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中考文言文阅读分课辑录黔之驴
初中黔之驴阅读答案
初中黔之驴阅读答案黔之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譀,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2分)①稍近益狎()②尽其肉,乃去()(2)翻译句子。
(2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译:(3)读了这篇柳宗元的《黔之驴》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分)参考答案:1、(1)益:更加;去:离开。
(2)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3)①对于那些貌似强大的东西,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会取得胜利;②人一定要有真才实学;③做事一定要知己知彼;④做事要持之以恒。
(言之成理均可视为合理。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稍出近之稍:②以为且噬已也且:③驴不胜怒,蹄之蹄:④尽其肉,乃去去: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②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2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成语:启示:参考答案:19、①渐渐;②将,将要;③用蹄子踢;④离开。
20、①老虎看到它,觉得它是个巨大的家伙。
②然而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没有什么特殊本领似的。
2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黔之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黔之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黔之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导语: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黔之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黔之驴(1)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
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
蔽林间窥之(7)。
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
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
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
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
虎因(24)喜,计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阚(28),断其喉,尽其肉,乃(29)去(30)。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通假字:1、技止此耳:“止”通“只”,只,不过。
2、益习其声:“习”同“悉”,熟悉。
古今异义:1、稍出近之: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2、因跳踉大阚:因,古义:于是;今义:因为3、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一词多义:1、以为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把……当作)B、以为且噬己也(认为)2、然A、慭慭然,莫相知。
/庞然大物(。
……的样子)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然而,但)3、之A、黔之驴(的,结构助词)B、虎见之(它,代词,代驴)C、蹄之(它,代词,代老虎)D、虎因喜,计之曰(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4、益A、益习其声(渐渐)B、益狭(更加)翻译黔这个地方没有驴,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用处,便把它放置山下。
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东西。
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东西。
文言文黔之驴原文
文言文黔之驴原文一、原文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二、译文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以为它是什么神物,就躲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渐渐小心的靠近它,惊恐疑惑,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之后的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非常害怕,跑的远远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渐渐地老虎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敢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越来越轻侮,轻慢地碰撞、依靠、冲撞、冒犯它。
驴非常愤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本领只不过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很有道行,声音洪亮好像很有本领,当初如果不使出它的那点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由于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落得像这样的下场,真是可悲啊!三、原文赏析《黔之驴》是我国一篇著名的古典寓言。
开头是这样写的:“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作者首先从故事发生的地区环境写起。
“黔”,是唐代当时一个行政区的名称,又叫黔中道,包括今天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湖北西南部和贵州北部一带。
这一带有什么特点呢?“无驴”,从来没有过驴子。
这一特点很重要,因为如果没有这一特点,就不会出现后面老虎被驴一时迷惑的情节,因此也就不会发生后面这样的故事。
黔之驴历年中考题
黔之驴历年中考题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2006年扬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
(14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摸)龠(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1)蔽林间窥之()(2)稍近益狎()(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14.甲乙两文中共有四个句子含“者”字,其中一个“者”的意思和用法与其它三个不同。
这个句子是(2分)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译文:(2)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译文:16.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有不同的认识过程和结果。
请加以探究,说说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4分)答:2007湖北省随州市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
(10分)黔之驴柳宗元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初中语文】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黔之驴
文言文答题技巧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
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2.在句子翻译中要有敏感的“特殊句式”意识。
如省略句,注意把省略的主语宾语加上;如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反问句等。
在翻译时要落实关键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翻译句子的语气句式必须与原句保持一致。
3.在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上,遇见不会的词或者一下没想起的词大可不必紧张,联系上下文,结合故事(文章)的情节,理解(猜)出它的意思,把词带到文章中去理解,切记翻译不可脱离文章。
如果选文下有注释,一定要充分利用注释的提示作用。
4.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
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2文意理解题型(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
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
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
在找准信息点后,将选文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
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
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6)表述正确,文字简练。
《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
《黔之驴》原文、注释、译文及鉴赏[原文]黔①无驴,有好事者②,船载以入③。
至则④无可⑤用,放之山下⑥。
虎见之,庞然⑦大物也,以为神⑧,蔽林间⑨窥⑩之。
稍(11)出近之,慭慭然(12),莫(13)相(14)知(15)。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6),远遁(17),以为且(18)噬(19)己也,甚(20)恐。
然(21)往来(22)视之,觉(23)无异(24)能者(26),益(25)习(27)其声,又近出前后(28),终(29)不敢搏(30)。
稍(31)近,益(32)狎(33),荡倚冲冒(34),驴不胜(35)怒,蹄(36)之,虎因(37)喜,计(38)之(39)曰:“技止(40)此耳(41)。
”因跳踉(42)大㘎(43),断(44)其喉,尽(45)其肉,乃(46)去(47)。
[注释]①黔:地名。
唐时黔中郡,包括今湖北西南部、湖南西部、四川东南部和贵州大部,治所在黔州(今四川彭水县)。
②有好(hào)事者:“有……者”:“有(个)……的人”。
好事:喜欢多事。
③船载以入:“船载之以入”的省略。
船,名词作状语,用船。
之,代驴。
以,连词,同“而”,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语,可不译。
④则:却。
④无可:没什么可用之处。
⑥放之山下“放之于山下”的省略。
⑦庞(páng)然:又高又大的样子。
⑧以为神:“以之为神”的省略。
以之为,把(它)当作。
⑨蔽林间:“蔽于林间”的省略。
蔽,隐蔽。
⑩窥:本义是从小孔或缝隙中看,引申为暗中察看。
(11)稍,渐渐,副词,今义为“稍微”,与古义不同。
(12)慭(yìn)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3)莫:不,副词。
(14)相,副词,单指动作的受事者(驴子)。
(15)知:了解。
(16)骇:本指马受惊,引申为害怕。
(17)遁(dùn):逃走。
(18)且:将,将要,副词。
(19)噬(shì):咬。
(20)甚:非常,十分。
(21)然:但,然而。
(22)往来:来来去去。
黔之驴阅读答案(集合15篇)
黔之驴阅读答案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黔之驴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黔之驴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问题。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1)益习其声益______________(2)驴不胜怒,蹄之蹄______________(3)以为且噬已也且______________(4)因跳踉大? 因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各句。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语,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逐渐(2)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3)将要(4)于是2、(1)老虎看到它,(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心目中)把它当成神。
(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2)老虎因此而高兴,盘算着这件事(驴的本领),心想:“它的本领不过如此罢了!”3、黔驴技穷黔驴之技庞然大物4、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
黔之驴小古文
《黔之驴》柳宗元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黔之驴》选自《柳河东集》卷一九,作者柳宗元。
与《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都是柳宗元《三戒》的文章,而《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详细参考:《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作品原文黔(qián)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词句注释1.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2.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3.至:到。
4.则:表转折,却。
5.之:代词,代驴。
6.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7.以为:把……当作。
8.蔽:躲避,躲藏。
9.窥:偷看。
10.稍:逐渐地,渐渐地。
11.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12.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3.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相:一方对另一方,偏指另一方。
14.他日:之后的一天。
15.大骇:非常害怕。
大:很,非常。
骇,害怕。
16.远遁:跑得远远的。
遁:跑,逃跑。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黔之驴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黔之驴原文黔之驴(1)黔无驴,有好事者(2)船载以入(3)。
至则(4)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5)大物也,以为神(6)。
蔽林间窥之(7)。
稍出近之(8),慭慭然(9),莫相知(10)。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11),远遁(12),以为且噬己也(13),甚恐。
然往来视之(14),觉无异能者(15)。
益习(16)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17)。
稍近(18)益(19)狎(20),荡倚冲冒(21),驴不胜(22)怒,蹄(23)之。
虎因(24)喜,计之(25)曰:技止此耳(26)!因跳踉(27)大阚(28),断其喉,尽其肉,乃(29)去(30)。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1,选自《柳河东集》。
黔(qi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2,好(h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3,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4,则:却。
5,庞然,巨大的样子。
6,以为神:以为,以(之)为。
以,把。
为,作为。
神,神奇的东西。
把它当做神7,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8,稍出近之:渐渐的接近它。
稍:渐渐。
9,慭慭(yny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10,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
初中文言文:《黔之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黔之驴》原文译文赏析《黔之驴》唐代: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地(这里的黔不指贵州)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老虎看到它是个庞然大物,把它作为神(来对待),躲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老虎)渐渐小心地出来接近它,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老虎十分害怕,远远地逃走,认为(驴)要咬自己,非常害怕。
但是(老虎)来来回回地观察它,觉得它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
(老虎)渐渐地熟悉了驴的叫声,又前前后后地靠近它,但始终不与它搏斗。
(老虎)渐渐地靠近驴子,态度更加亲切而不庄重,碰倚靠撞冒犯它。
驴非常生气,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很高兴,盘算这件事说:“驴的技艺仅仅只是这样罢了!”于是跳起来大吼了一声,咬断了驴的喉咙,吃光了它的肉,才离开。
唉!外形庞大好像有德行,声音洪亮好像有能耐,(老虎)当初(如果说)看不出驴的本领,老虎即使凶猛,(但)多疑、畏惧,终究不敢猎取驴子。
如今像这样的下场,可悲啊!【注释】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载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至:到。
则:表转折,却。
之:代词,代驴。
庞然大物:(虎觉得驴是)巨大的动物。
庞然,巨大的样子。
然,......的样子。
以为:把……当作。
蔽:躲避,躲藏。
窥:偷看。
稍:逐渐地,渐渐地。
近:形容词作动词,靠近。
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翻译注释及翻译
柳宗元《黔之驴》原文翻译注释及翻译柳宗元《黔之驴》原文翻译注释及翻译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
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
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
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
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
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
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政绩卓着。
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公元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
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富于战斗性,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
哲学着作有《天说》、《天时》、《封建论》等。
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业,并编成集。
有《柳河东集》。
作品背景《黔之驴》是柳宗元的作品《三戒》中的一篇。
《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本文是其中的第二篇,写的是一头驴被一只虎吃掉的故事。
本文选自《柳宗元集》卷一九。
这篇文章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针对性、现实性。
作者在《三戒》的序中说:“吾恒恶性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然卒迨于祸。
有害淡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由此可知,作者写这三篇寓言,是为了警戒世人:毫无自知之明而肆意逞志,必然自招祸患。
而《临江之糜》《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因此,具体而言,本文旨在讽刺那些无能而又肆意逞志的人;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又可知本文所讽刺的是当时统治集团中官高位显、仗势欺人而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某些上层人物。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黔之驴》阅读附答案在学习、工作中,我们常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学问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学问点,或某一学问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忙到我们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黔之驴》阅读附答案,期望能够帮忙到大家。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黔之驴柳宗元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且噬己也:且:并且B、稍近益狎:益:慢慢,更C、驴不胜怒:胜:能承受D、尽其肉,乃去:尽:吃完2、下列各组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庞然大物然往来视之B、虎因喜因跳踉大C、便有妇人惊觉欠伸觉无异者D、无敢哗者终不敢搏3、下面对课文的理解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叙写了老虎惧驴、识驴、戏弄驴、吃掉驴的完整过程。
B、本文开头两句为故事的发生创设了一个合理的情境,也为故事的进展埋下了伏笔。
C、本文的题目表明白讽刺意图是指向那些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这篇寓言运用拟人化的描写,刻画形象细腻生动。
4、翻译下列句子。
(1)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A2、D3、C4、(1)老虎观察了驴,发觉它,(它)当作。
(2)然而(老虎),走过去,觉得(它)也没有什么。
《黔之驴》阅读附答案篇2仔细阅读全文,完成文后各题。
《黔之驴》中考复习课件资料
【文意理解】
1.老虎是怎样(zěnyàng)逐步认识驴并把它吃掉的?
老虎看到黔地从未有过的驴,见其外表庞然巨大,把它当作 神,充满敬畏。但是向来称王称霸的老虎不甘居下,躲在树林间 偷看。驴忽然大叫一声,老虎非常害怕,仓皇逃跑。然而老虎终 不放弃(fàngqì),通过往来观察,开始怀疑驴的本领,于是开始挑衅,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yuèdú)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
五、黔之驴
第一页,共十六页。
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写驴虎较量之前的状况,为故事设置合理(hélǐ)的 发展背景
黔无驴,有好(hào)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bì)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 (yìn)慭然,莫相知。
“荡倚冲冒”,驴禁不住老虎的试探刺激,终于拿出看家本领— —“蹄之”,结果老虎识破了驴的本领,摸清了驴的底细,于是吃
掉了蠢驴。
第十页,共十六页。
2.读完课文(kèwén),想一想并与同学讨论一下:驴能否避免自己的悲剧?
说一说为什么。 示例(shìlì)一:驴能避免自己的悲剧。因为驴起初叫喊时,把 老虎吓跑了,如果它这时候趁机逃走,就不会被老虎吃掉。
1.词语解释(jiěshì)
(1)虎大骇,远遁大
(2)以为且噬己也
(3)益习其声
(4)稍近益狎
(5)荡倚冲冒
骇: 非常害怕
遁: 逃走 以为: 认为(rènwéi) 噬:
咬 益:
渐渐,更 狎:
冒: 态度亲近(qīnjìn)而不庄重 顶撞
第六页,共十六页。
(6)驴不胜怒,蹄之
(7)虎因喜,计之曰 (8)技止此耳 (9)因跳踉(tiàoliáng)大
第八页,共十六页。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
黔之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黔之驴文言文阅读及参考答案比较文言选段,回答问题。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老妪与虎曾有老妪山行,见一兽如大虫,羸然跬①步而不进,若伤其足者。
妪因即之,而虎举前足以示妪。
妪看之,乃有芒刺在掌下,因为拔之。
俄而虎奋迅?吼,别妪而去,似媿②其恩者。
及归,翌日,自外掷麋鹿狐兔至于庭者,日无阙③焉。
妪登垣视之,乃前伤虎也,因为亲族具言其事,而心异之。
一旦,忽掷一死人,血肉狼藉,乃被村人凶者呵捕,云杀人。
妪具说其由,始得释缚。
乃登垣伺其虎至,而语之曰:“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选自《唐语林》,该书编撰者传为宋代王谠。
)【注释】①跬:半步。
②媿:通“愧”,这里有谢的意思。
③阙:同“缺”,空缺。
1.理解加粗词语的含义。
(1)莫相知()(2)稍近益狎()(3)而心异之()(4)妪具说其由()2.下列加粗虚词理解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以为神(把)而虎举前足以示妪(凭借)B.然往来视之(然而)羸然跬步而不进(然后)C.计之曰(代“驴发怒只能用蹄踢”这件事。
)妪因即之(代受伤的老虎)D.别妪而去(表顺承,就)而语之曰(表转折,却)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1)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感则感矣,叩头大王,已后更莫抛人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这句话运用对老虎进行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019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黔之驴
2019中考语文必背古诗文:黔之驴一、文章内容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闞,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1、《黔之驴》选自《柳宗元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他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创作的“古文”包括论说、寓言、传记、山水游记、骚赋等,很多作品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2、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三、语音慭慭(yìn )然虎大骇(hài ) 噬(shì) 荡倚(yǐ)冲冒跳踉(liáng )四、通假字五、古今异义词1、文言文中的一些词,有的现在已经不用了;有的现在虽然还用,但意思跟原先不同;有的现在仍大体保存了原来的意思。
看看下列词各属于哪种情况?稍鸣怒因喜跳踉乃去第一种情况:跳踉第二种情况:乃稍因去第三种情况:鸣怒喜六、词类活用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作状语,用船2、驴不胜怒,蹄之蹄:名词用作动词,用脚踢3、稍近益狎近:靠近,接近,形容词作动词4、尽其肉尽:吃尽,吃完,副词作动词七、一词多义1、以为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 把……当作) B.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2、然 A.慭慭然,莫相知。
(。
……的样子) B.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不过,但)3、之 A.黔之驴 (的,结构助词) B. 虎见之 (它,代词,代驴)八、重点词语解释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以:而2、至则无可用则:却3、稍出近之稍:逐步4、以为且噬已也且:将噬:咬5、觉无异能者者:似的。
【教育资料】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学习专用
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2019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口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文]
黔这个地方没有驴子,有个喜好多事的人用船运载了一头驴进入黔地。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便把它放置在山下。
老虎见到它,一看原来是个巨大的动物,就把它当作了神奇的
东西。
于是隐藏在树林中偷偷地窥探它。
老虎渐渐地走出来接近它,很小心谨慎,不了解它究竟有多大本领。
一天,驴子一声长鸣,老虎大为惊骇,顿时远远地逃跑;认为驴子将要吞噬自己,非常恐惧。
然而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子好象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似的;渐渐地习惯了它的叫声,又靠近它前前后后地走动;但老虎始终不敢和驴子搏击。
慢慢地,老虎又靠近了驴子,态度更为随便,碰擦闯荡、冲撞冒犯它。
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老虎因此而欣喜,盘算此事。
心想到:“驴子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于是跳跃起来,大声吼叫,咬断驴的喉咙,吃完了它的肉,才离去。
黔之驴文言文分段
黔之驴文言文分段1. 文言文《黔之驴》翻译原文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编辑本段注释选自《柳河东集》。
黔(qián),即唐代黔中道,辖境相当于今湖南沅水澧水流域、湖北清江流域、重庆黔江流域和贵州东北一部分。
后来称贵州省为黔。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古文运动的主导者,与韩愈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好(hào)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用船装运(驴)进黔。
船,这里指用船的意思。
以,连词,相当于而。
至:到达。
则:却。
庞然:庞大的样子。
以为:把……当作。
蔽林间窥之: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
蔽,隐蔽,躲藏。
窥,偷看。
稍出近之:渐渐出来接近它。
稍:渐渐。
近,靠近。
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了解对方(是什么东西)。
莫,不。
大骇:非常害怕。
大:非常。
骇,害怕。
远遁:逃到远处。
遁:逃走。
远:遥远。
以为且噬己也:认为将要咬自己。
且:将要。
噬:咬。
以为:认为。
然往来视之。
然:表转折,然而,但是。
往来:来来往往。
视:观察。
觉无异能: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
异:特别的。
益习其声: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
习:熟悉,习惯。
益:渐渐地。
终不敢搏:最终不敢扑击它。
搏:击,扑。
稍:渐渐。
近:走进,靠近。
益:更加。
狎(xiá ):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靠近。
冲,冲击,冲撞。
冒,冒犯。
驴不胜怒。
不胜:十分非常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之驴
课内文段
05上海市
C组:供使用二期课改教材(试验本)的考生完成。
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懋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4.本文作者是(朝代)的文学家(人名)。
(2分)
5.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
驴不胜怒,蹄之。
6.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本文的内容。
(2分)
C组4、唐朝柳宗元
5、驴禁不住发怒,用蹄子踢老虎。
6、黔驴技穷
2006广西贺州市(课)
(二)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
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恶,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9、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慭慭然,莫相.知( 互相)
B、益习.其声(熟悉,习惯)
C、终不敢搏.(击,扑)
D、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才)
10、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有好事者船.载以入/便舍船.,从口入
B、技止.此耳/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C、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益.习其声/曾益.其所不能
11、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悄悄地出来接近它。
B、以为且噬己也,甚恐:(老虎)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己,十分恐惧。
、
C、驴不胜怒,蹄之:驴子禁不住发怒,就用蹄子踢老虎。
D、技止此耳:(它的)本领只不过如此罢了1
12、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这则寓言叙写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貌似强大的对手其实并不可怕。
B、文章对驴的描写,虽着墨不多,却借助对老虎外形、神态和心理描写从侧面表现驴愚不可及的形象。
C、“一鸣”、“一蹄”,貌似强大的驴,本领仅此而已。
驴的形象,正是对现实中外强中干之人的写照。
D、这则寓言启示我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探究的实践过程,也就是从现象到本质不断深化认识的过程。
9、A 10、C 11、A 12、B
随州市2007
(一)阅读《黔之驴》,完成8~11题。
(10分)
黔之驴
柳宗元
黔①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所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②,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③,以为且噬④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⑤,荡倚冲冒⑥,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⑦大 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注释】①黔(qián):地名。
②慭慭(yìn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③遁(dùn):逃走。
④噬(shì):咬。
⑤狎(xiá):亲近而不庄重。
⑥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⑦跳踉(liàng):跳跃。
⑧ (hǎn):虎怒吼。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异:
(2)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去:
9.下列句子中加点“之”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虎见之,庞然大物也
B.驴不胜怒,蹄之
C.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D.蔽林间窥之
10.翻译下列句子。
(2分)
技止此耳!
译文:
1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篇寓言的内容,并谈谈你从这篇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4分)
成语:
启示:
二、(一)8.(1)异,特殊、特别。
只要是“特殊”的近义词即可,1分。
(2)去,离开。
1分。
9. C,2 分。
10.本领不过这样罢了。
意思接近即可,2分。
11.成语: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2分。
启示:示例①: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
示例②:没有真才实学,就难以在社会上立足。
评分标准:只要符合寓言内容,言之成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