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南海砗磲贝类资源刻不容缓
砗磲的价值及发展现状研究
砗磲的价值及发展现状研究作者:张奕璪来源:《南方农业·下旬》2020年第03期摘要砗磲作为中国南海海域珊瑚礁间的优势物种,在南海地区曾有广泛的分布。
但砗磲因其价值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在短短30年间就被捕捞殆尽。
基于此,对砗磲进行简要介绍,总结砗磲的食用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科研价值,并分析我国以及世界对砗磲的保护与养殖现状。
关键词砗磲;价值;保护现状中图分类号:S968.3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ki.1673-890x.2020.09.0641 砗磲简介1.1 外观及分布砗磲是海洋生物中最大的双壳类软体动物,通常有一个大的脚孔,后部有1个主牙和1~2个后牙。
砗磲一般生长在气候温热的海域,大都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域。
在我国境内,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均有这类动物分布;此外,青藏高原也是一个特殊的砗磲产地。
由于板块运动,海中的砗磲化石随地壳抬升至高原,成为所谓的砗磲“山料”。
藏区喇嘛的砗磲佛珠是质朴的、不华丽的,有一些粗的天然裂纹,一般没有珍珠光泽,但有极高的收藏价值[1]。
1.2 砗磲的价值1.2.1 食用价值食用价值是砗磲的基本价值。
砗磲与虫黄藻互惠共生,外套膜上存在大量的虫黄藻,使外套膜气味腥臭,不适宜食用。
但砗磲的闭壳肌和足块肥大,尤其是鳞砗磲肉质肥厚脆嫩,常用来鲜食或制作干贝;且砗磲含呈鲜物质谷氨酸、酰胺、肽类和琥珀酸等,可作为鲜味剂给无鲜味的原料赋味增鲜[2]。
1.2.2 文化价值砗磲因其细腻的质地和纯洁的光泽,在宗教领域和艺术领域中均具有相当高的地位,在佛教文化中有“佛教七宝”之说。
据佛教经文记载,此七种宝物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和琥珀。
其中,砗磲因产量稀少、成品珍贵而位列七宝之首。
在艺术领域中,人们通常把砗磲壳磨成圆珠,制成项链或手链等进行装饰;也会将巨型砗磲进行雕刻,制成摆件进行展览观赏。
绚丽多彩的“贝王”砗磲之保护
绚丽多彩的“贝王”砗磲之保护绚丽多彩的“贝王”砗磲之保护(砗磲科砗磲属动物)砗磲[chē qú](学名:Tridacnidae spp.):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
共有1科2属9种,是海洋中最⼤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体长可达1⽶以上,重量达到300千克以上。
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相当,内壳洁⽩光润,⽩皙如⽟。
外韧带,通常有⼀个⼤的⾜丝孔。
铰合部有⼀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
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全部为热带种,通常以⾜丝附着在珊瑚礁上⽣活。
为双壳类中个体最⼤的贝类,其中⼤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 1 ⽶。
砗磲外套膜内有⼤量的⾍黄藻,借助膜内玻璃体聚光,使⾍黄藻⼤量繁殖⽽作为⾃⾝养分,⼆者形成互利共⽣的特殊关系。
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海域。
中国共有 6 种,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
历史故事灿烂的砗磲⽂化砗磲外表看起是个“糙汉⼦”,但⼈家内部可是光滑⽩皙,当砗磲贝壳张开时,内部的鲜艳的⾁质膜变回露出,显现得⼗分美丽。
正是这份美丽让砗磲⼗分的珍贵,被列⼊《华盛顿公约》的保护物种,近年我国对海洋环境保护⼒度加⼤,⽬前我国所有种类的砗磲均属于保护动物。
内容来⾃中⽂名砗磲拉丁学名Tridacnidae spp.别名车渠、巨蛤界动物界门软体动物门纲双壳纲亚纲异齿亚纲⽬帘蛤⽬科砗磲科属砗磲属、砗蚝属 [1] 种9种 [2] 命名者及年代Lamarck,1819保护级别:易危(VU)4种;⽆危(LC)1种;数据缺乏(DD)4种 IUCN标准 [3]形态特征砗磲砗磲贝壳⼤或特⼤,壳质厚重,壳⾯很粗糙,两壳相等,壳⾯有强⼤的隆起的放射肋,肋上常有鳞⽚或棘,有的种类肋上长有粗⼤的鳞⽚。
外韧带,通常有⼀个⼤的⾜丝孔。
铰合部有⼀个主齿和 1-2 个后侧齿。
外套痕完整,前闭壳肌消失,后闭壳肌近中央。
砗磲为双壳类中个体最⼤的贝类,其中⼤砗磲(Tridacna gigas)壳长可达1⽶。
南海珊瑚礁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南海珊瑚礁的保护措施有哪些南海珊瑚礁是世界上最丰富的珊瑚礁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过度捕捞、污染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南海珊瑚礁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
首先,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南海珊瑚礁的重要举措之一。
海洋保护区可以限制捕捞和其他破坏性活动,保护珊瑚礁的生态系统。
通过建立保护区,可以保护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促进珊瑚礁的再生和生长。
其次,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也是保护南海珊瑚礁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珊瑚礁的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的变化,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科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珊瑚礁的生态特征和生物多样性,为制定有效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加强国际合作也是保护南海珊瑚礁的重要途径。
由于南海珊瑚礁地处多个国家的海域,因此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享经验和资源,共同制定保护计划,加强监测和执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全球性问题。
此外,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也是保护南海珊瑚礁的重要举措。
公众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珊瑚礁的重要性,增强人们对珊瑚礁保护的意识,改变人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减少对珊瑚礁的破坏。
同时,公众教育还可以促进人们参与保护行动,共同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最后,加强法律法规和执法也是保护南海珊瑚礁的重要手段。
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限制人类活动对珊瑚礁的影响,保护珊瑚礁的生态系统。
同时,加强执法可以确保这些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减少对珊瑚礁的破坏。
总之,保护南海珊瑚礁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以及加强法律法规和执法,可以有效保护南海珊瑚礁,保护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们加入到保护南海珊瑚礁的行动中,共同守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我国野生砗磲保护机制之完善
我国野生砗磲保护机制之完善王秀卫【摘要】砗磲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受到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等法律规范的保护,但存在着法律解释不清晰、执法方面较困难、行政处罚力度不够等方面的问题,笔者从完善立法、加强执法、加强保护与加强宣传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期刊名称】《新东方》【年(卷),期】2016(000)002【总页数】4页(P19-22)【关键词】砗磲;法律解释;执法;行政处罚【作者】王秀卫【作者单位】海南大学法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78.53砗磲是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的海洋动物,共有1科1属9种。
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我国砗磲资源主要分布于台湾和南海各岛礁,如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与黄岩岛等。
根据2003年出版的《中国海洋贝类图鉴》,在我国分布的砗磲有6种:无鳞砗磲,鳞砗磲,长砗磲,番红砗磲,砗砗蚝还有最珍惜的库氏砗磲。
砗磲这个名字的来源是从汉代开始的,其外壳表面的一道道沟槽像古代车辙一般,所以古人称之为车渠,之后后人因其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石字,称之为砗磲。
由于砗磲生长速度缓慢,对环境要求严苛,加上气候变暖和人为捕捞的影响,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将砗磲列为附录Ⅱ级保护动物,我国也将库氏砗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将其他种类砗磲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砗磲具有较高的宗教文化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市场需求量较大,但所有砗磲都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因此,海南省已经开展相关砗磲人工培育养殖技术的开发实践,同时严格对野生砗磲捕捞依法进行管制。
一、砗磲保护的相关法律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六条明文规定“因科学研究、驯养繁殖、展览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捕捉、捕捞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猎捕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必须向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申请特许猎捕证”。
保护南海砗磲贝类资源刻不容缓
保护南海砗磲贝类资源刻不容缓1 砗磲资源现状砗磲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贝壳可制作成精美的贝雕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药用价值。
砗磲分布在南海诸岛和海南岛等海域,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海中。
其种类有:库氏砗磲(Tridacna gigas)、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长砗磲(Tridacna maxima)、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等,其中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已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
在上个世纪,南海诸岛如南沙、西沙、东沙等岛屿以及海南岛的三亚海域都有一定的资源量,但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使砗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急剧减少。
因此保护砗磲贝类资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在海南,捕捞与加工砗磲大多集中在琼海市潭门镇,目前已形成了捕捞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现有加工厂100多家,贝类工艺品店300余家,年产值近3亿元。
此外,海口、三亚等地也是砗磲的主要销售市场。
如此经营下去,用不了太长的时间,这一产业也许将会倒闭。
2 保护建议众所周知,砗磲的生长期很长,几十年甚至百年。
如何开发与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砗磲资源,使砗磲加工产业能健康持续下去,并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增加渔民的收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引起当地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2.1 广泛开展宣传与普及教育通过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对沿海渔民大张旗鼓地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增强渔民对濒危海洋生物保护的意识与观念。
2.2 限制捕捞活体砗磲对于赴南沙、西沙、东沙等岛屿进行渔业捕捞作业的渔船,应限制其捕捞活体砗磲贝类的濒危物种,只能捕捞鱼类和虾蟹类等,但可以适当采集砗磲贝壳残体进行加工与利用。
2.3 规范砗磲行业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规范砗磲产业的发展,制定行业标准,颁发经营许可,并提高砗磲加工业准入门槛,同时重点推出高品质的贝雕工艺品,进而提升砗磲加工制品的附加值。
砗磲最低温度
砗磲最低温度砗磲是一种珍贵的贝壳,其最低温度是多少呢?砗磲的最低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要了解砗磲的最低温度,我们需要了解砗磲的生态环境。
砗磲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等沿海地区,这些地区的气候特点对砗磲的生存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气候学家的研究,砗磲所处的海洋环境温度变化较小,一般在5摄氏度以上。
因此,砗磲的最低温度应该在5摄氏度左右。
砗磲的生理特性也会影响其最低温度。
砗磲属于冷水性贝类,对低温的适应能力较强。
砗磲的体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物质,可以帮助它们抵御寒冷的环境。
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使得砗磲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
因此,砗磲的最低温度可能比一般贝类要低一些。
砗磲还有一种独特的生存方式,即埋藏在沙泥中。
砗磲的壳比较坚硬,可以保护其内部的柔软组织。
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砗磲会缩进壳内,利用壳的保温效果来维持体温。
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也使得砗磲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
除了以上因素,砗磲的最低温度还受到季节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在冬季,水温会下降,砗磲的最低温度可能会相应降低。
而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由于水温的差异,砗磲的最低温度也会有所不同。
总的来说,砗磲的最低温度应该在5摄氏度左右。
砗磲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
这对于砗磲在寒冷的冬季环境中生存繁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砗磲是一种珍贵的贝壳,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人们常常将其用于制作首饰和工艺品。
同时,砗磲也是一种重要的生态资源,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砗磲的生存环境,维护其种群数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过度捕捞砗磲,以免对其种群数量造成过大的影响。
同时,也要保持海洋环境的清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为砗磲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砗磲的最低温度应该在5摄氏度左右,它具有较强的耐寒能力,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生存。
保护砗磲的生存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只有保护好这些珍贵的生物资源,我们才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欣赏到它们的美丽。
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现状与科学问题研究
我国南海岛礁建设现状与科学问题研究我国的南海面积(九段线以内)约为300万km2,约占到全国海洋面积(473万km2)的三分之二。
辽阔的南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生物、油气、矿产资源,也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支持和保障因素。
近几年来,随着南海周边各国的崛起以及对资源的需求愈发紧张,南海海域的领海归属权和权益之争正愈演愈烈,特别是对岛礁的争夺十分激烈。
南海问题,是资源问题,更是战略问题。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在南海形势错综复杂的当前,提高热带岛礁海域渔业资源开发能力,发展现代渔业,将起到“囤渔戍边、守望领海”的作用,对于加强我国在该海域的存在、宣示国家领海主权均具有重要意义。
1 南海热带岛礁海域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历来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渔业产业也一直是我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之一。
2016年,全国海洋渔业增加值占到了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16.2%(数据源自《2016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但近年来,在近海渔业资源衰退的大背景下,南海的传统渔业已面临严峻挑战,渔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为了有效保护与恢复近海渔业资源,以人工鱼礁投放和资源增殖放流为核心的现代海洋牧场建设应运而生。
海洋牧场是基于海洋生态学原理和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在特定海域科学培育和管理渔业资源而形成的人工渔场。
现代海洋牧场的特点集生境修复、资源养护、休闲渔业和景观生态于一体,体现出“生态优先、陆海统筹、三产贯通”的原则。
海洋牧场建设通过政府或有雄厚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投资,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作为技术支撑,在较大范围的海域进行独立的渔场建设与运营,对当地海域与资源进行统一养护、增殖与管理,同时,配建现代化的产品加工、资源环境监测、休闲旅游等相关单元,实现资源的养护与生态化利用。
中国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
中国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与对策随着近年来海洋资源开发的不断扩大和人类活动的持续增加,中国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从南海的生态环境现状、破坏因素及对策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南海的生态环境现状中国南海是中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重要的生态系统。
然而,长期以来,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一系列问题。
首先,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的减少,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浅滩和珊瑚礁的破坏、底栖生物的大面积死亡等现象也日益严重。
此外,非法捕捞、海洋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二、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挑战保护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众多挑战。
首先,南海是一个范围广阔的海域,监管和执法难度大,需要加强合作与协调。
其次,南海地区的国际争端影响了环境保护的进程,各国之间的合作存在困难。
此外,缺乏有效的科学研究和监测手段也限制了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三、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针对南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必须采取一系列对策。
首先,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
其次,加强海洋资源的科学研究与监测,提高环境保护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此外,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海洋污染行为,维护南海的生态平衡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并鼓励人们参与到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来。
综上所述,中国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加大科学研究力度、加强执法监管以及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保护南海的海洋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南海生物多样性与砗磲贝的保护与利用
南海生物多样性与砗磲贝保护与利用林鸿民陈惠(海南省海洋环保协会)一、南海生物多样性概况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物质基础,它提供了人类绝大多数生活与生产资料。
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社会发展基石,保护人类自身。
科学家们详细描述,登记在册的物种已有160万个,还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物种,尚待发现。
尤其是占地球面积最大的海洋,由于调查手段制约,海洋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滞后于陆地表面。
我国85%自然保护区在西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重点历来放在西部陆域。
而对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南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则相对薄弱。
南海有我国最为丰富海洋生态系统、海南岛沿岸有红树林生态系统、海草床生态系统、沿岸珊瑚礁生态系统、河口三角洲生态系统、古泻湖生态系统、岩岸岩礁生态系统,沙(泥)滩生态系统等。
南海中部有远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暗沙生态系统、深海生态系统、深海槽生态系统等。
各种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各不相同,各有特色,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
但由于人类生活与经济活动十分频繁,海洋生态系统也受到人为扰动,生物栖息地被挤压或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均受不同程度损害而减少。
如海草床生态系统遭破坏,其标志性物种儒艮(俗称美人鱼)经多次调查已经绝灭;海马、海龙、中国鲎等物种呈现濒危。
红树林生态系统也遭受巨大破坏,面积锐减。
三沙市所管辖的西南中沙群岛有我国唯一的远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海区,其丰富程度接近于陆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远海珊瑚礁—现代泻湖生态系统为许许多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隐蔽所、产卵场、索饵场,是海洋生物物种基因库,海洋天然药物资源库。
有许多需要保护的濒危物种,如绿海龟、棱皮龟、玳瑁、砗磲、鹦鹉螺、冠螺、虎斑宝贝、大珠母贝、红珊瑚等。
但在过去的30多年间,由于南海周边国家非法蚕食侵占南沙岛礁,非法侵入相关海域,采用炸鱼、电鱼、毒鱼以及违规网具开展掠夺式捕捞作业,严重破坏了南海生物多样性。
砗磲人工繁育技术
在繁 殖季节 的新月或者 满 月时 ,砗磲的性 腺最 容易 发育
达到 成熟 。观 察砗磲是 否达到性 成熟 的方法 :一种是通
分布 在 西太 平 洋 、 印度 洋等 海 域 ,我 国南 海 的 珊瑚 礁 渴 湖 、礁 盘 是 砗 牒 的 传 统 自然 分 布 区 。砗 磲 主 要 物 种包 括砗 磲 属的 库 氏砗躁 ( T r i d a c n a g i g a s) 、鳞砗 磲 ( T
) 、 长 砗磲 ( T .ma x i ma ) 以 及 砗蚝 属 的 砗 蚝 ( Hi p p o p u s h i p p o p u s ) 。砗 磲 的 经 济 价 值 高 、用 途 广 泛 ,市 场 需 求 量
组织 放在显微 镜中观 察精 卵的 发育情 况 ,如 发现 卯子 直 径达 l o 0 m、卵黄物 资 呈灰黄 色 、精 子 活动 较 为活跃 时 ,说明砗磲 的性腺 已经 发育成熟 。因此在 开展砗躁 人
乃 物 顷。I H 8 6 mg 5 一 /  ̄ t J L 氯酸
水混匀,
硫舱 盐 与 1 O O mL  ̄ } d
4 C 濉 避 光 仔 箭 川 。
五 、受精 卵孵 化
1 . 将 砟 隙 受 精 移 人 孵 化 桶 ,密 度 控 制 O . 0 8 万粒/ L~0 . 1 / L J ,水 他 保 持
8 . 1 ~8 . 5 之 间 、透 明 度 在 1 5 m以 上 。
二 、性成熟砗磲 的选择
砗 躁 是 雌 雄 同 体 的 动 物 , 达 到 性 成 熟 时 ,性 隙 内既 有 精 巢 又 有 卵 巢 ,既 能 释 放 出 成 熟 的 精 子 也 能 释 放 出成 熟的 卵子 。 一 般每年 的2 月 ~8 月为砗磲 繁殖的季 节 , 自 然 生 长 的 砗 磲 成 熟 的 配 子 排 放 具 有 月 和 日的 规 律 性 , 砗 磲 是 一 类 热 带 大 型 海 洋 珊 瑚 礁 底 栖 贝 类 ,主 要
砗磲:风从南海来
砗磲:风从南海来作者:暂无来源:《艺术品鉴》 2016年第9期前不久,一起莫须有的“南海仲裁案”挑战了所有中国人的神经。
众所周知,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我国亦是南海最早的开发者。
前不久,一起莫须有的“南海仲裁案”挑战了所有中国人的神经。
众所周知,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而我国亦是南海最早的开发者。
以有“南海瑰宝”之称的“砗磲”为例,其命名直追汉代,而将其打磨、制作饰物的历史则更早。
时至今日,砗磲已被定义为一种有机宝石,中国藏界正在致力于开发和保护南海中重要的砗磲资源。
01 砗磲是什么?砗磲是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一类大型海洋双壳贝类,目前已知有g种,其中最大的直径可达1 2米。
砗磲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中,我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他南海岛屿均有这类动物分布。
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曾在《岭外代答砗磲》一文中著录:“南海有蚌属日砗磲,形如大蚶,盈三尺许,亦有盈一尺以下者,惟其大者为贵。
”“砗磲”的得名由来已久,汉代人将砗磲直接写作“车渠”,这是因为砗磲比较巨大,表面又有一道道放射形沟槽,形如车轮,故名“车渠”。
据考古资料显示,中国史前先民就曾使用砗磲制作工艺品。
自汉代以来,内陆地区与南海地区的交流逐渐频繁,砗磲文物也从而增多,比较著名的有砗磲汉蝉、砗磲人首乌身像以及唐代砗磲带板等。
唐代苏鹗所著《苏氏演义》卷下中写道:“魏武帝(曹操)以玛瑙石为马勒,砗磲为酒碗。
”说明东汉末年已有砗磲器皿。
明清两代,砗磲广为人知。
清代砗磲被选为官员区分官阶的御用宝石之一。
据《大清会典》记载“六品鹭鸶补,朝冠顶饰小蓝宝石,上顶砗磲,吉服冠用砗磲顶。
”另据《清史稿》记载“六品命妇朝冠…上衔砗磲,吉服冠顶亦用砗磲。
”02 砗磲化石才是宝?用来制作工艺品所用的砗磲并非活体,而是砗磲“化石”。
据了解,砗磲寿命一般在百年以上,其死后贝壳沉积在海底,在高压、低温并且无氧环境下浸泡于二氧化硅的环境中,砗磲中的碳元素逐渐被二氧化硅替代,并部分保留了砗磲的某些原始特征,从而形成了砗磲“化石”。
海洋的守护者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性与挑战
海洋的守护者保护珊瑚礁的重要性与挑战珊瑚礁是海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关键组成部分。
它们为数以百万计的物种提供庇护所,并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和环境价值。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不断加剧,珊瑚礁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作为海洋的守护者,保护珊瑚礁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首先,珊瑚礁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科学研究,每平方米的珊瑚礁表面可以容纳数千个物种,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动物和其他海洋生物。
这些物种互相依赖,构成了复杂而稳定的食物链和生态系统。
保护珊瑚礁意味着维护整个海洋生物链的稳定运作,确保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珊瑚礁提供了许多经济和环境价值,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至关重要。
许多沿海地区的居民以捕鱼和观光业为生,而这些行业又依赖于丰富的珊瑚礁资源。
保护珊瑚礁意味着保护渔民和旅游从业者的利益,确保他们能够继续获得稳定的收入。
此外,珊瑚礁还起到了防止海岸侵蚀和风暴保护的作用。
它们可以减缓海浪的冲击力,保护沿海地区免受自然灾害的危害。
然而,保护珊瑚礁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
首先,过度捕捞和捕捞不当是对珊瑚礁的威胁之一。
过度捕捞会破坏珊瑚礁中的食物链,导致生态失衡和物种灭绝。
因此,采取合理的渔业管理和设立保护区等措施是保护珊瑚礁的关键。
其次,气候变化对珊瑚礁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海洋酸化、海水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等气候变化影响了珊瑚的生长和繁殖能力。
这些变化导致珊瑚白化和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因此,减缓气候变化并采取适应性措施是保护珊瑚礁的紧迫任务。
第三,海洋污染也对珊瑚礁构成了威胁。
工业排放物、农业农药和废水排放等导致海洋水域中的有害物质积累,使珊瑚受到毒害。
此外,塑料垃圾和油污等物质对珊瑚礁的生长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加强海洋监管和减少污染物排放是保护珊瑚礁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最后,公众教育也是保护珊瑚礁不可或缺的一环。
许多人对珊瑚礁的重要性和脆弱性缺乏了解,因此往往对其保护采取漠视的态度。
砗蟝密度范围
砗磲密度范围1. 砗磲简介砗磲,又称珊瑚玉,是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贝类。
它的外形呈现出圆形或卵形,表面光滑细腻,质地坚硬,色彩多样,有红、黄、白、黑等多种颜色。
砗磲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物,被广泛用于制作珠宝、工艺品等。
2. 砗磲密度的定义砗磲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砗磲的数量。
砗磲密度范围是指在一定的区域或环境中,砗磲的密度的变化范围。
3. 影响砗磲密度的因素3.1 生态环境砗磲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包括水质、温度、盐度等因素。
水质清澈、温度适宜、盐度稳定的海域对砗磲的生长有利,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中砗磲的密度往往较高。
3.2 养殖条件砗磲也可以通过人工养殖来获得。
养殖砗磲的密度可以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和管理措施来调控。
例如,控制养殖池的面积和深度、提供充足的养分供给、定期清理池底等,都可以影响砗磲的密度。
3.3 存活率和繁殖率砗磲的存活率和繁殖率也会对砗磲的密度产生影响。
较高的存活率和繁殖率意味着更多的砗磲能够存活和繁殖,从而增加了砗磲的密度。
4. 砗磲密度范围的研究方法4.1 野外调查通过在自然环境中进行野外调查,可以了解砗磲在不同地点的密度情况。
调查人员可以选择一定面积的海域,在该海域内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计数,从而得出砗磲的密度。
4.2 养殖实验通过设立砗磲养殖实验场,可以控制养殖环境和条件,从而观察不同养殖条件下砗磲的密度变化。
实验人员可以调整养殖池的面积、深度、养分供给等因素,观察砗磲的生长情况,并计算砗磲的密度。
4.3 数据分析通过野外调查和养殖实验获得的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砗磲密度的范围。
常用的统计学方法包括平均值、方差、标准差等。
5. 砗磲密度范围的意义和应用砗磲密度范围的研究可以为砗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了解砗磲的密度范围可以帮助决策者确定合理的捕捞量和养殖密度,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和浪费。
同时,砗磲密度范围的研究还可以为砗磲养殖和砗磲产品的市场供应提供参考,确保市场供需平衡。
保护水下的生命——砗磲篇
9
重点推介 Ocean World 2019
10
碑碟贝壳能够固着于珊瑚礁盘底质,对礁盘稳 定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碑碟的外表并不漂亮, 但在海洋里张开贝壳时,体内色彩艳丽。它们 的外套膜极为绚丽多彩,不仅有孔雀蓝、粉 红、翠绿、棕红等颜色,还常有各 色的花纹。在海里生活的阵 碟,当潮水涨满把它淹没 时,便张开贝壳,伸出 肥厚的外套膜边缘进行 活动,与珊瑚相得益 彰,美丽极了。
5■蕊躅
兴自<«保护枷会
危海洋肚界 W X"N®WOMD
◎
©腾讯110 嚼腾讯俶视
8
保护水下的生命
撰文丨蔡丹燕
»> > 6车碟(学名:Tridacnidae spp.) li车礫又名五爪贝、海扇等,它在双壳类中,可算是巨型的贝类,属软体动物门双
壳纲帘蛤目碎礫科。碎礫在古代被人们称为车渠,因外壳表面有一道道呈放射状的轮 沟渠的图案,故称车渠。后人因其壳质厚重,壳缘如齿,质地坚硬如石,在车渠旁加 石字。碑碟在双壳贝里面属于最大的一类,贝壳略呈三角形,壳顶弯曲,壳缘呈波形 屈曲。两壳大小相当,壳面很粗糙,大而厚,表面灰色。它能够活百年以上,被誉为 “贝类之王”。
将潜水员腿夹住,这实为无稽之谈。 因为阵碟上生长着无数藻类,根本无法完全关 闭。而且,碑碟关闭的速度很慢,潜水员完全 有时间将腿抽出。
碎碟是热带物种.其生长需要阳光.所以 主要分布在阳光较充足的浅海,生活在热带海 域的珊瑚礁环境中。主要分布在印度洋、太 平洋海域,特别在印度尼西亚、缅甸、马来 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的低潮区附近的 珊瑚礁间或较浅的礁内较多,我国的台湾、海 南、西沙群岛及其他海岛屿也有阵礫分布,在 我国主要集中在南海热带海域。
重点推介 Ocean World 2019
砗磲值得收藏的原因
砗磲值得收藏的原因砗磲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的功效,长期佩戴对人体有益,可增强免疫力,防止老化,稳定心律,改善失眠。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砗磲值得收藏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砗磲值得收藏的原因一、砗磲的投资收藏门槛低如今市面上顶级砗磲才几百元1克,而收藏1克(5克拉)顶级钻石需要500万元,钻石行内人士认为1克拉以上的才具有保值性,也就是说你要一次性投资百万买下0.2克的钻石才不会赔钱,你要是几年前买一百万的砗磲,现在可能已是千万富翁了。
二、砗磲行情看涨好于钻石钻石在垄断财团竭尽全力抬升价格下每年平均涨幅不过5%,而砗磲涨幅每年达50%以上,有得甚至一年内可翻一番,照此下去,砗磲将成为另一个钻石,现在的钻石级投资品就是砗磲!如今,砗磲原石价格的大幅走高,在近一两年越来越明显, 砗磲经雕琢后,价值更是连翻几倍。
三、砗磲附加值高于钻石砗磲不但美、高雅、温润,还有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底蕴。
特别是在佛教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位列佛教七宝之首。
而钻石在古代只是用来打磨武器,近代工业切割也是用更硬的人造钻石。
连钻石垄断帝国都知道用文化来营销钻石走不通,唯一的办法是严密控制上游资源,限量下放。
四、砗磲资源更稀缺,更具投资价值大家都知道,砗磲是一种非常珍稀的海洋贝类,不仅仅产量少,而且很多珍贵砗磲的形成是需要非常长的时间的(例如砗磲的玉化往往就需要数十万年的时间)。
这就造成了砗磲的供给不会像普通的鱼或者贝类那样没有止境。
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砗磲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用完就没有了。
这种珍稀性使得近些年砗磲的开发力度猛然增大,很多人蜂拥前往海南开发砗磲,这就造成了砗磲资源的快速消耗。
可以预计,当这种开发速度持续一段时间之后,将很快造成砗磲资源的枯竭。
砗磲收藏的注意事项一、砗磲是一种贝类之所以说砗磲是一种“有机宝石”,跟其形成的过程有关。
砗磲其实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的大型贝类,我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也有分布。
现在市场上可见的砗磲珠子、首饰、雕件,所用的材料就是砗磲的贝壳。
海南发起砗磲贝保护倡议并宣布砗磲保育项目成功
海南发起砗磲贝保护倡议并宣布砗磲保育项目成功砗磲贝保育项目人工育苗与繁殖获得成功新闻发布会凤凰公益讯近日,海南省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联合在海南大学邵逸夫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砗磲贝保育项目人工育苗与繁殖”获得成功。
此项目为保育海南砗磲、保护海洋环境作出积极贡献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动办公室向海南省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发来贺信称,贵会与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联合开展的砗磲贝保育工作,为保护海洋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海南省海洋渔业厅与海南省生态环保厅出席领导也对砗磲贝保育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爱民详细介绍砗磲贝保育项目意义海南省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教授王爱民,作为海南大学海洋学院贝类与生态养殖研究室“海洋牧场与生态工程”团队负责人,详细介绍了由其负责开展砗磲贝保育项目的重要意义、进展成果,国内外砗磲繁育工作的动态以及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据介绍,砗磲贝被誉为海洋精灵、佛家七宝之一,是一种兼具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热带海洋贝类,属于海洋保护生物,在热带海洋生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砗磲产品的需求日趋旺盛,滥捕偷采现象极为严重,造成砗磲自然资源急剧下降,我国南海砗磲贝壳资源面临严峻生态考验。
通过人工干预恢复、发展、引种、繁殖生物资源,消除和减少人为的不利影响,积极开展砗磲贝保育工作十分必要。
海南省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雷答记者问海南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理事长张雷介绍,中青公益环保志愿者协会当前开展的“海洋生物保育项目”主要包括四个子项目:一是砗磲贝保育项目,目前“砗磲贝人工育苗与繁殖技术”已经取得成功;二是海龟保育项目,三是珊瑚保育项目,四是珍稀濒危物种保育项目,目前这三个项目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
协会主要承担三项功能,一是开发保育志愿者工作岗位,建立保育志愿者工作站;二是进行保育项目募款工作,通过社会力量募捐“保育项目”实施资金,逐步实现计划和目标;三是开展渔民转产工作,将海底放流养殖环节转移给转业渔民,培训渔民成为育种基地养殖技术人员与育护管理人员,推动转产转业,带动渔民创富。
海南政府禁止采集砗磲,使砗磲收藏价值暴涨
近两三年来,继海南黄花梨之后,被称为佛家七宝之一的海南砗磲逐渐成为收藏热点,从而催生出捕捞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因总量有限且日渐稀少,砗磲产品的价格近年来以几何倍数增长。
由于看好其未来升值前景,甚至出现了囤积居奇的现象,但其中也不乏价格炒作之嫌。
然而,产业链繁荣发展的背后,过度捕捞、贱卖原材料以及低档次加工等隐忧也逐渐显现,更有环保人士担忧为砗磲这种海中贝类之王的命运堪忧。
如何在保护海洋环境的前提下,规范地发展砗磲行业,提升砗磲加工制品的附加值等问题都值得深思。
目前,市面上很多假冒的砗磲制作饰品,很多是利用其它物质冒充砗磲或者是不完整的砗磲贝粉末再合成的砗磲。
都是不具备收藏价值的。
天然的砗磲,用强光电筒照射下会看到天然的纹路,表明是真品。
如图:缘之源是正宗佛珠品牌,多年学佛收藏各种珍品,正宗结缘。
其中砗磲和海黄早在十年前就开始大量收藏。
今年来,砗磲的价值翻了好几十倍。
而砗磲的严禁采集更是提高天然正宗海南砗磲的收藏价值。
砗磲贝天然资源几近枯竭砗磲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被称为“贝王”,最大体长可达1米以上,重量达到300公斤以上。
壳质厚重,壳缘如齿,两壳大小相当,内壳洁白光润,白皙如玉。
砗磲贝属于珊瑚礁盘定搂性生物,生长缓慢,有人测定每年仅生长2-3公分,一些大砗磲贝生长都在百年以上。
砗磲贝里曾发现有世界上最大珍珠,重达6350克,价值高达408万美元。
历史上中国人偏爱砗磲,《尚书大传》记载了“文王囚于羑里,散宜生得大贝,如车渠以献纣”赎回文王的故事。
佛典《金刚经》中将砗磲列为佛教七宝之首(其余为黄金、银子、琉璃、玛瑙、珊瑚、琥珀),是佛门高僧供佛重要的法器。
用砗磲制作佛珠代表心地洁净,用以念珠念佛可得数倍功德。
在清朝的官帽珠饰中,它是六品官员的顶珠。
砗磲并同象牙、红珊瑚、琥珀列为世界四大有机宝石,可见它的价值不凡。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砗磲有镇心安神,凉血降压,防止老化,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由于砗磲承载了厚重历史文化元素,被列为宝奉为玉,需求日趋旺盛,价格趋向上升,使它成为渔民争相捕捞对象。
南海西沙群岛砗磲反映的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03
中晚全新世南海西沙群岛 的气候变化特征
温度变化
升温趋势
中晚全新世期间,南海西沙群岛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砗磲壳体氧同位素 记录显示海水温度逐渐上升。
季节性变化
除了长期升温趋势外,砗磲壳体记录还揭示出季节性温度变化的特征,这对于理 解该地区的气候变率具有重要意义。
降水及海平面变化
降水变化
适应和减缓策略
深入理解气候变化机制和历史, 可以为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
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研究意义
01 02
区域响应
南海西沙群岛位于亚洲季风区,其气候变化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气 候因子的共同影响,研究该区域的气候变化有助于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 区域响应。
生物响应
砗磲作为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长和繁殖受到气候变化的 影响,研究砗磲记录有助于理解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生态重要性
西沙群岛拥有丰富的海洋 生物资源和珊瑚礁生态系 统,是研究海洋生态和气 候变化的关键区域。
研究空白
过去对南海西沙群岛的气 候变化研究相对较少,因 此本研究对于填补这一研 究空白具有重要意义。
砗磲作为气候变化研究载体的优势
长寿命
砗磲是一种长寿命的海洋 生物,可以记录长时间尺 度的气候变化。
化学成分记录
砗磲壳体的化学成分可以 记录海水温度、盐度等关 键气候参数的变化。
高分辨率
砗磲的生长纹层可以提供 高分辨率的气候变化记录 ,反映年度至季节尺度的 气候波动。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概述
研究目的
利用南海西沙群岛的砗磲壳体,重建 中晚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历史,并探讨 其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
内容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护南海砗磲贝类资源刻不容缓
作者:王红勇孔伟
来源:《河北渔业》2015年第04期
1 砗磲资源现状
砗磲是一种大型海产双壳类软体动物,不仅肉味鲜美、营养丰富,而且贝壳可制作成精美的贝雕艺术品,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药用价值。
砗磲分布在南海诸岛和海南岛等海域,生活在热带珊瑚礁海中。
其种类有:库氏砗磲(Tridacna gigas)、番红砗磲(Tridacna crocea)、长砗磲(Tridacna maxima)、鳞砗磲(Tridacna squamosa)等,其中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已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
在上个世纪,南海诸岛如南沙、西沙、东沙等岛屿以及海南岛的三亚海域都有一定的资源量,但是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使砗磲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而急剧减少。
因此保护砗磲贝类资源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
在海南,捕捞与加工砗磲大多集中在琼海市潭门镇,目前已形成了捕捞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现有加工厂100多家,贝类工艺品店300余家,年产值近3亿元。
此外,海口、三亚等地也是砗磲的主要销售市场。
如此经营下去,用不了太长的时间,这一产业也许将会倒闭。
2 保护建议
众所周知,砗磲的生长期很长,几十年甚至百年。
如何开发与合理利用这一珍贵的砗磲资源,使砗磲加工产业能健康持续下去,并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增加渔民的收入,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旨在引起当地政府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
2.1 广泛开展宣传与普及教育
通过当地政府发动群众,对沿海渔民大张旗鼓地开展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要性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增强渔民对濒危海洋生物保护的意识与观念。
2.2 限制捕捞活体砗磲
对于赴南沙、西沙、东沙等岛屿进行渔业捕捞作业的渔船,应限制其捕捞活体砗磲贝类的濒危物种,只能捕捞鱼类和虾蟹类等,但可以适当采集砗磲贝壳残体进行加工与利用。
2.3 规范砗磲行业
政府主管部门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来规范砗磲产业的发展,制定行业标准,颁发经营许可,并提高砗磲加工业准入门槛,同时重点推出高品质的贝雕工艺品,进而提升砗磲加工制品的附加值。
2.4 大力发展人工养殖
在海南,大珠母贝和马氏珠母贝的人工繁育技术与养殖技术早已取得突破,这为开展砗磲贝的人工育苗奠定了雄厚的技术基础。
海洋渔业部门可以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加紧开展砗磲贝苗的培育工作,为今后实施底播砗磲提供养殖苗种。
只有通过大规模的养殖,才能够保证砗磲贝壳原材料源源不断地供应并满足加工业的需求,以避免砗磲资源的枯竭而导致砗磲产业的破产。
2.5 划定砗磲自然保护区
在南沙、西沙、东沙等岛屿,由当地政府尽快向国家申报砗磲自然保护区,避免乱采集和过度捕捞砗磲资源,可以有效保护砗磲贝类资源以及珊瑚礁生态系统。
(收稿日期:201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