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操作规程
xx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确保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国务院令第642号)、《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1.0版)》(汇发[2014]18号)、《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15】27号)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操作规程提及的经办行指总行国际业务部及分行国际业务承办部门。
第三条通过我行发生涉外收付款的机构和个人(以下统称客户),应按外管局要求和我行规定,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
对公客户在办理申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领组织机构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
第四条通过我行办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使用的凭证为《xx银行涉外收入申报单》(以下简称《涉外收入申报单》)、《xx银行境外汇款申请书》(以下简称《境外汇款申请书》)、《xx银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以下简称《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
其中《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作为我行办理涉外付款业务的必要凭证和涉外付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必要凭证。
第五条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通过国际收支申报系统报送。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包括基础信息、申报信息和管理信息。
第六条申报号码按外管局要求编制,共22位,由国际业务系统自动生成。
编码规则为:第1至12位为金融机构标识码(包括四位金融机构代码),第13至18位为涉外收入款的贷记客户日期或对外付款的支付日期(按年月日YYMMDD格式),第19至22位为我行的当日业务流水码,当日业务流水码不得重号。
第七条金融机构标识码是唯一标识金融机构总行及其分支机构的代码,具有唯一性。
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的申领由总行或获授权分行向所在地外管局申领,我行机构信息要素发生变化,如迁址、更名、撤并等,应按所在地外管局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八条总行国际业务部负责全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的管理、检查、监督及指导,兼xx地区支行的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上报、支行金融机构标识码的申领、变更及国际收支申报系统准入申请等工作。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附件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通过境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根据《人民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境居民和境非居民通过境银行发生涉外收付款时,应通过经办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第三条境银行应督促和指导境居民和境非居民办理申报,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确保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申报原则第一节申报围和申报主体第四条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居民和境非居民通过境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居民通过境银行与境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
其中,境居民个人通过境银行与境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1.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
2.通过境银行向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银行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3.涉外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
涉外收付款不包括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以及外币现钞存取。
第五条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机构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依法成立,个人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
实践中按照身份证、永久居留证、护照等有效证件中的国籍来认定其是否为居民个人。
第六条境居民通过境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境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由境居民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境非居民通过境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应由经办银行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代其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且无需填写涉外收付纸质凭证。
上述发生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境居民和境非居民统称申报主体。
除银行自身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的涉外收付款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外,银行自身发生的其他涉外收付款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七条涉外收付款的数据信息按照采集式分为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试行)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文号】汇发[2006]57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外汇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的通知(2010修订)(发布日期:2010年5月25日,实施日期:2010年5月25日)废止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试行)(汇发〔2006〕5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确保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完整,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1995年9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第2号令发布)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通过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凭证有《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其格式和内容由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统一制定、修改,由银行备案后自行印制。
[收付凭证的格式和内容见《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银行涉外收付相关凭证管理规定”的通知》(汇发[2004]45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境内银行涉外收付相关凭证印制工作的通知》(汇发[2004]65号)。
]《境外汇款申请书》、《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应作为付款人通过境内银行办理对境外付款业务的必要凭证和境内银行对境外付款业务会计核算的必要凭证。
第三条通过境内银行收到境外款项或向境外支付款项的非银行机构和个人(以下称“申报主体”),应及时、准确、完整地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收到境外款项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向境外支付款项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向境外支付款项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办理该款项的申报。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规程
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规程一、国际收支申报的范围和原则(一)国际收支申报范围中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以及居民与居民之间、非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有跨境收支经济交易。
(二)国际收支申报原则国际收支申报实行交易主体申报的原则,采取间接申报与直接申报、逐笔申报与定期申报相结合的办法。
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由对外付款的单位和个人,按规定在“解付银行”或“付款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申报。
二、国际收支申报的具体操作(一)基本规定l、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单(以下简称申报单)分为5种: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涉外收入申报单(对私);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代申报单);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款申报单(对公单位);对外付款申报单(对私),由外汇管理局统一负责设计和修改。
2、凡从事国际结算业务的各行,都应按月从同级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统计部门领取申报单,领取申报单时应交验其《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正本或影印件。
3、各行应将申报单置于显著位置,由其客户在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时,自行领取并按规定填写申报单。
4、办理对外付款业务的客户,应在提交付款委托书等文件时,在付款银行办理对外付款申报,或委托我行代为申报。
5、办理涉外收入款项业务的客户,应在解付银行发出入帐通知书或到款通知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到解付银行办理涉外收入款项申报,或委托我行代为申报.6、各银行申报人员应及时办理相应的涉外收、付款项信息的传送和申报.7、申报人员应于月后5个工作日内将上月收集的申报单按月和申报单种类分别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封面必须列明:申报单类别名称、单位名称、月份、装订日期、经办人员等。
8、银行负责将外汇管理局留存按规定联装订成册后于月后8个工作日内转交至同级外汇管理局.9、留存备查的申报单保存期限均为24个月,期满后,由留存者负责销毁。
10、银行应对具体申报信息实行严格保密制度。
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统计人员到银行及有关单位查阅申报单时,应持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制发的《国际收支申报核查证》,并在银行及有关单位业务部门的陪同下,方可进行.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其它任何人员无权保存、查阅、调用、复制留存备查的申报单。
工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操作规程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操作规程一、基本规定(一)境内机构或个人通过银行向境外的支出款项(包括向境内非居民支付款项)或通过银行从境外获得的收入款项必须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有关规定进行申报,按要求填写《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单》。
(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单分为五种:涉外收入申报单(对公单位),涉外收入申报单(对私),贸易进口付汇核销单(代申报单),非贸易(含资本)对外付汇申报单(对公单位),对外付汇申报单(对私)。
(三)所有申报单的填写必须确保申报质量,要求申报信息范围完整,数据准确,传送及时。
(四)各支行应由专人从市分行清算中心领取各种统计表及申报单(凭证),企业或个人办理相关业务的同时从银行领取,企业领用贸易付汇核销单(代申报单)银行应逐笔登记。
二、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的填写(一)银行对于初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对公单位,应要求其填写《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并在审核无误后方可为其办理解付款或对外付款,同时应及时将基本情况表录入系统。
(二)银行应审核对公单位提供的如下材料并将有关复印件留存:1、营业执照副本或复印件2、技术监督局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或复印件3、外汇使用证复印件或外汇登记证复印件(三)单位名称应填写营业执照的中文名称不能有空格;非居民对公单位可用英文名称。
(四)银行录入《对公单位基本情况表》时,必须查验开户单位的代码证书,对没有代码证书的单位,应要求其到当地技术监督局申领,银行不得随意编制单位代码。
(五)企业属性应根据营业执照中的企业类型按照国际收支相关分类填写和录入;企业所属行业应根据营业执照中的主营业务按照国际收支相关分类填写和录入;(六)应填写和录入企业在本银行开立的所有各币种账户号码(包括人民币账户号码)。
所属外汇局代码应填写和录入对公单位所在地区的外汇局代码。
如企业更换单位名称或地址,银行及时录入更新,邮编、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不得有空缺。
三、涉外收入申报(一)各支行会计部门要根据省行的报文按时处理当天的收汇业务,及时通知收款人,并按要求填写“涉外收入统计表”,(通过查询此系统可查涉外收入款是否进入待核查帐户)统计表必须载明收款人名称、收汇币种、金额、收汇国别、结算方式及银行业务编码。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核查规则版.docx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核查规则(2017年版)
本规则依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2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的通知》(汇发〔2015〕27号)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的通知》(汇发〔2016〕4号)制定。
本规则包含四部分内容,分别是单位基本情况表核查、申报数据及时性核查、完整性核查以及准确性核查。
规则类别分为“错误数据”和“疑问数据”两类。
本规则以筛选错误或疑问数据为出发点,即被核查规则拦截的数据为错误或疑问数据。
本规则以“反向拦截”的要求为主,“正向通过”的要求较少。
“反向拦截”是指出现关键信息则为错误或疑问数据;“正向通过”是指不出现关键信息则为错误或疑问数据。
交易编码为“999998无实际资金收付的轧差结算”和“999999有实际资金收付的集中或轧差结算”的申报数据适用集中或轧差数据核查规则,不适用其他规则;还原数据适用其他规则。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日期】2009.07.03•【文号】银发[2009]212号•【施行日期】2009.07.0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部分失效•【主题分类】货币政策,银行业监督管理正文本篇法规中第十六条已被《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银发〔2020〕330号)自2021年2月4日起废止。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通知银发〔2009〕212号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管理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为贯彻落实《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人民银行二〇〇九年七月三日附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一条根据《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试点地区的企业以人民币报关并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出口贸易结算,适用《办法》及本细则。
第三条为境外参加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境内代理银行应当与境外参加银行签订代理结算协议,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账户开立的条件、账户变更撤销的处理手续、信息报送授权等内容。
境内代理银行在为境外参加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时,应当要求境外参加银行提供其在本国或本地区的登记注册文件或者本国监管部门批准其成立的证明、法定代表人或指定签字人的有效身份证件等作为开户证明文件,并对上述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及合规性进行认真审查。
境内代理银行为境外参加银行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应当填制《开立人民币同业往来账户备案表》(备案表格式和内容由试点地区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确定),连同人民币代理结算协议复印件、境外参加银行的开户证明文件复印件及其他开户资料报送中国人民银行当地分支机构备案。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通过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的通知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全国性中资银⾏:为进⼀步规范通过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完善国际收⽀统计申报制度,便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境内银⾏以及申报主体更准确地理解申报的具体要求,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通过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在收到本通知后,及时转发辖内中⼼⽀局、⽀局、城市商业银⾏、农村商业银⾏、外商独资银⾏、中外合资银⾏、外国银⾏分⾏以及农村合作⾦融机构,各全国性中资银⾏应及时转发所辖分⽀机构,并遵照执⾏。
附件:通知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国家外汇管理局2016年3⽉18⽇附件通过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以下简称间接申报),补充和细化间接申报具体内容,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收⽀统计申报办法》和《通过银⾏进⾏国际收⽀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15〕27号印发,以下简称《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作实际,制定本业务指引。
具体内容如下:⼀、关于间接申报原则(⼀)关于间接申报的范围和要求根据《细则》第四条,间接申报的范围包括境内居民和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与境内⾮居民之间发⽣的收付款。
其中,境内居民个⼈通过境内银⾏与境内⾮居民个⼈之间发⽣的⼈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除银⾏黄⾦进出⼝外,银⾏⾃⾝发⽣的其他涉外收付款⽆需进⾏间接申报。
具体申报要求包括:1、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与境外(包括居民和⾮居民)发⽣的收付款,境内银⾏应在基础信息中的“对⽅付款⼈/收款⼈名称”前添加“(JW)”(半⾓⼤写英⽂字符)字样。
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与境外⾮居民发⽣的收⼊和⽀付款项,由境内居民分别按照其资⾦来源和资⾦⽤途性质进⾏申报。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附件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付款时,应通过经办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第三条境内银行应督促和指导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进行申报,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确保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申报原则第一节申报范围和申报主体第四条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
其中,境内居民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除涉及资本项目管理、货物贸易进出口核查、代发工资类和涉外收付款人在同一法人银行内的四类涉外收付款外,境内居民机构和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一)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
(二)通过境内银行向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三)涉外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
涉外收付款不包括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以及外币现钞存取。
此外,除银行自身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的涉外收付款、银行因金融服务发展而成为集中申报主体的业务及其他特定情形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外,银行自身发生的其他涉外收付款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条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机构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个人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内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实践中按照永久居留证、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来认定。
第六条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由境内居民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
附件支付机构外汇业务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便利跨境电子商务结算,促进支付机构外汇业务健康发展,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支付机构开展外汇业务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支付机构外汇业务,是指支付机构通过合作银行为市场交易主体跨境交易提供的小额、快捷、便民的经常项下电子支付服务,包括代理结售汇及相关资金收付服务。
本办法所称市场交易主体,是指电子商务经营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消费者(以下简称消费者)。
第三条 支付机构依据本办法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登记(以下简称名录登记)后方可开展外汇业务。
支付机构应遵循“了解客户”“了解业务”及“尽职审查”原则,在登记的业务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
第四条 支付机构应尽职核验市场交易主体身份的真实性、合法性。
为市场交易主体办理的外汇业务应当具有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以任何形式为非法交易提供服务。
支付机构应对交易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其与外汇业务的一致性进行审查。
第五条 银行应审慎选择合作支付机构,客观评估拟合作支付机构的外汇业务能力等,并对合作支付机构办理的外汇业务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合理审核。
未进行合理审核导致违规的,合作银行依法承担连带责任。
合作银行可根据支付机构风险控制能力等情况在经登记的单笔交易限额内确定实际的单笔交易限额。
合作银行要求支付机构提供必要相关信息的,支付机构应积极配合。
第六条 市场交易主体、支付机构及合作银行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不得以虚构交易、分拆等方式逃避监管。
第七条 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机构(以下简称外汇局)依法对支付机构开展外汇业务进行监督管理。
支付机构、合作银行及市场交易主体应予以配合。
第八条 支付机构及合作银行应依法履行反洗钱、反恐怖融资义务,依法维护市场交易主体合法权益,对市场交易主体身份和交易信息等依法严格保密。
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
银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操作规程为规范我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工作,提高国际收支申报数据的质量,现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一、国际收支概念:根据《国际收支手册》的定义,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记载了特定时期内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交易;大部分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的,其内容包括货物、服务和收入,对世界其它地方的金融债权和债务的交易以及被列为转移项目的交易(如礼赠)。
国际收支涉及了交易,因此处理的对象为流量而不是存量。
就是说,国际收支反映的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经济事件,而不是某一时点存在的经济资产和负债的总量。
二、国际收支体系:有六大体系,涵盖了整个涉外收支申报行为,具体为:1、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申报;2、汇兑申报;3、直接投资统计申报;4、金融机构对境外资产负债及损益申报;5、证券投资统计申报;6、境外帐户统计申报。
本操作规程为第一种,即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间接申报而制定。
三、国际收支间接申报的概念:国际收支间接申报是指收款人或付款人通过银行申报涉外收入或对外付款的行为,其资金的进出是通过银行汇入、汇出,与汇兑申报有一定的区别,后者是指与人员进出我国国境相联系、以外汇兑换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兑换外汇的行为,所称外汇仅指信用卡、旅行支票和现钞。
四、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凡是居民与非居民的交易,均应申报。
现行的国际收支间接申报范围已扩展为所有非银行单位和个人通过中国境内银行办理的对境外收付汇业务,包括跨境资金流动以及离岸账户和在岸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
五、居民与非居民的概念。
国际收支申报办法所称中国居民是指:(1)在中国境内居留1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外籍工作人员及其家属除外;(2)中国短期出国人员(在境外居留时间不满1年)、在境外留学人员、就医人员及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工作人员及其家属;(3)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法人(含外商投资企业及外资金融机构)及境外法人的驻华机构(不含国际组织驻华机构、外国驻华使馆领馆);(4)中国国家机关(含中国驻外使馆领馆)、团体、部队。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23年版)修订对照表
根据QFLP、QDLP业务相关要求新增此部分内
容。
QDLP项下资金汇出境外时 ,应按照投资意向分别申报在 “62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721-股本”“722-
投资基金”“723-债券”以及“724-金融衍生工具 ”相应项下,并在交易附言中注明 “QDLP项下资金汇
出”字样。QDLP项下资金汇入境内时 ,应区分以下情况申报 :投资本金汇入境内时 ,根据实际交
汇出汇款海外银行扣费通常有两种对外支付方式 :
(十五)汇出汇款海外银行扣 1.海外银行发来扣费报文后 ,境内银行从客户账户中扣除的海外银行手续费汇至境外银行 ,应由
费相关涉外收付款的申报 境内汇款人进行间接申报 ,如汇款人为境内居民 ,则申报在“226000-金融服务”项下,如汇款人为
(新指引第52页)
款的申报
码中新增9710、9810。
3.货物贸易交易与海关贸易方 式的对应关系
3.为完整统计“网络购物”数据,海关统计贸易方式代码为 1210、1239、9610、9710和9810,以及 调整“122030-网络购物”项下申报要求。 通过境内外电商平台购买或销售并经由第三方支付机构收付货款的未报关货物贸易 ,均应申报在
(二)关于集中收付业务的申
报 原指引第13页(新指引第
修改:开展涉外收付款资金集中收付业务 (包括集中收付和轧差净额结算收付两种 ,含外币和人 民币)的跨国公司总部 /主办企业/财务公司/境内第三方支付机构或具备开展支付机构业务资 对开展涉外收付款资金集中收付业务的主体进
行补充。 格的境内银行等(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企业或机构 ,以下统称为集中收付 机构)。
易性质分别申报在 “621-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721-股本”“722-投资基金”“723-债券”以及“724-金融衍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03.01.03•【文号】汇发[2003]1号•【施行日期】2003.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统计,外汇管理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印发《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的通知(发布日期:2011年1月12日,实施日期:2011年2月1日)废止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下发《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的通知(2003年1月3日汇发[2003]1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为进一步推进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促进核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了《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请各分局接到本通知后,及时转发给辖内各支局和各银行(含外资银行)。
执行中如有问题可与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联系。
联系电话:(010)68402374、68402146。
附件: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附件: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核查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数据的质量,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通过金融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业务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国际收支统计人员应当坚持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业务的核查(以下简称核查)工作,确保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对核查中发现的错报、漏报等问题,应要求被核查单位予以纠正。
第三条核查分为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非现场核查和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现场核查。
国际收支统计间接申报非现场核查(简称“非现场核查”)是指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管理部门无需前往银行调用原始交易凭证,仅根据银行上报的有关信息的关联关系、逻辑关系进行的核查。
最新银行外汇从业人员考试题库1
最新银行外汇从业人员考试题库11、【单选题】银行对客户办理人民币与外汇衍生产品业务,应当坚持(A)原则。
A实需交易B审慎C真实性D合规性得分:正确答案:A2、【单选题】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内保外贷按(B)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
A15%B20%C25%D30%得分: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金融机构向客户提供的内保外贷按20%纳入跨境融资风险加权余额计算。
3、【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外汇局对支持资本项目工作情况评分标准?BA配合监管B异常交易报告C工作支持D研提意见得分:正确答案:B题目解析:《银行外汇业务合规与审慎经营评估内容》(汇综发(2023)64号)附件4、【单选题】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的便利化措施包括(D)A优化单证审核。
B货物贸易超期限等特殊退汇业务免于事前登记。
C货物贸易对外付汇时免于办理进口报关单核验手续。
D以上都是。
得分:正确答案:D题目解析:根据《经常项目外汇业务指引(2023年版)》(汇发(2023)14号文印发)第一百四十二条,试点银行在确保交易真实、合法,符合合理性和逻辑性的基础上,可为本行试点企业实施下列便利化措施:(一)优化单证审核。
银行按照展业原则为试点企业办理贸易外汇收支业务,对于资金性质不明确的业务,银行应要求企业提供相关交易单证。
对于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不含)的服务贸易外汇支出,银行还需核验服务贸易等项目对外支付纸质或电子税务备案表,税务部门免予备案的除外。
退汇及离岸转手买卖业务根据现行法规要求审核;(二)货物贸易超期限等特殊退汇业务免于事前登记。
试点企业单笔等值5万美元以上(含)的退汇日期与原收、付款日期间隔在180天以上(不含)或由于特殊情况无法原路退汇的,可在银行直接办理,免于到外汇局办理登记手续;(三)货物贸易对外付汇时免于办理进口报关单核验手续。
银行能确认试点企业货物贸易付汇业务真实合法的,可免于办理进口报关电子信息核验手续;(四)经所在地外汇分局备案的其他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措施。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
附件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指引(2016年版)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以下简称间接申报),补充和细化间接申报具体内容,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和《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汇发…2015‟27号印发,以下简称《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业务指引。
具体内容如下:一、关于间接申报原则(一)关于间接申报的范围和要求根据《细则》第四条,间接申报的范围包括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
其中,境内居民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除银行黄金进出口外,银行自身发生的其他涉外收付款无需进行间接申报。
具体申报要求包括:1.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包括居民和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境内银行应在基础信息中的“对方付款人/收款人名称”前添加“(JW)”(半角大写英文字符)字样。
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非居民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由境内居民分别按照其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性质进行申报。
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居民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款项,由境内居民分别按照境外居民的资金来源和资金用途性质进行申报。
“付款人/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填写为境外居民境外账户开户银行所在国家或地区。
2.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外(包括居民与非居民)发生的收付款,境内银行应在基础信息中的“对方付款人/收款人名称”前添加“(JW)”(半角大写英文字符)字样,并代境内非居民进行申报,“付款人/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填写为境内非居民的常驻国家或地区。
(1)境内银行在为境内非居民机构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时,应当为其境内非居民机构客户建立《单位基本情况表》,并将《单位基本情况表》信息通过系统报送给国家外汇管理局。
(2)境内银行应将《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通过系统报送给国家外汇管理局,无需填写和打印相关纸质凭证。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内机构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管理办法模版
**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内机构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管理办法(*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依据有关**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法规,为规范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管理及操作,按**银行有关业务政策规定、国际惯例,特拟定本办法。
第二条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的汇款货币包括外汇及人民币;外汇汇款可使用现汇及现钞,其中现钞需要进行钞汇转换。
第三条跨境汇款业务按资金流向分为汇出汇款和汇入汇款。
跨境汇出汇款是指我行接受汇款人的委托,以商定汇款方式委托海外联行或代理行将一定金额的费用解付给指定收款人的业务;跨境汇入汇款是指由汇款人委托国外开户银行,将费用汇入国内行,并指示将费用解付给指定收款人的业务。
第四条跨境汇款方式包括电汇和票汇。
第五条办理跨境汇出汇款、修改、退汇以及汇票挂失止付,依照《**银行服务价目表》规定的标准收取相应手续费。
第六条各行在办理个人跨境汇款业务时,应严格依照**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监管部门颁布的现行政策、法规,合法、合规、安全、有效地经营管理个人跨境汇款业务,杜绝因违规操作而受到监管当局处罚,避免信誉风险和经济损失。
第七条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由一级分行审查和授权具备经营跨境汇款资格/资质的机构办理;一级分行可将审查和授权权限转授权至二级分行。
第八条职责分工一、总行个人金融部负责全辖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管理制度的拟定以及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的管理、指导、监督及沟通协调工作,负责个人跨境汇款产品的*场营销推广、客户服务管理和新产品设计、推广工作;二、一级分行个人金融部负责辖内各分支机构(包括一级分行营业部门)个人跨境汇款业务的管理、个人跨境汇款产品的*场营销推广和客户服务工作,沟通协调、协助配合跨境汇款业务有关职能部门,加强对营业机构跨境汇款业务的管理和指导;三、各级营业机构应严格依照跨境汇款业务现有规定,依法合规经营个人跨境汇款业务;四、支付清算部门负责辖内后台收付清算业务操作及管理。
外汇是先申报后入账 还是先入账后申报
内容介绍
扩展资料: 特点 1、记帐外汇的采用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节省了现汇,是国际贸易活动中运用比较 普遍的一种国际清算手段。 2、记帐外汇不能兑换成其他货币也不能支付给第三国,只能用于支付协定的规定的两个国家之 间贸易货款及从属费用和其他双方政府同意的付款。 3、记帐外汇是双边贸易时双方为节约现汇的使用,各自为对方开立清算帐户,采用记帐清算方 式时使用的。记帐外汇年终差额结转到下一年度,由双方政府在下一年度贸易活动中容介绍
先申报后入账。 记账外汇又称清算外汇或协定外汇,是指根据双边或多边支付协定进行国际结算时,用作计价单 位的货币。 记账外汇一般以双方国家中央银行互立专门账户的形式存在。在年终时,双方银行对进口贸易额 及有关从属费用进行账面轧抵,结出差额。 对差额的处理,既可转入下一年度的贸易项目中去平衡,也可以使用双方预先商定的自由外汇进 行支付清偿。
外汇是先申报入账,还是先入 账后申报
参考资料: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是为规范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涉外收 付款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国家外汇管理局以汇发〔2020〕16号印发通知,公布该实施细则,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022年3月23日消息,国家外汇管理局修订了《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 (汇发〔2020〕16号文印发),形成《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征求意见 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内控合规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国际业务、贸易金融业务
2
3
4
C
10
国际业务
单选题
内部制度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外汇业务合规工作手册(2017年版)
易
个人外汇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外汇业务合规工作手册(2017年版)》,开办海外开户见证业务的分支机构应在开办业务后的()内向属地银监局书面报告。
5个工作日
5日
10个工作日
10日
C
11
国际业务
单选题
监管规定
对于不符合合同约定导致交易被撤销时发生的款项退回,应及时办理申报业务。
对于从境外汇回的各种退款,申报主体应在《涉外收入申报单》或《境外汇款申请书》退款一栏打√
对于从境外汇回的各种退款,退款性质应与原汇入或汇出金额性质一致
对于从境外汇回的各种退款,退款性质选择时,无相应的交易编码则写交易大类其他项。
ABCD
卖方押汇受益人
第三方
通知行
A
20
贸易金融业务
单选题
内部制度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国内信用证及项下融资业务管理办法(2016年修订版)》(邮银制〔2016〕140号)
中
国内信用证
叙做买方押汇业务时,应占用()的额度,同时释放原信用证开立时占用的授信额度。
国内信用证项下买方押汇
国内信用证开立
国际信用证开立
信用证受益人
易
个人外汇
根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个人外汇业务合规工作手册(2017年版)》规定,对于事后核查中发现个人涉嫌分拆结售汇的, 各分行应注意收集相关线索,避免同一个人再次办理分拆业务,同时于发现之日起()向属地外汇局报告,并形成核查报告,汇总可疑客户和交易信息上报总行。
3日
3个工作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通过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通过境内银行进行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发生涉外收付款时,应通过经办银行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第三条境内银行应督促和指导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进行申报,履行审核及发送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信息等职责,确保申报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申报原则第一节申报范围和申报主体第四条涉外收付款是指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
其中,境内居民个人通过境内银行与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除涉及资本项目管理、货物贸易进出口核查、代发工资类和涉外收付款人在同一法人银行内的四类涉外收付款外,境内居民机构和境内非居民个人之间发生的人民币收付款暂不申报。
涉外收付款具体包括:(一)以信用证、托收、保函、汇款(电汇、信汇、票汇)等结算方式办理的涉外收付款。
(二)通过境内银行向境外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及从境外向境内银行发出支付指令的涉外收付款。
(三)涉外收付款包括外汇和人民币。
涉外收付款不包括由于汇路原因引起的跨境收支以及外币现钞存取。
此外,除银行自身非货币黄金进出口的涉外收付款、银行因金融服务发展而成为集中申报主体的业务及其他特定情形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外,银行自身发生的其他涉外收付款不适用本实施细则。
第五条根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办法》,机构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内依法成立;个人居民身份认定的主要依据是在中国境内居住一年以上(含一年),实践中按照永久居留证、身份证、护照等有效证件来认定。
第六条境内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以及与境内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收付款,由境内居民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境内非居民通过境内银行从境外收到的款项和对境外支付的款项,应由经办银行按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代其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且无需填写涉外收付纸质凭证。
上述发生涉外收付款业务的境内居民和境内非居民统称申报主体。
第七条涉外收付款的数据信息按照采集方式分为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
基础信息是指必须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采集的涉外收付款信息,主要包括收/付(汇)款人名称、主体标识码/个人身份证件号码、收/付(汇)款币种及金额等。
申报信息是指申报主体通过银行提供的纸质凭证或电子凭证,或“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填写的信息,主要包括付/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及交易附言等。
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的填报应按照金融机构外汇业务数据采集规范(以下简称“数据采集规范”)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对于涉外收付款数据中的基础信息,境内银行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申报主体应配合境内银行进行数据报送。
对于涉外收付款数据中的申报信息,申报主体应按照本实施细则、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管理规定以及其他涉外收付款申报相关规定的要求填报,境内银行应按照本实施细则规定的流程和要求对申报信息进行审核和报送。
对金额在等值5000美元以下(含5000美元)的居民个人涉外收付款,实行限额下免申报,即居民个人申报主体可免填涉外收付凭证(含纸质凭证和电子凭证)中的申报信息。
第二节申报方法和申报时间第九条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制定和修改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标准内容和格式。
境内银行在确保涉外收付基础信息、申报信息和管理信息完整的前提下,可适当调整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同时应尽可能保持客户跨行办理业务的便利性。
申报主体应通过境内银行填写《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纸质凭证或者通过境内银行提供的电子凭证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
发生涉外收入业务的机构申报主体,还可以通过“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进行涉外收入网上申报,选择网上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仍可以通过纸质申报或电子凭证申报方式完成涉外收入申报。
对于申报主体通过境内银行提供的电子凭证或“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进行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的,无须使用或打印留存涉外收付纸质凭证。
第十条境内银行为申报主体提供电子凭证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前,应按照境内银行涉外收付凭证管理规定所确定的原则以及数据采集规范等要求,设置涉外收付款业务的电子凭证界面及填报格式,使其至少包括国际收支统计申报所需的基础信息和申报信息,如收/付(汇)款人名称、收/付(汇)款币种及金额、对方付/收款人常驻国家(地区)、国际收支交易编码及交易附言等。
境内银行应根据本实施细则制定电子凭证申报的操作规范,明确国际收支统计申报号码编制、基础信息接口导入、申报信息的录入/导入、信息审核和修改等内容。
境内银行应在电子凭证申报方式中为申报主体提供国际收支统计申报相关的规定,如涉外收支交易分类及代码的详细要求和说明等。
第十一条境内银行及申报主体应当妥善保管《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各自留存联和相关电子数据信息。
境内银行应将纸质《涉外收入申报单》《境外汇款申请书》和《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或者申报主体填写或提供的相关电子数据信息保存至少24个月,保存期满后可自行销毁。
国家外汇管理局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二条发生涉外收入的申报主体,应在解付银行解付之日(T)或结汇中转行结汇之日(T)后五个工作日(T+5)内进行该款项的申报。
发生涉外付款的申报主体,应在提交《境外汇款申请书》或《对外付款/承兑通知书》的同时进行该款项的申报。
第三章申报流程第一节境内银行准备工作第十三条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信息系统代码标准相关管理规定向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支局(以下简称外汇局)申领金融机构代码和金融机构标识码;根据“数字外管”平台和数据采集规范等有关规定,设计和开发其接口程序,申请上线,实现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与“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之间的数据连接和转换。
外汇局应当按规定及时为银行办理赋码,协调银行接口程序联调,并在国家外汇管理局应用服务平台(ASOne)中为辖内的境内银行及其分支机构进行国际收支申报业务的开通/关闭设置等准备工作。
第二节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第十四条机构申报主体在进行涉外收付款的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之前,应按照有关规定申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特殊机构代码。
第十五条机构申报主体在境内银行任何一家网点首次办理涉外收付款业务时,应填写《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纸质版或电子版,勾选“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新建”,同时向银行提供《营业执照》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等证明文件。
银行也可利用本行预留客户信息,生成申报主体认可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
第十六条对于《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纸质版,境内银行应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规定的内容和格式自行印制,一式两联(见附表),提供给机构申报主体使用。
第十七条境内银行应对申报主体填写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信息与该机构提供的《营业执照》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等证明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有误的退回申报主体修改;核对无误的,银行应于本工作日内登录“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或通过银行接口程序进行处理:(一)对于申报主体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信息在“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中已经存在的,经办银行应按照《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营业执照》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等证明文件核对相关要素,如不一致,应及时修改。
同时,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的机构联系人、联系电话、建表日期补充录入/导入“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
(二)对于申报主体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信息在“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中不存在的,经办银行应将该申报主体填写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信息录入/导入“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
第十八条申请通过“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进行涉外收入网上申报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在《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申报方式”中选择“开通网上申报”。
经办银行应登录“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开通该机构的网上申报功能,并将系统自动生成的管理员用户名、用户初始密码和生效日期等信息告知给该机构。
机构申报主体自开通网上申报的第二个工作日起可登录“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修改管理员密码,并创建企业操作员用户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机构申报主体遗失其管理员密码的,应向经办银行申请重置并恢复系统自动生成的初始密码。
机构申报主体可向经办银行申请关闭涉外收入网上申报业务,经办银行应登录“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关闭该机构的网上申报,自关闭网上申报的第二个工作日起,该机构不能通过“数字外管”平台互联网版办理国际收支统计申报业务。
第十九条《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要素发生变更的机构申报主体,应及时通知其中一家经办银行,并提交本实施细则第十五条规定的材料,勾选“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修改”。
经办银行应对机构申报主体填写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信息与该机构提供的《营业执照》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等证明文件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进行修改。
第二十条机构申报主体因注销、更换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而需要停用《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时,应填写《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勾选“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停用”,并由经办银行向其所在地外汇局传真或其他方式报送需停用的《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营业执照》或《特殊机构代码赋码通知单》等相关证明文件。
所在地外汇局逐级报送至所在地国家外汇管理局分局、外汇管理部(以下简称分局)。
分局负责将停用需求确认后汇总报国家外汇管理局。
对于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为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直接在国际收支涉外收付款统计系统中进行停用处理;对于分局停用需求中住所/营业场所不在其辖内的机构,国家外汇管理局将该机构信息发至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分局确认,并根据住所/营业场所所在地分局的意见进行停用或者不停用的处理。
第二十一条通过纸质凭证方式申报的,境内银行和机构申报主体应妥善永久留存纸质《组织机构基本情况表》原件、原件的电子扫描件或拍照件备查。
通过电子凭证方式申报的,境内银行和机构申报主体应妥善永久留存相关电子数据信息。
第三节涉外收入申报第二十二条对于涉外收入申报业务,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应先向国家外汇管理局报送基础信息,并通知申报主体进行该款项的申报。
第二十三条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在涉外收入款项解付/结汇之日(T)后的第一个工作日(T+1)中午12:00前,应将相应的涉外收入基础信息按照数据采集规范的要求从银行自身计算机处理系统导入“数字外管”平台银行版。
第二十四条不结汇中转行在以原币方式向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划转涉外收入款项时,应将原始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地逐笔传送到解付银行/结汇中转行,该原始信息应能够表明该笔款项为境外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