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节-稳态工况法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简易稳态工况法

简易稳态工况法

简易稳态工况法简易稳态工况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和设计能源系统的方法。

它通过建立简化的稳态工况模型,以分析系统的能量平衡和效率。

本文将介绍简易稳态工况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简易稳态工况法的基本原理简易稳态工况法是建立在稳态工况假设下的一种方法。

稳态工况是指系统各部分的状态和输出变量保持不变的情况。

该方法假设系统处于稳态工况下,即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保持不变。

在简易稳态工况法中,我们首先需要确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变量。

系统的输入变量包括能源输入、负荷需求等,而输出变量则包括能源输出、效率等。

通过建立能量平衡方程和效率方程,我们可以推导出系统的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之间的关系。

简易稳态工况法可以应用于各种能源系统的评估和设计。

以下以热电联供系统为例,介绍其应用过程。

1. 确定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变量热电联供系统的输入变量包括燃料输入、热负荷需求和电负荷需求,而输出变量则包括热能输出和电能输出。

2. 建立能量平衡方程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我们可以建立热电联供系统的能量平衡方程。

该方程描述了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3. 建立效率方程热电联供系统的效率是评估其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通过建立效率方程,我们可以计算系统的总效率和部件效率。

4. 进行参数计算和优化设计通过已知的输入变量和效率方程,我们可以计算出系统的输出变量。

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整系统的参数,如燃料种类、供热温度等,来优化系统的性能。

5. 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简易稳态工况法还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建立系统的动态模型,我们可以评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和响应。

三、简易稳态工况法的优缺点简易稳态工况法具有以下优点:1. 简易稳态工况法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灵活性,能够快速评估和优化系统的性能。

2. 该方法适用于各种能源系统的评估和设计,具有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然而,简易稳态工况法也存在一些缺点:1. 该方法建立在稳态工况假设下,无法考虑系统在动态工况下的响应和性能。

稳态工况法

稳态工况法

稳态工况法
稳态工况法(Steady-state method)是一种用于计算电力系统稳态特性的方法。

它是在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情况下进行的研究,通过对电力系统的分析和计算,得到系统中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稳态工况法是电力系统分析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可以用于研究电力系统的稳态特性,如电流、电压、功率等的分布情况,并可以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和运行调度。

稳态工况法的基本思想是将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看作稳定不变的量,忽略元件的瞬态响应和暂态现象,根据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元件特性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求解模型中的方程组,得到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稳态工况法常用的求解方法有戴维南-弗雷泽法、母线法、潮流法等。

在稳态工况法中,首先需要确定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负荷等元件的参数,如电阻、电感、电容、导纳等。

然后,建立电力系统的数学模型,通常采用复数法或相量法,将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表示为复数或相量形式。

接着,根据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和功率平衡等基本原理,列出电力系统的方程组,包括节点电压方程、功率平衡方程等。

最后,采用数值方法求解方程组,得到电力系统中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

稳态工况法在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计算电力系统的潮流分布、短路电流、电压稳定性、负载流量等问题,也可以用于电力系统的优
化设计和运行调度,如负荷分配、容量配置、线路规划等。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电力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参数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不断更新模型和计算结果,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05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教案

2005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教案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教案第一章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二.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三.电压等级及适用范围四.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五.各类发电厂的运行特点一.基本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厂、输电线、配电系统及负荷组成的。

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最庞杂的工程系统之一。

⏹电力网络——是由变压器、电力线路等变换、输送、分配电能设备所组成的部分。

⏹总装机容量——指该系统中实际安装的发电机组额定有功功率的总和,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为单位计。

⏹年发电量——指该系统中所有发电机组全年实际发出电能的总和,以千瓦时(KWh)、兆瓦时(MWh)、吉瓦时(GWh)为单位计。

⏹最大负荷——指规定时间内,电力系统总有功功率负荷的最大值,以千瓦(KW)、兆瓦(MW)、吉瓦(GW)为单位计。

⏹额定频率——按国家标准规定,我国所有交流电力系统的额定功率为50Hz。

⏹最高电压等级——是指该系统中最高的电压等级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

按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将负荷分为三级⏹一级负荷:对这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事故,经济严重损失,人民生活发生混乱。

⏹二级负荷:对这一级负荷中断供电,将造成大量减产,人民生活受影响。

⏹三级负荷:所有不属于一、二级的负荷。

二.电力系统的结线方式包括单回路放射式、干线式和链式网络优点:简单、经济、运行方便无备用结线缺点:供电可靠性差适用范围:二级负荷包括双回路放射式、干线式和链式网络优点:供电可靠性和电压质量高有备用结线缺点:不经济适用范围:电压等级较高或重要的负荷三.电压等级及适用范围⏹说明:⏹用电设备的容许电压偏移一般为±5%;⏹沿线路的电压降落一般为10%;⏹在额定负荷下,变压器内部的电压降落约为5%。

⏹电力网络中电压分布采取的措施:⏹取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使所有设备能在接近它们的额定电压下运行;⏹取线路始端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05%;⏹取发电机的额定电压为线路额定电压的105%;⏹变压器分升压变和降压变考虑一次侧接电源,取一次侧额定电压等于用电设备额定电压;二次侧接负荷,取二次侧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

稳态工况法2

稳态工况法2
在上述任何情况下,检验报告单上输出的测试结果数据均为测试结果的 最后10s内,经修正后的平均值。
2. 其他类型车辆
1、对于单一燃料汽车,仅按燃用单一燃料进行排放检测 2、两用燃料汽车,要求使用两种燃料分别进行排放检测。 3、有手动选择行驶模式功能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应切换到最 大燃料消耗模式进行测试,如无最大燃料消耗模式,则应切换到 混合动力模式进行测试,若测试过程中发动机自动熄火自动切换 到纯电模式,无需终止测试,可进行至测试结束。
3. 结果判定
排气污染物测量值计算: 排放测试结果应进行稀释校正和湿度校正,计算连续10S的算术平均值。
稀释校正:
3. 结果判定
湿度判定
4. 小结
1、ASM2540工况 2、其他类型车的测量方法 3、测量结果及结果判定
汽车检测技术
任务4.3.2 稳态工况法
知识回顾
1. ASM5025工况 与 ASM2540工况 2.车辆准备 3.操作规程:ASM5025工况
任务内容
1. 1 ASM2540 测试程序
1.ASM5025工况排放检验不合格的车辆,需要进行ASM2540工况排放检 验。
2.被检车辆在ASM5025工况结束后立即加速运行至40.0km/h,测功机根据 车辆基准质量自动加载,车辆保持在40.0km/h±2.0km/h范围内等速运转。
1. 1 ASM2540 测试程序
1. ASM2540工况计时开始10s后(t=10s),进入快速检查工况,排气分析 仪开始采样,每秒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s内 的排放平均值,运行10s(t=20s)后,ASM2540快速检查工况结束,进行快 速检查判定,ASM2540测试期间,快速检查工况只能进行一次。如果没有通 过快速检查,则车辆继续进行测试,期间车速应控制在40.0km/h±2.0km/h内 。

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课件

第5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课件

(5-7) (5-8)
(4)指数形式
根据欧拉公式可知
ejcosjsin
于是,复数的三角函数形式可转变为指数形式,即
(5)极坐标形式
A rej
复数的指数形式还可改写为极坐标形式,即
(5-9)
A r
复数的五种表示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5-10)
整理版课件
12
2.复数的运算
设有两个复数
Aa1jb1r1ej1 r11 Ba2jb2 r2ej2 r22
1.电阻元件
如图5-9a所示为电阻元件的时域模型,u R 和 i R 取关联参考方向。假 设通过电阻的正弦电流为 iR(t)Imcos(ti)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两端的电压
u R ( t ) R i R ( t ) R I m c o s (t i ) U m c o s (t u )
由式(5-15)可知,电阻上的电压uR与电流iR是同频率、同相位的正 弦信号。它们的振幅和相位具有以下关系:
流电线路上?
【解】我国220 V交流电的电压有效值是220 V,根据式(5-5)得 电压最大值为
U m 2 U 2 2 2 0V ≈ 3 1 1V
由于220 V交流电的电压最大值是311 V,大于该电器所能承受的 电压最大值300 V,因此直接连接后可能会烧坏电器。
整理版课件
10
5.1.4 复数的相关知识 (5-6) 1.复数的表示形式
CUmcos(tu 2)Imcos(ti) 由式(5-23)可知,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电流 i C ( t ) 与电压 u C ( t )
是同频率的正弦信号,且电流超前于电压90°。它们的振幅和相位具有以下
关系:
I
m

稳态工况法1

稳态工况法1

(25.0±2.0)km/h,完整测试时间为90s
基准质量:整备质量+100kg
规定载荷: 滚筒直径为(218±2)mm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加载功率
P5025-2=RM/148
P5025= P5025-2+Pf5025-2-Pf5025
P5025为任意滚筒直径的测功机ASM5025工况设定功率值
Pf5025-2为滚筒直径为(218±2)mm测功机滚筒与轮胎表面的摩擦损失功率
恒定,车速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40.0±2.0)km/h,完整测试时间为90s
规定载荷: 滚筒直径为(218±2)mm按照下列公式计算加载功率
P2540-2=RM/185
P2540= P2540-2+Pf2540-2-Pf2540
P2540为任意滚筒直径的测功机ASM5025工况设定功率值
Pf2540-2为滚筒直径为(218±2)mm测功机滚筒与轮胎表面的摩擦损失功率
判定要点: 第一种情况:10s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排放限值的50%, 则测试合格,排放测试结束,输出检验结果报告。 第二种情况:快速检查未通过,则继续测试,若任意连续10s平均值小于限值
则测试合格,检测结束,打印最后连续10s平均值。
第三种情况: 若任意连续10s平均值大于限值,但不超过限值500%,则5025 工况测试不合格,应继续进行ASM2540工况。 第四种情况: 若任意连续10s平均值大于限值500%,则测试不合格,终止检 测,打印最后连续10s平均值。
Pf2540-2为滚筒直径为(218±2)mm测功机滚筒与轮胎表面的摩擦损失功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f2540为任意滚筒直径的测功机ASM5025滚筒与轮胎表面的摩擦损失功率

电力稳态课程设计

电力稳态课程设计

电力稳态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力稳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电力系统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电力稳态的定义、特点和判定条件,掌握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了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简单的电力系统进行稳态分析,计算电力系统的各种参数,绘制电力系统稳态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对电力系统的兴趣,增强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节能减排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分类和特点。

2.电力稳态的定义和判定条件:电力稳态的定义,电力稳态的判定条件。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常用的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方法,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步骤。

4.电力系统稳态图的绘制:电力系统稳态图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稳态图的绘制方法。

5.电力系统稳态应用实例:电力系统稳态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力稳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4.实验法:让学生参与实验,亲身体验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相关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案,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

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

汽、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汽车尾气排放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各国政府都制定了相应的排放标准。

本文将对汽油车和柴油车的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汽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1. 排放标准汽油车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排放标准。

例如,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汽油车排放标准。

2. 测量方法汽油车排放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稳态工况法、简易工况法和瞬态工况法。

(1)稳态工况法:在发动机转速为额定转速的70%时,将油门踏板踩到底,使发动机进入稳态工况,然后通过排气分析仪测量尾气中的HC、CO、NOx和PM等污染物的含量。

(2)简易工况法:在发动机转速为额定转速的50%时,将油门踏板踩到底,使发动机进入简易工况,然后通过排气分析仪测量尾气中的HC、CO、NOx和PM等污染物的含量。

(3)瞬态工况法:通过模拟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工况,如加速、减速、怠速等,来测量尾气中的HC、CO、NOx和PM等污染物的含量。

二、柴油车排放标准及测量方法1. 排放标准柴油车的排放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碳烟(PM)、颗粒物(PM)、氮氧化物(NOx)和硫氧化物(SOx)。

各国政府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排放标准。

例如,欧洲、美国和中国等国家都有相应的柴油车排放标准。

2. 测量方法柴油车排放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烟度计法、颗粒物计数法和氮氧化物分析法。

(1)烟度计法:通过烟度计测量柴油车尾气中的碳烟含量,以评估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烟度计法是一种简单、快速、准确的测量方法,广泛应用于柴油车排放检测。

(2)颗粒物计数法:通过颗粒物计数器测量柴油车尾气中的颗粒物数量,以评估柴油车的排放水平。

颗粒物计数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柴油车尾气中颗粒物的分布情况。

环保稳态工况90秒详解

环保稳态工况90秒详解

环保稳态工况90秒详解
稳态工况详解:
(一)检测目的
通过测量汽油车或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汽车稳态工况下排气污染物浓度,比较真实的反应了机动车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所排放的污染物的情况。

(二)依据的标准
GB18285-2018 《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三)仪器设备及环境条件
机动车工况法排放检测设备ACCG-3,ACCG-10、ACCG-13 机动车排气分析仪MQW-50A
发动机转速计、OBD诊断仪、冷却装置
温度:0~40℃;相对湿度:小于等于90%;大气压力:80.0~110kPa;(四)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1、车辆准备
(1)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没有影响安全等的机械故障,排放系统无泄漏,发动机、变速器、冷却系统无液体渗漏,轮胎符合相关要求。

(2)在受检车辆发动机上冷却液或安装机油温度传感器
(3)关闭空调、暖风等装置,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如有)
(4)对受检车辆进行预热
预热前提:测试前待检车辆等候时间超过20分钟或熄火时间超过5分钟预热方法(二选一):
①车辆在无负荷,发动机在2500r/min转速的状态下,连续运转240s。

②车辆在测功机上,按照ASW5025工况,连续运行60s。

(5)车辆变速器档位选择
①手动变速器用二挡,当二挡不能满足要求时用三挡。

要求:二挡的最高车速低于45km/h
②自动变速器用D挡进行测试。

(6)车辆驱动轮置于滚筒上,驱动轮胎应干燥防滑,车辆横向稳定
(7)车辆应限位良好,对前轮驱动的汽车,测试前应使用驻车制动。

稳态第五章1

稳态第五章1

第五章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前两章涉及电力系统正常、稳态运行状况的分析和计算、本章和第六章是前两章的继续和发展。

因这两章将阐述正常、稳态运行状况的优化和调整,亦即保证正常、稳态运行时的电能质量和经济性问题。

•衡量电能质量的指标有频率质量、电压质量和波形质量,分别以频率偏移、电压偏移相波形畸变率表示。

衡量运行经济性的主要指标是比耗量和线损率。

比耗量指为生产单位电能所需消耗的一次能源。

就火电厂而言,就指以g/(kwh)表示的煤耗率。

线损率或网损率则如第一章所述。

这些技术经济指标中,除波形指标外,均直接与系统中有功、无功功率的分配以及频率、电压的调整有关。

而这两方面正分别是这两章中将讨论的主要内容。

至于波形质量,内容涉及电力系统的谐波及其抑制,不属本书范畴。

•本章主要内容:•有功功率的最优分布•有功功率负荷预计(负荷预测)•有功功率电源的最优组合(机组组合)•有功功率负荷在巳运行机组间的最优分配(经济功率分配)•频率调整第一节电力系统中的有功功率的平衡一、有功功率负荷的变动和调整控制•负荷曲线✧实际的负荷曲线由三种负荷所构成。

✧第一种负荷变动幅度很小、周期很短(10秒以下),随机性很强,无法预测。

✧第二种负荷变动幅度较大、周期也较长(10秒至3分)。

✧第三种负荷变动幅度最大、周期也最长(3分以上),它反映了负荷的变动趋势。

这种负荷能够预测。

•负荷调整控制✧针对三种负荷,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大体上也可分成一次、二次、三次调整。

✧一次调整也称为一次调频,针对第一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变化,由发电机组的调速器自动动作承担。

一次调整希望快速和平稳。

✧二次调整也称为二次调频,针对第二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变化,由发电机组的调频器手动或自动动作承担。

二次调频不仅考虑机组的调节特性,还要考虑到系统安全和经济特性。

现在二次调频一般由AGC(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机组承担。

✧三次调整针对第三种负荷变动引起的频率变化,也就是日常所说的发电计划,三次调整主要考虑安全和经济。

电化学稳态和准稳态研究方法课件PPT

电化学稳态和准稳态研究方法课件PPT

流体动力学方法—强制对流技术
强制对流技术:
当电极和溶液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反应物和产物的物质 传递过程收到强制对流的影响。这一类电化学测量方法也称为
流体动力学方法。
分类: 1. 电极本身处于运动状态,如旋转圆盘电极、滴汞电极、振动
电极。 2. 强制溶液流过静止的电极,如网状电极、颗粒状电极和管道
电极。
当φ=φcorr
(1)任何电化学反应都能分成两个或多个局部氧化反应和 局部还原反应;
(2)在电化学过程中,不可能有静电荷积累
共轭反应的极化
混合电位理论的推广—多电极体系
• 由两种以上金属组成的腐蚀原电池系统称为多电极腐蚀原电池系统,工程上很 多不均匀合金以及多金属组合体系都是典型的多电极腐蚀原电池系统。
稳态极化曲线是表示电极反应速 率(电流密度)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曲线
如果扩散途中有多孔隔膜,则隔膜的厚度、孔率和曲折 逐点手动扫描法:操作简单、工作量大、时间长、由于测量者对稳态的标准掌握不同,重现性差。
旋转圆盘电极:为了研究电极表 面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减少或消除扩散层等因素的影响,电化学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各种电极和搅拌的方式,开发出了一种高速旋转的电极,由于
3.稳态过程的特点
稳态系统的特点是由达到稳态的条件决定的。
1.电极界面状态不变(双电层的荷电状态不变),通过 电极的电流全部用于电化学反应(即整个体系的净电 流全部为法拉第电流),i=ir
改变界面电荷状态的双电层充电电流ic=0; 吸脱附引起的双电层充电电流i吸=0。
2.电极界面区反应物的浓度只与位置有关,与时间无关。 达到稳态后,电极界面区扩散层内反应物和产物粒子的 浓度分布(扩散层厚度恒定),不在随着时间变化,只是 空间位置的函数,此时物质扩散满足Fick第一定律。

使用稳态工况法来检测的方法

使用稳态工况法来检测的方法

使用稳态工况法来检测的方法使用稳态工况法来检测的方法1. 简介稳态工况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用于分析和评估动态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它基于系统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行为,通过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确定系统的性能和运行情况。

本文将介绍稳态工况法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相应的检测方法。

2. 稳态工况法的原理稳态工况法基于以下原理: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测量和分析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信号,可以推断系统的性能和状况。

通常情况下,系统的输入是由控制器或外部环境提供的,而输出可以是系统的状态变量、性能指标或其他相关参数。

3. 检测方法稳态工况法的检测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3.1 收集数据需要收集系统在稳态运行条件下的输入和输出数据。

输入数据可以是系统的控制信号或外部环境参数,输出数据可以是系统的状态变量、性能指标或其他相关参数。

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传感器、仪器或其他数据采集设备进行。

3.2 数据处理收集到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滤波、降噪、平均等。

数据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方法、信号处理方法或其他相关方法,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特征。

3.3 建立模型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可以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模型可以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可以是确定性或随机的。

模型可以用于预测系统的行为、评估系统的性能或做出决策。

3.4 评估系统性能使用建立的模型,可以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比较模型的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可以判断系统的健康状况、性能可靠性或其他相关指标。

如果模型与实际数据吻合较好,则表明系统在稳态工况下处于良好状态。

4. 应用领域稳态工况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4.1 工业过程监测稳态工况法可以用于工业过程监测,如化工过程、能源系统、制造过程等。

通过对工业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过程的性能和稳定性,以及识别异常情况和故障原因。

05第五章 稳态工况法

05第五章 稳态工况法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培训教材
第五章 稳态工况法
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稳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简称 ASM 系统)是基于轻型车(总质量 为 3500kg 以下的 M、N 类车辆)污染物浓度排放的测试系统。它用轻型底盘测功机对被检辆进行道路阻 力模拟加载,在 25km/h、40km/h 等速工况下测量尾气排放。与双怠速测量方法相比,与实际道路的相关 性较好。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给出了 ASM 稳态工况测量方 法,HJ/T 291-2006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给出了底盘测功机、尾气分析仪、 微机控制系统等设备要求, HJ/T 240-2005《确定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汽污染物排放限值 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排放限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5.2 ASM 试验方法
5.2.1 试验准备
1 、 车辆准备 (1) 如需要,可在发动机上安装冷却水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试仪器。 (2) 应关闭空调、暖风等附属装备。装备牵引力控制装置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 (3) 车辆预热:进行试验前,车辆各总成的热状态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 - 62 -
地方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放标准,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发 布。省级人民政府可委托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地方排放标准。在确定当地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
- 64 -
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培训教材
车简易工况法排放限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也可参考采用表 5-2 和表 5-3 中的参考排放限值。 (1)基本原则 ① 遵循“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的原则。根据车型在新车进行型式核准时所达到的排放标准水 平,同时考虑车辆在正常使用和维修保养情况下排放控制系统的正常劣化,来确定该车型的在用汽车排 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② 确定的排放限值应能有效地检测出高排放的车辆。 推荐的城市控制高排放车辆的比例为 10—25%。 ③ 在确定排放限值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初始放松,逐步加严”的原则。 (2)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 ① 地方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中心站,负责确定和调整地方排气 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负责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其它检测站的监督管理等。 ② 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中心站应选用通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③ 根据国家不同阶段的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对地方在用车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同排放水平 类型的在用车进行排放检测,原则上每种排放水平类型车辆的抽测数量应不低于 100 辆,同时应考虑不 同排放水平车型的占有比例。 ④ 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对高排放车辆的监管比例,确定地方在用汽车排放限值。 (3)达标要求 ① 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排放检测时,如果检测污染物有一项超过规定的限值,则认为受检车辆排放 不合格。 ② 对于单一气体燃料汽车,仅按燃用气体燃料进行排放检测;对于两用燃料汽车,要求对两种燃料 分别进行排放检测。 ③ 对于排放超高或超低的车辆,检测时允许使用快速通过的检测方式。

电路 正弦稳态分析

电路 正弦稳态分析
2IL cos(t i 90)
2U cos(t u )
∴ U= L I u=i+90º
I I i

jLIi
U jL I jX L I

jX L jL
(复感抗)
+j
0
X L L(感抗) U X LI
+1
(相量图)
L
4) 无源元件
5) 储能元件
6)动态元件
u (t ) L
d ( t) i dt
7)记忆元件
14
二、时域分析:
三、频域分析
i(t ) 2 I cos(t i )
L
di (t ) u (t ) L dt
U U u
IL(i 90)

2IL sin(t i )
第五章 正弦稳态分析
5-1 正弦量及其描述
u(t)
0
t
正弦量: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流
或电压或功率等。
i(t)
0
正弦稳态电路: 激励为正弦量,且加入激励的 时间为t=-时的电路。
t
1
u(t) 一、正弦量的时域表示 1、波形表示: =2f=2/T
2、函数表示:
u(t)=Umcos(t+u) i(t)=Imcos(t +i)
8
二、KVL:
时域: 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在任一时刻,对任一回路,按
一定绕行方向,其电压降的代数和等于零。
k 1
uk (t ) 0
m
k 1
2Uk cos(t uk ) 0
m
频域: 以相量表示正弦量,有
k 1
Uk 0

异步电动机机的稳态模型复习和回顾PPT学习教案

异步电动机机的稳态模型复习和回顾PPT学习教案

异步电动机的磁势平衡方程:
结论:空载运行时,转子电流为0,定子电流等于激磁 电流;负载时,定子电流随负载增大而增大。
第16页/共55页
pec
(二)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等效电路法是分析异步电动机的重要手段。
在异步电动机中,作等效电路遇到的两大障 碍是
(1)定转子电路的频率不相同; (2)定转子边的相数,匝数,绕组系数等不相等。
Ke,电势折算:磁通应不变,得到 :
第21页/共55页
Kz, 阻抗折算:功率不变,得到
R2
m2 m1
I2 I2
2
R2
m2 m1
m1 N1 K w1 m2 N2 Kw2
2
R2
ke ki
R2
kz R2
对漏电抗有同样的结论。
Lr1 kz Lr1
Lr
3 2
Lr1
L2 Lr Lm
根据转差率可以区分异步电动机 运行状态:
第10页/共55页
3、电势平衡方程式
(1)定子绕组电势平衡方程式
定子绕组接AC电源,与电源电压平衡的电势(压降)有:
主电势(感应电势):
定子绕组通入三相对称交流电流时,将会产生旋转的主磁通,同
时被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切割,并在其中产生感应电势。
3 定子绕组感应电势的有效值: Ls1 Lm1 L1 , Lm 2 Lm1
Lm1
单相互感(单相励磁电感)
Lm
等效励磁回路电感
Xm
等效励磁回路感抗
Im
励磁电流
第F4页m /共55页励磁磁势(合成磁势)
(一) 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二) 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 (三) 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平衡和转矩平衡关系 (四) 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和机械特性 (五) 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分析(略)

05第五节-稳态工况法

05第五节-稳态工况法

第五章 稳态工况法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稳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简称ASM 系统)是基于轻型车(总质量为 3500kg 以下的M 、N 类车辆)污染物浓度排放的测试系统。

它用轻型底盘测功机对被检辆进行道路阻力模拟加载,在25km/h 、40km/h 等速工况下测量尾气排放。

与双怠速测量方法相比,与实际道路的相关性较好。

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给出了ASM 稳态工况测量方法,HJ/T 291-2006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给出了底盘测功机、尾气分析仪、微机控制系统等设备要求, HJ/T 240-2005《确定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汽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排放限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5.1 设备组成及原理5.1.1 ASM 系统组成ASM 工况法试验设备由轻型底盘测功机、五气分析仪、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软件、及助手仪(如电视机)、车辆散热风扇、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

具体组成见图5-1。

彩色电视地锚挡车器车辆散热风扇主控柜 计算机1、底盘测功机轻型底盘测功机用来承载测试车辆,用主控柜部分的控制电路控制功率吸收装置,来模拟车辆行驶阻力。

测功机上还装有传感器测量车速和扭力,并传输给控制部分进行分析和计算。

底盘测功机由轻型测功机台架、电机变频装置、挡车器、车辆散热风扇、助手仪(如电视机)等组成。

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主控柜、工业控制计算机、打印机、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控制过程及软件操作执行GB18285-2005及HJ/T291-2006标准。

用于ASM 测量过程的控制、数据测量处理与评价。

3、五气分析仪此分析仪在测试过程中测量车辆排气管中排出的一氧化碳(CO )、碳氢化合物(HC )、二氧化碳(CO 2)、一氧化氮(NO )和氧(O 2)的浓度,并把信息实时的传输给主控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稳态工况法轻型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简易稳态工况污染物排放检测系统(简称ASM 系统)是基于轻型车(总质量为 3500kg 以下的M 、N 类车辆)污染物浓度排放的测试系统。

它用轻型底盘测功机对被检辆进行道路阻力模拟加载,在25km/h 、40km/h 等速工况下测量尾气排放。

与双怠速测量方法相比,与实际道路的相关性较好。

且操作简单、重复性好。

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给出了ASM 稳态工况测量方法,HJ/T 291-2006 《汽油车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给出了底盘测功机、尾气分析仪、微机控制系统等设备要求, HJ/T 240-2005《确定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汽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给出了排放限值的确定原则和方法。

5.1 设备组成及原理5.1.1 ASM 系统组成ASM 工况法试验设备由轻型底盘测功机、五气分析仪、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软件、及助手仪(如电视机)、车辆散热风扇、安全保护装置等组成。

具体组成见图5-1。

彩色电视底盘测功车辆散热风扇图5-1 ASM 况法设备组成废气分析仪电机变频器主控柜 计算机 打印机1、底盘测功机轻型底盘测功机用来承载测试车辆,用主控柜部分的控制电路控制功率吸收装置,来模拟车辆行驶阻力。

测功机上还装有传感器测量车速和扭力,并传输给控制部分进行分析和计算。

底盘测功机由轻型测功机台架、电机变频装置、挡车器、车辆散热风扇、助手仪(如电视机)等组成。

2、计算机控制系统由主控柜、工业控制计算机、打印机、电气控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

控制过程及软件操作执行GB18285-2005及HJ/T291-2006标准。

用于ASM测量过程的控制、数据测量处理与评价。

3、五气分析仪此分析仪在测试过程中测量车辆排气管中排出的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和氧(O2)的浓度,并把信息实时的传输给主控部分。

5.1.2 ASM 测试原理被检车辆驱动轮停放到底盘测功机上,车辆启动,由检验员将车速控制稳定到规定工况速度(25km/h 及40km/h两个工况),由电气控制系统控制调节功率吸收装置,使得加载到滚筒表面的总吸收功率THP 为测试工况下的给定加载值时,车辆稳定带载荷运行。

五气分析仪测量车辆的尾气排放中各成份的含量、通过分析仪自带的环境测试单元测取温度、湿度、气压参数,计算出稀释系数(DF),然后计算出校正后的CO、HC、NO排放浓度值,并给出合格性评价。

测试过程中,控制系统发出操作指令,由助手仪(如电视机等)显示,引导检验员操作,车辆散热风扇对车头吹风散热,安全装置用于保护测试时的车辆运行安全。

对不同车辆,GB 18285-2005给出加载设定功率的公式如下:P5025-2 =RM/148 (5-1)P2540-2= RM/185 (5-2)式中:RM ——基准质量,kg;P5025-2——滚筒直径为 218mm的测功机ASM5025工况设定功率值,kw;P2540-2——滚筒直径为 218mm的测功机ASM2540工况设定功率值,kw。

测功机对车辆加载功率时的指示功率:IHP=P-PHLP (5-3)式中:IHP ——在指定的测试工况下,测功机的指示功率,kw;P ——在指定的测试工况下,根据基准质量计算得到的设定功率值,kw;PLHP ——在指定的测试工况下,测功机内部损耗功率,kw。

5.2 ASM试验方法5.2.1试验准备1、车辆准备(1)如需要,可在发动机上安装冷却水和润滑油测温计等测试仪器。

(2)应关闭空调、暖风等附属装备。

装备牵引力控制装置的车辆应关闭牵引力控制装置。

(3)车辆预热:进行试验前,车辆各总成的热状态应符合汽车技术条件的规定,并保持稳定。

在试验前车辆的等候时间超过20min或在试验前熄火超过5min,应选以下任一种方法预热车辆:——车辆在无负荷状态使发动机以2500r/min转速运转4min;——车辆在测功机上按ASM5025工况运行60s。

(4)变速器的使用安装自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前进档进行试验。

安装手动变速器的车辆应使用二档,如果二档所能达到的最高车速低于45km/h可使用三档。

(5)车辆驱动轮应位于滚筒上,必须确保车辆横向稳定。

驱动轮胎应干燥防滑。

(6)车辆应限位良好。

对前轮驱动车辆,试验前应使驻车制动起作用。

(7)在试验工况计时过程中,车辆不允许制动。

如果车辆制动,工况起始计时应重新置零(t=0)。

2、测功机预热测功机每天开机或停机、转速小于25km/h超过30min,应在试验前进行自动预热。

此预热应由系统自动控制完成,如没有按规定完成预热,系统应锁定不能进行检测。

5.2.2 测试过程(1)车辆驱动轮位于测功机滚筒上,将分析仪取样探头插入排气管中,深度为400mm,并固定于排气管上。

对独立工作的多排气管应同时取样。

(2)ASM5025 工况车辆经预热后,加速至25km/h,测功机根据测试工况要求加载,工况计时器开始计时(t=0s),车辆保持25 km/h±1.5km/h 等速5s 后开始检测。

当测功机转速和扭矩偏差超过设定值的时间大于5s,检测应重新开始。

然后系统开始预置10s 之后开始快速检查工况,计时器为t=15s时分析仪器开始测量,每秒钟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

运行10s(t=25s)ASM5025 快速检查工况结束。

车辆运行至90s(t=90s)ASM5025 工况结束。

测功机在车速25.0 km/h±1.5km/h 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加载扭矩应随车速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保证加载功率不随车速改变。

扭矩允许误差为该工况设定扭矩的±5%。

在测量过程中,任意连续10s 内第一秒至第十秒的车速变化相对于第一秒小于±0.5km/h,测试结果有效。

快速检查工况的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限值的50%,则测试合格,检测结束;否则应继续进行至90s 工况。

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均低于或等于限值,则该车应判定为ASM5025 工况合格,继续进行ASM2540 检测;如任何一种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超过限值,则测试不合格,检测结束。

在检测过程中如任意连续10s 内的任何一种污染物10 次排放值经修正后均高于限值的500%,则测试不合格,检测结束。

(3)ASM2540 工况车辆从25km/h 直接加速至40km/h,测功机根据测试工况要求加载,工况计时器开始计时(t=0s),车辆保持40 km/h±1.5km/h 等速5s 后开始检测。

当测功机转速和扭矩偏差超过设定值的时间大于5s,检测应重新开始。

然后系统开始预置10s 之后开始快速检查工况,计时器为t=15s时分析仪器开始测量,每秒钟测量一次,并根据稀释修正系数及湿度修正系数计算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

运行10s(t=25s)ASM2540 快速检查工况结束。

车辆运行至90s(t=90s)ASM2540 工况结束。

测功机在车速40.0km/h±1.5km/h 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加载扭矩应随车速的变化做相应的调整,保证加载功率不随车速改变。

扭矩允许误差为该工况设定扭矩的±5%。

在测量过程中,任意连续10s 内第一秒至第十秒的车速变化相对于第一秒小于±0.5km/h,测试结果有效。

快速检查工况的10s 内的排放平均值经修正后如果等于或低于限值的50%,则测试合格,检测结束;否则应继续进行至90s 工况。

如果所有检测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均低于或等于限值,则该车应判定为合格。

如任何一种污染物连续10 秒的平均值超过限值,则测试不合格,检测结束。

在检测过程中如任意连续10s 内的任何一种污染物10 次排放值经修正后如高于限值的500%,则测试不合格,检测结束。

5.2.3测试运转循环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的测试运转循环如表5-1,并用图5-2加以描述。

按运转状态分解的统计时间列入表5-1.表5-1 ASM 检测过程图5-2 ASM 测试过程5.3 确定ASM 工况法排汽污染物排放限值的原则和方法(依据HJ/T 240-2005)5.3.1 简易工况法排放限值的确定地方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简易工况法排放标准,按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发布。

省级人民政府可委托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订地方排放标准。

在确定当地在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速(km/h )ASM5025 快速检查工况0s 5s 15s 25s 90s 0s 5s 15s 25s 90s 时间(s)ASM2540工况ASM2540 快速检查工况4025车简易工况法排放限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也可参考采用表5-2和表5-3中的参考排放限值。

(1)基本原则①遵循“新车新标准,老车老标准”的原则。

根据车型在新车进行型式核准时所达到的排放标准水平,同时考虑车辆在正常使用和维修保养情况下排放控制系统的正常劣化,来确定该车型的在用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②确定的排放限值应能有效地检测出高排放的车辆。

推荐的城市控制高排放车辆的比例为10—25%。

③在确定排放限值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坚持“初始放松,逐步加严”的原则。

(2)排放限值的确定方法①地方城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可根据需要建立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中心站,负责确定和调整地方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时负责对检测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对其它检测站的监督管理等。

②在用汽车排放检测中心站应选用通过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检测设备和仪器。

③根据国家不同阶段的新生产机动车排放标准,对地方在用车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对不同排放水平类型的在用车进行排放检测,原则上每种排放水平类型车辆的抽测数量应不低于100 辆,同时应考虑不同排放水平车型的占有比例。

④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地方对高排放车辆的监管比例,确定地方在用汽车排放限值。

(3)达标要求①采用简易工况法进行排放检测时,如果检测污染物有一项超过规定的限值,则认为受检车辆排放不合格。

②对于单一气体燃料汽车,仅按燃用气体燃料进行排放检测;对于两用燃料汽车,要求对两种燃料分别进行排放检测。

③对于排放超高或超低的车辆,检测时允许使用快速通过的检测方式。

5.3.2 简易稳态工况法排放限值表5-2 和表5-3 中规定的最低限值为各地方城市开始实施本检测方法时的最低要求;最高限值为经过检测与维护制度,该车种应最终达到的限值标准。

各地方城市可在最低限值与最高限值之间根据各自情况调整本地区的限值标准,也可根据车辆年度类型划分不同限值。

对于2000 年7 月1 日以前生产的第一类轻型汽车和2001 年10 月1 日以前生产的第二类轻型汽车,参考的稳态工况法排放限值见表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