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美国废奴运动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奴隶制度与人权教育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奴隶制度与人权教育简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由哈里特·彭尼儿·斯托夫写作的描写美国奴隶制度的文学作品。
这部小说通过生动地展现了奴隶们所遭受到的残酷待遇以及他们为了自由而努力抗争的精神,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在本文档中,我们将探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所揭示出来的奴隶制度与人权教育之间的关系。
奴隶制度定义与背景奴隶制度是指一种社会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人们被劫持、贩卖并被迫成为他人私有财产,失去了基本自由和权力。
在19世纪美国南方,奴隶制度盛行,成千上万黑人被视为奴隶,并在白人主导下执行农场劳动或家庭服务。
汤姆叔叔与其他奴隶角色《汤姆叔叔的小屋》涵盖了不同角色和经历的奴隶,其中最知名的是主人公汤姆叔叔。
他是一个勇敢正直的奴隶,虽然他经历了各种痛苦和压迫,但他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渴望。
其他一些奴隶角色也在小说中展现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和遭遇。
奴隶制度对人权的侵犯奴隶制度严重侵犯了被奴役者的基本人权。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可以看到,奴隶们被非人道地对待、鞭打残害、与亲人分离并没有得到任何保护。
这体现了他们无法享有自由、尊严和平等待遇的悲惨处境。
人权教育定义与意义人权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们对基本人权和平等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并促进其实践行为的教育方法。
通过教育培养学生对自身权利和他人权利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的认知与意识。
文化传递《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展示奴隶们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痛苦,呼吁对奴隶制度的反思和改变。
这部小说扩大了公众对奴隶制度的关注,引发了一系列反奴隶制度运动。
通过文学作品的有效传递,人们开始意识到人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抗不平等与压迫的决心。
现实启示《汤姆叔叔的小屋》展现了奴隶们在极其困境下仍然坚守着尊严和信念,这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人权教育启示。
通过小说中角色的激励和互助,读者能够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和平等看待,并为消除不平等以及保护人权而努力。
总结《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描绘奴隶制度与人权教育关系的经典文学作品。
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介
对《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评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篇伟大的反对奴隶制的宣言,是抨击美国奴隶制的不朽之作,没有一本书在结束奴隶制方面有如此巨大的贡献,它又被称为“黑人的《伊利亚特》”。
学术界认为本书在启发民众的反奴隶制情绪上起了重大作用,被视为美国内战的起因之一。
小说不仅记载了黑奴的苦难史,更呼吁了解放黑奴的运动,其社会、历史、文学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小说首先以连载的形式在《民族时代》报纸上发表,立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人们无与伦比的欢迎,仅第一年就在国内印了100多版,销了30多万册,后来被译为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内容精要美国肯特基州的奴隶主谢尔贝在股票市场上投机失败,为了还债,决定把两个奴隶卖掉。
一个是汤姆,他是在谢尔贝的种植场出生的,童年时就当伺候主人的小家奴,颇得主人欢心,成年后当上了家奴总管,忠心耿耿,全身心维护主人利益。
另一个要卖掉的奴隶是黑白混血种女奴伊丽莎的儿子哈利。
伊丽莎不是一个俯首帖耳死心塌地听主人摆布的奴隶,当她偶然听到主人要卖掉汤姆和自己的儿子哈利后,就连夜带着儿子在奴隶贩子的追捕下跳下浮冰密布的俄亥俄河,逃到自由州,再往加拿大逃奔。
她丈夫乔治•哈里斯是附近种植场的奴隶,也找到机逃跑,与妻子会合,带着孩子,历经艰险,终于在废奴派组织的帮助下,成功地抵达加拿大,取得了自由。
后乔治决心到非洲为建设一个非洲人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这是一个敢于斗争的黑人青年,从而走上了光明的道路。
汤姆却是另一种遭遇。
半夜,伊丽莎轻轻敲开了汤姆家的门,汤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妻子劝汤姆赶快离开,可汤姆凄楚地对伊莉莎说:"伊丽莎,你应该走。
可我不能走。
要是不卖我,就得卖掉庄园上所有的人,老爷就得倾家荡产,我不能骗老爷。
"伊丽莎劝不动汤姆,就拜托汤姆给她的丈夫捎信儿,自己抱着儿子逃进了寒冷的夜里。
由于他从小就被奴隶主灌输敬畏上帝、逆来顺受、忠顺于主人这类的基督教说教,对主人要卖他抵债也没有怨言,甘愿听从主人摆布。
毕业论文(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典型美国黑人代表在奴隶制度下的命运与抗争).
Contents摘要 (3)Abstract (4)1 Introduction (5)1.1 Social Background (5)1.2 The Author's Writing Intention (6)1.3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Novel (6)2 The Evil Roots for Uncle Tom's Tragic Fate (7)2.1 The Evils of Slavery (7) (8)2.1.1 The Hardships for Labor Slaves ·2.1.2 The Loss of Dignity as Slaves (8)2.2 The Miserable Death of Uncle Tom (9)2.2.1 Uncle Tom—the Representative of A Noble Hero (9)2.2.2 The Causes for Uncle Tom's Death (10) (11)3 The Georges Fighting for Freedom ·3.1 The Real Reasons for Eliza to Flee (11)3.2 The Revolt Against the Slaveholders (11)3.2.1 Verbal Protest Against Slavery (11)3.2.2 Action in Protest Against Slavery (12)4 Analysis on the Impact of African Americans under the CruelSlavery (12) (12)4.1 The Fighting for Freedom ·4.2 Contrast Between Social Status of the Present and the Past (13)African Americans ·5 Conclusion (14) (15)Bibliography .Acknowledgement (16)分析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典型美国黑人代表在奴隶制度下的命运与抗争摘要1862年9月22日, 美国总统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
标题:《汤姆叔叔的小屋》——一部对美国奴隶制度的控诉
一、引言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852年发表的一部小说,被誉为“引发美国南北战争的书”,其影响力之大可见一斑。
这部作品以真实的历史背景为依托,描绘了美国南部农场上的黑人奴隶们在残酷压迫下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奴隶制度的不人道和非正义。
二、内容概述
小说的主角是汤姆叔叔,一个善良、虔诚、忠诚的黑人奴隶。
他在主人的虐待下过着苦难的生活,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信上帝会给他带来自由。
然而,在一次被转卖的过程中,他遇到了更加残暴的主人,最终死于折磨。
他的遭遇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让人们看到了奴隶制度的残忍。
三、主题探讨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题是对奴隶制度的强烈批判和控诉。
作者通过汤姆叔叔和其他奴隶们的悲惨命运,向世人展示了奴隶制度的非人性和不合理。
她呼吁人们关注奴隶的痛苦,争取废除奴隶制度,实现人类的平等与自由。
四、影响分析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立即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它不仅在美国国内掀起了反奴隶制的热潮,也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人因为阅读这本书而改变了对奴隶制度的看法,开始积极参与到反对奴隶制度的运动中来。
五、结语
总的来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作品。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强烈的道德力量,成功地揭露了奴隶制度的丑恶面目,唤起了人们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
时至今日,这部作品仍然值得我们深入阅读和思考。
《汤姆叔叔的小屋》如何揭示奴隶制的罪恶
《汤姆叔叔的小屋》如何揭示奴隶制的罪恶《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于 1852 年发表的一部反奴隶制小说。
这部小说以生动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奴隶制的种种罪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也为后来美国的废奴运动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小说通过众多人物的命运,展现了奴隶制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主人公汤姆叔叔是一个善良、忠诚、勤劳的黑奴,他一生都在为主人尽心尽力地服务。
然而,即使他如此顺从和忍耐,最终还是无法逃脱被奴隶主残酷对待的命运。
他被多次贩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和虐待,身体和心灵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但汤姆叔叔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善良和信仰,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奴隶制的罪恶。
奴隶制剥夺了奴隶的自由和尊严。
在奴隶制度下,黑奴们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没有任何权利可言。
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不能自由地选择工作、生活和伴侣。
黑奴们被迫在恶劣的环境下从事繁重的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
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奴隶主的严格监视和控制,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打骂和惩罚。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黑奴被鞭打的场景,让人触目惊心。
这种对自由和尊严的剥夺,是对人类基本权利的严重侵犯。
家庭的破碎是奴隶制带来的又一恶果。
在小说中,许多黑奴家庭被迫分离,夫妻不能相聚,子女不能在父母身边长大。
黑奴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温暖和亲情,他们的孩子也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被贩卖到其他地方,从此失去联系。
这种家庭的破碎给黑奴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心理创伤。
例如,伊莱扎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被卖掉,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逃离奴隶主的庄园。
这一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奴隶制对家庭关系的破坏。
奴隶制还腐蚀了奴隶主的心灵。
一些奴隶主在长期拥有绝对权力的情况下,变得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他们视黑奴的生命如草芥,将对黑奴的压迫和剥削视为理所当然。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不仅让奴隶主们失去了人性的光辉,也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小说中的雷格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残忍暴虐,对黑奴毫不留情,最终自己也陷入了孤独和痛苦之中。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美国废奴运动的先声《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接受了奴隶主灌输的基督教精神,逆来顺受的黑奴汤姆,刻画了不甘心让奴隶主决定自己生死的具有反抗精神的一大批人物形象,如伊利莎白和她的丈夫乔治·哈里斯。
同时,也揭示了各种类型的奴隶主的内心世界和奴隶主对黑奴不完全相同的行为表现。
通过描写汤姆和乔治夫妇两种不同性格和黑奴的描述,告诉读者:逆来顺受、听从奴隶主摆布的汤姆难逃死亡的命运而敢于斗争的乔治夫妇得到了新生。
因此,此书一经发表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美国废奴运动和美国内战中以林肯为代表的正义一方获得胜利产生了巨大的总用。
所以,作者斯托夫人及其《汤姆叔叔的小屋》受到全国的赞誉。
在文学界,美国著名诗人亨利说它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此书不仅影响了美国,也暴风雨般影响了拉丁美洲黑奴的解放,并漂洋过海传到欧洲,一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们反对种族歧视的有力武器。
曾经,甚至有人认为没有斯托夫人及那部旷世之作,林肯就不会成为美国总统。
这也许是夸大的说法,但是正也说明这本书的巨大影响力。
当然在迎来赞誉的同时也夹杂一些反对的声音,那边是南方种植园主。
在后来的社会的发展中,有黑人对斯托夫人刻画的黑奴汤姆表示强烈不满。
在黑人眼里,他们祖先并不会像汤姆一样逆来顺受,一辈子愚忠与他的主人,他们或许会像自由战士一样奋不顾身的站起,为了自由与平等而战。
当然,这也是仅仅站在黑人的立场去看,也仅仅一种认识。
作品用两个任务不同命运不同结局的对比,向我们显示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导致了汤姆和伊利莎白两个人物截然不同命运呢?两个人均属于同一个奴隶主均接受基督教的精神,同时奴隶主对两人都非残酷,没有一丝虐待。
所以,他们在奴隶主的护佑下享受着仅有的属于各自的小幸福。
然而,厄运来临,伊利莎白果断作出为了生存及自由的举动——出逃,而汤姆却依然受所谓基督教的仁与爱的教唆,把自己后半生自由交给一个完全没有能力的小奴隶主(即使他也是仁慈)。
读书心得——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南北战争
读书心得——论《汤姆叔叔的小屋》与南北战争斯托夫人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宣称作为上帝的代言人,欲向世人说明上帝的旨意在于切除奴隶制这颗毒瘤,人们才会获得新生。
作品中充斥着作者发自内心的呐喊:正义必须也终将战胜邪恶。
这种排山倒海的气势震撼着许多美国人的心灵。
而在当时美国南北双方在奴隶制的问题上已处于剑拔弩张的时期,这部小说的横空出世无疑使废奴运动达到了高潮,把人们对奴隶制的憎恨推向了极点,深深激化了南北之间的矛盾,废奴运动由地下运动转为公开,由口诛笔伐转向军事袭击,从而加速了美国内战的爆发,而这场最终以正义为名的战争给美国带来的伤痕却久久不能愈合。
一、南北战争前的废奴运动19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废奴运动也随着美国战前变革前奏像禁酒运动、女权运动、和平运动等慢慢浮现。
此时废奴运动主要也是一种宗教说教运动,源于福音派新教运动,视奴隶制为道德上的罪过,违背上帝的安排。
这些废奴主义者只是个小群体。
然而奴隶制这个已盘根错节地深深嵌入当时美国体制中的“毒瘤”,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切除。
由于无法在南方直接进行有效地宣传,且不能对南方的奴隶制度进行直接地接触与观察,变得更加纯粹地从道德的角度探讨这个问题,转向内心的思辨,他们关于奴隶制的思想日益带上神学和千年至福说的色彩。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方在“第二次宗教大觉醒”的潮流下,废奴主义者们开始相信人的完善能力,相信恶真的能被根除。
同时进行“神圣的自我赋权”,很多人都乐观地自认为是先知,遵从上帝的意志实现去人间天堂,约翰·布朗就是其中一例,史托弗解释道:“在1837年经济萧条后,布朗将上帝主权内在化,确信已被选为永久的救世主。
”①就这样,一些废奴者们开始相信唯一可行的战略就是要求“立即”废除奴隶制。
当然此时,北方这种激进的思想是很少的一部分,很多理智的北方人虽坚信奴隶制是不道德的,但想到废奴事业如此困难重重、个人力量是如此渺小,以及顾及到血腥暴力后果或是南方脱离的政治责任,在挣扎中保持着温和的态度。
汤姆叔叔的小屋奴隶时代下的人性之光
汤姆叔叔的小屋奴隶时代下的人性之光汤姆叔叔的小屋:奴隶时代下的人性之光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广为人知的文学作品,作者哈里特·比彻·斯托是19世纪美国的废奴主义者,通过这部小说呼吁废除奴隶制度。
小说中的人性之光,飞扬跃然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一、汤姆的善良与仁慈汤姆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普通的奴隶。
尽管他身处在残酷的奴隶制度下,但他依然保持着善良与仁慈。
他对周围的人,无论黑人还是白人,都怀有同情之心。
无论是照顾小乔治,还是帮助小埃莉医治病痛,汤姆始终以他的温暖和善待他人。
二、厄尔多斯太太的悔过厄尔多斯太太是一位强硬的主人,残酷地对待奴隶。
然而,当她亲眼目睹奴隶的痛苦和奴隶制度的黑暗时,她的内心发生了变化。
厄尔多斯太太通过与汤姆接触,看到了他的善良与忍耐,她对自己以往的行为感到深深的羞愧。
她悔过自新,开始为奴隶们提供更好的待遇,并试图帮助改变奴隶制度。
三、乔治·哈里斯的奋斗乔治·哈里斯是一位年轻的奴隶,他深知奴隶时代的黑暗与不公。
他从不满足于奴隶的命运,不断努力学习,渴望获得自己的自由。
乔治·哈里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得以赎身,实现了自由与独立。
他的奋斗精神激励着其他奴隶与被压迫的人们,表达了作者对奴隶制度的批判与反抗。
四、埃莉·斯凯勒的觉醒小埃莉是小说中的一位年轻白人女孩,她生活在南方的庄园。
在与汤姆的接触中,她看到了奴隶们的痛苦和不公,也目睹了汤姆的牺牲。
埃莉逐渐觉醒,开始怀疑与反思奴隶制度的道德性,她积极参与改变奴隶制度的运动,成为废奴主义的倡导者。
五、反抗与希望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描绘奴隶们的悲惨境遇、善良的汤姆以及其他角色的觉醒,展示了奴隶制度下人性的光辉。
小说阐述了废奴主义者的观点,呼吁废除奴隶制度,并为废奴运动注入了力量。
尽管小说以悲剧结尾,但它带给人们的是希望与勇气。
通过揭示奴隶制度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光辉,小说鼓舞了无数人们对不平等与压迫的反抗,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动力。
《汤姆叔叔的小屋》作品赏析
对小说的反应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伊始,美国南方的人们便被这 部小说激怒了。而奴隶制度的支持者们也对它进行了严厉 的批判。 著名的南方小说家威廉· 吉尔摩· 西姆斯声称,《汤姆 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完全错误的作品,而其他人则称这部 小说在犯罪和造谣。在这场大范围的反应中,亚拉巴马州 莫比尔市的一名书商因销售这本书而被迫离开了城市,而 斯托夫人本人也收到了不少威胁她的信件(甚至有一包装 着一名奴隶的耳朵的邮件)。不久之后,许多像西姆斯这 样的南方作家便纷纷发表了他们反对斯托夫人小说的作品。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伊始,美国南方的人们便被这部 小说激怒了。而奴隶制度的支持者们也对它进行了严厉的 批判。 著名的南方小说家威廉· 吉尔摩· 西姆斯声称,《汤姆 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完全错误的作品,而其他人则称这部 小说在犯罪和造谣。在这场大范围的反应中,亚拉巴马州 莫比尔市的一名书商因销售这本书而被迫离开了城市,而 斯托夫人本人也收到了不少威胁她的信件(甚至有一包装 着一名奴隶的耳朵的邮件)。不久之后,许多像西姆斯这 样的南方作家便纷纷发表了他们反对斯托夫人小说的作品。
பைடு நூலகம்
一部分评论家强调,斯托夫人缺少在南方生活的阅历,从而(在他们 看来)导致她对这一地区进行了不准确的描述。他们举例说,斯托夫 人从未涉足过南方的种植园。然而,斯托夫人也解释道,她书中的角 色,是基于她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居住时,从逃亡奴隶那里听来的 故事。据称:“她亲身观察到的几次事件激励了她去写作[这本]著 名的反奴隶制小说。她曾俄亥俄河上目睹这些场景,包括亲眼看到一 对夫妇被奴隶主活生生地拆散。此外,报纸与杂志上的记录与报道, 也为当时还在构筑中的情节提供了素材。” 为了回应这些批评,斯托夫人于1853年发表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题解》一书,以图证明小说对奴隶制度描述的真实性。在这本书中, 斯托详述了《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每一位主角,提到了他们在“现 实生活中的原型”,并同时对南方的奴隶制度进行了“比小说中更为 凌厉的攻击”。与小说一样,《汤姆叔叔的小屋题解》也成为了一本 畅销书。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虽然斯托夫人声称《汤姆叔叔的小屋题 解》中记录了她先前所使用的参考来源,而在实际上,有不少作品都 是在她发表小说之后才读到的。
《汤姆叔叔的小屋》
《汤姆叔叔的小屋》
标题:《汤姆叔叔的小屋》——黑奴的苦难与希望
一、引言
《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于1852年出版的一部小说,被誉为“引发美国内战的小说”。
该书以一位名叫汤姆的黑奴为主角,通过他的生活经历,揭示了美国南部种植园奴隶制度的残酷和不人道。
二、内容概述
小说讲述了汤姆叔叔在被贩卖为奴隶后,历经种种磨难,最终因拒绝鞭打其他奴隶而被主人打死的故事。
同时,书中还描绘了其他几位奴隶如乔治和艾莉莎逃亡北方自由州的过程,展现了他们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三、主题思想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主题是对奴隶制的深刻批判。
作者通过对汤姆叔叔等角色的刻画,展示了奴隶制度下黑奴所受的苦难,同时也表现了他们的坚韧和善良。
小说强烈呼吁废除奴隶制,争取人权平等,体现了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
四、艺术特色
《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其真实感人的故事、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作者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丰富的感情表达,成功塑造了一批鲜活的黑奴形象,使读者深深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和抗争。
五、影响与评价
《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对推动美国废奴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部作品不仅在美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改变世界的小说”。
六、结语
《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其深沉的主题、感人的情节和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让我们看到了黑奴们的苦难,也看到了他们的勇气和希望,更让我们对人类的尊严和自由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尊重。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之于南北战争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之于南北战争
元志英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7(0)4X
【摘要】声势浩大的废奴运动于19世纪30年代在美国爆发,社会要求废除罪恶的黑奴贸易和奴隶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废奴文学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
斯陀夫人是废奴文学作家中的杰出代表,她的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无情地揭露了南方奴隶制度的残暴,同时也是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轫之作。
一、小说内容概要汤姆是庄园主谢尔贝家的黑奴,他身材魁梧,稳重能干,为人忠厚老实,笃信基督教。
【总页数】2页(P44-45)
【关键词】《汤姆叔叔的小屋》;斯陀;夫人;小说;汤姆叔叔;黑奴
【作者】元志英
【作者单位】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一部酿成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 [J], 侯守斌
2.美国南北战争与《汤姆叔叔的小屋》 [J], 刘燕明
3.发动南北战争的小妇人--论《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历史地位 [J], 姜楠
4.浅析斯托夫人与《汤姆叔叔的小屋》 [J], 王成东;
5.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的文学价值意义 [J], 于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
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描绘美国内战时期黑人奴隶生活的小说,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
这部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和奴隶制度的残酷。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这部小说,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深刻的主题和寓意。
首先,我们可以从历史背景的角度来看待《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部小说创作于19世纪中叶,当时美国正处于内战前夕,国家分裂,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黑人奴隶的生活状况尤为艰苦。
他们不仅要忍受严重的剥削和虐待,还要在种族歧视的压力下寻找生存的出路。
通过讲述汤姆叔叔一家的故事,斯托巧妙地展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使读者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加真切的认识。
其次,我们可以从人性的角度来解读《汤姆叔叔的小屋》。
虽然汤姆叔叔是一个奴隶,但他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和无私的精神。
他在面对困境时始终保持乐观和坚强,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身边的人。
而其他角色,如伊莉莎、乔治亚等,也在不同的程度上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这些人物的命运波折,使我们看到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挣扎和抗争,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坚守道德底线,关爱他人。
再次,我们可以从社会批判的角度来看待《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部小说通过对奴隶主家庭的描绘,暴露了当时美国社会的丑恶一面。
奴隶主们为了追求利益,不惜牺牲他人的生命和尊严。
而那些支持奴隶制的人,也在无形中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通过这种批判性的写作手法,斯托向读者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信息: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不能忘记正义和良知,否则就会沦为道德的囚徒。
最后,我们可以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评价《汤姆叔叔的小屋》。
这部小说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
它不仅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轰动,还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许多著名的作家和学者都曾对这部作品进行过研究和评论,使得它的地位愈发凸显。
总之,《汤姆叔叔的小屋》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背景、丰富人性内涵和社会批判意义的作品。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奴隶制度的罪恶
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奴隶制度的罪恶《汤姆叔叔的小屋读后感:奴隶制度的罪恶》《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哈里特·比彻·斯托夫人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这部小说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美国奴隶制度下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读来令人痛心疾首,也让我对奴隶制度的罪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故事围绕着汤姆叔叔这个人物展开。
汤姆叔叔是一个善良、忠诚、勤劳的黑奴,他全心全意地侍奉着他的主人,从未有过反抗的念头。
然而,即使他如此温顺和忠诚,也无法逃脱奴隶制度的残酷迫害。
他被主人一次次地转卖,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遭受着非人的待遇。
他的命运就像一叶浮萍,在奴隶制的狂风暴雨中漂泊无依。
奴隶制度是对人权的严重践踏。
在这个制度下,黑人被视为奴隶主的财产,他们没有自由,没有权利,甚至没有作为人的尊严。
他们被迫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和尊重。
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无法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只能在无知和贫困中苦苦挣扎。
他们不能自由地组建家庭,夫妻、亲子随时可能被无情地拆散,这种对亲情的摧残是何等的残忍!奴隶制度也极大地扭曲了人性。
那些奴隶主们,在权力和利益的驱使下,变得冷酷无情、贪婪残暴。
他们把奴隶当作工具,随意打骂、虐待,甚至杀害。
而一些白人奴隶贩子更是丧心病狂,为了谋取暴利,不择手段地贩卖黑奴,完全不顾他们的死活。
在这种环境下,善良和正义被压抑,邪恶和贪婪得以滋生蔓延。
同时,奴隶制度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奴隶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被极大地抑制,他们无法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而奴隶主们则沉迷于剥削和享乐,不愿意投入精力去推动技术创新和社会改革。
这样的社会必然是停滞不前的,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许多令人心碎的场景。
比如,伊娃小姐的善良和对汤姆叔叔的关爱,与周围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凸显了奴隶制度的黑暗。
还有,卡西太太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不得不采取极端的手段,这是多么无奈和悲哀的选择。
汤姆叔叔的小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必备】
汤姆叔叔的小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必备】《汤姆叔叔的小屋》是美国作家斯托夫人于1851年创作的小说,该作品以描述种族奴隶制度的黑暗面为主线,展现了黑奴的苦难和人性的光辉。
通过揭示奴隶制度的虐待和剥削,小说向读者传递了深刻的社会和道德意义。
1. 人的尊严和平等:小说通过展现黑奴在奴隶制度下受到的残酷对待,呼吁人们重视每个人的尊严和平等。
无论肤色、种族、宗教信仰,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尊重。
小说中的奴隶汤姆叔叔以他的善良和坚忍,传递出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重要价值。
2. 对奴隶制度的抵制:小说以奴隶主斯托克顿夫人一家的故事为主线,展示了奴隶制度给黑奴和奴隶主家庭带来的痛苦和毁灭,呼吁读者反对奴隶制度并为废奴运动做出努力。
小说的影响力迅速传播,为废奴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母爱和家庭的重要性:小说通过汤姆叔叔对珍和小天使埃夫琳的无私奉献,强调了母爱和家庭的重要性。
无论在何种困境下,家庭的爱和支持都能给人们力量和希望。
4. 宗教信仰的力量:小说中,汤姆叔叔的宗教信仰赋予他无尽的勇气和坚持。
他相信正义和上帝的安排,通过祈祷和信仰,克服了自己的苦难。
宗教信仰不仅是个人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改变社会和谋求正义的力量。
5. 善与恶的斗争:小说中塞缪尔·哈里斯和哈利斯顿两个角色的对比,展示了善与恶的斗争。
塞缪尔·哈里斯是残酷的奴隶主,而哈利斯顿则是具有正义和同情心的道德楷模。
通过这两个角色的对比,小说告诫人们要选择正义、同情和善良,与邪恶和残酷进行斗争。
《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情节和深刻的社会批判,深深地触动了读者的内心。
它让人们思考奴隶制度背后的黑暗,反思人类的道德底线和社会的公正性。
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人的尊严和平等、对奴隶制度的抵制、母爱和家庭的重要性、宗教信仰的力量以及善与恶的斗争。
这些道理将继续影响和指导我们的行为,让我们更加关注人类的福祉和社会的公正。
《汤姆叔叔的小屋》:奴隶制度与人性的冲突
汤姆叔叔的小屋:奴隶制度与人性的冲突介绍《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哈里埃特·宝切·斯托的一部著名长篇小说,出版于1852年。
小说通过讲述一个奴隶家族的生活经历,深入揭示了奴隶制度所带来的痛苦和不公,并探讨了人性在这种制度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冲突。
奴隶制度的背景在19世纪美国南部,奴隶制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
这一体系将黑人奴隶视为财产而非人类,剥夺了他们基本权利和自由。
奴隶被迫从事体力劳动,并蒙受各种虐待和不公待遇。
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汤姆叔叔汤姆是小说中一个勇敢而善良的奴隶,他生活在肯塔基州并长期为谢尔比庄园工作。
尽管汤姆被剥夺了自由,但他坚守着自己内心中正义与道义的信念,在与主人和其他奴隶的关系中,他展现了勇气和同情心。
艾娃·谢尔比艾娃是谢尔比庄园的小小主人,她年幼时与汤姆形成深厚的友谊。
艾娃天真无邪、关怀他人,但她也是这个骨肉分离的系统中无辜受害者之一。
艾利泽·哈里斯艾利泽是另一位重要角色,他和他的家人被卖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残酷农场主手下。
在遭受种种虐待之后,艾利泽决定逃跑并找到了汤姆叔叔。
人性与奴隶制度之间的冲突《汤姆叔叔的小屋》通过不同角色之间复杂而动人的互动来探讨奴隶制度所引发的道德困境。
以下是一些例子:1.汤姆内外不同:尽管汤姆在内心中坚持正义和善良,对待其他黑奴时无私帮助他们,但当直面自己被抛弃、遭受虐待时,他的内心也经历了煎熬和挣扎。
2.主人与奴隶关系:小说中有些主人对待奴隶心怀善意,像谢尔比一家一样,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也能真正理解奴隶的痛苦和不公。
相反,其他主人则更加残忍无情。
3.女性与奴隶制度:《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描绘了女性角色对奴隶命运产生深刻影响的案例。
例如伊莉莎与汤姆之间形成的友谊以及悲剧性结局。
小说的影响和意义《汤姆叔叔的小屋》出版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
该作品帮助推动了反奴隶制度运动,并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种族平等和人权问题。
解析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现实主题
作品赏析1解析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现实主题冷子君斯托夫人的代表作《汤姆叔叔的小屋》被誉为废奴文学的经典之作。
它描述了黑奴的艰难生活及争取自由不懈奋斗的经历,揭发和控诉了美国南方蓄奴制的罪恶,呼吁黑人的解放。
此外,作为女性作家的斯托夫人更关注女性的成长。
小说中通过对女性反对奴隶制、改变社会的描述,斯托夫人想要告诉我们:关注女性力量。
19世纪中叶,美国正处于巨大的转型阶段和社会危机之中。
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为美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工业强国提供了必要保障。
由于南北不同的经济形态和地方意识冲突的加剧,美国面临着国家分裂的危险。
随着废除奴隶制的呼声不断高涨,废奴运动的浪潮席卷了整个美国,黑人文学开始趋向现实主义。
这一时期,关于黑人的文学主要是废奴文学。
黑人作家通过不同的文学形式揭露了奴隶制下黑人的凄惨遭遇,以此激发了他们为自由奋起反抗的斗志。
美国社会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女性作家,在这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中他们开始认识到身份问题的重要性。
女性作家以笔当戈,通过文学作品创作反映了他们对父权社会双重压迫的强烈不满,表达了女性要求社会地位平等的迫切愿望。
女性意识的觉醒促使妇女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
女权主义者把废奴运动当作争取女性解放的第一步。
她们清楚地看到女性和黑人的社会地位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种族歧视和性别压迫密切相联。
妇女解放运动揭开了美国女性反抗男权社会的序幕。
一、作者及小说简介斯托夫人是19世纪著名的废奴主义作家,同时也是一位激进的女权主义倡导者。
她居住在辛辛那提市期间亲眼目睹俄亥俄州河对岸蓄奴州黑奴逃跑的悲惨境况,这激发了她内心的强烈愤慨。
小说从比较客观的历史角度描述了19世纪美国南方黑人的社会现状。
汤姆叔叔,一个黑人,因主人负债被迫卖给奴隶贩子海利。
途中在船上因救起落水的小女孩而被其父亲圣·克莱尔买回家中。
随着伊娃和克莱尔的相继死亡,汤姆再次被转卖并落入残暴的奴隶主勒格利的手中,最后因不愿透露两个逃亡女奴的下落而被无情地鞭打致死的故事。
试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奴隶制
汤姆救了落水的小姑娘伊娃,伊娃的 父 亲 奥 古 斯 汀 · 圣 克 莱
那提,她目睹了“奴 隶 制 及 奴 隶 制 的 废 除,种 族 骚 乱,亲 耳 听
尔在女儿的央求下把汤姆买回家。 两 年 后 伊 娃 身 患 重 病,在
到逃亡奴隶的故事,并帮助从南方逃亡来的奴隶”。[1]xiv(笔 者
去世之前伊娃说 服 父 亲 释 放 汤 姆 并 给 他 自 由。 但 在 签 署 履
《汤姆叔叔的小屋》(
1851),《关 于 < 汤 姆 叔 叔 的 小 屋 > 的 答
姆被卖给凶残的 农 场 主 西 蒙 · 莱 格 利。 莱 格 利 不 断 折 磨 并
束前夕在白宫接见 斯 陀 夫 人,戏 称 她 为 “写 一 本 书 发 动 了 一
的死使其成为一个黑人基督式的人物。
译)她一生中总共写了 12 部小说,发表的反奴隶制度小说有
屋》被认为是她最好的作品。这部 小 说 给 她 带 来 了 不 菲 的 收
入和巨大的名声。斯陀写这部 小 说 的 目 的 主 要 是 对 1850 年
美国通过《逃亡 奴 隶 法 》的 回 应。 小 说 首 次 发 表 在 废 奴 主 义
一、社会背景
在解读小说中奴隶制的邪恶前,我 们 必 须 意 识 到 斯 陀 时
行承诺之前,圣克莱尔因卷入一 场 争 斗 被 猎 刀 杀 死。 随 后 汤
辩》(
1853)。1862 年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南北战 争 结
最终杀死汤姆,因其不愿服从他 的 命 令 背 叛 奴 隶 同 伴。 汤 姆
场战争的小妇人”[2]4 。
虽然斯陀是个 多 产 的 作 家,第 一 部 小 说 《汤 姆 叔 叔 的 小
废奴主义者的帮 助 下 逃 到 加 拿 大 获 得 自 由。 汤 姆 叔 一 个 现 实 主 义 作 家,也 是
《汤姆叔叔的小屋》的读后感
《汤姆叔叔的小屋》:揭示奴隶制的黑暗与不公
读完《汤姆叔叔的小屋》,我内心深受震撼。
这部小说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社会洞察,让我对19世纪的美国奴隶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事的核心人物汤姆叔叔,是一个善良、正直的黑人。
他在多次易主的遭遇中,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主人的忠诚。
然而,奴隶制的冷酷和无情,最终导致了他的悲惨命运。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奴隶制不仅是对人性的践踏,更是对人类文明的极大侮辱。
小说中其他黑奴的遭遇同样令人痛心。
他们被迫离开家园,被当作商品一样买卖,生活在恐惧与无助之中。
他们的命运,与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密切相关,是那个时代无法避免的悲剧。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小说中通过托普茜这个角色,展示了奴隶制度对个体心灵的摧残。
托普茜从小在奴隶主的打骂中成长,这使她原本美好、纯洁的心灵受到了严重玷污。
她的悲惨经历,进一步揭示了奴隶制对人性的毁灭。
此外,《汤姆叔叔的小屋》还让我对那个时代的道德观念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海利作为小说中的反面角色,表面上自称为正人君子,实则贩卖黑人母亲的孩子,这种虚伪与冷酷,无疑是对那个时代道德观念的极大讽刺。
这部小说不仅是对奴隶制的控诉,更是对人性、道德和自由的深刻探讨。
它提醒我们,无论在哪个时代,我们都应该珍惜自由和平等,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和剥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美国废奴运动
作者:苏琴郭成
来源:《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
摘要:美国殖民地时期就有黑人奴隶存在, 奴隶制有很长的历史。
正义的人们往往用宗教为武器抨击奴隶制, 开展了废奴运动。
1852年斯托夫人出版了《汤姆叔叔的小屋》, 描写了奴隶主的残忍和黑人奴隶的悲惨生活。
这本书内容丰富, 情节真实感人, 有力地推动了废奴运动的发展。
本文将结合美国奴隶制以及废奴运动的事实,分析其对废奴运动的影响。
关键词:黑人奴隶制废奴运动宗教
作者简介:苏琴,女,1983年9月生,陕西榆林人,200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本科学历,现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外语系专职教师,助教;郭成,男,1980年2月生,山东菏泽人,2005年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现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外语系专职教师,助教。
《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通过叙述主人公汤姆几次被买卖的经历,对美国南方奴隶制和奴隶的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
奴隶制作为一项政治制度,其伤害的不仅是黑人奴隶,还包括正义的白人。
185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逃跑奴隶法令》,宣布白人帮助黑人奴隶逃跑为严重的违法行为,要受到坐牢和罚金的处罚。
而白人警察不执行这项法令则要被罚款1000美元之多。
该法令还规定凡不参加追捕黑奴,不拥护黑奴制的白人都会被认同为“叛国”。
正义的白人认为这项法令无疑是在鼓励绑架。
作者斯托夫人写作的重要动力之一就是这项主要针对正义白人的法令。
一、奴隶与奴隶制
(一)奴隶的商品属性和交易体系
在小说的第12章中写到一个出售奴隶的广告,交代了6名被出售奴隶的姓名和年龄,以及“时间:2月20日,星期四;地点:肯塔基州的华盛顿城法院门口”(Stowe, 2003:170)。
在小说的第30章提到了专门用于临时储存奴隶的仓库,那里卫生条件极差,仓库外的棚子就是交易奴隶的地方。
奴隶分男女分别展出,白人出价竞买,出价高者获得此奴隶的所有权。
乔治是小说中极具反抗精神的黑人奴隶。
他逃跑了,到北方去寻找自由。
很快,他的主人便在报纸上登出广告,详细描述了乔治的特征,并且出价400美元给抓获乔治的人,同时宣告“凡是提供足够证据证明乔治死亡的同样可获此奖金”(Stowe, 2003:152)。
白人奴隶主的残忍由此可见一斑,他们对死人也不愿意放过。
小说中的乔治成功逃脱奴隶主的压迫,但现实中的很多人则没有像他这样的运气。
很多逃跑黑奴被抓住以后会被执行私刑。
著名爵士女歌手比利·郝乐戴(Billie Holiday)演唱过一首著名的黑人民歌《奇异的果实》。
歌词中描述,7名逃跑的黑奴被捉住并在树上吊死,远远望去就像树上7个巨大奇异的果实。
歌中唱到:“这些果实被乌鸦啄,雨水吹打着,最后跟着树叶一起落下”。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很多州通过了有关黑人的法令,规定白人奴隶主有处罚和处死黑奴的权利;黑奴无权在法庭上抗议;黑人的集会必须有一名白人到场;黑奴无权结婚和教育孩子。
小说中伊莉莎和乔治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但他们并不能成为法律所认定的夫妻。
(二)奴隶制下的女性和孩子
妇女和未成年人在社会上是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人群,因此任何文明的制度和道德准则都会对这两种人群给予更多的保护。
作者一名女性和母亲,当然对这两个人群有更多的关注。
在《汤姆叔叔的小屋》这一小说中,读者看到的是残忍的奴隶主阶级对她们无耻的压迫和伤害,每个读过此书的人无不被激怒了。
在小说第10章,作者借汤姆的眼睛讲述了这样一个悲剧:一个女性黑奴10个月大的婴儿被卖掉,苦苦哀求主人无果之后,该女奴从船上跳河自尽,结束了她不可承受的痛苦。
在白人奴隶主的眼中,女性奴隶身上更有一层“商业价值”和“升值潜力”,因为她们可以生孩子,而孩子是可以被卖掉挣钱的。
黑人孩子的命运也是悲惨的。
在第20章描述了一个女孩叫托鲁西,她对自己的身世一无所知。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辛克莱尔和他表姐的对话,读者可以知道这个女孩已经习惯了被殴打,主人用烧水棍、铁楸和钳子的击打已经不能让她感到害怕了。
她为了生存学会了撒谎和偷盗,心理严重扭曲,很难再被教育。
因为“她受的苦实在太多了”(Stowe, 2003:360)。
小说问世后激起人民对奴隶制的极大愤怒,南方奴隶主阶级也感到了害怕,他们指责斯托夫人写的故事是无中生有的。
为此,作者出版了《对〈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解释》,引用了法律条文、法庭记录、新闻报道和私人信件等纪实性文件来证明《汤》一书虽然是小说,但是小说中的故事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合理编撰。
此书的出版扩大了《汤》的影响,使更多的人投身到废奴运动中去。
难怪,林肯总统说是斯托夫人挑起了南北战争。
二、宗教作为废奴主张的理论依据和理论武器
(一)黑人奴隶的自发斗争
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汤姆和乔治是两类完全不同的人,和逆来顺受的汤姆不同,乔治是个充满反抗精神的黑人,他带着两把手枪和一把猎刀逃到北方获得了自由。
应该说投身废奴运动最早的是黑人自己。
美国独立战争时期也是黑人大逃亡的时期。
1775到1783年,约有10万名黑奴出逃,占当时黑奴总数的20%(Foster, 1954:37)。
1775年,南卡罗来纳州的三个县爆发了黑奴起义。
虽然起义失败,却展示了黑人的力量。
女奴土布曼建立了秘密组织“铁路”,帮助南方奴隶逃到北方,成就显著。
美国内战前,“铁路”帮助6万黑奴获得自由。
(二)小说中宗教的作用
作者斯托夫人有较深的宗教背景。
她1811年出生于一个牧师家庭,丈夫加尔文.斯托是位神学教授。
因为她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白人支持废奴运动,在提高作品感染力方面,它使用了宗教这一武器。
值得注意的是,小说中心地善良同情黑人的白人往往被描写成信仰上帝、平等友爱的教友派信徒(Quaker),而残忍凶狠的奴隶贩子、猎人则是被上帝抛弃的人。
这一看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就当时的环境而言,这却是最为先进的思想,同时也是与历史事实相符合的。
(三)宗教对于黑人的影响
斯托夫人写作时明白,她的读者多为白人,为了拉近白人与黑人的心理距离,在作品中善良的黑人也被描写成信仰上帝的基督徒。
最典型的当然是汤姆,在得知自己要被卖到棉花种植园,他深知这是苦难的开始,但他拒绝逃走,而是平静地接受,因为他认为上帝会帮助自己。
乔治的妻子也认为自己应该服从主人,“否则我就不是基督徒了” (Stowe, 2003:27)。
作者用充满同情的笔书写汤姆的苦难和他的爱心,颂扬他逆来顺受的基督精神。
同时又对他委曲求全,卑躬屈膝对宗教荒谬的信仰与宣传,给他的生命以悲剧而告终。
斯托夫人的目的就是让白人读者们感觉到黑人和自己是一样的人,不仅因为黑人一样有血肉、有家庭,更因为黑人和自己一样相信上帝。
三、结论
总之,从奴隶制在美国确立后,就一直有正义人士提出反对。
1700年,一位叫Samel的人发表了小册子,第一次公开表达了对奴隶制的抗议和黑白人种平等的思想(Foner, 1975:281)。
1852年《汤姆叔叔的小屋》以真实的细节和背景,形象地塑造了汤姆这一生性诚实,安分守己,相信命运的著名形象。
乔治的形象刻画也十分到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时该书展现了黑人奴隶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南方奴隶主阶级和奴隶制的血腥与残暴,给废奴运动一剂强心剂。
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37种文字出版。
电影发明以后也多次将其搬上荧幕。
给世界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参考文献:
[1] Foner, Philip S. History of Black Americana [M],New York: Greenwood, 1975.
[2] Foster, William. The Negro People in American History [M],New York, 1954.
[3] Franklin, John Hope. From Slavery to Freedom, A History of Negro Americans [M],New York, 1961.
[4] Plosky, Harry A & James Williams. The Afro-American [M],New York, 1983.
[5] Quarles, Benjamin. The Negro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North Carolina Uni, 1961.
[6] Stowe, Harriet Beecher. Uncle Tom’s Cabin [M],伊犁: 伊犁人民出版社, 2003.
[7] 郭沛超, 韩露露,《汤姆叔叔的小屋》在研究美国南方奴隶制度中的史料价值 [N],昌雄师专报, 2001, 8: 45-49.
[8] 张秀见,从历史原因分析汤姆叔叔悲剧的起因 [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 2003.
32 (10): 34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