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与实践——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
综合性大学卓越农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 : 综合 性大学 ; 卓越农业人 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 G 4 0 — 0 1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4 1 5 6 ( 2 0 1 7 ) 0 8 —1 1 6 — 0 3
的关 键在 于顶 层设计 , 即 人 才 培 养 的 目标 定 位 、 人
才培 养规 格 、 人 才 培 养 方 案 设 计 与 创 新 以及 采 取 什 么 样 的 方 式 和 途 径 进 行 组 织 实 施 。 综 合 性 大 学 的涉 农学科 应 结合 “ 卓越农 业人 才 教育 培 养计 划 ” 项 目的 要 求 , 借 鉴发 达 国家 如美 国 、 日本 的 高 等 农
提 升 改造传 统农 林 的 复 合 应 用 型 人 才 ; 培 养 一 批
能 面 向农 林 业 生 产 一 线 、 满 足 现 代 化 大 农 业 和 社
格 方 面 等 方 面 存 在 与 现 代 大 学 理 念 下 教 学 计 划 不
协 调一 致 ; 课 程 虽 有 广度 , 但深度不够 ; 实 践 教 学
问 题
( 一 ) 人 才 培 养 目标 定 位 不 准 确 由于农 业 产 业 的特 殊 性 , 要 求农 科 本 科 人 才 不 仅 要 有 一 定 的农 科 专 业 背 景 , 更 重 要 的是 , 必 须 具 备 丰 富 的 实 践 能 力 。 综 合 性 大 学 的 农 学 院 缺 乏 对学 院 现有 学科专业 系 统 的 、 科 学 的研究 , 对 于培
养 的改 革 。
二、 卓越农 业 人才培 养 的探 索与 实践
“ 卓越” 农 业 人 才 培 养 更 多 的 是 一种 理 念 、 一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
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和任务,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运而生。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一个国家级的人才培养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具有高水平、创新能力突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竞争能力的农林人才,来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计划的实施,将有力地推进我国农业的现代化,提高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1、专业性的培养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针对农林领域的卓越人才培养,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从专业性方面进行设计。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该配合行业发展前景进行专业方向设计,以便学生能够熟悉社会需要和行业趋势,并能够培养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级人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还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注重实践性的培养。
教育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实际工作能力。
3、国际化的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化已经成为时代的潮流。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该注重学生的国际化教育。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进一步了解国际农业发展新技术、新知识和新动态,以及促进国际学术交流等。
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全球的农业发展中去,了解更多的世界农业发展趋势。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农业科技的发展不仅需要传统的基础工作,还需要有创新思维的支持。
因此,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注重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出适应农业科学研究需要的高级人才。
1、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蓬勃发展的社会需要。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改革现有的教育模式,引入新的教育方式,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增加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实验性教学的设施。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摘要】本文围绕实施卓越人才培养以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展开探讨。
在引言中,背景介绍了当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研究意义指出提升就业质量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在分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的现状,探讨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了就业质量提升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部分提出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建议,以及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农林高校的大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推动农林高校就业质量的持续提升。
【关键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就业质量、案例分析、影响因素、建议、未来展望、农林高校大学生现状、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意义、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农林高校是培养农业、林业等领域人才的重要教育机构,其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压力和竞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亟待提升。
面对当前形势,如何通过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来提高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农林高校大学生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并研究提升就业质量的策略,结合案例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建议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农林高校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和企业要求的优秀人才,推动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农林高校是我国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其培养的学生往往是未来农业和林业领域中的重要人才。
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就业环境的复杂性,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面临着严峻挑战。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有助于增强农林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就业质量,提升学校的声誉和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学生和教师加入这一领域。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林领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由于长期以来农林领域教育的滞后和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我国农林领域人才短缺的现状。
为了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农林人才,提升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水平,国家提出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以促进农林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农林教育领域的发展。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将探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探索和建议。
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概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国家为了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加强农林领域人才培养而实施的一项重要计划。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专业人才,为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农林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农林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1. 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首先需要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设置。
当前,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求农林人才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综合能力。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应该加强对现代农业相关领域的专业设置,包括农业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利用、农业工程技术、农村经济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专业,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针对农林领域实践性强的特点,学校应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的投入,积极引入企业和技术专家,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和实践性的创业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农林人才,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还应该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农林产业的重视程度增加,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对于农林产业的扶持力度。
其中,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便是其中的一项重要计划。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在全国高等教育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国家层面战略任务中,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计划。
此计划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和中国特色的农林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的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需要对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以下就是一些可能可供参考的人才培养方案:一、深化基础知识的学习,注重实践教育提高学生各学科知识的水平,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和首要任务。
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对于基础课程的教学,加强对于重点课程的研究和探索,注重对于学生基础素质的培养。
同样,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实践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实践教育,学生才能够真正的融会贯通所学课程的内容,提高掌握技能的水平。
二、五型人才并重,培养多样化人才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不仅要求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而且还要求学生具备五型人才的素质。
具体而言,包括“具备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领导素质和团队协作能力”、“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法制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具备多元文化和自然环境保护素质”。
这种培养模式,可以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建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水平的农林人才。
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经过学生、教职工以及其他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其中,教师教学水平和素质,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必须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理论水平。
同时,还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力。
农林院校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农林院校实施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作者:贺婧于彦华王志来源:《现代交际》2012年第11期[摘要]农业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培养农林学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我们农业大学的应有职责。
我校于2011年开始探索,积极进行农林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本文以“卓越计划”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为基础,以我校为例,浅谈农业院校的卓越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并提出问题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建设[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010-021999年的扩招带来的是告别精英走向大众的教育之路,但是人数的增加与教育投入、师资力量等不成正比的矛盾却越来越突显。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乃至社会的迫切需要。
“卓越计划”就是高等教育在当前大众化教育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
一、“卓越计划”的含义与背景词典中“卓越”含义为杰出;超出一般。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确定的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2011年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中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开始了“卓越计划”。
“卓越计划”还包含“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文科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
“卓越计划”的实施拉开了高校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的序幕,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材选用、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影响本科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改革,强化内涵建设,为本校其他专业建设提供改革示范。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
基于卓越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作者:徐玲,张东鸣,沈成君,贺婧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3年第1期作者简介:徐玲(1981—),女,吉林省吉林市人。
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张东鸣(1962—),男,吉林长春人。
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沈成君(1977—),男,吉林松原人。
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贺婧(1983—),女,山东日照人。
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徐玲,张东鸣,沈成君,贺婧(吉林农业大学教务处,吉林长春130118)摘要: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培养了数以亿计的高级人才,发展速度和规模之大让世界为之惊叹。
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仍存在一段差距。
本文以探究卓越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为基础,着重探索卓越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卓越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10—02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和卓越工程师、医师等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
毋庸置疑,“卓越计划”作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
一、卓越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一)“钱学森之问”的教育探究“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是指为了培养高水平、复合型的农林领域人才而设立的一项教育计划。
该计划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以满足农林领域的需求,并推动农林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
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目标和要求。
培养方案应根据农林领域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确定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农林科技理论和实践技能,解决农林领域的实际问题。
要求学生具备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多层面、多领域、多角度的工作环境。
人才培养方案应设立多元化的培养模式。
培养方案可以结合具体的农林专业特点,采取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在理论教学方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等形式,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践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实训、实习实训、科研实践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农林领域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培养方案应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可以设置农林实验基地,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实地考察,加深对农林科技的理解和应用。
可以组织校外实习,让学生接触到实际的农林工作,并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养。
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农林领域是一个与实际生产相联系的领域,培养方案应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了解行业需求,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可以与农林企业建立实习基地,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实践,增加实践经验和就业机会。
可以开展行业讲座和交流活动,提高学生对行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明确目标和要求,设立多元化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通过这些探索,可以培养出适应农林领域需求的高水平、复合型的人才。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林领域对于高素质的农林人才需求日益增长。
而对于如何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林人才,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国提出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全面推进农林人才培养工作。
本文将以此为背景,探讨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林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培养目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高素质农林人才,他们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交叉能力,能够适应农林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人才培养方案应该结合实际,明确培养目标,确定培养方向,建立科学的培养体系,为培养出更多的卓越农林人才奠定基础。
二、课程设置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课程设置是培养人才的关键。
针对农林领域的实际需求,要从政策法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多方面入手,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以满足学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养需求。
要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适应不同领域的需求做好准备。
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要引入国际视野,开设相关的国际交流和合作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前沿科技和管理理念,拓宽他们的学术视野和国际交流渠道。
三、教学方法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教学方法也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
要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思考,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增强他们的实际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要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探索【摘要】该文章探讨了如何实施卓越人才培养以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在背景介绍指出当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问题意义强调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性,研究目的在于探讨有效的培养模式和策略。
在分析了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探讨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提出了提升就业质量的策略,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并进行了案例分析。
在总结了研究成果,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为提高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农林高校提供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促进学生就业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卓越人才培养,提升策略,效果评估,案例分析,结论总结,未来展望,政策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时期,农林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和农业转型升级,农业就业机会逐渐减少,农林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就业困难和竞争压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农林高校培养的人才需要更具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实施卓越人才培养提升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通过针对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探讨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提升就业质量的策略,评估实施效果,并通过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为未来提供政策建议,以期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研究,希望能够为我国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优质就业。
1.2 问题意义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林领域需求日益增加,但与此农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也面临诸多挑战。
当前,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整体较低,存在就业率不高、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匹配、薪资待遇不高等问题,给学生和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提高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不仅关乎个人利益,也关系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中国农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理念及实践
招录生源追求卓越
理工类新生成绩平均超过一本线情况
80
75
73.44 77.32
70
65 62.79
60
55.10
57.27
55
50
48.66
48.86
47.87
50.77
48.61
49.50
45
70.00
40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教学质量 追求卓越
管理机制 追求卓越
培养过程追求卓越-师资队伍
• 中国农大一直追求打造卓越的师资团队 • 过去我们长期要求教授上课、定期安排教师 出国交流、培训 • 在今后我们将出台相关政策,使最优秀的教 师站在本科讲台上授课
师资队伍相关数据
精干卓越的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
正高级职务 副高级职务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士生导师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专家人选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 “千人计划”人才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不含退休)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
中国农业大学 傅泽田
“精干卓越”理念阐述
• 确定了“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之后,中 国农大在本科教学方面的育人理念可以用“精干卓 越”四个字来概括
• “精干”理念重点体现在近年来本科招生规模的调 整上:即适当压缩数量,重点提升质量
• “卓越”理念体现在: 培养目标追求卓越、招录生源追求卓越 培养过程追求卓越、育人成果追求卓越
2176
2000 1740 1742 1742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农林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培养更多的卓越农林人才,各地教育部门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培养计划,并探索各种培养方案。
本文将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培养目标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现代农业需要有一批优秀的农林人才,他们应该具备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应该是具有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人才,能够在国际领域中展现中国的农业科技实力。
他们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能够承担起推动农村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历史使命。
二、培养内容为了达到上述培养目标,教育部门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培养内容。
应该加强农业科技与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现代农业科技更新换代日新月异,学生必须具备学习新知识、应对新挑战的能力。
应该注重实践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学校教育环节中,应该尽可能地提供实地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应该注重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培养。
在现代农业中,一个人很难独立完成一些工作,需要团队协作。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非常重要。
还应注重道德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对土地和自然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
三、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中,培养模式至关重要。
当前,一些地区已经不断尝试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引进企业合作办学模式。
通过与农业企业进行合作,学校可以将实践教育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还可以设置企业实习基地,提供实习机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尝试实施跨学科交叉培养模式。
农林人才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不仅包括农业专业知识,还包括经济、管理、市场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可以尝试将不同领域的课程进行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教学探索与实践
1 引 言
根据《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 培养计划 高校 的通 知》 和《 教 育部办公厅关 于公布第 二批卓越工 程师教育 培养 计划高校 学科专业 名单 的通 知》 , 东北石 油大学过 程装备与控 制 工程专 业获批 为试 点专业 。过程装备 与控制工程 专业 由于专 业 特色突 出 , 与工程结合紧密 , 因此 , 开展过程装备 与控制 工程 专业
装备制 造安装 实习基地 、 石化设备 设计实训 基地 、 石化装备 检修 维修 实训 基地 和石化装备检 测及 H S E 体系运行 实训基地 。三个 实践平 台互相支撑 , 构成 了我校过程装备 与控制工 程专 业卓 越工 程 师实践 教学 体系 。依托 三个 实践平 台 , 培养学 生工 程实践 能 力, 提高学生 团队合作 、 职业 道德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
在 的问题 , 进行 了过程装备 与控制工程专业卓 越工程师实际教学 体系 的设计和改革 尝试 , 期望得到适合我校过控专业 的卓越 人才
培养计划 的实践教 学模 式。 2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实践教 学存在 的问题 由于我校 过程装备 与控 制工程专业 对 口的主要行业是 石油 石化行业 , 大学生到石油石化企业去实 习缺乏 制度保 障和政策支
持, 石油 石化企业普 遍不愿意 接受大学生 实习 , 造 成 了一些 石油 石化企业反 映大学 毕业 生工程实践能力弱 、 不适应企业 要求 等问 题 。另一方 面大学 教师缺乏工程经历 , 也造成 了教学与实际工程 结合不紧密 的情况 。 3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 业卓越 工程师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 根据我校过程装备 与控制工程专业实际情况 , 建立 了基础实 践平 台、 专业实践平 台和企业综合 实践平 台。基础实践平台包括 工程训 练 中心 、 大学 生物理实验 中心 、 电工实验 中心等基础 实践 教学环节 。专业 实践平 台包括过程装备成套实验室 、 过程装备控 制实验 室 、 过程装备仿 真实验室 、 无损检 测实验室 等校 内专业 实 验室 。企业综合 实践平 台包 括石化装置生产运行实 习基地 、 石化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对吉林某高校卓越班学生培养情况调研
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对吉林某高校卓越班学生培养情况调研作者:刘占柱,于彦华,尚微微,贺婧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第24期刘占柱,于彦华,尚微微,贺婧(吉林农业大学,吉林长春130118)摘要:为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各高校也在结合学校学科优势上制订自己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制定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要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和路径,培养优秀人才。
本文就某高校实施卓越人才一年后的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卓越人才;培养;问题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157-0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卓越人才,得到了各高校的重视,各高校积极落实卓越计划[1]。
吉林某高校以“一本招生”为契机,结合“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要求,在试点专业中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自2012年起,面向2012级学生实施了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涉及植物保护、动物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共三个本科专业。
结合我校学科优势,在试点专业中分别实施以“应用型”为主和以“学术研究型”为主的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通过加强教学改革,制定符合学生个性成长需要的多元化培养目标和路径,努力培养基础深厚、学术精通、视野开拓、素质高超,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拔尖人才和有献身国家农林事业志向、解决农林业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卓越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了一年,我们对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
一、卓越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1.按培养目标定位分别制定培养方案。
①以分段和分类培养为原则,制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构建了有别于普通专业的卓越人才培养课程框架。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探索随着农业和林业领域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的农林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各级教育部门纷纷制定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本文将围绕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总体目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卓越农林人才。
这类人才应具备以下几种素质:1.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农林相关工作;2. 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在相关领域内带领团队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工作;3. 具有一定的领导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在农林领域内取得卓越成就;4. 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人才培养方案为实现上述目标,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具体包括:1. 课程设置针对农林领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设置与农业、林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包括种植学、兽医学、农业经济学、林业工程学等。
还需要加强跨学科的交叉培养,如农林与环境、农林与经济等。
这样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领域的应用能力。
2. 实践教学农林领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需要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可以与现实农林工作紧密结合,安排学生进行实习、农场实训等,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
3. 创新教育创新是农林领域不断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培养创新能力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实验、科研项目等,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突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4. 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农林领域也需要拥有国际视野和胸怀的人才。
学校可以开展国际交流项目,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海外实习等,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和交流能力。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一、引言农林人才是国家农业和林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保障粮食和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农林领域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建立适合农林人才发展的培养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路径,为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1. 知识与技能并重卓越的农林人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培养模式应该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并重,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加强实践性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独立思考和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
2. 多元化的培养途径卓越的农林人才培养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因此培养模式应该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应该引入实习、科研项目、社会实践等多种培养途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3. 职业素养的培养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外,卓越的农林人才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
培养模式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使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能力。
4. 产、学、研结合卓越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突出产、学、研结合的特点。
通过校企合作,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经验和机会;同时加强科研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三、实施路径的探讨1. 完善的教育体系建立卓越的农林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作为保障。
包括建立健全的教学计划、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保障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全面的教育培养,满足其个性化发展需求。
2.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与行业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引入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的机会;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项目培养人才,为自身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
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研究一、引言农林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林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如何培养卓越的农林人才,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研究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实施路径,为农林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1. 培养目标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指在传统农林产业基础上,培养具备先进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农林人才,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经营管理能力,还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能够在经济、管理、科技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推动农林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2. 培养模式(1)高校培养模式高校是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重要基地,推行多元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是关键。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培养路径,比如可以分为专业课教学和实践环节,还可以设置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是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另一个重要基地,传统的企业内训模式为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培养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卓越农林人才。
企业可以结合实践需求,设置定制化的课程和培训计划,借助内部资源和外部支持,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和支持,从而培养出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卓越农林人才。
3. 培养路径(1)理论学习在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中,理论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掌握农林产业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比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要学习所属领域的专业知识,为将来的实践操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操作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实践操作同样重要。
在校期间,学生应该参与到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中,亲身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掌握相关技能和经验,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企业培养模式中,也需要重视实践操作,提供实际工作机会和培训支持,让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