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合集下载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小明搬来一架 3.5 米长的木梯,准备把拉花挂在 2.8 米高的墙上,则梯脚与墙脚的距离为( )A .2.7 米B .2.5 米C .2.1 米D .1.5 米2.已知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当AB BC =时,它是菱形B .当AC BD ⊥时,它是菱形 C .当90ABC ︒∠=时,它是矩形 D .当AC BD =时,它是正方形3.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2212a b +--的结果是( )A .3a b -+B .1a b +-C .1a b --+D .1a b -++4.周末小丽从家里出发骑单车去公园,因为她家与公园之间是一条笔直的自行车道,所以小丽骑得特别放松.途中,她在路边的便利店挑选一瓶矿泉水,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愉快地到了公园.图中描述了小丽路上的情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B .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C .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分钟D .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 5.若正比例函数y =mx (m 是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A (m ,4),且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减小,则m 等于( )A .2B .﹣2C .4D .﹣46.如图,要测量被池塘隔开的A ,B 两点的距离,小明在AB 外选一点C ,连接AC ,BC ,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D ,E ,并分别找出它们的中点D ,E ,连接DE ,现测得DE =45米,那么AB 等于( )A .90米B .88米C .86米D .84米7.《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问题,其意思是:现有一竖立着的木柱,在木柱上端系有绳索,绳索从木柱上端顺木柱下垂后,堆在地面的部分尚有3尺,牵着绳索退行,在离木柱根部8尺处时绳索用尽,请问绳索有多长?若设绳索长度为x 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A .82﹢x 2 = (x ﹣3)2B .82﹢(x +3)2= x 2C .82﹢(x ﹣3)2= x 2D .x 2﹢(x ﹣3)2= 82 8.菱形周长为40cm ,它的条对角线长12cm , 则该菱形的面积为( )A .24B .48C .96D .36 9.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235+=B .3262=C .235=gD .1333÷= 10.要使代数式3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3x ≠B .3x >C .3x ≥D .3x ≤ 11.如图,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且∠ADE :∠EDC=3:2,则∠BDE 的度数为( )A .36°B .18°C .27°D .9°12.如图,在Rt ABC △中,90B ∠=︒,6AB =,9BC =,将ABC △折叠,使点C 与AB 的中点D 重合,折痕交AC 于点M ,交BC 于点N ,则线段BN 的长为( )A .3B .4C .5D .6二、填空题13.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点A (3,2),且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B (0,2- ),则这个一次函数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14.当直线y=kx+b 与直线y=2x-2平行,且经过点(3,2)时,则直线y=kx+b 为______.15.已知菱形ABCD 的边长为5cm ,对角线AC =6cm ,则其面积为_____cm 2.16.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分别是x 、y 轴上的动点,以AB 为边作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则OC 的最大值为_____.17.一组数据4、5、a 、6、8的平均数5x =,则方差2s =________.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9cm ,AB=3cm ,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则重叠部分(△BEF)的面积为_________cm 2.19.把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其中一个三角尺的锐角顶点与另一个的直角顶点重合于点A ,且另三个锐角顶点B ,C ,D 在同一直线上.若AB=2,则CD=_____.20.如图,在∠MON 的两边上分别截取OA 、OB ,使OA =O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C ;连接AC 、BC 、AB 、OC .若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则OC 的长为_____cm .三、解答题21.如图,正方形网格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若C 在格点上,且满足13,32AC BC ==(1)在图中画出符合条件的ABCV;(2)若BD AC⊥于点D,则BD的长为.22.计算:16(23)(23)27 3+-+-.23.如图,一个没有上盖的圆柱形食品盒,它的高等于24cm,底面周长为20,cm在盒内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蚂蚁爬行的速度为2/cm s.(1)如图1,它想沿盒壁爬行吃到盒内正对面中部点B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盒的厚度和蚂蚁的大小忽略不计,下同)(2)如果蚂蚁在盒壁.上爬行了一圈半才找点B处的食物(如图2),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3)假如蚂蚁是在盒的外部下底面的A处(如图3),它想吃到盒内正对面中部点B处的食物,那么它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4.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1)在图1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面积为10的正方形;(2)在图2中以格点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使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如图3,点A、B、C是小正方形的顶点,求∠ABC的度数.25.一天李师傅骑车上班途中因车发生故障,修车耽误了一段时间后继续骑行,按时赶到了单位,如图描述了他上班途中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1)李师傅修车用了多时间;(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几倍.【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分析】仔细分析题意得:梯子、地面、墙刚好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梯高为斜边,利用勾股定理解此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2.1(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善于提取题目的信息是解题以及学好数学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判断即可.【详解】解: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A 选项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 选项正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C 选项正确;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 选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考查了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是判定的关键.3.A解析:A【解析】【分析】先根据数轴上两点的位置确定1a +和2b -.【详解】观察数轴可得,1a >-,2b >,故10a +>,20b ->,∴ ()12a b =+--12a b =+-+3a b =-+故选:A.【点睛】. 4.C解析:C【解析】解:A.小丽从家到达公园共用时间20分钟,正确;B.公园离小丽家的距离为2000米,正确;C.小丽在便利店时间为15﹣10=5分钟,错误;D.便利店离小丽家的距离为1000米,正确.故选C.5.B解析:B【解析】【分析】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m,再结合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y=mx(m是常数,m≠0)的图象经过点A(m,4),∴m2=4,∴m=±2,∵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m<0,∴m=﹣2,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6.A解析:A【解析】【分析】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AB=2DE=90米.【详解】解:∵D是AC的中点,E是BC的中点,∴DE是△ABC的中位线,∴DE=12 AB.∵DE=45米,∴AB=2DE=90米.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属于基础题,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7.C解析:C【解析】【分析】设绳索长为x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解答即可.【详解】解:设绳索长为x尺,可列方程为(x-3)2+82=x2,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8.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四条边相等且对角线互相平分且互相垂直,由勾股定理得出BO的长,进而得其对角线BD的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计算即可.【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菱形的周长为40,∴AB=BC=CD=AD=10,∵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当AC=12,∴AO=CO=6,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O=8,∴BD=2BO=16,∴菱形的面积=12AC•BD=96,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得出BO的长是解题关键.9.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详解】A、原式23=,故错误;B2C、原式,故C错误;=,正确;D3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0.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否则二次根式无意义.11.B解析:B【解析】试题解析:已知∠ADE:∠EDC=3:2⇒∠ADE=54°,∠EDC=36°,又因为DE⊥AC,所以∠DCE=90°-36°=54°,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DOC=180°-2×54°=72°所以∠BDE=180°-∠DOC-∠DEO=18°故选B.12.B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可求DN的长,即可求BN的长.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N CN【详解】AB=,Q是AB中点,6D∴==,AD BD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DN CN∴=-=-,9BN BC CN DN在Rt DBN V 中,222DN BN DB =+,22(9)9DN DN ∴=-+,5DN ∴=4BN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运用折叠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y=x-2【解析】【分析】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B 两点坐标代入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可求kb 的值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详解】设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 (32)B (0-2)代入得解得一次函数解析解析:y=43x-2. 【解析】【分析】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 、B 两点坐标代入,解一元一次方程组,可求k 、b 的值,确定一次函数关系式.【详解】设一次函数关系式y=kx+b ,将A (3,2)、B (0,-2)代入,得 322k b b +⎧⎨-⎩==,解得432k b ⎧⎪⎨⎪-⎩==, 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43x-2. 故答案为:y=43x-2. 【点睛】此题考查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关键在于利用待定系数法进行求解. 14.y=2x ﹣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 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 值即可求y=kx+b 【详解】解:∵直解析:y=2x ﹣4【解析】【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可得出k=2,再根据直线y=kx+b 过点(3,2)利用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即可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b值,即可求y=kx+b.【详解】解:∵直线y=kx+b与直线y=2x-2平行,∴k=2.又∵直线y=kx+b过点(3,2),∴2=2×3+b,解得:b=-4.∴y=kx+b=2x-4.故答案为y=2x-4.【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两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已经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关键是求出k和b的值.15.24【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另一条对角线BD的长然后再求面积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5cm对角线AC=6cm∴AC⊥BDAO=CO=3cmBD=2BO∴BO==4(cm解析:24【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另一条对角线BD的长,然后再求面积即可.【详解】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5cm,对角线AC=6cm,∴AC⊥BD,AO=CO=3cm,BD=2BO,∴BO=22AB AO=4(cm),∴BD=8cm,∴S菱形ABCD=12×6×8=24(cm2),故答案为24.【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熟练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以及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16.【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CE则BE=×2=1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C E=∵∠AOB=90°点E是AB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三点共线时OC最大∴OC的最大5+1【解析】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CE,则BE=12×2=1,在Rt△BCE中,由勾股定理得,=∵∠AOB=90°,点E是AB的中点,∴OE=BE=1,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点O、E、C三点共线时OC最大,∴OC的最大值..【点睛】运用了正方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各性质并确定出OC最大时的情况是解题的关键.17.4【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其平均数为5求得a的值然后再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5+a+6+8)=5×5解得a=2则这组数据为45268的平均数为5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s解析:4【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其平均数为5求得a的值,然后再根据方差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详解】解:根据题意得(4+5+a+6+8)=5×5,解得a=2,则这组数据为4,5,2,6,8的平均数为5,所以这组数据的方差为s2= 15[(4-5)2+(5-5)2+(2-5)2+(6-5)2+(8-5)2]=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方差的定义、意义、计算公式,方差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18.5cm2【解析】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DC∠BCF=∠DCF=90°又知折叠使点D和点B重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F=CF在RT△BC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CF2=B解析:5cm2【解析】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可得BC=DC,∠BCF=∠DCF=90°,又知折叠使点D 和点B重合,根据折叠的性质可得C′F=CF,在RT△BCF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BC2+CF2=BF2,即32+(9-BF)2=BF2,解得BF=5,所以△BEF的面积=12BF×AB=12×5×3=7.5.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记翻折前后两个图形能够重合找出相等的线段、相等的角是解题的关键.19.【解析】【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过点A作AF⊥BC于F在Rt△ABC 中∠B=45°∴BC=AB=2BF=AF=AB=解析:31-【解析】【分析】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C=2,BF=AF=1,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DF,即可得出结论.【详解】如图,过点A作AF⊥BC于F,在Rt△ABC中,∠B=45°,∴2AB=2,BF=AF=22AB=1,∵两个同样大小的含45°角的三角尺,∴AD=BC=2,在Rt△ADF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AD AF-3∴33,3-1.【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20.【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是菱形∵AB解析:【解析】【分析】根据作法判定出四边形OACB是菱形,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根据作图,AC=BC=OA,∵OA=OB,∴OA=OB=BC=AC,∴四边形OACB 是菱形,∵AB =2cm ,四边形OACB 的面积为4cm 2, ∴12AB •OC =12×2×OC =4, 解得OC =4cm .故答案为:4.【点睛】 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根据题目中作图的过程得出线段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21.(1)见解析; (2)51313【解析】【分析】(1)结合网格图利用勾股定理确定点C 的位置即可得解;(2)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列出关于BD 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1)如图:∵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3AE =,2CE =;3BF CF ==∴2213AC AE CE =+=2232BC BF CF +=∴ABC V 即为所求.(2)如图:∵由网格图可知5AB =,3CH =,13AC =32BC =22ABC AB CH AC BD S ⋅⋅==V 13532BD ⋅⨯= ∴1313BD =.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在网格图中的的运用,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2.13【解析】【分析】先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然后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即可.【详解】解:原式=234333-- =1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23.(161s ;(2)329s ;(3349s【解析】【分析】(1)从A 到B 有两种走法:从内壁直接爬过去和从盒子底部直接爬过去,画出展开图,求出AB 的长度,比较即可得出结果;(2)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3)要求圆柱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将正方体展开,作出B 关于边EF 的对称点D ,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D 的长,再算出时间.【详解】(1)图1展开图,如图①、图②所示:图①中(直接沿着盒壁爬过去):261AB = 图②中(沿底面直径爬过去再竖直爬上去):2012AB π=+2026112π<+Q261261t s ∴=÷=(2)如图:蚂蚁走过的最短路径为:223012629AB =+=cm ,所用时间为:6292329s ÷=;(3)如图2,作B 关于EF 的对称点D ,连接AD ,蚂蚁走的最短路程是AP+PB=AD ,由图可知,AC=10cm ,CD=24+12=36(cm ),2236101396+=,1396349s ), 从A 到C 349秒.【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根据题意画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450【解析】【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画出边长为的正方形即可;(2)根据勾股定理和已知画出符合条件的三角形即可;(3)连接AC、CD,求出△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详解】(1)如图1的正方形的边长是,面积是10;(2)如图2的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3)如图3,连接AC,因为AB2=22+42=20,AC2=32+12=10,BC2=32+12=10,所以AB2= AC2+ BC2,AC=BC∴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BAC=4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三角形的面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25.(1)5分钟;(2)2倍【解析】【分析】(1)观察图象可得李师傅离家10分钟时开始修车、离家15分钟修完车,两数相减即可得解;(2)观察图象可得李师傅修车前后行驶的路程和时间,即可求得相应的行驶速度,两速度相除即可得解.【详解】解:(1)由图可得,李师傅修车用了15105-=(分钟);(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200010002002015-=-(米/分钟),修车前速度为1000100=(米/分钟)10÷=∴2001002∴修车后李师傅骑车速度是修车前的2倍.【点睛】本题考查了从图象中读取信息的数形结合的能力,需要注意分析其中的“关键点”,还要善于分析各部分图象的变化趋势.。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及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及答案)
(1)依据被开方数即可计算得到结果;
(2)根据计算结果, 不一定等于a;
(3)原式利用得出规律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解:(1) ;
故答案为:4,0.8,3, ;
(2) 不一定等于a,
规律: =|a|;
(3) =|π﹣3.15|=3.15﹣π.
【点睛】
此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AB=2AC=4 cm,
由勾股定理得:BC= =6cm,
故选C.
12.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判断;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
∴∠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C=BD.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A.0点时气温达到最低B.最低气温是零下4℃
C.0点到14点之间气温持续上升D.最高气温是8℃
10.如图,在正方形ABCD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AC、BE相交于点F,则∠CFE为()
A.150°B.145°C.135°D.120°
11.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长是 cm,则另一条直角边的长是( )
A.1B.2C.3D.4
5.如图,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地面1米处折断,树尖B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2m,则树高为()米
A. B. C. +1D.3
6.如图,将长方形纸片 折叠,使边 落在对角线 上,折痕为 且 点落在对角线 处.若 则 的长为()
A. B. C. D.

初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0

初二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00

数学下学期期中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分×8=24分)1.在式子1a 、2xy π、2334a b c 、56x +、78x y+、109x y +中,分式的个数有( )A 、2个B 、3个C 、4个D 、52、医学研究发现一种新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43毫米,•则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 .4.3×10-4 B .4.3×10-5 C .0.43×104 D .0.43×1053、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6,8AC cm BC 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

则CD 等于 ( )A 、2cmB 、3cmC 、4cmD 、5cm4、△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B -∠C ;②∠A :∠B :∠C=3:4:5; ③))((2c b c b a -+=;④13:12:5::=c b a ,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5、分式方程12121=----xx x 的解为( )A . x =1B .x =2C .x =-2D .此方程无解6.解分式方程2236111x x x +=+--,分以下四步,其中,错误的一步是( ) A.方程两边分式的最简公分母是(x-1)(x+1)B.方程两边都乘以(x-1)(x+1),得整式方程2(x-1)+3(x+1)=6C.解这个整式方程,得x=1D.原方程的解为x=17、在函数xky =(k >0)的图象上有三点A 1(x 1,y 1)、A 2(x 2,y 2)、A 3(x 3,y 3),已知 x 1<x 2<0<x 3,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A.y 1<y 2<y 3B.y 3<y 2<y 1C. y 2< y 1<y 3D.y 3<y 1<y 28、如图,已知函数b kx y +=1和xmy =2的图象交于点P 、Q ,则根据图象可得关于x 的不等式kx+b >xm的解集是 A. x >-3 B. 0>x >-3或x >1 C. x >1 D. x <-3二、填空(每小题3分共24分)9.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10、如果ba=2,则2222b a b ab a ++-=____________。

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初二下数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市2021-2022学年初二下数学期中试题(含答案)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初二数学2021.11本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大题组成,共28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并用2B铅笔正确填涂考试号.2.选择题作答必须用2B铅笔将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涂黑,非选择题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3.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22A.0B.3.14C.2D.-72.下列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是3.下列实数中,与5最接近的整数是A.1B.2C.3D.44.下列运算或叙述正确的是A.2+3=5B.4的平方根是±2C.面积为12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3D.8=±225.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A .14B .1.0C .27D .236.下列各数中,与2-3的积是有理数的是A .2+3B .2C .3D .2-37.如图所示,画∠AOB 的平分线的过程:先在∠AOB 的两边OA ,OB 上分别截取OC ,OD ,使OC =OD ;再分别过点C ,D 作CE ⊥OA ,DF ⊥OB ,CE ,DF 交于点P ;最后作射线OP ,则可得∠AOP =∠BOP ,即OP 为∠AOB 的平分线.那么判定△COP ≌△DOP 的理由是A .SASB .ASAC .AASD .HL8.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A ,B 是两个格点,连接AB ,在网格中找到一个格点C ,使得△ABC 是以AB 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满足条件的格点C 的个数是A .5B .6C .7D .89.如图,在△ABC 中,∠BAC =80°D ,E 为BC 上的两个点,且AB =BE ,AC =CD ,则∠DAE 的度数为A .60°B .50°C .45°D .40°10.如图,在△ABC 中,∠C =90°,∠A =30°,以点B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BA ,BC 于点M ,N ;再分别以点M ,N 为圆心,大于21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作射线BP 交AC 于点D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BP 是∠ABC 的平分线B .AD =BDC .S △ABD :S △CBD =3:1D .CD =A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11.49的算术平方根是▲.12.若二次根式32-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13.一个球形容器的容积为36π立方米,则它的半径R =▲米(球的体积:V 球=πR 3,其中R 为球的半径).14.比较大小:215-▲0.5.(填“>”、“=”、“<”)15.已知实数-1<a <3,化简|a +1|+2)2(-a =▲.16.如图,△ABC 中,AB =AC ,∠BAC =50°,D 是B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AD 上一点,连接BP ,将△ABP 沿BP 翻折得到△A ′BP ,当A ′P ⊥AD 时,则∠ABP =▲°.17.如图,等腰△ABC 中,AB =AC ,△ABC 的周长C △ABC =24,若∠ABC 的平分线交AC 于点D ,且S △ABD :S △CBD =5:8,则底边BC 的长为▲.18.如图,四边形ABCD 中,∠A =40°,∠B =∠D =90°,M ,N 分别是AB ,AD 上的点,当△CMN 的周长最小时,则∠MC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19.计算:(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8分)(1)023)3-π()2(8--+-(2)232124)22(2-+⨯+20.求下列各等式中x 的值:(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分)(1)x 3+64=0(2)09)1(212=--x21.(本题满分8分)已知221,223+=-=y x ,求下列各式的值.(1)x 2-y 2(2)x 2-2xy +y 222.(本题满分6分)已知22-+y x 与2)3(+-y x 互为相反数,求x 2y 的平方根.23.(本题满分6分)如图所示,等腰△ABC 中,AB =AC =5,BC =6.(1)请利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完成下列作图任务,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先用铅笔作图,再用水笔加黑)①作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MN ;②在直线MN 上确定一点P ,使得点P 到∠ABC 两边的距离相等.(2)点Q 是第(1)题中的直线MN 上一点,则两线段QA 、QC 的长度之和最小值等于▲。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内容:分式、函数及其图象)

初二数学期中试题(内容:分式、函数及其图象)

x11—12学年(下)期中质量检测八年级数 学 试 题时间:120分种,总分:120分注意:请做完选择题、填空题后把选项、答案填在第二卷相应题号后面。

第一卷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1、 若点P(1-m,m)在第二象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0<m<1B.m <0C.m >1 D .m>1或 m <02、下列图象中可能是关于的一次函数 y=kx-k 的是 ( )3的2倍,结果共用了5天完成任务.设原来每天修路x 米.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80020052x x+= B .20060052x x+= C .60020052xx+= D.20080052xx+=4、若211++-=x x y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2,1-≠≠x xB. 12≠-≥,x xC. 2-≠xD. 2-≥x 5、如右图,P 是双曲线上一点,且图中的阴影部分的面积为3,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xy 6=B 、xy 6-= C 、xy 3=D 、xy 3-=6、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212x π- , 12b c+,100a b +,3这四个式子中有两个分式.B 、分式2ba,-23x b,14ab的最简公分母是224ab .C 、若分式xy x y+中的x 、y 的值都变为原来的3倍,则分式的值不变. D 、化简2244xy y x x --+的结果是2y x - 。

7. 如图右,将AO B △绕点O 逆时针旋转90 ,得到A O B ''△.若点A 的坐标为()a b ,,则点A '的坐标为( )A.),(a b - B.),(b a - C.),(a b - D.),(b a - 8、若反比例函数52-=mmx y 的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则 m 的值是( )A 、-2B 、-6C 、小于2 的任意实数 D、-2或2 9. 如图右,点A 是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上一点.当点A 沿图象运动,横坐标增加3时,相应的纵坐标( ) A.减少3 B.减少1C.增加3 D.增加110、若2a ﹢2b +4a-10b+29=0,则函数y=5125-+-+b x b a 是( )函数.A 、正比例B 、反比例C 、一次函数D 、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共24分,每小题3分)11、已知直线y =2x+1,则它与x 轴交点坐标为 ,与y 轴交点坐标为_ ___; 12、反比例函数y k x=+1的图象,当x>0时,当y 随x 的减小而增大,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___; 13、 若关于x 的分式方程323-=--x m x x 无解,则m 的值为______ ____;14、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2,0),且函数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减小,写出一个符合这个条件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__; 15、若5,3==cb ba , 则 cb b a ++ 的值 ;16、已知1xx+=3, 则22x1x+= ,132242++x x x=17、以A (-2,4),B (3, 3)及原点O 三点为顶点的△ABO 的面积为 ; 18、若n 为正整数时,规定n !=n ⨯(n-1)⨯(n-2)⨯…⨯3⨯2⨯1,(例如:10!=10⨯9⨯...⨯3⨯2⨯1), 那么=+-)!1(1!1n n .(n 为正整数)21、已知一次函数y=-2x+b 与反比例函数y=xk 的图象有一个交点为(3,-4).(1)求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本小题9分) (2)作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当x 取何值时,-2x+b>-4 .22、先化简,再求值:()35222xx x x -⎡⎤÷+-⎢⎥--⎣⎦,其中2x =. (本小题6分)23、已知A(-4,2)、B(n,-4)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my的图象的两个交x点. (1) 求此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 根据图象写出使一次函数的值小于反比例函数的值的x的取值范围. (本小题9分)24、(本小题8分)甲、乙两同学玩“托球赛跑”游戏,商定,用球拍托着乒乓球从起跑线L起跑,绕过P点跑回起跑线,如图所示,途中乒乓球掉下时需捡起并回到掉球处继续赛跑,用时少者获胜。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附答案)

【必考题】初二数学下期中试题(附答案)
【详解】
由图象可知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300 km,小带行驶的时间为5 h,而小路是在小带出发1 h后出发的,且用时3 h,即比小带早到1 h,
∴①②都正确;
设小带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带=kt,
把(5,300)代入可求得k=60,
∴y小带=60t,
设小路车离开A城的距离y与t的关系式为y小路=mt+n,
【分析】
先依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C的长,从而得到OM的长,于是可得到点M对应的数.
【详解】
解:由题意得可知:OB=2,BC=1,依据勾股定理可知:OC= = .
∴OM=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实数与数轴,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仔细分析题意得:梯子、地面、墙刚好形成一直角三角形,梯高为斜边,利用勾股定理解此直角三角形即可.
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为第10、11两个数,
为85分,90分,中位数为87.5分.
故选B.
考点:1.众数;2.中位数
5.B
解析:B
【解析】解:正方形和菱形都满足: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对角线垂直且互相平分;
菱形的四个角不一定相等,而正方形的四个角一定相等.故选B.
6.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2,当AC=12,
∴AO=CO=6,
在Rt△AOB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O=8,
∴BD=2BO=16,
∴菱形的面积= AC•BD=96,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根据题意得出BO的长是解题关键.

2021-2022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1-2022初二数学下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1.在面积为15的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过点A 作AE 垂直于直线BC 于点E ,作AF 垂直于直线CD 于点F ,若5AB =,6BC =,则CE CF +的值为( ) A .11311+ B .11311- C .11311+或11311-D .11311+或312+ 2.如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AD//BC ,AB=CDB .∠AOB=∠COD ,∠AOD=∠COBC .OA=OC ,OB=ODD .AB=AD ,CB=CD3.在Rt ABC 中,45A ∠=︒,90C ∠=︒,点D 在BC 边上(不与点C ,B 重合),点P 、点Q 分别是AC ,AB 边上的动点,当DPQ 的周长最小时,PDQ ∠的度数是( )A .70°B .90°C .100°D .120°4.现在汽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李刚、王勇元旦那天相约一起到某加油站加油,当天95号汽油的单价为m 元/升,他俩加油的情况如图所示.半个月后的某天,他俩再次相约到同一加油站加油,此时95号汽油的单价下调为n 元/升,他俩加油的情况与上次相同,请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计算李刚、王勇两次加油谁的平均单价更低?低多少?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李刚比王勇低()22m n mn-元/升B .王勇比李刚低()22mnm n -元/升C .王勇比李刚低()22m n mn-元/升D .李刚与王勇的平均单价都是2m n+元/升 5.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1,224xm x x x ⎧-≤+⎪⎨⎪-≤⎩的解集为4x ≤,且关于y 的分式方程13122my yy y--+=--有整数解,则符合条件的所有整数m 的和为( ) A .9B .10C .13D .146.a b c 三个有理数满足0a b c <<<,且1a b c ++=,b c M a +=,a cN b+=,a bP c+=,则M ,N ,P 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M P N <<B .M N P <<C .N P M <<D .P M N <<7.下列因式分解中,正确的是( ) A .224(4)(4)x y x y x y -=-+ B .()ax ay a a x y ++=+ C .()()()()a x y b y x x y a b -+-=--D .2224(2)x y x y +=+8.若22()x y A x y -+⋅=-,则代数式A 等于( ) A .x y --B .-+x yC .x y -D .x y +9.四个长宽分别为a ,b 的小长方形(白色的)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置,形成了一个长、宽分别为m 、n 的大长方形,则下列各式不能表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4mn ab -B .2mn ab am --C .24an bn ab+-D .22a ab am mn --+10.如图,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1)、(3,2),将△ABC 绕点A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C',则B'点的坐标为( )A .(﹣1,3)B .(-1,2)C .(0,2)D .(0,3)11.己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ax b y +=,下表列出了当x 分别取值时对应的y 值.则关于x 的不等式0ax b --<的解集为( )x… -2 -1 0 1 2 3 … y …321-1-2…A .x <1B .x >1C .x <0D .x >0 12.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25°,则顶角的度数为( )A .65°B .105°C .55°或105°D .65°或115°二、填空题13.如图,AE 平分∠BAC ,DE 平分∠BDC ,已知∠B =10°,∠C =40°,则∠E =____________.14.将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且每一个图形的一个顶点都在另一个图形的一条边上,则123∠+∠+∠=__________度.15.若113m n+=,则分式225m n mn m n +---的值为________ .16.计算:()0452019π--+- =__________17.若多项式x 2+2(m -3)x +16能够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则m 的值为__________. 18.如图,在同一平面内的直线a ,b ,c ,固定a ,b ,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填空: (1)直线c 绕点O 至少旋转______度,//a c ; (2)直线c 绕点O 至少旋转_______度,a c ⊥;(3)直线c 绕点O 至少旋转_______度,a ,b ,c 不构成三角形; (4)直线c 绕点O 至少旋转_______度,a ,b ,c 构成直角三角形.19.不等式组2x ax >⎧⎨>⎩的解为2x >,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20.在第1个△ABA 1中,∠B =30°,AB =A 1B ,在A 1B 上取一点C ,延长AA 1到A 2,使得A 1A 2=A 1C ;在A 2C 上取一点D ,延长A 1A 2到A 3,使得A 2A 3=A 2D ;…,按此做法进行下去,第1个三角形的以A 1为顶点的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第n 个三角形的以A n 为顶点的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D ⊥AE ,点M 为CD 的中点 求证:2AM =BE22.先化简2222121a a a a ⎛⎫-- ⎪-+⎝⎭÷221a aa +-,然后从0,1,2中选一个合适的数作为a 的值代入求值.23.(1)分解因式:()()224?a x yb x y ---; (2)计算:()()222322a a b ab b a a b a b ⎡⎤---÷⎣⎦.24.在下列正方形网格中,点A 是O 上一点(点A 和圆心O 均为格点).(1)在图1中不过点A 画O 的3条弦(要求弦的端点均为格点),使3条弦与O 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在图2中不过点A 画O 的3条弦(要求弦的端点均为格点),使这3条弦与O 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 (3)在图3中不过点A 画O 的5条弦(要求弦的端点均为格点),使这5条弦与O组成的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25.某企业新增了一个化工项目,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该企业决定购买A 、B 两种型号的污水处理设备共10台,具体情况如下表:经预算,企业最多支出136万元购买设备,且要求月处理污水能力不低于2150吨.A 型B 型 价格(万元/) 15 12 月污水处理能力(吨/月)250200(2)哪种方案更省钱?并说明理由.26.如图,在ABC ∆中,80ABC ACB ∠=∠=︒,D 是AB 上一点,且AD BC =,//DE BC 且DE AC =.连接AE ,CE ,CD .(1)求AED ∠的度数;(2)证明:ACE ∆是等边三角形; (3)求ECD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面积求出AE 和AF ,有两种情况,求出BE 、DF 的值,求出CE 和CF 的值,相加即可得出答案.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5AB CD ∴==,6BC AD ==, ①如图: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得:15BC AE CD AF ⨯=⨯=, 求出52AE =,3AF =, 在Rt ABE ∆和Rt AD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AB AE BE =+, 把5AB =,52AE =代入求出532BE =, 同理335DF =>,即F 在DC 的延长线上(如上图),5632CE ∴=-,335CF =-, 即312CE CF +=+, ②如图:5AB =,52AE =,在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532BE =, 同理33DF =①知:5632CE =,335CF =, 111132CE CF ∴+= 故选:D .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此题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2.C解析:C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可求解.【详解】A、由AD∥BC,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由∠AOB=∠COD,∠AOD=∠COB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C、由OA=OC,OB=OD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D、AB=AD,C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注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有:①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有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有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④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⑤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B解析:B【分析】作D关于AC的对称点E,作D关于AB的对称点F,连接EF交AC于P,交AB于Q,则此时△DPQ的周长最小,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得到∠EDF=135°,求得∠E+∠F=45°,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作D关于AC的对称点E,作D关于AB的对称点F,连接EF交AC于P,交AB于Q,则此时△DPQ的周长最小,∵∠AGD=∠ACD=90°,∠A=45°,∴∠EDF=135°,∴∠E+∠F=45°,∵PE=PD,DQ=FQ,∴∠EDP=∠E,∠QDF=∠F,∴∠CDP+∠QDG=∠E+∠F=45°,∴∠PDQ=135°-45°=90°,故选:B.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正确的作出图形是解题的关键.4.A解析:A 【分析】先求解李刚两次加油每次加300元的平均单价为每升:2mnm n+元,再求解王勇每次加油30升的平均单价为每升:2m n+元,再利用作差法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值,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李刚两次加油每次加300元,则两次加油的平均单价为每升:()6006002300300300mnm n m n m n mn==+++(元),王勇每次加油30升,则两次加油的平均单价为每升:3030602m n m n++=(元), ()()()224222m n m n mn mnm n m n m n ++∴-=-+++ ()()()222222m n m mn n m n m n --+==++ 由题意得:,m n ≠()()22m n m n -∴+>0, ∴2m n +>2mnm n +. 故A 符合题意,,,B C D 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分式的加减运算,代数式的值的大小比较,掌握以上知识是解题的关键.5.A解析:A 【分析】不等式组整理后,根据已知解集确定出m 的范围,分式方程去分母转化为整式方程,根据分式方程有整数解确定出整数m 的值,进而求出之和即可.解:31224xm x x x ⎧-≤+⎪⎨⎪-≤⎩①②,解①得 x≤2m+2, 解②得 x≤4,∵不等式组31224xm x x x⎧-≤+⎪⎨⎪-≤⎩的解集为4x ≤,∴2m+2≥4, ∴m≥1.13122my y y y--+=--, 两边都乘以y-2,得 my-1+y-2=3y , ∴32y m =-, ∵m≥1,分式方程13122my yy y--+=--有整数解, ∴m=1,3,5, ∵y-2≠0, ∴y≠2, ∴322m ≠-, ∴m≠72, ∴m=1,3,5,符合题意, 1+3+5=9. 故选A . 【点睛】此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熟练掌握各自的解法是解本题的关键.6.A解析:A 【分析】根据a+b+c=1可以把M 、N 、P 分别化为1111,1,1a b c ---,再根据a<0<b<c 得到111,,a b c的大小关系后可以得到解答.解:∵a+b+c=1, ∴1111,1,1M N P a b c=-=-=-, ∵a<0<b<c , ∴1110,0,c b b c bc a--=>< ∴111a c b<<, ∴M<P<N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分式的大小比较方法是解题关键.7.C解析:C【分析】根据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对各多项式进行分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A 、224(2)(2)x y x y x y -=-+,故此选项错误;B 、(1)ax ay a a x y ++=++,故此选项错误;C 、()()()()a x y b y x x y a b -+-=--,故此选项正确;D 、224x y +不能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将等号右边写成()()x y x y +-,即可求解.【详解】解:∵()()22()y x y A x y x y x -+=+⋅--=, ∴A x y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平方差公式,掌握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9.B解析:B根据阴影部分的面积为大长方形去掉四个小长方形,再根据图形找到m=a+2b 进行代换即可判断.【详解】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大长方形去掉四个小长方形为:4mn ab -,故A 正确;由图可知:m=a+2b ,所以()22224mn ab am mn ab a a b mn ab a --=--+=--,故B 错误;由图可知:m=a+2b ,所以()24244an bn ab n a b ab mn ab +-=+-=-,故C 正确; 由图可知:m=a+2b ,所以()222224a ab am mn a ab a a b mn mn ab --+=--++=-,故D 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从图形中找到m=a+2b 并进行等量代换是关键.10.D解析:D【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然后结合直角坐标系即可得出B'的坐标.【详解】解:如图,根据图形可得:点B′坐标为(0,3),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旋转作图的知识及旋转后坐标的变化,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所述的旋转三要素画出图形,然后结合直角坐标系解答.11.A解析:A【分析】将x=0、y=1和x=1、y=0代入ax+b=y 得到关于a 、b 的方程组,解之得出a 、b 的值,从而得到关于x 的不等式,解之可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得:10 ba b=⎧⎨+=⎩,解得a=-1,b=1,则不等式-ax-b<0为x-1<0,解得x<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列出关于x的不等式,并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和依据.12.D解析:D【分析】分两种情况: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或者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分别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①如图1,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外部,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得顶角是90°+25°=115°;②如图2,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其内部,故顶角是90°−25°=65°.综上所述,顶角的度数为:65°或11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注意此类题的两种情况.同时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二、填空题13.15°【分析】根据周角定义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BDC﹣∠BAC=5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C=∠BAC∠EDC=∠BDC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证得∠E+∠E解析:15°【分析】根据周角定义和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可得∠BDC﹣∠BAC=5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C=12∠BAC,∠EDC=12∠BDC,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证得∠E+∠EDC=∠C+∠EAC,进而可求得∠E的度数.【详解】解:∵∠B+∠BAC+∠C+(360°﹣∠BDC)=360°,∠B=10°,∠C=40°,∴∠BDC﹣∠BAC=50°,∵AE平分∠BAC,DE平分∠BDC,∴∠EAC=12∠BAC,∠EDC=12∠BDC,∴∠EDC﹣∠EAC==12∠BDC﹣12∠BAC=25°,设CD与AE相交于F,则∠DFE=∠AFC,∵∠E+∠EDC+∠DFE=∠C+∠EAC+∠AFC,∴∠E+∠EDC=∠C+∠EAC,∴∠E=∠C﹣(∠EDC﹣∠EAC)=40°﹣25°=15°,故答案为:15°.【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周角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对顶角相等,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的运用与联系是解答的关键.14.102°【分析】根据领补角的定义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如图所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正方形的每个内角为90°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所以因为所以可得故解析:102°【分析】根据领补角的定义、正多边形的内角和及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由题意得,如图所示,正五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08°,正方形的每个内角为90°,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为60°,所以2418010872∠+∠=︒-︒=︒,3618060120∠+∠=︒-︒=︒,151809090∠+∠=︒-︒=︒,因为54+6180∠+∠∠=︒,所以可得1+2372+120+90180102∠∠+∠=︒︒︒-︒=︒. 故答案为10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内角和、正多边形的内角,关键是根据图形得到角之间的等量关系,然后利用三角形内角和进行求解即可.15.【分析】由可得m+n=3mn 再将原分式变形将分子分母化为含有(m+n )的代数式进而整体代换求出结果即可【详解】解:∵∴即m+n=3mn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值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13- 【分析】 由113m n+=可得m+n=3mn ,再将原分式变形,将分子、分母化为含有(m+n )的代数式,进而整体代换求出结果即可.【详解】 解:∵113m n+=, ∴=3m n mn+,即m+n=3mn , ∴225m n mn m n +--- =()()25+m n mn m n +-- =2353mn mn mn⋅-- =3mn mn -=13-.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分式的值,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分式值的计算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6.-2【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绝对值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原式=2−5+1=−3+1=−2故答案为:-2【点睛】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解析:-2【分析】直接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绝对值和零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详解】原式=2−5+1=−3+1=−2.故答案为:-2【点睛】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7.7或-1【详解】【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解:2(m-3)x=8xm-3=4m=7或-1故答案为7或-1解析:7或-1【详解】【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完全平方公式. 解:2(m -3)x=±8x∴m -3=±4∴m=7或-1故答案为7或-118.120°;30°;40°;90°【详解】(1)由图知直线c 与直线b 所成角100º为起始位置时只需逆时针转即可(2)直线c 由起始位置转至时只需顺时针转即可(3)直线c 由起始位置转至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只需解析:120°; 30°; 40°; 90°【详解】(1)由图知直线c 与直线b 所成角100º为起始位置,//a c 时,只需逆时针转1Q Q O ∠即可,(2)直线c 由起始位置转至a c ⊥时,只需顺时针转2Q Q O ∠即可,(3)直线c 由起始位置转至//a c 时,不能构成三角形,只需只需逆时针转1Q Q O ∠即可,(4)直线c 由起始位置转至a c ⊥或b ⊥c 时,只需顺时针转2Q Q O ∠或逆时针转∠Q 3OQ即可.(1)由a ∥c,∴∠POQ+60 º=180º,∴1Q 100--=Q O ∠=︒︒︒︒(180120)40,(2)由a ⊥c,∴∠Q 2OP+60º=90º,∴∠Q 2OP=30º,∴2Q 180-100-30=50Q O ∠=︒︒︒︒,(3)当a ∥c 时,a 、b 、c 不能组成三角形,∴∠MOQ 1=60º,∴1Q 100-60=40QO ∠=︒︒︒,(4)当a ⊥c 时,∴∠QOP+60º=90º,∴∠QOP=30º,∴∠Q 2OQ=180º-30º-100º=50º,或b ⊥c,∴∠Q 3OM=90º,∴∠Q 3OQ=100º-90º=10º,∴∠Q 3OQ=10º或∠Q 2OQ=50º.故答案为(1)逆时针40º,(2)顺时针50º,(3)逆时针40º,(4)顺时针50º,或逆时针10º.本题考查直线c 由起始位置旋转问题,关键是两直线的特殊位置时所成的角的关系,掌握两直线垂直与平行的性质知识.19.【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即可确定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不等式组的解为可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 解析:2a ≤【分析】根据不等式组的公共解集即可确定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不等式组2x a x >⎧⎨>⎩的解为2x >, 可得2a ≤.故答案为:2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关键是熟练掌握不等式组解集的确定: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0.75°【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1A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2A1∠DA3A2及∠EA4A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n 的度数【详解】解:∵在△ABA1中解析:75° 1752n ︒- . 【分析】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 1A 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CA 2A 1,∠DA 3A 2及∠EA 4A 3的度数,找出规律即可得出∠A n 的度数.【详解】解:∵在△ABA 1中,∠B =30°,AB =A 1B ,∴∠BA 1A =1802B ︒-∠=75°, ∵A 1A 2=A 1C ,∠BA 1A 是△A 1A 2C 的外角, ∴∠CA 2A 1=17522BA A ∠︒==37.5︒, 同理可得∠DA 3A 2=2752,∠EA 4A 3=3752︒, ,∴∠A n =1752n , 故答案为:75°;1752n .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找出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详见解析【分析】作CN ∥AM ,交DA 延长线于N ,根据AM ∥CN ,点M 是CD 的中点,得到AM 是△DCN 的中位线,推出CN=2AM ,AE=AN ,根据∠BAC=∠DAE=90︒证出∠CAN=∠BAE ,证得△BAE ≌△CAN ,推出BE=CN ,由此得到结论.【详解】如图,作CN∥AM,交DA延长线于N,∵AM∥CN,点M是CD的中点,∴AM是△DCN的中位线,∴CN=2AM,AD=AN,∴AE=AN,∵AD⊥AE,AB⊥AC,∴∠BAC=∠DAE=90︒∴∠EAN=90︒,∴∠CAE+∠EAN=∠BAC+∠CAE,∴∠CAN=∠BAE,∵AB=AC,AE=AN,∴△BAE≌△CAN,∴BE=CN,∴2AM=BE..【点睛】此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题中辅助线的引出是解题的关键,在三角形中,已知一边中点时,通常是利用中点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22.1aa+,32【分析】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确定a的值,继而代入计算可得答案.【详解】解:原式=[22(1)(1)a a a --﹣1]÷(1)(1)(1)a a a a ++- =(2111a a a a ----)÷1a a - =111a a a a+-⋅- =1a a+, ∵a≠1且a≠0,∴a =2,当a =2时, 原式=2132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23.(1)()()()22x y a b a b -+-;(2)1ab -. 【分析】(1)提取公因式()x y -后,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 (2)中括号内先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展开,再合并同类项,然后利用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详解】(1)()()224?a x y b x y --- ()()22 4x y a b =-- ()()() 2?2x y a b a b =-+-;(2)()()222322a a b ab b a a b a b ⎡⎤---÷⎣⎦ ()3222322 2a b a b a b a b a b =--+÷()32222?2?2a b a b a b =-÷ 1?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以及整式的混合运算,涉及的知识有:平方差公式,单项式乘多项式法则,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4.(1)见解析;(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可以作出图形;(2)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可以作出图形;(3)根据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可以作出图形.(1)答案不唯一.(2)答案不唯一.(3)答案不唯一.【点睛】本题考查圆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意义是解题关键.25.(1)有3种购买方案:第一种是购买3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第二种是购买4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6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第三种是购买5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5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2)购买3台A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B型污水处理设备更省钱【分析】(1)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型号x台,则购买B型号(10﹣x)台,由不等量关系购买A 型号的费用+购买B型号的费用≤136;A型号每月处理的污水总量+B型号每月处理的污水总量≥2150,列出不等式组,然后找出最合适的方案即可.(2)计算出每一方案的花费,通过比较即可得到答案.设购买污水处理设备A 型号x 台,则购买B 型号(10﹣x )台,根据题意,得1512(10)136250200(10)2150x x x x +-≤⎧⎨+-≥⎩, 解这个不等式组,得:1353x ≤≤.∵x 是整数,∴x=3或x=4或x=5.当x=3时,10﹣x=7;当x=4时,10﹣x=6;当x=5时,10-x=5.答:有3种购买方案:第一种是购买3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B 型污水处理设备; 第二种是购买4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6台B 型污水处理设备;第三种是购买5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5台B 型污水处理设备;(2)当x=3时,购买资金为15×3+12×7=129(万元),当x=4时,购买资金为15×4+12×6=132(万元),当x=5时,购买资金为15×5+12×5=135(万元).因为135>132>129,所以应购污水处理设备A 型号3台,B 型号7台.答:购买3台A 型污水处理设备,7台B 型污水处理设备更省钱.【点睛】此题考查方案类不等式组的实际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列得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26.(1)20AED ∠=︒;(2)见解析;(3)70ECD ∠=︒.【分析】(1)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BAC=20°,根据平行线得性质可得∠ADE=∠ABC ,利用SAS 可证明△ABC ≌△EAD ,根据全等三角形得性质可得∠AED=∠BAC=20°;(2)根据全等三角形得性质可得AE=AB ,由等角对等边可得AB=AC ,即可证明AE=AC ,根据等腰三角形得性质可得∠ADE=∠EAD=80°,可得∠CAE=60°,即可证明△ACE 是等边三角形;(3)由(2)可知∠AEC=60°,即可得出∠DEC 的度数,根据等腰三角形得性质即可得答案.【详解】(1)∵80ABC ACB ∠=∠=︒,∴∠BAC=180°-2∠ACB=20°,∵//DE BC ,∴ADE ABC =∠∠, ABC ACB ∴∠=∠,ADE ACB ∴∠=∠∴在ABC ∆和EAD ∆中BC AD ADE ACB AC DE =⎧⎪∠=∠⎨⎪=⎩,ABC EAD ∴∆≅∆,20AED BAC ∴∠=∠=︒.(2)由(1)知:ABC EAD ∆≅∆,AE AB ∴=,80EAD ABC ∠=∠=︒∵80ABC ACB ∠=∠=︒∴AB AC =,AE AC ∴=,∵∠BAC=20°,802060CAE ∴∠=︒-︒=︒,ACE ∴∆是等边三角形.(3)ACE ∆是等边三角形,60CEA ∴∠=︒,∵∠AED=20°,602040CED ∴∠=︒-︒=︒,ED AC EC ==,EDC ∴∆为等腰三角形,18040702ECD ︒-︒∴∠==︒.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性质及定理是解题关键.。

初二数学模拟期中试卷

初二数学模拟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6,那么它的面积是()A. 9B. 12C. 18D. 36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cm,宽是8cm,那么它的周长是()A. 32cmB. 36cmC. 40cmD. 48cm3. 一个圆的半径增加了1cm,那么它的面积增加了()A. 3.14cm²B. 6.28cm²C. 9.42cm²D. 12.56cm²4.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cm和4cm,那么它的斜边长是()A. 5cmB. 6cmC. 7cmD. 8cm5. 一个梯形的上底为4cm,下底为10cm,高为6cm,那么它的面积是()A. 24cm²B. 30cm²C. 36cm²D. 42cm²6. 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10cm,那么它的边长是()A. 5cmB. 6cmC. 7cmD. 8cm7.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4B. 9C. 16D. 368. 下列方程中,x的值是-1的是()A. x + 2 = 1B. 2x - 3 = -1C. 3x + 4 = 1D. 4x - 5 = -19. 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 2 > 3B. 3 < 2C. 2 ≥ 3D. 3 ≤ 210. 下列代数式中,同类项是()A. 2x² + 3yB. 4x² + 5y²C. 2x + 3y²D. 2x² + 3y²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一个数的倒数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__。

12. 5的平方根是________。

13. 下列分数中,最小的是________。

14. 下列小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

15.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8cm,那么它的腰长是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1、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解不等式组()314 2 1+15
2x x x x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因式分解 32231212x x y xy -+ (3)因式分解 ()2
22224a b a b +-
(4)化简
222x y xy x y y x x y --+-- (5 )解分式方程 11322x x x
-=---
2、(本题5分)化简求值:19)1(9
61222--⨯+÷++-a a a a a a ,其中27a =
3、(本题7分)如图,已知AD=,,2BC=3AC,B=40,D=110,a AC b =∠∠△ABC ∽△DAC
(1)求AB 的长
(1)求DC 的长
(1)求BAD ∠的大小
4、(本题8分) 如图,ABC △中,D E 、分别是边BC AB 、的中点,AD CE 、相交于G .
(1)求证:DE 1=AC 2 (2)求证:12
GD AG =
5、(本题6分)卫生活动中, “青年志愿队”决定义务清运一堆重达100吨的垃圾.开工后,附近居民主动参加到义务劳动中,使清运垃圾的速度比原计划提高了一倍,结果提前4小时完成任务,问“青年自愿队”原计划每小时清运多少吨垃圾?
B
A
6、(本题9分)李叔叔承包了50亩荒山.经过市场调查,预测水果上市后A种水果每年每亩可获利0.3万元,B种水果每年每亩可获利0.2万元,李叔叔决定在承包的山上种植
A、B两种水果.他了解到需要一次性投入的成本为:A种水果每亩1万元,B种水果每亩
0.9万元.设种植A种水果x亩,投入成本总共y万元.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李叔叔在开发时投入的资金不超过47万元,为使总利润每年不少于11.8万元,应如何安排种植面积(亩数x取整数)?请写出获利最大的种植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