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

合集下载

纯文学

纯文学

三、我们看到, 与影视联姻的 纯文学作家越 来越多了,这 种做法自然也 能让一些观众 再度变成读者, 但问题是,一 旦某部小说始变得不 纯了。
总结
• 一、纯文学是小众文学,这个小众文学需要一批 具有献身精神的、朝气蓬勃的批评家来对读者加 以引导。因为纯文学所涉及的问题是有关灵魂的 大问题,对纯文学的冷淡就是对心灵的漠视,如 此下去必然导致精神的溃败和灭亡。 • 二、随着“物质阅读”时代的来临,读者的阅读 趣味逐渐为另一种文学样式所建构。读者既读不 懂纯文学,也很可能会排斥纯文学。于是,当今 的纯文学,首先失去了大量的青少年读者。
开始探索
• 把谎言去尽,这是从胡适鲁迅到《就是》作家共同奋斗的 目标。当纯文学的探索开始之际,写作者立刻会发现自己 站在了已经存在的自我的对立面,这个自我是由文化、社 会、教育等一系列因素的作用构成的表层的自我。这些因 素坚不可摧,聚成铜墙铁壁。如果人要进行纯度很高的创 造,他就必须调动深层的潜力,战胜旧的自我,到达空无 所有的极境。因为只有在那种地方,精神的好戏才会开始。 那一次又一次对于已有的传统、文化等等的突破。其实也 就是精神对于肉体桎梏的挣脱。每一位写作者,他的肉身 都是由过去的传统滋养着的,而如今他所进行的发明创造, 却使得他必须决绝地向肉体挑战,将这种自戕的战争在体 内展开,仅凭着一腔热血和自发的律动进行那种野蛮而高 超的运动,并且绝对不能停下来,因为停止即死亡。这便 是纯文学作家的危险的困境,也是自古以来纯文学作家的 命运。
台湾的探索
• 60年代的台湾,有官方文坛与民间文坛之分。这是台湾政 治尖锐对立、省籍情结复杂化的结果。林海音编的《纯文 学》月刊,属民间文坛的一块重要园地 • 《纯文学》后来停刊,和销路打不开、一直亏老本有极大 的关系,但白色恐怖的肃杀气氛,才是促成《纯文学》之 花凋谢的真正原因。这一点均为《林海音传》及其他回忆 文章所忽略。据一度成为台湾作家却不写“战斗文学”的 “自由派”文人——即香港版《纯文学》主编王敬羲写的 纪念林海音的文章中说,《纯文学》的终止“是受一宗政 治大案的牵累。主持人为了避祸,不惜‘自废武功’,最 后停了刊”

什么是纯文学?

什么是纯文学?

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有人说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并且单纯搞纯文学的话还会饿死。

但是说这话的人并不一定能准确说清楚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非纯文学。

请问什么是纯文学呢?这本不是个特别严谨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迷惑。

文学还分纯与不纯吗?这又不是什么黄金、白银,纯度有多高,杂质有多少。

通过机器检测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而文学只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这哪能分得清楚纯与不纯呢?所谓的纯文学,大概是那些自命清高,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提出来的一种说法,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们会说,他们搞文学不在于挣钱与否,不在乎出名与否,只是“我手写我口”,个人的兴趣自娱自乐罢了。

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这种说法只能说是他们搞文学没有带金钱和名利的功利色彩,搞文学不图钱不图名,精神可嘉。

但是他们忘记了文学的本义。

文学的本义指的是人的精神活动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而已。

不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不管挣不挣钱出不出名都是如此。

文学就是文学,是艺术学门类中的一种。

不管它有没有被赋予什么性质的内容,它始终如一,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非要贴上纯文学的标签,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人学,通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的是有关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纯文学这一说法。

只能说文学水平参差不齐,作者的功力有高低。

如果非要区别一下,可以叫做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的文学。

而所谓的阳春白雪的文学大多指的是那些表现高大上,高山流水似的主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理解和鉴赏的文学。

譬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路遥、陈忠实等人的作品。

与之相对应的下里巴人指的是很接地气,很俗气的,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就能欣赏的文学。

譬如唐家三少的《冰火魔厨》、《斗罗大陆》,天蚕土豆的《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文学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雅俗之分。

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纯文学”问题

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纯文学”问题

收稿 日期 : 2 0 1 7一O 1—0 3
作 者简介 : 张均 , 男, 湖北 随 州 人 ,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 博 士生导师 , 文学博士 。( 广东 广卅 l 5 1 0 2 7 5 ) ① 李陀、 李静 : 《 漫谈 “ 纯文学” 》, 《 上海 文 学 》 , 2 0 0 1年 第 3期 。
的 巨大变化 , 不 能 建 立 文 学 和社 会 的新 的关 系 ”, 不能“ 以文 学 独有 的方 式 对 正 在进 行 的 巨大 社 会 变 革 进行 干 预 ” 。 ①作 为 “ 新 时期 文 学 ” 的参与者 , 李 陀这种 “ 从 旧 垒 中来 ” 的对 “ 纯文 学 ” 的“ 反 戈一 击” , 引 发 了持 续 的 学 术 论 争 。 虽 然 论 争 各 方 最
2 0 1 7年 第 2期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 总第 2 3 5期 )



主 持人 语 : 近 二 十余年 来 , 中国的社 会 文化 环境 有很 大改 变。 消 费文化 的盛 行 , 传统 伦理 的 颓败 , 以及 信 息时代 的到 来 , 等等 。这 些 方面 , 极 大地影 响 到传 统 的人 文 学 术研 究 , 并 带来 了一 系列新 的 问题 。 无论
1 l 8
张 均 当 代 文 学 研 究 中的 “ 纯文 学” 问 题

终 并 未取得 明显 “ 共识” , 但 李 陀等 的批评 在学 理 上 还是 更见 合 理性 。 原 因之 一 , 是“ 纯文 学 ” 概 念 不 符 合文 学 生 产 的事 实 。1 . 仅在“ 写” 这一层面 , 倘 若 作 家 尊重 生 活 事 实 的话 , 那 么他 ( 她) 势必 难 以提 取 “ 纯” 的生 活 经验 , 因为所 谓 “ 纯 文学 ” 之“ 纯” , 是 就 独 立 于 国家 、 社会 、 政治、 意 识形 态 等 公 共 领域 之 外 的纯

先锋小说研究考试重点

先锋小说研究考试重点

先锋小说研究一、名词解释:180年代初相对于的是旧的历史形态规范下政治色彩较浓厚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

90年代以后指通俗小说、大众化作品。

先锋小说或先锋文学属于纯文学范畴。

2,它关注表现的是虚构本身和创作过程。

把虚构呈现出来,元小说有很多表现技法,最典型的是作家、叙述者、叙述对象三者合一。

叙事方式打破传统小说的审美拟真性。

3“先锋”一词最早的含义是“先驱”,是一个军事化术语,以后逐渐转化为一个文学术语。

在当代中国小说创作中,它主要指1985年崛起的马原、余华、苏童、格非、孙甘露等人的小说创作。

套》一书中提出的概念。

他——马原的小说不仅要叙述故事的情节,还要叙述此时此刻正在进行的叙述过程。

叙述过程本身不断的被另外一种叙述干扰着、评论着。

因此,马原小说的叙事圈套,实际上是“元小说”的形式。

二、问答题(注意与作品相结合)1答:⑴、80年代是典型的先锋小说创作。

具体表现:①、大量的存在主义的死亡、暴力的描写。

余华以此来表明他对虚假文明的批评。

②、艺术上,想象力丰富、结构多复杂,叙述犹如迷宫。

如《现实一种》、《河边的错误》。

⑵、以1991年《呼喊与细语》的发表为分界线,余华的创作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①、死亡、暴力的气息开始减少,人性温情、坚忍的一面实现。

代表作《活着》、《许三观卖血记》,余华注重在民间强劲的生命力上寻找人性的支点。

②、艺术上讲先锋色彩淡化、写实成分增加,可读性增强,但依然有先锋的痕迹。

2欲望性的描写在先锋小说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性爱描写集中、高强的表现力人性的高强点,往往表现出一种原始的、错落的、病态的、反道德的倾向。

策略:①、非文化、非意识形态化。

②、病态化、畸形化(如《米》)③、符号化(如《世事如烟》)。

3⑴、表现丑与恶,大大超出道德底线(人性的放纵)。

⑵、精神病态、欲望、死亡,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呈现出来。

⑶、人性的和文化的想象代替了价值文化判断。

4⑴、写死亡的“体验性”(“体验性”描写)。

文学概念之场域、能指、文学自律、现实主义、纯文学

文学概念之场域、能指、文学自律、现实主义、纯文学

文学概念之场域、能指、文学自律、现实主义、纯文学所谓“场域”,布迪厄把它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个构型”。

“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社会世界是由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而这些小世界自身特有的逻辑和必然性也不可化约成支配其他场域运作的那些逻辑和必然性”。

在文化领域,“场域”包括:由官方权力和意识形态以及商业权力构成的对文学定向的有强制性和渗透力的“权力场”,由文化、语言等因素构成的对文学有非强制渗透力的狭义的“文学场”。

布迪厄认为:“文学场和权力场或社会场在整体上的同源性规则,大部分文学策略是由多种条件决定的,很多‘选择’都是双重行为,既是美学的又是政治的,既是内部的又是外部的。

”(法布迪厄:《艺术的法则》)能指:能指和所指是语言学上的一对概念,索绪尔认为每一个语言符号包括了由能指与所指两个部分。

能指意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是语言的意义本身。

按照语言学家或者哲学家们的划分,人们试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叫"所指",而语言实际传达出来的东西叫"能指"。

能指是符号的物质形式,由声音-形象两部分构成。

这样的声音-形象在社会的约定俗成中被分配与某种概念发生关系,在使用者之间能够引发某种概念的联想。

文学自律: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古代艺术、科学、道德是混整不分的,文学艺术通常依附于各种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的目标,文化的进步就表现在各个领域意识到自身的特性和价值而不断地分化,在近代文化活动日益区分为认知-工具理性(科学技术)、道德-实践理性(法律道德)和审美-表现理性(审美艺术)三大领域。

当文学艺术不再按照非艺术、非审美化的依据来操作时,它便具备了自身的独立价值。

在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阿多诺看来,文学的自律性是其审美品质的保证,现代主义艺术正是通过“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得以与资本主义商业消费主义文化相对抗。

纯文学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学形态

纯文学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学形态

诺贝尔文学奖向来是以其严肃和专业而获得较高声誉的。

2016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出乎意料地颁发给了鲍勃·迪伦——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身份更多的是音乐家、歌手而不是文学家、诗人。

这显然不是一次“恶搞”或“行为艺术”。

如此,这其中的错位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实际上,这的确可以对我们的许多已成“常识”的文学观念形成冲击,关于文学是什么、关于文学的边界、关于文学的标准等等,许多的问题都值得重新评估。

文学中严肃文学、纯文学与通俗文学、大众文学的区分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纯文学更为注重艺术性,叩问存在,通往永恒,而通俗文学更为注重商业性、娱乐性,面对当下,两者之间功能是互补的,也都是为人民群众所需要的。

但是在许多人的观念中,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形成了一种高下、尊卑的格局,并且产生了泾渭分明、井水不犯河水的区隔,这恐怕就出现了问题。

它们之间有没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有没有彼此借鉴、各取所长的必要?进行一番追问的话,我们会发现其中问题重重,许多固有的观念可能是未经认真考辨、经不起推敲的。

纯文学是一种高度自律的文学形态,它有着对于艺术的纯粹性与完美性的极致追求、对于语言的高度敏感和着力经营,以及对于人的生活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自由探索等。

纯文学以审美性、超越性的方式对人的生存进行观照,其价值意义自然不必多言,但也应该注意,“纯文学”之“纯”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是值得提倡的,不意味着它不会出现问题和偏差。

过度的“纯”可能使文学成为一种趋于小众化、封闭化、精英化的存在,成为“小圈子”中的一种游戏,而不再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的社会公众发生密切关联,其生存疆域变得更为狭窄。

在诗歌中,与此相关的是“纯诗”问题。

“纯诗”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诗歌之为语言艺术的本位,提高了诗歌的自主性和品质。

但同时,“纯诗”本身也是理想主义的产物,如诗人梁宗岱所说的“绝对独立,绝对自由”很大程度上只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乌托邦梦想。

过于“纯”的诗同样很容易与时代境遇、社会现实相脱节,而成为个人的空想、呓语以及语言游戏、修辞练习。

“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

“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

“纯文学”与文坛新秩序“纯文学”这个概念是在1980年代初期出现的。

这个概念产生之初,是有它的革命性意义的。

它在“形式即内容”的口号的掩护之下,绕过了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编码方式,让写作者的创作个性得到了自由的发挥。

对于“纯文学”的革命性意义,当年的“纯文学”运动的亲历者也承认当年“纯文学”概念的提倡,现实政治的意义远远大于文学创作方法论的意义。

依靠1980年代特定的历史语境,“纯文学”概念出现,并且获得了它存在的合法性依据,成为了事实上的文学的内部秩序。

但是,到了1990年代,社会关系急剧变化,随着社会和文学观念的变化与发展,“纯文学”这个概念原来所指向、所反对的对立物已经不存在,“纯文学”这个概念依托独特的时代氛围所获得的强大势能本应随着这个时代氛围的消隐而失去。

但是,吊诡的是,由于1990年代市场经济的来临,文学面临商品化的巨大压力使得原本应该寿终正寝的“纯文学”概念突然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在一部分抵抗商业文化对文学的侵蚀的作家看来,“纯文学”概念成为了抵抗商业文化天然的合法武器。

事实上,1990年代以来,“纯文学”的对应物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主流文学,而是商业性极强的大众通俗文学。

这样,“纯文学”这个概念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又获得了新的意义,并且具有霸权性质的意义――“纯文学”写作者总是以不屑的语气谈论大众商业文学。

如果说在1980年代“纯文学”是以一个反抗者形象出现,并且获得存在的意义的话,进入1990年代,“纯文学”已经逐渐僵化成了新的专制秩序。

如果说,在1980年代,在独特的历史语境下,“纯文学”这个概念还具有一种“反政治的政治性”的话,到了1990年代,随着这种独特的历史语境的丧失,“纯文学”这个概念已经彻底丧失了政治性,丧失了回应社会的能力。

虽然在反抗商业化入侵上,这个概念还有一定的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与此同时,这个概念也成了作家们傲慢地规避正视现实的一个保护伞,所谓“文学自律”成了作家回避现实的一个借口。

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

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

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典《诗经》中的“文言”,它特指以文字表达的文学作品。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对文学的理解也发生了改变。

在现代,人们对文学的界定更为广泛,包括了杂文学、纯文学、大文学及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

杂文学是一种以散文形式表达的文学,它以其灵活多样、深入浅出的特点,广受读者欢迎。

杂文既可以是社会评论,表达作者对当前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也可以是个人感悟,通过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和体验。

杂文作品常常短小精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和亲和力。

纯文学则是一种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它强调作品的创新性和艺术性。

纯文学作品注重对语言、结构和题材的个性化处理,通过艺术手法塑造独特的文学形象,从而达到艺术的效果。

纯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描写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展开,引发读者的共鸣并体验到情感上的共振。

这类作品通常较为深奥、复杂,需要读者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大文学则是指那些具有较大规模、复杂结构,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文学作品。

大文学作品通常具有较长的篇幅,通过多维度的叙述展示了更广泛的社会现象和人类命运。

这些作品通过丰富的情节和复杂的故事线索,描绘了人物的个性、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并通过这些来反映社会变革和人性哲理。

这类作品体现了作家的创作才华和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常常成为文学经典之作。

除上述几种文学形式外,还有其他一些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等形式的文学作品。

这些文学作品在传统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们不仅承载着文化和历史的记忆,也为人们提供了审美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这些作品通过文字语言,传递着作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文学带来的魅力和力量。

总之,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文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古代的字面意义,而是涵盖了多种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

从杂文学、纯文学到大文学,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纯文学与大众文学辨析

纯文学与大众文学辨析

纯文学与大众文学辨析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分为多个流派和类型。

其中,纯文学和大众文学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纯文学和大众文学进行辨析,探讨它们的特点、区别以及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纯文学的特点与表现形式纯文学是指以艺术性为主导的文学作品,强调对人类生活、情感和思想的深入探索。

它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注重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纯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独立性:纯文学作品独立于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受商业利益和大众口味的影响。

它们追求艺术的纯粹性和独特性,不迎合市场需求。

2. 深度思考:纯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类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展现出对人性、道德和价值观的探索。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哲学性。

3. 艺术性:纯文学作品注重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它们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语言、结构和形象的运用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纯文学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

在纯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通过细腻的描写、深入的人物刻画和复杂的情节来展现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二、大众文学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大众文学是指以大众需求为导向的文学作品,强调对读者的娱乐和满足。

它追求通俗易懂、情节曲折、情感直接的特点,注重作品的故事性和可读性。

大众文学作品通常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受众广泛:大众文学作品面向广大读者,追求通俗易懂的风格和故事情节的吸引力。

它们注重满足读者的娱乐需求,迎合大众口味。

2. 故事性强:大众文学作品注重情节的曲折和发展,通过紧凑的结构和悬念的设置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可读性和娱乐性。

3. 情感直接:大众文学作品追求情感的直接表达和共鸣,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形象来传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它们通常具有较高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大众文学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言情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等。

在大众文学作品中,作者通常通过紧凑的情节、明确的角色设定和直接的情感表达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

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

现在还有所谓的纯文学吗?如果有,那是怎么样的文学?有人说现在还存在所谓的纯文学。

但是说这话的人并不一定能准确说清楚什么是“纯文学”,什么是非纯文学。

请问什么是纯文学呢?这本不是个特别严谨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很容易让人感觉到迷惑。

文学还分纯与不纯吗?这又不是什么黄金、白银,纯度有多高,杂质有多少。

通过机器检测就能得到准确的结果。

而文学只是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这哪能分得清楚纯与不纯呢?所谓的纯文学,大概是那些自命清高,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提出来的一种说法,以此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他们会说,他们搞文学不在于挣钱与否,不在乎出名与否,只是“我手写我口”,个人的兴趣自娱自乐罢了。

这种说法只能说他们搞文学没有奔着金钱和名利而去,搞文学不图钱不图名,精神可嘉。

但是他们忘记了文学的本义。

文学的本义指的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通过文字表现出来而已。

不论任何一种文学体裁,不管挣不挣钱,出不出名,都是如此。

文学就是文学,是艺术学门类中的一种。

不管它有没有被赋予什么性质的内容,它始终如一,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不生不灭。

非要贴上纯文学的标签,我认为,其实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所谓的文学其实就是人学,通过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形式表现出来。

反映的是有关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如此。

因此,不存在所谓的纯文学这一说法。

只能说文学作品参差不齐,作者的功力有高低。

如果非要区别一下,可以叫做阳春白雪或者下里巴人的文学。

而所谓的阳春白雪的文学大多指的是那些表现高大上,高山流水似的主题,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理解和鉴赏的文学。

譬如鲁迅、郭沫若、巴金、路遥、陈忠实等人的作品。

与之相对应的下里巴人指的是很接地气,很俗气的,不需要什么文化水平就能欣赏的文学。

譬如唐家三少的《冰火魔厨》、《斗罗大陆》,天蚕土豆的《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等。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粗略的划分,文学也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雅俗之分。

只是依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唐家三少、天蚕土豆的网络类型小说是比较下里巴人的文学作品,但是过了若干年后呢?谁也说不清楚。

纯文学 词语释义

纯文学 词语释义

纯文学词语释义
纯文学是1980年代中期提出的本土产物,为了对抗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口号,即“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

这个口号只是一个口号,没有任何理论依据,没有任何作品来说明问题,只是委婉犹豫地剥离“文学和政治的关系”而已,只是没办法直接说“文学与政治无关”。

后来,越来越市场化的现实,能换钱的文字毕竟少数,一些文人无法融入来势汹猛的文学新潮流,又不能面对自己日渐式微的现实,再度提起“纯文学”的口号对抗所谓“商业文学”。

读纯文学有什么好处

读纯文学有什么好处

读纯文学有什么好处1. 增加阅读和理解能力阅读纯文学作品可以帮助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纯文学作品往往包含丰富的文学语言和元素,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锻炼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纯文学作品中常常存在多重隐喻和象征,需要读者进行深入思考和解析。

这种阅读体验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对细节的观察和注意力。

2. 培养审美情趣纯文学作品往往以其独特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吸引读者。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读者能够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绘、情节编排、语言运用等因素都能够让读者感受到美的碰撞和享受。

这些美的体验能够提升读者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对美的敏感度。

3. 拓宽视野与增加人文素养纯文学作品在表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常常揭示出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多样性。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在情感和思想上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共鸣,拓宽自己的视野。

纯文学作品还可以增加读者对历史、社会和人类文化的了解,提高人文素养。

4. 增强自我认知和共情能力纯文学作品通常以人物为核心,通过展示他们的生活和思想,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我。

通过与文学中的人物进行共情,读者可以更深入地认识他人的情感和行为,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人际交往和人格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5. 逃离现实与调节情绪纯文学作品提供了一个逃离现实的空间,让读者暂时脱离自己的生活。

通过沉浸在文学作品中,读者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烦恼和压力,放松心情。

同时,作品中所揭示的人生智慧和哲理也可以给读者以启示,帮助他们重新审视人生和面对困境。

6.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运用往往精细而巧妙,透露出作者对文字的深刻理解。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读者可以学习和模仿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文学作品也能够拓展读者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让他们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7. 培养思辨和批判思维纯文学作品常常包含深层次的思考和探讨,引发读者的思辨和批判思维。

纯文学的名词解释

纯文学的名词解释

纯文学的名词解释纯文学是一个广泛而深奥的主题,它涉及到文学的本质、意义和目的。

在探讨纯文学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文学。

文学是通过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包括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然而,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有所区别,它更注重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纯文学的主要特征是追求纯粹的艺术创作,不受商业和市场的影响。

纯文学作品通常包含深度思考、艺术性强、语言优美等特点。

与商业作品相比,纯文学更注重对人类体验和人性的探索,以及对社会现象和当代问题的思考。

它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意象表达深层的情感和思想,让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启发和思考。

纯文学的目的是传递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纯文学作品的创作来源于作者对生活、人类、社会问题的触动和感悟,它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性的消遣,更是一种沟通和启迪读者的形式。

通过深入的观察和精细的描写,纯文学能够让读者跳出现实的束缚,进入作者创造的虚构世界,探索人类生存和真理的意义。

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

它们之间有时会有相互借鉴和渗透的现象。

纯文学作品中可以融入通俗文学的元素,而通俗文学也可能具备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因此,纯文学并不是一个封闭的概念,它与文学的多样性和发展密切相关。

在当代社会中,面对娱乐化和商业化的文化环境,纯文学的地位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商业利益的驱动使得通俗文学成为市场主流,对纯文学的冲击也日益增加。

然而,纯文学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它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途径,能够引导读者抵抗浅薄和虚假的文化形态。

纯文学作品所传递的情感和思想对个体和社会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纯文学是一个充满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领域。

它突破了语言的局限,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形式创造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纯文学作品拥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它们能够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

通过对纯文学的欣赏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拓展我们的视野和境界。

纯文是什么意思

纯文是什么意思

纯文是什么意思
汉语词汇,纯文学是由西方近代文化传入中国,有观点认为:“纯文学”是将目光深入到“人类视界的极限处”并“无限止地深入”,排除表面的记忆和一切功利之心。

纯文学有很多概念。

一是用于区分杂文学。

杂文学主要指古文学中的各种经史子集,杂文诗词,戏曲小说等都算古文学。

而新的纯文学则定义为现当代的文学学科种类,以强调文学的独立价值和体系,不再专于研究史、杂、经中所表达的政治或思想口舌。

这种纯文学学科体系,相当于将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品来鉴赏,不掺杂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

二是用于区分时效性和科学性等体裁。

例如新闻类、工具类、论文类、评述类文章,其价值在于文字所传达的信息。

它们的文学美感,表达手法甚至行文逻辑都可有可无,这明显不是“纯文学”所追求的艺术性。

所以纯文学指代以文字的完整性和表现性来完成作品的创作,同时可以表达或不表达其他的中心思想。

三是用于区分商业文学。

这是被用烂的一种形式。

指文学不以技术化,形式化和商业化进行传播。

宣扬不功利,不速成,不千篇一律,不恶意消费。

这种纯文学是近些年提出的“寻找着那种不变的、基本的东西,像天空,像粮食,也像海洋一样的东西,为着人性(首先是自我)的完善默默地努力”的观点,要求保持文学的精神性和寻找自我的锐气。

是一种坚定的立场,也是希望文学走向自由的一种态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纯文学”讨论迷思毕绪龙内容提要始自2001年的“纯文学”讨论没有在对八九十年代文学历史的检讨中对“文学自主性”的理解做出新的贡献,其引发的关于“文学性”的讨论深化了对文学自身境遇的思考,但是这些讨论依然以认识论思维讨论文学的经验属性,没有对“文学性”的根本依据问题做出深入讨论。

“纯文学”反思不足以代替对八九十年代文学的整体概括,“文学性”问题应该在“文学本体论”的层面得到理论升华。

关键词纯文学文学性文学本体论2001年,《上海文学》第3期开辟“纯文学”讨论专栏,对上世纪80年代“文学自主性”、“文学主体性”主张和90年代“纯文学”观念的弊端进行批判,这是横亘在20年之间的一次文学对话。

除个别作家以决绝态度提出捍卫“纯文学”创作宣言般悲壮的声明,[1] 对“纯文学”的精神内涵作出明确界定之外,“纯文学”讨论一开始就跳过了“什么是纯文学”的考究,直接进入“纯文学”历史。

李陀的《漫谈“纯文学”》[2] 指出,长期以来,“纯文学”这样一个概念相当流行,90年代,“纯文学”观念仍然被大多数作家和批评家所信奉。

李陀的文章和蔡翔的长篇论文《何谓文学本身》[3] 都语焉不详地认为:“纯文学”这个概念在80年代开始提出。

参与讨论的文章在描述“纯文学”历史时,观点惊人的相似:1985年前后由“先锋派”和“新潮批评”逐渐形成“纯文学”观念,直到90年代,社会语境变化后仍然有大量作家坚持着80年的纯文学观念,从而导致了当代文学脱离了现实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成为“私人化”的东西。

但是,这样的普遍性陈述容易让人们对80、90年代文学做出缺乏事实根据和深入探讨之后的错误印象和主观臆断,无论讨论者如何表白自己是“亲历者”。

如果作为一个概念,“纯文学”并不是由某个作家或某个文学流派提出。

在80年代文学期刊中,我们并不容易找到“纯文学”字眼。

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当代文坛,“实验小说”、“先锋小说”、“新潮小说”、“新历史小说”、“身体写作”、“另类”、“新新人类”等文学称呼都出现过,它们不是以“纯文学作品选”、“纯文学作家”以及“纯文学”等称呼出现的,也没有几位作家自封或者承认自己是“纯文学”作家。

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作家和文学评论都没有把这些文学现象作为整体化的“纯文学”范畴来理解。

而讨论者恰恰是把这些写作纳入了所谓“纯文学”一体化的理解。

如果作为一种观念,“纯文学”观念也不是一种80、90年代作家共同遵守的创作理念,创作确实发生了回避或者抵抗政治意识形态的明显趋向,但是创作观念尤其是作品的表现千差万别。

不应该把“纯文学”史等同于80、90年代文学史。

如果作为一种创作潮流,从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文学的纯与不纯已经界限模糊,正如陈思和所言,文学已经进入“无名时代”。

与其说文学—市场关系凸现,市场开始形成新的“意识形态”,不如说文学创作观念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距离感和疏离感。

一部分老作家开始看不懂新作家的作品,一部分中年作家开始不再理会“文学新潮”,一部分新作家根本不相信什么“纯文学”。

在这样的文学境遇中,“纯文学”讨论者却仍然捡拾其认识论,试图对80、90年代做出“纯文学”一体化的文学史叙述。

这种梳理表现出的毋宁是僵化的文学认识论“旧识”:在摆脱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规约的历史语境中把文学推向审美的极致,企图提倡卸掉文学的羁绊和条规;在摆脱这种历史语境后又忍受不了“文学不可承受之轻”,反过来重新强调文学的“文化政治”的意识形态功能。

这种文学史叙事的循环其中并无深奥哲理,也无助于当代文学的创作实践。

比如,李陀对“纯文学”的梳理,不过是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寻根文学”、1985年前后的“实验小说”的评论,[4] 这是当代文学史教材已经形成的既定结论。

在对当下文论语境的焦灼思考中,“纯文学”讨论以回避文学本体论的形式,悄然略过了对“纯文学”得失的历史评价,把80、90年代中国文学创作的整体描绘成只属于“纯文学”的历史,忽视了对作家创作多样性和不断超越既定文学面貌的努力的深入探究,潜在地为80、90年代中国文学命名为“纯文学”,削平了当代中国文学不断生成新的可能性的参差不齐的趋势和鱼龙混杂的局面。

二、“纯文学”讨论的理论支撑和现实语境“纯文学”讨论表现出的不是对于文学自身的真正关注,而是认识论导致的“文学工具论”的卷土重来。

在对“纯文学”反思中,李陀和钱理群[5] 的一致性在于:都自认是“纯文学”主张的“始作俑者”;都认为80年代“纯文学”的提出是他们借文学审美本体论来潜在地对抗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的一种策略;都自认“纯文学”观念严重影响了当代文学创作、文学教育和中国文学的趋向。

这样自我忏悔般的文学评论并不具有感人的学理力量。

一方面,“新时期”以来的当代文学是在当时国家文化政策范围内开始“突破”的,首先不是来自文学评论家的反思,包括“新时期”这个概念也是套用的执政党的文件;另一方面,1985年前后,文学创作中出现“现代派”以及与“现实主义”面貌迥异的文学文本,是新中国28年文学受政治意识形态掌控的反弹,不是“纯文学观念”的理论制导。

而且,文学创作和实验出现各种可能性并非一个“纯”字所能统摄。

“纯文学”讨论对20年文学的“追认式”叙事,把“纯文学”观念夸大为文学评论的历史功绩,错误地指认为属于几个文学评论家历史局限,以把“纯文学”观念作为影响当下文学创作的主流意识形态。

当“纯文学”讨论几乎众口一词地这样描述20年文学史,而没有出现不同的描述方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潜在形成了对80、90年代文学的阐释话语的垄断。

当代中国文论一直处于一种几乎高过“五四”时期的焦虑和困境之中。

“五四”时期接受西方文艺理论的困境和焦虑的结果是形成了一种“歧化选择”[6] 的多种可能性,在一种未完成的文化系统之外开辟了探索可能性的开放的视野。

当代文论与“五四”对话之间横亘着几十年的文学历史的沧桑变化,这些变化作为“历史流传物”(加达默尔)使当代文学评论的理念深深植根其中,熏染着传统的不可摆脱的历史规定性。

同时,在新一轮大规模译介西方文论的过程中,重现了西方文论接受史中“唯恐落伍”的赶超心态。

我们生活在无数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传统之中,我们又是生活在“五四”以来由西方理论渗透的中国文学评论传统之中。

但是,当代文论既不真正相信我们生活在传统之中,也不彻底相信西方文论。

于是,我们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梳理,自从“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和“重写文学史”热潮以来,一直以一种所谓“本土化”的接受心态,在文学社会学和文学审美理论这两条线之间徘徊,其中所使用的两大利器即认识论和文学社会学。

其中文学经典的意义就被表述为文学以怎样的审美形式表达了何种社会观念和思想。

“思想”取代了“内容”,“审美”取代了“形式”,成为继“内容—形式”二分法之后的“思想—审美”二分法。

从“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到“内容和形式”,再到“思想和审美”,这正是认识论和文学社会学统摄之下中国当代文论的似曾相识的面容。

20年来,在眼花缭乱的西方文论的理论旅行中,袭其表、去其实的域外借鉴,不仅没有解决我们的文学问题,却牢固了“文学工具论”的顽固底盘,种种文学阐释与把艺术看作是认识现实的形式的艺术认识论[7] 的方法论相去不远。

正是这样的理论支撑,使“纯文学”讨论搁浅在“文学与现实”的维度裹步不前。

“纯文学”讨论几乎成为这样一个问题:弄不清楚“现实”是什么,就无法弄清“纯文学”是什么。

其中一个顽固的观念是:当代文学因为不关注现实(政治、底层、市场意识形态、“先富起来”的人的“第一桶金”等),所以是“纯文学”;“纯文学”不关注现实就会丧失文学功能,丧失读者,丧失和现实的深切联系,就会偏枯甚至寂灭。

难道“纯文学”观念导致了一个极端,现在要把文学创作从这个极端拯救过来,再次走向“干预生活”、“写真实”的“螺旋式前进”吗?这是历史的循环,还是文学史叙事意识形态中文学的终极被表达为“‘现实’之真”的意识的循环?80、90年代的文学问题关键在于文学语境转化中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之间的“文不对题”导致的历史局限,而并非或主要不是文学创作的历史局限。

当“怎么写”在文学中出现不同的探索方式的时候,文学评论的“怎么看”却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当80、90年代文学作为“纯文学”史的发酵期而被概括出来,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就被当代文论赋予了一种文学退化论的叙述思维。

“美学热”兴起的80年代中期,其黄金特征正是中国人文学界借助西方美学掀起中国文论革命、颠覆“十七年”以来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观念和理论。

但是,借助西方美学激发文学研究新思维是一回事,紧跟西方理论“潮流”、惟西方理论是从是另一回事。

在狂热的线性思维的“现代化”视野中,西方文论不证自明地成为我们的理论先导。

当代文论普遍回避了官方对电影《苦恋》的批评、“清除精神污染”、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背后的文化含义。

在这些呈现冷战思维的政治性批判的背后,暗含了一种对西方“现代性”的警惕和拒斥。

当代文论却远远没有认识到如何保持它的界限,也远远没有预料到陷入西方文论的严重后果。

当嫁接的“思想史代替文学史”的认识论和社会学框架无法与中西方哲学“接轨”的时候,当代文论必然陷入了焦虑和困境之中。

从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文化研究”逐渐取代“后现代”成为中国文论的“显学”。

随着西方“文化研究”著作和理论的大量译介,中国文论并未出现一片生机,相反带来的却是更大的失语和“文不对题”。

我们在文化研究对待文学研究的态度上再度陷入了矛盾之中,“文学审美”、“文学性”、“文学自身”重新受到“文化研究”的巨大冲击。

因此,当下中国文论的困境又表现为“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冲突问题及其解决方式。

这种冲突和以前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文学阐释与审美意识形态的文学阐释对立一样,又重新被表述为文学审美和文化政治实践的对立和矛盾。

在文学的内外部之间,我们原地踏步,犹豫徘徊,陷入了无根的游走。

眼花缭乱的各种“主义”当然开拓出了文学研究的巨大阐释空间,各种“学”和方法当然丰富了我们阐释文学的各种技巧,但是,文学是什么?我们据此对文学进行阐释的前提是什么?这些问题已经被作为“本质主义”而轻易忽略了。

近年来,有的学者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论,开始当代文学理论的“寻根”工作,就是对文学本体论的再次寻找。

“纯文学”讨论的重要性不在于从文学—社会(现实)、文学—政治(文化政治)的认识论工具对80、90年代文学做出“纯文学”史叙事。

它本来就不应该是所谓“纯文学”概念的追认和自我检讨,而应该是一次文学本体论的深入思考。

这种貌似对文学历史负责的态度遮蔽了对文学本体论的认识和检讨,与80年代“精英主义”共享了文学评论的共同资源,本身就值得反思。

三、“文学性”与文学本体论“纯文学”讨论作为一个栏目结束以后,引发的对80年代“文学自主性”、“文学主体性”、“文学自律”、“文学审美性”等文学话题的反观更加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