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3 (1)

合集下载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 第三节 句式与活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 文言文阅读 专题十三 第三节 句式与活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测试文言文阅读专题十三第三节句式与活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后人哀之而不鉴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C.头发上指 D.有泉侧出解析: A项的“鉴”,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鉴”;B项的“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翅膀一样”;C项的“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D 项的“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答案: 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朝歌夜弦B.前辟四窗C.沛公欲王关中D.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解析:C项的“王”,名词用为动词,“称王”。

A项的“朝”“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B项的“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D 项的“箕畚”,名词作状语,“用箕畚”。

答案: 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B.后世必为子孙忧C.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D.秋毫不敢有所近解析:D项的“近”,形容词作动词,“接近、接触”。

A项的“卑”,形容词作名词,“卑贱的人”;B项的“忧”,形容词作名词,“忧虑的事”;C项的“善”,形容词作名词,“善行”。

答案: D4.下列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C.多可喜,亦多可悲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析:D项的第一个“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

A项的“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B项的“素”,即“白”,形容词作名词,“白绢”;C项的“多”,形容词作名词,“许多事”。

答案: D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尊贤而重士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析:B项的“贵”“贱”,形容词作名词,“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人”。

A项的“重”,形容词作动词,“敬重、看重”;C项的“尽”,形容词作动词,“取尽”;D项的“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

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部分(湖北地区)

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部分(湖北地区)

2014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部分(湖北地区)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注】①荆:指楚国。

②舍人:左右亲近的人。

少孺子:年青人。

③丸:弹子。

④附:同“跗”,脚背。

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则怀.丸操弹怀:怀藏B.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子:对人的蔑称C.黄雀延.颈延:伸长D.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务:务必,一定2.下列各项中,与“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C.令以责之.里正。

(《促织》)D.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

(《廉颇蔺相如列传》)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乃罢.其兵”不同的一项是A.昂.其直,居委奇货。

(《促织》)B.而绝.秦赵之欢。

(《廉颇蔺相如列传》)C.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促织》)D.吾从而师.之。

(《师说》)4.下列各项中,对文言短文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借事说理,寓理于事,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B.本文是一则寓言,其寓意是: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身后的危险。

C.舍人怀丸操弹的目的是防止园中悲剧的发生。

D.文中对蝉、螳螂、黄雀的描写简洁而又生动形象。

5.请将第一大题里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参考答案1.B 2.B 3.D 4.C5.螳螂曲着身子,弯起前肢,想要捕捉蝉,却不知道黄雀正在它的旁边(守候)。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作业 (1)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作业 (1)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29分)林栗字黄中,登绍兴十二年进士..第。

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

孝宗惩创绍兴权臣之弊,躬揽权纲,不以责任臣下,栗言:“不使大臣持之,则王侯、贵戚得而持之矣。

”孝宗称善。

改知夔州,夔属郡曰施州,施民谭汝翼者,与知思州田汝弼交恶,会汝弼卒,汝翼帅兵二千人伐其丧。

汝弼之子祖周深入报复,兵交于三州之境,施、黔大震。

事闻,孝宗亲札赐栗及成都制置使陈岘曰:“谭氏乃夔路豪族,又且首为衅端,如尚不悛,未免加兵,除其元恶。

”汝翼调集家丁及役八寨义军,列陈于沱河桥与官军战,溃,汝翼遁去,俘其徒四十有三人,栗取其巨恶者九人诛之。

既而汝翼入都诉栗受田氏金,诏以汝翼属吏,省札下夔州。

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居顷之,诏栗累更事任,清介有闻。

除秘阁修撰,进.集英殿修撰、知隆兴府。

召对便殿,奏乞仿唐制置补阙、拾遗左右各一员,不以纠弹为责。

从之。

除兵部侍郎。

朱熹以江西提刑召为兵部郎官,熹既入国门,未就职。

栗与熹相见,论《易》与《西铭》不合。

至是,栗遣吏部趣之,熹以脚疾请告。

栗遂论:“熹本无学术,徒窃张载、程颐之绪余,为浮诞宗主,谓之道学,妄自推尊。

望将熹停罢,姑令循省,以为事君无礼者之戒。

”上谓其言过当,而大臣畏栗之强,莫敢深论。

太常博士叶适独上封.事.辩之曰:“考栗之辞,始末参验,无一实者。

其中‘谓之道学’一语,无实最甚。

”于是侍御史胡晋臣劾栗,罢之,出知泉州,又改明州。

奉祠以卒,谥简肃..。

(节选自《宋史·林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B.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C.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D.栗亲书奏状缴还/并辨其事上/大怒/寻坐栗身为帅臣/擅格上命/镌职罢归/既而理寺追究/事白贷/汝翼死/幽置绍兴府/解析:选A 回答本题,先注重把握语句中的动词、形容词谓语,再从谓语的角度分析主语、宾语等,然后判断停顿点。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文阅读

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19分)刘承规,字大方,楚州山阳人。

建隆中补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

会土民啸聚为寇,承规与知州乔维岳率兵讨定之。

真宗即位,为胜州刺史。

大中祥符初,议封泰山...,以掌发运使迁昭宣使、长州防御使。

会修玉清昭应宫,以承规为副使。

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

拜宣政使、应州观察使。

五年,以疾求致仕。

修宫使丁谓言:“承规领宫职,藉其督辖,望勿许所请,第优赐告诏,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宠之,班在客省使上。

”仍改新州观察使,上作歌以赐。

承规以廉使月禀..归于有司,手诏褒美,复定殿使奉以给之。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为取道家易名度厄之义,改珪为规。

疾甚,请解务还私第,听之。

七月卒,年六十四。

废朝..,赠左卫上将军、镇江军节度,谥曰忠肃。

承规事三朝,以精力闻,乐校簿领,孜孜无倦。

自掌内藏仅三十年,检察精密,动著条式。

又制定权衡法。

性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

上崇瑞命,修祠祀,饰宫观,承规悉预闻。

作玉清昭应宫,尤为精丽。

屋室有少不中程,虽金碧已具,必毁而更造,有司不敢计所费。

二圣殿塑配飨..功臣,特诏塑其像太宗之侧。

承规颇好儒学,喜聚书,间接文士质访故实,其有名于朝者多见礼待,或密为延荐。

自寝疾惟以公家之务为念,遗奏求免赠赙诏葬,上甚嗟惜之,遣内臣与鸿胪典丧,亲为祭文。

玉清昭应宫成,加赠侍中,遣内侍邓守恩就墓告祭。

(选自《宋史》卷四六六,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B.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C.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D.祀汾阴/复命督运议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陆/则山险具舟则湍悍/承规决议水运/凡百供应/悉安流而达/礼成/当进秩表/求休致手诏/敦勉仍作七言诗赐之/答案 A解析“督运”意为“监督运输(物资)”,是一个动宾短语。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过关卷5: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单元过关卷5:文言文阅读(含解析)

5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说齐闵王曰:“臣闻用兵而喜先天下者忧,约结而喜主怨者孤。

夫后起者藉也,而远怨者时也。

是以圣人从事,必藉于权,而务兴于时。

夫权藉者,万物之率也;而时势者,百事之长也。

故无权藉,倍①时势,而能事成者寡矣。

“今虽干将、莫邪,非得人力,则不能割刿②矣。

坚箭利金,不得弦机之利,则不能远杀矣。

矢非不铦③,而剑非不利也,何则?权藉不在焉。

何以知其然也?昔者赵氏袭卫,车不舍人不休,傅卫国,城刚平,卫八门土④而二门堕矣,此亡国之形也。

卫君跣行告溯于魏。

魏王身被甲底⑤剑,挑赵索战,邯郸之中鹜,河、山之间乱。

卫得是藉也,亦收余甲而北面,残刚平,堕中牟之郭。

卫非强于赵也,譬之卫矢而魏弦机也,藉力魏而有河东之地。

赵氏惧,楚人救赵而伐魏,战于州西,出梁门,军舍林中,马饮于大河。

赵得是藉也,亦袭魏之河北,烧棘蒲,队⑥黄城。

故刚平之残也,中牟之堕也,黄城之坠也,棘蒲之烧也,此皆非赵、魏之欲也。

然二国劝行之者,何也?卫明于时权之藉也。

今世之为国者不然矣。

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行此六者而求伯,则远矣。

“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于天下。

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

如此则兵不费,权不轻,地可广,欲可成也。

昔者,齐之与韩、魏伐秦、楚也,战非甚疾也,分地又非多韩、魏也,然而天下独归咎于齐者,何也?以其为韩、魏主怨也。

且天下遍用兵矣,齐、燕战而赵氏兼中山;秦、楚战韩、魏不休而宋,赵专用其兵;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于齐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

”(选自《战国策·齐策五》,有删改)[注]①倍:通“背”,违背。

②刿:割,刺伤。

③铦(tián):锋利。

④土:通“杜”,堵塞。

⑤底:通“砥”,磨砺。

⑥队:同“堕”,毁坏。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B.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C.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D.兵弱而好敌强国/罢而好众怨事/败而好鞠之/兵弱而憎下人/地狭而好敌大/事败而好长诈/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夫后起者藉也”与“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谏逐客书》)两句中的“藉”字含义相同。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文言文练习+3+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复习测试题:文言文练习+3+Word版含答案.doc

一、基础检测(每题2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卮.酒(zhì) 刀俎.(zǔ) 杯杓.(sháo) B.参乘.(shânɡ) 瞋.目(zhēn) 美姬.(jī) C.鲰.生(zōu) 左尹.(yī) 戮.力(lù) D.玉玦.(juã) 隔阂.(hã) 披帷.(wãi) 2.下列句子中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距关,毋内诸侯②因击沛公于坐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④范增数目项王⑤令将军与臣有郤⑥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⑦皆为龙虎,成五采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⑩毫毛不敢有所近A.①③⑥⑦⑨B.②④⑤⑦⑩C.②④⑥⑧⑩D.①③⑤⑧⑨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旦日..之心C.此其志不在小.D.常以身翼.蔽沛公..飨士卒B.夫秦王有虎狼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将军战河北....B.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臣战河南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旦日飨士卒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则置.车骑//置.之坐上B.乃令张良留谢.//则与斗卮酒,哙拜谢.C.樊哙从良坐.//因击沛公于坐.D.毋内.诸侯//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6.下列句子的句式属于宾语前置句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亚父者,范增也C.得复见将军于此D.若属皆且为所虏7、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替代)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C. 共其乏困 (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8、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微夫人..之往来,共其乏困..之力不及此 B.行李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敢以烦执事9、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轮复习统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太平州①新学记王安石①太平新学在子城②东南,治平三年,司农少卿建安李侯定仲求所作。

侯之为州也,宽以有制,静以有谋,故不大罚戮而州既治。

于是大姓相劝出钱,造侯之庭,愿兴学以称侯意。

侯为相地迁之,为屋百间,为防环之,以待水患。

而为田二十顷,以食学者。

自门徂堂,闳壮丽密,而所以祭养之器具。

盖往来之人,皆莫知其经始,而特见其成。

既成矣,而侯罢去,州人善侯无穷也,乃来求文以识其时功。

②嗟乎!学之不可以已也久矣。

世之为吏者,或不足以知此,而李侯知以为先,又能不费财伤民,而使其自劝以成之,岂不贤哉!然世之为士者,知学矣,而或不知所以学,故余于其求文,而因以告____________。

③盖继道莫如善,守善莫如仁。

仁之施,自父子始。

积善而充之,以至于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推仁而上之,以至于圣人之于天道,此学者之所当以为事也。

昔之造书者实告之矣。

有闻于上,无闻于下,有见于初,无见于终,此道之所以散,百家之所以盛,学者之所以讼也。

学乎学,将以一天下之学者至于无讼而止。

游于斯,餔③于斯,而余说之不知,则是美食逸居而已者也。

李侯之为是也,岂为士之美食逸居而已者哉?治平四年九月四日,临川王某记。

注:①太平州:宋代设置,州治设今安徽当涂姑孰城。

②子城:姑孰城的内城,在姑孰城北面。

③餔:吃饭。

(1)可填入第②段横线处的虚词是()A.也B.者C.焉D.耳(2)第②段从“为吏者”写到“为士者”,分析其用意。

(3)下列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就这是圣人之道流传、百家之说形成、读书人彼此称颂的原因。

B.就这是用来流传圣人之道、兴盛百家之说、让读书人争辩的方法。

C.就这是圣人之道离散、百家之说兴盛、读书人争辩不止的原因。

D.就这是散播圣人之道、形成百家之说、使读书人互相颂扬的方法。

(4)对第③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立州学目的在于统一士人思想,最终目标是没有思想争辩分歧。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理解并翻译》测试卷(附答案解析)模块一:翻译下列文言句子,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一)邓训,字平叔,南阳新野人,大司徒禹第六子也。

章和二年,(1)护羌校尉张纡诱诛烧当种羌迷吾①等,由是诸羌大怒,谋欲报怨,朝廷忧之。

公卿举训代纡为校尉。

先是小月氏胡分居塞内,胜兵者二三千骑,皆勇健富强,每与羌战,常以少制多。

时迷吾子迷唐,来至塞下,未敢攻训,先欲胁月氏胡。

训拥卫稽故,令不得战。

议者咸以羌胡相攻,县官之利,以夷伐夷,不宜禁护。

训曰:“不然。

(2)今张纡失信,众羌大动。

原诸胡所以难得意者,皆恩信不厚耳。

今因其迫急,以德怀之,庶能有用。

”遂令开城及所居园门,悉驱群胡妻子内之,严兵守卫。

羌掠无所得,又不敢逼诸胡,因即解去。

由是湟中诸胡皆言:“(3)汉家常欲斗我曹,今邓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乃得父母。

”咸欢喜叩头曰:“唯使君所命。

”训遂抚养其中少年勇者数百人,以为义从。

(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注】①烧当种羌迷吾:烧当种羌,当时的羌族部落名称。

迷吾,部族首领。

(1)译文:(2)译文:(3)译文:(二)安重荣,小字铁胡,朔州人也。

重荣有力,善骑射,为振武巡边指挥使。

是时,高祖与契丹约为父子,契丹骄甚,高祖奉之愈谨,重荣愤然,以谓(1)“屈中国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而充无厌之欲,此晋万世耻也”。

数以此非诮高祖。

天福六年夏,契丹使者拽剌过镇,重荣侵辱之,拽剌言不逊,重荣怒,执拽剌;(2)又为书以遗朝廷大臣、四方藩镇,皆以契丹可取为言。

高祖患之,为之幸邺,报重荣曰:“前世与虏和亲,皆所以为天下计,今吾以天下臣之,尔以一镇抗之,大小不等,无自辱焉!”重荣谓晋无如我何,反意乃决。

重荣虽以契丹为言,反阴遣人与幽州节度使刘晞相结。

(3)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欲因以窥中国,故不加怒于重荣。

其冬,安从进反襄阳,重荣闻之,乃亦举兵。

是岁,镇州大旱、蝗,重荣聚饥民数万,驱以向邺,声言入觐。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三)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文言文阅读(三) 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非相《荀子》(节选)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古者有姑布子卿①,今之世,魏有唐举,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胜心,心不胜术。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君子之谓吉,小人之谓凶。

故长短、小大、善恶形相,非吉凶也。

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

盖帝尧长,帝舜短;文王长,周公短;仲尼长,子弓短。

昔者,卫灵公有臣曰公孙吕,身长七尺,面长三尺,焉②广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动天下。

楚之孙叔敖,期思③之鄙人也,突秃长左,轩较之下,而以楚霸。

叶公子高,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白公之乱也,令尹子西、司马子期皆死焉,叶公子高入居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仁义功名善于后世。

故士不揣长,不挈大,不权轻重,亦将志乎尔;长短、小大、美恶形相,岂论也哉?且徐偃王之状,目可瞻焉;仲尼之状,面如蒙供;周公之状,身如断蓄;皋陶之状,色如削瓜;闳夭之状,面无见肤;傅说之状,身如植鳍;伊尹之状,面无须麋,禹跳,汤偏,尧、舜参牟子。

从者将论志意、比类文学邪?直将差.长短、辨美恶而相欺傲邪?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越劲,百人之敌也。

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僇,后世言恶,则必稽焉。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今世俗之乱君,乡曲之儇子,莫不美丽姚冶,奇衣妇饰,血气态度拟于女子;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处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然而中君羞以为臣,中父羞以为子,中兄羞以为弟,中人羞以为友;俄则束乎有司而戮乎大市,莫不呼天啼哭,苦伤其今而后悔其始。

是非容貌之患也。

闻见之不众,论议之卑尔。

然则从者将孰可.也?【注】①姑布子卿:春秋时郑国人,曾看过孔丘和赵襄子的相,见《韩诗外传》卷九和《史记·赵世家》。

②焉:通“颜”,额。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3部分 第13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翻译(1)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单元检测:第3部分 第13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翻译(1)

单元检测·18 第13单元 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翻译(1) [共6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21分)罗字景鸣南城人。

博学好古文务为奇奥。

年四十困诸生输粟入国学。

丘浚为祭酒议南人不得留北监。

浚骂之曰:“若识几字倔强乃尔“惟中秘书未读耳。

”浚姑留之他日试以文乃大惊异。

成化末领京闱乡试第一。

明年举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益肆力古文每有作或据高树或闭坐一室瞑目隐度形容灰槁。

自此文益奇尤尚节义。

台谏救刘逊尽下狱中官李广死遗一籍具识大臣贿交者。

帝怒命言官指名劾奏。

“大臣表正百僚今若此固宜置重典。

然天下及四裔皆仰望之一旦指名暴其恶启远人慢朝廷心。

言官未见籍记凭臆而臣请降敕密谕使引疾退或斥以他事庶不为朝廷羞而仕路亦清。

”李梦阳下狱“寿宁侯托肺腑当有以保全之。

梦阳不保为侯累。

”帝深纳焉。

秩满进侍读。

正德初迁南京太常少卿。

刘瑾乱政李东阳依违其间。

东阳所举士也贻书责以大义且请削门生之籍。

寻进本寺卿擢南京吏部右侍郎。

遇事严谨僚属畏惮。

畿辅盗纵横而皇储未建且侵执政者。

七年冬考绩赴都遂引疾致仕归。

宁王宸濠慕其名遣使馈(节选自《明史·文苑》)黄五岳省曾言南城罗公而率多怪险俎每有撰造必栖踞于乔树之巅霞思天想。

或时闭坐一室客有于隙间窥者见其容色枯槁有死人气皆缓履以出。

都少卿穆乞伊考墓铭铭成语少卿曰:“吾为此铭瞑去四五度矣。

”今其所传《圭峰稿》者大抵皆树巅死去之所得也。

(选自明代王世贞撰《艺苑·卮言》)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输粟入国学 输:缴纳尤尚节义 尚:崇尚大臣表正百僚 表正:表率遂引疾致仕归 致仕:交还官职 (表正:动词作为仪表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明罗崇尚节义的一组是 (3分)( )②固宜置重典且请削门生之籍 ④之深山驰书守臣约讨贼 ⑥瞑去四五度矣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⑤⑥D.③④⑤ (①是丘浚提出“南人不得留北监”时罗坚持要求留北监;②是按常理论事;⑥是表现他写文章呕心沥血。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20分)与人论谏书[唐]杜牧某疏愚于惰,不识机括,独好读书,读之多矣。

每见君臣治乱之间,谏诤之道,遐想其人,舐笔和墨,冀人君一悟而至于治平,不悟则烹身灭族,唯此二者,不思中道。

自秦、汉以来,凡千百辈,不可悉数.。

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

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射丑恶,致使然也。

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

夫以诞妄之说,激怒之辞,以卑凌尊,以下干.上。

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谏畋猎者,畋猎愈甚;谏治宫室者,宫室愈崇;谏任小人者,小人愈宠。

观其旨意,且欲与谏者一斗是非,一决怒气耳,不论其他。

今有两人,甲谓乙曰:“汝好食某物,果食之,必死。

”乙必曰:“我食之久矣,汝谓我死,必倍食之。

”甲若谓乙曰汝好食某物第一少食苟多食必生病乙必因而谢之减食。

何者?迂险之言,则欲反之;循常之说,则必信之。

此乃.常人之情。

是以因谏而生乱者,累累皆是也。

汉成帝欲御楼船过渭水,御史大夫薛广德谏曰:“宜从桥,陛下不听,臣自刎以血污车轮,陛下不庙矣。

”上不说。

张猛曰:“臣闻主圣臣直,乘船危,就桥安,圣主不乘危,御史大夫言可听。

”上曰:“晓.人不当如是邪?”乃从桥。

近者宝历中,敬宗皇帝欲幸.骊山,时谏者至多,上意不决。

拾遗张权輿伏紫宸殿下,叩头谏曰:“昔周幽王幸骊山,为犬戎所杀;秦始皇葬骊山,国亡;玄宗皇帝宫骊山,而禄山乱;先皇帝幸骊山,而享年不长。

”帝曰:“骊山若此之凶邪?我宜一往,以验彼言。

”后数日,自骊山回,语亲幸曰:“叩头者之言,安足信哉!”今人平居无事,朋友骨肉切磋规诲之间,尚宜旁引曲释,使人乐去其不善而乐行其善。

况于.君臣尊卑之间,欲因激切之言而望道行事治者乎?故《礼》称五谏,而直谏为下。

(有删减)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凡千百辈,不可悉数.数:计算,查点B.以卑凌尊,以下干.上干:冒犯,干犯C.晓.人不当如是邪晓:知道,明白D.敬宗皇帝欲幸.骊山幸:君王到某地游玩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纳谏而.悔过行道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是以.谏杀人者,杀人愈多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C.此乃.常人之情而后乃.今将图南D.况于.君臣尊卑之间以老于.户牖之下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认为历史上进谏的人多,而纳谏的人少,原因是进谏者给人以“以卑凌尊,以下干上”之感,不仅被谏者难以接受,进谏者也往往遭受不幸。

高三(苏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翻译

高三(苏教版)一轮复习单元测试 文言翻译

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翻译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吴君讳文明,字诚之,龙田其别号也。

父远羁,而弟幼,止母在耳。

公去儒而贾,年十三。

竟以诚一故,生计大振。

近三十始室,定居广陵。

公贾也,而行实儒。

父奔波四方,数奇,归而坐拥上腴,与母氏于于在堂,公蒸蒸①色养②。

已相继去世,哀毁甚。

体亲志,抚育幼弟,屡予以赀,而屡负之;公无几微侘傺,待之如故。

族弟夫己氏者,公资之,亦屡负公;公怡然不为意。

予过广陵,待之如中郎③。

以二子纳贽从游。

是时公为人所负几千金,夜饮与予言之。

予曰:“昔予家世殷富,后予弟兄以经术起家,遂渐减。

夫富于文藻,与富于赀财,常不并立。

〞公怡然。

(选自袁中道《吴龙田生传》,有删节)注①蒸蒸:孝顺。

②色养:承顺父母颜色,孝养侍奉。

③中郎:袁宏道,作者的兄长。

(1)体亲志,抚育幼弟,屡予以赀,而屡负之;公无几微侘傺,待之如故。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予家世殷富,后予弟兄以经术起家,遂渐减。

夫富于文藻,与富于赀财,常不并立。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他)体恤父母的心思,抚育幼弟,屡次给予(弟弟)财资,而弟弟屡次辜负他;吴公没有一点儿失意的样子,待弟弟和从前一样。

(得分点:“屡予以赀〞“负〞“侘傺〞各1分,句意2分)(2)从前我家世代殷富,后来我们弟兄因为开始研究学问,于是渐渐衰落了。

所以说文才好和资财多,常常不可同时得到。

(得分点:“以〞“减〞“并立〞各1分,“富于文藻〞句式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吴君名文明,字诚之,别号龙田。

父亲客居远方,弟弟年幼,只有母亲在身边。

(不得已,)吴公只能放下学业改做生意,那一年他十三岁。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 Word版含答案.doc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 文言文阅读3 Word版含答案.doc

201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检测文言文阅读3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甲王君为池州之明年,治其后堂北向,而命之曰思政之堂。

谓其出政于南向之堂,而思之于此也。

其冬,予客过池,而属.予记之。

君之治堂,易旧腐坏断,既完以固,不窘寒暑。

辟而即.之,则旧圃之胜,凉台清池,游息之亭,微步之径,皆在其前;平畦浅槛,佳花美木、竹林香草之植,皆在其左右。

君于是退处其中,并心一意,用其日夜之思者,不敢忘其政,则君之治民之意勤矣!夫接于人无穷,而使人善惑者,事也;推移无常,而不可以拘者,时也;其应无方.,而不可以易者,理也。

知时之变而因之,见必然之理而循之,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虽善惑而易治也。

故所与由之,必人之所安也;所与违之,必人之所厌也。

如此者,未有不始于思,然后得于己。

得于己,故谓之德。

正己而治人,故谓之政。

政者,岂止于治文书、督赋敛、断狱讼而已乎?然及其已得矣,则无思也;已化矣,则亦岂止于政哉!今君来为是邦,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既得以休其暇日,乃.自以为不足,而思之于此。

虽今之吏不得以尽行其志,然迹君之勤如此,则池之人,其不有蒙其泽者乎?故予为之书。

(选自曾巩《思政堂记》,有删节)乙(曾)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源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少与.王安石游,安石声誉未振.,巩导之于欧阳修,及安石得志,遂与之异。

神宗尝问:“安石何如人?”对曰:“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扬雄,以吝故不及。

”帝曰:“安石轻富贵,何吝也?”曰:“臣所谓吝者,谓其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耳。

”帝然之。

吕公著尝告神宗,以巩为人行义不如政事,政事不如文章,以是不大用云。

(选自《宋史·曾巩传》)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而属予记之属:请托B.辟而即之即:走近C. 其应五方方:方法D.安石声誉未振振:(引起)震动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则.事者虽无穷而易应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B. 少与.王安石游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C. 施用素学,以.修其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 乃.自以为不足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18.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甲文中第①段文字简洁,内容丰富:点明了“思政堂”的由来、位置,并交代了写作的缘由。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测试题3(附答案)

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文言文测试题3(附答案)

文言文测试题2(附答案)一、(2018·河北衡水中学高三七调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19分)余懋(mào)衡,字持国,婺(wù)源人。

万历二十年进士。

除永新知县。

征授御史。

时以殿工,矿税使四出,骄横。

懋衡上疏言:“与其骚扰里巷..,榷(què)及鸡豚,曷若明告天下,稍增田赋,共襄殿工。

今避加赋之名,而为竭泽之计,其害十倍于加赋。

”忤旨,停俸一年。

巡按陕西。

税监梁永辇私物于畿辅..,役人马甚众。

懋衡奏之。

永大恨使其党乐纲贿膳夫毒懋衡再中毒不死拷膳夫获所予贿及余蛊遂上疏极论永罪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

永虑军民为难,召亡命擐(huàn)甲自卫。

御史王基洪声言永必反,具陈永斩关及杀掠吏民状。

巡抚顾其志颇为永讳,永乃藉口辨。

帝疑御史言不实。

而咸宁、长安二知县持永益急。

永党王九功辈多私装,恐为有司所跡,托言永遣,乘马结阵驰去。

县隶追及之华阴,相格斗,已皆被系,懋衡遂以反逆闻。

永窘甚,爪牙尽亡,独纲在,乃教永诬劾咸宁知县满朝荐,朝荐被逮。

永不久亦撤还,关中始靖。

懋衡寻以忧归..。

起掌河南道事。

擢大理右寺丞,引疾去。

天启元年,起历大理左少卿,进右佥(qiān)都御史,与尚书张世经共理京营戎政。

进右副都御史,改兵部右侍郎,俱理戎政。

三年八月,廷推南京吏部尚书,以懋衡副李三才;推吏部左侍郎,以曹于汴副冯从吾。

帝皆用副者。

大学士叶向高等力言不可,弗听。

懋衡、于汴亦以资后三才等,力辞新命,引疾归。

明年十月,再授前职。

懋衡以珰势方张,坚卧不起。

既而奸党张讷丑诋讲学诸臣,以懋衡、从吾及孙慎行为首,遂削夺。

崇祯..初,复其官。

(选自《明史·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永大恨/使其党乐纲贿/膳夫毒懋衡/再中毒/不死/拷膳夫/获所予贿及余蛊/遂上疏极论永罪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B.永大恨/使其党乐纲贿膳夫毒懋衡/再中毒/不死/拷膳夫/获所予贿及余蛊/遂上疏极论永罪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C.永大恨/使其党乐纲贿膳夫毒懋衡/再中毒/不死/拷膳夫/获所予贿及余蛊/遂上疏极论永罪/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D.永大恨/使其党乐纲贿/膳夫毒懋衡/再中毒/不死/拷膳夫/获所予贿及余蛊/遂上疏极论永罪/言官亦争论永/帝皆不省解析:C 做此题时一是要注意文句的连贯性,不割裂文句,保持句子的整体性。

2024 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4 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三)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一个“文”的传统,也存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往往被学界忽视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

散文的这种精神话语,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其一,自由无待,随物赋形。

庄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现“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现“无用”的语言形式称为“卮言”。

而他的散漫无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现的正是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文精神。

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

庄子反对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丧我”“弃知”“物化”。

因此,他认为文章应“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

其三,诗性智慧。

这也是构成中国散文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种滋润僵硬知识和理论的调和剂。

其四,是“造气”“造势”之内功。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以后的文论家又将“气”引申为“气势”。

所谓“气势”,指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现出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是以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呈现在散文中则是作者的精神气象。

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国散文传统精神元气的标识,也是散文文体内在的张力。

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也是中国传统“言志”散文理论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实质上是强调散文“寓教于乐”中“乐”的维度,即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教化和愉悦。

“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

于此,不论是古代在仕与不在仕的士大夫,还是现代的散文家和文论家,可谓是灵犀相通,都注重以诗文自乐,以诗文交流而互娱。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 作业 (3)

2020届一轮复习苏教版文言文阅读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鲍竹溪先生传袁枚乾隆乙未,余过真州,同年沈椒园廉使以所撰《同老会序》示余。

同老者,六老人同庚,为会以聊昆季之欢也。

会主为鲍竹溪先生,余心钦迟之,未由修士相见礼。

今岁乙卯矣,余小住邗江,先生之子志道以先生《行状》乞传。

余不禁谡然敛袂而起,曰:“有是哉!二十年前思见之人,不可得见;今因交其子得见其事状,是不见先生,犹见先生也。

奋吾笔以永其人,旧史官①其奚辞?”先生讳宜瑗,号景玉,一字竹溪,新安棠樾村人。

世为望族,幼习《四字书》,听人讲解,憬然夙悟。

侍母疾,穷昼夜不出。

塾师疑其惮.于勤,诇知其故,乃异目视之。

亡何,生母不禄,太公与继妣在堂,家贫甚。

先生出贾于外,岁终必冲风雪归,具甘旨为堂上欢。

晚年,子志道善经纪,家业渐裕,先生益得行其志。

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赴之若嗜欲之切于身。

先是,宋元鼎革间,族祖宗岩、寿孙路遇贼劫,父子争死,贼义而两释之。

又有名邦灿者,亦以孝称。

村故有二坊:曰慈孝,曰孝子。

岁久倾夷,先生葺治如初。

里中大母堨②,畜水溉田,亦渐淤圮,先生并无升种在焉,而亦为之疏滞、宣流,岁以大稔.。

常曰:“为善最乐,安得仿古人置书院以育人才,置义田以赡宗族乎?”先生卒时年六十五。

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值先生未得志时,拔钗市谷,勤针黹以养尊章③,安行仁义。

送子读书,必以一师,曰:“吾欲其教之专也。

”先生子二,女一,以子志道贵,与恭人同受诰赠如其官。

论者谓志道才流经通,为上游所器重,故能恢宏其声光,而不知皆先生之积善贻谋有以基之也。

闻志道业已饶益,而先生俭约如初,犹时时以训词相勖毖。

可谓大行不加之君子矣。

(有删节) [注] ①旧史官:作者的谦称。

②堨(è):拦水的土堰。

③尊章:对公婆的敬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塾师疑其惮.于勤惮:敬畏B.凡有裨.于乡党戚里者裨:益处C.岁以大稔.稔:成熟D.恭人郑氏未笄来归.归:出嫁解析:选A 惮:害怕,畏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单元测试文言文阅读1.在空格内补写恰当的语句。

(7分)“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

“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也许是一处豪宅,。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

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

,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 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答案】①“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②也许是一片砖瓦,③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④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⑤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⑥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⑦它们等值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15分)黄子厚诗序【宋】朱熹余年十五六时,与于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

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

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

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

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

既而子厚一再徒家崇安、浦城,会聚稍.希阔。

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日不能去手。

盖于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

其隶古①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

中年不得志于场屋②,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坐竟目,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

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泣下。

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

或者得之,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

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

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

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

为之执卷流涕,而识.其后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徒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尝学诗于于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选自《晦庵集》)注:①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

②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科场、(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会聚稍.希阔稍:渐渐B.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省:明白C.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椟:匣子D.而识.其后如此识:记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椟,名词活用为动词,意为“用匣子装”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直接表现黄子厚诗文“所立卓然”的一组是()(3分)①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②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③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④闻者为之感激慨叹⑤日以高古,遂与世亢⑥变化开阖,恍惚微妙A 、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①④间接表现,②说的是黄子厚的书法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C。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子厚在诗文创作上变现出众,作者觉得自己比不上他,因此不敢再与他争胜。

B.黄子厚中年科考不得志,就发愤读书写作。

作者比别人更能理解他的诗文用意。

C.许闳生收集了黄子厚的很多遗稿。

这些遗稿让作者对黄子厚晚年的成就更了解。

D.作者在文中表露出对黄子厚困厄而死的痛惜之情,也融入自己的身世之感。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作者并非不敢,而是觉得有更急迫的事要做,没空和子厚争胜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汉语。

(6分)①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3分)②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3分)【答案】(1)(子厚)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

(2)(许闳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解析】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和黄子厚在屏山刘家斋馆相逢,一起拜病翁先生为师。

子厚比我小一岁,读书作文的程度,大致相差不多,有时还要跟我一起讨论,来弥补他不足的地方。

过了三四年,我还是老样子,可是子厚一时间忽然进步神速,好像难以估量,发表议论、撰写文章,总是使在座的人吃惊。

我固然为他遥遥领先不可企及而感叹,就是同辈中也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人。

从此二十多年,子厚作诗著文一天比一天更精巧,弹琴写字一天比一天更精妙,可是我却一天比一天更糊涂懒散,竟然比不上普通人。

我又想到自己的荒废欠缺,还有比学文更急迫的,于是就断绝学文的念头,一概以愚顽鄙陋自居,当然也没空和子厚在文辞方面争胜了。

不久子厚两次搬家,到了崇安、浦城,见面聚会的机会渐渐少了。

但我每当收到他的诗文书信,一定拿着它欣赏赞叹,长久不能放下。

子厚的文章学习太史公,他的诗学习屈原、宋玉、曹植、刘桢,一直到韦应物,对于柳子厚的诗还认为杂用今体而不太喜欢。

他用隶书写定的古体字,更得魏、晋以前书法的意态风神,大都气韵豪爽,并且趣味雅洁,潇洒超脱,没有一点世俗习气。

子厚中年时在科场上不得志,就愤然抛弃科考,闭门读书,终日闲坐,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或望远山,或到水边,来满足自己。

对于骚体,能用楚调古韵组成诗的节奏,高低起伏,上下快慢之间,气势逼人,跌宕起伏,意境幽远,风格沉郁,听的人为之感动慨叹,有的甚至掉下眼泪。

从此他的诗日益高超古朴,于是和世俗不能相合,以至不再可以拿给别人看。

即使有人看到了,也不明白他说些什么。

只有我因为还未忘掉原先的爱好的缘故,很能理解他作品的深意,不曾不再三观看,深深地为他感到悲哀,心想子厚难道真的就因此而困厄吗?但我也没想到他就这样困厄而死。

我年老多病,活在世上还能有多少日子?过去老友,都已衰亡,再没有可以一起谈论这些的人了。

我正要访求子厚的遗稿,放在木匣里收藏起来,心想后世一定有能够喜爱它的人。

一天三山许闳生来见我,从袖中拿出若干篇子厚亲笔所写的诗及若干篇另抄的诗来给我看,其中还有我以前没有见过的。

这样就更加了解子厚晚年所作的诗,这些诗变化无穷、收放自如、难以捉摸、精微神妙,还不止是我以前所知道的一些东西。

为此,我拿着他的诗卷,泪流满面,在他的诗后记下这些感受。

子厚名叫铢,姓黄。

世代居住在建宁的瓯宁县,中间迁居颖昌,且已有两代。

母亲孙氏爱好读书,擅长作文,兄弟都有非凡的才干,而子厚杰出的成就,尤其能够显现自己。

但却生不逢时,困厄而死,这真是太可悲了!许生曾经跟子厚学诗,得到他的真传,所收集的遗文如此之多,并勤恳地进行编辑。

许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庆元已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写。

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19分)先妣事略归有光先妣周孺人①,弘治元年二月十一日生。

年十六来归。

逾年生女淑静。

淑静者,大姊也。

期而生有光。

又期而生女、子,殇一人,期而不育者一人。

又逾年生有尚,妊十二月。

逾年生淑顺,一岁又生有功。

有功之生也,孺人比乳他子加健。

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老妪以杯水盛二螺进,曰:“饮此后,妊不数矣。

”孺人举之尽,喑不能言。

正德八年五月二十三日,孺人卒。

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伤哉!于是家人延画工画,出二子。

命之曰:“鼻以上画有光,鼻以下画大姊。

”以二子肖母也。

孺人讳桂。

外曾祖讳明;外祖讳行,太学生;母何氏。

世居吴家桥②,去县城东南三十里,由千墩浦而南直桥,并小港以东,居人环聚,尽周氏也。

外祖与其三兄皆以资雄,敦尚简直,与人姁姁说村中语,见子弟甥侄无不爱。

孺人之吴家桥,则治木棉。

入城,则缉,灯火荧荧,每至夜分。

外祖不二日使人问遗。

孺人不忧米盐,乃劳苦若不谋夕,冬月炉火炭屑,使婢子为团,累累暴阶下。

室靡弃物,家无闲人。

儿女大者攀衣,小者乳抱,手中纫缀不辍,户内洒然。

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吴家桥岁致鱼蟹饼铒,率人人得食。

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有光七岁与从兄有嘉入学。

每阴风细雨,从兄辄留,有光意恋恋,不得留也。

孺人中夜觉寝,促有光暗诵《孝经》,即熟读无一字龃龉,乃喜。

孺人死十一年,大姊归王三接,孺人所许聘者也。

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

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

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

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注】①孺人:明代七品官之妻的封号。

②吴家桥:作者外祖家。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十六来归..来归:出嫁,嫁过来B.室靡.弃物靡:没有C.每至夜分..夜分:半夜D.遇.僮奴有恩遇:遇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中的“遇”应解释为“对待”。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二子肖母也久之,能以.足音辨人B.抚爱之.,益念孺人先妣抚之.甚厚C.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十六年而.有妇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答案】B【解析】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能力层级为理解B。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诸儿见家人泣,则随之泣,然犹以为母寝也。

”这是用儿时的无知来反衬今日的深切悲痛。

B.“家中人闻吴家桥人至,皆喜。

”从侧面道出了母亲的为人宽厚。

C.“十六年而有妇,孺人所聘者也。

”这一笔道出了母亲去世前牵挂幼子的慈爱。

D.“追惟一二,仿佛如昨,馀则茫然矣”中“馀则茫然矣”道出了自己当时因年幼,对母亲事迹记忆不多,所以感情也有点模糊。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项中“记忆不多”,但不是使作者感情模糊。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然数颦蹙顾诸婢曰:“吾为多子苦。

(5分)②遇童仆有恩,虽至棰楚,皆不忍有后言。

(5分)【答案】①于是她常常皱着眉头(愁眉不展)看着几个女佣说:“我因为这么多孩子苦死了。

”(3分)②(先母)对待佣人有恩惠,(佣仆)虽然被责打了,背后也不忍心责怪她。

(3分)【解析】试题分析:注意文中的关键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