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5、26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及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统编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元梳理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元梳理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单元梳理。
以下将从三个方面对本单元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一、单元课程结构1.单元地位本单元为《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也是本书最后一个单元。
前七个单元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中国近代史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叙述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呈现清晰的历史发展线索,传授基础的历史知识。
而第八单元跳脱具体时间限制,涉及1840年至1949年整个中国近代史的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时间跨度大、涉及范围广,无论是经济、社会生活还是文化教育事业产生的变化、变化原因、特点,都与前七个单元的具体的历史事件息息相关,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
2.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历史认知的角度而言,“近代”指的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一段历史,本单元要学习的也是这一时期的经济、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与发展。
从1840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迭,中国社会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由于外来经济的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到冲击,但仍占主导地位;西方文化、器物的大量涌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冲击着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观念;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文艺创作方面,受时局影响,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色的优秀作品。
3.单元结构《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在课程安排上共有两课,分别是: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
具体的学习内容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近代,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迭,影响着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诞生及其发展进程;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状况和政局变化导致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的变化与发展,催生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学作品以及近代历史遗迹。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学电子教案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设计说明本课包括教育的发展、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三部分内容。
这三部分内容之间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
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但是他们比较富于形象思维,理解、分析、概括等能力较弱。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列表归纳、材料分析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分析、概括、归纳、探究问题的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落实对其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的成就等基本史事。
(史料实证)2.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学习,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绘画等资料,激发历史想象力。
(历史解释)3.通过对文艺作品的时代性进行分析,认识到文字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唯物史观)教学重难点重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1.拓展阅读:(书目)《狂人日记》《阿正传》等。
2.影视作品:(电影)《渔光曲》。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情境教师展示鲁迅早年的部分经历,并讲述“鲁迅早年所接受的教育,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经历了从私塾到新式学堂,再到出国留学的巨大转变”。
这一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让我们带着疑问走进本课的学习。
二、预习检查1.说出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列举20世纪初以后中国涌现出的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
三、学习任务一四、学习任务二《狂人日记》《阿正传》公移山》等鸿篇巨制,在中国画技法和意境上开辟了新时代。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体现了他的什么情感。
第25 26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
依据历史资料及视频、图片等资料,利用多种方式,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利用剧照、图片、绘画资料,激发学生的历史想象力。
【练习测检】
1、在政府以法令形式强制推行后,男子剪掉辫子和女子停止缠足的做法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情况最早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后B.戊戌变法后
C.新文化运动后D.五四运动后
2、下图生动再现了“剪辫子”的历史情境,它应该发生在()
A.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D.北伐战争时期
3、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
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
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
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
6、1840年后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下列属于近代文明的是()
①轮船、火车②电报、电话③照相、看电影、跳交谊舞④三跪九叩之礼
课题
第25 26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日期
12月14日
授课教师
王志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认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的变化,通过比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现代社会生活,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纵向比较的方法分析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复习课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单元概述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 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 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 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 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 式。
• (2)随着近代化的发展,国家需要大量的军事、外交、科技 人才,而科举制度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这些新式人才的 培养。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 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复习提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复习提纲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 业的发 展》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表格版复习提纲】
【复习提纲】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
实业家
实业家
张謇(jian)是清末(状元)创办了(大生纱厂)
救国口号
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
发展概况
一战期间获得较大发展,一战后被吞并
近代民族
资本主义的发展
萌芽阶段
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即(洋务运动时期)
戊戌变法
维新派创办了(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最高学府。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北京大学)。
废除科举制
清政府于(1905)年宣布废除了科举制。科举制在中国存在了(1300)多年。
统一学制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报刊
1872年,上海创办《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项目
人物
代表作
说明
文学巨匠
鲁迅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阿Q正传》深刻剖析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郭沫若
《女神》
巴金
《家》
矛盾
《子夜》
老舍
《骆驼祥子》
曹禺
《雷雨》
美术大师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名言:人不可有傲气,
但不可无傲骨
以西方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风
齐白石
《虾》
擅长花鸟草虫
音乐家
聂耳
《义勇军进行曲》
《毕业歌》
价值: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
为抗战而作,谱写了时代最强音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唯物史观:通过了解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时空观念:能够将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
3.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能够对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近代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奋斗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2.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三、教学难点1.理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2.分析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和影响。
四、教学资源1.教材、教参。
2.相关历史图片、视频资料。
3.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相关知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近代中国的老照片,如上海外滩的洋楼、老式的火车、穿着旗袍的女子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照片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些方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2.新课教学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介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兴起的背景,包括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等。
2.讲述张謇等民族企业家的创业故事,展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创业精神。
3.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包括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的黄金时代和一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曲折发展。
4.引导学生讨论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如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迫、官僚资本主义的排挤等。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
绘画
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 造诣精深。
齐白石的作品
绘画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
亮相拍场,最终以 9.315亿 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
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绘画
代表作品《愚公移山》《六骏图》
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
借用寓言故事表达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团 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 信念。
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
影响
教育的发展
近代的中国各行各业都涌现了一批批人才, 他们都是哪里培养的?
时期 新式学堂新的式创学办校,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
洋 时务期运化代动知教育识同文做,馆培出、了养福重了州一要船贡些政献近学堂代。等人才,京为师中同国文近馆
甲午战争 之后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百日维新 期间
《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刊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和延 安的《解放日报》,是 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
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上海的《东方杂志》、 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 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
较大的刊物。
我国不同时期的重要报刊
时期
报刊
宣传思想
戊戌变法时期 《时务报》《国闻报》 维新变法
八年级上册
单元概述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 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 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 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获得长足进步。在 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案部编版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通过对文学艺术成就的教学,指导学生归纳总结民国时期的教育文学事业的发展,创制表格,使学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学学生:新闻、评论等内容,还有广告。
它所面对的读者是人民大众、普通百姓比较丰富。
那么报纸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学生:报纸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可以通过报纸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从报纸上寻找对自己有用类别人物代表作品文学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女神》茅盾《子夜》曹禺《雷雨》巴金《家》老舍《骆驼祥子》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暴风骤雨》类别人物代表作品艺术绘画音乐电影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徐悲鸿《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冼星海《黄河大合唱》聂耳《义勇军进行曲》赵丹、周璇《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1.看小说《愚公移山》是徐悲鸿巨幅国画。
作于汤问》愚公移山的故事。
画面为开山凿石场面:愚拄锄而立;开山者,体魄健壮,神跃然纸上。
时当抗战艰苦年代,用以激励中国人民艰苦奋战的斗志电影出现在中国是在什么时候呢?标志是什么?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1931年《歌女红牡丹》近代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是谁?——赵丹、周璇。
本课我们了解了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以及中国近代文学.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D 科举制的废除。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教学设计
2.艺术成就
结合图片介绍近代绘画和音乐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影视成就。
欣赏冼星海的作品《黄河大合唱》视频资料,说一说它表达了什么精神。
拓展提升:概括中国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分享阿Q的故事。
参考:剖析民族精神弱点,批判国民性。
学生讨论回答。
参考:吃人的封建礼教无处不在。表现了鲁迅对这种封建礼教的讨伐。
学生试说出著名作家的优秀代表作品,完成表格。
分析作品《愚公移山》、《黄河大合唱》。艺术作品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时代的主题—勇敢、顽强、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小组讨论回答。
参考:
教育方面除旧布新,新闻出版方面众声齐放,文学艺术方面鞭挞黑暗、讴歌光明,体现了救亡图存下的变革、进步与发展。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宣传片2018版)。
进一步情境设问:《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抗战时期,为什么把它作为新中国的国歌呢?
过渡:这首激昂的、催人奋进的歌曲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在中国近代的教育文化事业上还有哪些成就呢?
学生起立跟唱,后回答。
通过催人奋进的歌词和旋律,感受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坚强意志。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热情。
1.新式教育
废科举、建学制
报刊:申报
2.新闻出版业
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1.文学成就
2.艺术成就
课题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课时
授课教师
单 位
指导教师
单位
课程内容
以开办新式学堂和废除科举制度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以《申报》、商务印书馆为例,了解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单元导学【单元线索建构】【历史坐标】【核心素养透视】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案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播放视频:民国时期的实业了解概况。
状元实业家代表---张謇人物介绍。
3、短暂的春天(阅读课本121页第一二段回答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
)(1)内因: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人们相继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阅读材料分析其受挫的原因“而中国作为初级产品的主要供应者就处在有利的地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1903-1908年开设的厂矿最多,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为21.1家。
而在大战期间,1913-1915年,平均每年注册的工厂有41.3家,1916-1919年则达到了每年124.6家。
1913年工业投资额为4988万元,1920年达到15522万元。
1913年机械输入总值为800万两,1921年竟达到5700万两。
但这一时期发展较快的仍然是纺织、面粉、卷烟等轻工业。
在此时期,由于国内市场的资金需要,中国的新式银行也得以兴起。
但从1922年开始,棉纺业等行业出现了危机,民族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由此终结。
”结论:(1)内因:民族工业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2)外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5、合作学习一:根据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小组制作折线图6、合作学习二:根据图文史料,认识发展特点(1)特点:轻工业多、重工业少(2)沿海、沿江多,内地少。
板块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2、体现出追求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26课《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课件(共29张PPT)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12年 1914年 1916年 1918年 民族工业 重工业
轻工业 重工业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③: 主要集中在 沿海沿江的大 城市
(第25课·第二部分)
轮船招商局出租的轮船 来自日本的黄包车
中国近代的铁路建设
下列交通工具中,最先传入中国的是 A. 轮船、汽车 C. 汽车、飞机 B. 飞机、火车 D. 轮船、火车
近代交通工具火车、轮船传入中国后,产生了很多 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使人门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B. 极大地促进商品的流通 C. 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D. 有利于清政府摆脱列强的控制
所处时段
近 代 民 族 工 黄金时代 业 (“短暂的 的 曲 春天”) 折 发 受挫, 展 甚至 受摧残
产生、 从洋务运动时期 到甲午中日战争 缓慢发展 后
发展or受挫的主要原因 ①受洋务运动创办的近代企业 的客观促进 ②_________加深了中华民族 危机,使很多人走上了 “________”之路
鸿 生
材料分析: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特点①: 受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官僚 资本主义“三座 大山”的压迫, 发展曲折、落后
根源: 近代中国处于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轧花厂,因 惧怕官吏们的反对,表面上不得不借助日本人 的保护。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 中外合办工厂 B. 外国大力支持民族资产阶级 C. “三座大山” D. 民族工业植根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生活方式、社会习俗的巨变(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颁布了______ 剪辫 、______ 废缠足 易服 和_______ 等法令。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科举制度 已不适应培养和选拔近代人才的要求。洋务运动时 期,洋务派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甲午中日战争后, 新式学堂逐渐多起来。
清政府迫于形势于1904年公布“癸卯学制”, 开始由国家正式颁布实施近代学制,开始确立学校 制度,使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 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废除是 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军
第一部影片《定
山
》
军山》。这是一
剧 照
部京剧艺术纪录
片,它揭开了中
国电影事业的序
幕。
渔 光 曲
歌 女 红 牡 丹
早期电影放映场所——文明茶园
十字街头剧照
马路天使剧照
京师大学堂
教 教育 兴办学堂
育
1905年,废除科举制
、 新 新闻 闻 出版 出
《申报》:近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大公报》《国闻报》…… 商务印书馆:第一个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现场调查
你都知道哪些报纸? 它们都属于什么类型? 你最喜欢读的是哪份报纸?
商务印书馆的兴办 你家的藏书中有哪些是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 你了解商务印书馆吗? 你知道如何识别商务 印书馆的正版图书吗? 请你为小组同学鉴别手 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 书是真是假?
战 火 中 的 商 务 印 书 馆
被 日 军 炸 后 的 商 务 印 书 馆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以京师大学堂的开办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为例, 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
2.知道鲁迅、茅盾、齐白石、徐悲鸿、聂耳、 冼星海等人的成就。
3.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近代 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一、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教案第8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教学难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链接图片——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张裕葡萄酒等图片)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国度,在近代却被西方列强欺压蹂躏。
伴随着列强入侵的一步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并发展。
全聚德烤鸭、同仁堂药业等企业建立起来。
与此同时,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的各项发明,如火车、电话、电报等,也纷纷涌入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去感受一下,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二、新课讲授(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教师解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是指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民办资本主义机器工业。
2.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阶段。
提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主要的发展阶段:甲午战争后、辛亥革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民党时期。
3.出示图片:《张謇》《大生纱厂》。
4.教师提问:张謇原来的人生目标是金榜题名,后来为什么又转向办实业,创办大生纱厂?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实业家张謇积极发展本国工商业,以抵制列强对中国的剥削,以挽回中国的利益。
5.教师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主义,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障碍;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③各种实业团体和个人、海外华侨纷纷投资创业;④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6.教师提问: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战后继续发展,但到了20世纪30、40年代为什么陷入了萧条?提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除受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受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书局
生活书店
开明书店出版的书籍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现代化的新华书店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 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四.文学艺术成就
1.文艺成就 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成就突 出,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其中比较著名的有:
进入发展的 “黄金时代”
再度受挫 凋谢萎缩
萌芽和艰 难发展
1840
1860
1880
1900
1920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
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 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 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 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 营的铁路——淞沪铁路。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在三座大山的夹缝 中求生存、图发展 决定了其发展特点: 艰难曲折
四大家族,一般是指蒋宋孔陈四大家 族,指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政治, 经济命脉的四个家族,即蒋中正家族、 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 陈立夫家族。有道是:“蒋家天下陈 家党,宋家姐妹孔家财。”
1948年,上海的3000余家大工厂 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 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 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 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 其余全部停工……
荣氏兄弟
荣 宗 敬
荣 德 生
一战期间,福新 面粉厂获得厚利,企 业不断扩充。到1922 年,荣氏家庭拥有面 粉厂12家,产量占全 国民族面粉企业的 1/3左右,被称为“ 面粉大王”。
5、再度受挫: 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
6、夹缝中顽强挣扎: 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 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 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 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 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 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19世纪70年代以 车早 后,西方发明的 期 火车、轮船、电 车、汽车、飞机 火 等新式交通工具 相继传入中国。
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
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 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 成功。
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
作用: 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 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京师同文馆
京师大学堂原址
2.科举制度的废除 1901年,清政府决定废除八股文; 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 除科举制。 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 多年的科举制度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 国学制。
3.新闻业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 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产生 2.发展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甲午中日战争后(1895年后) 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 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 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原 因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 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 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 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 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 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 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 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 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 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 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3、热潮:
辛亥革命后,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 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 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 4、短崭的春天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 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 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 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④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旗 袍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⑤新式风俗
西餐 洋 酒
西式蛋糕
文明结婚
集体婚礼
3.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 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变化。
1872年在上海 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 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 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 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 代报纸开端的标志。被 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 史的"百科全书"。
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民国时期著名的刊物
4.出版业的发展
1897年在上海 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 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 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 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 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 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体来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 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三.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新式教育的创办 时期 新式学校 洋务运 同文馆、福州船政 动时期 学堂等 甲午战 北洋西学堂 争之后 百日维 京师大学堂 新期间
新式学堂的创办, 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 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 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 做出了重要贡献。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
(1)总体上比较落后; (2)从行业上 (3)从地区上
——集中于轻工业;
——集中于沿江、沿海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 重工业少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地区分布 特点: 沿海、 沿江多, 内地少
纺织业 面粉业
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
……
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早 期 电 报 机
通讯工具:电报、电话 作用: 商人可以传达生意信息 记者可以进行新闻报道 老百姓与亲友联系
方便了人们的交流
2.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装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以后,孙中山通令全国各地男 子掀起剪辫子
②劝禁女子缠足
③废除跪拜礼,改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