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汪秀梅

合集下载

鸟的天堂评课稿份

鸟的天堂评课稿份

鸟的天堂评课稿(5)份鸟的天堂评课稿 1周老师执教《鸟的天堂》第二课时,便着重引导学生学*了这一部分,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清新的语文常规课。

虽然是一堂公开课,但老师没有走一般人想在一堂课上讲完整篇文章的套路。

而是大致理解课题后,分析文章的前一部分写榕树的几个重点段。

教师这样选材既符合教学课时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这样能深入分析这几个段落,把教学的重点、难点突破。

在教法运用方面,教师的教法是灵活多样的。

如在导入时,老师用一个美丽的传说引出鸟的天堂的由来,语言优美,引人入胜,不仅调动了学生,更为课堂设置的良好的情境。

教师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目标下注重学生主体发展的精神。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从倾听到想像,从感受到理解的种种体验。

例如,教师在教学写榕树这一段落之前,先让学生整体感受文章。

她不是让学生浏览课文或读一下课文,而是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在音乐的伴奏下,饱含感情地朗诵课文。

这一设计,教师强调了学生的听,突出了学生听觉,但同时,教师也训练了学生的想像能力,在闭起眼睛听的同时,必然随着教师的朗读脑中想像出一幅幅画面。

多媒体为教学起到了辅助作用,为学生提供了直观感性材料。

课文在写榕树大、茂盛,主要通过对枝干和绿叶的描写,展示了孤木成林的榕树的勃勃生机,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展示了课件,让学生直观感知“鸟的天堂”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作为一名新教师,周婵老师的课可圈可点。

没有完美的课堂,每一次的不完美,正是为了下一次的完美蜕变。

虽然,周老师的课在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上还有一些不足,但相信凭着周老师过硬的基本素质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这些问题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而迎刃而解。

我们相信,周老师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鸟的天堂评课稿 2人教版语文第七册《鸟的天堂》是巴金先生的作品,作者记叙了他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的所见所闻,具体描写了傍晚静态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鸟活动的景象。

作者第一次描写“鸟的天堂”,运用先整体后部分的方法,先写远看榕树的情景,再写*看榕树时枝干和绿叶的情态,突出它的静态之美。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分析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分析发布时间:2021-09-29T09:00:46.36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15期作者:汪秀梅[导读] 初中是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汪秀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50中学 830000摘要:初中是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的重要阶段。

在新课标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提升历史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在可视化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建立起正确历史学习价值观。

教师要采取科学的史料教学方法,通过精准融入教学史料来提升历史课程深度,才能促进初中历史教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引言:初中历史教学更多关注学生对历史知识记忆牢固程度,致使现阶段的历史教学过多采取填鸭式教学。

现阶段历史教师为了完成阶段性历史教学目标,选择性忽略对史料教学的时间,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动机缺乏自主性。

作为以史料为教学载体的学科,教师要明确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合理运用史料教学来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1.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意义1.1激发学习积极性初中历史教学往往给予学生大量文字性的历史描述。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小学与高中学习的过渡期,学生很容易因为抵触体量巨大的枯燥历史教学内容而失去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只有明确现阶段学生的历史关注点,才能确保历史核心知识教学结构的统一性。

教师在教学环境创建和课堂问题导入中,通过史料教学法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关注,以深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来调整学生在课前背诵、课堂理解和课后总结中因填鸭式教学而表现出的厌烦情绪。

史料教学要基于丰富的历史材料,将学生的历史学习高效地融入到广阔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使历史演变能够在真实的史料教学题材中得以展示。

通过史料教学法来优化课程导入、课堂检测和课后知识总结教学模块,以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2增强历史教学知识储备增强历史教学知识储备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

传统历史教学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思维往往被禁锢在对课堂知识的背诵与理解上,致使学生历史知识储备局限在课堂教学内容里。

2023最新-《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最新8篇)

2023最新-《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最新8篇)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最新8篇)篇一:《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辛苦为朋友们带来的8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及点评篇一一、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两个词。

二、多音字组词。

三、按句意选择恰当的词语。

展示裂缝颤动陆续留恋茂盛1.先先后后,时断时续。

2.裂开或自然露出的狭长细缝。

3.不忍舍弃或离开。

4.清楚地摆出来让人欣赏,明显表现出来使人知道。

5.植物长得多而茁壮。

6.短促而频繁地振动。

四、缩句。

1.太阳只留下一段灿烂的红霞。

2.我们在河边大树下发现了几只小船。

3.我回头看见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起初周围是寂静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chǔ chù)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yīng yìng)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

一只画眉鸟飞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ìng xī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当小船向高塔下面的乡村划(huà huá)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

我感到一点儿留恋。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在文中加粗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

2.用“_____”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

3.按文中内容填空。

(1)“大小、小的、花的、黑的”这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有的……有的……有的”是写了鸟的________ 。

(2)“昨天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昨天不是________ ,而是________ 。

研讨会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研讨会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

研讨会的心得体会研讨会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研讨会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讨会的心得体会1古有“诸子百家”的争鸣,今有“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学术界的百花齐放,蓬勃发展。

在本学期3月16日我参加了由静宁县教育局组织的“全国语文数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场研讨会”,学习了崔峦、赵景瑞、汪秀梅、蒋军晶等知名教育专家的教学理论和执教的教学案例,引发了我对语文教学更深入的思考。

更让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教学中应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更加注重识字、写字的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新课标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

为了体现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以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为目标,注重讲究教学方法,如:游戏法,比较法,字谜法,顺口溜等,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有趣,记得深刻,效果也好。

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4篇】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4篇】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4篇】篇一:《鸟的天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内容是本文范文为您带来的4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汪秀梅》,希望能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鸟的天堂》教学实录篇一一、教学设计说明《鸟的天堂》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

课文记叙了和他的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全文按游览顺序可以分为四个大段:第一段写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写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写第二天又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写对“鸟的天堂”的留恋和赞美。

根据教材的编排,本组训练重点是“事物的静态和动态”。

在设计这篇课文的教学时,我们紧紧围绕本组训练重点项目,着重抓了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目标上,注意简化头绪,集中目标我们把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2.了解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具体到每一课时,教学重点也较集中。

第一课时:1.析题,引疑;2.初读感知全文内容,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1.从中心句入手,引导质疑问题;2.细读课文,认识大榕树奇特、美丽的特点,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情景,认识静态与动态描写的方法;3.精读课文,释疑,体会感情。

第三课时: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2.背诵课文片断;3.用词造句。

在第二课时教学之初,我们还设计让教师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并指名学生复述,强化目标意识。

(二)、在教学结构上,注意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第二课时的整个教学过程,采用了变序的结构。

从结尾段的中心句入手,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设计了“引疑—质疑—析疑—解疑”的教学思路。

在速读全文后,让教师有意识地抓住文章结尾段的中心句,引导学生提出了“昨天眼睛骗了我”是什么意思“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一句中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要用引号力争起到从中心句入手、引疑的作用。

【最新推荐】研讨材料和心得体会区别-word范文 (14页)

【最新推荐】研讨材料和心得体会区别-word范文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研讨材料和心得体会区别篇一:研讨会心得体会篇一: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高考政治学科培训心得体会学科:政治姓名:文树军201X年10月27日,在教育局和学校相关科室的组织下,学校一行十人参加201X年高考研讨会,我参加了高考政治科目研讨会。

有幸聆听了湖北省政治特级教师武汉市第二中学熊显红老师的讲座和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李仲奇老师的讲座,受益匪浅,感慨很多。

开阔了自己思路,提高了自己业务素质,对高考复习有了明确的方向。

熊老师谈到依《标》处《明》,用材育能,教师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处理好“标”与“明”的关系,浅显易懂,从宏观微观全面阐释讲解。

讲座额结束后我对正在进行的第一轮复习和接下来的第二轮复习有了一定的想法。

第一轮复习阶段知识:突出准确性、系统性理解,突破多角度、多层次思考;能力:突出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巩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原则:夯实知识基础,强化学科基本能力坚持全面复习与突出重点相统一坚持微观知识与宏观结构相统一坚持理论与实际的具体历史统一第二轮复习阶段知识:突出重点,突破与时政、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能力:巩固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突出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原则:突出针对性、实效性,突破多角度、多层次思考突出基础性、强化习惯性、狠抓规范性李老师就高中必修版块中几个部分别进行了逻辑性的梳理,以及一些考点,结合近几年的高考题加以分析说明。

重点放在了《经济与生活》部分,用了一个小时时间来谈这个版块的知识。

对《政治与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内容,我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我们一线老师学习。

1、查漏补缺,夯实学科知识。

高考前必须狠抓基础的落实,把注意的重点转移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上。

知识点复习的要求:一要准。

潜心研究,更促教师专业成长

潜心研究,更促教师专业成长

潜心研究,更促教师专业成长作者:张玲来源:《阅读(教学研究)》2022年第01期我认识刘友开老师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

此前虽然知道他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和教育诗学以及名师工作室等领域都颇有建树,但却不知道他也在做些以人民教育家汪达之等为研究对象的现代教育史学研究。

直到最近,认真研读了他的专著《汪达之评传》之后,我才真正从书中窥到他的教育情感之一二。

汪达之,1902年5月6日生于安徽黟县碧山村。

他是陶行知创办的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即晓庄师范)的学生,曾受陶行知委托,担任新安小学的校长,是我国知名少年儿童革命团体新安旅行团(简称新旅)的创建者。

解放战争期间,汪达之曾任苏皖边区政府教育厅督学,华中、华东干部子弟学校校长。

在《汪达之评传》中,刘友开旁征博引,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综合性地勾画出了教育家汪达之的清晰面貌;评述了汪达之创办新安小学,创造性地实践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培养人才中所取得的卓著成就;总结了汪达之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学校教育、旅行修学教育和儿童教育、师范教育、民族教育等综合技术教育等领域中,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

“山不走到我这里来,我就到它那里去。

”亚历山大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人不能被陈规旧习所束缚。

通晓事物变化,不拘泥于陈规旧制而死板教条,才能达成自己的目标,让梦想发光。

刘友开之所以能达成为人民教育家汪达之作“评传”的目标,是因为他能主动地走到“仰止”汪达之的这座“高山”那里去进行创作素材的收集、整理和考证,并以发掘和积累大量的创作资源以及撰写和发表多篇的“研究汪达之”的专论为前提的。

仅从《汪达之评传》的原附录《刘友开“研究汪达之”专题中的文论与专著目录索引》的“据不完全统计”中,自1985年至2020年,他就在《中国农村教育》《教育家》《生活教育》《行知研究》等多种报刊上发表研究汪达之的文章、论文、诗作等专论36篇。

可以说,正是这样的执着与勤奋,成就了这部难能可贵的评传。

高朋满座、群英荟萃

高朋满座、群英荟萃

高朋满座、群英荟萃作者:张慧腾来源:《中学语文·教师版》2012年第02期由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市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上海语文学会、上海市写作学会、上海市杨浦区教师进修学院、上海市语文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语文学习》杂志社、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九个单位联合举办的“‘黄玉峰语文教育’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3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及上海市50多所学校的教师代表200多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先生,全国首届教书育人楷模、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金炳华,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等发来贺信。

研讨会上,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邓正来、上海作协副主席赵长天、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王德峰、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原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秦绍德、上海市教委巡视员尹后庆、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等领导与嘉宾致辞。

黄玉峰老师致答谢词,并接受青年教师代表与学生代表的献花。

上海师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余党绪,复旦附中2000届毕业生、《第一财经》《头脑风暴》执行制片人、总导演茹晨,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尚文上台进行了主题发言。

研讨会分别由兰生复旦中学副校长李海静与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特级教师黄荣华主持。

各位嘉宾的致辞与发言都高度肯定了黄玉峰语文教育思考与实践的意义。

黄玉峰老师从事中学语文教育已45年。

几十年来,黄玉峰老师的名字和他的“大语文”教育观一直与中国基础语文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

从1980年代的“还我琅琅书声”,到1990年代的“文化学旅”,到2000年代的“教学生活得像个‘人’”,黄老师始终将“读书做人”放在语文教育的中心。

读怎样的书?怎样读书?做怎样的人?怎样做人?这些问题是黄玉峰老师“大语文”教育关注的核心所在。

几十年间,黄玉峰老师以他的“大语文”教育视野迎来了一批批稚嫩的学生娃,以他的“大语文”教育艺术培育了一批批有文化、有思想、有性灵的现代公民。

香中别有韵还看山花烂漫时——对话王笑梅

香中别有韵还看山花烂漫时——对话王笑梅

名 师 应该 拥有
, ‘

自 己
的教 学 主张



教 师 最 重荣誉


20










作为全国 中小 学唯

要 的是 独 特 和 灵 性


” 。
受此点 化 我 对


己多

名 校 长代 表
我参 加 了 刘 延东 副 总 理 主 持 的
年 的 实践 进行 了 总 结提升

可 以 强 化行 政 权威 名 人 效 应 可 以 转 化 为 名 校 效 研 究


课程 改 革 相 关 的 事 件 迁 移 到 学 术 中 来 带


校 长本 身 的 学 术 权 威 会 产 生

种 晕 轮效 应

领 教师 们 对教 育过 程 中 所 遇 到 的 现 实 问 题 展 开


通 过 行 政力 量对 课程 研 究 活 动 的 时

之 间 常 常 感 到 分身 乏 术
工作 的 熟 悉 我 发 现
, , ,

但 是 后 来 随 着 对 具 体 间 人 员 经 费 等 多 方 面 给 予 保 障



我 在从 事课程

教 学 与 管 理 并 非 绝 对 对 立 的研 究 时 也 会 兼 顾 行 政 管 理
度 我 也 感到 非 常 矛盾
以割舍 另




方面 对 自 己 的 教学 工 作 难参 加 主 题 讨 论

一道圆锥曲线高考题的探究与发现

一道圆锥曲线高考题的探究与发现

一、问题的提出
2018 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理科第 19 题、文科第 20
题都是关于两角相等问题,试题如下:
理科: 已知椭圆 C:
x2 2
+ y2
=1
的右焦点为
F,过 F

直线 l 与 C 交于 A,B 两点,点 M 的坐标为( 2,0) .
( 1) 当 l 与 x 轴垂直时,求直线 AM 的方程;
点 N 任 作 直 线 l 与 椭 圆 C 相 交 于 A,B 两 点 时,均 有
∠NMA = ∠NMB. 且 如 果 点 M 坐 标 为 ( m,0 ) ( m > a)
时,点
N
的坐标为(
a2 m
,0


当点
M
坐标为(
0,m)

m

b) 时,点 N 的坐标为( 0,bm2 ) .
在结论 1 中,点 M 在椭圆外,点 N 在椭圆内,或者点
( 2) 设 O 为坐标原点,证明: ∠OMA = ∠OMB. 文科: 设抛物线 C: y2 = 2x,点 A( 2,0) ,B( - 2,0) ,过
点 A 的直线 l 与 C 交于 M,N 两点.
( 1) 当 l 与 x 轴垂直时,求直线 BM 的方程;
( 2) 证明: ∠ABM = ∠ABN.
在理科试题中,给出的点 F、点 M 以及文科试中题给
0) (
m
< a,m≠0)
时,点
N
的坐标为(
a2 m
,0


如果
M

椭圆内 y 轴上非原点的定点,则在椭圆外存在点 N,使得
过点 N 任 作 直 线 l 与 椭 圆 C 相 交 于 A,B 两 点 时,均 有

一位“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老师

一位“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老师

作者: 汪秀梅
作者机构: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教学研究室,511400
出版物刊名: 教育视界
页码: 42-43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10期
主题词: 老师 生活 儿童 语文教育 教学工作 直接搜索 教学思想 访问量
摘要:如果说要我用短短的一篇小文来评价李竹平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倒不如打开百度直接搜索“李竹平老师”,或者打开他的博客,直观感受400多篇记录教育教学思想及实践的文字和近20万人次的访问量,一个当代小学语文教育专家的形象便会在你眼前自然呈现!如果你还能有幸跟着他一起工作,走进他的教室,加入他的班级QQ群,看到他每天——的的确确是每一天,不管节假日从不间断的每天和班级所有孩子的交流记录,你会觉得:什么样的文字评价都会在真实的李竹平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2023年《鸟的天堂》听课心得体会

2023年《鸟的天堂》听课心得体会

2023年《鸟的天堂》听课心得体会2023年《鸟的天堂》听课心得体会1前不久,有幸聆听了一些著名特级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示范课,其中田东英老师执教的《鸟的天堂》一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堂上,田老师以她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学生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世界,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无穷魅力。

整堂课,听课教师神情专注,仿佛在谛听一首自然流淌的美的赞歌。

一、诗化的教学语言,给学生美的享受教学语言是语文教师最重要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手段,教学语言的诗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他们主动参与的欲望,给他们以优美语言的示范,还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浴冬阳,带来语言美的享受。

田老师的教学语言亲切、甜美、流畅而生动,独白语言几乎达到了诗化境界,听她讲课犹如欣赏清醇优美的散文诗。

开始部分,田老师用字幕导人巴金老人《旅途随笔》的语句,随即播放鸟的天堂实景画面,老师给镜头配解说词:“夕阳西下,天边只留下一片灿烂的晚霞。

随着船桨轻轻地划动,我们来到了这株古榕树下。

这是一株有着500年树龄的大榕树,它枝叶繁茂,充满生机,它枯藤交错,硕大无比,远远望去,犹如浮在水面的绿洲,形成了独木成林的神奇景象。

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路经此处,把这个奇迹付诸文字,奉献给了我们。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旅途随笔》中的一篇__。

下面就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美,发现美吧。

”学生欣赏着课件画面,聆听着老师美妙的语言,不知不觉地沉浸到一种自然美的意境中。

课伊始,情已生。

理解感悟“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一句是__的难点之一。

田老师在学生读书思考、小组交流,倾听学生富有创意的发言之后,进一步用课件演示加以突破,同时发挥自身语言的优势加深学生的体验:“这株老榕树已经有500岁了,但她还洋溢着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似乎每一片树叶上都跳动着绿色的精灵,闪动着生命的光辉。

如何应对历史专题教学下的初高中衔接问题

如何应对历史专题教学下的初高中衔接问题

如何应对历史专题教学下的初高中衔接问题
汪玉梅
【期刊名称】《科教文汇》
【年(卷),期】2011(000)017
【摘要】要让学生顺利地实现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应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渗透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并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意识.【总页数】2页(P109-110)
【作者】汪玉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朝阳中学,重庆,4007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51
【相关文献】
1.历史专题教学下初高中衔接问题应对策略探究 [J], 王雪英
2.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初高中衔接问题 [J], 逄锦胜
3.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发盲校历史校本课程(下)利用专题学习网站开展盲校历史校本课程教学 [J], 沈光银;王颖
4.对高一历史教学要解决初高中衔接问题的探究 [J], 邵兰琴
5.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历史教学如何应对中学历史教学改革 [J], 杨竹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的三维目标”
肖春梅
【期刊名称】《课外阅读:中下》
【年(卷),期】2012(000)016
【摘要】基础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搞得轰轰烈烈,执教者都对此有了不同程度的探讨和执行,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

但,真正的语文课改改什么呢?这是很多老师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根据新课程方案,一个普通的执教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洗脑”,改观念,改教法,改地位,就是要改变我们过去那种以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一堂课南老师一个人讲,老师处在绝对的霸主地位。

教学方法也很简单,实行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致使课堂死气沉沉,没有活力和生机,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什么个性和创造性。

【总页数】1页(P107-107)
【作者】肖春梅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重庆4015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3
【相关文献】
1.新课改下生物教学中联系生活落实三维目标 [J], 姜云芳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的策略研究 [J], 宋立萍
3.新课改下生物教学中联系生活落实三维目标 [J], 姜云芳
4.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J], 王爱霞
5.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 [J], 李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汪秀梅老师上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汪秀梅老师上

《鸟的天堂》课堂实录汪秀梅老师上之马矢奏春创作《鸟的天堂》课堂教学实录课前谈话:师:同学们, 知道老师来自哪吗?生:广东.师:提到广东, 你最先想到什么?生:荔枝.师:是的, 唐朝有位妃子最喜欢吃荔枝, 你知道是谁吗?生(齐):杨贵妃.师:杨贵妃是中国古代四年夜美女之一, 和汪老师比比, 你们看有没有相似之处.(笑)生:我猜老师一定和她一样喜欢吃荔枝.师:你真聪慧, 料中了.同学们, 对广东, 除荔枝, 你还想到了什么?生:粤菜, 吃在广州.生:水果, 特产……师:老师从广东带来了一些特产.(出示图片, 学生饶有兴致的猜说水果名字, 并诵读有关的诗句)生:芒果、杨桃……生: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生: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生: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师:我国文学巨匠巴金曾说:“南国的风物含有一种迷人的力量, 在我的眼里, 一切都显出一种梦境般的美丽.”这节课汪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我们南国一个梦境般的处所.上课.一、情境导入, 感知全文师:(配乐解说)在广东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四、五百年前, 在广东新会的天马村, 有一条小河, 河中间有一块泥滩小岛.潮退外露, 潮涨水淹.一天, 一只仙鹤看中了这儿环境静而优雅, 便衔来了一根榕树枝, 说来奇怪.不久, 榕树生长起来, 枝繁叶茂, 远看像一片浮动的绿洲.又一个美丽的清晨, 这只仙鹤带来了数万只仙鹤, 栖息在这棵榕树上.从此, 每于清晨薄雾中, 万千灵鸟鸣声呼唤, 凌空翱翔, 野趣盎然, 形成南国一个奇观.生:(齐读)——鸟的天堂.师:同学们, 在你们的心中, 什么样的处所才华称作“鸟的天堂”啊?生1:有茂密的树林, 清清的湖水.生2:没有人伤害, 很平安, 鸟生活得美好、快乐的处所.生3:景色优美, 舒适、依山傍水, 丰衣足食.师:是的, 确实是个很美的处所, 汪老师曾屡次去过那里, 每每置身于此地, 都有一种陶醉, 甚至迷恋, 它静谧、优雅, 和谐、安详, 带着你的想象再读题.生:(美读)——鸟的天堂.师:好, 昨天年夜家都预习了课文, 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其他同学注意听.这儿有三个生字, 三个多音字, 看他是否全读准了?(课件出示:一簇簇不成胜数树梢做巢应接不暇兴奋)(1)正音:兴奋(2)理解应接不暇(3)指导学生字:巢/梢/暇.(老师边书写“巢”边解说:“巢”上部份三个“〈”要写得匀称, 这是鸟的一家三口, 下面是个扁“日”是鸟的窝, 建在这树木上, 所以“巢”就是鸟的——家)师:借助预习提示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生1:课文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景物,生2:课文主要写了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 第一次在薄暮, 没有看到鸟, 看到了一棵茂盛的年夜榕树, 第二次在早晨, 看到众鸟纷飞的景象.师:究竟是六年级的学生, 能在预习中学会生字词, 了解课文的年夜致内容, 而且理清了文章的条理.师:再快速浏览课文, 作者两次去了鸟的天堂, 有怎样的感慨?生: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 那“鸟的天堂”简直是鸟的天堂啊!师:这是作者的感慨, 能不能把这感慨地味道再读的浓一些. 生:读.师:有点味道了, 但还不够.生:读(重读“简直”)师:很好, 突出了“简直”.一起读.生:齐读.师:年夜家读这句话,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生:鸟的天堂有的加了引号, 有的没有加.师:你怎样理解?生:作者第一次去鸟的天堂, 没有看到鸟, 看到的是一株号称“鸟的天堂”年夜榕树, 第二次去是在早晨, 作者看到了很多的鸟, 证实了这株榕树是真正的鸟的天堂.鸟的天堂指的就是一棵年夜榕树.师:一株榕树便天堂!这是怎样的一棵树啊.二、重点读“树”, 品味写法师:让我们随着巴金先生, 伴着夕阳的余晖, 走近这株神奇的树,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仔细地听.师:配乐朗读1——9自然段.生:闭眼听.师:你仿佛看到一颗怎样的树?生:这是一株非常年夜的树师:请你把“年夜”写到黑板上,生:这是一株非常“绿”的树师:写道黑板上生:生机勃勃师:写道黑板上生:茂盛师:写道黑板上师:看成者看到这株年夜榕树的时候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板书, 这是作者第一次来到鸟的天堂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生:读.师: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出来的?默读课文的——9自然段, 可以动笔标注出来.生:自由读, 教师巡视.交流:生:“我见过很多榕树, 这样年夜的我第一次看到”.作者从自己的亲身阅历写出了这株榕树很年夜.师:是的, 巴金常旅国内外, 可以说, 见多识广, 对巴金来说年夜榕树缺乏为奇, 但这样年夜的却是第一次看到, 可见之年夜. 生:通过河面变窄来说明它的年夜.生:通过朋友的谈论体现它的年夜.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年夜树, 枝干的数目不成计数.”由不成计数这个词, 感受到这是一株年夜榕树.师:课件出示这句话, 再读, 谁还有新的发现?生:应突出“一株”这个词, 作者从远处看误以为是很多株榕树, 走近看原来只是一株.师:读出只是“一株”的感觉生:“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年夜树, 枝干的数目不成计数.”强调了“一株”.分别找几个同学读.师:把体会带进去, 都读读这句话.生:自由读师:为什么不成计数?这跟它的生长特点有关.找相关句子读一读. 生:“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师:见过“枝上又生根”的树吗?生:没有.师:(出示老师在鸟的天堂拍的照片)介绍:年夜家看到这许多的像胡须一样的工具, 就是榕树的气根, 气根的生命力很强, 当它越长越长, 垂到空中时, 伸入泥土, 就形成了枝, 枝上再生根, 根再形成枝, 就这样横干直枝相连, 盘根错节, 所以——生:枝干的树木不成计数.师:知道它究竟有多年夜吗?生:摇头.师:和会场相比, 相当于20多个会场.生:赞叹“哇”师:把你的赞叹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表达出来.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生:独木成林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 但这棵树却覆盖整个小岛, 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还有哪里具体写出了“年夜”?生:“一部份树枝垂到水面上, 从远处看, 就像一棵年夜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因为树很年夜, 所以树枝垂到了水面.生:树枝卧在水面上, 这个“卧”字让我想到了我曾见过的巨年夜的“卧佛”.这棵树就像一个巨年夜的“卧佛”一样, 很年夜, 很安详.师:你能读出这样的安详吗?生:读.“一部份树枝垂到水面上, 从远处看, 就像一棵年夜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师:一个“卧“字仿佛又让你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生交流:(年代久远, 安详, 宁静、古老……学生:交流感受并把感受读出来.)师:何等生动、巧妙的一个“卧”字啊, 她静卧在水的中央, 自力成一个小岛, 是那么的安详、优雅, 自然、宛若一个隔离红尘的人间天堂啊.所以作者这样感慨——生: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让我们再次走近这榕树, 引读——“我们的船渐渐迫近榕树了……生齐读:“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 真是一株年夜树, 枝干的数目不成计数.枝上又生根, 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 伸进泥土里.一部份树枝垂到水面上, 从远处看, 就像一棵年夜树卧在水面上一样.”师:继续交流, 作者还怎样写出了这些特点?生:“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 用展示生命力, 来暗示茂盛.师:它是怎么展示的?生:“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叶子密集到“一簇的一簇的堆起来”生:从“不留一点缝隙”我感受到这树的茂盛, 那么年夜的一棵树, 居然不留一点缝隙.师:引读这段话.从哪里还能体会到这种生机勃勃?生:“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生:指名读, 轻轻自读.指名读师:同学们注意到这个“似乎”, 现在把似乎去失落.生:比力读.师:你觉得有“似乎”跟没有“似乎”有什么纷歧样?生:似乎是好像的意思, 如果去失落就酿成真是的, 而不是作者的想象了.师:这“似乎”不是没有, 更不是绝对, 而是带有神秘的, 那种捉摸不透的, 让人浮想联翩的的生命的感觉!把这种似有似无的神秘感读出来.生:感情朗读.“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师:读这句话, 年夜家有没有疑问?生:“新的生命”是指什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师:再自由地读一读这句话, 然后联系上下文, 联系生活实际, 和平时的感受, 看看自己有什么见解, 还可以与伙伴交流交流. (生自由地读、体会)交流:生1:是躲在树叶中的鸟在动.师:哦, 那是飞倦了小鸟们归巢了, 躲在茂密的叶丛中, 看不见躲在树上的小鸟, 可是却感觉到了“生命的颤抖”.所以作者感到——生读——“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生2:这是生命涌动之美, 因为这树的生命力很顽强, 好像每一刻都有新的叶子在生长出来.师:这是无法抗拒的生命力, 从它的每一片绿叶上都涌动着新的生命.读生读——“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生3 :我觉得颤抖还有一个意思, 可能要刮风, 一闪一闪的, 让人感到颤抖.师:把你感到这一闪一闪的感觉读出来.生读——“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生4:我觉得树叶太绿了, 在阳光的映照下, 闪耀着动听的光彩. 师:那翠绿的颜色, 绿得鲜亮, 绿得发光, 看久了, 似乎感到绿叶上的点点光斑像是一些可爱的小精灵在舞蹈, 所以——生读:“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师:把你们各自的感受融入这句话中, 好好地读读这句话.展示读.一个接一个读下去.师:那是风吹, 是鸟动, 是阳光的照耀, 是新发的嫩芽, 是那绿叶自己就蕴育着无限的生机, 所以——生:(齐读)“那翠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抖.师:这是树叶在颤抖, 是生命在颤抖, 分明也是作者的心在颤抖, 所以他情不自禁地赞叹——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这也是我们的心在赞叹——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巴金先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这株年夜榕树的勃勃生机, 用我们的朗读去再现这文字的生命!生:齐读第八自然段.师:好的语言我们要积累下来.给年夜家一些时间, 看谁记住的最多.生背诵.指导交流背诵.三、迁移练笔, 引向读“鸟”师:这美丽的南国的树为什么能如此的美丽, 除它自身旺盛的生命力以外, 还有天马村的人们对它的爱惜.几百年来, 人们把这棵年夜榕树看作是一棵神树, 把树上栖息的鸟看做神鸟, 禁绝人们去震动它, 如果谁打鸟, 就会受抵家法的惩办, 几多年来天马河的人们就是以他们最质朴的环保意识, 呵护着鸟, 呵护着树, 所以, 天马村的人们至今仍然拥有——生齐读: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师:正是由于有了这美丽善良的南国的人, 才有了这神奇美丽的南国的树.假如你就是那第一只飞来的仙鹤, 你发现了这株美丽的南国的树, 你将怎样召唤你的亲人、朋友来此安身立命?请你写下最能感动他的话.生:写.师:提示, 可以用文中的话, 也可以用自己的话.交流.生1:在南国有一株美丽的年夜榕树, 它遮盖住整个小岛, 独木成林, 那树叶绿得发光, 绿得发亮,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 不留一点缝隙, 哪儿冬暖夏凉, 是我们生活的天堂啊!生2:我发现了一个天堂, 那儿依山傍水, 丰衣足食.一株树就是一片林子, 周围很静, 人们善良…………师:就在你的召唤中, 一只鸟飞来了, 两只鸟飞来了, 千百只, 千万只鸟飞来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成了真正的——生读:鸟的天堂.师:今天我们没有看到一只鸟, 第二天清晨, 当阳光照耀在水面上, 一切都显得更加光明的时候, 我们再一次来到了这里.起初, 周围是静寂的……(课件出示, 学生静听配乐鸟鸣声, 音乐和文中描述相吻合, 先是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接着越来越多.最后整个树上变得热闹了!百鸟齐鸣)师:你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谈.师:那是一片和鸣谐调的天籁之声, 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哪得几回闻”.文学巨匠巴金又是怎样通过文字来展示这种百鸟出巢的生命之美的, 请同学们回去后运用今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文章的第二部份, 再一次去感受这天下奇观(齐读)——鸟的天堂.同学们, 认识年夜家很高兴, 老师从南国带来了这“鸟的天堂”的旅游画册, 送给同学们, 在这个小册子中, 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鸟的天堂”的诗句, 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赏读, 更多的去了解这天下奇观——小鸟天堂.欢迎年夜家去广东, 去鸟的天堂——那梦境般的处所.下课.。

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强化学生环保意识
汪秀梅
【期刊名称】《环境》
【年(卷),期】2006(000)0z1
【摘要】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历史潮流.而小学语文教材,涉及的范围也的确非常广泛,从远古时代到二十世纪,中外作品中的各种人物生活的环境以及风情万种的大自然都为我们提供了环境教育的丰厚土壤.而我们的语文许多篇课文都可以很好的渗透环境教育.一、欣赏课文插图,热爱美好环境二、诵读古诗,感化心灵,"爱护生命"三、感悟、朗读课文产生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总页数】2页(P94,93)
【作者】汪秀梅
【作者单位】番禺市桥中心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
【相关文献】
1.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3.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发挥语文教材优势强化心理健康教育
5.发挥小说教材优势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例谈高中语文小说教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道立体几何问题的多视角探究

一道立体几何问题的多视角探究

一道立体几何问题的多视角探究
汪梅
【期刊名称】《高中数理化》
【年(卷),期】2022()23
【摘要】立体几何问题可以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识图能力.角度和距离是立体几何中两个重要的度量,其中线面角的概念和求法既是教学的重难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学生在解决线面角问题时会面临两个选择:运用几何法(传统方法)求解或运用向量法求解.在运用几何法解题时学生常感到作图难,角不好找;在运用向量法解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个别点的坐标不好求,从而导致解题失败.本文以一道立体几何题为载体,从几何法和坐标法这两种视角深刻分析这类题的解决方法.【总页数】3页(P59-61)
【作者】汪梅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柏庐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一道立体几何问题的多视角探究
2.一道动态立体几何问题解决的7个视角与思考
3.教材中一道立体几何问题的多视角探究
4.基于GeoGebra的立体几何问题的探究——以一道翻折问题为例
5.一道立体几何轨迹问题的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体现在导数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探究

体现在导数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探究

体现在导数问题中的数学思想探究
董秀娥
【期刊名称】《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年(卷),期】2016(000)012
【摘要】导数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知识点之一,它是解
决函数单调性与最值问题的一把利剑。

本文就解决有关导数问题时所渗透的分类思想和构造函数法进行探究。

分类讨论是一种逻辑方法,也是一种数学思想,其实质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策略。

一般步骤是:(1)确定标准;(2)恰当分类;(3)逐类讨论;(4)归纳结论。

构造函数法是根据题设条件和结构的特殊性,构造出一些新的形式,并借助它认识与解决原问题的一种规律方法。

【总页数】1页(P10)
【作者】董秀娥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梅山高级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在探究中自然发现参数讨论的界点r——以含有参数的函数、导数问题为例
2.体现在圆中的数学思想浅析
3.基于数学思想方法的导数问题求解策略分析
4.探究性
学习应体现在语文教学中5.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体现在演唱中的应用探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民办教育乘春风 教育未来更美好

民办教育乘春风 教育未来更美好

民办教育乘春风教育未来更美好
汪笑梅
【期刊名称】《吉林教育》
【年(卷),期】2004(000)006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民办教育经过1978—1992年的恢复阶段,1992—1997年的迅速发展阶段,以及1997年以后的依法规范阶段,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渐从对公办教育“拾遗补缺”上升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

近几年,干人以上的民办中小学和万人以上的民办高校不断涌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已经达到国内一流的水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汪笑梅
【作者单位】吉林省实验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2.7
【相关文献】
1.让民办教育之花更绚丽——从唐河县的实践探析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
2.改革照亮未来——中国民办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国民办教育协会2012年会在温州召开
3.日沐千山秀春风化雨新——府谷县民办教育侧记
4.忽如一夜春风来—益阳市发展民办教育见闻
5.2019中国民办教育蓝皮书发布——民办教育未来发展需重点关注五大领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汪秀梅《忆江南》课堂教学实录师:同学们好,认识你们很高兴。

生:老师好。

师:老师想听你们用无锡话向我问好。

(生用无锡话问好,全场笑)师:面朝台下听课的老师们,也用无锡话向他们问好:“欢迎大家来到无锡”。

生:(无锡话)老师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无锡。

(全场一片欢笑和掌声)师:昨天汪老师观看了你们在开幕式上的演出,你们的朗读让我很感动,我想这是清清的长江水滋养了你们,让你们这么小小的年纪就懂得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所以老师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诵读古诗词,好吗?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诗词的课堂。

师:汪老师这是第一次来无锡,但当我一踏上无锡这块土地的时候,心情就很激动,因为我曾在诵读古典诗文的时候,无数次地神游此地,这儿是老师——也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追寻的故乡——(板书:江南)生:(齐读)江南。

师:读了这两个字,你们一定很自豪,你能用一句话或一句诗来说说你心中最美的江南吗?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你已经读过这首词了,真好!还有想说的吗?生:江南最美是太湖。

生: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我们纵有千言万语也说不尽这江南的美啊。

(配乐播放江南最具有特色的风景图片。

描述:这里河湖交错,水网纵横,小桥流水,古镇小城,田园村舍,如诗如画,古典园林,曲径回廊,江南丝竹,别有韵味)师:这就是自古以来被誉为“人间天堂”的——生:(齐)江南。

师:这就是你们引以为自豪的水乡——生:(齐)江南。

师: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在苏杭为官,江南旖旎的风光给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

回到洛阳12年后,又创作了一组千古绝唱《忆江南》。

(板书:忆)(师配乐范读)(生自由读)(请一个学生朗读)师:读得不错,不愧是江南诗词故乡的孩子。

(生齐读)师:听你们的朗读是一种享受,老师想请教大家对“忆江南”三个字的理解?生:忆,是回忆,怀念。

忆江南,诗人怀念江南的往事。

生:“忆江南”是词牌名。

师:你对词有多少了解呢?生:我知道宋朝的词很有名。

师:向来以唐诗、宋词并举。

生: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词的句式有长有短,因此又叫长短句。

生:词牌是曲调的名字。

师:对,可以这样说。

词,原是配合音乐而创作的歌词。

后来逐渐脱离与音乐的关系,成为一种长短句的诗体。

生:词有各种词牌。

每一种词牌的句式是固定的,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句式。

师:你还知道其他的词牌名吗?生:我知道西江月、渔歌子、水调歌头。

师:你们怎么知道这么多?生:通过查阅资料师:同学们很会学习,借助工具书查阅资料这一点对学习古诗词很重要。

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这些好的方法先来自学这首词,在学习和诵读中去领略词中的是景,感悟词中的情。

(生自学、自记,播放优美的古琴乐。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你领略到了什么样的意境,能描述一下吗?生;这首词写的是江南清晨日出的美景。

初升的太阳很红,把江边的花映衬得更红艳,红得胜过了火,而江水碧绿如蓝草一般,如此美景,我怎能不怀念江南呢?师:诗人白居易一开口就用这个通俗的“好”字来赞颂江南,这个“好”让你体会到什么?能说说你的看法吗?生:这个“好”是赞美江南的美景。

师:那就换个字,江南“美”,不更好吗?生:我觉得一个“好”字说明江南不只是景美,还有很多的好。

生:一个“好”说明江南各方面都很“棒”,诗人非常喜欢江南。

师:这就是经典诗文用字的精妙。

“旧曾谙”是什么意思?生:“谙”是熟悉的意思。

“旧曾谙”的意思是过去很熟悉。

师:说明江南之“好”不是听别人说的,而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体验过的,所以诗人才这样怀念。

那么江南这么大,诗人抓住什么来写这“好”的呢?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句的描写“好”在哪?生:这句用火焰与江边的红花作比较,写出了江花的红艳,用蓝草的蓝来形容江水的绿。

生:太阳很红,原来花就是红的,在阳光的照射下,所以红花就更红了,胜过火。

师:江水又怎能绿如蓝啊?这个“蓝”字让你感受到了什么?生:我从这个“蓝”字感受到了这不是平常的绿,绿得很纯净,很美。

师:这“绿”在“红”的映衬下……生:由于江花是红的,太阳是红的,在红色的映衬下,江水就显得更绿了,如同蓝草染过一般。

师:于是就出现了——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界?请同学闭上眼睛——(师配乐朗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了江边一簇簇的红花鲜艳如火。

生:我仿佛站在江边,那儿盛开着大片大片的红花,太阳出来了,朝霞满天,映照得花儿更加红艳,那红花光彩夺目,胜过燃烧的火,那一江水,碧绿得如蓝草染过一般,晶莹剔透。

师:多美啊,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请你读——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日出,花开得如此热烈,男孩子读——日出江花红胜火。

师:春天碧水悠悠,纯净、优雅、女孩子读——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江南如此之好——(指大屏幕)生:能不忆江南?(突出“能不”)生:能不忆江南?(轻声、深情地)师:读了这句“能不忆江南”,你体会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生: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江南非常地怀念。

生:我感受到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师:诗人在哪儿忆江南?生:洛阳。

师:你们知道洛阳在哪儿吗?生:在北方。

(出示地图,感受南北距离)师:当江南花红胜火、水绿如蓝之时,洛阳的春天是怎么样的?同学们请看白居易写于洛阳的一首《魏王堤》七绝:出示课件:《魏王堤》花寒懒发鸟慵啼,信马闲行到日西。

何处未春先有思,柳条无力魏王堤。

师:能借助注释读懂这首诗吗?生:那儿由于天还很冷,花以为春天还没到没有开放,只有魏王堤上的柳丝在无力地摇摆。

让人感觉春天还没有来到。

师:而此时诗人旧谙的江南却已是——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体会此时诗人的心情。

生:诗人很伤心。

生:面对洛阳这冷清的春天,诗人想象江南这时已经花红水绿,怎能不思念江南?师:从这句中你还体会到了什么?生:我体会到了诗人那种极度思念的感情。

师:请你读出极度的思念!生:(读)能不忆江南?生:我体会到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怀念!师:请你读!生:(读)能不忆江南?(深情地)生:我还体会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师:很好,请你来读!生:(读)能不忆江南?师:诗人通过反问突出了身在洛阳的自己对江南的无限赞叹与怀念。

可是诗人眷恋的仅仅是江南美景吗?(板书:景)生:白居易怀念的还有我们江南的才子,江南才子多,很风流。

(全场笑)师:江南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生:我们江南的小吃多,味道好。

……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白居易在年轻时就喜欢游江南,苏杭是江南名城,风景秀丽,人物风流,给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后来他在杭州,苏州做官几年,在那里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和苏杭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表,有一天,白居易生了病,要回到洛阳,苏州人民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

他的好朋友刘禹锡曾在诗中描述苏州人民为白居易送别的场面:“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师:你就是诗人白居易,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深深的思念之情,读——生:能不忆江南?(深情地)师:诗人忆什么?生:诗人忘不掉的是江南的人。

师: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这首词。

(生读)诗人在用生花妙笔写出他“旧曾谙”的江南美景之后,又以“能不忆江南”的眷恋之情,收束全词。

但这已勾起了他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于是便又写下了另外两首。

出示:其二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生自由读,并在老师的带领下寻找这三首词的异同,进一步了解“忆江南”这个词牌。

)师:从这两首词中你又看到诗人还忆江南的什么?生:忆杭州,在灵隐寺,天竺寺中散步寻找从月亮上飘落的桂花的故事。

生:难忘钱塘江大潮的汹涌澎湃。

师: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生:难忘江南美酒、美女。

师: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生:在江南的事诗人都忘不掉。

师:这是什么?生:诗人对江南的感情。

师:(板书:情)一种江南情结!请同学们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再读《忆江南》。

(生齐读)师:“古人唱歌兼唱情!”诗歌,感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不独在于声韵悠扬,更在于以声传情;不仅在于写景如画,更在于借景抒情。

老师带来了《忆江南》的歌曲,同学们请用心来听。

(播放歌曲《忆江南》)师:你从这声韵悠扬的歌曲中听出了什么?生:诗人去过江南,怀念每一个地方。

生:诗人在想,我为什么要生病啊,否则就在江南永久地生活下去,该多好啊。

师:请你朗读这首词,把你的感受通过读传达出来。

(生读)生:我听到了诗人对江南的爱和深深的怀念。

师:融入你们的这些感受,请大家诵读这三首词。

(师生互动读,老师读一句,学生重复后三个字,构成了类似二重唱的朗读效果,余音袅袅。

音乐响起,师生共同随着旋律唱起来,享受着文字之美,音乐之美,江南之美!)师:哪位同学能背下来?(生纷纷举手背)所有会背的同学站起来面朝听课的老师们,把这词中的情传送给在座的每一位老师。

(生全体起立,背诵)师:同学们,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腹有诗书气自华”,愿大家在经典诗文的熏陶中,个个“气质如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