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与牡丹文化共30页文档
牡丹花文化
牡丹由来
不一会,英哥只见一大片亭台楼阁在五彩云中时隐时现,阵阵仙乐 随风飘来,近前看时,门额上写着“瑶池”两个金字。英哥按照白 胡子老头说的,左拐右弯来到王母娘娘的花园。只见花园里面奇花 簇簇,异草铺地,一座小房子金光四射,房门上写着“丹房”二字, 一人比头还大的石锁锁在门上。英哥欢喜异常,急忙掏出钥匙,朝 石锁孔里一拧,那石锁“哗啦”一声自动落了,房门也跟着不推自 开。英哥进得门去,见桌上放着很多长脖子细瓷瓶,瓶里装满了仙 丹。他想:凡间有很多人,我应该多带些回去,送给他们一点,如 果他们以后得这种病,也能治好。想着就脱下身上的布衫,狠命包 起来。就在这时,只听“镗镗镗“一阵锣响,英哥情知不妙,背起 衣兜就跑。原来,王母娘娘听到丹房娘带阒人仍紧追不放,心里想:背得 多了跑不快,还是把这东西扔到人间去,不管谁拣着,都能治病。 看看快到邙山了,后面王母娘娘已经追了上来,衣兜一抖,尽数倒 了下去,想到只要妈妈拣着一粒,就能治好莱坞病,心也宽了
王母娘娘见英哥把仙丹全部撒到人间,勃然大怒,举剑朝英哥头 上砍去。不料那剑却被拂尘挡住了,原来是那位白胡子老头来了。 王母娘娘气得双脚直蹦:“好哇!又是你这个老头,你还我的仙 丹!”老头哈哈一笑,说:“圣母息怒,只因天下百姓有灾难, 玉帝让老朽拯救,老朽才命英哥来借你仙丹一用。”王母娘娘听 说玉帝有令,只好作罢,悻悻回天廷去了。原来这老头是南极仙 翁。南极仙翁对英哥说:“你撒下去的仙丹已入土化作棵棵仙花, 你把仙花的根皮剥下来煎成汤,你妈一喝就好了。” 英哥回到家 里,见母亲昏倒在门口,急得手足无措,忽然想起南极仙翁的话, 慌忙到外边去找,只见房前屋后,溪边路旁,长满了很多没有见 过的鲜花,那花千姿百态,鲜艳无比。英哥知道这是仙丹所化, 急忙挖了一把,取其根皮,煎汤让他妈喝。他妈喝下去果然灵验, 毛病很快就好了。当时有很多人也害这种病,英哥也让他们喝, 他们的病也很快都好了。 因为这花是王母娘娘的仙丹所化,人们就叫它“母丹”。母丹因 有仙丹灵气,开的花异常美丽,香气四溢,成为名贵花草,世上 都称它“天香国色”。后来,人们又发现这花分为睢雌、雄两种, 雌的称“牝”,雄的称“牡”。雌的慢慢演变成了芍药;雄的, 人们又给他改名叫“牡丹”。
牡丹文化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
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千古绝唱。
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
元姚遂有《序牡丹》,明人高濂有《牡丹花谱》、王象晋有《群芳谱》,薛凤翔有《亳州牡丹史》,清人汪灏有《广群芳谱》、苏毓眉有《曹南牡丹谱》、余鹏的有《曹州牡丹谱》等。
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中的牡丹诗词文斌,遍布民间花乡的牡丹传说故事,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屡见不鲜。
解放后,牡丹种植有长足地发展,牡丹文化被人逐渐重视,出现了大批牡丹研究工作者和专家。
牡丹文化兼容多门科学,其构成非常广泛,它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民情等所有文化领域。
牡丹文化中所提供的文化信息,可以反映出民族文化的基本概貌,符合宇宙间的“全息律”。
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
秦汉时代以药用植物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牡丹已进入药物学。
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
史书记载,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诏天下进奇石花卉,易州进牡丹二十箱,植于西苑,自此,牡丹进入皇家园林,涉足园艺学。
唐代,牡丹诗大量涌现,刘禹锡的“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脍炙人口;李白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化浓”,千古绝唱。
宋代开始,除牡丹诗词大量问世外,又出现了牡丹专著,诸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丘浚的《牡丹荣辱志》、张邦基的《陈州牡丹记》等。
【精品】牡丹花文化共22页文档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22
【精品】牡丹花文化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洛阳牡丹雍容华贵国色天香富丽堂皇课件
洛阳牡丹作为特色花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如种植、销售、运输等,创造了经济效益。
经济价值
洛阳牡丹作为城市名片和文化符号,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同时,牡丹文化也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社会意义
05
CHAPTER
扦插繁殖
利用牡丹根系萌发新芽的特点,将生长健壮的牡丹植株分株,形成新的植株。
选取牡丹健壮的枝条,进行扦插,促使其生根发芽,形成新植株。
03
02
01
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加入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土壤选择
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浇水时间和量,定期施肥,保证牡丹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浇水与施肥
分类
根据花色、花形、生长习性等特征,洛阳牡丹可分为多个品种和类型。
鉴别方法
可通过观察花色、花形、叶片等特征来判断牡丹的品种和类型。同时,结合生长环境和生长习性等特点进行综合鉴别。
03
CHAPTER
洛阳牡丹的栽培与养护
通过采集成熟的牡丹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催芽、播种,培育新植株。
种子繁殖
分株繁殖
象征意义
02
CHAPTER
洛阳牡丹的品种与特点
姚黄
魏紫
豆绿
赵粉
01
02
03
04
花色淡黄,花朵大而饱满,被誉为“牡丹之王”。
花色紫红,花瓣层叠,花形优美。
花色青绿,清新淡雅,花瓣薄如蝉翼。
花色粉红,花瓣柔嫩,花形娇艳。
特点
洛阳牡丹花朵大、花瓣多、花色艳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宜生长在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土壤中。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
位居十大传统名花之首,誉为“花王”。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国色天香,契合了人们祈盼美好,富贵的心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是国人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
其色、姿、香、韵个佳。
花开时节、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花香怡人。
花调之后,依然气宇轩昂,婀娜多姿。
寒冬叶落,更现枝干苍奇,苍桑挺拔,铁骨铮铮。
1、牡丹的栽培史1.1野生到引种栽培阶段牡丹、芍药均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植物,二者花形相似,但前者为木本,后者为草本。
在秦以前的典籍中,只有芍药而无牡丹的记载。
人们最早是从药用价值认识了牡丹。
在1972年甘肃武威市柏树乡考古发现的东汉早期圹墓医简中,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是迄今已有资料中有关牡丹的最早文字记栽。
牡丹名字来自明代李明珍《本草纲目》: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茎,故谓‘牡’(即分株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牡丹别名又称:木芍药、富贵花、鹿韭、鼠姑、百两金、唐狮子、据宋朝余仁中本《顾虎头列女传》有画面描绘了庭院中栽植的木芍药,顾虎头即顾恺之(约344—405年在世),由此可知牡丹观赏栽培始期距今约有1600年。
1.2逐步发展时期隋朝时已出现了不少牡丹品种,如“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黄”、“颤风娇”等,这些栽植于御苑,这是中国牡丹由乡间进入城市、由民间田园进入皇家宫苑之开端,自此牡丹开始了她的“富贵历程”。
唐代牡丹栽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牡丹至少有了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还出现了重瓣品种唐代宫廷中还注重牡丹插花,并对摆设环境、剪截工具、容器、几架都有严格要求。
在欣赏牡丹插花的同时,还要绘画、奏曲、饮酒赋诗,唐代牡丹能如此迅速发展,国都长安人们喜欢牡丹如痴如狂,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生活情调的热烈使长安人喜欢一切暖色调的事物。
牡丹文化调研报告
牡丹文化调研报告牡丹文化调研报告一、引言牡丹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花卉之一。
本调研报告的目的是研究牡丹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牡丹的历史与起源牡丹起源于中国,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在唐朝时期,牡丹达到了巅峰发展,被列为国花,并广泛运用于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中。
明清时期,牡丹经历了一段沉寂期。
新中国成立后,牡丹重新受到重视,并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培育。
三、牡丹文化的特点1. 寓意丰富:牡丹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繁荣、吉祥、美丽的象征意义。
作为国花,牡丹也代表了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2. 艺术价值:牡丹经常出现在中国传统绘画和文人作品中,成为了重要的艺术元素。
牡丹绘画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吸引了无数的艺术家。
3. 园林景观:牡丹作为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被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
牡丹园成为展示牡丹文化的重要场所,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赏者。
四、牡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种植技术的改进:随着科技的进步,牡丹的种植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种植的品种不断增多,花期也得到了延长。
2. 文化活动的举办:各地经常举办各种牡丹文化活动,包括牡丹展览、论坛、艺术表演等,有效地传承和弘扬了牡丹文化。
3. 学术研究的推动:牡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学术研究的支持,许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致力于牡丹的研究和推广。
五、牡丹文化的影响1. 经济效益:牡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牡丹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为当地经济做出了贡献。
2. 旅游推广:牡丹作为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观赏者,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3. 文化交流:牡丹文化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六、结论通过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牡丹文化在中国的传承与发展得到了积极的推动,并产生了较大的经济和文化影响。
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对牡丹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将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为牡丹文化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国色天香”话牡丹
丹成为坚韧不拔、傲骨铮铮的象征。
03
民间故事
各地还有许多关于牡丹的民间故事,如《洛阳牡丹》、《天香国色》等
,这些故事丰富了牡丹的文化内涵,使牡丹在民间传说中占有重要的地
位。
牡丹与传统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节日,人们常将 牡丹放在墓前,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和敬意 。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牡丹在这个 节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家庭还是 公共场所,人们都会摆放牡丹,以示庆祝和 吉祥。
“国色天香”话牡丹
汇报人:
2023-11-30
目录
CONTENTS
• 牡丹简介 • 牡丹的观赏价值 • 牡丹的应用价值 • 牡丹的文化价值 • 牡丹的未来发展
01
牡丹简介
牡丹的起源和历史
起源
牡丹起源于中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 史。据史书记载,牡丹最早出现于秦 汉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
象征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牡丹被视为富贵之花,寓意着高贵、优雅和繁荣。它也是爱情 和友谊的象征,代表着真诚和纯洁。此外,牡丹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寓意 。
02
牡丹的观赏价值
牡丹的色彩和形态
总结词
牡丹花的颜色十分丰富,包括红、粉、黄、白、紫等 多种颜色,而且每一种颜色都十分鲜艳。同时,牡丹 花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花朵大而饱满,有的则小 巧玲珑,有的花瓣层层叠叠,有的则只有单层花瓣。
牡丹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品种资源保护
保护和收集国内外牡丹品 种资源,防止品种流失和 灭绝。
遗传资源研究
研究牡丹的遗传多样性、 演化历程等,为品种选育 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病虫害防治
研究牡丹病虫害的发生规 律和防治方法,采取有效 措施减少损失。
牡丹-ppt课件
管领春风一大家,肯随众卉斗豪华,
天生不做寒酸像,错被人呼富贵花。
中 国 曲 艺 界 最 高 奖 项 ——— 牡 丹 奖
叶牡丹是十字花科植物与牡丹无亲缘,只是为了“傍名牌”。
松针牡丹是马齿苋科花卉与牡丹无亲缘,也是为了“傍名牌”
荷包牡丹是大戟科花卉与牡丹无亲缘,都是为了“傍名牌”。
又 是 牡 丹 花 开 时,乐 此 不 疲 年 年 赏。
唯 有 牡 丹 真 国 色,花 开 时 节 动 京 城。
画牡丹画、演牡丹戏。
牡 丹 似 美 女, 美 女 似 牡 丹。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丛中十万家。
唯有牡丹真国色,开花时节动京城。
环球小姐赏牡丹; 花既是美女; 美女既是花。
牡丹花展看完了,咱不能空手回去呀,快买两盆带回去!
二. 梅花
1. 梅花是孙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一度订立的国花,而且海峡对岸一直认它是 国花,所以选择梅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考虑海峡两岸的关系。
2. 有抗御风雪严寒的高贵品格“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也象征着中 华
民族的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但是梅花花容较消瘦,又人认为她不足以担负 起国花的重任。 3. 一种个体的审美体验,它历来被更为精英阶层或敏感的知识分子所推崇。梅 花的鉴赏标准较复杂;“三美”、“四贵”,“梅之佳境”——鉴赏氛围以
春来谁做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二 . 关于国花的争论以及各方论点、论述
(牡丹国色天香,富丽堂皇,它的雍容华贵,美丽 大方,象征着国富民强,以它做国花名符其实。)
第一方案是“一国双花”——牡丹和梅 花
中国的国花之争的焦点就是在 牡丹与梅花之间
最后可能采用“双国花”方 案
牡丹文化及其造景应用
牡丹文化及其应用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牡丹被赋予了富贵,吉祥,繁荣的象征,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方面,如园林,绘画,文学,雕塑,民俗,食品,服饰等,形成了包括植物学,园艺学,药物学,地理学,文学,艺术,民俗学等多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学,是中国民族文化完整有机体的细胞,透过它,可以洞察中华民族文化的一般特征,具有“文化全息”的现象。
关键字:牡丹起源园林文学风俗历史牡丹,植物分类上属于芍药科,芍药属,牡丹组,落叶亚灌木,在全国分布遍布分布,它是我国的传统名花,因万紫千红,艳压群芳品为“国色”,香而不酽,清沁心脾被赞做“天香“,是“花中之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牡丹在景观当中的应用专类园:以杭州花港观鱼为例牡丹亭一角图该组植物位于牡丹亭中心景区东入口附近,在立面上具有标志,引导和界定空间的作用,作为相对独立的一组景观,表现出了点状独立式景观突出的视觉效果和较强的整体性,其本身在构图与选材上也具有可取之处,主要表现为季相特色鲜明,选材选型得当,层次分明,整体性强。
牡丹亭植物表一览植物种类数量生活型类型形态冠幅高度赤松 1 乔木常绿单干 4.7 2.6红羽毛枫 1 乔木落叶单干 4.6 2.1杜鹃2从灌木半常绿丛生 2.8 2.0茶梅 6 灌木常绿单干0.7 0.8南天竹 2 灌木常绿单干0.7 1.0中华常春藤10% 藤木常绿丛生络石1% 藤本常绿丛生沿街草20% 草本常绿丛生白皮松 1 乔木常绿单干7.6 9.6鸡爪槭 1 乔木落叶单干7.0 5.0罗汉松 1 乔木常绿单干 2.8 1.8凤尾兰25头灌木常绿丛生 1.5 1.3牡丹20% 灌木落叶丛生0.5 0.6芍药5% 灌木落叶丛生0.5 0.6迎春2丛灌木常绿丛生 1.2 1.2牡丹亭植物配置平面图牡丹亭位于比较开阔的草坪地区,其后也是视线较开阔的红鱼池,这样的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牡丹亭这一主景,使牡丹亭成为该公园的立面构图中心系植物山石造景精华。
牡丹文化
牡丹文化【起源与传播】我国是牡丹起源、分化和演化的中心。
随着朝代的兴衰更替,牡丹的栽培发展总体经历了几次大的盛衰交替,即隋朝(发展初期)——唐朝(盛期)——“安史之乱”(衰期)——后唐(恢复期)——北宋(盛期)——“靖康之乱”(衰期)——南宋至明清(盛期)。
新中国成立后,牡丹栽培区域扩展至全国范围。
随着文化交流的发展,牡丹于8世纪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荷兰,18世纪传入英国,19世纪传入美国、法国。
【生产应用】牡丹作为重要的观赏花木,在古典园林中常与其他植物、山水、建筑小品搭配构建园林景观。
牡丹也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插花艺术,有寓意吉祥的民间插花,有始于汉代盛于唐代象征富贵的宫廷插花,以及用于佛教礼仪或象征禅室庄严与光明的佛事用花。
由牡丹根部加工制成的中药材“丹皮”用量较大,国内年需量约250万公斤,年出口量约50万公斤。
【文学价值】历代有关牡丹的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仅唐宋两代就有近千首,《全唐诗》收录约500首,状其貌、摹其态、叹其香、赞其色、吟其韵、述其品,借物言志抒情。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描写了牡丹的“国色天香”之美。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
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
”用其他花卉反衬出牡丹之美。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体现了国人对牡丹的喜爱,成就了其“花王”地位。
【食药文化】油用牡丹种子含油率较高,富含α-亚麻酸、亚油酸和大量生物活性物质,2011年被卫生部批准为国家新资源食品,成为一种新型木本健康食用油。
牡丹还是贵重的中药材,中医认为牡丹花、根、根皮皆能入药。
早在神农尝百草年代,牡丹的药用价值已为人们熟悉。
东汉早期医简中,已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
(苏咏农)·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
编辑:沈村蔚(915344879@)农家生活NONGJIASHENGHUO642018/18。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
中国牡丹历史与文化发展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落叶亚灌木。
位居十大传统名花之首,誉为“花王”。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其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牡丹雍容华贵,端庄典雅,国色天香,契合了人们祈盼美好,富贵的心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是国人兴旺发达、吉祥如意、繁荣昌盛的象征。
其色、姿、香、韵个佳。
花开时节、万紫千红、千姿百态、花香怡人。
花调之后,依然气宇轩昂,婀娜多姿。
寒冬叶落,更现枝干苍奇,苍桑挺拔,铁骨铮铮。
1、牡丹的栽培史1.1野生到引种栽培阶段牡丹、芍药均为芍药科芍药属的植物,二者花形相似,但前者为木本,后者为草本。
在秦以前的典籍中,只有芍药而无牡丹的记载。
人们最早是从药用价值认识了牡丹。
在1972年甘肃武威市柏树乡考古发现的东汉早期圹墓医简中,有用牡丹治疗“血瘀病”的处方,是迄今已有资料中有关牡丹的最早文字记栽。
牡丹名字来自明代李明珍《本草纲目》:牡丹虽结籽而根上生茎,故谓‘牡’(即分株繁殖),其花红故谓‘丹’。
牡丹别名又称:木芍药、富贵花、鹿韭、鼠姑、百两金、唐狮子、据宋朝余仁中本《顾虎头列女传》有画面描绘了庭院中栽植的木芍药,顾虎头即顾恺之(约344—405年在世),由此可知牡丹观赏栽培始期距今约有1600年。
1.2逐步发展时期隋朝时已出现了不少牡丹品种,如“飞来红”、“天外红”、“一拂黄”、“颤风娇”等,这些栽植于御苑,这是中国牡丹由乡间进入城市、由民间田园进入皇家宫苑之开端,自此牡丹开始了她的“富贵历程”。
唐代牡丹栽培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牡丹至少有了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还出现了重瓣品种唐代宫廷中还注重牡丹插花,并对摆设环境、剪截工具、容器、几架都有严格要求。
在欣赏牡丹插花的同时,还要绘画、奏曲、饮酒赋诗,唐代牡丹能如此迅速发展,国都长安人们喜欢牡丹如痴如狂,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生活情调的热烈使长安人喜欢一切暖色调的事物。
中国古牡丹文化研究
(六) 安 徽 省 古 牡 丹
1.巢县银屏山古牡丹 在安徽省巢县城南银屏山仙人洞岩 壁上生长一株白牡丹,据考证系野生 牡丹,为南方牡丹品种群的原始种。 花白色单瓣,二回羽状5小叶复叶,小 叶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每年谷雨 时节,牡丹盛开,洁白如银,令人注目 2.宏村古牡丹 在安徽省皖南黟县城北11 km处宏村 月塘北畔一居民宅院的花台上,有一 株古牡丹,枝叶翠茂,生长旺盛。每 年春天,盛花时多达百余朵,花玫瑰 红色,娇艳动人
四、 结 语
牡丹名列我国十大名花之首,叶 形秀美,花朵硕大,色彩艳丽、 幽香宜人。今天,在其适生地区, 方圆皆植牡丹。本文旨在通过 对古牡丹文化的研究,以期展示 其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独特 的风格和韵味,拓展其在现代园 林中的应用前景
(二) 河 北 省 古 牡 丹
1.汉牡丹 有两株高达2 m多的汉牡丹生长在河 北省柏乡县城北5 km处北郝村学校 (原弥陀寺旧址内)。相传这两株牡 丹过去专由和尚种植养护,故此地有 牡丹寺之称。 2.兴州古牡丹 位于河北省长城古北口处的滦平县 城东北15km处兴州河畔的兴州村的 清乾隆行宫遗址内保存有红、白两 株牡丹。这两株牡丹是乾隆三十六 年(1771年)从北京紫禁城御花园移 植到塞外的,距今已有200余年
(四) 甘 肃 省 古 牡 丹
1.临夏古牡丹 在甘肃省临夏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府 大院内有一株古牡丹,品名“玉狮 子”,株高1· m,树冠周长12· m, 83 6 花淡粉色转白色,为托桂型 2.紫斑古牡丹 在甘肃省陇西县首阳乡汪汉霖家(原 称汪家花园)大院内,有清末民初栽 植的紫斑牡丹十余株,距今已有百余 年。树高2· 5~3 m,有明显的主干,呈 小乔木状,干径10~15 cm。花有红、 紫、白诸色
中国牡丹文化的综合研究
中国牡丹文化的综合研究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在中国文化中拥有着深厚的内涵。
牡丹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影响广泛。
本文将对中国牡丹文化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其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地理分布、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影响等方面。
牡丹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唐代。
当时,牡丹因其花色艳丽、品种繁多而备受人们喜爱。
诗人李白、白居易等均留下了众多赞美牡丹的诗篇。
自唐代起,牡丹成为了文人墨客喜爱的题材之一,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牡丹文化。
中国牡丹文化分布广泛,各地牡丹特色各异。
例如,洛阳被誉为“牡丹之乡”,以其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而闻名。
在菏泽,牡丹以花型饱满、色彩丰富著称。
甘肃的兰州牡丹则以其株高冠大、花型优美而受到赞誉。
这些地区的牡丹文化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中国牡丹文化的绚丽多彩。
牡丹文化在传统文化中有着广泛的运用。
牡丹是诗词的重要题材。
古代诗人如杜甫、韩愈等都曾以牡丹为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牡丹在绘画、雕塑、陶瓷等艺术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清代瓷器上,常以牡丹作为装饰图案,呈现出华贵的气息。
在医学领域,牡丹也具有药用价值。
中医认为,牡丹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头痛、目赤等疾病。
同时,牡丹的根皮可作为药材,具有降低血压、抗菌消炎等作用。
因此,牡丹在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中国牡丹文化对人们生活以及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牡丹文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牡丹的赞美与歌颂,人们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牡丹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牡丹的华丽与富贵,使得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追求美好、积极向上的生活品质。
同时,牡丹文化也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为文学、艺术等领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综合研究中国牡丹文化,我们不难发现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牡丹文化以其独特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情趣。
牡丹花介绍及文化
牡丹花介绍及文化牡丹花介绍及品种特点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
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牡丹简介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大巴上一带山区,至今这个地区仍然长有野生单瓣的牡丹品种。
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速度缓慢,株型小,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色艳丽,富丽端庄,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自古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牡丹以洛阳牡丹最为出名。
牡丹花色丰富,洛阳牡丹花朵硕大,品种繁多,花色奇绝,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 大色系、10 种花型、1000 多个品种;花瓣有单瓣、复瓣、重瓣和台阁性花。
花萼有五片。
牡丹的分辨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按株型、芽型、分枝习性、花色、花期和花型等分类。
牡丹可以种植在温带、寒热和亚热带地区的品种300 多个,还有日本、美国、法国品种 100 多个。
洛阳牡丹经济价值牡丹不仅因其花大、形美、色艳、香浓的特点,还因为其很高的观赏和药用价值,为历代人所称颂。
牡丹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牡丹全身还都是宝,花、种、根、粉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
从秦汉时期就以药植物被载入《神农本草经》。
牡丹浑身是宝,其根经加工是名贵的中草药“丹皮”,有散淤血、清血、和血、止痛、痛经的功效,还可以降低血压、抗菌消炎,长久服用可以延年益寿。
花种也可以榨油。
花瓣还可食用,其味鲜美。
近年来,洛阳不断开发以牡丹为特色的产品,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茶系列产品,以及牡丹月饼、牡丹饺子、牡丹滋补靓汤等一系列新型牡丹食品。
近年来,洛阳市已经申请获得牡丹精深加工方面的国家专利 20 余项,为牡丹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此外,洛阳邮政局还开发出“千枚牡丹”个性化邮票系列产品,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牡丹寓意作为我国的传统名花,牡丹自古就被寄予了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含义。
历史上以河南洛阳的牡丹为最,开黄花的姚黄和开紫花的魏紫被视为两个传统的品种,一直流传到现在。
牡丹与牡丹文化PPT课件
4、牡丹之美食
• 牡丹馅饼
• 牡丹酿酒
5、湖南省森林植物园赏牡丹
结束语
• 通过花文化课程的学 习,我有了许多收获。 了解了中国各种名花, 花卉与中国艺术,花 卉与宗教,花卉与中 国名俗,花卉与园林 等等。
• 个人觉得牡丹文化在 我国源远流长,十分 喜爱,因此选择牡丹 做了这份ppt。有不足 之处愿老师指正。
•可怜颜色经年别,
收取朱阑一片红。
2.4、牡丹画
2.5、牡丹瓷
• 牡丹瓷来自古都洛阳,他把瓷器烧制、粉 彩涂抹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在传统工艺的 基础上,研制出形象逼真、花色自然、花 叶薄如纸张、叶脉清晰可见的牡丹瓷,它 的诞生为中原大地又增添了一束多彩艳丽 的文化奇葩。牡丹瓷博中国雕塑艺术众家 之优长,集中国陶瓷技艺诸派之精髓,是 中国悠久的瓷文化与瓷工艺延续发展过程 中的创意成果。牡丹瓷是继中国"五大官窑" 之后出现的独具洛阳文化特色的新派陶瓷
2.3、牡丹诗
•赏牡丹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翰林院北厅花下作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新昌窦给事宅南亭花下 作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2.2、牡丹花语与传说---------------------------9
1.1、牡丹简介
•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 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 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 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牡丹文化
(一)国家繁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盛的象征
牡丹花开时节,繁花似锦,灿烂辉煌。在大唐盛世,全国上下无不为 之倾倒,牡丹花季成了首都长安的狂欢节。唐代诗人刘禹锡不禁赞誉: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以后李正封又有“国色朝酣酒, 天香夜染衣”的名句,更有皮日休写牡丹的好诗:“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占人间第一春”。北宋昭文馆大 学士韩瑜的牡丹诗中,又以“国艳”嘉誉牡丹。由此,自唐宋以来,牡 丹成为吉祥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并得以世代延续下来。1959年,周 恩来总理在洛阳说过:“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 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 今天,牡丹的这一文化象征意义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她非常贴 切地代表了改革开放的中国国泰民安,前程似锦的美好形象,具有鲜明 的时代特征,表达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理想和愿望。
牡丹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类型的
文化相比,牡丹文化有其:一、较浓重的生物学特 点 二、较浓重的药物学特点 三、较浓重的园艺学 特点 四、较浓重的美学特点 五、较浓重的文学特 点 六、较浓重的乡土气息 七、浓重的富贵之感 八、 浓重的人生回味 九、浓重的生活勇气 十、浓重的 旅游氛围等特点。 另外,牡丹文化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相结 合产物,从古今中外牡丹发展的历史来看的确如此, 牡丹发展在盛世,太平盛世喜牡丹,牡丹文化也如 此。今天,中国牡丹适逢盛世,沐浴春晖,盛况空 前,在许多生产牡丹的地方每年都会举办盛大的牡 丹花会,弘扬牡丹文化。那时,花城中便万人空巷, 看花人摩肩接踵,笑语欢歌,万紫千红的花光,如 醉如痴的人流,汇成欢乐的海洋。"国运昌时花运昌 ",历史又一次证明了这一深刻的哲理。
河南洛阳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 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山东菏泽 古菏泽牡丹园景点称曹州,素 有“雄峙烈郡”之称,是史马迁笔下之“天下 之中”是著名军事家孙膑、吴起、识才家伯乐 的故乡。 四川彭州 的发源地。 彭州市丹景山为中国天彭牡丹
牡丹花的欣赏、文化及应用
牡丹的欣赏、文化及应用摘要: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贵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誉,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菏泽牡丹最负盛名。
并且在现代随着花卉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厚底蕴、艳丽富贵的牡丹花的发展潜力越来越大。
关键词:牡丹文化、牡丹的欣赏、牡丹的应用1.牡丹的形态特征种类及对牡丹的欣赏。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
根系肉质强大,少分枝和须根。
株高1-3m,老茎灰褐色,当年生枝黄褐色。
二回三出羽状复叶,互生。
花单生茎顶,花径10-30cm,花色有白、黄、粉、红、紫及复色,有单瓣、复瓣、重瓣等,花期一般为4-5月。
牡丹的特点之花朵分类,其花大色艳,品种繁多。
有的品种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如“似荷莲”、“凤丹白”等;但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缤纷的花朵。
牡丹的特点,其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层)类、重瓣(层)类、千瓣(层)类。
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传统上把皇冠型和绣球型称为起楼)六种花型。
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种变化形态。
牡丹花很美,洛阳牡丹之所以能闻名中外,是因为它们形大鲜美、仪态万方、色香俱全、冠绝群芳、国色天香,并且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牡丹花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已经有“国花”之美称。
她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花卉品种,洛阳牡丹更是由于她的艳压群芳而名满天下。
?牡丹花的花瓣大而色彩艳丽,花瓣之大和花色之多在群花中算是很出众的了。
牡丹花花型有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和皇冠型等七八种区分;?她的枝繁叶茂,枝条有单枝型和稠枝型之分,叶子有大形圆叶型、大形长叶型和小叶圆叶等五种区分。
如果根据牡丹花的花色来给牡丹花分类,可以分成八大种类:洁白无暇的白牡丹,有“黑美人”之称的黑牡丹,有蓝田玉之称的蓝牡丹,有“火炼金丹”之称的红牡丹,有墨紫色的“种生黑”,有淡紫色的“首案红”,有粉色的美人牡丹和有“贵妇人”之称的黄牡丹。
牡丹的栽培与文化
土 中, 并用石块等固定 , 用土培好 , 等第二年长好新根须
即可剪离母体成新植株。
1 双平法 : . 5 它将分株法 与水平埋条法相结合的方法 。 利用顶端优势原理 , 采用连续平茬技术 , 使母株体 内的 激素得 以调整 , 促进活动芽与隐芽的萌发从而形成新植 株 的方 法 。此方 法省 工省 时 , 繁殖快 。
自然与生活
玄 诛蔬
牡 丹 的 栽 培 与 文 化
于庆 波
( 吉林省大安市安广农业站 )
1 牡 丹 的栽培 技 术 11 分 株法 : . 该法 简 便 易行 , 成活 率 高 , 木生 长 旺盛 , 苗 分 株 时 间 : 河 流域 在 秋 季 9月 , 江 流 域 1 进 行 , 黄 长 0月 甘 肃在 春季 。 方地 区分株 时 间可根 据 当地气 候 条件 因 北 地 制宜 。 株 法可保 持 品种 优 良特性 , 繁殖 系数 较低 。 分 但 选种 : 先把 4 5年生 、 ~ 品种纯 壮 的母 株挖 出 , 掉 附 去
的枝条 , 维持地上与地下生长平衡和透光 , 使花芽充实 ,
开 花茂 密 , 进行 整形 修剪 。 间以每 年 的春分季 节 , 需 时 即 3月下 旬 , 当嫩 芽长 至 3 5厘米 时 , 进行 修剪 。 - 需
接法 , 嫁接时间以秋分前后为宜 , 以 实生 牡 丹 为砧木 ,在离 地 面 5厘 米 左右处截去上部 ,劈开工作同根接 法, 劈开砧木深约 3 厘米 , 将接穗插 入砧木 , 然后 将 土 盖住 接穗 , 护 越 保 冬。 ②腹接法 , 时间在伏天。 接芽成 活后 , 将砧木上 的腋芽全部掰去 , 保
只有合作, 才会成功。吉林蔬菜杂志, 圆您致富之梦! ・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