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堆积密度测试方法(大堆积与小堆积)
煤场存储管理办法

煤场存储管理办法一、煤场设施及机具管理1、电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储煤场。
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火电厂应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 版)》设置储煤场,储煤场容量应满足机组最大负荷并保有安全储煤量。
2、煤场应有满足生产、存储、组堆、整形需要的机械设备,如堆取料机、推煤机等,并保证设备达到安全备用状态,重要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
3、储煤场应有满足汛期需要的排水系统及煤水沉淀池等设施,并建有足够储量的干煤储备设施。
4、储煤场应有良好的照明、排水沟和消防设施,消防车辆通道应环行畅通,气候寒冷地区,应建有解冻暖房。
5、储煤场四周边应设置挡煤墙及喷淋设施,并能满足最大储煤量的需要。
6、应建立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有计划地对装卸设备进行大、中、小修和维修保养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新购、改造、改装和修复后的运输、装卸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试运转,证明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方准使用并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煤场机车、机动车和装卸机械的驾驶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安全操作考试合格,并发给驾驶证,方准上岗操作。
8、应有整形压实器材和测温仪器。
9、应配有盘点储煤场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器具,有条件的电厂要采用先进的激光盘点仪器。
10、应有固定的煤场水平高度标识,且刻度明显、准确。
11、电厂要根据本地区的环保要求,配有相应的环保设施,如除尘设施、防粉尘飞扬设施,贮煤场(含干煤棚)应设置覆盖整个煤堆面积的喷洒设施。
卸煤点、掺配区宜设原煤喷淋设施等,并达到环保标准。
12、各发电单位应备有足量的干煤储量。
二、安全与经济储备1、正常情况下,储备煤量应满足设计储煤量要求,或是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15天及以上的耗煤量,并有足够的干煤储备量。
2、迎峰度夏、汛期或冬季,各发电单位应对接卸和上煤系统及煤场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各种隐患,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并备足防汛、防冻物资和消防器材。
煤场根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应达到足量储备。
捣固焦入炉煤饼堆密度的测定方法2022

捣固焦入炉煤饼堆密度的测定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捣固焦炉入炉煤饼的堆密度测定方法提要、设备、试验操作步骤、结果计算、误差分析等。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捣固焦炉入炉煤饼的堆密度。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11-2007 煤中全水测定方法GB/T 477-2008 煤炭筛分试验方法GB 475-2008 商品煤样人工采取方法GB 50432-2007 炼焦工艺设计规范3方法提要将入炉煤装入铁桶中,经捣固锤捣固数次后称量铁桶中煤的质量,根据铁桶体积和煤的质量计算出铁桶中煤的密度,即为堆密度。
4仪器和设备4.1概述煤饼捣固后的堆密度是影响焦炭质量和评价煤饼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计算单炉入炉煤质量的重要参数,堆密度偏低易导致塌煤且影响焦炉产量,堆密度一般控制在1.00~1.15g/cm3,以保持焦炉内煤料相对恒定,保证焦炭质量稳定可控。
该检测方法旨在获得与工业焦炉中密度相当的煤的压实度。
含细粉的煤样其水分对其堆密度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注意确保水分应代表待测煤样的水分。
4.2设备4.2.1铁箱铁箱符合图一,一个容积约为2262cm3的圆柱容器,内部直径为120mm,高度200mm。
底部中心有一圆形排气孔,底部为正方形板,内表面光滑,应使用已知密度的水,以cm3 为单位来确定圆柱容器的确切体积,这对于计算堆密度至关重要。
铁箱的尺寸不会影响堆密度的测定结果,但应注意铁箱高度发生变化应随之调整捣固次数,尺寸不宜过小。
容器应由足够厚度的金属构成,以确保在测试条件下的容器壁和底座的刚性,建议使用的最小壁厚为3 mm。
图一铁箱4.2.2称重装置电子天平,量程为 1 kg,精度0.01 g。
5堆密度测定5.1.1测定步骤(1)煤饼捣固完成后,由检测人员随机指定煤饼的三个位置进行抽测。
粉末堆积密度检测方法

pH (酸碱度)water solubility (水溶性)particle size (粒径)Bulk density (loose)(堆积密度)M.Wt:270.24 (分子量270.24)Formula(分子式):C15H10O5Solubility(溶解度)Soluble to 100 mM in DMSO Purity(纯度):>98 % Storage(存储):Desiccate(干燥)-20度CAS No:[446-72-0]T密度有真密度(true density)、粒密度(granule density)、堆密度(bulk density),松散容重(loose bulk density)粉末堆积密度检测方法1.定义的粉末堆积密度的就是它的体积占重量的粉除以,通常表示为2克/毫升或公斤/升。
适用范围本方法是将产品用于奶粉和其他奶粉。
3。
原理样品装入一个不锈钢圆筒,称重,容量计挖掘在Stampf -。
容重结果必须是松散的认定为,拍了拍100倍或挖掘1250次。
4。
仪器4.1资产-灵敏度0.1毫克图。
4.2可拆卸的不锈钢圆筒顶部,如图所示。
1。
中下圆柱体的体积是完全一〇〇立方厘米。
4.3 Stampf,容量计,由Engelsmann例如5,德国(图2)。
4.4刷。
试剂无。
6。
6.1称量过程的一部分气缸无顶圆柱形。
6.2顶部放入缸和认真填写注册使用勺子边缘粉。
避免摇动或敲击气缸。
6.3取出刮去粉顶,直到它与气缸边缘齐平的。
应注意不要气缸压缩或震动。
刷掉多余的粉缸边从外面。
6.4称量充分缸(W1的)。
该粉末重量表示“松动/倒容重”(为0x)。
6.5:重复6.2点,挖掘汽缸容量计100倍,在Stampf -。
如果需要填补更多的粉末。
6.6:重复点6.3和重量(W2)的。
粉末的重量表示“挖掘粉容重”(100倍)。
6.7:重复点6.2和进一步挖掘容量计1150倍,在Stampf -容量计。
煤炭堆积密度测试方法(大堆积与小堆积)

附件4:煤炭堆积密度小容器测试办法(MT/T 739-2011)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粒度小于150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二、方法概要将煤样装入已知质量和容积的容器中,称量,根据容器中煤样质量和容器体积,计算煤的堆密度。
三、仪器设备1、容器容积为200L,内边长度为585mm的正方体容器,结构坚固,内表面光滑,外部安装有把手。
2、称量设备宜用台秤或电子秤,最大承重为500kg,称量准确度至0.1%。
四、煤样应按照国标方法采取,并缩分成质量足够的两份,以保证证重复测定。
五、测定步骤1、用称量设备称量容器的质量(M0)2、缓慢向容器中装入煤样,煤样下落高度尽可能小,最大不宜超过0.6m,煤样装至整个煤表面高出容器顶面约100mm,用硬直板将高出容器的煤样刮去,使煤样表面与容器顶部平齐。
3、称量装有煤样的容器质量(M1)4、按照上述步骤,用另一份煤样进行重复测定。
5、按照GB/T 211测定煤样全水分。
六、计算体积密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收到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ar(单位:吨每立方米,t/m3):Ds,ar = ( M1 - M0 )/V干燥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d(单位:吨每立方米,t/m3):Ds,d=( M1 - M0 )/V ×(100 – M t)/100式中Ds,ar ——收到基煤样堆密度,t/m³Ds,d ——干燥基煤样堆密度,t/m³M1——装满煤样时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M0——空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V ——容器的容积,单位为升(L)Mt ——煤样全水分的质量分数(%)计算两次测定的平均值,结果应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七、方法精密度重复性限:同一操作者,用同样的仪器设备,在同一实验室,对取自同堆煤炭样品进行测定,两次测值的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3t/m3。
附件5:煤炭堆积密度大容器测试办法(MT/T 739-2011)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粒度小于150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标准斗法测量煤场堆积密度

标准斗法测量煤场堆积密度操作方法1、测量工器具:1.1 钢制密度箱:标准斗规格:长X宽X深=500m M 300m M 250mm净容积(V)为0.0375m3。
1.2磅秤:最大称重500kg。
1.3挖掘机、推煤机、装载机、铁锹、木板(棍)等。
2、测量与计算方法:煤场存煤密度的测量原则上分自然堆放密度、压实堆放密度两种,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2.1 自然堆放密度:2.1.1用磅秤称取密度箱的皮重W,并做好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1.2用铁锹将煤装入密度箱,铁锹距密度箱顶部不超过300mm使被测量的煤自然落入密度箱。
待密度箱中的煤高于密度箱顶部约100mm寸停止操作。
用一长度超过箱宽的木板(棍)沿箱体一端向另一端将密度箱表面存煤刮平。
2.1.3用磅秤称取装满煤的密度箱的重量W2。
2.1.4按下面公式计算存煤密度。
密度(P)计算:p = (W W1)/ V (kg/ m3)2.2压实堆放密度:2.2.1用磅秤称取密度箱的皮重W,并做好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2.2用推煤机平整出一适合测量存煤压实密度的平台。
2.2.3用挖掘机挖一坑,该坑大小应能将密度箱自然放入,且密度箱上边沿距煤台约400mm。
2.2.4将密度箱放入挖掘机挖出的煤坑,然后用铁锹将挖出的煤装入密度箱,其剩余的煤应全部放入密度箱上面及其周围空隙。
并在坑周围做好标志。
2.2.5用推煤机在密度箱上面反复行走5次(或按照实际的压跺情况决定行走次数,往返一来回为一次)。
2.2.6用挖掘机小心挖出密度箱。
若挖出密度箱后其压实煤量明显低于箱体上边沿,该次操作失败。
应挖出密度箱中存煤后按2.2.1-2.2.6 规定重新操作。
2.2.7用铁锹和木板去除高于密度箱上边沿的存煤。
其标准为存煤量与密度箱上边沿取平为止。
2.2.8用磅秤称取装满煤的密度箱的重量W2。
2.2.9按下面公式计算存煤密度。
密度(P)计算:p = (W W i) / V (kg/ m3)3、煤场存煤密度选取与计算:3.1每一存煤量计算单元的密度测量有效次数不得少于3 次。
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

堆积密度的测定方法堆积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堆积成的固体体积和质量之比。
在许多领域中,堆积密度是物料物理特性的一个重要参数,对于材料的加工、运输、贮存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常见的测定堆积密度的方法有实验测定和计算测定两种。
一、实验测定方法:1. 平板堆密法平板堆密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实验测定方法,适用于颗粒状态的物料。
首先准备一个水平的平板,将物料倒在平板上,用刮刀刮平,使物料分布均匀。
然后用平板上的棍子等工具压实物料,直到物料不再下陷为止。
最后用天平测量堆积物料的质量,再测量物料所占据的体积,即可得到堆积密度。
2. 堆密程升法堆密程升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实验测定方法,适用于粉末状物料。
首先准备一个特定的容器,将物料逐渐加入容器中,每次加入固定的质量。
每次加入一定量的物料后,将容器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下,使物料在容器内堆积。
然后测量堆积物料的高度和质量,再加入下一批物料,重复以上步骤。
最后,将所有的质量和高度加总,即可得到总体积及总质量,从而计算出堆积密度。
二、计算测定方法:计算堆积密度是通过已知物料的体密度和堆积因子进行数学计算得出的。
堆积因子是物料在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与自由流动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常见的计算堆积密度的公式如下:堆积密度=体密度×堆积因子。
堆积因子的测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简易测量法简易测量法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适用于较大颗粒的物料。
首先将物料置于一个容器中,通过轻巧的震动使物料自由下降与堆积,再通过测量物料体积和质量的方法,计算出堆积因子。
2. 压痕深度法压痕深度法是根据物料在施加压力后的变形程度来计算堆积因子的方法。
首先将物料置于一个容器中,再在物料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测量物料表面的压痕深度以及貌似密度的方法,计算出堆积因子。
3. 堆积角测量法堆积角测量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堆积因子的方法。
首先将物料倒在一个平板上,然后通过旋转平板使物料在平板上堆积成一个锥形,并记录下堆积的最大角度,即为堆积角。
散货类质物——盘点管理办法

散货类盘点管理办法金融物流部编撰2012-8-15目录前言 (1)一、盘点时间: (2)二、基本要求: (2)三、散货类盘点方法: (2)附件1:测量方法 (5)附件2:体积计算 (6)附件3:盘库确认报告 (11)第一次修改情况说明:1.、增加煤炭类的密度测量方法:视密度(堆密度)2、增加高度的测量方法:参照物法3、《盘库确认报告》做了修改前言目前与我司合作关于煤、铁矿石等散装货物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做到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必需加强对货场进行实时的跟踪盘点。
进出库环节可以通过现场过磅,或运输车队提供的货运单等有效单据来控制货物进出,但是在货场的盘点上,却一直未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单凭监管员非专业性的估盘进行做帐的话,显然不科学。
一般来说,散装货物的盘点是通过测量其体积,再根据散装物物的密度求得堆场货物的重量。
然而散装货场堆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形状也不可能是规则的形态,这也是散装货物难以盘点的根本原因,现在仓库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散装堆场底部形状近似看作圆或矩形,再用皮尺量出周长和高,算出底面积,最后按一定的形状,比如圆柱体或圆锥体算出体积。
显然用这种方法由于底面形状不规则,得出来的数据自然误差较大,也不可靠。
GPS面积测量议可以测量不规划图形面积,其操作方法是手持测量仪绕行测量区域一周,仪器自动记录行进路线的坐标并计算所围绕的面积,虽然比上述方法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精确度也不够高,误差也较大,且作为监管公司,如果每个仓库都配备一个GPS面积测量议的话,相应成本也大大提升。
因此,为了加强散货类现场监管员盘点方法,明确盘点时间及基本要求,也为提高盘点的准确性,使盘点出来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以下我部特拟此盘点管理办法,并介绍一种采用辅助软件AutoCAD来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的方法,以期对现场监管员的盘点计算准确性提供一定的借鉴。
同时希望各位同事在使用中提出意见,完善散货类的盘点管理办法。
一、盘点时间:监管点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每周测量一次;但每月底,凡涉及散货类的监管点都要对我司监管的质押物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工作,以便核实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存在的误差。
煤场存储管理办法

煤场存储管理办法一、煤场设施及机具管理1、电厂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储煤场。
新建、扩建或改建的火电厂应按《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火力发电工程设计导则(A 版)》设置储煤场,储煤场容量应满足机组最大负荷并保有安全储煤量。
2、煤场应有满足生产、存储、组堆、整形需要的机械设备,如堆取料机、推煤机等,并保证设备达到安全备用状态,重要设备应建立设备档案。
3、储煤场应有满足汛期需要的排水系统及煤水沉淀池等设施,并建有足够储量的干煤储备设施。
4、储煤场应有良好的照明、排水沟和消防设施,消防车辆通道应环行畅通,气候寒冷地区,应建有解冻暖房。
5、储煤场四周边应设置挡煤墙及喷淋设施,并能满足最大储煤量的需要。
6、应建立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有计划地对装卸设备进行大、中、小修和维修保养工作,使其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新购、改造、改装和修复后的运输、装卸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试运转,证明符合安全技术要求,方准使用并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7、煤场机车、机动车和装卸机械的驾驶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组织的专业技术、安全操作考试合格,并发给驾驶证,方准上岗操作。
8、应有整形压实器材和测温仪器。
9、应配有盘点储煤场所需的测量仪器和器具,有条件的电厂要采用先进的激光盘点仪器。
10、应有固定的煤场水平高度标识,且刻度明显、准确。
11、电厂要根据本地区的环保要求,配有相应的环保设施,如除尘设施、防粉尘飞扬设施,贮煤场(含干煤棚)应设置覆盖整个煤堆面积的喷洒设施。
卸煤点、掺配区宜设原煤喷淋设施等,并达到环保标准。
12、各发电单位应备有足量的干煤储量。
二、安全与经济储备1、正常情况下,储备煤量应满足设计储煤量要求,或是全部机组满负荷运行15天及以上的耗煤量,并有足够的干煤储备量。
2、迎峰度夏、汛期或冬季,各发电单位应对接卸和上煤系统及煤场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各种隐患,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并备足防汛、防冻物资和消防器材。
煤场根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应达到足量储备。
化验煤灰分的详细流程

化验煤灰分的详细流程
煤炭化验采制化流程:
1、 采样:
在被采样四周取有代表性的八个点,共采3~5千克 .采样深度为0.4米,煤堆表面的煤不宜采取。
因为堆表面的煤在空气中经受了不同程度的氧化后,性质也逐渐变化。
取样铲的使用角度与煤堆表面呈垂直状,遇到矸石、大块、黄铁矿时不可以随意舍弃。
采样后如不及时化验,试样应密封。
2、破碎:
将试样粒度破碎至<13mm或<6mm水分小的可一次性破碎到6mm
3、缩分 :
堆锥四分法(二分器法取一边的一份,全部通过二分器,再进行缩分至需要重量)方法:将破碎过的试样摊成圆锥状,十安交叉分成四份,取对角两份,另两份舍去,然后,再混合摊成圆锥状,进行缩分,直至最后缩分至所需重量既可 约100g)
4、烘干:
将缩分过的试样平摊于不锈钢盘中,厚度不大于粒度的1.5倍,待干燥箱温度升至145度时,将试样放入,鼓风条
件下 提前3分钟鼓风),干燥30~40分 注:预先鼓风是为了使温度均匀
5、全水分 外水) :
a、用预先干燥并称量过的称量瓶 75乘35),迅速称取粒度小于6mm的煤样10~12g,平摊在称量瓶中
b、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45度的干燥箱中,鼓风条件下,干燥30~40分(国标法:105~110度,鼓风情况下,烟煤1小时,无烟煤1.5小时)
c、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既盖上盖,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然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约20分)称量
d、进行栓查性干燥,每次30分,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1g或质量有所增加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应采用质量增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堆积密度计算方法

堆积密度计算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物料需要进行堆积储存,如粮食、煤炭、矿石等。
堆积密度是衡量物料堆积质量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物料堆积密度不同,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堆积密度计算方法。
一、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即通过测量物料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堆积密度。
测量时,可以采用不同的仪器和方法,如天平、容器、直尺等。
具体步骤如下:1.准备一个称重器,如天平,将其置于平稳的水平面上,调整至零位。
2.将需要测量的物料称量,记录下质量。
3.准备一个容器,如圆柱形容器,将其放在天平上,记录下容器的质量。
4.将物料倒入容器中,直至容器的容积被填满。
5.记录下容器加物料后的总质量,减去容器的质量,得到物料的净质量。
6.用直尺测量容器的内径和高度,计算出容器的体积。
7.将净质量除以体积,即可得到物料的堆积密度。
二、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物料的某些参数,如颗粒大小、形状、表面积等来计算堆积密度。
这种方法比直接测量法更加简便,但需要对物料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间接测量方法:1.压实密度法压实密度法是测量物料在一定压力下的密度,通过测量物料的压缩率来计算堆积密度。
具体步骤如下:a.将物料放入一个标准的圆柱形容器中,用标准的圆柱形塞子将其压实。
b.记录下物料在一定压力下的高度和质量。
c.用直尺测量容器的内径和高度,计算出容器的体积。
d.将物料的质量除以体积,即可得到物料的压实密度。
2.流动性法流动性法是通过测量物料在一定条件下的流动性来计算堆积密度。
具体步骤如下:a.将物料放入一个标准的漏斗中,打开漏斗的阀门,记录下物料从漏斗中流出的时间。
b.用直尺测量漏斗的出口直径和高度,计算出漏斗的横截面积。
c.将物料的质量除以流出时间和横截面积的乘积,即可得到物料的流动性密度。
3.比表面积法比表面积法是通过测量物料的比表面积来计算堆积密度。
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物料的表面积,与物料的颗粒大小、形状、表面特性等有关。
散货类质物--盘点管理办法

散货类盘点管理办法金融物流部编撰2012-8-15目录前言 0一、盘点时间: (1)二、基本要求: (1)三、散货类盘点方法: (2)附件1:测量方法 (4)附件2:体积计算 (5)附件3:盘库确认报告 (6)第一次修改情况说明:1.、增加煤炭类的密度测量方法:视密度(堆密度)2、增加高度的测量方法:参照物法3、《盘库确认报告》做了修改前言目前与我司合作关于煤、铁矿石等散装货物的企业越来越多,为了做到有效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必需加强对货场进行实时的跟踪盘点。
进出库环节可以通过现场过磅,或运输车队提供的货运单等有效单据来控制货物进出,但是在货场的盘点上,却一直未有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单凭监管员非专业性的估盘进行做帐的话,显然不科学。
一般来说,散装货物的盘点是通过测量其体积,再根据散装物物的密度求得堆场货物的重量。
然而散装货场堆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形状也不可能是规则的形态,这也是散装货物难以盘点的根本原因,现在仓库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将散装堆场底部形状近似看作圆或矩形,再用皮尺量出周长和高,算出底面积,最后按一定的形状,比如圆柱体或圆锥体算出体积。
显然用这种方法由于底面形状不规则,得出来的数据自然误差较大,也不可靠。
GPS面积测量议可以测量不规划图形面积,其操作方法是手持测量仪绕行测量区域一周,仪器自动记录行进路线的坐标并计算所围绕的面积,虽然比上述方法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精确度也不够高,误差也较大,且作为监管公司,如果每个仓库都配备一个GPS面积测量议的话,相应成本也大大提升。
因此,为了加强散货类现场监管员盘点方法,明确盘点时间及基本要求,也为提高盘点的准确性,使盘点出来的数据更加真实可靠,以下我部特拟此盘点管理办法,并介绍一种采用辅助软件AutoCAD来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的方法,以期对现场监管员的盘点计算准确性提供一定的借鉴。
同时希望各位同事在使用中提出意见,完善散货类的盘点管理办法.一、盘点时间:监管点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每周测量一次;但每月底,凡涉及散货类的监管点都要对我司监管的质押物进行一次全面的盘点工作,以便核实账面库存与实际库存存在的误差.二、基本要求:1、各散货类监管点于每月一号按要求上报各监管点质押物的盘点报告;2、各监管点盘点准备工作要充分,选用盘点方法要正确;3、每次盘点时实测堆积密度、堆积体积要准确;4、盘点报告详实、准确、完整,并做出差异分析;5、测量配备的器材:安全帽、口罩、劳保鞋、500ml的矿泉水瓶或方形盒子(现场自备)、50 米标准卷尺、工业量角器、电子称.三、散货类盘点方法:1、散货类货物操作要点:1.1、散货类货物监管时首先要了解该货物在监管区域内堆放情况是否整齐,是否易于测量体积。
火力发电企业煤场存煤的盘点工作方法

火力发电企业煤场存煤的盘点工作方法摘要:介绍了火电厂煤场存煤的盘点时间及盘点内容;根据煤堆密度、体积、热值等指标的测量方法,分析了煤场的盘点方式;并提出了对账面核查的要求。
关键词:火电厂;储煤;密度;堆煤量;测定加强火电厂燃料库存管理,是落实煤场管控责任、保证储煤量账实相符的一项必要工作,对掌握火电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性,防范经营风险和确保经营行为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煤炭散状大宗的特点,使得在运输、使用、存放过程中的采制化、计量工作难度大,准确性差。
笔者根据现场实践,介绍一些煤场盘点的基本工作思路与操作方法,从而帮助企业把账实相符中的“实”做得更准确。
1、火电厂煤场布局与基本配置设防尘网的煤场应尽量以南北长东西短为宜,同时要考虑配煤掺烧的便利设置分区。
煤场周边应设置挡煤墙,并建有能覆盖整个煤堆面积的喷洒设施,防止煤尘飞扬.达到环保标准。
煤场地面必须平坦坚实.并设有能够满足安全防汛需要的排水系统、煤泥水沉淀池和足够的照明、消防等设施,煤场两侧应留有能通过消防车辆、工程机械的通道并保持畅通。
煤场应配置能满足煤炭接卸、堆取、整形、掺配等工作所需要的设备机械和工器具。
并保证其达到正常运行和安全备用状态。
2、煤场盘点管理2.1、盘点的时间一般火电企业每月组织一次对库存煤量的盘点,盘点时间为月末日,以便与财务账面核算时间一致。
日常工作中发现账面与实际存煤量有明显偏差时,可随时组织盘点验证。
为便于核定煤场盈亏,当煤场存煤量低于安全警戒库存时.应立即组织盘点。
2.2、盘点的组织部门为了加强对煤场盘点工作的管理,由基层火电企业的综合计划部门牵头组织盘点工作。
负责燃料采购、验收、输送、煤场管理的部门和财务、安生、审计、监察等部门均参加盘点。
2.3、盘点的内容(1)盘点存煤数量。
通过测量煤堆体积、堆积密度等参数,计算出煤场实际存煤数量,同一煤场的不同区域要按不同煤种、不同煤质盘点存煤数量。
盘点核查账单上所记录的收到、消耗和堆存煤量对应的时间及数据处理是否规范。
标准斗法测量煤场堆积密度

标准斗法测量煤场堆积密度操作方法1、测量工器具:1.1钢制密度箱:标准斗规格:长×宽×深=500mm×300mm×250mm,净容积(V)为0.0375m3。
1.2磅秤:最大称重500kg。
1.3挖掘机、推煤机、装载机、铁锹、木板(棍)等。
2、测量与计算方法:煤场存煤密度的测量原则上分自然堆放密度、压实堆放密度两种,具体测量方法如下。
2.1自然堆放密度:2.1.1用磅秤称取密度箱的皮重W1,并做好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1.2用铁锹将煤装入密度箱,铁锹距密度箱顶部不超过300mm,使被测量的煤自然落入密度箱。
待密度箱中的煤高于密度箱顶部约100mm时停止操作。
用一长度超过箱宽的木板(棍)沿箱体一端向另一端将密度箱表面存煤刮平。
2.1.3用磅秤称取装满煤的密度箱的重量W2。
2.1.4按下面公式计算存煤密度。
密度(ρ)计算:ρ=(W2- W1)/ V (kg/ m3)2.2压实堆放密度:2.2.1用磅秤称取密度箱的皮重W1,并做好记录,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
2.2.2用推煤机平整出一适合测量存煤压实密度的平台。
2.2.3用挖掘机挖一坑,该坑大小应能将密度箱自然放入,且密度箱上边沿距煤台约400mm。
2.2.4将密度箱放入挖掘机挖出的煤坑,然后用铁锹将挖出的煤装入密度箱,其剩余的煤应全部放入密度箱上面及其周围空隙。
并在坑周围做好标志。
2.2.5用推煤机在密度箱上面反复行走5次(或按照实际的压跺情况决定行走次数,往返一来回为一次)。
2.2.6用挖掘机小心挖出密度箱。
若挖出密度箱后其压实煤量明显低于箱体上边沿,该次操作失败。
应挖出密度箱中存煤后按2.2.1-2.2.6规定重新操作。
2.2.7用铁锹和木板去除高于密度箱上边沿的存煤。
其标准为存煤量与密度箱上边沿取平为止。
2.2.8用磅秤称取装满煤的密度箱的重量W2。
2.2.9按下面公式计算存煤密度。
密度(ρ)计算:ρ=(W2- W1)/ V (kg/ m3)3、煤场存煤密度选取与计算:3.1每一存煤量计算单元的密度测量有效次数不得少于3次。
煤堆重量测量方法

煤堆重量测量方法发表时间:2020-12-29T11:04:49.21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6期作者:彭雄波陈宇丹阮国鑫[导读] 本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和角度仪测绘系统,可以实现煤堆体积自动计量,彭雄波1 陈宇丹2 阮国鑫3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440摘要:本方法采用激光测距仪和角度仪测绘系统,可以实现煤堆体积自动计量,绘制煤堆三维图形,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计算,实现煤堆体积的计量,通过堆密度的计算得出重量。
关键词:煤堆;体积;测绘;重量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用激光盘煤仪与煤炭堆密度小容器测定煤的重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褐煤、烟煤、无烟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475-2008 商品煤样采取方法MT/T 739-2011 煤炭堆密度小容器测定方法3 方法提要将采集的煤样经已知容积的小容器测定煤的重量,从而得出煤的堆密度,再通过激光盘煤仪测量出煤堆的体积,由煤的堆密度乘以煤堆的体积得出该煤堆的重量。
4 仪器设备4.1 激光盘料仪由激光测距仪、角度编码器、笔记本电脑及其它附件组成,或由相关组件集成。
通过在煤场周边建立空间坐标系统即煤场控制网。
由笔记本电脑内的采集软件通过激光测距仪、角度编码器等测量装置取得煤堆表面特征点的空间坐标,再由后台数据处理软件建立数字地面模型,生成反映煤堆形状的三维立体图形,并计算出煤堆的体积,输入煤堆的密度后可自动得出煤堆的重量。
4.1.1 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内部由一个大范围的激光量程传感器、一个流体倾斜传感器、一个观测目镜系统和一个数据输出端口组成,其中激光量程传感器测量距离,倾斜传感器测量角度值。
这些传感器和控制软件结合起来,通过仪器相应按钮和后面板的液晶显示屏获得数据。
煤炭密度测定

煤炭密度测定煤的密度测定⽅法 GB/T217-19961. 主题内容与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煤的真相对密度测定的试剂、仪器设备、测定步骤、结果计算及精密度。
本标准适⽤于⽆烟煤、烟煤和褐煤。
2. 引⽤标准GB212 煤的⼯业分析⽅法3. ⽅法提要以⼗⼆烷基硫酸钠溶液为浸润剂,使煤样在密度瓶中润湿沉降并排除吸附的⽓体,根据煤样排出的同体积的⽔的质量算出煤的真相对密度。
4. 试剂1. ⼆⼗烷基硫酸钠(化学纯)溶液:20g/L。
5. 仪器、设备1.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2. ⽔浴。
3. 恒温器:控温范围10~35℃,控温精度±0.5℃。
4. 密度瓶:带磨⼝⽑细管塞,容量50mL,如下页图。
5. 刻度移液管:容量10mL。
6. ⽔银温度计:0~55℃,最⼩分度0.2℃。
6. 测定步骤1. 准确称取粒度⼩于0.2mm空⽓⼲燥煤样2g(称准到0.0002g),通过⽆颈⼩漏⽃全部移⼊密度瓶(5. 4)中。
2. ⽤移液管向密度瓶中注⼊浸润剂(4.1)3mL,并将瓶颈上附着的煤粒冲⼊瓶中,轻轻转动密度瓶,放置15min使煤样浸透,然后沿瓶壁加⼊约25mL蒸馏⽔。
3. 将密度瓶移到沸⽔浴中加热20min,以排除吸附的⽓体。
4. 取出密度瓶,加⼊新煮沸过的蒸馏⽔⾄⽔⾯低于瓶⼝约1cm,并冷⾄室温。
然后于20±0.5℃的恒温器中(根据室温情况可适当调整恒温器温度)保持1h(也可在室温下放置3h以上,最好过夜),记下室温温度。
5. ⽤吸管沿瓶颈滴加新煮沸过的并冷却到20℃(或室温)的蒸馏⽔⾄瓶⼝,盖上瓶塞,使过剩的⽔从瓶塞上的⽑细管溢出(这时瓶⼝和⽑细管内不得有⽓泡存在,否则应重新加⽔、盖塞)。
6. 迅速擦⼲密度瓶,⽴即称出密度加煤、浸润剂剂和⽔的质量m1。
7. 空⽩值的测定:按上述⽅法,但不加煤样,不在沸⽔浴中加热,测出密度瓶加浸润剂、⽔的质量m2(在恒温条件下,应每⽉测空⽩值⼀次;在室温条件下,应同时测定空⽩值)。
大煤堆的测量

25.5
26 26.5 27 27.5 28 28.5 29 29.5 30 30.5 31 31.5 32 32.5 33 33.5 34 34.5 35 35.5 36
0.4305
0.4384 0.4462 0.4540 0.4617 0.4695 0.4772 0.4848 0.4924 0.5000 0.5075 0.5150 0.5225 0.5299 0.5373 0.5446 0.5519 0.5592 0.5664 0.5736 0.5807 0.5878
表 一
16
16.5 17 17.5 18 18.5 19 19.5 20 20.5 21
0.2756
0.2840 0.2924 0.3007 0.3090 0.3173 0.3256 0.3338 0.3420 0.3502 0.3584
0.9613
0.9588 0.9563 0.9537 0.9511 0.9483 0.9455 0.9426 0.9397 0.9367 0.9336
角 度 α (度) 42 42.5 43 43.5 44 44.5 45 45.5
sinα 0.6691 0.6756 0.6820 0.6884 0.6847 0.7009 0.7071 0.7133
cosα 0.7431 0.7373 0.7314 0.7254 0.7193 0.7133 0.7071 0.7509
角 度 β (度) 25 25 25
带 宽 d( 米 ) 3 2.5 2
带 长 b( 米 ) 19 29 35
结果(吨) 686600 4060600 1615500
参考文献:
[1] 毛鹤琴,土木工程施工[M],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0-8
粗集料堆积密度试验规程

粗集料堆积密度试验1 目的与适用范围测定粗集料的堆积密度,包括自然堆积状态、振实状态、捣实状态下的堆积密度,以及堆积状态下的间隙率。
2 仪具与材料(1)天平或台称:感量不大于称量的0.1%。
(2)容量筒:适用于粗集料堆积密度测定的容量筒应符号表T0309-1的要求。
(3)平头铁锹(4)烘箱:能控温105℃5℃。
(5)振动台:频率为3000次/min20 0次/min,负荷下的振幅为0.35mm,空载时的振幅为0.5mm。
(6)捣棒:直径16mm,长600mm、一端为圆头的钢棒。
表T-0309-1 容量筒的规格要求3 试验准备按T0301的方法取样、缩分,质量应满足试验要求,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也可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4 试验步骤4.1 自然堆积密度取试样1份,置于平整干净的水泥地(或铁板)上,用平头铁锹铲起试样,使石子自由落人容量筒内。
此时,从铁锹的齐口至容量筒上口的距离应保持为50mm左右,装满容量筒并除去凸出筒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人凹陷空隙,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4.2 振实密度按堆积密度试验步骤,将装满试样的容量筒放在振动台上,振动3min,或者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25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用同样的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应与第一层放置方向垂直);然后再装入第三层,如法颠实。
待三层试样装填完毕后,加料填到试样超出容量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处,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m2)。
4.3 捣实密度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和公称最大粒径,确定起骨架作用的关键性筛孔(通常为4. 75mm~2.36mm等)。
将矿料混合料中此筛孔以上颗粒筛出,作为试样装入符合要求规格的容器中达1/3的高度,由边至中用捣棒均匀捣实25次。
煤的工业分析测样方法

0.50
>40
0.80
再现性 0.50 1.00 1.50
7、 计算: 1) 煤的固定碳 FCad 的百分含量按下式计算: FCad=100-(Mad+Aad+Vad) 式中:Mad-------分析基水份,% Aad-------分析基灰分,% Vad-------分析基挥发份,% 2) 计算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的经验公式: Qnet.ad=100k1-( k1+6)(Mad+Aad)-3Vad(-40Mad) 只有计算当 Vr<35%,同时 Mad 又大于 3%的极少数烟煤的 Qnet.ad 时才 减去括号内的水份数值。 式中:Qnet.ad------燃料的分析基低位热值,千卡/公斤 Mad、Aad、Vad------燃料中分析基水份、灰份、挥发份重量百 分含量 K1-------系数,可按 Vr 和其焦渣特征查表,在查 K1 值之前先将 干燥基挥发份(Vad),按按下式换算成可燃基挥发份(Vr),再从下表 中查出 K1 值
Mt(Mar)----煤样的全水分,%
表 烟煤的 K1 值查算表
Vr (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K1(%)
13)
10~
焦渣
特征
13.5
(13~ 16) 13.5 ~17
(16~ 19) 17~ 20
(19~ 22) 20~ 23
(22~ 28) 23~ 29
(28~ 31) 29~ 32
(31~ 34) 32~ 35
所有检测项目要求同时作两份平行样,然后结果取平均值
全水分
重复性
< 10
0.4
>10
0.5
4、 内水分的测定: 4.1 用预先干燥并已恒重的称量瓶迅速取粒度为 0.2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 1.0000g,平摊在称量瓶中; 4.2 打开称量瓶盖,然后放入已预先鼓风并加热到 105℃-110℃的干燥箱内,在 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 1h,无烟煤干燥 2h。 4.3 检查性干燥:把称量完毕的称量瓶重新放入干燥箱中 30min,再称重如质量 减少不超过 0.001g 或质量有所增加,证明已达到恒重,如质量增加,应采用增 加前一次的质量作为计算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煤炭堆积密度小容器测试办法(MT/T 739-2011)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粒度小于150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二、方法概要
将煤样装入已知质量和容积的容器中,称量,根据容器中煤样质量和容器体积,计算煤的堆密度。
三、仪器设备
1、容器容积为200L,内边长度为585mm的正方体容器,结构坚固,内表面光滑,外部安装有把手。
2、称量设备宜用台秤或电子秤,最大承重为500kg,称量准确度至0.1%。
四、煤样应按照国标方法采取,并缩分成质量足够的两份,以保证证重复测定。
五、测定步骤
1、用称量设备称量容器的质量(M0)
2、缓慢向容器中装入煤样,煤样下落高度尽可能小,最大不宜超过0.6m,煤样装至整个煤表面高出容器顶面约100mm,用硬直板将高出容器的煤样刮去,使煤样表面与容器顶部平齐。
3、称量装有煤样的容器质量(M1)
4、按照上述步骤,用另一份煤样进行重复测定。
5、按照GB/T 211测定煤样全水分。
六、计算
体积密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收到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ar(单位:吨每立方米,t/m3):
Ds,ar = ( M1 - M0 )/V
干燥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d(单位:吨每立方米,t/m3):
Ds,d=( M1 - M0 )/V ×(100 – M t)/100
式中Ds,ar ——收到基煤样堆密度,t/m³
Ds,d ——干燥基煤样堆密度,t/m³
M1——装满煤样时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M0——空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
V ——容器的容积,单位为升(L)
Mt ——煤样全水分的质量分数(%)
计算两次测定的平均值,结果应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七、方法精密度
重复性限:同一操作者,用同样的仪器设备,在同一实验室,对取自同堆煤炭样品进行测定,两次测值的绝对值之差,不大于0.03t/m3。
附件5:
煤炭堆积密度大容器测试办法(MT/T 739-2011)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粒度小于150mm的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二、方法概要
将煤样装入已知质量和容积的容器中,称量,根据容器中煤样质量和容器体积,计算煤的堆密度。
三、仪器设备
1、容器至少可容纳3t样品的方形容器,如货车或者翻斗车。
2、称量设备能够对容器及其载重进行称量的汽车衡、轨道衡或电子磅,准确至0.2%。
四、煤样应有足够的量以保证证重复测定。
五、测定步骤
1、用称量设备称量容器的质量(M0)。
测量该容器的内部尺寸,准确至1%,计算其容积(V)。
2、将容器置于水平面上,使煤样自由落入容器中(煤样下落高度尽可能小),至煤样的整个表面高出容器顶部约150mm,用一硬直板沿容器顶面刮过煤样,将阻挡直板通过的煤样刮去。
3、称量装有煤样的容器质量(M1)
4、按照上述步骤进行重复测定。
5、按照GB/T 211测定煤样全水分。
六、计算
体积密度按照以下公式计算:
收到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ar(单位:吨每立方米,t/m3):
Ds,ar = ( M1 - M0 )/V
干燥基煤样的体积密度Ds,d(单位:吨每立方米,t/m3):
Ds,d=( M1 - M0 )/V ×(100 – M t)/100
式中Ds,ar ——收到基煤样堆密度,t/m³
Ds,d ——干燥基煤样堆密度,t/m³
M1——装满煤样时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吨(t)
M0——空容器的质量,单位为吨(t)
V ——容器的容积,单位为立方米(m3)
Mt ——煤样全水分的质量分数(%)
结果应修约到小数点后两位。
七、方法精密度
同一操作者,用同样的设备,在不同时间对来自同一堆煤炭样品测定,两次测值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0.04t/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