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教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教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时教案时间2018-08-31 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时教案
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化活动的重要条。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结合所在家乡的具体个案,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前预习
1、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本节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自主学习《世纪金榜》p51
导入新
师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
运输既然能影响到工业的发展,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势必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板书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推进新。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检测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让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
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该材料内容上需要进一步丰富。
时间不够
放在习题前完成。
第二课时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的布局
第
一
层
次
教
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导入
基础层次问题
练习
说出祁县的商店集中分布在哪里,那里的交通运输状况如何?
合作探究: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请说明这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想一想在黄河河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过程并适时给予指导)
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的形成和发展都得益于发达的水运。
黄河入海口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原因如下:
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题后一问、4、5、有疑问需要点拨。
两题都有疑难,需点拨,释疑。
在语言表达上有欠缺。
第
二
层
次
教
学
探究层次问题
参考答案
练习
教学提纲
投影出示下列材料和黄河流域图片。
黄河,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中国的母亲河。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支流贯穿九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及珠江大,沿途汇集有35条主要支流,较大的支流在上游,有湟水、洮河,在中游有清水河、汾河、渭河、沁河,下游有伊河、洛河。两岸缺乏湖泊,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
教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湘教版)作者:张艳李莉来源:《地理教育》2014年第05期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学习目标:通过为物流货单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说出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依据,并认识交通运输对于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以武汉为例,归纳在不同历史阶段,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与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目前青岛市区商业中心的布局特点,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并运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商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难点:交通运输及其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日常生活与交通运输关系密切,表1为青岛某物流公司的货物清单,请设计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归纳】影响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因素:运输费用、运输时间、运输距离、运输量和运输物品性质。
【过渡】生产生活离不开交通运输,在区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至关重要。
出示武汉地理位置图和景观图,并简单介绍武汉目前的发展成绩,从而进入合作探究一。
合作探究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以武汉为例*江城师问:据图1分析明代武汉城区空间布局的特点及原因。
生答:特点:①沿长江、汉江分布;②由汉口、武昌和汉阳三部分组成。
原因: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河运便利,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
*九省通衢师问:民国时期,武汉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何变化(图2)?对其空间布局有何影响?生答:出现了铁路。
部分城区沿铁路干线扩展,城区面积扩大。
【过渡】引出武汉长江大桥,过渡到“桥都”时代。
*桥都师问:根据图3分析,从1958—2000年,武汉城区的空间布局有何变化?为什么?生答: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武汉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由条带状演变为呈“蝶”状分布,城市功能结构日趋完善和优化。
普通高中地理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普通高中地理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及方法;4.能够分析和评价现有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2.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原则;3.分析现有交通运输布局的优缺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交通运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可以列举一些例子。
2.学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15分钟)3.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5分钟)介绍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理解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劣和适用范围。
4.学习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与方法(20分钟)讲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如便捷、经济、安全、灵活性等。
介绍交通运输布局的方法,包括网络分析、节点分析、流量分析等,学生通过练习加深理解。
5.分析现有交通运输布局的优缺点(2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实地调查,对本地区的交通运输网进行分析和评价。
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找出现有交通运输布局的优点和不足。
6.总结与展望(10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望交通运输发展对未来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课堂参与度;2.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的理解程度;3.学生对不同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理解;4.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优缺点分析能力的表现。
五、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小组项目,要求设计一条交通线路,满足一些特定区域的需求,并考虑布局的灵活性、经济性等因素;2.组织学生参观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港口等,了解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联结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3.分组进行交通运输布局的案例研究,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或地区,分析其现有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教学设计江山市第五中学张晓敏一、课标解读:本节教材第1课时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结合实例”体现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具体实际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归纳运用知识。
教师要精剪实际生活当中的典型案例去引导学生尤为重要。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形成及空间分布的影响。
2、理解交通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3、结合实例,综合分析交通运输条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让学生关心我国的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增强热爱国家、热爱家乡的情感三、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学习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和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容基础上,了解了聚落的概念、分类及影响聚落分布的因素,城市的概念及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有了相应的知识基础。
如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让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分析交通运输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典型案例。
都是老师注重考虑的地方。
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以“千年古道,锦绣江山”案例为主线,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教学难点:难点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把已经学过的知识化整为零的迁移过来、如何动态的分析交通运输的变化。
五、教学策略: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习、归纳、总结、应用)归纳法(让学生从已有的只是当中提炼、归纳)问题引导式教学(设置梯级深入的问题,培养学生思维探究问题的思维能力)探究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意识)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的让学生感知)口述法、演示法、讨论法六、器材准备:江山市地图一张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言部分:我们从学校到家里,除了步行之外,还有哪些方式呢?请两到三位学生回答了解交通运输的概念、作用、方式、PS:区别:交通运输方式和交通运输工具老师老家是山西的,那老师回家选择的方式如果是在古代可以采用坐马车、坐船;现在的话是坐汽车、火车、飞机等等,那你觉得老师应该选择哪种方式合适呢?为什么?请两到三位同学回答通过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为后面交通运输的变化的讲解做铺垫。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创设情境:(1)身在大同矿务局的小明高考完了有三个月假期,很是兴奋,他想出去旅游,第一站想去海南岛,第二站想去广西桂林游览漓江,请问他怎么克服这个空间距离呢?(2)同煤集团一批煤炭想要运到上海,请问这批煤炭怎么才能运到呢?2、引入新知:从以上情境我们可以认识到交通工具能够帮助人或者货物实现空间移动,能够促进地区之间联系。
观察动画结合情境我们来说出交通运输的定义。
结合新闻说出发展方向。
1、(1)回答:采用交通工具,先是汽车,再是飞机,再是轮船或火车(其他答案可行也可)。
(2)回答:先是火车再是火车或者海运(可行即可)2、说出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发展方向创设情境,认识到交通工具能够帮助人或者货物克服地理空间距离。
激发学生学习交通运输的兴趣。
结合情境和动画来说出交通运输的定义。
结合新闻说出发展方向。
(二)创设情境选择工具1、创设情境选择最适交通工具①从乌鲁木齐到北京去开会,第二天必须赶到②从拉萨到西宁,沿途参观访问③从上海到西安探亲④“西气东输”工程⑤五公斤活鱼从郊区到市区⑥荷兰的鲜花到大同的婚礼现场⑦同煤集团一批煤炭想要运到上海2、归纳各种常见交通工1、选择适当交通工具2、归纳常见交通工具的了解常见交通工具的适用范围,能够在不同情境下选择合适交通运输工具具的特点及适用场合特点及适用场合(三)小组合作学习交通与聚落之间关系1、小组合作完成以下问题(1)人类最早期交通工具是什么?(2)人类最早期聚落出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3)交通与聚落形成有什么关系?(4)填写下列表格,说出交通与聚落布局之间的关系。
2、案例分析阅读下图结合课本80页活动说明交通运输变化对区域城市发展的影响3、课后拓展中国重要铁路运输枢纽和港口1、小组合作回答问题(提示结合交通发展的历史知识来回答问题)人力、畜力、河运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区位分析(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河运便利、水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区有利于聚落形成2、得出结论:交通运输变化会影响该区域城市发展速度3、读图认识重要交通线和交通枢纽;练习巩固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体会知识内在逻辑关系了解中国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养成关心我国国情的习惯(四)同桌合作学习交通与商业之间关系1、回忆知识:商业、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指向_________推测:交通与商业、服务业形成有什么关系?2、同桌合作阅读课文填写表格3、同桌合作完成下列活动判断两幅图哪幅属于山区,哪幅属于平原。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
环节一 情景导入:比较现代和古代交通运输方式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1.交通运输概述 (1)功能教师授课时间 4.8课时 1 课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型新授课学习目标1.1.知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理解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空间形态及其分布的关系(重点)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点)3.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重、难点)多媒体Ppt 课件(2)现代交通运输特点运输方式种类齐全,构成交通运输综合体系,具有高速度、网络化、全方位的特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1)交通便利的地方,利于开展商贸活动,常形成大的居民点。
(2)河流干支流汇合处及河流入海处,商贸频繁,利于形成较大城市。
3.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形态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分布古代聚落形成于陆路干道附近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沿江沿河分布现代随铁路、公路兴起,聚落多沿铁路线和公路线发展形态多呈团块状多呈带状(1)河流与城镇①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②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③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市①铁路是高速度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
②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与繁荣。
石家庄、郑州和株洲的兴起,与其铁路枢纽的区位是密切关联的。
(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二、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1.交通运输状况影响商业布局(1)商业中心①特点: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
②交通区位: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对交通运输要求高。
(2)商业网点:由若干个商店组成,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组织形式区位因素原因商业街市场最优原则位于城市的几何中心,原因是市中心消费者集中、商业活动范围广人口流动或居住区密集,利于商品流通交通最优原则位于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交通便利,利于商品集散商业小区居民小区方便居民购物和提供服务2.交通运输发展对商业布局的影响(1)影响商业集聚:许多商业集聚在高速公路与城市的结合部。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能够熟练掌握有关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词汇。
3. 能够深入思考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给出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 能够深入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2. 能够深入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教师可以介绍一些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让学生对本节课有一定的了解。
2. 导学: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交通运输布局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概念,并总结出其中的规律。
3. 启发: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一些问题,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思考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
4. 结论:教师让学生总结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深入地了解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能够给出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的思考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4.2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以“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旨在让学生理解交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针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我设计了一堂实地考察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力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理论知识,培养其地理学科素养。
2.结合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提高其地理观察能力。
3.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激发其学习兴趣。
4.创设生活情境,如模拟交通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线路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原理。
(二)问题导向
本章节教学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章节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增强其关爱社会、关爱环境的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
1.通过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其对交通运输业的关注。
2.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关系的认识,使其能够从全局的高度看待交通运输问题,提高其战略眼光。
2.问题导向:本节课通过设置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讨,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其合作意识、团队精神及实践能力。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探讨,共同完成实际问题的分析,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关注其在地理观察、分析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表现,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区域认知学生能够运用不同区域的案例,说明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综合思维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的思维能力,辨识交通布局与区域经济的关系。
地理实践力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和调查,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经济的促进和对聚落变化的影响。
人地协调通过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合作探究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45min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展示】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教师分析课程标准。
【了解】为什么要设计这节内容,哪些是本节重难点学生认识本节内容该重点掌握哪些知识,该如何学习。
授课讲解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便捷的交通运输缩短了不同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使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可以辐射其他区域,甚至世界各地,从而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问题1】“交通能缩短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如何理解?(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问题2】广西凭祥如何成为陆路口岸,并成为区域木制品家具中心?2.交通运输不只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本身也是重要的产业,而且还是经济拉动效益明显的产业。
【问题3】“中国中长期铁路规划”,如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4】“一带一路”,如何加强区域间联系?【问题5】“雅康高速”如何认真个听讲,思考问题,并回答。
通过分析生活案例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思想、空间观念以及归纳法的地理思想方法,以及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速甘孜藏区发展?二、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1.交通枢纽是旅客和货物集散、周转的地方,服务于客、货集散的餐饮、旅馆、装卸、包装、批发和零售等行业便在交通枢纽集聚;【问题1】新加坡怎么利用优越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2.重要交通运输线路或者运输方式的变化,会引起区域内客、货运输方向和集散地的变化,从而使商业网点甚至商业中心城市的变化;【问题2】对比古今京杭大运河沿岸城市,说明交通变化对城市聚落的影响?课程小结1、交通运输建设既能促进其他经济部门的发展,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又能拉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高一地理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新人教版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了解商业网点的含义。
3.了解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位置、兴衰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2.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3.通过调查活动的形式,了解聚落的形态、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形成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问题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和商业网点的影响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入新课)大家讨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要想富,先修路”?“火车一响,黄金万辆”?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交通运输已成为影响人们衣、食、住、行和各种产业活动的重要因素。
现代交通运输包括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方式。
(提问)国际贸易中主要采用的运输方式是什么?短途货物运输一般采用什么方式?什么情况下采用航空运输?管道运输适合运输什么货物?交通运输日益高速化、网络化、综合化、舒适化,满足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
交通运输布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对区域发展有多方面的影响。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板书)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聚落的形成,与交通运输有着密切的联系。
请同学们思考以下问题:①在两条河流的交汇处或河流入海口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原因是什么?②石家庄、郑州、株洲、怀化的形成主要是什么因素?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交通运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聚落的空间布局。
探究:①我国北方和南方的传统交通方式有什么不同?交通方式的差异对聚落的分布有什么影响?②为什么北方地区的聚落多呈块状?南方地区的聚落多呈带状?另一方面,聚落对交通网络的形成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影响很大。
高中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高中教案: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2. 使学生掌握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概念、主要类型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利用图表、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地展示交通运输布局的特点和影响。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a. 交通运输布局的定义b. 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类型(如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a.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 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c. 提高区域对外开放程度d. 引导区域产业结构调整e. 产生一系列关联效应(如带来的基础设施、就业等问题)3. 案例分析:我国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a. 东部沿海地区b. 西部地区c.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差异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交通运输布局图片,引发学生对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思考。
2. 讲解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概念,并介绍各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类型。
3. 分析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5. 总结与评价: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六、案例研究:交通规划的实际案例分析1.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交通规划案例,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的交通规划。
2. 分析案例中的交通规划目标、策略和实施步骤。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教案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结合所在家乡的具体个案,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1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前预习:1、交通运输的概念;2、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本节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基础自主学习:《世纪金榜》p1导入新师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
运输既然能影响到工业的发展,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势必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板书:一、交通运输与聚落(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推进新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6~P77页,并分析“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
展示:肖艳红<br>第三章<br>第四节<br><br>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时)教学设计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生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生阅读教材P77活动,结合上图,合作讨论完成1~2题。
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为了区域之间联系的便利,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海、河、陆、空并存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这种经济方便、快捷迅速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和信息的沟通。
4.2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教学设计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上)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XX中学的XXX老师。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地理二第四章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第1个课时。
[翻页]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四个:1了解交通运输通过影响经济发展要素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2 .认识交通运输扩大了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
3 .了解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的重要产业。
4 .结合区域案例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翻页]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上一节的基础知识。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掌握了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了解了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并结合了实例学习了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以及资金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而我们今天这节课延续本章和第一节的思路,学习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翻页]同学们,唐朝诗人徐凝曾写了这样的诗句“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这诗句描写的是当时扬州的繁华。
此后IOOO多年,"二分明月"的扬州在我国城市中的繁华地位不减,“下扬州”成为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以至平民百姓的梦想o然而,至近代,扬州的繁华地位逐渐被上海、苏州等城市所取代。
我们思考两个问题:1.扬州从未成为国家的行政中心,为何能"二分明月"达IoOO多年?2.历史进入近代,是什么改变了扬州的发展条件,而使其“二分明月”的繁华不再?其实,长江以北的运河段,沿岸像扬州这样的运河城市还有淮安、济宁、临清等,扬州可称得上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进入今天的学习,相信你们很快就能找出答案。
[翻页]近年来,北京人专程到天津餐馆就餐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我们生活在广州同样有这样类似的经验,例如晚上住在佛山,上午回广州上班,下午到武汉开会,周末坐高铁去广西北海游泳。
随着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的形成,来往于相邻城市的时间大为缩短。
同时,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城市群,以及一些省份主要城市之间加强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衔接,使得人们在相邻城市间感觉像在同一城市一样,这样的现象称为“同城效应”。
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导学案(第一课时)
4.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是()
A.沿铁路分布B.沿河设城
C.沿海布局D.沿公路分布
5.清末,扬州、济宁等城市发展缓慢,原因是()
A.气候由于异常变化而变的恶劣B.无节制的开发矿产资源导致资源枯竭
C.大运河於塞,不能通航D.城市规模扩大
6.古代著名的大城市,多数诞生在()
A.沿海地区B.河流中下游平原
C.河流中上游地区D.高原地区
7.西藏自治区内河运输不够发达,主要原因是()
A.境内没有大江大河B.河流冰期长,不利于通航
C.河流流速快,不利于通航D.政府对发展内河运输不够重视
8.青藏铁路的建设表明()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4.读教材P78图3-33“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分布”
(1)分析城市的兴起倾向于河流的哪些部位,分别列举各部位兴起的典型城市。
(2)思考:在黄河的入海口,为什么没有形成大城市?
5.读右图,回答:株洲现有街区的分布和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导致上述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6.阅读教材P80“扬州的变迁”,分析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的影响。
(2)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是沿______、沿______、沿______发展起来的。__________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镇
铁路是_________和大运量的陆路运输方式;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________________。(如:株洲、郑州、石家庄、怀化)
主备人:审核人:包科领导:年级组长:使用时间: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Ⅱ第三章第四节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课程标准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2)掌握交通运输与聚落、城镇、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内在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株洲城市形态发展的比较,知道城市形态会随着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而改变;
(2)会根据所给材料,归纳分析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结合生活实际例子,学会分析所在地区的商业中心兴起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三、重点难点
(1)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3)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
响》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是进行社会、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案例分析,结合所在家乡的具体个案,明确交通运输对聚落、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又反过来指导感性认识的辩证的观点。
教学重点:1. 2.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教学难点:交通运输与城镇的分布。
课前预习:
1、交通运输的概念;
2、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教学内容:交通运输网络一旦形成,其对聚落、城镇分布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是巨大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就是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过程:
基础自主学习:《世纪金榜》p51
导入新课
师通过第三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运输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之一。
运输既然能影响到工业的发展,那么一个地方的交通运输布局势必对该区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板书: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
(一)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
推进新课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6~P77页,并分析“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图。
展示:
肖艳红<wbr>第三章<wbr>第四节<wbr><wbr>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和主要交通线路分布
思考:我国100万人口以上城市与主要交通线路分布有什么关系?
生几乎所有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都与主要交通干线相连。
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生阅读教材P77活动,结合上图,合作讨论完成1~2题。
问题1:我国东部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城市众多,为了区域之间联系的便利,形成了纵横交错,立体交叉,海、河、陆、空并存的立体化交通网络。
这种经济方便、快捷迅速的交通网络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员和信息的沟通。
问题2: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条件有三大项:①高原多年冻土层;②高寒缺氧;③生态环境脆弱。
师(承转)交通运输不仅对聚落(点)的形成有决定意义,而且对聚落空间布局(形态)也有深刻的制约作用。
板书: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
师(1)列举我国南方依水而建的城市及其对应的河流(三个)。
(学生回答)扬州(京杭大运河)、苏州(京杭大运河)、杭州(钱塘江)。
(2)列举我国北方三个主要枢纽城市及其在此交汇的铁路干线。
(学生回答)郑州(京广线、陇海线)、石家庄(京广线、石太线、石德线)、徐州(京沪线、陇海线)。
(3)读教材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学生回答)
展示:
屋顶坡度及原因
墙壁厚度及原因
房屋朝向及原因
华北民居
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
降水较少,利于晒粮
厚度大,土砖墙,有时是窑洞,利于保暖
坐北朝南,避风向阳
江南水乡
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
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水防潮
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
师北方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河网沿河道、公路分布,多呈带状。
(活动)(1)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2)可作为一项社会活动开展,调查后写出设计方案在班内交流。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商品交换的场所——集市,许多早期城市是在集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镇的兴起,人员和物资交流的需要,促成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而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又会改变城镇分布格局,加快城市的发展。
板书:
二、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师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读“我国南方内河航线和主要内河港口城市分布”图,生分析后回答:城市的兴起往往倾向于河流的三种部位:①内河航运的起讫点;②干、支流交汇处;③河流入海口。
师请在图中分别找出以上三种部位上兴起的典型城市。
生①宜宾②武汉③广州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部分,找出:
1.沿河发展的城市;
2.依陆路交通系统发展的城市;
3.因相同线路的铁路修建而显著衰弱的水运枢纽城市。
学生合作探究,回答问题。
问题1: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的形成和发展皆得益于水运,而黄河入海口却未能形成大城市,其原因如下:①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长期无固定入海口。
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
③黄河下游已成“地上河”,泥沙含量大,航运价值不高。
问题2:我国城市多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城市分布稠密地区,交通运输布局也密织成网。
问题3:在南方,河流干、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因拥有发达的水运条件和频繁的商贸活动,更有利于形成较大的城市。
学生阅读教材P79~P80(包括活动内容)。
师(点拨)关于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是指早于城市而存在的,并给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带来决定性影响的地理事物。
主要有矿产资源、河流汇合处,入海口、铁路、旅游、科技、宗教等,同一因素,可以是某一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也可以是另一城市的派生物。
如京汉(北京-武汉)铁路是石家庄这座城市兴起的主要区位因素,却是武汉的派生物。
师(提问)列举因矿产资源的开发、河流汇合处、入海口、铁路的修建、旅游资源的开发、科技、宗教、军事城堡等区位因素而兴起的城市。
生矿产开发:大庆、阿伯丁(英)、攀枝花、六盘水。
河流汇合处:重庆、武汉。
入海口:上海、广州、鹿特丹、汉堡、新奥尔良、布宜诺斯艾利斯。
交通:株洲、怀化、石家庄。
科技:圣弗朗西斯克“硅谷”、筑波(日)、班加罗尔(印)、杨陵(中)。
宗教:拉萨。
军事城堡:嘉峪关。
师(提问)从扬州、济宁、聊城等运河城市的兴衰,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生(回答)交通运输条件始终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课堂精练
一、选择题
1.有关地形与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平原地区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不适宜城市发展
B.在山区,城市一般分布在视野开阔、空气流通的半山腰上
c.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在气候相对凉爽的高原上
D.高原、山区不会有城市分布
答案:c
2.世界上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A.气候干旱地区
B.热带雨林地区
c.高纬度寒冷地区
D.中低纬度地带沿海地区
答案:D
3.河流对城市区位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A.河口位置
B.河流沿岸
c.渡口位置
D.河流发源地
答案:D
研究性学习
活动与探究的课题题目:关于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的调查
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有何关系?
活动与探究的过程、方法:
(1)将主要的商场、超市、商业街或农贸市场填注在家乡平面图上。
简要分析它们的布局与交通线路、居民区分布的关系。
(2)调查主要商店的经营项目、特色商品、商品产地、销售对象等内容,填写下表。
路段
商店名称
特色商品
商品产地
销售对象
(3)对家乡商业网点布局和商业活动进行简要评价,提出你的改进建议。
活动与探究的结果:将调查资料汇编成册,写出对商家有指导作用的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