.50%、66.67%、50.00%)、阴道超声(77.50%、80.00%、7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15、71.573、15.340,P<0.05)。

结论经腹联合经阴道超声可大幅度提升对子宫肌瘤的确诊率。

关键词经腹超声;阴道超声;子宫肌瘤;确诊率中图分类号R445445..1文献标志码A doi10.11966/j.issn.2095-994X.2023.09.10.29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Confirmation Rate of Transabdominal Com⁃bine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Uterine FibroidsMAI Muyuan, CHEN Shuzhen, ZHONG LifengDepartment of Ultrasound, Xinhu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Jiangmen, Guangdong Province, 5291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diagnosis rate of transabdominal +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for uterine fibroids.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uterine fibroids in Xinhu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and January 2023 were set up as the study sample.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vaginal ultrasound, and a combination of both. The diag⁃nostic validity of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for uterine fibroids wa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hysteros⁃copy (gold standard) with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combined examination (96.25%, 96.67%, 95.00%)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62.50%, 66.67%, 50.00%) an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77.50%, 80.00%, 7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4.015, 71.573, 15.340, P<0.05). Con⁃clusion Transabdominal combined with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can substantially improve the diagnosis rate of uterine fibroids.Key words Transabdominal ultrasound;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Uterine fibroids; Diagnosis rate子宫肌瘤(fibroid)是妇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我国统计病学最新数据显示我国30~50岁女性子宫肌瘤发病率约为30%[1-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常见方法,其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腔内进行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局部切除或者剔除。

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备受患者青睐。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本文将介绍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研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一、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原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成为了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

国内外学者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和疗效评价,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1.术后恢复情况一项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术后一般可以在2-3天内出院,恢复期较传统开放性手术缩短了约一半。

术后疼痛感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子宫功能保护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性手术对子宫的创伤更小,对子宫功能的保护更好。

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手术组的子宫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保护子宫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一些研究表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术后的生育情况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较于传统手术,腹腔镜下手术对子宫的影响更小,术后生育的可能性更高。

在一些关于术后生育的研究中发现,腹腔镜下手术组的生育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而且在恢复、子宫功能保护以及术后生育等方面的效果也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评价和肯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将会得到更多的提升和改善,为患者带来更好的临床治疗体验。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

两组均接受超声诊断,参照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并比较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0例(93.75%),诊断符合率为96例(100.00%)。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诊断下腹腔镜治疗,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超声诊断;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指标子宫肌瘤主要指的是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由于增生,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是女性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通常发生于25~50岁女性人群之中[1]。

子宫肌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若并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

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诊断子宫肌瘤的方式,在此引导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一种常用微创手术方式[3]。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

其中,研究组年龄为30~46岁,平均年龄(36.2±2.2)岁;参照组年龄为32~48岁,平均年龄(37.4±2.5)岁。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接受超声诊断。

采用西门子S2000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患者腹部,将探头频率控制为3.5~5.0HMz。

超声检查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检查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周一波;胡美旭;樊静
【期刊名称】《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年(卷),期】2005(006)007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电视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M)前中后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9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LM用超声进行常规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98例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符合95例,符合率96.94%,LM成功90例,占91.94%,中转开腹8例,并发症5例,漏误诊3例,有1例在LM中发现为子宫肉瘤,2例为子宫腺肌瘤.结论超声检查子宫肌瘤为临床提供了良好手术前选择的依据,同时对手术难度的预测、术中的定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现及动态观察疗效等方面有较大的实用价值,是LM前中后首选和理想的影像诊断方法.
【总页数】2页(P518-519)
【作者】周一波;胡美旭;樊静
【作者单位】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
【相关文献】
1.腹腔镜超声检查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J], 蒋智明;张炜炜;孔文韬;邱君斓;周铁
2.术中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J], 牛建梅;刘峰;李丽蟾;曾敏;章桂红;王丽华;黄勇
3.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J], 郝焰;李慧;李斯静;吴青青;卢丹;郑萍;吴霞;周琦;盛洁;魏薇;段爱红
4.术中阴道超声检查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的作用 [J], 范捷;王小芬;高晴;马晶;胡维维;司亚蓉
5.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J], 徐章云;付明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临床诊断中国医疗前沿 2012年4月 第7卷 第8期National Medical Frontiers of China, Apr.2012, Vol.7 No.8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

二者在B 超检查显像近似,不容易鉴别,增加了误诊率和漏诊率。

本文观察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经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子宫肌瘤组,其中年龄最小为28岁,最大为59岁,平均年龄为41.3±3.4岁。

同时选择同期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子宫腺肌瘤40例,作为子宫腺肌瘤组,其中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59岁,平均年龄为42.6±4.1岁。

1.2 方法采用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3.5-5.0MHz;经阴道探头频率为5.0-7.5MHz。

患者在检查适量饮水使膀胱适度充盈,患者取仰卧位,在耻骨联合上方行纵切面、横切面和斜切面扫查,观察子宫超声显像情况。

1.3 观察指标记录经腹超声和经阴道超声两种方法下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诊断情况,并与手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比较,观察诊断符合率情况;观察子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下子宫动脉阻力、波动指数和血流量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进行统计学处理,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 <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不同检查方法对两组的诊断情况子宫肌瘤组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与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子宫腺肌瘤组腹部超声诊断符合率与阴道超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2.2 两组子宫动脉血流情况比较子宫肌瘤组子宫动脉搏动指数、血流量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瘤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王玉莲【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在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中的诊断价值。

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分析
李星梅
【期刊名称】《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年(卷),期】2016(003)002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超声检查,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经病理诊断共有1600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超声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8.75%(1580/1600),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8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肌壁间肌瘤504例、黏膜下肌瘤559例、浆膜下肌瘤517例,此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

结论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及漏诊情况,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推广。

【总页数】2页(P102-102,104)
【作者】李星梅
【作者单位】抚远县人民医院超声科,黑龙江佳木斯 1565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 [J], 李星梅
2.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祝友四
3.超声检查在乳腺实性结节性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J], 刘元君
4.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J], 孙鑫鑫;赵晓燕
5.超声诊断卵巢囊肿特征性表现及其应用价值分析 [J], 孙鑫鑫;赵晓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腔镜超声辅助在子宫肌瘤患者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探究

腹腔镜超声辅助在子宫肌瘤患者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探究

• 临床研究 •91超声可观测到肌瘤内部结构、大小,胸腔镜能在可视状态下直观到腔内情况[1-2]。

超声及胸腔镜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更加精确还原腔内情况,有利于辅助医师精准判断与手术。

本文即回顾性分析胸腔镜联合超声在子宫肌瘤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明确其应用价值,为该方法的普及提供理论基础。

选取2016来院治疗的733例子宫肌瘤患者及进行研究。

结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733例。

患者年龄29~46岁,平均年龄(36.35±6.13)岁。

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②肌瘤直径>5 cm 。

排除标准为:①年龄>46岁者;②不愿配合实验者;③面临绝经或生育无需接受手术治疗者。

将该733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

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700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首先经超声检测,确定肌瘤位置、数量、大小等情况后,在Trocar 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肌瘤的取除。

试验组患者首先经超声检测,确定肌瘤位置、数量、大小等情况后,在Trocar 腹腔镜辅助下进行肌瘤的取除。

同时飞利浦CX50超声仪经阴道进行探查,以明确是否有漏掉肌瘤,以及漏掉肌瘤的位置、大小、数量,从而达到完整清除肌瘤的目的。

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肌瘤残留患者数、肌瘤直径、患者1年复发率进行统计并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 -±s )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肌瘤数量及大小等在治疗前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对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 -±s )组别例数年龄(岁)肌瘤数量(个)肌瘤直径(cm)对照组70036.55±6.25 5.19±2.787.19±2.58试验组3336.45±6.15 4.89±3.996.79±2.99t -0.090.590.86P-0.930.550.392.2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情况: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子宫肌瘤69例

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子宫肌瘤69例

腹腔镜联合B超治疗子宫肌瘤69例【摘要】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术中联合b超切除子宫肌瘤临床价值。

方法 69例子宫肌瘤患者于腹腔镜术后继续使用b超探查将存留的子宫肌瘤继续在腹腔镜下剔除。

结果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b超可发现残留肌瘤核,并予切除,术后1年复诊无残留或复发。

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联合b超,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肌瘤核的存留,大大降低术后子宫肌瘤的复发率【关键词】腹腔镜;b超;子宫肌瘤【中图分类号】r84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34-01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受到广大妇科医生以及患者的青睐,逐渐替代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12]。

外院已开展了b超介导下指导腹腔镜手术,我院2008~2009年开展腹腔镜微创治疗子宫肌瘤术中联合b超69例,收到良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b超诊断为浆膜下肌瘤、肌壁间肌瘤、阔韧带肌瘤的子宫肌瘤且适合腹腔镜手术患者共69例,患者年龄22~56岁,平均38.25岁。

69例患者中合并贫血症状者25例(36.23%)。

所有患者术有均盆腔b超检查,以及宫腔镜检查、诊刮及病理检查明确论断,确定镜下手术的可能性,除外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等。

1.2 手术方法器械采用奥林巴斯公司的纤维电视摄像系统腹腔镜,b超选用美国phiis:iu22超声仪。

全身麻醉或硬脊膜外阻滞麻醉。

腹腔镜手术常规气腹穿刺,气腹压力为12 ~14mmhg。

宫内置环者术时取出后放置举宫器,留置foley氏导尿管。

腹部穿刺点选择脐孔为第一穿刺孔,麦氏点对应的左侧做5 mm第二穿刺孔,左侧腹直肌旁平脐水平线下2 cm处做10 mm第三穿刺孔。

腹腔镜可探及的子宫肌瘤(包括部分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真性阔韧带肌瘤),于子宫肌层注入稀释的垂体后叶素6 u。

用单极电钩于肌瘤正中纵或横行切开子宫肌层,与肌瘤近等长,深达肌瘤,逐渐将瘤核剔除。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郝焰;李慧;李斯静;吴青青;卢丹;郑萍;吴霞;周琦;盛洁;魏薇;段爱红【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surgery.Methods Patients planned for myomectomy from December 2014 to February 2016,with myomas less or equal to 5,or intramural myoma with a diameter less or equal to 6 cm,or subserosa myoma with a diameter less or equal to 10 cm,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n =86) and control group (n =96)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urgeons.All the patients had undergone laparoscopic myomectomy.During operation the surgeons enucleated as many myomas as possible.Then laparoscopic uhrasonography was used in study group to search uterus for remaining myomas in muscular layer and enucleated when possible.Post-surgery follow-ups with 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 were conducted at 3,6,9,and 12 months.If B-ultrasonography indicated uterine myoma within 3 months,it was considered as residual of myomectomy;if ultrasonography within 3 months after surgery was negative and indicated uterine myomas within 6 months,it was considered as recurrence.Results When excluding myomas which were visible or invisible but palpable by equipment,80 myomas in 37 patients (43.0%) were discovered by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the study group.The number of enucleated myomas was m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median,4 vs.2.5,Z =-2.413,P =0.016].The residual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group [residual rate:23.3% (20/86) vs.39.6% (38/96),x2 =5.570,P=0.018;recurrence rate:11.6% (10/86) vs.27.1% (26/96),x2 =6.829,P=0.009].Conclusion Laparoscopic ultrasonography in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can safely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esidual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myomas after surgery.%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2月子宫肌瘤剔除术,肌瘤数目≤5个,肌壁间肌瘤直径≤6 cm,浆膜下肌瘤直径≤10 cm,按术者不同分为腹腔镜超声组(研究组)及腹腔镜组(对照组),最终完成随访研究组86例,对照组96例.2组均行腹腔镜手术,尽可能剔除肌瘤,研究组经腹腔镜超声探查,发现的肌层残留肌瘤尽量剔除.术后3、6、9、12个月行阴道超声检查:术后3个月B超提示子宫肌瘤,定义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术后3个月B超提示正常,术后6个月或之后B 超提示子宫肌瘤,定义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复发.结果研究组剔除可视及器械可探及的不可视肌瘤后,经腹腔镜超声发现存在残留肌瘤37例(43.0%),共80枚,剔除肌瘤58枚.研究组剔除肌瘤明显多于对照组[中位数4枚vs.2.5枚,Z=-2.413,P=0.016].研究组残留率和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残留率23.3% (20/86) vs.39.6%(38/96),x2=5.570,P=0.018;复发率11.6% (10/86) vs.27.1%(26/96),x2=6.829,P=0.009].结论腹腔镜超声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可有效、安全地减少术后肌瘤残留及复发.【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6【总页数】4页(P483-486)【关键词】腹腔镜超声;腹腔镜;子宫肌瘤;残留;复发【作者】郝焰;李慧;李斯静;吴青青;卢丹;郑萍;吴霞;周琦;盛洁;魏薇;段爱红【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医学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一种安全、可行的微创手术方式[1]。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程军;范瑾;吴爱华;徐嵩;杨丽【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5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患者在B超引导下接受腹腔镜手术,对照组患者则接受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灵敏度为94.12%(80/85),特异度为66.67%(10/15).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4个月,两组妊娠率、分娩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微创医学》【年(卷),期】2016(011)001【总页数】3页(P70-71,85)【关键词】子宫肌瘤;超声;腹腔镜;临床价值【作者】程军;范瑾;吴爱华;徐嵩;杨丽【作者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鄂州市436000;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鄂州市436000;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鄂州市436000;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鄂州市436000;湖北省鄂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鄂州市43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1.74子宫肌瘤指子宫平滑肌组织由于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25~45岁妇女为子宫肌瘤的高发人群[1,2]。

子宫肌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如得不到及时诊治会严重影响[3,4]患者生活和健康。

随着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诊断子宫肌瘤最常用的方法;腹腔镜手术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临床常用微创手术之一。

本文探讨超声联合腹腔镜对子宫肌瘤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疑似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0~45岁,平均36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25T15:28:41.6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上第11期作者:刘咏平
[导读] 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 646300
【摘要】目的: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行腹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

两组均接受超声诊断,参照组行开腹手术,研究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镜手术,观察并比较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果: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0例(93.75%),诊断符合率为96例(100.00%)。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诊断下腹腔镜治疗,能够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同时,还能够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超声诊断;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指标
子宫肌瘤主要指的是患者子宫平滑肌组织由于增生,进而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是女性人群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官疾病,通常发生于25~50岁女性人群之中[1]。

子宫肌瘤虽然是一种良性肿瘤,但若并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2]。

伴随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超声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诊断子宫肌瘤的方式,在此引导下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能够获取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临床上治疗子宫肌瘤疾病的一种常用微创手术方式[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8例。

其中,研究组年龄为30~46岁,平均年龄(36.2±2.2)岁;参照组年龄为32~48岁,平均年龄(37.4±2.5)岁。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超声诊断。

采用西门子S2000多普勒超声仪检查患者腹部,将探头频率控制为3.5~5.0HMz。

充盈患者膀胱,帮助患者呈现仰卧体位,首先使用探头多角度探查腹部下的具体形态,并详细记录患者子宫肌瘤的发生位置、具体心态以及实际大小等情况。

参照组行开腹手术。

于患者下腹部正中作一切口,逐层开腹后,切开子宫肌瘤后剔除肌瘤结节,常规关腹。

研究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镜手术。

采用德国公司所生产的腹腔镜设备,行静脉复合麻醉,患者取截石位,并于脐孔下缘进行气腹针穿刺,注入充足的二氧化碳,使得患者气腹压力可达10~12mmHg后,放置腹腔镜,并于下腹部作一3mm或者5mm的穿刺孔。

在整个腹腔镜的手术过程中,首先需要全面探查患者的子宫肌瘤具体情况,并于超声引导下剔除子宫肌瘤。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数据和指标均使用SPSS11.0软件包予以核验,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超声诊断技术的诊断灵敏度和符合率
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0例(93.75%),诊断符合率为96例(100.00%)。

2.2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的变化情况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见表1:
3讨论
子宫肌瘤主要上由于患者子宫平滑机增生所致的一种良性肿瘤疾病,因此,临床上又称之为子宫平滑肌瘤。

目前,临床上对于子宫肌瘤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明确,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受到长期卵巢激素的刺激和影响。

近几年来,伴随超声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临床上已经成为妇科疾病的主要诊断方式之一。

超声检查能够准确检测出子宫肌瘤,但是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以及影像学比较相似,将会导致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

子宫肌瘤疾病具有以下超声影像学特点:①子宫增大;②血流信号呈现点状、网状等形态,瘤体内存在环形、半环形血流细胞;③子宫存在高低回声、等回声等异常回声;④肌瘤边界并不模糊,存在低回声假包膜。

若脂肪变性则瘤体边界十分清晰,增高瘤体内回声;若患者玻璃体变性,血液供应障碍,将会出现退行性变化。

总而言之,上述影像学特点是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指标,本组结论表明,超声诊断的灵敏度为90例(93.75%),诊断符合率为96例(100.00%),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4-5]。

传统的开腹切除术虽然能够达到治疗的效果,但是,将会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并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

近几年来,伴
随我国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等优势,同时,还能够在超声引导下确定子宫肌瘤的实际位置和具体大小和形态等。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在超声引导下行腹腔镜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结语:
概而言之,通过行超声引导下腹腔镜治疗,不仅能够提高对于子宫肌瘤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和灵敏度,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程军, 范瑾, 吴爱华,等.超声联合腹腔镜在子宫肌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J]. 微创医学, 2016, 11(1):70-71.
[2]高旭洋.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58):116-116.
[3]郭建红.超声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38):46.
[4]李建婷.超声联合宫腔镜在内突型壁间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16):3269-3269.
[5]沈彩糯, 汪期明, 段小霞,等.阴道超声辅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 2016, 21(3):472-4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