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讲义(第三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语文课程的性质、理念及目标

第一节语文课程性质

一、语文课程性质的世纪之争

历史上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五种说法:

1.工具性

2.工具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文道统一)

3.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综合性等

4.人文性

5.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一)20世纪前50年——“文言”与“白话”

20世纪前50年,语文教育界并没有直接围绕语文课程性质展开争论。当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教学目标,而争论的话题则具体表现为文言与白话、文字与文学、国语与国文、技术训练与精神训练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17年——“文”与“道”

直接的语文学科性质之争主要在新中国成立后。关于语文课程的取向问题,建国初期的主话题是“文”与“道”,就是语文教育与政治思想教育的问题。

这一时期可分为两个阶段:

1.1949年——1960年

这一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占上风。1956年的分科教学大纲提出“汉语是对青年一代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一种重要的有力工具”;1959年《文汇报》刊登育才中学刘培坤老师的《“文”与“道”——关于语文教学目的和任务之我见》,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是通过语言文学的教养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2.1961年——1966年

这一阶段政治教育的意识弱化,逐渐被语文教育所取代。

(1)1961年《文汇报》发表社论《试论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使学生正确、熟练地掌握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与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并通过教学内容的教育和感染,培养学生正确的观点、健康的思想和高尚的品德。”

(2)1962年,林砺儒:“每课的教学目的,不能千篇一律”;吴天石“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训练”;“字、词、句、篇、语、修、逻、文”;

(三)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工具性”与“思想性”

关于语文课程取向的问题,这一时期的主话题是“工具性”与“思想性”。1980年出台的“语文教学大纲”修订版,确定了“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以及“语文课在进行读写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切入口是语文课程内容的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语文教材的“科学体系”(欧阳代娜《阅读》与《写作》)

2.语文教学的“模式建造”(钱梦龙的“三主”“四式”)

(四)1990年——现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框架

1993年1月,韩军在《语文学习》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主义精神》一文,在语文教育界倡导人文精神,由此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语文教育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讨论。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二元融合

教育部在21世纪初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课程性质”做了如下定位:“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当然,确定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性质,并不意味着语文课程与教学只有一种“唯一正确”的形态。“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变化的,不可能是凝固、封闭的。

三、基本特点的三大表征

(一)语文学科的审美移情性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思维的工具、传承文化的工具,加强人文熏陶、审美教育和价值观引导等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

“大语文”:即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自发地运用语言,巩固语文知识,锻炼语文能力的过程及结果的总和;

“小语文”:特指学校教育中,语文课堂上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总和。课堂上的语文教学挑选典型规范的言语作品作为教材的主体,意在通过定向的规范的语文实践,让学生集中地高效率地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

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是指在课堂中习得的知识、培养的能力可以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用,而课堂上进行的集中的训练又可以成为社会应用的补充。这种“大语文”与“小语文”的结合,要求中学语文教育必须突出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活动,增强语文的应用性。

(三)语文学科的基础性

在基础教育阶段,无论语文课程目标发生多少变化,语文教育都不应偏离语文能力培养这一重心。中学语文学科所要培养的语文能力着重于规范的、基础的能力。

总之,就其最终目的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广泛的社会应用性;就其突出的个性来看,语文学科具有深刻的审美移情性;就其重要地位来看,语文学科具有全面的基础性。

第二节语文课程理念

课程理念是指人们对课程的价值追求(学语文是为了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还是为了丰

富精神世界)。不同的说法体现了不同的价值追求。

一、改革应试教育的课程体系

(一)背景

我国原有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应试教育课程体系,其主要特征包括:

1.课程目标:知识技能取向

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3.课程结构:严重的“分科主义”倾向

4.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

5.课程评价:选拔取向

6.课程管理:中央集权

由此观之,确立包括语文课程在内的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的价值观,根治应试教育课程体系的弊端,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成了21世纪初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二)21世纪初的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及其意义

1.文件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2.意义

这两个文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政策指导与保障,标志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实质性地启动。

二、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贯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是本次课程改革的灵魂。为了贯彻这一精神,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必须追求下列课程理念

(一)教育民主

这意味着课程必须谋求所有适龄儿童平等享受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平等内在地包括着高质量,如果将高质量从平等中人为剔除、不顾教育质量,那么这种课程只是徒具民主的形式,但从根本上背离了民主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质量内在地包含平等,否则就会陷入精英主义的窠臼。

(二)国际理解

这意味着我国的课程体系必须追求国际性与民族性的内在统一,必须追求多样文化的教育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是:①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所属文化体系,使公民产生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②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尊重不同人、不同民族和文化的尊严和差异;

③通过课程教育公民在相互理解、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以完全平等的地位与他人、他民族、他文化展开交流、分享与合作。

(三)回归生活

回归生活世界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普遍趋向。一些重要的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存在主义等,以及一些著名的哲学家,如胡塞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都不约而同地从各自研究领域不同程度地转向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在生活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