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大都市与大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
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文案武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武汉作为中国内地的中心城市,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武汉的发展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分析武汉的发展现状,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经济发展:武汉是华中地区的经济中心,近年来,其GDP持续增长,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武汉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汽车、钢铁、化工等行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武汉也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金融、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蓬勃发展。
2. 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能源、信息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资。
武汉长江大桥、汉口火车站等交通枢纽的建设,有效提升了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
同时,武汉还积极推广智能城市建设,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和科技创新支持。
3. 教育与科技: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教育城市之一,拥有多所著名高校,如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
这些高校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优秀学生,也孕育了许多科技创新企业。
武汉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形成了以光电子、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4. 生活品质提升:随着城市发展,武汉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的绿化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也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
此外,武汉还注重城市治理和社会服务,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
二、未来趋势展望1. 产业升级:武汉将继续推进产业升级,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引进和培育。
在新材料、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武汉将加大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链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2. 区域协同发展:作为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武汉将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交通、能源、产业等方面的互联互通,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格局,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武汉将致力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地。
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构建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湖北新型城镇化的动力及综合配套机制改革探讨
北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是回流的第一代农 民工。
湖北省是全国的劳动力输出大省 , 其超过一半的人 口 在外务工 , 根据调查全省范围内 4 3 个县市 1 0 3 户经营情况 结果显示 , 在2 1 3 0 9— 2 0 1 1 三年间没有出去务工的农户仅有 2 3 户, 占据全部调查农户总数的 2 2 . 3 3 %, 而留在家 中务农 人群中中老年人 口占据主要 比重。湖北农户外出务工最 早在 9 o年代初期开始 , 当时我 国人 口管制较为放松 , 一大 批青年人迫于生计外 出打工 , 这一批人被称为 “ 农一代” 。 二十多年后 的今天 , 较早一批务工者 已经大多在 4 3岁以 上, 他们一部分人 已经 回到其户籍所在地 , 而在未来五年
是城镇化变迁的最主要方式, 而林毅夫认为市场主导的城 镇化也不能离开政府的推动, 因为城镇化制度 的变迁需要 巨大成本 , 而这只有政府才能承担。当然, 也有不少学者
认为要素资源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 例如土地 、 劳动力、 自然资源 、 技术等。分析动力机制基础上 , 学者提
出了综合配套机制改革措施, 例如湖北省在“ 一圈两代” 的
为主体的时代开始向以城市型为主体的新城市时代转变。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 出, 我国解决三
该在大城市城市化过程 中解决各种 问题。然而过去几十
年, 我 国一直 采 用这 一 种 模 式 , 结 果大 城 市 和 特大 城 市 的
农问题根本途径是城乡发展一体化。这一报告实际上指
举 措 。湖北省 现有 城 镇 8 1 6个 , 其 中省 辖 市 1 2 个, 县 级 市
中心城市服务业与城市化相关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从 12一 17 年间 的劳 动力转移情 况 , 发现 , 9O 90 结论 这些劳动 力
— —— — — — ● — _ _ ■ — — — _ _ — — _ _ _ — _
蝌》 _ ● ● ■ ■ ■ ■ — ■ — — — I
CO N TEM PO RARYECO N O 忖℃ S ● ■■ ■■ _
【 摘要 】工业化初 、 中期阶段 , 市的发展 主要 依 靠工业 , 城
提高的同时, 城市资源、 环境、 交通、 贫困、 犯罪等问题也接踵而 至, 并对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相当程度的制约, 城市问
题与城 市发展一样受到广泛关注 。改 革开放 以来 , 中国进入持
续稳定 的陕速城市化阶段 。 17 年底到 2 0 从 98 0 7年底 3 0年时间 里, 中国城镇 人 口增长了 4 . 2亿人 , 城镇化率年均增 长 09 百 .个
展 已经 接近后期 阶段 ,而服 务业 发展还 处于 中期 阶段 的前半 段 , 市化 发展速度明显快于服 务业 发展的速度 。值得注意 的 城 是 , 汉市 的服 务业发展是否能在城 市化高速 发展 阶段得到 了 武
很好地促进呢?针对这一 问题 , 仅通 过定性的分析 和统计数据 的判断是不够的 , 因此应通过计量 方法研究服 务业 和城市化之
二 、 关 文 献 回顾 相
本文通 过研 究服 务业与城市化 相互关 系的 计量方法 , 对武 汉 市一 中部崛起 战略重 点城市 和“ 两型社 会 ” 试验 区 的数 据 进行实证研究 。
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由于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已成为了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各种城市化问题也不断涌现,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
然而,通过建设大中小城市,中国吸取了许多经验教训,积极探索出了一些具有启示性和引领性的城市化发展模式。
一、大城市建设研究分析现代化大都市的建设是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例如,深圳的城市化进程迅速,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如何对其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对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近年来,学者们对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生态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将城市化的相关问题全局解码,以便从中发现可借鉴的成功经验和经济发展战略。
二、小城市转型发展特点小城市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具有转型、发展快速等特点。
如厦门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营销策略,推广文化及其他特色事物,吸引了大量旅游和创业者,让该城市在文化旅游和房地产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其他城市也将创新、文化、旅游等文明创新作为发展战略,引导小城市的未来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潜力。
三、绿色城市建设环保、环保、环保。
绿色城市建设已成为今天城市化的重要讨论话题。
绿色城市建设的范畴包括调控城市土地利用,建设节能清洁的建筑,推广低碳交通,治理污染等。
中国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绿色城市建设的成功对于全球环保事业具有重大影响。
初步验收的青岛市曾在十三五规划阶段提出了“绿色出行、生态社区、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土地管理”五个重大举措,意在推动绿色城市建设。
四、教育城市建设教育资源也是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之间的教育发展存在差异。
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丰富,可支持和鼓励高端人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创造力。
既然小城市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也需通过政府引导在有限资源下提高教育质量。
例如,杭州提出了“智慧教育”智慧杭州发展战略。
国内外学者关于大都市的理论
国内外学者关于⼤都市的理论都市圈的概念1959年,⽇本经济学家⾼野在研究⼤城市郊区化和卫星城镇问题时,从商业⾓度提出了“⼤城市圈”的概念。
随后,⼀些国家和地区也从不同⾓度对城市群体现象进⾏了定义和划分。
但⽆论怎么定义,其中的⼀个核⼼思想就是经济发展载体系统的区域整体观和系统观。
⽇本关于都市圈的研究在60⾄80年代多集中在对都市圈内单⼀要素(如产业和⼈⼝)的分布演变和成因分析上。
80年代以后。
这⼀阶段的研究逐渐转向对都市圈空间结构变化的综合总结。
如京板神都市圈内部三⼤城市的⼈⼝和零售业分布和由此决定的城市中⼼性空间变化,得出在城市核⼼地区中⼼性降低的同时,都市圈⾛向均衡发展。
简⾔之,⼤都市圈(Metropolis Sphere)是指在⼀定地域范围内以经济较发达的中⼼城市为核⼼,以具有⼀定结构、功能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城镇群体为中⼼城市的强辐射空间,所形成的⾼度城市化的经济地域。
因此,⼤都市圈⼀般应具备以下6个基本条件:(1)⼤都市圈内必须⾄少有⼀个经济较为发达并具有强辐射能⼒的中⼼城市;(2)中⼼城市必须有⼀定的辐射腹地空间;(3)⼤都市圈内应具备⾼度发达的基础设施束;(4)⼤都市圈内中⼼城市与基地城镇之间应有密切的经济联系;(5)⼤都市圈不是⾏政区的简单迭加,⽽是经济区、社会区、⽣态区的综合集成;(6)⼤都市圈内应有较⾼的城市⼤都市带的概念(国外,国内)“megalopolis”⼀⼀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
公元前4世纪,希腊⼈在伯罗奔尼撒半岛规划了⼀个机关报的城邦,他们希望其发展成为希腊最⼤的城市,故将其命名为“Megalopolis”。
赋予megalopolis以现代含义的是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特曼(Gottmann)1957年发表的著名论⽂《⼤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以及随后的⼀系列著作。
他使得“megalopolis”⼀词⽤来表⽰城市化发展历史进程中特定现象的专有名词—⼤都市带。
Gottmann关于都市带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1、都市带的特征:①从空间形态上看它是在核⼼地区构成要素的⾼度密集性和整修地区多核⼼的星云状结构。
从小城镇到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进
179
与 现实 2014 年第 6 期 马克思主义●
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 2002 年 至今, 为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探索 确立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阶段。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农村劳动力; 同时, 由于长期将城市基础设施和公 用事业视为非生产性行业, 投资严重不足, 无法承 受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 这种担忧延续到 90 年 江泽民在一次农业和农村工作座 代。1992 年底, , “中国有八亿多农民, 谈会上说 如果农村剩余劳 ⑥。 城市根本吃不消” 动力都向城市流动, 80 年代中期前后, 依靠多种经营, 不仅改善了 农业的产业结构, 让部分农民和农村逐步富裕起 来, 并逐步为农业现代化积累了大量必需的资金, 而且, 催生了大量乡镇企业。 乡镇企业的迅猛发 , “必将促进集镇的发展, 加快农村的经济文化 展 中心的建设, 有利于实现农民离土不离乡, 避免农
图。2000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 , 小城镇发展的若干意见》 使各级政府对中小城市 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采取了更为积极的态度, 推 ⑦ 动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而非大中城市转移 。 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 据此可见, 建设和发展 小城镇已经上升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国家战略。
: 《城市化政策研讨会综述 》 , 《城市问题 》 1992 年第 3 ① 曲喻 载 期。 : 《必 须 充 分 重 视 和 大 力 发 展 农 业 》 ( 1988 年 11 月 2 ② 田纪云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 , 日) , 载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19 页。 , 1987 年 1 月 22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 ③ 《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 《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 , 过, 载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446 页。 ④ 《中共中央 关 于 建 立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若 干 问 题 的 决 , 1993 年 11 月 14 日。 定》 : 《我国农村城镇化走过的三十年: 改革开放三十 ⑤ 梁毕明、 王德勇 , 《中国集体经济》 2008 年第 5 期。 年城镇化政策回顾与展望》 载 , 1998 ⑥ 《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年 10 月 14 日。 : 《中国城市化政策的回顾与前瞻 》 , 《规划 ⑦ 王延中、 王俊霞 载 2002 年第 10 期。 师》
武汉的研究报告
武汉的研究报告武汉是中国的中部地区,也是湖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发展,武汉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之一。
本篇研究报告将介绍武汉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文化特色以及未来发展规划。
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三面环水,是一个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城市。
武汉市辖区面积8494.41平方公里,人口接近1100万。
武汉地处内陆,是中国内陆城市的中转站,具有交通优势。
武汉的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十分发达,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主要交通枢纽。
武汉的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中国中部地区的经济引擎。
特别是近年来,武汉在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业、生物医药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之一,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
同时,武汉还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拥有多家汽车生产企业和配套供应商。
此外,武汉在生物医药领域也有着独特的优势,从事医药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数量庞大。
武汉不仅在经济上具有竞争力,在文化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资源。
武汉是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拥有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高校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此外,武汉还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如武汉话、楚文化等,深受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喜爱。
为了进一步推动武汉的发展,该市提出了未来发展规划,力争建设成为世界知名的内陆城市。
武汉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此外,武汉还将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企业和资本投资。
同时,武汉还将强化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创意设计和旅游等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打造文化强市。
总之,武汉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未来,武汉将继续坚持创新发展,推进城市转型和升级,成为中国内陆地区的中心城市,为全球化进程做出更大的贡献。
湖北城镇化的发展及政策选择
仅 远落后 于发达地 区 ,城镇 化增长速 度 业 化与农业 现代化协调发 展是推动经济 更是湖北实现 也低 于 中部其他 省份 。1 9 8 2 年湖北城镇 社会快速发展 的必然要求 ,
化率为1 7 . 3 2 %,低 于 全 国平 均水 平 3 . 2 3 个 跨越式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过 ,作为一个
镇 化 进程 加快 外 ,也 与 国家 城乡 划分 标 准 拉动率 中,第一产业对经济的拉动率 占
的调整 ,将鄂州和荆门全部人 口都计人城 地 区生产总值的3 . 3 %, 第二产业 占6 6 %, 镇有关 。2 0 0 0 年湖北城镇化率为4 0 . 4 8 %, 第 三 产业 占3 0 %,农 业 对 经济 增 长贡 献 明 依然高于全 国平均水平3 . 5 6 个百分点 ,排 显不足。2 0 1 0 年湖北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 名 降为第 1 3 1  ̄。2 0 0 9 年 湖北城镇化率 为 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 6 %,2 0 1 1 年 ,达到
关键 词 :城镇 化 新 阶段 城 乡一体化
【 中 图分类 号】 D 0 3 5 . 5 d o i : l 0 . 3 9 6 9 4 . i s s n . 1 6 7 4 — 7 1 7 8 . 2 0 1 3 . 0 1 . 0 0 8
十八 大报告提出坚持走 中国特色新型 们力求分析湖北城镇化发展的状况 、问题 工业化 、信息化 、城镇化 、 农业现代化道 以及走 向, 探讨中部农业地 区新型城镇化
【 基金项 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 费专项资金新兴交叉学科研究课题 “ 城镇化进程中乡 村文化的
保护 与发展研 究”( 1 2 0 0 0 2 0 4 0 6 9 8) 、霍英 东教 育基金 会基础 性研 究课 题 “ 两岸农村 治理 比较研 究” ( 1 3 1 0 9 2 )和教 育部 重大攻关项 目 “ 新 时期我 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 1 2 J Z D 0 2 3 o
大都市圈——中国城市化模式的选择
均、 同时进行的, 而是靠几个点实现的。中国要走集约化城市发展道路 , 需要资源和人 口的
集 中。 因此 , 中国城市 发展 的基本 特征 应该 是大都市 圈 。
另外 , 大都市圈这一新的热点 是与大背景联系在起 的。一是中国加入 wr , o 面对着更 强大的国际竞争 , 这产生了一个区域问经济整合来面对 国际竞争的现实需求 ; 第二, 我国现 在进入供大于求 、 通货紧缩的特殊环境 , 市场竞争在加剧 , 需要错位竞争和差别化竞争 , 其产
按 以上标准 , 中国目前称得上“ 大都市圈( ” 带)的地区只有三个 。他们分别是京津唐、 长
三角 和珠三 角 。
二、 中国为什 么要发 展大都 市 圈 从 国际 经验 、 内问题来 看 , 国 中国 内外 矛盾 的汇集焦点 是必须 实施 城市化 。从 国际背景
来看 , 中国这样的大 国肯定是要依靠 内生增 长。中国 1 万亿的产值 , 国际市场就拖不动了。 美国进 出口占 G P 到 1%, D不 5 而中国现在处于过渡期 , 进出 口占 G P比例超过 5 %。同 D 0
一
、
何 为大都市 圈
自法 国学 者戈特 曼 15 97年提 出“ 大都市 圈 ( )概念 以来 , 都市 圈 已成 为衡 量 一个 国 带 ” 大 家或 地 区社会经 济发 展水平 的重要 标 志。戈 氏认 为 , 大都 市 圈形 成 的基 本条 件和标 准有 五 : 1区域 内有 比较 密集 的城 市 ;. 相 当多 的大 城市 形成 各 自的都市 区 , . 2有 核心城 市与 都市 区外
时, 国际 经济增 长在 衰退 , 欧盟 和北美 经济 区域化 以后把 市场 内部化 了 , 国对 国际市 场 的 中
需求也将减少。中国必须依靠内生增长。而从国内现状来说 得依 托城市 化 。 也 从经 济增长 的基本 特 征 来说 , 济增 长 总是 “ 经 中心— —外 围” 构 , 过 程 往 往 不 是平 结 其
精明收缩理念下资源型城市发展困境与规划对策研究——以湖北省大冶市为例
1012024.08 /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城乡规划·设计数据,我国县市(区)级收缩城市数量占比已近半数,其中既有因资源枯竭而导致经济衰退、人口流失的城市,也有无法满足产业转型升级需求而衰落的城市;既有因大城市虹吸效应导致被动衰退的都市圈外围城市,也有本身资源匮乏、又不靠近港口与大城市的偏远城市[2]。
《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中首次提出收缩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强体”,2022年颁布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意见》中也明确要求“引导人口流失县城转型发展”。
收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主流的规划理念也开始由增量规划向“收缩型规划”转变[3]。
在国内关注城市收缩问题之前,国外已有不少学者意识到城市扩张的传统范式亟需转型,并开展了大量研究,“精明收缩”理念应运而生[4,5]。
以扬斯敦、弗林特等收缩城市2000年以后的创新规划为起始点,西方国家应对城市收缩的规划范式便开始向“精明收缩”转变[6],同时制定了一系列策略解决城市收缩背景下人口日益减少以及物质环境恶化等问题,其中包括强调集中发展、确定合适的城市尺度、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土地银行以及公众参与等。
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开始探究人口收缩地区的空间发展问题[7-9],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量质并举”的精明发展路径[10]。
然而,城市收缩成因、类型多样,不同地区在面对收缩时政策态度和响应策略有着显著差异,应对重点各有不同。
此外,就研究对象而言,目前也没有同时对中心城区和镇区两个层面的研究。
本研究希望借助湖北省大冶市案例,基于第六次与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运用GIS 及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研究其收缩特征与发展困境,探索精明收缩理念下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期为湖北省及其他相似地区的资源型城市提供借鉴。
摘要 城市收缩已成为我国部分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难题。
大都市周边中小城市休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以廊坊市为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河北省廊坊市发展休 闲产业的优势
生态智 能与休 闲商 务的城市定位 , 客观准 确的指 出了廊 坊 今后的发展方 向 , 2 1 年 51 在 01 . 8国际经济 贸易 洽谈 会上 , 在休 总投资达 9 0多亿元 , 同时发 天津均 在一小 时之 内 , 被誉 为京 津走廊 上 的一颗 “ 明珠 ”城 内 闲旅游产业 项 目上签 约 4个项 目, , 0个招商项 目, 总投 资 3 0多亿元 , 3 进一步 提升了廊坊休 闲 有京沪 、 涿 、 廊 京哈等八条 国家干线公路 纵横穿越 , 在地理 区位 布 2 上具 有先天发 展休闲产业 的优势 。从天 然环境上说 , 廊坊 市 区 商务 的气息 。城市发展定 位与河北省产 业发展方 向高度 契合 , 打造 同城概 念 , 近为通 , 通为 同 , 变 变 为京津 这 的绿化 覆盖 率达 到 4 .%,全 年 空气质 量二 级 以上天 数超 过 依托 区位优势 , 65 城市 病 ” 的大 都市 提供生态 休 闲 、 身娱乐 、 健 总 30天 , 4 被誉 为京津 之间 的“ 天然 氧吧 ” 同时 , , 历年来 城市创 新 两个具 有典型 “ 高 依 体 构 成绩 显著 , 综合服务 能力强 , 2 0 继 0 5年荣获 “ 国家 园林 城市” 之 部办公 、 端居住 等服务 , 托生态 休 闲 、 育健 身功能 , 筑 吸 推 后 ,0 6年成 功获 得“ 20 国家 环保模 范城 市” 2 0 、0 7年荣 获 “ 国 生态商 务园 , 引商务精 英和 国际 国内大企 业进驻 投资 , 动 全 绿化 模范城市 ” 国家节水 型城市” 誉称号 , 和“ 荣 两次被 评为“ 国 生 产 性 服 务 业 的集 聚 。 ( ) 代 服 务 业 发 展 迅猛 四 现 家 双拥模范城 市” 同年在 中外跨 国公司 C O 圆桌会 议上荣 获 , E 近年来 , 以高科 技引领 的廊坊现 代服务业呈爆 发式发展 态 跨 国公 司最佳投资 中国城市 奖。2 1 0 0年荣获 “ 中国十佳会展 城 0 0年上半年第 三产 业的税收 , 已经 占到了全部税 收总量 市 “ 号 ,0 1年荣获 “ 称 21 最佳 金融 城市 ” 。打造 “ 宜居 、 宜业 、 宜 势。2 1 45 .个 商、 宜游” 生态休 闲商务名城 的 目标 E益 明显 。 t 这些大大提 升了 的 5 .%,超 过第二产业 95 百分点 ,成 为税收 的第一 大来 源 。全 国最 大的综合 医疗健 康 中心燕达 医疗健 康城建 成试 营 大都 市周 边中小城市发展休 闲产 业的区位综合优势 。 ( ) 闲需求快速增长 二 休 业, 国寿廊坊生态健 康城 、 梦廊坊文化休 闲产业 园、 汇福 国际健 般 来说 , 当一 个地 区 的人 均 G P达 到 20 0美元 以后 , 康 中心 、鲁 能 文安 生态 城等 一批 顶 级项 目也 相继 落地 廊坊 。 D 0
湖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分析
‘湖北农机化“2021年第5期基金项目:山东师范大学2019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㊂作者简介:张育铜(1999-),男,山东潍坊人,本科,研究方向:经济地理㊂湖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的分析张育铜(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本文利用1995-2008年湖北省城市非农人口的数据,采用了城市首位度指数㊁聚类分析㊁位序-规模法则等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城市规模体系结构的演变和城市化的进程㊂研究结果显示:湖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相对合理;城市规模体系结构符合位序-规模法则,大城市的发展速度相对于较中小城市来说发展的较快,呈现出激烈的竞争发展态势;城市系统的规模和结构属于第一分布图像的阶数分布的过渡阶段㊂武汉是湖北省的中心城市,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第二㊁第三城市(襄阳,黄冈)的实际和理论规模差异也相对较大㊂关键词:城市体系;城市规模结构;湖北省;城市首位度城市体系又称为城镇体系,是一个极具开放性的网络体系,一个城市体系规模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该城市的发展趋势㊂20世纪以来国内很多城市地理学者已经对长三角㊁珠三角以及东北地区㊁华南地区㊁华东地区等区域城市进行了研究[3],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分析[4]㊂但是,当回顾有关城市系统的论文时,发现很少有关于湖北省相关城市系统的规模和结构的研究㊂改革开放以来,以湖北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城市建设已成为国家战略,为湖北省提供了空前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㊂因此,本文基于湖北省各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据年份,运用城市优势指数和等级尺度法对城市规模结构的特征和演变进行了深入分析㊂湖北体系未来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㊂1研究区的概况与数据来源1.1研究区概况湖北省简称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㊂从东到西的长度约为740k m ,从北到南的宽度为470k m ,总面积为18万多k m 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㊂2019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约5920万人,其中,城镇3568.47万人,乡村2352.66万人㊂湖北省有12个地级市,24个县级市,其中,热门城市有武汉市㊁宜昌市㊁黄冈市㊁荆州市和襄阳市㊂1.2数据来源及说明我国城市规模常用的统计口径(传统口径)是市区非农人口数,是由于该指标连续性强,数据获取容易㊂由于人口流动日益频繁, 户籍 和 非户籍 的界限逐渐模糊,非农人口已不能真实地反映实际城市规模,周一星等[6]提出用 五普 资料中的市人口(普查口径)来重构我国的城市人口规模指标㊂本篇文章的数据均来源于‘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5-2008年)㊁‘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1995-2008年)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㊂2湖北省城市规模演变历程湖北省目前一共有36个城市,其中共有12个地级市,占城市总数的30%;县级市24个,占城市总体数的66%左右㊂湖北省只有武汉一个超大城市,还有4个大城市㊁12个中等城市和19个小城市,而缺失了人口规模在100~200万级别的特大城市,这表明湖北的城市等级体系不发达㊂湖北省城市规模及人口变动情况如表1所示㊂表1 湖北省城市规模及人口变动年份合计(个)城市人口(万人)超大城市>200万人大城市50~100万人中等城市20~50万人小城市<20万人数量(个)城市人口(万人)占城市人口(%)数量(个)城市人口(万人)占城市人口(%)数量(个)城市人口(万人)占城市人口(%)数量(个)城市人口(万人)占城市人口(%)199030825.41328.439.88243.529.521253.530.71995341134.41375.833.13176.415.611338.129.81924421.52000361296.31441.1344232.91812357.422.619264.920.42002361373.91459.333.44271.119.712370.4221927319.9注:城市规模按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分组,表中数据根据‘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整理1990-2002年,湖北省的城市数由30个增加到了36个,城市的市区非农业人口由825.4万人增加到1373.9万人,提高了66.5%,全国同期为26.6%,增长‘湖北农机化“2021年第5期速度已经领先全国水平;1990年湖北省缺失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两个规模级别的城市,在2002年,有40个城市的人口在50~100万之间,但是仍然缺少人口在100~200万之间的城市,大城市与大城市的比例继续增长㊂城市人口众多的中小城镇的数量正在减少㊂湖北省城市非农业人口从1995-1997年呈直线上升,1997-1998年却又下降,可能受洪水移民的影响,导致城市发展水平滞后㊂1998年以后,湖北城市非农业人口逐年上升,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㊂(如图1)图1湖北城市非农业人口随时间的变化3湖北省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的计量分析3.1首位度指数分析首位度指数包括2城市指数(S 2)㊁4城市指数(S 4)和11城市指数(S 11),通过城市体系中第一大城市与其他城市人口的比例关系,反映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㊂公式如下:S 2=P 1/P 2(1)S 4==P 1/(P 2+P 3+P 4(2)S 11=2P 1/(P 2+P 3+ +P 11(3)式中:P 1,P 2, ,P 11为城市按规模大小排序后,某位序城市的人口规模㊂按照位序-规模原理,正常的2城市指数应该是2,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应该是1[7]㊂利用上述公式(1)~(3)对湖北省1995-2008年城市人口规模首位度指数进行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表2)㊂表2 湖北省1995-2008年城市首位度指数变化年份2城指数4城指数11城指数19952.971.231.3419962.911.231.3519972.861.111.0719982.710.990.8919992.70.980.8420002.70.980.8420012.770.990.8620022.790.990.8520032.81.010.8620042.851.030.8720052.350.890.8320062.310.940.8720072.620.990.920082.731.020.92 从表2看出,历年湖北省武汉首位度指数均接近3,说明首位城市武汉的辐射范围很广,湖北省城市发展总体上处于一城独大㊁规模集中和空间集聚阶段㊂其中,2城市指数在2004年以前比较稳定,其间呈现出小波动的趋势,而21世纪以来首位城市和第2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有所减小后又呈上升趋势,武汉第一城市的地位无可撼动㊂在2006年以前首位城市的集聚效应在逐渐减弱,相应的各规模等级城市的集聚效应逐渐增强,而2006年以后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㊂根据我国特色的行政中心城市体系,湖北省的城市体系规模结构基本上趋于合理㊂对1995-2008年的2城指数㊁4城指数和11城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发现2005年为最好,2006年次之,第三类为1997年,第四类有1998-2004年和2007年以及2008年,最后一类为1995年和1996年㊂结果显示在2005年和2006年,城市首位度最合理,2006年以后城市的集聚效应呈现出递增的趋势㊂图21995-2008年首位度的聚类分析3.2位序 规模法则检验位序 规模法则,用于描述城市人口规模及其基于人口规模的区域顺序㊂其公式为:P i =P j ˑR i -q 或l g P i =l g P j -q l g R i .(1)湖北省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的双对数回归决定系数R 2(0.80~0.94),1995年以及2005年以来R2较高,城市结构符合等级尺度规则,并且已经确认,城市等级尺度之间存在自然的相关性㊂表3 1995-2008年湖北省城市位序-规模双对数回归分析表年份q R年份q R19951.22760.941420020.81440.886519961.28170.92220030.819870.88719971.12650.801920040.82840.872719980.88820.859820050.857940.901219990.87160.870320060.87640.938620000.81520.880720070.85310.938920010.82370.876520080.85980.9308 (2)从城市位序-规模的双对数散点图中(图3)可以发现,城市的实际与理论规模在第二㊁三城市中有一定的差距㊂因而据此可以推断出,湖北省正处于城‘湖北农机化“2021年第5期市规模体系结构向首位分布向城市规模分布的过渡阶段㊂在整个的研究段内,武汉作为湖北的省会城市,稳居湖北省的首位城市地位,其后是襄阳市,而第三城市却有所变动㊂图3湖北省城市位序 规模双对数散点图(3)从1998年至今城市规模集聚效应在湖北省的高位序中不是很明显,但是湖北省的中低位序却比较发育㊂从时间序列来看的话,q 值的变化大致上可以划分为2个阶段:在2005年以前,城市数量处在膨胀的阶段,中低位序的城市发展较快,q 值减小;2005年之后,q 值处于波动变化的状态,这和湖北省加快长江沿岸城市群的发展政策有很大的关联㊂4结论与建议(1)湖北省城市数量在1990年之前处于扩张阶段,1996年达到36个,城市体系结构较为合理㊂(2)湖北的城市规模结构符合等级规模法则㊂(3)湖北省城市体系的规模结构属于第一分布和等级规模分布类型㊂第一城市武汉是中原最大的城市之一,第二和第三城市(襄阳,黄冈)的规模差距很大㊂为了湖北省未来的发展,应积极与国家交通干线连接,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加强武汉等中心城市的领导作用,增强湖北省城市群的核心竞争力㊂以实现新型产业升级为工作的重点,促进武汉第一城市的现代服务的辐射面积,完善乡村配套的基础设施,使之成为促进城市体系发展的推进力,进一步推动湖北省的城市体系结构优化和发展㊂参考文献:[1]J e f f e r s o nM.T h eL a wo f t h eP r i m a t eC i t y [J ].G e o g r a p h i -c a l R e v i e w ,1939,29(2):226-232.[2]潘鑫,宁越敏.长江三角洲都市连绵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研究[J ].人文地理,2008,23(3):17-21.[3]陈彦光,周一星.城市等级体系的多重Z i pf 维数及其地理空间意义[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8(6):823-830.[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顾朝林,胡秀红.中国城市体系现状特征[J ].经济地理,1998,18(1):21-26.[6]湖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18年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 ].湖北日报,2019-03-04(007).[7]张杰,杨先花.我国中部地区城市规模体系分布特征与演变趋势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J ].经济与管理评论,2017,33(02):103-108.[8]范红艳.河南省城市体系规模结构演变分析[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5,34(02):51-55.[9]曹跃群,刘培森.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西北人口,2011,32(04):47-52.(收稿日期:2021-01-29)。
湖北城镇功能定位
湖北城镇功能定位功能定位武汉定位为:湖北省省会,全省经济发展的龙头,我国中部地区的开放型、多功能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科教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
重点发展功能:首先,以提高综合竞争力为中心进行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加大经济结构中知识经济的比重。
主要包括对传统产业的全面知识化改造和向高新技术转移,重点是以高新技术开发区为载体,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即: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以轿车为重点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钢材制造及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技术与新医药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基地。
其次,增强对外综合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金融、管理、综合技术服务等高层次服务业,优化商贸、旅游等传统第三产业,提高对周边城镇的经济、文化辐射吸引能力,积极培育武汉都市区。
再次,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加大开放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及商贸环境,吸引东部乃至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和管理,同时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进军广阔的西部大市场。
襄樊:湖北省副中心城市,鄂西北地区即襄樊大都市区的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的交通和信息枢纽城市,全国重点汽车制造基地之一。
发展功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壮大完善汽车工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
发展外向型经济,扩大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创汇。
建设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信息高速公路,形成全国性的物流和信息枢纽。
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成为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社会服务和房地产产业,增强对外服务功能,推进襄樊大都市区健康快速发展。
宜昌:湖北省副中心城市,鄂西南的中心城市,世界水电之都和旅游名城。
发展功能:依托三峡工程的潜在效能,加快交通网络配套建设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利用长江三峡风光和世界水电之都两大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业,成为世界旅游名城。
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在城市合理布局、功能分区的基础上,发展纺织、化工、机电工业,同时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技术化。
武汉发展朝向分析报告范文
武汉发展朝向分析报告范文背景介绍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湖北省的省会,人口超过1100万。
近年来,武汉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质的产业环境,迅速崛起为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中心之一。
本报告旨在分析武汉未来的发展朝向,并提供相关建议,以助于政府及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
一、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目前,武汉的经济主要以制造业和有色金属产业为主,但过度依赖传统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显得不可持续。
未来,武汉应积极推进经济转型与创新发展,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制造业,武汉可以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以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此外,武汉还可以进一步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鼓励科技创新,培育并推广高科技产业。
二、注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一座发展迅猛的大城市,武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武汉需要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首先,武汉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减少大气污染和水污染。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加强企业的环境责任和监管力度,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其次,武汉还应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并提倡节能减排。
加强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利用,推动非化石能源的普及,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三、深化城市化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城市,武汉早已完成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大部分工作,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武汉还需深化城市化建设与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品质和水平。
在城市化建设方面,武汉可以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提高城市的文化氛围和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规划,提供更多的绿地和文化休闲设施,满足居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武汉应加大对于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投资。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设施的质量和效率,构建便捷的城市交通体系。
同时,武汉还应加强城市水、电、气等能源设施的建设,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加强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人才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武汉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吸引与培养,以培育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
如何实施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战略
都在工业化过程 中充分发挥 了大城市的特殊作用, 并且认为
“ 城市病 ” 问题 , 是历史和发展 中遗 留下来 的, 以在 城市发 可
展过程 中加 以解决,而小城镇的规模不经济却是 致命 的, 难
以持续发展 ; 中等城 市论则介于二者之 间。也有学者跳 出 而
协调发展” 的战略方针 , 中国城市化发展指 明了方 向, 为 也结 束了关于城市化战略的长 期之争 。
互补、 资源共享 , 使中心城市真正强起来, 这是第二个级次。
在城市 圈的基础上 , 城市 化的第三 个级 次就 是由众多的
中小城市构成 的城市带 。所谓城市带, 即在 乡镇企业基础上 发展起来 的, 以特色化的产业 链条 为纽带联 结区域内若干 中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 u n lo ih a cto la dTe h ia Colg o r a fSc u n Vo aina n c nc l le e
21 0 0年 5月
M a .01 y2 0
如何实施 大、 小城市协调发展 的城市化战 略 中、
窦金 波
( 黔南民族师范学 院 , 贵州 都匀 5 80 ) 5 0 0
市发展趋势 , 我国应在沿江、 沿海 、 沿边 经济 发达 、 交通便利 、 区位条件好 的区域 , 原有 的城市发展基 础之上 , 在 构建 经济
带、 城市群等体系。
强了区域整体 的竞 合能力 ,并使 城市与城 乡一体化 同时推 进, 使城市观念和城市生活方式得 以广泛 的传播 。 在选择 城市群 、 城市 圈和城市带战 略时, 们应当认识 我 到此战略决不是几个城市 的简单相加 , 是一整套机制 的培 而 育, 包括要索 的集 聚、 产业 的高度化 、 以及 时空双向的高 效机 制、 区域协调机制等 [ 3 ] 。可在城市群 内构筑一个核心城市 , 若 干个中心城市 ,核心城市作为产业链 的龙头在走 向区域性、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
中国城市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近年来,中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然而,不同城市之间的经济增长模式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分析中国主要城市的经济增长模式,探讨其优缺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集聚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是指一些大都市区不断吸引周边地区的资源和人口来到城市内部,形成规模效应和区位优势,从而实现经济高速增长。
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优点:集聚型城市能够集中优势资源,形成人才、产业、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口流入,从而实现经济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集聚型城市也有助于推动城市间资源的流动和优化配置,形成区域协同发展。
缺点:集聚型城市可能会带来地区发展不均衡、土地和环境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
同时,集聚型城市内部竞争激烈,发展压力大。
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则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严重影响。
二、创新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创新型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是指一些城市通过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扩大创新产业规模,以此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发展。
比如,深圳、杭州、武汉等城市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优点:创新型城市的经济增长更为可持续,既有助于提升城市的国际竞争力,也有利于推动整个国家的产业转型和升级。
创新型城市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推动城市产业向高端、高质转型。
缺点:创新型城市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需要长期的投入和耐心的积累。
创新型产业的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合力打造。
此外,创新型城市需要遵循科技与经济的合理结合,不能单纯追求技术革新而忽视市场和人才的需求。
三、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模式中小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是指一些规模不大但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以制造业为主导,通过产业集群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来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比如,苏州、无锡、南通等城市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武汉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武汉是中国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中心。
本文通过对武汉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实证调查,探究武汉的经济发展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从武汉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它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开发区之一。
2015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2个百分点。
武汉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重点行业发展方面,武汉在制造业、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游戏产业、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现代农业、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取得了重大进展,极大地拉动了武汉的经济发展。
其次,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武汉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首先,武汉将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新型产业体系,推动经济发展。
其次,武汉将加快城市建设,实施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构建“一带一路”,构建“三江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提高城市的现代化水平,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此外,武汉还将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把技术改造和创新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中国的高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
最后,在未来的发展中,武汉将继续走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前列,加快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武汉必须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市场机制,支持和发展新兴产业,扩大投资规模,完善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智慧城市,推动经济发展,推动武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大都市。
综上所述,武汉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在过去几年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实现武汉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心,政府和企业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创新,改善投资环境,打造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大都市。
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
湖北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作者:李晓波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09年第10期21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各项事业欣欣向荣,我们似乎又一次看到了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我们党又提出了更远、更高的目标——即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并且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当然,中部崛起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召开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座谈会,并指出,湖北应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发挥龙头作用,可以说他们对湖北给予了很大的希望,这也是基于湖北实际情况的考虑。
因为不管是在经济上、还是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来所,中部其他省份都与湖北有着一定的差距,湖北正处在中部地区的中间地带,湖北的经济发展已成为中部各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因此从这点上来说,湖北承担着促使中部地区快速崛起的重大使命。
但是,作为九省通衢的湖北在拥有众多优势的同时,又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中最严峻的一点体现在湖北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性上。
省会城市武汉一枝独秀,发展迅速,而其他二级城市如黄冈、十堰、荆州等城市却发展缓慢,与省会武汉的差距越拉越大,形势严峻,在新时期、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湖北省社会生活中一个突出问题,也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湖北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区域经济发展协调与否关系到整个湖北的社会繁荣、稳定和发展,我们需要谨慎对待。
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湖北这样一个地处内陆,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中部省份而言,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从国外的情况看,任何发达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都比较平均,极少出现那种经济发展差距过大的现象,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本国经济是否协调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一些国外学者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并通过一些具体的措施将它们固定实施下来。
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
中原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中原城市群是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城市群,由中部和陕西省份的一部分地区所组成。
中原城市群包含了郑州、洛阳、焦作、许昌、新乡等大中小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呈现出一种多中心、多层次的城市格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原城市群的城市发展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均衡和不协调的问题,尤其是在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发展之间的差距较大,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并采取措施加以促进协调发展。
1. 大中小城市发展状况中原城市群中,郑州作为省会城市,一直以来都是该城市群的中心和核心城市。
郑州在城市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吸引了大量的人口和资金资源。
其次是洛阳、焦作等中等规模的城市,其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产业结构多元化,城市功能较为完善。
而一些小城市,如许昌、新乡等则相对滞后一些,城市规模小、产业结构单一、发展动力不足,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
中原城市群的小城镇相对较多,大多处于县级城市下,其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小城镇由于地处交通要道或拥有特色资源,发展相对较好,但也有很多小城镇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资源贫乏,发展非常困难,存在着人口外流、经济不发达等问题。
1. 人口流动问题由于郑州等大中城市的吸引力较大,人口向大城市集聚,导致大城市人口拥挤、交通拥堵等问题,同时小城镇的人口外流加剧了小城镇的人口空心化和经济发展的滞后。
人口流动问题使得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原城市群中,大中城市拥有较多的产业资源和资金资源,城市功能齐全,而小城镇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农业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格局。
3. 城市功能不完善中原城市群中,大中城市的城市功能相对完善,拥有较多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而小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较为欠缺,文化设施相对单一,城市功能不够完善,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乡居民的需求。
全面理解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促进湖北“两圈一带”协调发展
全面理解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湖北“两圈一带”协调发展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继续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发展战略,是对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进一步完善,是我们党不懈探索区域发展之路的科学总结,更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突破。
未来五年,我国“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这5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全面认识和理解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对于我们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促进我省“两圈一带”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全面认识和理解区域发展总体战略1.什么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
――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
――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
――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2. 为什么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中,沿海地区依靠扩大开放,依赖国外市场,大幅度提高了自己的发展水平和竞争能力,但同时,由于过度依赖外部市场,忽略自身产业结构提升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改造步伐,使得东部地区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始终处于产业结构的末端,其造成的结果是:一方面东部地区的发展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很大,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经济发展的环境、资源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但由于地区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良好的互动发展格局没有形成,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及资源加工型的产业不能合理地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加快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仅从第三产业 占 GDP的比值来判断工农业 是否 已经进入 发展
从城镇化服务功能视角看 , 城 镇化是从事非农产业 的经济 实体 , 包括金融服 务业 在内的第三产业是要有实体经 济作为支
撑, 只有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匹配 , 才能提高第三产业经济规模 。
3、 城镇化 、 5 - 业化 、 农 业 现 代 化 水 平偏 低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 ,发展了第一产业经济规模 , 2 0 1 1 年 第一 产
业总值 2 5 6 9 . 3 0 亿 元是 1 9 9 0 年的 8 . 8 7倍。
由图 1 可得 “ 扩散效 应” 明显 。城镇 化 、 工业化提升了农业
3 0 . 1 3 倍, 人均产值提 高了 2 5 . 2 0 倍。 1 9 9 0 年到 2 0 1 1 年城镇化水
平跟随提 高了 1 . 8 1 倍。
业化和农业化拉动城镇化 , 二者相互支持 。工业化后期 , 工业化
产值要小于第三产业 。 只有 国内生产总值 G D P 、 人均 G D P相当 高, 第一 、 二产业值达到了一定 的规模 , 对服 务规模有相应 的需
三、 湖 北城 镇 化 建 设 过 程 中存 在 的主 要 问题
1 、 “ 马太效应” 产生 , 第二 产 业 产 生积 累优 势 。
后期继而误判 工业化水平超前了城镇化水平。根据库茨涅茨和
黄德林 的研究结果 , 湖北省工业化 处在工 业化 水平 中期 , 农业
由图一 还可 得 , Ut 、 I t 、 P t 、 G D P时 间序 列数 据之 间存 在着 “ 马太效应 ” 产 生的积累优势 。城 镇化工业发展 , 农村剩余劳动 力、 资本 、 资源由农村转移 到城镇 , 扩大 了工业生产规 模经 济。
四、 湖 北 省 大 都 市 与大 中小 城 市 发 展 模 式 的 设 计
展差距的运动趋势 。 扩 大了第一Hale Waihona Puke 、二产业人均 产值 发展差距 ,
现 代化 , 而农业现 代化又剌激 了城 镇化和 工业化 , 同时 产生 了
两个市场 。一是 , 产生丰富剩余劳动力的供 给市场 , 向非农产业
提供 “ 无限” 的劳动 力。城 镇化重要 的标志是城 镇人 口比重增 加 。2 0 1 1年湖北城镇人 口为 2 9 8 4 . 3 2万人 ,比 1 9 9 0年提高 了 1 . 8 1 倍 。二是 , 扩大了农村生产 资料 和城 镇居民生 活资料需 求 市场。社会消费零售总额 8 2 7 5 . 2 0亿是 1 9 9 0 年的 2 2 . 0 7 3倍 。 进 出 口总额 3 3 5 . 1 9 亿 美元 , 进 口总额 1 3 9 . 8 3亿美元。2 0 1 1 年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1 9 9 0年的 1 3 . 4 5倍 , 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是 1 9 9 0 年的 1 1 . 3 3 倍。
从供 给与需求 的关 系看 , 工业化生 产供给 , 城 镇化 产生需
求, 内需 形成或扩张 了该城市主导 产业和关联 产业 , 丰 富和提 升了 产业结构 。1 9 9 0年第一 、 二、 三产业产值 构成比是 3 5 . 1: 3 0 . 8: 2 6 9 , 2 0 1 1 年第一 、 二、 三产业产值构成比是 1 3 . 1: 5 0 . 0:
图一可得 2 0 1 1年 工 业 总 产 值 是 9 8 1 5 . 9 6亿 元 是 1 9 9 0年 的
( 注: 根 据 中 国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课 题 组 ( 2 0 1 0年 ) 、 黄 德 林 ( 2 0 1 0 ) 等研究的成果确定。)
由表 1 、表 2可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前期和成长期 是丁
第一 、 二产业不平衡增长 , 扩 大了第一产业与二 、 三产业经 济发
化 处在成 长期 。城镇 化 、 工 业化 、 农 业化 发展 水平偏 低 , 人均
G D P 偏低。 农业 、 工业 产业 对第三产业 、 城镇 化的发展 支撑 力不
足; 城镇化发展对农业化 、 工业化的拉动力不足 。
36 . 9。
< 5 %
1 3 %
第 一 产 业 从 业 人 员 5 0 —8 0 % 2 0 —5 O % 6 —2 0 %
比重
< 6 %
2 7 . 2 3 %
从生 产角度看 , 工业化的核心是 产业 集聚。产业集聚外部 效应 的结果是对城 镇化 提供 支撑力 , 提升其经济实 力基础 。从
3 、 工_  ̄ l k 4 g 与城镇化、 第三 产 业相 关性 分 析
世界上通常 用钱纳 里 、 库 茨涅茨 等人相关 研究结果 , 来衡 量工业化水平 。如表 1 所示。
我国通常用 中国农业科学研 究院课题 组 ( 2 0 1 0 ) 、黄德林 ( 2 O L O ) 等研究的成果 来衡 量农业现代化水平 。如表 2 所示 。
0 0 |
区域疑
的理论 。城镇化扩张过程中 , 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向城 市第二 、 三 产业聚 集 , 扩大了 “ 地理 上的二元经 济结构 ” 发展 , 城 乡人均 收 入差距拉大 。2 0 1 1 年城镇居 民人均可 支配收入 是 1 8 3 7 4元 , 农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 6 8 9 8 元 。2 0 1 1 年城 乡收入比是 2 . 6 6 , 而 1 9 9 0 年城 乡收入比是 2 . 2 4 。
表 2 农 业现 代 化 不 同阶 段 主 要 指 标 的 标 志值
主 要 指 标 农 业 现代 农 业 现 代 农 业 现 代 后 农 业 现 2 0 1 1年 湖 北 化 起 步 期 化 成 长 期 化 成 熟 期 代 化 期 指 标 标 志 值
农 业 产 值 2 O %一 比重 5 O % 1 O %一 2 O % 5 %一 1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