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
“新常态”时期我国劳动力结构调整分析
2015年16期总第791期“新常态”时期我国劳动力结构调整分析■樊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管理重要对象之一,一直以来,政府通过广泛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努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以及城镇人口尤其是大学生就业的问题。
新常态时期,我国面临这“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格局,因此必须牢牢抓住这个历史时期,调整了劳动力市场结构。
目前,我国一方面存在用工荒,另一方面是找工作难。
又如何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呢?如果进行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症结所在就是结构失衡。
要想化解此诸多矛盾,只有先解决结构失衡的问题。
一、我国劳动力失衡原因1.就业总量增加我国就业总量从1978年的36552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76704万人,年均增速为1.9%。
从就业人口所在企业的所有制成分看,国有企业从业人员自2008年开始有所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1%,而三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他类型单位就业人口增长相对更为迅速,从2008年至今,年均增长率为17.8%。
2.当前就业的结构性矛盾(1)年龄结构变化。
我们的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上升趋势维持了六年时间,如下图所示。
2010年,在15岁-64岁之间年龄段的人口在2010年时占总人口的74.5%,相比于2000年有4.4%的上升,就业压力尤其是毕业大学生、农村剩余劳动力、困难再就业群体的就业压力较大。
图全国就业人员数量(2)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就业结构。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第一产业就业需求逐渐减少,第二、三产业的需求扩大,这反映了固有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联系。
(3)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
目前,技术人员的市场需求很大,但大量缺乏技能的工人就业困难并且工作稳定性差。
二、劳动力供需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1.充分发挥信息的导向作用,加强行业、产业统筹人才规划第一,指引劳动力有序流转,提高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度。
第二,加快构建和健全公共就业服务网络平台,切实解决信息发布延时、使用效率低、信息掌握少的问题;第三,加强用工和就业指导服务。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区各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镇域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困境,同时也有着许多出路。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一、困境1.资源约束在新常态下,资源约束变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诸如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受到了限制,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
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其资源约束更加明显。
2.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但镇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也就相应增大。
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难度较大,而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3.市场竞争激烈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一些外部因素的干预和变化,使得镇域经济面临着与外部企业的竞争,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
4.政策支持不足新常态下,政策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传统的扶持政策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政策支持又需要一定的调整和审慎考虑。
镇域经济的政策支持不足,使得一些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出路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镇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步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是镇域经济应对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3.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在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4.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是解决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
通过改革,可以打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减少行政审批和管制,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5.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在新常态下应加强对镇域经济的支持。
可以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劳动力供给结构也在发生转型。
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的转变,再到技能劳动力和知识劳动力的崛起,劳动力市场正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对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进行分析。
一、宏观层面分析1.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的转变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从事非农业行业的工作。
这种转变不仅改变了劳动力的空间分布,也改变了劳动力的结构。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也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2.技能劳动力和知识劳动力的崛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高技能和高知识的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劳动模式正在被改变,技能劳动力和知识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也催生了高薪岗位和新兴行业。
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转变,也是经济结构的变革和创新的体现。
3.劳动力供给结构的优化在新常态下,劳动力供给结构需要不断优化。
从政府层面,应加大对教育、技能培训的投入,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从企业层面,应加强与学校、培训机构的合作,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
只有不断地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
在新常态下,不同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虽然仍是劳动力需求量最大的行业之一,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改变,对技能劳动力和知识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增加。
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劳动力结构也在逐渐多元化。
2.就业方式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全职就业,自由职业、兼职工作、远程办公等就业方式也在逐渐增多。
劳动力的就业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很多人可以在家中完成工作,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也为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转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3.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在新常态下,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尤为重要。
通过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可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需求。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改革
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劳动力市场改革已成为中国转型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着重探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分析其背景、目标、措施和成效。
一、背景在中国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劳动力市场改革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问题。
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结构的不平衡和就业需求的不匹配,这使得劳动力市场改革势在必行。
二、目标中国劳动力市场改革的主要目标包括:实现劳动供求的灵活匹配、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公平、促进就业机会的增长和创新创业的活力等。
实现劳动供求的灵活匹配是指通过改革,使社会就业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和适应性;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和公平是指通过改革,建立公正、透明、竞争和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秩序,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促进就业机会的增长和创新创业的活力是指通过改革,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鼓励创新创业,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竞争力。
三、措施为了实现劳动力市场改革的目标,中国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1. 放宽市场准入为鼓励创新创业和就业机会的增长,中国政府放宽了市场准入,简化了创业和就业的手续和条件。
通过降低创业和就业的门槛,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创业的潜力。
2. 促进灵活就业为了提高劳动力供求的灵活性,中国政府推广了灵活就业制度,例如:加强劳务派遣、合同工和自由职业者的保护,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空间。
3. 加强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竞争力,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技能培训的投入和支持。
通过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增加其就业机会和竞争力。
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中国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公平性和稳定性。
四、成效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的劳动力市场改革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得到了提高。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
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浅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经济环境,以更加灵活和高效的方式推动企业发展。
本文将就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浅析,并探讨如何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以及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现代化转型。
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科技变革加速、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等挑战,这些挑战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传统管理模式僵化、人才引进渠道单一、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国有企业在新常态下的发展。
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要。
国有企业往往沿袭着传统的管理理念和体制机制,导致决策效率低下、资源配置不合理、组织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这种管理模式的僵化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灵活性和竞争力,也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在引进人才方面存在问题。
由于传统人才引进渠道单一,导致企业缺乏多元化的人才资源。
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留用也存在一定难度,使得国有企业在新兴领域和新兴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也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难题。
传统的员工激励制度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难以吸引和激励人才。
而且固定的薪酬体系和晋升机制使得员工缺乏动力和发展空间,也增加了员工的流失风险。
在新常态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这要求企业更加注重人才的战略配置和战略管理。
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国有企业需要更好地适应新的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
其次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供给和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加剧,导致企业在人才招聘和留用方面遇到一定困难。
国有企业需要更加积极地去挖掘和培养人才,同时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合作,建立更加多元的人才引进渠道。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转型和升级。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需要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的转型中实现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产业转型、经济模式转型和政策支持角度来探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一、产业转型产业转型是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关键,实现产业转型需要不断地开展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
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产业技术升级,加快传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转型发展。
体制创新可以优化经济体制安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快企业的发展进程。
要实现产业转型,需要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机制,激发企业的内生动力,推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经济模式转型在新常态下,经济模式也需要进行转型,从传统的外需驱动模式转向内需驱动模式。
外需驱动模式是指国内企业通过出口发展来稳定发展的一种模式,而内需驱动模式则是指国内市场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实现经济模式转型,需要推动消费升级,拓展新兴消费市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
同时,要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经济模式的转型升级。
三、政策支持政策支持在经济转型中起重要作用。
政府需要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发展,通过政策调节来推动不同产业的平衡发展。
同时,政府也需要为企业提供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融资政策、用地政策等,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推动企业创新发展。
此外,政府还需要完善配套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教育、医疗、环保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总之,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产业转型、经济模式转型和政策支持成为了推动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随着不断的努力和实践,相信中国经济能够在新常态下顺利完成转型升级,迎接更加灿烂的未来。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表现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表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从过去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年平均增速逐渐稳定在6%左右。
2. 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应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中国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注重推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等,以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提升。
3. 创新驱动发展:中国着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和研发力度。
推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应用,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质量。
4. 人口结构变化:中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劳动力人口减少,这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产生了影响。
中国积极推动人口政策调整,促进优生优育,提高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
5. 环保和绿色发展:中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着力推动绿色发展。
强调节能减排,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加强大气污染治理、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促进绿色产业和可持续发展。
6. 开放合作:中国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建设,推动自由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7.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改革。
加强产权保护、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等,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这些表现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即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提升,推动创新、转型、绿色和开放发展。
这一新常态的发展模式旨在实现更加可持续、高质量和稳定的经济增长。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近年来,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速逐渐趋缓,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部经济结构的问题也开始凸显。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需要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以应对挑战并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
一、优化产业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导,出口导向型经济一度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然而,这种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新的常态需要更多地关注内需市场,并且在国内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中国经济需要加快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
通过尽快实施科技创新和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这将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新动力。
二、提升服务业比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服务业成为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之一。
发展服务业不仅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还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
中国的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
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服务业开放和改革,提供更加便捷的市场准入和营商环境。
同时,加大对服务业的投资和培育力度,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企业。
通过提升服务业比重,中国经济结构将更加均衡和稳定。
三、推动农业现代化农业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年下降,但农业仍然是中国社会稳定和农民生计的关键。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需要深化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的投资,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农业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同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这将有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村的长期稳定。
四、加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国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可持续发展。
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
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产生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发展矛盾和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新的挑战,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
本文将对我国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的主要矛盾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要矛盾1.经济增长放缓但结构性矛盾凸显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高速增长时期转变为中高速增长时期。
与此我国经济结构性问题凸显,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不顺畅、创新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点。
2.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直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沿海地区相对较发达,而内陆地区则相对落后。
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况,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内部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
3.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主要表现在钢铁、煤炭等行业。
与此需求增长放缓,导致了供大于求的局面。
这种产能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矛盾,会导致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
以上三个方面的矛盾,都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针对我国经济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问题,以供给侧为重点,以改革为主线,通过改善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来推动经济发展。
其主要内容和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消除产能过剩,优化产业结构通过淘汰落后产能,降低产能过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供给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这样可以促进现代产业发展,提高产业效益和国际竞争力。
2.推进创新驱动,提高技术水平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从依赖资源驱动向依赖创新驱动的转变。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分析引言概述:我国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领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力市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1.1 劳动力市场供给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主要来自农村转移就业人口和城镇居民就业人口。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政策的实施,农村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劳动力市场供给不断增加。
1.2 劳动力市场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劳动力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新兴产业和高技能岗位的需求增加,而传统产业和低技能岗位的需求逐渐减少。
1.3 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存在一定的不平衡现象。
一方面,部份地区和行业存在劳动力短缺问题;另一方面,部份劳动力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机会。
二、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分析2.1 薪酬水平差异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和行业差异。
普通来说,城市劳动力的薪酬水平要高于农村劳动力;高技能岗位的薪酬水平也要高于低技能岗位。
2.2 薪酬水平提升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力资本的提升,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逐渐提升。
但是,薪酬水平提升的速度和幅度存在差异,部份劳动力收入增长缓慢。
2.3 薪酬水平公平我国劳动力市场薪酬水平公平性也是一个重要议题。
要实现薪酬水平的公平,需要建立健全的薪酬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三、劳动力市场就业形势分析3.1 就业结构调整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正在发生调整,服务业和高技能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增加,而传统产业和低技能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减少。
3.2 就业岗位稳定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市场就业岗位的稳定性也在提升。
但是,部份劳动力仍面临着就业岗位不稳定的问题,需要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3.3 就业环境改善我国政府积极推动就业环境改善,提高劳动力市场的灵便性和适应性。
通过减税降费、扶持创业等政策措施,促进就业机会的增加和就业环境的改善。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劳动力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从以农业为主转向了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
首先,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今已有大量的农民工来到城市工作,他们已经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对于农村地区的资源配置和人口流动有了新的意义。
其次,就业领域逐渐拓宽。
不仅是在城市,随着互联网和新技术的发展,更多的人可以在家里或其他地方工作,这也给中、西部地区提供了更多机会和选择。
最后,增加了高技能人才。
中国大力提倡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吸引了很多技术人才,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科技水平和经济竞争力。
二、对经济的影响这种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变化对中国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首先就业和收入增加。
劳动力资源更加合理配置,城市和乡村的劳动力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这有助于提高短期经济增长和长期经济发展,从而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
其次,促进结构调整。
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也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更好地实现结构升级。
尤其是在服务业方面,人员配置更加合理,从而使得整个产业链更加协调和高效。
最后,提高经济竞争力。
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中国技术水平和经济竞争力,在全球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虽然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结构变化对经济是有益的,但也需要注意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首先,转移就业者的社会保障需要得到提高。
农民工进入城市后,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
这是一个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协调和解决的问题。
其次,需要增加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虽然吸引了许多高知识人才,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高技能人才的比例还是偏低的。
中国需要继续开展科学技术创新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
中国“十三五”时期劳动供给和需求预测及缺口分析一、概述“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劳动力市场面临深刻变革的关键时期。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加速推进,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
本文旨在全面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缺口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就业政策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决策参考。
在劳动供给方面,“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基数依然庞大,但劳动力供给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劳动力总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另一方面,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供给逐步增加。
这些变化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劳动需求方面,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的特点。
传统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对劳动力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劳动力需求的地域分布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在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仍存在一定的缺口问题。
这种缺口既表现在总量上,也体现在结构上。
总量缺口主要是由于劳动力供给总量下降与需求总量增长之间的矛盾;结构缺口则主要体现在劳动力技能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劳动力地域分布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协调等方面。
深入分析和研究“十三五”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状况及缺口问题,对于推动就业优先战略、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全面揭示这一时期劳动力市场的变化特点和趋势,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1. 背景介绍:中国“十三五”时期的经济发展背景及劳动市场的重要性“十三五”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
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对劳动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十三五”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由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由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试析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试析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乡镇经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在这一背景下,乡镇经济迫切需要进行深化改革,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和机遇。
本文将对乡镇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乡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一、挑战分析1. 人口流失加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乡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导致乡镇地区劳动力短缺,乡村劳动力的减少也影响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2. 产业结构单一乡镇经济中,农业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且部分乡镇经济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新的增长点,难以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
3. 资金缺乏乡镇经济发展资金来源单一,扶持政策滞后,财政支持不足,乡镇企业融资难,一些乡镇企业的投资环境依然较为恶劣。
4. 经济发展不平衡乡镇地区面临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乡镇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滞后的局面,极大地影响了乡镇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对策建议1. 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乡镇地区应该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乡镇经济实现由原有的农业主导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变。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乡镇地区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基础设施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为乡镇企业和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条件和保障。
3.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缓解人口流失乡镇地区应该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回乡创业,培养本地专业技能人才,缓解人口流失,稳定乡镇劳动力资源。
4.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来源乡镇地区应该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金融机构对乡镇地区的金融投入,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增加资金来源,推动乡镇企业的健康发展。
5.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发展均衡政府应该加大对乡镇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更为有力的扶持政策,促进乡镇地区经济发展的均衡,使每一个乡镇都能够享受到国家经济发展的红利。
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随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劳动力供给结构也发生了转型。
在过去,中国的劳动力供给以数量为主,而现在则开始向质量和结构方面发展。
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型。
首先,人口红利的消失使得劳动力供给结构开始向质量和结构方面转型。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数量和年龄结构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积极推动作用。
在人口红利的时代,中国不断提高劳动力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自然资源也得以充分利用,取得了快速增长的经济成就。
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人口红利的作用减弱,这也迫使中国必须转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劳动力供给。
其次,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转型也是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的原因之一。
以劳动力市场为例,中国政府开始推广创新创业和普及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建立了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劳动力服务体系,提高了劳动力市场的透明度和效率。
在经济结构方面,由于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对劳动力品质和技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原本对数量的依赖逐渐转变为对质量的追求,对于高技能、高素质、适应新经济的劳动力的需求呈现增加趋势。
最后,随着大众“互联网+”理念的深入,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愈趋显著。
网络经济的崛起,在拓展劳动力市场的同时,也对劳动力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素质、高能力的劳动力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新宠,这也促使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在职业教育、人才引进、培育和发展方面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索和尝试。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劳动力供给结构的转型是必然趋势。
劳动力数量减少的背景下,对劳动力质量和结构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也逼迫中国社会持续推进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改革。
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水平、加强劳动力市场监管和管理、优化经济结构等多重途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将进一步加速。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调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与调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作为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讨论政策制定者应该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这种变革。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1. 企业需求结构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向中高端发展。
这将导致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传统产业的淘汰与优化,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会对不同行业的劳动力需求产生影响。
劳动力市场将逐渐向技能要求更高、知识密集型的岗位倾斜,对技术工人和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将增加。
2. 就业机会的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了产业升级和转型,旧产业的削减必然伴随着新产业的新增。
这将对各个行业的就业机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一些传统产业岗位减少的同时,新兴产业也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因此,劳动力市场将发生一系列的结构性调整,就业机会也会出现重新配置的情况。
3. 技能结构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将提高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要求。
为了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和创新型产业的发展,劳动者的技能结构需要得到相应的调整和提升。
政府和企业应该共同努力,加大对劳动力培训的力度,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机会,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以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劳动力市场的调整策略1. 加强教育培训为了迎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挑战,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培训领域的投入。
通过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人才。
2. 促进转岗与再就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导致一部分劳动者的岗位被淘汰或调整。
为了稳定劳动力市场,政府和企业应加大转岗培训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再就业机会。
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引导劳动者适应新产业的需求。
3.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整也需要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结构调整
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结构调整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劳动力市场的规模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一直是重要的议题。
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演进,人口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中国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形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劳动力市场现状、调整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结构的调整。
一、劳动力市场现状目前,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着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供应仍然相对充裕。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全国劳动力人口约为9.41亿人,其中就业人口约为7.05亿人。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技术进步,需求方对劳动力的品质和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而低技能劳动力的供应过剩。
二、调整挑战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整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劳动力供应将逐渐减少。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0%以上,劳动力红利将逐渐消失。
其次,行业结构的调整也对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挑战。
中国传统的制造业部门面临着产能过剩和转型升级的问题,而新兴产业领域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此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竞争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压力也日益增加。
三、未来发展趋势为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并实现就业结构的调整,中国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
加强职业教育,提供更多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适应新的就业需求。
其次,鼓励创新创业,培养和吸引高技能人才。
通过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引领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还需要加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促进劳动力供需的精准匹配。
总之,中国劳动力市场与就业结构的调整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面对挑战,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采取措施,平衡供需关系,优化就业结构,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通过改革创新,使中国劳动力市场更加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
下面我将从经济增长速度、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对外开放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非常快速,但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影响,中国经济增长面临诸多挑战,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这一趋势的出现,反映出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注重质量和可持续性。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日益明显。
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主要依赖出口和投资驱动,但这种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
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正在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消费的增长,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加强环保产业的发展等。
这些举措将使中国经济的结构变得更加合理,更加适应新的经济形势。
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注重创新驱动。
在过去,中国经济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但这种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中国正在加大创新力度,鼓励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培养,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等。
通过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将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提高产业竞争力。
在新常态下,中国对外开放的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一直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但在新的经济常态下,对外开放的意义更加重要。
通过扩大对外开放,中国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和技术,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正在积极推动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加快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经济增长放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和对外开放等趋势。
这些趋势的出现,使中国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发展的新挑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也需要中国进一步加强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020年~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
2020年~203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调研报告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供给不仅增速下降,规模也开始出现减少;随着人工成本不断上升,过去长期依赖的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减弱。
眼下,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外部经济环境挑战增多,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投资、消费、出口拉动增长和带动就业能力下降,给一些地区和领域的就业带来负面影响。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一方面沿海地区招工难、用工荒和技工短缺的局面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创新高,农民工等群体就业质量有待提高,城镇就业压力依然存在。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到来,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就业岗位受到冲击,一些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些行业对人力资本要求进一步提高。
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技术、人口和就业等一系列变化,有必要研究我国劳动力供求趋势,预测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规模,并提出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的对策建议。
我国劳动力供给特征及趋势预测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向好,城镇单位新增就业每年以千万规模保持增长,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以2013年至2019年为例,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几年保持1300万人以上。
从总量看,我国的部分群体还存在就业压力,但就业总量已经不是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就业的结构性风险大于总量风险。
当前,劳动力供不应求成为常态,表现为:一是适龄劳动人口不断下降,劳动力供给规模进一步减少;二是劳动力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监测求人倍率长期保持在1以上;三是中等、高等教育扩张延缓推迟了适龄劳动人口进入就业市场,青年劳动参与率有所降低。
从人口角度看,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动出现“三低”和“三化”特征,“三低”是指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三化”是指老龄化、少子化和农村空心化。
劳动力供求呈现“五降一升”特点,其中,“五降”是指人口增速下降、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劳动力人口下降、劳动参与率下降和就业人数下降,“一升”是指求人倍率上升。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以及经济结构问题的愈来愈显著,新常态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
中国的经济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关注的热点之一。
那么,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究竟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进行,如何实现呢?一、什么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面临的困境表现为产能过剩、消费不足、资本过剩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中国旧经济体制中的某些弊端。
因此,为了让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进行结构性调整。
经济结构调整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已经被充分研究,其涉及到自然、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多方面因素。
但在中国经济的背景下,最为核心的结构调整主要包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业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升级等。
此外,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智能化、创新化等新经济体系的建设。
二、为何需要进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1、适应新常态: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需要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但也反映出了中国经济的新局面,因此经济结构调整适应新经济形态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2、增强中国竞争力:全球化竞争,中国必须通过结构调整和创新升级来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以便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3、优化经济结构:经济结构的优化,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和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在新常态下实现更加均衡、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三、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1、加强制度保障:对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说,劳动力、土地、金融、科技、产权等领域都需要制度保障。
只有建立健全的制度、完善的法律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的保障。
2、推进创新发展:在中国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创新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支持力度,鼓励创新,从而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高新技术产业。
3、推动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科技的发展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推动力,加速中国经济的转型。
同时,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也将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一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新常态下的劳动力供给结构转型分析邢锋(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南昌330013)摘要:在人口红利优势逐渐消失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加剧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劳动力生产要素供给不足和供给结构不均衡的双重矛盾,通过对劳动力供求变化的分析,发现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中存在着严重的劳动力供需不均衡的矛盾,将从政府宏观层面、制度障碍破除、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转变等方面提出缓解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均衡的对策与措施,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
关键词:劳动力;供给结构;改革;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 (2019)07-0021-03收稿日期:2019-04-23作者简介:邢锋(1993-),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宏观经济政策与劳动力供给。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些年世界经济整体向好的趋势依然存在,欧洲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稳定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使经济保持平稳较好的低速发展,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市场的信心正逐步增强,这将推动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市场不断出现动荡和中美贸易战的压力,导致世界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稳定。
反观我国经济自2012年之后逐步进入经济新常态,一直保持着低速平稳的发展状态,2018年经济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6.6%,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的劳动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我国的劳动力供求关系一直保持着不均衡的状态,在2012年以前一直都表现为隐形态势,但是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的提出和人工智能化工业的发展,这种劳动力供求不匹配的隐形态势逐渐凸显,并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
但从现阶段来看,在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时代经济背景下,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劳动力总供给丰富,但是近年来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和大批农村待转移的低素质的剩余劳动力一方面表明劳动力资源有待进一步释放,但其由于劳动力素质和能力跟不上经济产业的发展脚步而导致的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都对当下的就业形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造成了高素质劳动力供给不足和失业同时出现的情况,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直接表现就是既存在工荒,又存在就业荒的现象。
从宏观层面来讲,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的现象不仅影响家庭就业和失业的社会领域,也会影响到一国经济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和国家战略的决定。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劳动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比较优势,当劳动力资源丰富时,可以利用低成本的人口红利优势发展经济,当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进入老龄化社会阶段,我国必须通过调整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均衡的矛盾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使劳动力资源做到“人尽其能”。
二、关于中国劳动力供求变化的研究(一)劳动力供求总量关系的变化2012年以后,劳动力供给情况和供给结构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一方面由于人口增长率下降,另一方面,农村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以及城乡居民待遇的均等化也是引起变动的原因之一,同时不断激增的大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地充实着我国劳动力的供给大军。
人口增长率的下降直接带来劳动供给的下降,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需求的提高,尤其是对高技能型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导致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和供给错配现象的出现。
90年代初,中央政府实现全面的计划生育政策,并在一定时期内不动摇,通过地方政府和实施部门的强制推行,人口政策的确定直接约束了人们的生育行为,促使了人口增长率的下降,。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对人口的要求和质量也随着时代的要求而提高,这就从根本上造成了劳动力供给人口不足和供需结构不均衡的问题。
2011年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持续不断地下降,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约为4.9亿,截止到2015年已经增加到接近7.4亿,在人多地少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农村过多的低素质劳动力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开始出现。
在我国农业领域承接不了过多的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村过多的低素质劳动力必然要向其他产业或领域转移。
随着户籍制度的松绑和城乡农民工待遇的均等化,大量农业剩余低素质劳动力转移现象随之而来,必然带来剩余低素质劳动力的供给大于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劳动力供求结构的不均衡。
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在校大学生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地攀升,每年以平均100万的人数递增,截止到2018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经达到了3700万。
不断增加的大学生人数,一方面加大了经济社会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庞大的劳动力后备大军。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很多高校毕业生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在毕业后选择继续考研攻读硕士以获取更高的学历,另一方面,随着家庭的富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会让自己孩子选择更偏重学术性人才培养的本科学校而忽视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专科学校。
据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去向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专科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越来越高,呈现较好的就业形势,反观本科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率还较低,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都表明了我国当下劳动力市场存在劳动力供求不均衡的现状,对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远远高于供给。
这既是我国当下最实际的就业现实国情,也是由我国处于工业发展的中期特点所决定的现状。
在过去的二十年,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和制造业的驱动。
而由投资带动的行业和制造业往往都是属于第二产业,并处于世界生产链条的低端,生产较为廉价的产品,附加值低,因此我国更需要具有技术才能的熟练工人来维持第二产业的发展。
因此,从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面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缺乏的是拥有专业应用型知识的技工职校毕业生,现阶段的职校毕业生数量不能满足我国庞大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的用工需求。
这种供需结构的失衡,最终导致专科技能型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科大学生“供过于求”。
(二)劳动力供给结构失衡的表现第一,劳动力供求的产业变化,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转轨阶段,产业结构由“二三一”结构向“三二一”结构过渡,在第一产业中,劳动力供求矛盾现象逐渐突出,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对劳动力的需求也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
由于政府一向采取偏重于优先发展工业的国家发展战略,国家对第二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保证了第二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稳定,但是在第二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导致一些旧工人的技能和素质难以适应新型工业企业的要求。
第二产业也会出现过剩的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
第三产业作为以服务业为主的新兴产业,因其处于发展的繁荣期的阶段特点和行业门槛低的特点,对劳动力的需求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其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所占比例随着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的比例上升而上升。
在2006年之前第三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其吸附过剩劳动力的容量有限。
但是随着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政策扶持和引导,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作为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新的产业领域,第三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同时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吸附能力也大大增强,接受了大量来自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转移劳动力。
随着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的不断加大,其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上扬,第三产业劳动力需求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大量富余劳动力的问题。
第二,劳动力供求的行业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劳动力供求在行业间的变化也很大,在统计的16类行业中,劳动力供求变化明显的是五类行业,分别是农林牧渔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
由于资源的趋紧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农林牧渔业自身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它所能吸纳的劳动力数量是有限的,该行业的就业需求人数基本稳定,但是由于这一行业的劳动力供给量的基数偏大,所以这个行业中劳动力供求矛盾仍然很突出,此外这一行业的劳动力供求的矛盾还表现在这个行业内部地区间的劳动力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的矛盾并存。
制造业作为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制造业的规模随着国家对制造业的不断重视而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其从业人数也从2002年的8307万人,增加到2013年的1.2067亿人,我国制造业规模的扩大和从业人数的大幅增加,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中处于工业化时期的特点和其处于支柱性的地位所决定的。
一方面,劳动力资源作为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在工业化阶段,其供给的多少和质量将直接决定制造业的规模和制造业的高低端程度,另一方面,制造业作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其规模大小也将通过其吸附劳动能力的大小反作用于劳动力的供给,目前制造业行业中依然存在数量不小的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力,意味着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这部分劳动者将可能面临着失业的问题,劳动力的供求将会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而不断发生改变。
随着铁路、高速公路和网络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吸附的劳动力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该行业自身入门门槛比较低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纳农村农业剩余转移人口和第二产业中的低技能低素质的劳动者,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日益重视,其吸附剩余劳动力的能力还在继续增强。
从2002年到2013年,建筑业就业人数增长,年均增长率为6.8%,特别是进入2008年以后,国家重点工程展开,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兴起、房地产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强,这些都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
2003—2012年,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10年平均增幅到18.6%。
建筑业劳动力需求比重每年平均上升3.6%的水平,建筑业随着国家投资规模的扩大无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它对接收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低技能低素质的失业人员的吸纳能力还会不断增强。
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的就业人数的变化是所有行业中变化最明显的,随着国家逐渐强调要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鼓励和扶持,该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从业人数和产值也在逐年提升,同时该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预示着其吸附过剩劳动力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第三,劳动力供求的地区变化,改革开放以后,率先掀起改革之风的东南沿海地区,在国家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该地区劳动力供给提出了大量的需求,同时每年大约有800万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区,但基本上被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吸纳。
2002年以前,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2-5个百分点。
2002年以后东部地区对技术工种的需求增加,对高素质高技能人员的需求急剧上升。
对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导致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于东部地区,其工业化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不强的特点使他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