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高三语文 晚唐登高诗专题 《九日齐山登高》《安定城楼》《长安晚秋》
高中语文 6.1 九日齐山登高 寄扬州韩绰判官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安定城楼课件 苏教版选修《唐诗
课 序 1 2 题 目 作 者 杜牧 杜牧 李商 隐 李商 隐 赵嘏 温庭 筠 学习目标 ①体会诗中诸多虚词表情达意的作用。 ②体会诗中复杂的情感。 ①体会景物描写所塑造的风调悠扬、 清丽俊爽 的意境。 ②体会诗人眷恋江南、怀念友人的思想情感。 ①借助注解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②通过意象来揣摩抒情主人公的心理活动。 ①理解典故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②把握诗人在诗中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①把握写景上的特色,体会其层次感。 ②结合所塑造的意境把握作者的羁旅之苦和 思归之情。 ①赏析诗人勾画的山村早晨的景物特点。 ②通过景物特点来解读其人、其事、其情。 九日齐山登 高 寄扬州韩绰 判官 无题(相见 时难别亦 难) 安定城楼 长安晚秋 商山早行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1.注字音 加点字 江涵 .
携 壶 . 迢 远 . 殷 殷 勤 . 殷 红 .
读音 há n xié tiá o yīn yān
加点字 酩酊 .. 霑 衣 . 蓬 山 . 看
读音 mǐnɡ dǐnɡ zhān pé nɡ
探看 . kān 看 见 kà n .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2.写汉字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相关链接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晚唐杰出诗人。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官至中书舍人。擅长文赋,其《阿房 宫赋》为后世传诵。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作诗精于七言绝句,代表 作有《金谷园》《赤壁》《泊秦淮》《寄扬州韩绰判官》《遣怀》《江南 春》《清明》《秋夕》等。
3 4 5 6
掌握学习方法
1.阅读本单元诗歌,可以采用“置身诗境”的方法,借助于自己的生活体 会和审美体验,与诗人取得共鸣,达到美的享受。 2.阅读本单元诗歌,我们还要利用已有知识,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 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其独特的意 境。鉴赏诗歌中的形象,重要的是要捕捉并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其蕴含 的情感内容。 3.借助注释,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要探究诗人的生平和为人,了解诗人 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创作的时代精神,进一步领会诗歌的主题及其社 会意义,从更广范围和更高层面上理解诗人的思想情致。 4. 杜牧、李商隐是晚唐诗人群体中的杰出代表,他们以自己的独特成 就为诗坛增添了光辉。 可以以“小李杜”的诗歌鉴赏为主,专就杜牧的绝句进 行鉴赏,或专就李商隐的“ 无题诗”进行鉴赏,兼顾入选诗人的其他名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公开课教案_4
登高临远,遥有所寄——关于新授高二《唐诗宋词选读》中登高诗的教学设计执教人:学习目标:1、回顾杜甫的《登高》,温故知新总结登高诗的主题类型。
2、品读《九日齐山登高》,自读《与诸子登岘山》,体会诗人登高时的情感。
3、欣赏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学习重点:理解登高诗的多重主题。
学习难点:分析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
学习方法:朗读法、自主研读法、小组讨论法学习时数:1课时设计理念:“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中国知识分子都有“登山临水”的习惯,都有“兴尽悲来”的感慨,“兴尽悲来”的感情变化在中国古典诗文中屡见不鲜,譬如我们学过的《登高》《兰亭集序》《赤壁赋》等等。
登高,怀远。
《唐诗宋词选读》中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李商隐的《安定城楼》等都是登高诗,所以,我们可以组成一组“登高诗”板块,进行整合教学。
在教学中,又可以以一首诗为侧重点,兼及其他诗歌,也可以侧重单个诗歌分析。
本案例以《九月齐山登高》为主,兼及《与诸子登岘山》进行拓展教学。
以“知人论世”“诗中觅情”“重敲尾联”“破典而出”为抓手,勘破“情”关,把握诗歌中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引入登高临远话题,生回忆读过的登高诗。
(2分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鹊楼》)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李白《夜宿山寺》)二、温故知新。
(8分钟)1.齐声背诵杜甫的《登高》,思考:①诗的一、二联与三、四联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借景抒情(以哀景写悲情)②请理解“潦倒”“艰难”在诗中的含义。
明确:分别指“生活潦倒”“时世艰难”③杜甫潦倒的处境着实让人同情,然而此时此刻的诗人却在考虑时世的艰难、国家的混乱,请概括诗人的形象。
明确:忧国忧民,穷亦兼济天下的诗人形象。
2.体会杜甫在《登高》诗中表达的悲情,结合其他登高诗,概括登高诗的主题类型。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公开课教案_5
晚唐“登高诗”专题《九日齐山登高》《安定城楼》学习目标:1.学习《九日齐山登高》,赏析其“用语旷达和情感抑郁结合”的特点。
2.学习《安定城楼》,了解典故,体会诗人情感。
3.掌握登高诗的思想感情及鉴赏方法。
教学过程:一、《九日齐山登高》1.解读题目: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秋高气爽,菊花盛开,气候宜人,景物鲜妍,古人往往结伴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骚人墨客吟诗作赋,咏赏不绝。
2.背景介绍:“杜牧于会昌二年贬为黄州刺史,会昌四年九月至六年九月即844年至846年9月迁贬为池州刺史。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
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九月到池州,次年其友张祜前来拜望,两人一个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一个遭人排挤,怀才不遇,于是登齐山共度重阳,有名篇《九日齐山登高》,其友张祜以诗和之。
3.目标导学和精讲点拨(1)诗的前两句写了怎样的景?流露出怎样的情?明确:“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首句江南秋色图: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
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齐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
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
小结:写了赏心悦目的秋景,流露出愉悦的心情。
(2)中间四句写的是什么?透过表面,你能看到诗中隐含着什么?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明确: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
小结: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的“须尽欢”。
表面的开心一笑,掩盖着内心的抑郁苦闷。
(3)诗的最后两句带有总结性的意味,你认为重在表达一种什么情怀?《韩诗外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而北望齐曰:美哉,国乎!郁郁蓁蓁,使古而无死者,则寡人将去此而何之?俯而泣下沾襟”。
九日齐山登高(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九日齐山登高(苏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杜牧及其创作。
2.理解本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的特点。
课时安排:一教时授课过程:一.作者与背景杜牧(803~852)唐代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杜牧善文工诗,人称“小杜”。
亦工书画,传世书迹《张好好诗》最为著名。
《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齐山位于池州市城南1.5公里。
齐山得名,旧说有二:一说齐山十余峰等齐,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间齐映任池州刺史,“惠及于池”,“因以名其山”。
该山周围5华里,形似伏虎。
坐西向东。
因其地质基础为石灰石,经长期风化、侵蚀,山上怪石磷峋,有华盖等12名洞,有醒翁等13名岩,有二峡峪等11名泉。
山上自唐至清建有庙宇、书院。
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九月刺池州,次年与其友张祜,登齐山共度重阳,有名篇《九日齐山登高》,其友张祜以诗和之。
二.诵读思索主旨:1.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试分析.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
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
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
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那是另一回事。
2.思考:诗人的愁闷何以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呢?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
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
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
高中语文苏教版唐诗宋词:九日齐山登高杜牧 (1)
杜 牧
“甚有旷观古今, “愤激之思,以旷 随意自得之趣”。 达出之”。
——朱东喦
——缪钺
1、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 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杜牧晚年任中书舍 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 称之“杜紫微”、“杜樊 川”。 人称“小杜”。
2、晚唐社会动荡,杜牧经世之才不 得施展,偏寓池州,处于一身中最 困踬时期。
万里悲秋常作客,
。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
悠,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我辈复登临。
亲近传统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又称“登高节”。登高远眺、赏菊花、插茱 萸(避邪)、吃重阳糕、饮菊花酒(延寿) 等,因此,重阳节也叫“登高节”、“茱萸 节”、“菊花节”。重阳又称“踏秋”与三 月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 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自魏晋 重阳气氛日渐浓郁,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最 多的几个传统节日之一。
菊盈把,坐其侧,久留,见白衣人至,乃王弘送酒也。 即便就酌,醉后而归。” 南北朝诗人何逊诗句“插花行理鬓”,以鬓边插花表示 旷达。
理解要诀: 1、知人论世; 2、了解典故; 3、以景入情;
安定城楼
李商隐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1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人,晚 唐诗人,与杜牧齐名,后世称“小李杜”,有 《李义山诗集》。
2、 此诗写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当时在泾原节度使 王茂元幕府做幕僚,并被王茂元招为女婿,婚后 赴京考试,落第后仍回泾州,失意归来登楼抒怀, 写下这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
苏教版-语文-高二-安定城楼解析 苏教版 选修1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安定城楼解析作者: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2,绿杨枝外尽汀州3。
贾生年少虚垂涕4,王粲春来更远游5。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6。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7。
全部注释1.此诗冯《谱》、张《笺》俱编入文宗开成三年(838)。
商隐于开成三年应博学宏词科不中,乃回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府治在关内道泾州(今甘肃省泾川县北,参《旧唐书·地理志》)。
王茂元于大和九年(835)节度泾原,至开成四年犹在泾原。
因唐之泾原在隋代为安定郡,故此诗依旧习称"安定城楼"。
2.迢递:此形容楼高而且连续绵延。
谢朓《随王鼓吹曲》:"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3.汀洲:汀指水边之地,洲是水中之洲渚。
此句写登楼所见。
4.贾生:指西汉人贾谊。
《史记·贾生传》:"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又《汉书·贾谊传》载:贾谊认为"时事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太息者六。
"因此"数上书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但文帝并未采纳他的建议。
后来他呕血而亡,年仅33岁。
商隐此时27岁,以贾生自比。
5.王粲:东汉末年人,建安七子之一。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载:王粲年轻时曾流寓荆州,依附刘表,但并不得志。
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商隐此以寄人篱下的王粲自比。
6.永忆两句:《史记·货殖列传》:春秋时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归隐五湖。
商隐用此事,说自己总想着年老时归隐江湖,但必须等到把治理国家的事业完成,功成名就之后才行。
7.不知二句:鹓雏是古代传说中一种像凤凰的鸟。
《庄子·秋水》:"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
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精品教案_3
《九日齐山登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杜牧生平,读懂诗歌内容。
能力目标:通过内容理解、字句赏析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情感目标:领会诗歌独特情感表现,体会杜牧旷达又感伤的复杂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创作背景,鉴赏诗歌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学法指导诵读、分析教学过程一、导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杜牧的一首登高诗《九日齐山登高》。
二、初读为了能对这首诗形成较好的整体感知,我们首先来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三、正音与释义涵:包含、包容携:带着、拿着壶:酒壶翠微:翠,色彩,青绿色。
泛指青山。
但:只是,仅酩酊:mǐng dǐng 大醉酬:酬答、报答霑:zhān 沾,浸湿四、再读在正音释义的基础上,有感情的再读一遍,要求:读准字音,细细品味。
五、解题1、九日:时间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秋高气爽,气候宜人,菊花盛开,古人往往结伴登高、饮酒、赏菊、插茱萸,文人墨客吟诗作赋,咏赏不绝。
2、齐山:地点池州贵池县(今安徽省贵池县)东南,是江南名胜之地(思考:但距京城是否偏远?)3、登高:事件(1)重阳节习俗(2)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深深地思考:家国命运?个人际遇?)4、总结:从诗题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记述了诗人重阳节在齐山登高的所见所想。
六、作者与背景1、提问:诗人是一个人登高吗?和谁登高?明确:“与客携壶上翠微”,诗人与“客”登高。
“客”是张祜。
2、思考:杜牧与张祜为何会在此时此地相会登高?明确:(1)杜牧,晚唐诗人,字牧之,世称杜樊川,宰相杜佑之孙,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
杜牧对政治、军事都有颇为卓著的见识,可惜不为统治者所用。
这首七律是杜牧偏寓池州,任池州刺史时所作,是诗人和友人张祜的酬唱之作。
(2)张祜比杜牧年长,且诗名早著,唐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挤,未能被重用。
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
杜牧对他的被排抑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写了此诗。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目录(15本)1.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目录“风神初振'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陈子昂/3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3从军行杨炯/4滕王阁王勃/4春江花月夜张若虚/6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11送魏万之京李颀/11山居秋暝王维/1l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12燕歌行高适/14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15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19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李白/21送友人李白/23将进酒李白/23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旅夜书怀杜甫/29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杜甫/30客至杜甫/30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35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35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36西塞山怀古刘禹锡/38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鄞弟妹白居易/38天上谣李贺/39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45安定城楼李商隐/45九曰齐山登高杜牧/46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46长安晚秋赵嘏/48商山早行温庭筠/48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温庭筠/53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韦庄/53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李煜/55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李煜/56“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61踏莎行(候馆梅残) 欧阳修/62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62苏幕遮(碧云天) 范仲淹/65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66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柳永/66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71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苏轼/72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苏轼/73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苏轼/74“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畿道/79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晏畿道/80清平乐(春归何处) 黄庭坚/80踏莎行(雾失楼台) 秦观/82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83苏幕遮(燎沉香) 周邦彦/84“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89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89满江红(怒发冲冠) 岳飞/90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陆游/92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92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滞香人) 姜夔/94 “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99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辛弃疾/99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辛弃疾/102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辛弃疾/1032.选修教材《写作》目录◎修辞立其诚——写真话,抒真情/1◎借我一双慧眼——观察、选择、提炼/17◎走好关键的前两步——审题与立意/29⑩世间惟有情难画——情感的传达/45◎于细微处见精神——细节描写/59◎文似看山不喜平——论点与论据/85◎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议论文的分析/10l⑧顺理而成章议论文的结构/117◎用形象说话一一文学写作/12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语言的锤炼/147◎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修改/1713.选修教材《语言规范与创新》目录做文化家园的守望者汉语的经济性和艺术性母语:民族精神文化的家园讲普通话是我们的骄傲普通话语音的标准与北京话普通话语音学习中的方言干扰及其规律尊重并善待汉字汉字规范化与民族意识汉字的造字法汉字之祖话仓颉错别字的五种成因轻薄用词哂未休文艺作品的词汇规范化同义词几个常用词的辨析词类家族的奥秘词以类聚虚词使用错误及其修改方法语言之“法”不可违真假病旬之辨句子句型(句式)给语言插上音乐的翅膀从汪曾祺小说看语音创新论语音的表达作用音节巧安排化平淡为神奇“我阅读一天星辰”与词语搭配创新语言的和谐鼍炼意之法语言刨新小技巧为表达而变语言之“法”“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形容词活用给语言绣上几道花边儿“枯藤、老树、昏鸦”与修辞典雅风格比喻比拟排比惜代对偶对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4.选修教材《传记选读》目录◎传记告诉我们什么……——解读传主体验人生富兰克林自传富兰克林/3李方舟传朱东润/15◎穿越时空的思想火炬——传主与时代马克思传弗兰茨•梅林/29我在北京大学的经历蔡元培/44◎心心相印肝胆相照——传主与作者贝多芬传罗曼•罗兰/59罗曼•罗兰斯蒂芬•茨威格/69◎异彩纷呈千姿百态——传记体类举隅老舍自传老舍/79老舍传/79启功传奇张掮中/81梅兰芳画传王慧/86孔子评传匡亚明/94◎披沙拣金取精用弘——传记素材的选择苏东坡传林语堂/115⑩以小见大妙笔生花——传记的细节与事件居里夫人传艾芙•居里/133柳敬亭说书张岱/141柳敬亭传黄宗羲/142◎纪实与虚构——传记的想像艺术渴望生活——凡.高的艺术生涯欧文•斯通/1515.选修教材《<红楼梦>选读》目录@红楼概观@红楼品鉴贾府概况 (15)黛玉葬花 (26)宝玉挨打 (37)探春理家 (51)怡红欢聚 (63)宝玉出家 (74)@红楼研讨此系身前身后事:红楼结构 (89)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红楼人物 (97)假作真时真亦假:红楼环境 (106)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主题 (116)景夺文章造化工:红楼语言 (124)眼前无路想回头:红楼文化 (133)@附录6.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目录◎代序:回忆鲁迅先生(萧红)/1◎感受鲁迅(一)——父亲与儿子我家的海婴/9五猖会/12父亲的病/1 6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20*随感录•六十三“与幼者”/29◎感受鲁迅(二)——儿时故乡的蛊惑阿长与《山海经》/41我的第一个师父/45◎阅读鲁迅(一)——人与动物兔和猫/55略论中国人的脸/58狗•猫•鼠/61 ◎阅读鲁迅(二)——人•鬼•神*无常/75*女吊/81*铸剑/86◎阅读鲁迅(三)——生命元素的想像死火/1 05雪/1 06腊叶/1 08*天•地•人——《野草》集章/1 09◎阅读鲁迅(四)——睁了眼看论睁了眼看/1 15夜颂/1 1 9灯下漫笔(节选)/120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23论“他妈的!”/124*几乎无事的悲剧/127*推/129*现代史/1 30◎阅读鲁迅(五)——另一种“看”*示众/1 37*习惯与改革/142◎阅读鲁迅(六)——奴才与革命战士灯下漫笔(节选)/149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152论照相之类(节选)/153白莽作《孩儿塔》序/15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157 ◎阅读鲁迅(七)——生命的路*导师/165*忽然想到(节选)/166*未有天才之前/168*补白(节选)/171*空谈(节选)/172*过客/173◎阅读鲁迅(八)——自己做主,说自己的话*读书杂谈/1 85*随便翻翻/189*作文秘诀/192*无声的中国/1 95参考书目/205活动建议/2067.选修教材《史记》目录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司马迁其人其事太史公自序/3报任安书(存目)/10学究天人体贯古今——《史记》的体例夏本纪/15鲁周公世家/17河渠书/24六国年表/29不虚美不隐恶——《史记》的史家传统高祖本纪/39李将军列传/48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孔子世家/59管仲列传/66屈原列传/68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项羽本纪/77廉颇蔺相如列传/82滑稽列传/87刺客列传/93善叙事理其文疏荡——《史记》的叙事艺术秦始皇本纪/107赵世家/113魏公子列传/121淮阴侯列传/126正史鼻祖文章大宗——《史记》的影响《史记》与史学/137《史记》与文学/138研究《史记》参考选题/145活动建议/148参考书目/1498.选修教材《中外戏剧名著选读》目录致同学附录:家(节选) 巴金/16动作:戏剧的核心北京人(节选) 曹禺/27玩偶之家(节选) [挪威]易卜生/36泪水与笑声罗密欧与朱丽叶(节选) [英]莎士比亚/5 5升官图(节选) 陈白尘/63舞台上的时空俄狄浦斯王(节选) [古希腊]索福克勒斯/87茶馆(节选) 老舍/96鲜活的容颜牡丹亭•惊梦汤显祖/115屈原(节选) 郭沫若/120悭吝人(节选) [法]莫里哀/123寻找与等待:现代派的新突破青鸟(节选) [比利时]梅特林克/137等待戈多(节选) [爱尔兰]塞•贝克特/15 0从剧本到舞台舞台综合实践活动/1719.选修教材《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目录●论说进学解韩愈/3*朋党论欧阳修/6*名二子说苏洵/8留侯论苏轼/9●书信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柳宗元/15*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17上枢密韩太尉书*丰乐亭记欧阳修/23*木假山记苏洵/24墨池记曾巩/26 超然台记苏轼/27*黄州快哉亭记苏辙/29●山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记柳宗元/35*游褒禅山记王安石/36后赤壁赋苏轼/38●赠序送李原归盘谷序韩愈/43送董邵南序韩愈/45*赠黎安二生序曾巩/46●书序张中丞传后叙韩愈/51*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54*战国策目录序曾巩/56●传记柳子厚墓志铭韩愈/61*段太尉逸事状柳宗元/63方山子传苏轼/66●祭文祭十二郎文韩愈/71*祭石曼卿文欧阳修/74祭欧阳文忠公文王安石/75●寓言毛颖传韩愈/81蝜蝂传柳宗元/83*日喻苏轼/84●活动专题 / 87●附录/89“唐宋八大家”的由来/89唐宋八大家小传/9210.选修教材《现代诗歌选读》目录作◎梦幻与诗十四行诗预言何其芳/5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顾城/6*《诗选》三首[印度]泰戈尔冰心译/10◎人生况味寻梦者戴望舒/1 7成功[美]狄金森屠岸译/18也许闻一多/19*一个盲人[阿根廷]博尔赫斯王央乐译/20◎知性永驻智慧之歌穆旦/27为美而想骆一禾/28 思想一狐狸 [英]休斯汪剑钊译/29*一条未走的路 [美]弗罗斯特方平译/30◎吟唱自然蝴蝶[智利]加•米斯特拉尔王永年译/37在哈尔盖仰望星空西川/39谁去谁留欧阳江河/40秋日[奥地利]里尔克冯至译/41日出昌耀/42*唱吧!群鸟[西班牙]阿莱桑德雷钟长呜译/43◎苍茫大地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49风景辛笛/50金黄的稻束郑敏/51 大地 [意大利]夸西莫多吕同六译/52*黄土地李瑛/53◎历史悠思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61毕加索 [西班牙]阿莱桑德雷远浩一译/62结局或开始北岛/65 红玉米痖弦/69*雁塔洛夫/70◎爱心永恒母袁可嘉/77河畔墓园洛夫/78雪花的快乐徐志摩/79 爱情[苏]阿赫玛托娃黎华、王守仁译/80*神女峰舒婷/8 1◎诗人天职吹号者艾青/87赞美穆旦/93诗人绿原/96蜜蜂[法]瓦雷里远方译/97 *诗[智利]聂鲁达陈光孚译/9811.选修教材《实用阅读》目录●由浅显走入深妙——科普文章的阅读神奇的极光曹冲/3 蓝蝶的光辉沈致远/7 说味花的秘密[美]萝赛/14●感受逻辑的力量——社科论文的阅读中国艺术表现里虚和实宗白华/23通感考褚孝泉/27 “文明”与“文化”陈炎/35路吴伯凡/40●科学表述的真理——科学论文的阅读科学[德]卡西尔/49 生命的基本需求[英]克里克/55美和理论物理学杨振宁/60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美]里夫金霍华德/67●归纳梳理的艺术——综述类文章的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吴组缃/ 75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黄留珠/79“人文精神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刘京希/82*从“任务”到“责任”——洋泾中学学生社区服务调查报告陈桂生周兴国/86●管钥在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吕叔湘/97《左手的掌纹》自序余光中/102●打开辞典——条目的阅读水土流失夏增禄曾水泉/109唐宋古文运动钱仲联/112●面对图表——非连续文本的阅读1996财政年度PLAN国际项目报告 /119 *全方位适度人口论与宏观决策选择田雪原/12112.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目录◎活生生的“这一个”我的母亲(胡适)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梁实秋)画人记(贾平凹)*把栏杆拍遍(梁衡)*父亲(刘鸿伏)*女歌手([俄]维•彼•阿斯塔菲耶夫)◎难以忘怀的故事送考(丰子恺)看社戏(王英琦)铃兰花([南斯拉夫]沃兰茨)*北京的春节(老舍)*鞋的故事(孙犁)*怀念红狐(刘志成)◎是什么让我们感动翡冷翠山居闲话(徐志摩)寒风吹彻(刘亮程)绝地之音(马步升)*春意挂上的了树梢(萧红)*大海和吹拂着的风([美]埃尔文•怀特)◎文学绘出的图画雷雨前(茅盾)云南冬天的树林(于坚)森林与河流(庞培)◎人与动物的对话葡萄月令(汪曾祺)家里的灶头(金曾豪)老房子(王振忠)*更衣记(张爱玲)*意大利蟋蟀([法]法布尔)◎感性与理性同样的力春末闲谈(鲁迅)可以预约的雪(林清玄)想念地坛(史铁生)*论快乐(钱钟书)*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13.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目录◎小说家想说些什么在酒楼上鲁迅/ 3看不见的珍藏[奥]茨威格/13◎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万事通[英]毛姆/29秋天[苏联]舒克申/37◎后来发生了什么英雄的舞蹈路翎/49彩虹毕飞宇/54◎人和故事的“家园”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美]威廉•福克纳/67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小说怎样“说”交叉小径的花园——献给维克托里亚•奥坎波 [阿根廷]博尔赫斯/9l 溪鳗——矮凳桥的鱼非鱼小酒家林斤澜/103◎一个完整的世界伊豆的舞女[日]川端康成/115杀人者[美]欧内斯特•海明威/136魔桶[美]伯纳德•马拉默德/147鉴赏家汪曾祺/16414.选修教材《论语》《孟子》目录从孔子到孟子夫子自道/3天之未丧斯文也/6人的起点人之生也直/13良知/14仁者爱人我欲仁,斯仁至矣/2l仁义礼智/23君子之道/24修养的境界君子不忧不惧/3l我善养吾浩然之气/33万物皆备于我/36学问之道古之学者为己/43学而时习之/4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49弟子孰为好学/52人与文化好古敏求/59天下国家政者,正也/69仁政/7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7苟有用我者/79立言有德者必有言/85予岂好辩哉/87能近取譬/91儒家之道士志于道/97吾道一以贯之/101道则高矣,美矣/103研究论孟《论语》和《孟子》/109知人论世——传记与社会历史研究/111以意逆志一—文本与解释的研究/11215.选修教材《新闻选读与写作》目录●新闻魅力,与世界同行一12秒91:刘翔平世界纪录夺冠杨仁杰张玮/3尼克松到达北京美联社电/4蒙娜丽莎之谜又有新解 [美]布鲁斯•约翰斯顿/5地球3分钟净增人口500万人唐霄肖成林/6二“恐怖分子冲过来了”卢宇光/8你好,南极人窦文涛封新城/9●新闻品格,用事实说话一别了,“不列颠尼亚”周婷杨兴/21美国连遭恐怖袭击何洪泽丁刚任毓骏王如君/2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路透社电/26二《华盛顿邮报》记者被取消获普利策奖资格[美]大卫•马纳尼斯/29学习评价(一)新闻采访/33●新闻视角,发现与呈现一德国无条件投降美联社电/37日本签字投降美]霍默•比加特/38二爸妈的生日,你记得住吗赵媛媛/40 日内瓦湖的污染 [法]莱尔/43150年来第一次,泰晤士河出现海豹路透社电/45学习评价(二)新闻发布会(模拟)/48●消息一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法新社电/51我军横渡长江情景新华社电/ 52祝福香港双雄情系许愿树香港《文汇报》/53中国人最早发现澳大利亚路透社电/55先驱者10号:挥手自兹去生死两茫茫法新社电/ 56二冰心带走红玫瑰袁力王洪斌/58首都各界依依送别冰心曲志红/60 三“九一八”炮声响了以后《三联生活周刊》/62战地温情《现代快报》/63学习评价(三)新闻稿的写作和评判/65东方风来满眼春陈锡添/69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A.M.罗森塔尔/86难忘的英格丽•褒曼 [美]《读者文摘》/88●报告文学一包身工夏衍/95二永远的红树林何建明/105●新闻评价气候变暖与诺亚方舟庄贵阳/121 大医精诚张百年/122少年应识愁滋味范敬宜/123公民道德的滑坡 [美]路易斯•拉科斯/125学习评价(四)新闻稿的写作和修改/129●新闻活动,综合性学习新闻社团/133新闻编辑/133新闻沙龙/133新闻写作切磋/134大型活动与典型人物及事件的采写/134。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公开课课件_3
唐代登高诗研讨课
登高诗
指古人登高临远 写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怀的诗歌统称。
学习目标
• 结合以往所学登高诗歌,构建登高诗歌知 识网络。
• 体会意境美,熟练运用笔记鉴赏写景语句。 • 熟练运用所学解读此类诗歌主旨。
速读诗歌——看诗题
• 主人公登了哪些“高处”?
登高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王勃《滕王阁》P3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P11 杜牧《九日齐山登高》P45 李商隐《安定城楼》P46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P36
安定城楼 李商隐①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再读诗歌,——找诗眼
• 主人公登到高处想了什么?
三读诗歌,找出人物身份
1、仕人 2、客 3、谪人
登高诗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秋兴 [宋]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释]迮:狭窄
1.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5’)
2.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6’)
小结:登高抒怀 别有怀抱
思乡怀人之情; 不被任用之愁; 贬谪异乡之苦; 忧国忧民之心; 功成身退之志;(归隐) 生活哲理感悟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导学案专题六 九日齐山登高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导语随着晚唐政权的进一步衰落,哀婉和衰飒的气氛笼罩着晚唐诗歌。
他们更多吟咏的是三类题材:历史、自然、爱情。
对历史的追怀是对现实的喟叹,对自然的眷念是对人世的疲倦,对爱情的寻求是对个人心灵的抚慰。
不过,晚唐诗人更倾心尽力于诗歌,他们以近体诗为主要形式,在中唐创新求变的基础上继续掘进,诗国仍然是一派绚丽灿烂的景象,出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杜牧、李商隐便是这一群体的代表。
因此,学习本专题,主要是学习“小李杜”的律诗和绝句,初步了解他们二人的诗风,能就李之无题诗或杜之咏史怀古诗作专题探究。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李诗善用意象和典故的特点,对杜诗《九日齐山登高》可抓住诸多虚字来赏析。
九日齐山登高一、诗人名片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市)人。
晚唐诗人。
入仕后官至中书舍人。
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化,同情人民。
他曾写《原十六了》、《罪言》等军事论文。
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
其政治诗如长篇《感怀诗》共五十三韵,是学杜甫的《北征》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反映现实的律诗如《河湟》、《早雁》等都蕴含着深沉的对时政的批评。
艺术上最有特色的是写景抒情的七绝,咏史诗《过华清宫绝句》、《赤壁》等颇多感慨,《江南春》、《泊秦淮》、《山行》等意义深婉,风格飘逸。
由于国势已江河日下,故这些诗常流露感伤情调。
其《阿房宫赋》也为人称道且标志着文赋的形成。
杜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有《樊川文集》。
二、诗词故事杜牧的浪漫故事杜牧及第后在宣州刺史沈侍师幕下做幕僚。
他听说湖州(今浙江)一带风景优美,而且美女如云,便去游玩。
湖州刺史特地为他举行了一场龙舟大赛,引逗全城姑娘都出来观看。
杜牧看了,直到傍晚,才发现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是“真国色也”。
于是,杜牧当下就托人前去求婚,相约十年后到这里做刺史时再来娶她。
不久杜牧就离开了湖州,这一走就是十四年。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公开课教案_12
【课题】《九日齐山登高》【教学目标】1、了解杜牧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情感表现;3、了解登高诗的主题内涵;4、背诵并默写全诗。
【教学重难点】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情感表现【教学方法】诵读探究法、对话法、讨论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道具】多媒体、教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投影1)荀子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中写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中国古人具有深厚的登临情结,他们登高放目,望远思深,百感交集,留下了无数登临诗作。
比如说我们以前学过的杜甫的《登高》(出示投影2),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出示投影3)。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也是一首登临之作——杜牧《九日齐山登高》(出示投影4)。
二、解题(请学生解题,教师补充)(出示投影5)九日,夏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按古人阴阳学说,“九”这个数字是阳数,九月九日含有两个阳数,所以叫做重阳。
又因为“九九”谐音久久,日期数字很吉祥,古人认为宜于长久,所以古时候人们把这一天作为节日,登高饮酒,赏菊簪花,祈求长寿。
齐山,在池州贵池县东南,是江南名胜之地。
登高,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
从这首诗的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作者九月九日重阳节登临齐山,有感而作,属于登高诗。
(又叫“登临诗”)(如果想读懂一首诗,第二步是看作者,尽量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这用行话说,叫“知人论世”,下面让我们了解一下作者——杜牧)三、作者介绍(出示投影6)杜牧,唐代诗人。
字牧之。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史学家。
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称名家。
杜牧善文工诗,人称“小杜”。
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
九日齐山登高(苏教版高二选修).doc
九日齐山登高(苏教版高二选修)教学目标1.了解杜牧的生平,理解诗歌内容。
2.赏析诗歌,领会独特的情感体现。
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诗歌中独特的情感体2.教学方法朗读、赏析3.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简介作者。
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
他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
在诗歌创作上,杜牧与晚唐另一位杰出的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
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七律《早雁》用比兴托物的手法,对遭受回纥侵扰而流离失所的北方边塞人民表示怀念,婉曲而有余味。
《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寓有深沉的悲慨。
晚唐诗歌的总的趋向是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
这种重辞采的共同倾向和他个人“雄姿英发”的特色相结合,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
二、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字面意义,初步掌握诗歌内容。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作者在江上看到秋天的影子,那就是大雁飞过,因为大雁南飞就是秋天来了,冬天不远了。
跟一个客户提着一壶酒上山喝。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尘世间值得一笑的事太少了,(显然作者终日郁郁寡欢)难得遇朋友开怀畅饮就笑笑吧。
古有九九插茱萸,那我就不那么没创意了,秋天菊花多,我还是在头上插满菊花再回家好了。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可怜佳节却只有一个朋友来陪,没有亲人,没有老婆, 何不喝个大醉来安慰自己呢。
苏教版语文高二语文苏教唐诗宋词选读课件 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
《九日齐山登高》 —颔联
•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这一联写了什么内容?这一联表达了诗人 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
在这良辰佳节之时,有好友来访,作者特别高 兴,破例开口大笑,不再压抑自己的情感,不再 压抑自己内心的不满。
可以看出作者平时是:愁闷,郁郁寡欢。 “难逢”反衬出往日不常见。诗人兴致勃勃的 游行竟掩盖不住内心的郁闷,诗人以旷达的言 辞,近于失态的举动来掩饰心中的失落。语虽 达观但意含抑郁。
李煜
情结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 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 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 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 人间。
相关背景
•
齐山位于池州市城南1.5公里。
齐山得名,旧说有二:一说齐山十
余峰等齐,故名齐山;一说唐贞元
间齐映任池州刺史,“惠及于池”
,“因以名其山”。山景优美奇怪
2.齐安郡中偶题二首(其一)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有人说三四句中,杜牧把风荷的形态 写得非常传神,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 里含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这里,表面写的是绿荷之恨,实 际上是物中见我,写的是诗人的芳时不 再,美人迟暮之恨。
背景链接
• 杜牧是一个有政治报复和主张的 人,而不幸生在唐王朝的没落时期 ,平生志事,百无一酬,这时有遭 到排挤,出为外官,怀着壮志难酬 的隐痛,所以在他的眼底、笔下, 连眼前无情的绿荷,也仿佛充满哀 愁了。
杜牧入仕后累官至膳部员外郎。朋党之争 时被李德裕排挤,而后复为用 ,官至中书舍 人。 他关心国事,反对藩镇割据,拥护中央集权 ,主张抵御入侵之敌,反对腐败,同情人民。
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精品教案_1
“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千百年来被历代的文人反复吟咏描写。
从汉代王粲的文赋《登楼赋》到三国魏曹植的《杂诗》(高台多悲风)再到南北朝时期频频出现的沿用汉代铙歌十八曲旧题的《临高台》,登高题材作品渐渐增多。
可以说,“登高”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个传统题材,在文人情感和文人创作中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一种“情结化”的倾向。
登高作品的写作成为文学创作领域一块从不被遗忘的角落。
登高题材的诗歌也作为一块传统的文学阵地,占据了古典文学的重要一隅并逐步走向成熟。
以唐为例,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诸如《登幽州台歌》、《黄鹤楼》、《凤凰台》、《乐游原》、《登高》、《登楼》、《登岳阳楼》、《登安定城楼》、《登柳州城楼》等大量的登高诗作的著名篇什。
特别是杜甫的七律《登高》,在艺术上更是达到了律诗高峰的境地。
显而易见的是,这类登高诗歌的主题不在于简简单单的登高写景、吟咏唱和,它们往往寄寓了作者托物言志、观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关系对社会和人生作广泛而深沉思考的自觉或不自觉用心。
换句话说,登高题材诗歌作品往往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方式寄寓着一个沉重的“登高”主题。
或是游子思乡,或是思妇怀人,或是壮士悲歌,或是文士不遇,然而愁苦哀怨、沉郁感伤是这类作品主题的一个共同特征。
为进一步了解“登高”主题古典诗歌这一文学现象,笔者以古典文学中的常见诗词为例,从我国“登高”主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心理因素与“登高”主题及“登高”诗歌主题的特点等几个方面对“登高”主题古典诗歌作一下分析。
一“登高”诗歌产生发展的原因概述从文学创作角度讲,寂寞投阁的书斋生活显然是有悖于登高题材作品的创作规律的。
闭塞的书斋生活显然写不出登高之作。
著名学者韦政通先生认为:“受道家重返自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家喜欢以自然为题材。
”?历代以来,登山观海、流连山水,是文人大夫们追求和践行的一种陶冶性情的方式。
这也为登高作品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高中语文“登高诗”专题ppt1 苏教版最新精品课件
19.有几个朋友,无论空间距离远近,你们之间的感觉是那样的:相见亦无事,别来常思君。 20.和老朋友信物挂碍地度过一个怀旧的下午。
21.闹些小矛盾之后与老朋友和解,丢失不起的最后并没有失去。 22.无论你是什么年龄,你有一个忘年交,是那种在你觉得幼稚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大的忘年交;在你觉得你自己老气的时候,有一个比你小的忘年交。
小结:登高抒怀 别有怀抱
不得见用之愁; 思归思乡之情; 贬谪异乡之苦; 忧国忧民之心; 吊古伤今之叹; 功成身退之志; 知音难觅之憾。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找出诗中奠定情感基调的词语 并找出体现情感的意象。 凄凉
残星 归雁 笛声 落红败叶
“凄凉”二字有何作用?
诗中“凄凉”二字既属客观, 也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 衬心境的凄凉。
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 了基调。
“残星 、归雁 、 笛声 、落红败叶” 这些意象如何转达诗人的心声?
晨曦初见西天上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 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南归之雁。诗人 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 笛悠然传来,笛声悠扬、哀婉。是喟叹人 生如晨星的易逝呢,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 里、怀远人呢?吹笛人只管抒写自己内心 的衷曲,却不曾想到笛声竟这样的使闻者 黯然伤神!
正是这样一个人,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夜晚,只身前往杭州一家寺庙遁入空门,法号:演者。
这时的他已经是享誉国内外的名画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九日齐山登高》却是以豪放的笔调写自己旷达的胸怀,而又 寓有深开口笑”, 《庄子》 “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 除病庾、死丧、忧患,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 不过四五日而已”,说明在现实生活中,悲愁 相继,难得一笑。
“登高诗”专题
+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古人登高往往触景生情,感叹不已, 本诗歌是怎样抒发感情的?
1、杜牧(803~852) 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出身高门士族。杜牧晚年任中书舍人,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 因称之“杜紫微”、“杜樊川”。 人称“小杜”。
2、“菊花须插满头归”出于南北朝诗人何逊的 联句“插花行理鬓”,以鬓边插花表示旷达。 这在唐代可能是很流行的做法。
3、齐景公登临牛山堕泪的故事。齐景公有感于 人生无常,富贵荣华不能永保而落泪。杜牧认 为人事代谢,自古而然,不必象齐景公那样为 此而感伤流涕,但实际上,他内心并不超然。
+ 开篇面对满目秋景,游兴勃发;接 着感叹人世愁多乐少,纵情忘忧; 继而惜乎光阴易逝,自勉自励;最 后通过表面的超然物外,委婉曲折 抒发自己抱负难展,壮志难酬的苦 闷心情。
+理解要诀: +1、以景入情; +2、知人论世; +3、了解典故;
+ 安定城楼 李商隐 +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 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 +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此诗几个典故用意何在?
李商隐善用典。 1、贾谊、王粲的身世遭遇与诗人相似, 比拟自己忧时羁旅之感,使一位奋发有 为却遭受压抑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2、暗引范蠡功成“乘扁舟游五湖”表 明回转天地豪迈气概,但不贪恋禄位心 迹。 3、借助庄子寓言,不但足以表明他 无意名利,又反映他睥睨一切的精神状 态,还巧妙地反击了对自己的恶意中伤。
+ 不得见用之愁; + 忧国忧民之心; + 功成身退之志; + 思归思乡之情; + 知音难觅之憾; + 贬谪异乡之苦; + 吊古伤今之叹
+以登高聘望发端,将忧含国 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 抨击腐朽融为一体,展示诗 人理想抱负与客观境遇的尖 锐矛盾。
+阅读《长安晚秋》说 说诗人赵嘏“赵倚楼” 登楼所见何景物,抒 写何情感?
+ 景物:飘拂的云雾,全城的宫阙, 寥落的星光,南归的雁阵,高楼的 笛声,静开的菊花,凋谢的红 莲……
+ 情感:孤寂怅惘的愁思,黯然神丧 的思乡,好景无常的伤感,强烈的 归隐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