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小说欣赏》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第1课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教会学生如何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梳理情节脉络。

2.促进对《三国演义》的了解,激发阅读兴趣。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课外阅读《三国演义》,试找出有关曹操的情节脉络。

2.合作探究:①识记主要情节,②学会概括主要情节要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团结协作,合力解决难题的正确学习思想。

【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梳理情节脉络。

难点:筛选并概括主要情节主要事件要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授课过程】一、引入新知下面名著阅读题选做一题(1)《红楼梦》“宝玉挨打”的情节历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请简述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

(2)“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杀人。

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说的是“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请简述这个故事。

二、新知讲授(一)曹操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二)《三国演义》之曹操相关情节脉络梳理曹操出场——劝何进勿招董卓进京——曹操借刀谋刺董卓——献刀——出逃——遇陈宫——杀伯奢——投陈留谋起事——曹操袁绍会盟共讨董卓——曹操与袁绍发生矛盾——盟军瓦解——曹操建“青州军”——张闿杀曹操一家——报父仇讨徐州——曹吕交战——吕布败逃——曹操应诏辅佐王室——迁都许都——曹操与张济妻私通惹祸致典韦惨死——曹孟德败师淯水——杀粮官王垕——践麦田割发代首——曹阿瞒许田打围——曹操煮酒论英雄——望梅止渴——祢衡裸衣骂曹操——黄祖杀祢衡——吉平下毒遭刑——曹操厚待关羽——官渡之战——曹操乘胜追击——用程昱“十面埋伏”计仓亭再败袁绍——曹操回师大败刘备——用郭嘉遗计平定辽东——统一北方——曹操欲收得徐庶(单福)——杀孔融——三江口曹操折兵——曹操横槊赋诗——黄盖诈降烧曹军——曹操惨败被追杀——诸葛亮智算华容道——关云长义释曹孟德——曹操大宴铜雀台——曹阿瞒割须弃袍——曹操抹书间韩遂——曹操平定汉中——左慈掷杯戏曹操——曹操兵退斜谷——曹操杀杨修——“梦中”杀人——洛阳城曹操感神——曹操建宫触梨神得头痛之疾——杀华佗——曹操死(三)经典情节:1、曹操出场2、曹操献刀3、错杀伯奢4、报父仇讨徐州5、杀粮官王垕6、践麦田割发代首7、许田打围8、曹操煮酒论英雄9、望梅止渴 10、祢衡裸衣骂曹操 11、曹操厚待关羽 12、官渡之战 13、曹操欲收得徐庶(单福) 14、关云长义释曹孟德 15、曹操大宴铜雀台 16、割须弃袍 17、曹操抹书间韩遂 18、杀杨修 19、“梦中”杀人 20、杀华佗(四)经典情节逐一梳理(五)课堂练习判断题:1、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临行时向曹操推荐祢衡。

《曹操献刀》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曹操献刀》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曹操献刀》,了解三国时期曹操的背景和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材:《曹操献刀》一篇。

2.多媒体教学设备。

3.课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曹操的历史背景。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曹操献刀》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回答问题:“你听说过曹操吗?”“你知道曹操的历史形象是怎样的?”“你对曹操有什么印象?”并请学生简单说明。

步骤二:阅读与理解(30分钟)1.教师分发课文,学生们自主阅读,并在边读边思的同时,用不同颜色的笔圈出心中认为最有特色的地方。

2.学生交流讨论自己找到的特色之处。

3.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课文中的一个个搞笑情节,学生们发表自己的理解和感想。

步骤三:分析与鉴赏(3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曹操的特点和表现方式,如:惯于使用谎言、爱面子、自负、喜欢钻研科学等。

2.学生们阐述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3.教师分享自己的见解,结合历史背景对曹操形象的构建加以解读。

步骤四:仿写活动(2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们进行仿写活动,题目为《我献刀》。

2.学生们分组展示自己的创作,提取共同特色,进行交流讨论。

步骤五: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总结学生们在本堂课中的发言和思考,对学生们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曹操献刀》的主题是什么?”学生们回答后,教师给予简要解读。

3.老师宣布本节课的作业:根据今天的学习,写一篇《曹操献刀》的读后感。

四、教学延伸:1.邀请学校的历史老师或家长来讲解曹操的历史背景和形象,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三国历史的文章或小说,扩大他们知识面和阅读兴趣。

3.鼓励学生参与小组性演讲或剧本创作,以展示他们对文学鉴赏的能力和创作才华。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1《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导言《曹操献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经典之一,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品。

本文将结合人教版高二选修册中的《曹操献刀》教材,探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1.学习《曹操献刀》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理解文本的意义。

2.学习诗歌的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并加以分析应用。

3.发现《曹操献刀》的艺术价值和意义,并加以评价和表述。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历史背景和《曹操献刀》的分析。

具体地,课程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介绍魏晋南北朝的文化、政治、社会背景以及《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更好地理解《曹操献刀》。

第二部分:学习诗歌结构、特点和修辞手法通过介绍《曹操献刀》的结构和特点,学生可以了解到“以话应诗”的艺术编写方法。

通过深入分析诗句,学生可以领会到作者的意图,把握《曹操献刀》的艺术技巧。

第三部分:发现《曹操献刀》的艺术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曹操献刀》的深入分析,找出诗歌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引导学生探究作者的思想和文化内涵,了解古代诗歌中贵族的生活、情感和精神氛围。

2. 教学方法本教案教学方法多样、灵活。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文本,提高学生的文学理解和欣赏水平。

(1)辅助教学工具与教学零组件的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翻译软件、预拉幕和投影仪等设备,让学习更加直观、形象。

应用教学零组件对课本外的学科知识进行补充和加强,在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興趣、好奇心。

(2)对话交流与合作学习的应用:借助形式各样的课堂讨论、互动交流、小组合作,寻求共同答案而且彼此了解道更加深刻,这些互动以及讲解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激发了学生的专注和学习热情。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彩教案教学设计

2024年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精彩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高二选修《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向董卓献刀,董卓试探曹操,曹操机智应对,最终获得董卓信任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理解其历史意义。

2. 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的鉴赏能力。

3.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课文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的理解。

教学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曹操与董卓的对话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 课文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曹操献刀的过程。

3. 课文讲解:分析曹操与董卓的对话,讲解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人物形象,讲解相关题目。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历史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2. 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成语和典故,结合故事情节进行论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了解曹操的其他事迹,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提升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中的曹操与董卓的对话分析。

2. 教学目标中的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3. 教学难点与重点中的重要词汇、成语和典故的理解。

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的题目。

《曹操献刀》教案范本

《曹操献刀》教案范本

《曹操献刀》教案范本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教材第五章节,详细内容为《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曹操献刀》。

该片段描述了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向董卓献刀的故事,展现了曹操的智勇与果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及主要人物,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机智、勇敢、忠诚等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体会曹操的智勇与果敢,培养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三国演义》原著、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演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三国时代,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突出其智勇与果敢。

3. 例题讲解:选取一段故事中的精彩描述,进行阅读理解分析。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讨论曹操的智勇表现。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故事背景:《三国演义》主要人物:曹操、董卓情节概述:曹操为救父献刀2. 曹操形象:智勇、果敢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写一篇关于曹操人物形象分析的短文。

2. 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分析曹操人物形象。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代的历史背景,培养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故事改编或角色扮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故事背景的导入2. 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3. 阅读理解分析的例题讲解4. 作业设计与答案要求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故事背景的导入1. 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作者及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对三国时代的整体认识。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分析并理解《曹操献刀》这个故事,让学生掌握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曹操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 通过分析故事,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难点:分析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讲述古代战乱时期,曹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宝刀,献刀给董卓的故事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3. 课堂讲解: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重点分析曹操的聪明才智和机智勇敢。

4. 例题讲解:挑选一些与故事相关的例题,让学生通过分析例题,进一步理解故事中的深层含义。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从故事中领悟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题目,让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曹操献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品质领悟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

2. 请分析曹操和董卓的人物形象,并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

3. 从故事中你领悟到了哪些品质,请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让学生掌握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

2024年《曹操献刀》标准教案

2024年《曹操献刀》标准教案

2024年《曹操献刀》标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四章《三国演义》选读部分,具体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节。

详细内容包括: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董卓对曹操的试探;曹操机智应对,取得董卓信任;曹操借献刀之机,刺杀董卓的经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2. 掌握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曹操、董卓的历史背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课堂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曹操献刀》原文,理解故事情节。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讲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针对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人物形象:曹操、董卓、吕布等。

3. 故事情节:献刀、试探、应对、刺杀。

4. 主题思想:爱国情怀、英勇智慧、忠诚勇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作品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人物形象、情节分析、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阐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及事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观看与三国相关的影视剧,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解析;2. 教学目标的具体阐述;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4.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5. 作业设计中的题目和答案;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深入探讨。

《曹操献刀》教案

《曹操献刀》教案

《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形象。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和人物性格。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

二、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2. 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教学难点:1. 故事中矛盾冲突的把握。

2. 对古代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曹操献刀》原文。

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古代文学知识。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简要介绍《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

(2)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曹操献刀》原文,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故事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的矛盾冲突。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特点,探讨故事主题。

4. 课堂讲解:(1)解析故事中的古代文学知识、表达技巧。

(2)讲解故事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赏析《曹操献刀》中的精彩片段。

(2)推荐相关古代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视野。

7. 课后作业:(1)熟读《曹操献刀》原文。

(2)完成课后练习,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曹操献刀》为例,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利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与其他古代文学作品的异同。

4.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选修语文课程中《三国演义》的经典章节《曹操献刀》。

具体内容包括:曹操为救父亲曹嵩,向董卓献刀一节,分析其背后的智谋与勇气;对董卓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曹操此举对其个人命运及三国历史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

2. 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献刀背后的智谋与勇气,理解董卓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曹操献刀》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实践情景,引发学生对智谋和勇气的思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讲解文章的语言特点。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过程中的智谋和勇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事件对个人命运及三国历史的影响,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人物:曹操、董卓3. 情节概括:曹操献刀,董卓性格分析,事件影响4. 重点语句:文章中的精彩描述和重要论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在《曹操献刀》中的智谋与勇气,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智谋和勇气的理解。

2. 答案示例:曹操在《曹操献刀》中展现了极高的智谋和勇气。

他在危急关头,巧妙地利用董卓的贪婪,成功救出父亲。

这让我想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具备智谋和勇气,面对困难时,善于运用智慧,勇敢应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形象,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历史,提高文学素养。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

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二单元《古代人物描写》中的《曹操献刀》一文。

详细内容为:通过对《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这一历史事件的描述,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塑造人物形象,展现曹操的智勇双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曹操献刀》的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2. 学会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和文学素养,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运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提高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曹操这一人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魅力,理解曹操献刀的情节。

3. 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讨论其智勇双全的特点。

4. 课堂讲解:讲解作者如何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人物形象,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描绘一个熟悉的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人物形象:曹操(智勇双全)3. 写作方法: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形象。

2. 答案示例:我的妈妈,中等身材,眼睛明亮,嘴角总是挂着微笑。

她温柔善良,勤劳能干,总是为我操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曹操的人物形象,是否掌握了生动、细腻的语言描绘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6. 作业设计7.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文章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为理解课文内容奠定基础。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材《古代散文欣赏》中《曹操献刀》一文。

该文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详细记述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向汉献帝献刀经过,展现曹操智谋与权谋。

具体内容包括对文本精细解读,分析曹操人物形象,以及该事件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曹操献刀》文学价值和历史背景。

2. 分析曹操人物形象,理解其政治智慧和策略。

3. 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复杂性格分析,以及文言文句式理解。

教学重点:对《曹操献刀》事件分析,以及对曹操政治手腕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

2. 学具:教材,《古代散文欣赏》辅助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官渡之战历史图片,引入曹操献刀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曹操,面对强敌,会如何展示自己忠诚与智慧。

2. 文本解读:a. 学生自主阅读,理解文言文大意。

b. 逐句解析,分析曹操献刀时言行举止。

c.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句,分析文言文中特殊句式和用法。

3.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b. 各组汇报,全班交流。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文本理解。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历史背景:官渡之战曹操形象:智勇权谋文言文句式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翻译文言文段落。

b. 分析曹操在献刀事件中心理变化。

c. 评价曹操献刀行为正当性。

2. 答案:a. (学生自主完成)b. 曹操在献刀时表现出谨慎、机智、勇敢等心理特点。

c. (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曹操复杂性格,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三国志》相关内容,深入解曹操及三国时期历史人物。

曹操献刀详细教案

曹操献刀详细教案

曹操献刀详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历史》第七章《三国时期》第一节“曹操献刀”,内容主要包括:曹操与董卓的关系、曹操献刀的原因、献刀过程及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三国时期曹操与董卓的关系,理解曹操献刀的背景。

2. 掌握曹操献刀的过程及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通过分析曹操献刀事件,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曹操献刀的原因及影响。

重点:曹操与董卓的关系,曹操献刀的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教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1)曹操与董卓的关系董卓进京后,曹操曾一度投靠董卓,因其勇猛善战,受到董卓的赏识。

(2)曹操献刀的原因董卓荒淫无度,专权乱政,曹操看准时机,决定献刀以表忠心,实则趁机刺杀董卓。

(3)曹操献刀的过程曹操以献刀为名,接近董卓,趁机将其刺杀。

(4)曹操献刀的影响董卓死后,天下大乱,曹操趁机崛起,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扮演曹操、董卓等角色,再现曹操献刀的场景,增强学生的代入感。

4. 例题讲解:以曹操献刀为背景,设计相关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曹操与董卓的关系2. 曹操献刀的原因3. 曹操献刀的过程4. 曹操献刀的影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曹操与董卓的关系。

(2)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及其影响。

2. 答案:(1)曹操曾投靠董卓,因其勇猛善战,受到董卓的赏识。

(2)曹操献刀的原因:董卓荒淫无度,专权乱政,曹操看准时机,决定献刀以表忠心,实则趁机刺杀董卓。

影响:董卓死后,天下大乱,曹操趁机崛起,成为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曹操献刀的历史事件,使学生了解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优质教案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小说鉴赏》第二单元《三国演义》章节,详细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节。

通过对该章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把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熟练复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艺术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从曹操献刀的故事中体会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学重点:熟练复述故事情节,掌握小说的情节结构及艺术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三国演义》原著、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曹操为什么要献刀?(2)曹操献刀的过程是怎样的?(3)曹操献刀的结果如何?(1)曹操:机智、勇敢、果断、权谋(2)刘备:仁爱、宽厚、谨慎、忠诚(3)关羽:忠诚、勇猛、义气、谦逊(1)小说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2)小说中是如何通过人物对话展示人物性格的?(1)请简要概括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

(2)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说明。

6.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了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掌握了小说的情节结构及艺术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根据课堂所学,用自己的话复述《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

(2)分析曹操、刘备、关羽等人物形象,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些人物的认识。

2. 答案:(1)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曹操刺杀董卓未果,献刀给董卓,趁机逃脱,后与刘备、关羽结义,共同对抗董卓。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

《曹操献刀》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3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二选修《古代小说欣赏》中的《曹操献刀》章节。

该章节详细讲述了三国时期曹操为救父亲曹嵩,献刀给董卓的英勇事迹。

内容包括对小说背景、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详细解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的历史背景,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2. 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古代小说人物塑造的鉴赏能力;3. 掌握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

教学重点: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曹操献刀》原文、相关资料、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曹操献刀》。

2. 新课内容:让学生阅读原文,分析曹操献刀的原因、过程及结果,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讲解古代小说的叙事手法和修辞技巧。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事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人物:曹操、董卓3. 叙事手法:顺叙、倒叙、插叙4. 修辞技巧:比喻、夸张、对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献刀》中的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

2. 答案:要求学生对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进行详细分析,并举例说明小说中的修辞手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三国题材的小说,如《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拓展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的要求;2.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董卓等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中的分析人物性格和修辞手法;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曹操献刀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二第四单元《古代人物描写》中《曹操献刀》一课。

文章主要讲述曹操为除去董卓,向其献刀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曹操为何献刀、献刀过程以及献刀后结果。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解曹操献刀背景、过程和结果。

2. 掌握文章中人物描写方法,学会分析人物形象。

3. 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曹操献刀过程中心理变化和人物形象。

2. 教学重点:学习文章中人物描写方法,理解曹操献刀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战争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战争中智慧与勇敢,进而引入本课。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语言魅力。

3. 讲解课文:分析曹操献刀背景、过程和结果,讲解文章中人物描写方法。

a. 曹操献刀背景:董卓专权,民不聊生,曹操欲除去董卓,为国家除害。

b. 献刀过程:曹操以献刀为名,接近董卓,趁机行刺。

c. 献刀结果:曹操行刺失败,逃离长安。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在献刀过程中心理变化,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到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其他历史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行为是否值得称赞,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背景、过程、结果2. 人物描写方法a. 心理描写b. 语言描写c. 动作描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曹操在献刀过程中心理变化,结合课文内容进行阐述。

答案:曹操在献刀过程中,表现出勇敢、机智、果断等心理特点。

在面对危险时,他临危不惧,果断采取行动。

2. 课后阅读:阅读其他关于曹操故事,解曹操性格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但在分析曹操心理变化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新人教版选修《曹操献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曹操献刀》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新人教版选修《古代文学作品鉴赏》第四章《三国演义》选读,具体内容为《曹操献刀》一节。

该章节详细描绘了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夕,为取得袁绍支持,向其献上宝刀的经过,展现了曹操的智谋和胆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曹操献刀》的故事背景,理解其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言文的理解,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理解曹操献刀的意义,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曹操献刀》原文及注释、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地图,简要介绍官渡之战的背景,引发学生对曹操献刀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献刀》的原文,解释重点词语和句子,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曹操,如何说服袁绍接受献刀。

4.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时的言行举止,探讨其智谋和胆识。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翻译《曹操献刀》中的重点句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2. 主要内容:故事背景:官渡之战前夕曹操智谋:献刀取得袁绍支持人物形象:曹操的智谋与胆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曹操献刀》中的重点句子。

(2)分析曹操献刀时的心理活动,结合历史背景,评价其智谋和胆识。

2. 答案:(1)见教材注释。

(2)曹操在献刀时,充分考虑到袁绍的心理,以退为进,表现出极高的智谋和胆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程度较好,但在分析曹操人物形象时,部分学生存在理解困难,今后需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中其他关于曹操的章节,深入了解曹操的人物形象,提高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信息呈现6.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效性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应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

2024年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2024年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

2024年选修语文《曹操献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修语文《古代小说选读》第二章《三国演义》选段,主要讲解《曹操献刀》一节。

该章节详细描述了曹操在困境中,以智取胜,献刀给董卓的经过,展现了曹操的智勇才华。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

2. 学习小说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激发对古代小说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小说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理解,学生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献刀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故事情节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曹操献刀》的故事情节,分析曹操的人物形象,讲解小说中的修辞手法。

3. 例题讲解:分析曹操献刀时的心理活动,探讨其智勇才华。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改写《曹操献刀》的某一情节,进行课堂分享。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曹操献刀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曹操献刀》故事情节2. 曹操人物形象分析3. 小说中的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分析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点,不少于800字。

2. 答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形象特点包括智勇双全、果断勇敢、心狠手辣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曹操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的掌握情况。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其他章节,深入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物形象,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小说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 作业设计:分析曹操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特点。

一、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1. 曹操的智谋:在困境中,曹操能够冷静分析局势,想出献刀之计,以退为进,成功脱身。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1《三国演义》之《曹操献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1《三国演义》之《曹操献刀》(教学设计+教学实录)

《曹操献刀》教学设计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第1课《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一、学情分析1、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里面有“背景介绍”和“作品导读”两部分内容。

通过教学,学生基本了解《三国演义》一书的背景、主题、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性和艺术性。

2、部分学生看过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

3、少数学生读过《三国演义》原著。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和意义。

2、学会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把握小说主题。

3、理解历史上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重点分析鉴赏小说中曹操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四、教学难点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二)了解作品(依据“课前提示”和“学情分析”进行提问,简问简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2、“三国鼎立”指哪三国?3、《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何时?终于何时?4、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5、《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6、《三国演义》创造了“三绝”形象,哪“三绝”?各指谁?7、《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场战争?8、你能说出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哪些熟语?9、你学过哪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课文(诗、词、文各举一例)?10、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的故事?(三)解读文本1、梳理情节学生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情节。

(1)曹操借刀(2)曹操献刀(3)路遇陈宫(4)错杀伯奢2、品味语段学生精读课文,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

(1)分角色朗读——借刀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心明,果断(语言描写)B、“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虽死不恨!”C、操藏刀……辞别众官面去。

有志,有勇,有谋(语言动作描写)(2)分角色朗读——献刀A、操径入。

勇敢、果断(动作描写)B、操暗忖曰:“此贼合死?”C、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势情(心理描写)D、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献上恩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曹操献刀
学习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2.概括故事情节,明确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曹操这一人物形象。

3.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概括其中的主要情节,从重点情节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
学习难点:品读名著片段,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学习方法:讲读法,问答法
学习时数:两课时
一、导入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

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

如今,都已沉沉睡去。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每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眼前,却依然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教人禁不住共其悲欢,久久难忘……一代枭雄曹操的形象却仍然栩栩如生。

如果说历史为英雄搭建了表演的舞台,那么小说则为豪杰做了诗意的诠释。

二、了解《三国演义》
(依据“课前提示”和“学情分析”进行提问,简问简答。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三国鼎立”指哪三国?
3.《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何时?终于何时?
4.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5.《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6.《三国演义》创造了“三绝”形象,哪“三绝”?各指谁?
7.《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场战争?
8.你能说出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哪些熟语?
9.你学过哪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课文(诗、词、文各举一例)?
10.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的故事?
三、解读文本
教师:今天,当我们翻开《三国演义》时,书中的人物依然栩栩如生。

现在,我们一起走进三国的历史天空,去感受其中的人物形象。

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
括情节。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预习要求
①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②初步感受,体味人物特点。

③对事件的概括方法:其一,我们必须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其二、按照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归纳。

二、预习检测
1.故事情节概括:
(1)曹操借刀(2)曹操献刀
(3)路遇陈宫(4)错杀伯奢
2.依照回目的形式概括每部分内容(教师出示一例)学生仿写交流
教师出示:王允旧臣哭社稷曹操奇谋借宝刀
教师展示:孟德献刀遇弑贼李儒献计操脱身
识谎言陈宫擒曹仰曹志二人携手
访伯奢孟德心疑杀无辜陈宫识操
3.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全面地认识和理解曹操这一人物形象。

2.多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3.运用讲解的知识,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达·芬奇的老师佛罗基尔说:“即使同是一个蛋,只要换一个角度看它,形状便立即不同了。

”难怪苏东坡也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我们的“奸雄”曹操也是这样,所以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二、复习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小说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如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品书中人物形象。

1.请分角色朗读“借刀”部分,分析曹操形象。

①神态、动作描写(对比):
“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
②语言描写:
“……还能哭死董卓否?”
“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


“……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


识大义有谋略勇猛有胆识——体现其英雄的一面
2.请分角色朗读“献刀”部分,分析曹操形象。

①动作描写:
“操径入”
②语言描写:
“马羸行迟耳。

”“愿借试一骑。


③心理、动作描写:
“操暗忖曰……惧卓力大,未敢轻动。


④心理、动作、语言描写:
“操又思曰……曹操背后拔刀……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勇敢果断善度势情随机应变临危不乱——是一个全身成事的英雄,而不是一个舍生取义的莽汉。

3.请分角色朗读“遇陈宫”部分,分析曹操形象。

①语言描写:
“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
②侧面烘托:“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智谋机警,非凡的远大志向,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4.请分角色朗读“杀伯奢”部分,分析曹操形象。

①语言描写:
“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


“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②动作描写:
“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③侧面烘托:“宫曰……”“陈宫寻思……”
多疑、狡诈、残忍、自私——体现其奸枭的一面
5.总结分析曹操的形象
奸雄
多疑狡诈残忍自私
识大义勇敢果断随机应变——性格的双面性!
文本中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

三、课堂争鸣(8分钟)
教师:曹操是一个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样的人物。

下面,我们一起多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1.我们先来看曹操的功与过。

(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幻灯片)
曹操之功曹操之过削平群雄统一北方镇压起义充当屠夫奠定基础
三国归晋欺君罔上窃国谋逆建安文学著述颇丰玩弄权术残暴不仁
2.再者,我们来看曹操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怎样的。

(根据学生的发言出示幻灯片)
曹操是政治家曹操是军事家
目光远大胆识过人军纪严明爱护百姓
求贤若渴重视人才豪爽多智指挥若定
胸襟开阔豁达乐观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3.教师总结
总之,曹操可以说是既有大家风范,又有小人嘴脸;既有英雄气慨,又有儿女情怀;
既有阎王脾气,又有菩萨心肠。

所以,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说有两个“曹操”,就是这个道理。

四、小结
教师总结
曹操被称为“奸绝”,但同学们又从这篇文章解读出一个文韬武略、胸有大志的曹操,可见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我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文学习走近曹操,走进《三国演义》,走进经典名著。

曹操仅是《三国》中一人,《三国》仅是名著中一部,去读书吧,亲近他们,丰富自己,读好书,立好志,做好人,行好事。

五、布置作业
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300字的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