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对政府舆论引导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挑战和机遇
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挑战和机遇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
政府传播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传播,也面临着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挑战和机遇。
一、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挑战1.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政府传播需要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递信息,但新媒体的快速传播速度使得政府传播的效果受到了挑战。
政府需要更加迅速地回应公众关切,否则信息的传播速度可能会被新媒体所超越,导致政府形象受损。
2.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新媒体的特点之一是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在新媒体时代,任何人都可以发布信息,政府传播面临着信息真实性的挑战。
政府需要更加谨慎地筛选和核实信息,以确保传播的信息真实可信,避免因虚假信息而引发的负面影响。
3.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
政府传播需要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然而,不同平台的特点和受众需求不同,政府需要针对不同平台进行针对性的传播策略,这对政府传播的管理和资源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媒体对政府传播的机遇1.信息传播范围扩大新媒体的出现使得政府传播的信息范围得以扩大。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信息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提高信息的覆盖率和传播效果。
政府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政策解读、宣传报道等,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2.互动性增强新媒体的互动性是其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之一。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与公众进行互动,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政府可以通过开展在线问答、举办网络讲座等形式,与公众进行深入交流,增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性。
3.传播成本降低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的传播成本更低。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降低传播成本,提高传播效益。
政府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信息发布,减少对传统媒体的依赖,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与治理的影响
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与治理的影响自媒体的兴起以及其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迅速发展,已经在今天的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在信息发布的门槛、内容多样性和传播效率方面都有绝对的优势。
然而,如何评估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与治理的影响,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挑战自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形式,具有去中心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给传统权威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也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首先,自媒体的信息发布门槛相对较低,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的内容创作者。
这种自由度的增加使得社会上涌现出了大量未经专业审核的自媒体账号,部分自媒体创作者缺乏责任心和专业素养,不严谨地发布虚假信息,甚至利用自媒体传播谣言。
这些虚假信息和谣言会严重干扰公众对政府正当权威的认知,削弱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自媒体的多样性意味着传播内容的广泛性和深度的差异性。
社交媒体平台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自媒体账号,他们的立场和观点各不相同,在政府政策解读和事件评论中,很难形成一致的声音。
这种情况容易引发公众对政府信息的质疑,并可能导致社会上出现对政府的不信任。
二、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的促进尽管自媒体对政府公信力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首先,政府部门也开始重视自媒体。
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官方自媒体账号,通过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回应公众关切等方式,加强了与公众的互动与沟通,提高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和传达效果。
政府的积极参与对自媒体的制衡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
其次,自媒体在特定领域中也具备了较高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一些自媒体账号因其独特的专业素养和深入的调查报道而受到公众的认可,他们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度的分析,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解读。
这样的自媒体账号为政府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三、自媒体对政府治理的影响自媒体的崛起给政府治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网络舆情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产生并传播的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舆论态势。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政府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情绪,因此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面对网络舆情的冲击,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舆论压力:网络舆情能够迅速形成舆论压力,政府决策往往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反对声音,避免引发更大规模的社会不满和抗议活动。
2. 决策信息:网络舆情广泛涉及各个领域,政府可以通过监测和分析网络舆情,获取公众对当前问题的看法和意见,为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3. 信息失真:网络舆情往往具有时效性和主观性,其中一些信息可能存在失真、夸大或者误导,政府需要及时澄清和解释,以避免对决策的负面影响。
二、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建立预警机制: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了解公众的关切和诉求,有效预判和应对潜在的舆情危机。
2. 公开透明:政府应积极主动地向公众传递决策信息,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互动,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问题和疑虑。
3. 社会参与:政府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通过听取公众的声音,增加决策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4. 消息引导:政府可以通过积极引导舆论,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公众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多个维度,避免盲目跟风和舆论偏激。
5. 加强网络安全:政府应采取措施保障网络信息的安全,防止网络谣言的传播和滥用影响决策的权威性。
三、案例分析: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以某城市环境污染治理为例,政府决定关闭一家污染严重的工厂。
这一决策在网络舆情中引发了广泛争议,一些网友认为关闭工厂会导致失业问题和经济困难,因此对此决策表示不满。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可以采取以下应对策略:1. 提供决策解释:政府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公众传递有关环境污染治理的决策信息,解释关闭工厂的原因和意义。
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当前我国舆论引导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舆论引导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在我国的舆论引导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信息不良扩散
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而信息质量却得不到保障。
此时,信息不良扩散的现象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思想和行为。
二、网络暴力
在一些公共事件发生时,网络上出现了很多负面言论和恶意攻击。
既使是一些普通的日常问题,也可能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从而转化为网络暴力的事件。
三、言论自由与社会和谐的平衡
我国有言论自由的要求,但有时候言辞过激的争吵、群体性打压和攻击等行为却可能导致社会的不和谐。
此时,要取得平衡就需要对舆论进行引导。
针对这些问题,有几点对策可供我们采用:
一、加强网络信息监管
应该构建一套完整的网络信息监管体系,对涉及到国家和社会安全的信息进行严格监管,让未经核实的信息不得随意传播。
二、加强社会舆论引导
政府应该出台一些舆论引导政策,如加强宣传、引导舆论方向等措施。
同时,社会也要积极配合,发起一些正能量的网络运动,引导舆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提高民众素质
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的法制意识和网络素质,让他们明白传播信息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要切实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不被不良信息所误导。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该制定一些保护网民权益的法律法规,为维护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总之,舆论引导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践中,需要综合而全面地考虑各种现实情况,灵活制定对策,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媒体平台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
新媒体平台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平台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新媒体平台以其便捷、快速、广泛的特点,成为政治宣传的重要渠道和工具。
本文将从信息传播、互动交流和舆论引导三个方面探讨新媒体平台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
一、信息传播新媒体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
政府和政治组织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宣传成果、重大事件等信息,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广泛覆盖。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平台的信息传播更加直接、及时,能够迅速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公众传递正面信息,增强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二、互动交流新媒体平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通过新媒体平台,政府可以与公众进行实时互动,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
公众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向政府提出问题、反映意见,实现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
这种互动交流的模式有助于政府更好地了解民意,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增强政府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三、舆论引导新媒体平台在政治宣传中还具有舆论引导的作用。
通过新媒体平台,政府和政治组织可以对舆论进行引导和操控,塑造舆论氛围,影响公众的认知和态度。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正面信息,引导公众对政府的支持和认同。
政治组织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争取公众的支持和参与。
同时,新媒体平台也为公众提供了表达意见和参与讨论的平台,促进了公众的多元声音和民主参与。
然而,新媒体平台在政治宣传中的作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难以保证。
在新媒体平台上,虚假信息和谣言很容易传播,给政治宣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新媒体平台的使用技巧和策略对政府和政治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具备一定的新媒体运营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政治宣传。
最后,新媒体平台的使用也面临着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约束,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在使用新媒体平台时遵守相关规定,确保信息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社会媒体对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的影响与应对
社会媒体对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的影响与应对引言社会媒体的迅猛发展与普及为公众传播和获取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和抖音等成为人们获取新闻、表达观点和分享生活的主要渠道。
然而,社会媒体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对舆论引导与社会治理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社会媒体对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并提出应对这些影响的措施。
社会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影响信息泛滥与真实性难题社会媒体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变得非常迅速,信息的扩散范围也更加广泛。
然而,这也带来了信息泛滥的问题。
社交媒体上的内容和消息层出不穷,很难准确了解消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尤其是在一些灵活并且特别敏感的社会事件中,虚假信息和谣言往往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对公众产生了负面影响。
虚假信息与滥用现象社会媒体的普及也带来了滥用的问题。
一些不负责任的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传播虚假信息、谣言和不实观点,以个人利益、恶搞或者刻意煽动社会情绪。
这些虚假信息和滥用行为对舆论引导产生了负面影响,扰乱了社会秩序,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舆论狭化与信息过滤社交媒体的推荐算法倾向于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偏好为他们推送相关内容。
这种个性化推送的方式使得用户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只接触到符合自己观点和立场的内容。
这种舆论狭化现象导致了信息过滤,让用户难以获得全面和客观的信息,从而影响他们对事件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社会媒体对社会治理的影响社会舆论的集中与引导社会媒体的发展使得公众能够更方便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这种大规模的信息交流和集中呼声可以对社会治理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社交媒体,公众可以向政府和相关部门提出反馈和建议,促使政策的调整和改进。
此外,社会媒体上的热点话题和事件也能够引起公众的共鸣和讨论,进而影响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
网络暴力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影响力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网络暴力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严重问题之一,人们可以匿名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侮辱、谩骂、人肉搜索等。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网络舆情,了解其对政策制定和落地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影响政策制定网络舆情可以迅速在互联网上扩散,形成大面积的舆论压力。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需要考虑到公众的意见和诉求,如果网络舆情出现负面情绪或批评声音,政府需要重新评估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避免因为舆情的负面影响而导致政策的失败。
2. 挑战政府形象网络舆情对政府形象产生重要影响。
一旦网络上出现大规模的负面舆情,政府的形象和信任度可能会受到损害。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预测并应对可能出现的网络舆情,积极引导舆论,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3. 影响政策实施网络舆情可以对政府决策的实施产生直接影响。
如果网络舆情批评某项政策,人们可能不会配合政府的执行,甚至出现抵制行动。
政府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和回应网络舆情,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减少冲突和误解,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 监测网络舆情政府需要建立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及时了解网络上关于政府决策的声音和舆论动向。
通过数据分析和舆情监控,政府能够掌握公众对政策的态度和看法,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
2. 主动引导舆论政府在决策过程中要主动引导网络舆情,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组织专家座谈会、征集意见等方式,与公众进行沟通和对话,争取公众认同和支持。
政府也可以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布政策解读,准确传递政府政策意图,避免误解和负面舆论的产生。
3. 加强危机公关能力政府需要加强危机公关能力,做好危机舆情处理工作。
在网络舆情出现负面声音时,政府应迅速回应,及时发布信息,积极引导舆论,消除公众的疑虑和不信任。
与此同时,政府也需要与媒体和公众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透明度和信息公开度。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普及,网络舆论在形成和传播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迅速传递信息,引导公众关注焦点,也能够对政府决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决策过程、公众参与和政策调整等方面的潜在影响。
首先,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起到了促进民主参与的作用。
传统上,政府往往是信息的主要发布者和决策制定者,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很难被有效地反映和听到。
而通过互联网,公众可以在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上自由表达观点和意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政府可以通过对网络舆论的监测和分析,了解社会舆论趋势和民意倾向,更加全面地了解公众的需求和关切,从而更好地制定政策。
网络舆论的发展使得公众更容易参与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增加了决策的民主性和透明度。
其次,网络舆论的广泛传播也会极大地影响政府决策的效果。
在舆论导向下,政府可能会调整决策方向和内容,以适应公众的期望和需求。
政府会更加注重公众的意见,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与公众进行更多的对话和沟通。
这种互动有助于政府更好地理解社会问题,并通过改进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网络舆论还能够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促使政府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数据,以便公众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这种监督有助于预防政府滥用职权和腐败,提高政府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然而,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也存在一些潜在的负面影响。
首先,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方式往往缺乏审核和准确性,存在着虚假信息、谣言和恶意评论等。
这些不真实的信息可能会对政府决策产生误导,影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效果。
另外,由于网络舆论的广泛传播和影响力,政府在决策制定过程中可能会过度迎合公众的情绪和短期利益,忽视了长远规划和更大的整体利益。
政府必须谨慎处理网络舆论,避免盲目跟风和被情绪牵着鼻子走。
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政府需要加强舆论监测和分析能力,及时发现和引导舆论的走向。
同时,政府应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和互动,将网络舆论作为重要的决策参考因素。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
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论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对于政府来说,网络舆论的力量不可忽视。
本文将就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展开研究,并分析其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与挑战。
一、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积极作用1. 信息传递的高效性网络舆论平台上的信息传递速度快、范围广,政府可以通过网络实时了解社会民众的诉求和意见,及时获得公众反馈,帮助政府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2. 舆论监督的促进网络舆论平台提供了一个公开透明的交流空间,使得公众可以对政府决策提出质疑、建议和批评,有效促进了政府的决策透明度和质量,并避免了权力滥用的情况发生。
3. 民意引导的重要性政府决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需要得到民众的认可,而网络舆论可以传播各种意见和观点,让政府能够更广泛地了解民众的意愿和需求,从而切实关注民生、改善治理。
二、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挑战1. 谣言与不实信息由于网络上信息的发放速度快、监管难度大,谣言和不实信息往往很容易在网络舆论中传播。
政府在制定决策时,需要辨别信息真伪,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
2. 舆情的波动和不确定性网络舆论的特点之一就是变化快,政府在制定决策时,需要面对舆情的波动和不确定性。
政府应灵活应对,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政策,以应对不同阶段的舆论需求。
3. 平台规则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网络舆论平台往往有一定的管理规则,政府在监管和引导网络舆论时,需要平衡平台规则与公众利益之间的关系,既要保护言论自由,又要防止网络舆论对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的不良影响。
三、提升政府决策的网络舆论管理策略1. 加强信息监管和宣传政府应建立健全的信息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网络舆论中的谣言和不实信息。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向公众发布政策信息,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
2. 拓展舆论监测和预警机制政府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监测网络舆论,及时掌握公众的关注点和情绪波动,并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提前应对可能产生的舆论风险。
互联网时代官方媒体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影响机制
互联网时代官方媒体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影响机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官方媒体在传播政府形象和维护政府公信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利用互联网传播政府形象和宣传政府政绩,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官方媒体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影响机制以及互联网时代官方媒体的运作模式这两方面展开探讨。
官方媒体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影响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官方媒体作为政府的宣传工具,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
政府通过官方媒体发布政策信息和政绩成果,可以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起权威形象。
官方媒体报道的消息往往被公众所认可,因为官方媒体具有更高的可信度,政府通过官方媒体传播的信息更容易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
官方媒体能够在舆论场上扮演舆论引导的角色。
政府可以利用官方媒体引导舆论,塑造自身形象。
通过官方媒体的报道和评论,政府可以引导公众对政府政绩的看法和评价,对政府形象产生积极的影响。
官方媒体的影响力在舆论引导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具有重要影响。
官方媒体在传播政府形象和政策信息的还可以通过批判和澄清负面信息,维护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负面信息可能会通过网络迅速传播,而官方媒体可以及时进行回应和澄清,避免负面信息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严重损害。
在互联网时代,官方媒体的运作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对官方媒体对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影响机制产生了新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官方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互联网时代的官方媒体在传播政府形象和政策信息方面更加多元化。
传统的官方媒体主要包括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报纸等传统媒体,而互联网时代的官方媒体还包括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
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出现,使政府在传播政策信息和政绩成果时可以选择的方式更加多样化,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广。
互联网时代的官方媒体在传播速度和互动性方面更有优势。
互联网时代的官方媒体可以实时更新信息,与公众进行即时互动,使政府传播的信息更加及时、全面和立体。
社交媒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社交媒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社交媒体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观点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在这个数字时代,政府决策者也开始重视并利用社交媒体,以更好地了解民意和调动社会力量。
然而,社交媒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负面的一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社交媒体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一、民意沟通与信息获取渠道拓宽社交媒体作为一种全民参与的平台,使得普通公民能够直接表达观点和意见,使政府决策者能够更广泛地收集到不同层面、不同背景的民意。
政府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政策信息,接触到更广泛的受众,与民众进行更加直接和即时的互动。
而且,社交媒体上的用户也经常会在自己的账号上分享政府政策,从而进一步拓宽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沟通渠道。
这样的双向互动对政府而言非常有益,可以更好地了解民众需求和期望,从而对决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舆论引导与舆情监测的重要平台社交媒体平台的广泛传播性使得政府决策很容易引起公众的关注和讨论。
政府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公众舆论对决策的反应,及时进行回应和调整。
同时,政府决策者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的舆情监测功能,实时了解公众对某一决策的评价,及时采取措施,增加政策执行的可行性。
然而,社交媒体与政府决策之间的联系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信息真实性与公信力问题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数量庞大,但真实性却无法得到保证。
虚假信息的传播可以影响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认知,并导致错误的判断。
政府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决策时,需要审慎对待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需要增强公共信息的公信力,提供可靠的政策解读和权威的信息发布渠道。
二、政策操纵与舆论引导问题社交媒体上的人群多样化,舆论发展易受某些特定群体或利益集团操纵。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社交媒体上的某些声音并不代表公众的真实意见,防止被舆论引导而偏离政策初衷。
因此,政府需要更加精准地识别真实民意,同时加强与社交媒体平台的合作,共同打击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
三、个人隐私与信息安全问题社交媒体平台调动大量个人用户的信息,政府在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决策时需要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的困境及对策
如今,网络已经慢慢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进行意见表达和建议的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
处于不同的生活圈、不同的工作领域的网民都可以运用互联网或者像微信、贴吧等这些人际交往软件加入到各类社会事件的探讨中去,从而表达自己的见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而在这个过程中对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各类表达就形成了网络舆情体系。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引导的困境目前,当代信息化技术超前发展,网络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造成社会舆情事件的可能性,虽然说相关部门和政府都对此提出了解决策略,并作出了一定的防范举措,但是网络舆情引导仍然处于困境之中,依旧面临许多的实际问题。
(一)舆情引导的观点误区在新媒体发展的形势下,引导舆情的任务就是传统媒体的工作和责任。
这样的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可言的,因为传统的媒体是作为我们国家政府以及党用来搜集、了解情况和宣传方针政策的工具。
但是,这样的观点恰恰对当下的时代形势来说,是一种很严重的错误导向,不够重视当下新媒体对舆情引导的影响力,单单依赖国家政府和党所代表的传统旧媒体无法很好地符合如今快速发展的多变新媒体时代。
新媒体是目前信息传播的主要工作平台,需要和传统的媒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当有一些事情突然发生而引起一定混乱的舆情时,传统的媒体需要充分展示出权威的形象,展现出自身力量,为新媒体的信息传播提供一些具有真实性、可靠性的信息,而新媒体也要充分展示出技术方面的突出优点,展开快速、广泛的信息传播工作。
比如说在我国面对钓鱼岛问题时,应该合理利用各大新媒体信息平台传播具有权威性的内容报道,更好地引导舆情的发展方向,而不是简单地向相关机构传递信息预警,这样的举措无法达到很好的传播信息的效果。
(二)“两个舆论场”的分裂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的高级记者南振中曾经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指的就是以社会上各类人民组成的“口头舆论场”和新媒体大力创造出的“官方舆论场”,面对当下信息化新媒体时代来说,“两个舆论场”指的就是以微信、新浪微博为主的信息新媒体和传统的主流媒体。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与改善
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与改善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渠道。
政府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影响和改善。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一、新媒体对政府公共服务的影响1. 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新媒体为政府公共服务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
通过政府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政府可以及时发布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如政策法规、办事指南、公告通知等。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所需信息,避免了传统方式中需要亲自前往政府部门或咨询电话的麻烦。
2.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的透明度新媒体的出现使政府公共服务更加透明。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公开发布政府工作报告、财政预算、政府采购信息等,让市民了解政府的工作进展和资源分配情况。
同时,市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对政府公共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价,促使政府更加公正、高效地提供服务。
3. 加强政府与市民的互动与参与新媒体为政府与市民之间的互动和参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政府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征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开展在线问卷调查、在线讨论等形式,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公共服务。
市民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提出问题、反映意见,与政府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互动。
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建议1. 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加便捷、稳定和安全的服务。
政府官方网站应具备良好的用户体验,信息分类清晰,搜索功能完善。
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应及时更新内容,回应市民的问题和反馈。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新媒体平台的监管,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和不良信息的泛滥。
2.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政府应加强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市民的满意度。
政府部门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办事时间。
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服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服务态度和专业水平。
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
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也逐渐转向新媒体平台。
本文将探讨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特点、挑战和影响。
一、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宣传特点1.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体平台包括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政治宣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更加丰富多样。
2. 实时性和互动性:新媒体平台的特点是信息传播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政治宣传可以及时发布,与受众进行互动,增加政策的传播效果。
3. 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送: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用户的浏览记录和兴趣标签,实现对受众的精准定位和个性化推送,提高政治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特点1. 群众参与度高: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更加注重群众的参与,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积极回应网民的关切和问题,增加舆论引导的公信力。
2. 舆论传播速度快:新媒体平台的舆论传播速度快,一条消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播,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及时回应和引导,避免舆论的负面影响。
3. 舆论引导的复杂性: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更加复杂,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面对不同的声音和观点,进行有效的引导和回应,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秩序。
三、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挑战1. 虚假信息的传播:新媒体时代虚假信息泛滥,政治宣传和舆论引导面临虚假信息的挑战,需要加强信息真实性的核查和监管。
2. 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新媒体时代网络暴力和谣言传播频发,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加强对网络暴力和谣言的打击,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3. 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新媒体时代个人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成为重要问题,政府和政治组织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和网络安全的监管。
四、新媒体时代的政治宣传与舆论引导的影响1. 提高政策传播效果:新媒体时代政治宣传可以更加精准地传达政策信息,提高政策的传播效果,增加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政府舆论引导力研究摘要:舆论引导一直是我国新闻传播理论中的核心命题,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体制中的功能研究之一。
依托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成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而与此相对应,传统的舆论引导机制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本文主要侧重于研究新媒体时代的舆论引导机制。
在我国,新闻媒介的性质决定了其作为党和人民“耳目喉舌”的角色,舆论引导是其“天然职能”和重要的社会责任,舆论引导的正确与否,对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主流媒体,新媒体,舆论引导互联网、手机等现代信息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不仅带来了崭新的文化生产方式和传播方式,更形成了各种信息咨询、社会思潮、利益诉求的新的集散地,同时也成为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较量的新战场。
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受众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便捷,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网络影响泥沙俱下,网络推手炮制民意,手机短信散布谣言,微信、微博传播虚假信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舆论格局日趋多层次、复杂化,面对种种带来负面社会影响的新媒体,如何引导新媒体发挥积极的舆论引导力,就成为社会治理中一个迫不及待的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的舆论传播(一)新媒体发展状况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是1967年由美国学者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全球互联网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我国以来,经过二十四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信息基础设施。
新媒体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响着整个社会进程。
事实上,自新媒体诞生以来,它的发展历程经由精英媒体到大众媒体再到个人媒体这样三个阶段,不过也就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这和以往通过数百年时间才完成几个阶段发展的传统媒体相比而言,新媒体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发展速度惊人的新兴领域。
1、新媒体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新媒体用户越来越多。
2022年8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络舆情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网络舆情的影响及治理措施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和个人生活的重要因素。
网络舆情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如何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成为了当前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网络舆情的影响。
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产生的一种公共舆论现象,它可以通过各种网络媒体传播,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网络舆情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最为显著的包括:1. 影响社会稳定。
网络舆情往往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甚至影响社会的稳定。
一些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和混乱。
2. 影响公共秩序。
网络舆情的发展也会对公共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网络事件可能会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严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
3. 影响个人生活。
网络舆情的发展也会对个人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网络事件可能会对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网络舆情的发展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成为了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地治理网络舆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 加强信息监管。
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打击网络谣言和不实信息的传播,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控,防止网络舆情的不良发展。
2. 强化网络舆情引导。
通过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引导公众理性看待网络事件,增强公众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减少网络舆情对社会的不良影响。
3. 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治理,提高网络舆情的管理效率和治理水平。
4. 加强网络舆情应急处置。
加强网络舆情的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处置网络舆情事件,减少网络舆情对社会的不利影响。
5. 提高网络舆情管理水平。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网络舆情管理水平,提高网络舆情管理的专业化水平。
总之,网络舆情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互联网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影响与作用
互联网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影响与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互联网媒体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广泛和多样化。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媒体对舆论引导的影响与作用。
一、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
传统媒体需要经过编辑、排版、印刷等环节才能将新闻传递给读者,而互联网媒体可以实时发布新闻,使得信息几乎可以瞬间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
这种实时性和快速性使得互联网媒体成为了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
二、信息传播范围扩大互联网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大大扩大。
传统媒体的传播范围受限于地域和发行量,而互联网媒体可以通过网络覆盖全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的新闻都可以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
这种广泛的传播范围使得互联网媒体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能够更好地引导舆论。
三、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互联网媒体的多样化传播渠道使得信息传播更加灵活。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渠道传播信息,而互联网媒体可以通过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渠道传播信息。
这种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使得信息可以更加精准地传达给目标受众,从而更好地引导舆论。
四、信息获取便捷性提高互联网媒体的普及使得信息获取变得更加便捷。
传统媒体需要读者购买报纸、收听电视、收听广播等方式获取信息,而互联网媒体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这种便捷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接触到各种信息,从而更容易受到舆论的引导。
五、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引导的能力得到了增强。
互联网媒体可以通过推送、热搜、评论等方式将某一信息推向公众视野,从而引导公众对该信息进行关注和讨论。
同时,互联网媒体还可以通过编辑、筛选、评论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解读,从而影响公众对该信息的认知和态度。
这种舆论引导能力使得互联网媒体成为了舆论场中的重要角色。
六、舆论监督作用增强互联网媒体的出现使得舆论监督的作用得到了增强。
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是很大的,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传媒行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同时也带来了社会舆论的激烈较量。
媒体传播的信息和话语对社会影响深远,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力。
首先,媒体对政治舆论的影响媒体是政治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它可以通过报道、评论、专题等形式对政治舆论进行引导和塑造。
在近年来的选举中,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也让政治舆论在虚拟社区里迅速扩散。
媒体的报道和口碑,往往能够对选民的投票产生直接的影响。
在人们对政治有着更多不满和愤怒的情况下,媒体的舆论导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些媒体会通过定向报道,批判和质疑政府或政治人物的决策,或者重点宣传一些反对政策的集会和抗议活动。
而这些报道往往会引导公众对政府及其决策进行质疑和批判。
这对政府的形象和能力评估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媒体也是政府进行宣传和阐述政策的平台。
政府和政治团体可以通过媒体向公众普及背后的信息,解释其政策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此外,媒体也可以起到鼓励民主参与和社会反馈的作用,为公众表达意见和建议提供空间。
其次,媒体对经济舆论的影响当下,媒体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媒体是商业品牌形象和产品推广的重要平台。
媒体可以通过对市场趋势、商业事件以及企业表现的报道和分析来引导公众的经济舆论。
媒体的品牌效应对于产品和服务销售的成功或失败影响很大。
此外,媒体也可以在分析经济问题时对公众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对于经济信息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和披露。
这样的报道不仅可以让公众更加全面地了解经济真相,也能促进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
最后,媒体对文化舆论的影响媒体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之一,通过它可以将文化的影响力展开到全球各个角落。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不仅可以反映文化的多样性,还能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媒体也会对存在争议的时间和事件进行报道和评论。
这时,媒体的观点和评论将会非常关键。
它往往决定了公众对某些文化事件的态度和看法。
调研报告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调研报告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调研报告: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一、引言网络舆论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传播使得其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决策受到网络舆论的直接影响,因此,深入了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至关重要。
二、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公众意见反馈与情绪引导网络舆论平台使得公众更加便捷地表达对政府决策的意见和建议。
政府可以通过这些反馈及时了解到民意,从而调整和改进决策。
此外,网络舆论还能够借助情绪化的表达方式对政府决策进行引导,影响公众对决策的认知和态度。
2. 舆论场形成与传播速度加快网络舆论的传播速度远快于传统媒体,这使得政府决策受到的舆论压力更加突出。
网络舆论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舆论场,并迅速扩散至大众。
政府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及时关注并回应网络舆论,否则,舆论场的负面影响可能严重干扰政府决策的推进。
3. 网络谣言与信息操控网络舆论中的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它们对政府决策造成了严重的干扰和误导。
政府应该积极应对网络谣言,及时澄清事实,防止谣言对政府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三、应对网络舆论的策略1. 多渠道信息收集与分析政府需要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与分析机制,以了解网络舆论的动态和趋势。
通过对不同渠道的信息进行分析,政府可以准确把握民意和舆论的发展方向,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及时回应和互动政府应设立专门的舆情回应团队,并及时回应和解答公众对决策的疑问和质疑。
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政府可以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缓解公众对决策的不满和质疑。
3. 加强舆论引导与宣传政府可以运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引导网络舆论,解释和传达政府决策的重要性和合理性。
同时,政府应重视宣传力度,增加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供权威信息,以降低网络谣言对决策的影响。
4. 高效决策与民主参与政府应加强决策过程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给予公众更多的参与机会。
通过加强与公众的沟通,政府可以及时调整决策,提高其可接受程度,减少对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与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快速传播,网络舆情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网络舆情指的是网络上公众对某一特定事件或话题的集体情感态度和言论表达。
网络舆情具有速度快、影响大、传播广泛等特点,对政府决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何应对网络舆情,成为当代政府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1. 舆情的快速传播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迅猛,普通市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论坛等途径表达自己的观点,迅速引发热议。
由于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灵活性,政府决策可能会受到迅速传播的网络舆情影响,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调整。
2. 舆情的集体情感态度网络舆情往往代表着公众的集体情感态度,政府需要高度关注并分析舆情中所蕴含的民意和社会心态。
若忽视网络舆情的情感反馈,政府决策可能会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进一步积累,进而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问题。
3. 舆情的影响力与权威性网络舆情的传播范围广泛,影响力日益突出。
公众对政府决策的评价和反馈,往往能够在网络上形成舆论共识,影响社会的舆论导向。
所以,政府需要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及时掌握民意、解读社会动态。
二、应对网络舆情的策略1. 建立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政府应建立健全舆情监测和分析系统,通过网络数据挖掘技术,实时监测公众舆论动向。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舆情中的关键词、情感倾向等信息,构建舆论态势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 积极倾听民意反馈政府应积极倾听公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举办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民意和满意度变化。
政府部门应设立畅通的互动平台,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3. 及时回应和引导舆情政府应高度关注网络舆情的传播,通过及时回应和引导来达到舆情的消解和疏导。
对于虚假信息和不正当言论,政府要果断予以澄清和辟谣,向公众传递准确的信息,避免谣言蔓延和舆论误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 务时 。 手 机媒体将大 大地改变 人们 的工作 、 学 习 与 生 活 方式 , 提 升 人 们 的 生 活 质量 。P - 1
一
、
手 机 媒 体 对 政 府 舆论 监 督 的积 极 作 用
手 机 媒体 是 新 媒 体 的一 种 形 式 , 同 时 具 备 传 统 媒 体 与
播, 但 有 时候 却反 而 隐瞒 了事 件 背 后 的真 相 , 在 国 际上 造 成 了不 良形 象 。 新媒 体 时代 的到 来 . 将 会 大 大 改 善 中 国 的 国 际 形 象 。就 汶 川 地 震 来 说 . 相 对 唐 山 大地 震 。 我 们可 以 看 出这 两个 时期 政 府 在 灾 情 信 息公 布 上 发 生 的 巨 大 转 变 。 ( 三) 有 利 于 缓 解 公 众情 绪 手 机 媒 体 与 其 他 新 虚 拟 媒 体 一 样 有 助 于 缓 解 公 众 情 绪 。人 们 可 以在 自 己的 手 机 客服 端 上 采 用 匿 名 方 式 发 表 自
第 2 1 卷 第 l O期
Vo 1 . 2 1 No . 1 0
鄂
州 大
学
学
报
2 0 1 4年 l 0月
0c t . 2 0 1 4
J o u na r l o f Ez h o u Un i v e r s i t y
手机媒体 对政府舆论 引导 的影响及对策
机 。因 此 , 在 手 机 媒 体 日益 发 达 并 普 及 的 情 况 下 , 需要 加 强 对 手 机 媒 体 形 成 的 舆 论 监 督 与 引 导 工 作 . 规避 手机媒 体 的 消
极 影响 , 充 分发挥 手机媒 体 的积极 作 用; 政府 既要 做好 危机监 测 和预 警 , 又要 利 用手 机媒体 作 用收集 群 众意见 . 正 确 地 引导、 加 强 主 网 的媒 介 建 设 等 。 关 键词 - 手 机媒 体 ; 舆情信息; 政府舆论监督 : 公众情绪 : 引导
业 者一 般 是 最 早 一 批 感 知 到 的 群体 . 如: 在“ 非典 ” 事 件 受 全 民关 注之 前 ,很 多 相 关 工 作 者 已在 前 期 采 访 中 了 解 到 病 例 的 紧急 与蔓 延 。若 此 类 新 闻 能够 将 预 警 性信 号迅 速传 达 到
出新 的 手 机 应 用 与 传 播 形 态 , 中 国手 机 媒 体 成 为 当 前 全 球 最为活跃 、 开放 的 大 型 新 媒 体 市 场 之 一 。 而 手 机 媒 体 时 代 的来临 , 则 在很 大程 度 上 打 破 了我 国传 统 一 元 的 媒 体 环 境 与舆论格局 . 对 当今 时代 舆 论 引 导 的研 究 应 将 其 置 于 我 国 目前 社 会 转 型 和新 型 媒 体 兴 起 的 双 重语 境 下进 行 。所谓 新 媒体 , 是一 个 由传 统 主流 媒 体 ( 报纸 、 广播 、 电视 等 ) 和 新 兴 媒体( 如: 微博 等 ) 共 同存 在 而 建 构 起 新 型 媒 介 环境 。P l - - . 般
机 事 件 ,政 府 会 先 通 过权 威 媒 体 发 布 信 息 .以 防谣 言 的传
认为 。 新 媒 体 是 指 基 于计 算 机 技 术 和移 动 技 术 而 产 生 的 新
的传播样式 , 如互联 网、 手机 、 楼 宇 电视 、 I P电 视 等 , 随着 科 学技术 的改进 , 将产生更 多的新 型媒体 形式 . 因 此 新 媒 体 是 一 个 随 时代 发 展 而 变 化 的 相对 概念 。 手机媒体 能更加 高速 、 高质 、 高 量 且 多 样 化 在 相 当 广
桑 瑛
( 郑 州旅 游 职 业 学院 , 河南 郑州4 5 0 0 0 9 ) 摘 要 : 手 机媒 体便 于舆情 信 息的 公 开与传播 , 一 方 面有利 于 凸显社 会对 政府 舆论 的监督 , 有利 于缓 解公 众 情绪
,
.
但 另一 方 面 , 也 时 政 府 舆 论 的 监 督 造 成 了挑 战 , 如 加 速性 质 恶劣 的谣 言 的传播 , 容 易 引 发 群 众 运 动 增 加 国 内政 府 危
中B t ( f类 号 : G 2 0 6
文献标识码 — 9 0 0 4 ( 2 0 1 4 ) 1 0 — 0 0 7 0 — 0 2
2 0 1 1 年 以来 , 随着智能 手机 的普及 , 我 国 新 媒 体 发 展 态势强 劲 , 特 别是互联 网与手机 用户 持续增 长 , 不 断 涌 现
政府 , 使 政 府 部 门 能够 提 前 采 用 相 关措 施 进 行 深 入 研 究 . 会 更 有 利 于处 理 这 类 危 机 事 件 和保 持 与 公 众 的 良好关 系 。 手 机 媒体 由 于 高 速 、 高质 、 高量 且 普 及 大 众 的 特 征 . 更 凸 显 了 其 高效 的收 集 舆 情 信 息 的 功 能 。 ( 二) 有 利 于 政 府 信 息公 开 手 机媒 体 的 兴 起 与 普 及 有 利 于 促 进 政 府 信 息 的 公 开 . 使 每 一 位 持 有 手 机 的人 都 可 以 了解 到 政 府 相 关 的 工 作 信 息, 加 强 了 人 民对 政 府 的监 督 工作 。 以前 , 一 旦发 生重 大危
己 的 言论 。 对 于某 事件 , 人 们可 以表 达 出 自己 内 心 深处 的 想 法 , 畅所欲言 , 表 明其 思想 与见 解 。对 于 同 一 个 社 会 热 点 问
泛 的 范 围进 行 信 息 传 播 , 突 破 了单 向信 息 传 输 而 能 进 行 双
向互 动 , 实 现“ 用 户驱动式 ” 的信 息 传 播 , 未 来 社 会 的 每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