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1)第15课赤壁赋导学案粤教版必修2
第四单元文言文15赤壁赋教案1粤教版必修2
赤壁赋【学习目标】1、学会在理解文章大意后,对文章重点内容“水月”与“人”的关系,“变”与“不变”角度等方面能有所思考,有所疑问;2、学会能在再阅读的基础上,激荡疑问;3、学会进一步深化阅读,解决疑问;4、学以致用,让苏轼的行为成为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榜样。
【学习重点】从重点句子入手,理解苏轼与“客”的对话。
【学习难点】理解关键文句,理解文中苏轼折射出来的儒道释三家思想。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展示——苏轼与“客”的对话二、生发疑问,回归文本小组三轮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苏轼说了什么让“客”转悲为喜?为什么说了这些,“客”就转悲为喜了?为什么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教师总结:水与月从变化的角度来看,它们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无穷尽的。
于是,只有清风,明月,是造物者的恩赐,是我们能共同“享用”的。
教师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说“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学生用3分钟将思考写下来,再用2分钟进行小组讨论,代表发言,其他小组代表点评。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赤壁赋 学案粤教版 必修
第15课赤壁赋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 )..( ) (2)窈窕(3)桂棹.( ) (4)愀.然( )(5)舳舻..( ) (6)渔樵.( )(7)江渚.( ) (8)蜉蝣..( )(9)酾.酒( ) (10)横槊.( )(11)山川相缪.( ) (12)无尽藏.也( )答案(1)rénxū(2)yǎotiǎo(3)zhào(4)qiǎo(5)zhúlú(6)qiáo(7)zhǔ(8)fúyóu(9)shī(10)shuò(11)liáo(12)zànɡ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2)超越尘世,独自存在(3)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5)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6)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7)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嘱”,劝酒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K12教育学习资料】[学习]2018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学案 粤教版
第15课赤壁赋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 )..( ) (2)窈窕(3)桂棹.( ) (4)愀.然( )(5)舳舻..( ) (6)渔樵.( )(7)江渚.( ) (8)蜉蝣..( )(9)酾.酒( ) (10)横槊.( )(11)山川相缪.( ) (12)无尽藏.也(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案 粤教版
15、赤壁赋·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理解本文“文赋”的文体特点及所运用的“赋”的表现手法(主客问答的行文结构、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2、掌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用法;掌握文中文言句式的特点;难点重点1、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2、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在于表现苏轼人生观世界观的相反的两个不同侧面——客的消极悲观和主的豁达乐观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
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同学们,见过他的书法作品吗?——在课本的封面。
(翻到封面欣赏一下)苏东坡是因为“乌台诗狱”才到黄州来的。
关于“乌台诗狱”,散文家余秋雨有这样的描写:苏东坡到黄州来之前正陷于一个被文学史家称为“乌台诗狱”的案件中,这个案件的具体内容是特殊的,但集中反映了文化名人在中国社会的普遍遭遇,很值得说一说。
搞清了这个案件中各种人的面目,才能理解苏东坡到黄州来究竟是突破了一个什么样的包围圈。
为了不使读者把注意力耗费在案件的具体内容上,我们不妨先把案件的底交代出来。
即便站在朝廷的立场上,这也完全是一个莫须有的可笑事件。
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硬说苏东坡在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方法是对他诗中的词句和意象作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搞了半天连神宗皇帝也不太相信,在将信将疑之间几乎不得已地判了苏东坡的罪。
在中国古代的皇帝中,宋神宗绝对是不算坏的,在他内心并没有迫害苏东坡的任何企图,他深知苏东坡的才华,他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甚至竭力要保护苏东坡,而他又是非常尊重祖母意见的,在这种情况下,苏东坡不是非常安全吗?然而,完全不以神宗皇帝和太皇太后的意志为转移,名震九州、官居太守的苏东坡还是下了大狱。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赤壁赋教案粤教版必修2
答案:曹操与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的宴会上的情景的句子是:“操遂能克绍,以弱胜强,何也?善战者,求之于险。”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这道题目,学生能够分析和理解课文中对曹操与刘备宴会的描绘。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国演义》等相关作品,对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和故事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深入理解《赤壁赋》的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素养和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学习《赤壁赋》,学生将深入理பைடு நூலகம்文学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提高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和事件的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历史现象,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此外,本节课还将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作文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赤壁赋》的基本背景、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答案:作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描绘赤壁之战的场景。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这道题目,学生能够分析和理解作者在文中的修辞手法。
八、板书设计
1. 《赤壁赋》基本信息板书:
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1)第15课赤壁赋课件粤教版必修2
它有幸接纳了落魄中的东坡。苏轼每至一地,总是受到当地人的欢迎与 善待,这正是这位大文豪的魅力所在。千年之后的我们,依然赞叹着他 的作品,崇敬着他的人格,为他的魅力所折服。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美文深读
核心亮点:写法、语言(二) 作文命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唐朝的刘禹锡写过一首诗《昏镜词》。诗的小引说:“一位制镜的工 匠在店铺里摆了十面铜镜求售,其中只有一面磨得清晰光亮,其余九面都 昏暗模糊。有人不解地问:‘为什么镜的昏明如此悬殊?’工匠解释说: ‘并不是不能把所有的镜子都磨制得一样光亮,问题是买镜子的人十中有 九喜欢昏镜而不喜欢明镜,因为清晰光亮的镜子能照见无论多么细小的瑕 疵,绝大多数人用这样的镜子会感到不自在。’”
据资料记载,寿苏会起源于元丰五年腊月十九日,苏东坡生日时黄 州赤壁矶庆贺,忽然听到江面笛声悠扬,原来是进士李委谱曲《鹤南飞》 以贺,并求诗一首,一时传为佳话,于是后人渐渐在此日以寿苏会之名 雅集,并传至日韩,成为纪念东坡诞辰的传统活动。
【选材感言】
苏轼是不幸的,仕途不顺,被贬至黄州;黄州是幸运的,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
声音细微悠长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时光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才德的人。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辽阔的样子。 古义: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失意的样子。
人生是可以永恒存在的;从“物各有主”的角度,提出“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即要顺其自然。 (2)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吾与子之所共食”多么达观。
高中语文 4.15《赤壁赋》教案 粤教版必修2
4.15《赤壁赋》教案(粤教版必修2).●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熟读成诵,增加文言积累,积淀文言语感。
2.体会景物描写之中深沉的感情,旷达风貌之下满腔的悲愤。
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3.品味如散文诗一般精练优美的语言。
二、过程和方法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背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教学设想1.本文有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写景与抒情、议论紧密结合;二是像意味深长的散文诗。
教学中要注意突出这两个特点。
课前预习,可要求学生分别画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
在教读中,又可要求学生找出标志情、景、理三者转换的语句。
这样,既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又便于学生对全文结构的把握。
2.这篇课文为辞赋,特别注重声韵美。
在预习和教读中,宜让学生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让学生注意韵脚和对偶句。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解决办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意境之美。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预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课文,通读两遍。
分别画出写景、抒情、议论的句子或段落。
二、导入联系文学人物,背诵名句,激发情感。
面对不幸,他们……面对亡国的悲痛,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面对官场的黑暗,陶渊明——识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面对权贵的淫威,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面对现实的苦难,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面对被贬的遭遇,柳宗元——以愚辞歌愚溪,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面对命运的不公,苏轼如何对待的呢?我们今天一块来学习《赤壁赋》——三、范读配乐朗诵课文。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赤壁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5课赤壁赋学案粤教版必修2第15课赤壁赋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 )..( ) (2)窈窕(3)桂棹.( ) (4)愀.然( )(5)舳舻..( ) (6)渔樵.( )(7)江渚.( ) (8)蜉蝣..( )(9)酾.酒( ) (10)横槊.( )(11)山川相缪.( ) (12)无尽藏.也( )答案(1)rénxū(2)yǎotiǎo(3)zhào(4)qiǎo(5)zhúlú(6)qiáo (7)zhǔ(8)fúyóu(9)shī(10)shuò(11)liáo(12)zànɡ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2)超越尘世,独自存在(3)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5)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6)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7)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嘱”,劝酒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高中语文必修2第15课《赤壁赋》导学稿(学生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稿(学生版)一.课题:《赤壁赋》(粤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5课)二.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及其作品,了解“以文为赋”的体裁形式,掌握本文的一些重要词语。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鉴赏本文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
3.领悟作者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和表现出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明确自己的人生观。
4.体味本文的音韵美,背诵全文。
三.学习重点:积累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句式。
学习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紧密结合的写法,鉴赏本文形象优美、善于取譬的语言。
四.学习难点:通过主客问答,了解并学习苏东坡力求排遣苦闷、听任自然、乐观旷达的情怀,明确自己的人生观。
五.学习课时:四课时第一课时一.课前自主【走进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北宋四川眉山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礼部尚书。
书、文、诗、词、画,俱成大家。
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均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
“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石钟山记》《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题西林壁》《惠崇<春江晚景>》《惠州一绝》);作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江城子》《水调歌头》《定风波》《念奴娇》《卜算子》);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绘画上“朱竹”别具一格;苏轼的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写作背景】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署公事,也不得擅离安置所,他的心情非常苦闷,苏轼在黄州思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对受到这样残酷的打击感到愤懑;另一方面,时时想从老庄佛学求得解脱。
同时,在他躬耕农事与野老的交往中,感到了温暖,增强了信心。
粤教必修215赤壁赋教案
《赤壁赋》教案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作者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二)能力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2、培养对精品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三)德育渗透目标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体会课文基、'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是理解鉴赏上的难点。
教学方法:1、介绍与课文相关的作者生平经历,力求知人论世,较深入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语言与语境之美。
3、学生活动设计(1)>第一课时,先诵读全文,把握全文大意;而后重点诵读一、二段,体会景、事、情交融的艺术境界,把握课文情感发展的脉络。
(2)、第二课时,重点诵读主客问答部分,深思其中蕴含的情感与哲理。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运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3、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4、培养学生用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2、了加⅛者至用的主客问答这一赋体的传统手法,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理解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了解其宇宙观、人生观中辩证、达观成分的积极意义。
三、教学过程(一)温故而知新: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学习内容的把握情况,导入新课。
(二)集体诵读,整体感知。
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找出相应的句子)乐 --- 悲---- 乐(三)探讨原因,体悟情感。
《赤壁赋》导学案 粤教版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 泣:使动用法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
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东:名作动
⑷侣鱼虾而友糜鹿侣,友:意动用法
3.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⑴状语后置句
⑵凌万顷之茫然⑵定语后置句
⑶渺渺兮予怀⑶主谓倒装句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8、翻译下列句子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____________________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动的月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思慕的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兮天一方。”
③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应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④舞(使动使……舞动)幽壑之潜蛟,泣(使动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合作探究不议不讲
⑤白露横(笼罩)江,水光接天。
⑥纵(任凭)一苇之所如(动词到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句式为:定语后置)。
⑦浩浩乎(形容词词尾)如冯(通“凭”)虚御风,而(表转折)不知其所止;
⑧飘飘乎如遗世(遗弃尘世)独立,羽化而(表順承)登仙。
粤教版高一语文必修2第四单元《赤壁赋》学案
第四单元《赤壁赋》班级:姓名:成绩:学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
2、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
学习重点:1、理解并积累重要的文言字、词、句。
2、体悟作者的心境,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学习过程:第一课时预习﹒交流﹒评价一、通读全文。
1、注音:1、壬戌() 10、酾酒()2、桂棹() 11、横槊()3、余音袅袅() 12、渔樵()4、幽壑() 13、扁舟()5、嫠妇() 14、匏樽()6、愀然() 15、蜉蝣()7、山川相缪() 16、无尽藏()8、舳舻千里() 17、狼籍()9、旌旗() 18、枕藉()2、通假字:①举酒属.客②举匏樽以相属.3、第一、二段字词积累。
(1)七月既望:...(2)举酒属.客:(3)纵一苇.....之所如:(4)凌.万顷之茫然:...(5)击空明..兮溯.流水:(6)渺渺..兮予怀:(7)倚.歌而和.之:(8)不绝如缕.:- 1 -4、第三、四段字词积累。
(9)苏子愀然:...(10)正.襟危.坐:(11)方.其破荆州:(12)横槊赋..诗:(13)固.一也之雄也:(14)寄蜉蝣..于天地:(15)逝者如斯:..(1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7)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18)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四、重点虚词整理:(1)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2) 之.纵一苇之.所如:目遇之.而成色:扣舷而歌之:..唯江上之.清风:不知东方之既白:凌万顷之茫然(3) 而.倚歌而.和之:正襟危坐,而问客曰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耳得之而.为声:(4) 其.其.声呜呜然:方其.破荆州:何为其.然也:(5) 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相与枕藉乎舟中:五、词类活用(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西望夏口,东望武昌:(3)下江陵,顺流而东:(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5)侣鱼虾而友麋鹿:(6)月明星稀,乌鹊南飞:(7)不知东方之既白:六、文言句式(1) 凌万顷之茫然:(2) 渺渺兮予怀:(3) 客有吹洞箫者:(4) 何为其然也:(5) 而今安在哉:(6)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7)而又何羡乎:(8)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9)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10)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五、重点语句翻译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4.15赤壁赋学案1(粤教版必修2)
4.15 赤壁赋学案1 (粤教版必修2)课前预习一、预习目标找出自己翻译不准和不会翻译的文言字、词、句,初步探究第一、二段的内容。
二、预习内容1.给标线的字注音:壬戌()桂棹()余音袅袅()幽壑()嫠妇()愀然()山川相缪()旌旗()酾酒()横槊()舳舻千里()扁舟()匏樽()无尽藏()狼籍()枕藉()2.作者在这一段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抒情方式是什么?3.这段文字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4.作者怎样描写箫声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即可。
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积累重点文言字词及句式:2.能力目标: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重点难点1、感悟诗人情感的变化,品味语言之美2、体会景、情、理的交融,品鉴技巧之美3、感悟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赏析哲学之美二、学习过程1、了解赋体,掌握特点赋是一种专事铺叙的用韵散文,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讲究文采,以铺陈为能事。
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
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前赤壁赋》是散文和韵文的结合,既有传统赋体的那种诗的特质和情韵,同时又吸收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和对偶方面的束缚,更多的是散文笔法。
句式有长有短,既整齐又参差,同时又以赋的形式出现,如通篇换了12次韵,以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主张,也采用了不少对偶排比的句式等。
使文章既富韵文的声韵之美,又有散文的自然流畅。
可以说这是苏轼对赋体的一个创新和突破。
2、作者背景及解题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眉山(四川)人,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成员。
2019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第15课 赤壁赋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
第15课赤壁赋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壬戌..( ) (2)窈窕..( )(3)桂棹.( ) (4)愀.然( )(5)舳舻..( ) (6)渔樵.( )(7)江渚.( ) (8)蜉蝣..( )(9)酾.酒( ) (10)横槊.( )(11)山川相缪.( ) (12)无尽藏.也( )答案(1)rén xū(2)yǎo tiǎo(3)zhào(4)qiǎo(5)zhú lú(6)qiáo(7)zhǔ(8)fú yóu(9)shī(10)shuò(11)liáo(12)zànɡ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凭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2)超越尘世,独自存在(3)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5)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6)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7)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嘱”,劝酒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1)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5课赤壁赋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
2.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体悟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积极进取的精神。
3.理解“赋”的文体特点,赏析本文情、景、理交融的艺术特色。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壬戌
..( ) (2)窈窕
..( )
(3)桂棹.( ) (4)愀.然( )
(5)舳舻
..( ) (6)渔樵.( )
(7)江渚.( ) (8)蜉蝣
..( )
(9)酾.酒( ) (10)横槊.( )
(11)山川相缪.( ) (12)无尽藏.也( )
答案(1)rén xū(2)yǎo tiǎo(3)zhào(4)qiǎo(5)zhú lú(6)qiáo(7)zhǔ(8)fú yóu(9)shī(10)shuò(11)liáo(12)zànɡ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1)凭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遗世独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不绝如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正襟危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沧海一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杯盘狼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像长出羽翼一样)驾风凌空飞行(2)超越尘世,独自存在(3)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多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4)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5)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6)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7)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
2.写出下面通假字及意义
举酒属.
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通“嘱”,劝酒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望美人..
兮天一方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美貌的女子。
(2)白露..
横江,水光接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或失意的样子。
答案 (1)代指有才德的人。
古诗文多用以指自己所怀念向往的人。
(2)白茫茫的水汽。
(3)辽阔的样子。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属⎩⎨⎧ 举酒属.客: 属.予作文以记之:
(2)危⎩⎨⎧ 正襟危
.坐,而问客曰: 危.楼高百尺: 危.言危行:
(3)望⎩⎨⎧ 七月既望.: 望.美人兮天一方:
(4)下⎩⎨⎧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5)如⎩⎨⎧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纵一苇之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