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用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案范例分享
小学六年级数学工程问题教案范例分享。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数学教学,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应该能够达成以下的目标:1.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相加减的方法。
2.了解长方体的概念,能够计算出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
3.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思维模式进行解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在通过实际问题的呈现,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概念和多项式相加减的方法,以及长方体的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在能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逐步运用所学知识和思维模式进行解决。
三、教学方法本次教学采用趣味性和实际性相结合的方法。
教师让学生分组工作,自行制定计划,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和讨论的方式来共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水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一)问题情景某小组拥有一栋长方体的楼房,楼房长、宽、高分别为:18 米、6 米、3 米,楼房内布置了许多书桌和电脑桌,每张书桌需要使用 3 个书架和 2 台电脑桌,每个电脑桌需要使用 4 个书架和 1 台电脑。
假设书架和电脑桌都占有相同的空间,且电脑桌的长和宽均为 1 米,高度为 75 厘米,请你说出该小组摆放了多少张书桌和多少个电脑桌。
(二)解题思路1.根据题目的要求,我们需要计算出整个房间的体积,以确定所能容纳的最大书桌数量和电脑桌数量。
长宽高分别为 18、6、3 米的长方体,其体积计算公式为:18×6×3=324(立方米)。
2.接着,我们根据书桌和电脑桌的需求量,计算出摆放书桌和电脑桌所需的总体积。
每张书桌需要使用 3 个书架,每个电脑桌需要使用 4 个书架,因此每张书桌和每个电脑桌所占据的空间均为:3×75×40+4×75×40=135,000(立方厘米)。
为了方便计算,可将单位转换为 1 厘米×1 厘米×1 厘米,此处需要注意换算,每立方米等于 100 厘米×100 厘米×100 厘米,因此135,000 立方厘米换算为立方米,其结果为0.135立方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及反思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例、分数等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
2.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 cases,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PPT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一些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单,帮助学生梳理学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引出工程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典型 cases,让学生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关键点。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工程问题”展开,具体包括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类型及其解题方法,以及学会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涉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
2. 学会运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解决工程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2. 学会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用于展示工程问题的实例和解析。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用于记录和计算。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3.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典型的工程问题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
2.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3. 如何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工程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探究性作业:让学生寻找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并尝试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了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类型,以及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引导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教师也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1. 导入生活实例导入:选择学生熟悉的工程场景,如修路、建房等,通过图片或简短视频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背景。
问题引导:提出一些与工程相关的问题,如“如果我们需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一项工作,我们如何安排每天的工作量?”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从而自然引入工程问题的学习。
工程问题说课稿
工程问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工程问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六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中的内容。
工程问题是把工作总量看成单位“1”的应用题,它具有抽象性,学生认知起来比较困难。
但是,工程问题应用广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好工程问题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知识基础。
但是,由于工程问题比较抽象,学生可能对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刻,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进行引导和讲解。
三、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情境导入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工程问题,如修建道路、修建房屋等,引导学生思考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尝试列式解答。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讲解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工程问题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
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第一篇:六年上册《工程问题》教学设计《工程问题》教学内容:第42~43页例7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法”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应用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猜想验证、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工程问题的特点,掌握其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用“工程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师:今天,我们将继续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先来看看,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1)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修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多少米?360÷12=30(米)。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2)修一条360米的公路,甲队每天修18米,多少天能完成?360÷18=20(天)。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教师板书: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3)加工一批零件,计划8小时完成,平均每小时加工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1÷8=。
(师:你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师小结:不知道工作总量时,我们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相对应的工作效率就用时间分之一来表示。
)(4)一项工程,施工方每天完成,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1÷=6(天)。
(师:你又是根据什么来列式的?)二、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为了建设新农村,各地都在进行乡村公路的建设。
张村也准备新修一条公路。
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
师:从以上条件,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师:假如你是负责人,你会承包给谁?为什么?如果要修得又快又好,怎么办?(预设:让甲队修;可以让两个队一起修。
)师: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PPT出示完整题目。
)张村准备新修一条公路。
两个工程队,一队单独修12天完成,二队单独修要18天完成。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单元,重点围绕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教学。
工程问题涉及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些概念。
学生将通过具体实例学习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基本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增强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学生需要理解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基本关系,并能够将这些关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求解。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数学关系。
2. 新授:讲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关系,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问题,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
板书设计1. 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关系2.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方法3. 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 选做题:探究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并将其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并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求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乘法、分数加减法和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通过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分数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能够通过分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
2.难点: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解决-总结”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操作,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除法在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例,制作好PPT。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复习相关的分数知识,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例如:一项工程需要2人合作完成,两人每天可以完成3/4的工作量,问完成整个工程需要多少天?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将实际问题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为解决实际问题做准备。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尝试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章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阐述,又有大量的练习题,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问题有较强的求知欲。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部分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2.运用公式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3.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及时反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展示一个修建公路的工程,问学生如何计算修建公路所需的总工作量。
2.呈现(10分钟)讲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计算公式。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检测学生对工程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
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发现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探讨解决工程问题的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1)某工厂生产一批产品,原计划每天生产200个,需要10天完成。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工厂决定提前3天完成任务,每天至少需要生产多少个产品?
(2)一项水利工程需要挖掘土方,若每天挖掘100立方米,需要20天完成。现在施工队想用15天完成任务,每天至少需要挖掘多少立方米?
(3)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公里,需要5小时到达。为了提前1小时到达,汽车每小时至少需要行驶多少公里?
4.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自我检查和改正,提高解题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2.学生分享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和困惑,教师给予解答和指导。
3.教师强调解决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找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方法。
3.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建议。
4.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层次性的工程问题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展示和评价,强调解题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3.家长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助学生完成作业,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工程问题9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工程问题9篇工程问题 1课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1、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在小学里我们学过有关工程问题的应用题,这类应用题中一般有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这三个量。
这三个量的关系是:2、由以上公式可知:一件工作,甲用a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量可看成________,工作时间是________,工作效率是_______。
若这件工作甲用6小时完成,则甲的工作效率是_______。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问:甲乙合做,需几小时完成这件工作?Ⅰ: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Ⅱ:这道题目要求什么问题?Ⅲ:这道题目的相等关系是什么?有一个蓄水池,装有甲、乙、丙三个进水管,单独开甲管,6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乙管,12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单独开丙管,18分钟可注满空水池,如果甲、乙、丙三管齐开,需几分钟可注满空水池?此题的处理方法:Ⅰ:先由一名学生阅读题目;Ⅱ:然后由两名学生板演;丙管改为排水管,且单独开丙管18分钟可把满池的水放完,问三管齐开,几分钟可注满空水池?要求学生口头列出方程。
一件工作,甲单独做2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12小时完成。
若甲先单独做4小时,剩下的部分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小时完成?(1)先由学生阅读题目(2)引导:Ⅰ:这道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Ⅱ:这道题目要求什么问题?Ⅲ:这道题目的相等关系是什么?(3)由一学生口头设出求知数,并列出方程,师生共同解答;同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解题过程,形成板书。
若乙先做2小时,然后由甲、乙合做,问还需几小时完成?以上两题的处理方法:(1)根据方程:3/12+x/12+x/6=1,编应用题。
(2)事由:打一份稿件。
条件:现在甲、乙两名打字员,若甲单独打这份稿件需6小时打完,若乙单独打这份稿件需12小时打完。
要求:甲、乙两名打字员都要参与打字,并且要打完这份稿件。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工程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工程问题》选自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是人教版第七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中的重点内容。本章节主要涉及以下知识点:
1.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
2.学会运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进行工程问题的计算。
3.能够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例如:并联工程、串联工程、分数工程等。
4.设计不同难度的工程问题,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鼓励学生分享解题思路,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工程问题》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几个人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情况?”(如家庭大扫除、学校运动会准备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工程问题的奥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工程问题的解题步骤和分数除法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并联工程与串联工程的区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工程问题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模拟甲乙两人合作完成工程,观察并记录结果。
六年级数学上册《工程问题》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毅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
-教师通过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他们面对挑战的勇气。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造潜能。
1.理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掌握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求解方法。
-学生能够辨识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基本要素,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学生能够运用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2.学会运用图表、方程等工具分析工程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能够通过绘制图表,直观地分析工程问题中的变量关系。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共同探讨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相互交流思路,共同完成任务。
-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形成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工程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举例:“假设我们要修建一座教学楼,工作总量是修建这座教学楼所需的全部工作量,工作效率是指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则是完成整个工程所需的天数。”
2.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解决简单的工程问题。
-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工程问题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列出算式,并进行求解。
3.教师介绍图表、方程等工具在分析工程问题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4.多元化的教学评价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解决问题(工程问题)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探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中关于解决问题(工程问题)的内容。
课程旨在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涉及工程问题的识别、分析、求解以及验证,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定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分析工程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从复杂情境中提取关键信息。
3.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工程问题,包括建立数学模型、运用算术和代数知识求解。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和质量。
教学难点1. 工程问题的抽象和模型建立,特别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关键数学信息。
2.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和策略进行问题求解,包括算术运算和代数表达。
3. 对解决工程问题的多种方法进行比较和优化,以选择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包含工程问题的实例、图表、模型等辅助教学材料。
2. 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展示解题过程。
3. 练习题和作业纸:提供给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4. 计算器:供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使用。
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工程实例引入工程问题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分析工程问题中的关键信息和数学关系,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初步思路。
3. 解题方法探讨(20分钟):介绍并讨论解决工程问题的不同方法,包括算术方法和代数方法。
4. 案例练习(3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案例,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成果分享(10分钟):各小组分享解题过程和结果,全班讨论不同解法的优缺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工程问题的定义、分析、解决方法和验证步骤进行设计。
将包括关键概念、公式、图表和解题步骤,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跟随。
作业设计作业将包括几个不同难度的工程问题,要求学生独立解决。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教案工程问题人教新课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具体涉及第九章“工程问题”。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解决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了解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解决方法及实际应用。
难点: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解决方法求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修筑一条公路为例,甲队每天修筑3公里,乙队每天修筑4公里。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条公路的修筑?2. 讲解与示范:(1)解释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即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的关系。
(2)讲解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3)示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解决方法求解。
3. 随堂练习:(1)独立完成上述实践情景的数学模型构建及求解。
(2)解决其他类似的工程问题,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4. 小组讨论与合作:(1)分组讨论如何解决工程问题,并分享各自的解题方法。
(2)每组选取一道工程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并展示解题过程。
(2)强调工程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工程问题的基本概念: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解决方法: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实际应用:修筑公路、完成工程等。
七、作业设计(1)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需要10天,乙队单独完成需要15天。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答案:5天。
(2)修筑一条公路,甲队每天修筑3公里,乙队每天修筑4公里。
两队合作,多少天可以完成这条公路的修筑?答案:4天。
《工程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工程问题》(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工程问题的概念、特点以及解决方法。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工程问题,并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概念和特点,能够识别和描述工程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工程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对于工程问题的理解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数学教材或练习册。
3. 计算器或计算纸。
教学过程:1. 引入工程问题的概念和特点,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含义和特点。
2. 讲解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学习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策略。
3. 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巩固对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4.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一些复杂的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板书设计:1. 工程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际例题和练习题。
4.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工程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工程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2. 设计一些实际的工程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和讲解解决方法,让学生对工程问题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课后作业设计中,我布置了一些工程问题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本节课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理解和掌握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工程问题》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工程问题》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工程问题》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安排合理,由浅入深,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效率。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能够独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2.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工程问题的解题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实际案例:收集相关的实际案例,用于教学。
3.小组合作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小组合作学习材料,用于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例如,引入修路、建桥等实际问题,让学生理解工程问题的实际意义。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解决。
例如,呈现一个修路的问题,让学生分析并解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总结并分享解决工程问题的方法。
工程问题小学数学教案
工程问题小学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实例、练习题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工程问题的概念,并简单介绍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几个实际工程问题,让学生了解问题的背景和需求。
2. 讲解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识别问题、制定解决方案、执行方案、确认结果等步骤。
3. 通过教学实例,演示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
三、练习(20分钟)
1. 学生进行练习,尝试解决几个简单的工程问题。
2.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问题。
四、讨论(10分钟)
1. 学生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法,进行讨论和交流。
2. 教师总结学生的解决方案,指导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练习解决更多的工程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工程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共同解决难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上册分数应用题教学设计
(工程问题)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42页例7及做一做,练习九的6、7、8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假设对比方法来解决分数工程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把工作
总量看作单位”1”的分数工程问题的基本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通过自主探究,评价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能利用假设法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四、教学难点:
理解理解假设不同的数据得出的相同结果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一) 复习各种等量关系式
速度×时间=路程
单价×数量=总价
长方形体积=长×宽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下,有关工程的问题,请同学们看下面的题目。
(二)口答下列各题
1.一条道路360米,一队每天修30米,多少天修完?每天修几分之几?
答:甲队所需时间:360÷30=12(天)
甲队每天修:121 2.一条道路,一队单独修每天修全长的
121,多少天能完成? 1÷=12(天)
强调说明:这里的
12
1是一队的工作效率,即一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 二、展示交流 1.学生通过交流展示,总结出工程问题就是探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三种量之间的关系。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题1.一条道路360米,如果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能
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每天修几分之几?
答:两队合修需要的时间:360÷(360÷18+360÷18)=
5
36(天) 两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121 + 181)=365 例题2.一条道路720米,如果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二队单独修,18天能
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两队每天修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探索,并解答
答:两队合修需要的时间:720÷(720÷18+720÷18)=结果都是
5
36(天) 两队每天完成的工作量:1÷(61 + 31)=365 老师:观察3,4题,不难发现,不管这条道路有多长,修完这条路的时间都是相同
的,也就是说:合修所需的工作时间与这条公路的具体长度无关。
老师:那么,去掉具体的数量,你还能解答吗?请大家再看看下面这个例题:
2.解决问题(课件出示)
例题3.一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
18天能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三、关键点拨.
1.阅读与理解:
①从题目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交流对题意的理解:这道题是工程问题,工作总量就是公路的总长,工作时间
就是修路的时间,工作效率就是每天修的路的长度.如果两队合修,那么工作效率就是
两队的工作效率和.
②要解决“两队合修,多少天修完?”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工作总量(这条路的总长度)和工作效率之和
③如果知道了这两个信息,这个问题可以怎样解决?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分析与解答
四、总结提升
通过与前面例题1,例题2对比计算你发现了什么?
工作总量各有不同,计算的结果都一样,为什么?
例题1 360÷(360÷18+360÷18)=5
36(天) 例题2 720÷(720÷18+720÷18)=
536(天) 例题3 1÷(121 + 181)=536 说明:工作总量的具体数量变了,但数量关系没有变,工作效率是用“工作总量
÷工作时间”得到的,所以工作效率是随着工作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它们的商
也就是工作时间不变。
教师小结:
不管假设这条路有多长,答案都相同.把这条道路的总长度看做单位”1”,解决问
题简便.
(6)归纳解决工程一般方法
①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②工作效率就是1÷工作时间(工作时间的倒数)
③用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五、进阶练习.
(一)基础练习
1.从甲站到乙站,快车要行8小时,慢车要行10小时。
两车同时从两站对开,
几小时相遇?
2.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 , 李叔叔每天挖整条水渠的30
1 ,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二)提高练习
练习九第6题:挖一条水渠,王伯伯每天挖整条水渠的20分之1,李叔叔每天挖整
条水渠的30分之1,两人合作,几天能挖完?
练习九第7题:甲车从A 城市到B 城市要行驶2小时,乙车从B 城市到A 城市要
行驶3小时。
两车同时分别从A 城市和
B 城市出发,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九第8题:某水库遭遇暴雨,水位已经超过警戒线,急需泄洪。
这个水库有
两个泄洪口。
只打开A 口,8小时可以完成任务,只打开B 口,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如果两个泄洪口同时打开,几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五、评价延伸.
10
1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这节课学习了新的分数应用题—工程应用题.其解答特点是什么?(把
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工作时间的倒数”表示.)(合作时间=工作总
量÷工作效率和)
板书设计
工程问题
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例7.这条道路,如果我们一队单独修,12天能修完,如果我们二队单独修,18
天能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多少天能修完?
合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答: 5
36天能修完.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