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_4_5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
要求:题目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难点一: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及其原理。这部分内容是本章的核心,涉及到微生物学、医学、农业等多个领域,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
教学设想:通过具体实例、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细菌和真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其原理。
2.重难点二: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掌握发酵原理及操作方法。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研究的新进展,了解微生物在生物技术、医学等领域的最新应用。
6.评价反馈:结合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情感态度评价和团队协作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7.教学反思: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教师出示一瓶酸奶,引导学生思考酸奶是如何制作的,进而引出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2.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共同总结,梳理知识框架。
3.总结内容:
a.细菌和真菌在生活、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
b.微生物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c.学生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感悟。
4.教师强调:微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针对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小组讨论。
2.教学方法:学生分成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你认为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还有哪些?
b.这些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
c.细菌和真菌在应用过程中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分为三个方面:
1. 生命观念:使学生理解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形成对微生物学的初步认识。
2.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生活中的微生物学现象。
3. 社会责任:培养学生关注微生物学在食品制作、药品生产等方面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对微生物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陈述3:错误。真菌在自然界中不仅是分解者,还有其他作用,比如酵母菌可以发酵制作面包。
2. 填空题: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列空格。
空格1:细菌是____细胞的微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空格2:真菌的营养方式是____。
空格3: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包括____、____等。
答案:
空格1:单
空格2:异养(腐生或寄生)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图片、案例等,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2)视频:播放关于细菌和真菌实验、应用等方面的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在线工具:利用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4)实物模型:展示细菌和真菌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生物的结构。
七、重点题型整理
1. 判断题:判断下列陈述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陈述1: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的微生物。
陈述2:细菌在食品制作中只有害处,没有任何好处。
陈述3:真菌在自然界中只扮演分解者的角色,没有任何其他作用。
答案:
陈述1:错误。细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但真菌有单细胞的类型,也有多细胞的类型。
陈述2:错误。细菌在食品制作中有益处,比如乳酸菌可以发酵制作酸奶。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验,说一说他们对人类有哪些好处呢?对学生回答做总结,导入新课。

过渡句:正如刚才同学所说,细菌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有着密切的关系。

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反应。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用PowerPoint展示制作甜酒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并出示课下自制的甜酒,邀请其他同学课下来品尝。

品尝,思索,回答甜酒真的是甜的,推测可能是酒曲将糯米分解成了糖,所以是甜的。

异口同声的回答:有害,不应该。

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泡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出示课下自制的泡菜,邀请同学课下品尝泡菜。

回答:利用乳酸菌将蔬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乳酸,因此,泡菜酸溜溜的。

制泡菜利用的是细菌中的乳酸菌,只有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才能将蔬菜中的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做的面包,他们很松软,里边有很多小孔,为什么?吃一口面包没有酒的味道,这又是为什么?(在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过渡句:我国南方有着悠久的自制甜酒的历史,甜酒的制作依据的就是发酵的原理。

课前,第二小组已经为我们精心制作了味美醇香的甜酒,下面请他们组给我们介绍一下。

1.让一个同学品尝,提出问题:甜酒真的是甜的吗?为什么?2. 总结,我们制作甜酒用的是酒曲,酒曲的主要成分是真菌中的一种曲霉,它能将淀粉分解成糖,所以味道是甜的。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学法: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
、能够使梨和香蕉
D.
们举例说出在日常生活中吃到的食品除了酵母菌,还用

放入酵母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过程就是接种,在接种后往往要放入温暖的地自尝试用酵母、酒曲、乳酸菌等制作食品,让学生在制作活动中发展实践能的食品包装袋(盒)拿出来,阅读食品的标签和包装说明,了解食物保存的
过分析具体实例,认同人类与细菌的密切关系,使生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

八年级生物上册5_4_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_4_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目标定位教学目标一、举例说动身酵技术在食物制作中的应用。

二、说明食物腐败的缘故,运用食物保留的一样方式保留食物。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爱惜中的作用。

五、通过观看、探讨、搜集资料等活动,培育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六、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进展出谋献策,培育学生酷爱家乡的情感。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物制作、食物保留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与人类有着紧密关系。

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物的原理。

三、课前预备教师:自制课件示发酵作用的原理(细菌和真菌增进淀粉的分解);日常生活中的发酵食物(啤酒、豆豉、面包、馒头等)。

学生:观看发酵现象;探讨食物保鲜方式;搜集日常生活中保留食物的方式及原理;调查了解本地域人们在污水处置和垃圾处置方面的有关资料。

四、课时分派两课时五、教学设计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复习提问、导入新课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讲授新课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肯定同学们的回答,引出新课内容。

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

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

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

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

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甜酒品尝会同学们互相品尝、交流经验,互相说制作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出示掰开的面包、馒头很松软。

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吃到酒味呢?请思考课本第一题。

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聚焦目标(1)举例说出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2)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3)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

(4)尝试制作米酒。

(5)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用。

生本课堂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1.发酵食品的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有的真菌体内含有大量的酶,如曲霉可以把淀粉分解为葡萄糖;如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有些细菌含有的酶能够把葡萄糖转化为乳酸,如乳酸菌。

制作馒头或面包时要用酵母菌,制作酸奶、泡菜时要用乳酸菌,制醋时要用醋酸菌,制酱时要用多种霉菌。

2.右图是利用细菌和真菌制作的食品,完成连线:乳酸菌面包醋酸菌豆腐乳酵母菌醋霉菌酸奶知识点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1.食品的腐败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

这些细菌和真菌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

因此食品保存中的重要问题防腐。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把食品内的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生长和繁殖。

3.上图中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有腌制法、脱水法、巴士消毒法、真空包装法等。

知识点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1.细菌真菌可以引起各种疾病,但是有些真菌可以产生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称为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

2.科学家把控制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内,对大肠杆菌进行培养,使之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胰岛素。

知识点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1.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在没有氧的环境中,甲烷菌利用这些有机物分解产生的氢和二氧化碳结合生成甲烷,甲烷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可作为燃料用于做饭、照明、取暖等。

2.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利用细菌来净化污水或工业废水。

合作探究1. 馒头、面包为什么有许多孔洞?我们吃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酒味?添加的酵母菌分解馒头、面包里的有机物,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虽然知识结构并不复杂,但从科学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角度看,内容和形式不容忽视,因为它为提高同学的实践能力、体验知识与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供了非常好的素材和机会。

本课时主要学习两方面的内容:其一为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包括演示发酵实验、制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有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有助于让学生体验知识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教学方式。

学生通过分组查阅、整理资料,有助于他们提高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小组分工合作、共同探究、亲自动手制作发酵实验、制作甜酒、泡菜、酸奶223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板书)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一)演示发酵实验(板书)1.询问各组“发酵实验”的完成情况。

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出示Flash,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了发酵实验装置向老师暗示。

各组组长举起装置示意,表示课下已完成了“发酵实验”。

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回答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

观看、思索、回答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种物质。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酒精。

观看,记忆。

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1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举例说明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发酵实验和尝试制作米酒、酸奶等食品,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知识与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形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难点: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五、板书设计:
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
细菌、真菌

食品的制作酵母菌——制作馒头、面包,酿酒霉菌——制作酱、酱油、腐乳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
醋酸菌——制醋。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生物(人教版)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梳理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以及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强调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疾病防治等方面的作用。
(2)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记录和分析能力。
(3)课后作业: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小组评价:通过组内互评,了解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需关注以下问题:
3.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a.发酵技术在现代食品工业中有哪些应用?
b.发酵技术对人类生活有哪些影响?
c.你认为未来发酵技术还会有哪些创新和发展?
4.收集与发酵技术相关的传统文化素材,如民间传说、古诗、成语等,分析这些素材中蕴含的发酵技术知识。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成一篇短文,字数不少于400字。
(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如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4)如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使其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食品图片,如酸奶、豆腐、酱油等,引发学生对微生物在食品制作中作用的思考。
(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2.科普视频:推荐学生观看关于细菌和真菌的科普视频,如BBC的纪录片《微生物的秘密世界》、国家地理的《细菌的力量》等,以直观地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形态和生活方式。
3.网络文章:引导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科普文章,如科普中国、科学松鼠会等平台上的相关文章,以了解细菌和真菌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最新研究动态。
二、拓展建议: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细菌和真菌的基本知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细菌和真菌的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细菌和真菌的应用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7.学生的学习风格可能多样,有的喜欢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学习,有的喜欢通过讨论交流来学习,有的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和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理解和解释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讨论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②细菌和真菌的发酵过程:
-发酵:微生物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的过程,细菌和真菌在发酵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发酵产物:细菌和真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乳酸、酒精等。
③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食品制作:细菌和真菌在发酵过程中用于制作酸奶、泡菜、豆腐等食品。
-药物研发:细菌和真菌产生的抗生素等物质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拓展:
介绍与细菌和真菌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八年级生物上册5_4_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_4_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⑶通过学习和应用食品保存方法,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认同人类与细菌、真菌的密切关系,养成热爱自然科学,关注社会的情感。
⑵关注基因技术在医药生产上的应用,正确认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 ⑶学会用辩证地眼光看待问题,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理解食品腐败的原因,学会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2、练习
(生回答预习问题,师出示针对练习)
四、小结
五、练习
新学案:达标训练1-8题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便于学生理解
加深理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巩学生,初二年级学生课外知识不够丰富,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方面需进一步提高。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且探究问题的兴趣较强,能够和老师配合,可以通过师生互助,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了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有重要作用,对于人和动植物也是既有危害又有益处。但是,对于正确认识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和生产中的价值,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同学们了解的还不是很多,认知也有一定的片面性。
教学难点
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五、教法学法
讨论法 自学法 讲授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①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

② 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要探讨的是人类是如何利用细菌和真菌的。
(师设问生思考回顾)
二、目标导学:
请认真阅读课本P84-88页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b.实验探究:学生可在家中或实验室开展微生物学实验,如制作酸奶、泡菜等,通过实践加深对微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c.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应在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培养科学写作能力。
d.交流分享:学生可在课堂上或通过网络平台与他人交流分享实验经验和心得,提高沟通能力。
e.参与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微生物学相关的竞赛,如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微生物学实验技能竞赛等,提高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
1.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材
2.多媒体课件:细菌和真菌的图片、视频等
3.实验材料:酵母菌、乳酸菌、发酵食品制作器材等
五、教学注意事项
1.确保课堂氛围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细菌和真菌的重要性。
3.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板书设计
1.重点知识点
①细菌和真菌的利用:食品制作、环境保护、疾病治疗等
②发酵技术的应用:乳酸发酵、酒精发酵等
③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细菌培养、染色技术、微生物鉴定等
2.关键词
①细菌
②真菌
③利用
④发酵技术
⑤实验技术
3.句式表达
①细菌和真菌在人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食品制作、环境保护、疾病治疗等。
②发酵技术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原料转化为人类所需的食品和产品。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可编辑修改

「最新」八年级生物上册5.4.5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可编辑修改

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21.提问:利用他们制作食品时,主要根据什么原理呢?2.对学生的暗示给予表扬,肯定食品的制作与发酵有关。

(一)演示发酵实验(板书)1.询问各组“发酵实验”的完成情况。

2.选一组作代表到前边展示实验过程、现象及结论。

3.结合实验,提出问题:根据你们的推测,气球内充的是哪种气体?这种气体是怎么产生的?4.肯定同学的回答,讲述酵母菌体内有多种酶,能够将糖类分解成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会发生下面的反应,(出示Flash,其中一种生成物是未知的,)让同学描述反应过程。

5.请同学打开气球闻一闻,另一种物质是什么?6.用课件展示发酵原理反应式:7. 询问各组实验都成功了吗?引导同学分析实验失败原因,同时对勇于承认失败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激励其他同学学习他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8.提出问题:同学知道利用发酵原理可以制造哪些食品吗?9.出示面包,提出问题:老师带来了利用酵母菌制各组组长举起装置示意,表示课下已完成了“发酵实验”。

用Powerpoint课件展示。

小组讨论、回答气球里充的是二氧化碳。

酵母菌分解糖时产生的。

观看、思索、回答酵母菌将葡萄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其它一种物质。

打开,闻有酒味,肯定产生的另一种物质是酒精。

观看,记忆。

如有未成功的组,他们讲述实验过程和结果,其它组同学帮助分析原因。

利用乳酸菌可以制酸奶和泡菜,利用酒曲制酒,利用多种霉菌制酱油,利用酵母菌制面包和馒头。

学以致用:制作馒头或面包时,酵母菌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会在面团中形成许多小孔,使馒头或面包膨大松软。

面团中所含的酒精在蒸烤过程中挥发了,所以没有酒味。

1 2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时间20 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课题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

2、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运用食品保存的一般方法保存食品。

3、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与人类防治疾病的关系。

4、说明细菌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5、通过观察、探究、收集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物保存和环保等方面的作用,说明细菌和真菌
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的原理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提问:细菌和真菌能够危害动植物和人的健康,使食品腐败变质,它污的存在对人类有没有益处呢?
引出本节课题-------------0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二、讲授新课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1、请同学们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

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提示学生所观察到的现象就是发酵。

你能解释这一过程吗?演示课件:示酵母菌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并产生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

2、出示掰开的面包、馒头很松软。

这些小孔就是二氧化碳形成的,可我们为什么没有吃到酒味呢?请思考课本第一题。

肯定学生的回答,及时补充。

品尝、评价、鼓励互相讨论,积极发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各小组展示课前做的观察实验,并介绍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瓶中的液体不断有气泡冒出,使瘪的气球胀大。

提问: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
仔细观看,认真分析,得出结论。

阅读教材,结合生活经验,讨论思考题。

3甜酒品尝会
同学们互相品尝、交流经验,互相说制作的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保存
请各小组展示“探究食物保鲜法”的实验结果。

对学生进行鼓励,作出评价。

提问:1、食品腐败的原因是什么?2、采用哪些方法能保鲜食品?
指导同学观察课本“观察与思考”。

结合已做好的探究实验和调查资料,讨论思考:1、图中有几种保存食品的方法?
2、说出不同的方法依据什么原理?
3、你还知道哪些方法
可以防止食品腐败?针对本地区饮食习惯,引导同学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指导阅读课本87页“抗生素今百昔”。

指导学生代科学技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四)、细菌和环境保护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

展示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各小组积极讨论,互相补充归纳出保存食品的主要方法和原理,以及注意事项。

了解防腐剂的使用及危害。

列举本地区人们保存食品的一些方法,如腌制品、感菜等,进一步思考:怎样保存更有利于健康?
认真阅读,小组讨论。

认同选择正确的用药方式。

关注转基因技术在药品生产上的应用。

正确认识科学研究与技术进步的社会价值。

认真阅读,理解细菌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各小组交流调查的本市有关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提示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

鼓励、支持学生的行为。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练习排放情况及垃圾处理情况。

积极思考,纷纷献计献策。

板书设计:第五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二、细菌、真菌与食品的保存
三、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四、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